湿门 - (TXT全文下载)

分阴阳,利水道。既平之后,宜大将息,慎忌油盐酒果房室等事三年,则不复作矣。
    东垣十书 【元 李杲】

     阳明病湿胜自汗论

  或曰:湿之与汗,阴乎阳乎?曰:西南坤土也,脾胃也。人之汗,犹天地之雨也。阴滋其湿,则为雾露为雨也。阴湿寒,下行之地气也。汗多则亡阳,阳去则阴胜也,甚为寒中。湿胜则音声如从瓮中出,湿若中水也。相家有说土音如居深瓮中,言其壅也,远也,不出也,其为湿审矣。又知此二者,一为阴寒也。《内经》曰:气虚则外寒。虽见热中蒸蒸为汗,终传大寒。知始为热中,表虚亡阳,不任外寒,终传寒中,多成痹寒矣。色以候天,脉以候地。形者,乃候地之阴阳也,故以脉气候之,皆有形无形可见者也。
     湿热成痿肺金受邪论

  六七月之间,湿令大行,子能令母实而热旺,湿热相合而刑庚大肠,故寒凉以救之。燥金受湿热之邪,绝寒水生化之源,源绝则肾亏,痿厥之病大作。腰以下痿软瘫痪,不能动,行走不正,两足欹侧,以清燥汤主之。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秋者,清肃之气,收敛下行之体也。为湿所伤,是长夏之气不与秋令也。秋令不及,所胜妄行,故火得以炎上而克金。心火既刑于肺,故肺气逆而为咳,所不胜者侮之,故木气上行,与火同德,动而不息也,所生者受病,而肾水亏也。长夏已亢,三焦之气盛也。命门者,三焦之舍也。故迫肾水上行,与脾土湿热相合为痰,因咳而动于脾之湿也,是以咳嗽有声有痰。咳嗽不发于秋而发于冬者,以其六阴之极,肃杀始得其气,故肺不咳嗽于秋而咳嗽于冬也。咳嗽者,气逆行上也。气上行而逆,故面目发微肿,极则身体皆肿,变为水气。故曰: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又曰:诸气膹郁,皆属肺金。此之谓也。春伤于风,夏伤于暑,冬伤于寒,辞理皆顺,时字伤令字也。独秋伤于湿,作令字伤时字,读者不疑也。此四者皆无所亢,而害其所乘之子也。邪从后至,言岁之主气各差其分而为病,一定之法也。若说秋字伤湿字,其文与上三句相通,其理与法不相通。大抵理与法通,不必拘于文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以意逆志为得之矣。故曰:春伤于风,说作人为风所伤,非也。若是则止当头痛恶风自汗,何以言夏为飧泄哉?今言春伤于风,即是时伤令也明矣。经云:东方来为婴儿风,其伤人也,外在于筋,内舍于肝。又曰:春甲乙所伤,谓之肝风。用此二句,以较前文,则辞理自通矣。
    丹溪心法 【元 朱震亨】

     中湿

  《本草》云:苍朮治湿,上下部皆可用。  二陈汤中加酒芩、羌活、苍朮,散风行湿。  脾气受湿,沉困无力,怠惰好卧。
  去痰须用白朮。
  上部湿,苍朮功烈;下部湿,宜升麻提之。外湿宜表散,内湿宜淡渗。  若燥湿,以羌活胜湿汤、平胃散之类。  若风湿相搏,一身尽痛,以黄芪防己汤。  若湿胜气实者,以神佑丸、舟车丸服之。气虚者,桑皮、茯苓、人参、葶苈、木香之类。  凡肥人沉困怠惰,是湿热,宜苍朮、茯苓、滑石。  凡肥白之人,沉困怠惰,是气虚,宜二朮、人参、半夏、草果、厚朴、芍药。  凡黑瘦而沉困怠惰者,是热,宜白朮、黄芩。  凡饮食不节,脾胃受伤,不能递送,宜枳朮丸。  去上焦湿及热,须用黄芩,泻肺火故也。又如肺有湿,亦宜黄芩。如肺有虚热,宜天门冬、麦门冬、知母。用黄芩多则损脾。  去中焦湿与痛热,用黄连,泻心火故也。如中焦有实热,亦宜黄连。若脾胃虚弱,不能运转而郁闷,宜黄芩、白朮、干葛。若中焦湿热积久而痛,乃热势甚盛,宜黄连用姜汁炒。  去下焦湿肿及痛,并膀胱有火邪者,必须酒洗防己、黄蘗、知母、草龙胆。又云:凡下焦有湿,草龙胆、防己为君,甘草、黄蘗为佐。如下焦肿及痛者,是湿热,宜酒防己、草龙胆、黄芩、苍朮。  若肥人气虚之人肿痛,宜二朮、南星、滑石、茯苓。  黑瘦之人,下焦肿痛,宜当归、桃仁、红花、牛膝、槟榔、黄蘗。  戴思恭曰:湿有自外入者,有自内出者,必审其方土之致病源。东南地下,多阴雨地湿,凡受必从外入,多自下起,以腿肿脚气者多,治当汗散,久者宜疏通渗泄。西北地高,人多食生冷湿面湩酪,或饮酒后寒气怫郁,湿不能越,以致腹皮胀痛,甚则水鼓胀满,或通身浮肿,按之如泥不起,此皆自内而出也。辨其元气多少,而通利其二便,责其根在内也。此方土内外亦互相有之,但多少不同,须对证施治,不可执一。
    证治要诀 【明 戴思恭】

     湿辨中伤

  风寒暑湿,皆能中人,惟湿气积久,留滞关节,故能中,非如风寒暑之有暴中也。中湿之证,关节痛重,浮肿喘满,腹胀烦闷,昏不知人,宜白朮酒。有破伤处,因澡浴,湿气从疮口中入,其人昏迷沉重,状类中湿,名曰破伤,宜白朮酒。  伤湿为病,发热恶寒,身重自汗,骨节疼痛,小便秘濇,大便多泄,腰脚痹冷,皆坐卧卑湿,或冒雨露,或着湿衣所致,宜渗湿参附汤,并除湿汤。  具前诸证,而腰痛特甚,不可转侧,如缠五六贯重,皆由湿气入肾经,肾属水,从其类也。宜肾着汤,或渗湿汤,煎服。  小便秘大便溏者,《左传》雨淫腹疾者是也。五苓散吞戊己丸。戊己属土,土能克水,因以得名。五苓乃湿家之要药。经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义盖取此。  伤湿而兼感风者,既有前项证,而又恶风不欲去衣被,或额上微汗,或身体微肿,汗渍衣湿,当风坐卧,多有此证。宜除湿汤、桂枝汤各半贴和服,合微发汗。若大发其汗,则风去湿在。已得汗而发热不去者,败毒散加苍朮一钱、防风半钱。  伤湿又兼感寒,有前诸证,但无汗,惨惨烦痛,宜五积散和除湿汤各半贴。微发汗已,仍复热而渴者,除湿汤半贴,和五苓散半贴。  伤湿而兼感风寒者,汗出身重,恶风喘满,骨节烦疼,状如历节风,脐下连脚冷痹,不能屈伸,所谓风寒湿合成痹,宜防己黄芪汤、五痹汤,详五痹用药,于风湿最宜。若因浴水,未解裙衫,身上未干,忽尔熟睡,致及肾经,外肾肿痛,腰背挛曲,只以五苓散一贴,入真坯少许,下青木香丸,如此三服,脏腑才通,肿消腰直,其痛自止。
    医学入门 【明 李梴】

     湿分内外上下

  风寒暑暴伤,人便觉;湿气熏袭,人多不觉。有自外入者,长夏郁热,山泽熏气,冒雨行湿,汗透沾衣,多腰脚肿痛。有自内得者,生冷酒面滞脾,生湿郁热,多肚腹肿胀。西北人多内湿,东南人多外湿。  湿在上宜微汗,在中下宜利二便或升提。  初入身沉重,多困倦,或肢节痛,或一身尽痛;甚则湿聚为痰,昏不知人,为直视,为郑声。  首位高气清,湿熏则如有物以蒙之也。单苍朮膏,妙。上熏喘咳,茯苓汤。  着脾面浮黄肿,胀满,或脐下硬,退黄丸。大便泄,朮附汤、三白汤、渗湿汤。  湿,下先受之,着肾故腰脚挛痛,独活寄生汤、当归拈痛汤、肾着汤、青娥丸。  微汗,防己黄芪汤,或羌活胜湿汤。无汗者,五苓散加苍朮。通经络,神仙飞步丹、乳香黑虎丹。  治宜渗小便,利大便为妙工。渗剂,五苓散,面黄加茵陈一倍,身痛加羌活一倍。湿盛膨胀者,又当以车前、木通、葶苈,利水行气为君,以参、朮、茯苓为佐;或以二朮为君,而以利水药为佐。湿郁肢胀,或遍身浮肿者,皆自内而出也,量虚实利之。不敢利者,退黄丸,妙。  更有四气相兼,须分兼中兼感。若湿热甚,除湿汤。兼风合桂枝汤,或古防风汤、败毒散;兼寒,合五积散,或古姜附汤;兼暑,合五苓散。大抵百病兼风,则必恶风,有汗,眩运;兼寒则必恶寒,无汗,或挛痛;兼暑则必面垢烦渴;兼湿则必肿满沉倦。四气互相兼并,惟寒湿、湿热为病,而湿热尤多。以尿赤有渴为湿热,多黑瘦膏粱之人;以便清不渴为寒湿,多肥白淡食之人。昔有专用五积治寒湿,防风通圣散治湿热,宜哉!  清热燥湿兼补中,此治湿热法也。凡内伤劳役,七情饮食,以致脾亏火动,肺金受伤,则木旺侵脾,令饮食不化,郁为痰积,甚则腹胀浮肿。实者下之,虚者补脾,利湿消导,兼以清热,清燥汤是也。湿胜筋痿,热胜筋缩者,尤宜。  通用内外湿热,燥脾并升散。燥脾,枳朮丸、大安丸、单苍朮丸、升阳除湿汤、通用二陈汤,或平胃散加桑白皮为主。湿在上焦,如羌活、苍朮;微汗有热加黄芩。中焦湿加猪苓、泽泻渗利;热加黄连。下焦湿加升麻、防风升提;热加防己、黄蘗、龙胆草。肥人多湿,加苍朮、滑石;瘦人多热,加芩、芍。沉困加参朮。又四制苍蘗丸、三精丸。  元气实而湿热甚者,导水丸,或除湿丹、舟车丸。
    医贯 【明 赵献可】

     湿论

  有在天之湿,雨露雾是也。在天者本乎气,故先中表之荣卫。有在地之湿,泥水是也。在地者本乎形,故先伤肌肉筋骨血脉。有饮食之湿,酒水乳酪是也。肾为水谷之海,故伤于脾胃。有汗液之湿,谓汗出沾衣,未经解换者是也。乃太阴脾土所化之湿,不从外入者也。阳盛则火胜,化为湿热;阴盛则水胜,化为寒湿。其证发热恶寒,身重自汗,筋骨疼痛,小便秘濇,大便溏泄,腰痛不能转侧,跗肿肉如泥,按之不起。  经曰:因于湿,首如裹。湿气蒸于上,故头重。又曰:湿伤筋,故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又曰:湿胜则濡泄,故大便溏泄,大便泄故小便濇。又曰:湿从下受之,故跗肿。又曰:诸湿肿满,皆属脾土,故腹胀,肉如泥。湿气入肾,肾主水,水流湿,各从其类,故腰肾痛。  治法:在上者,当微汗,羌活胜湿汤。在下者,当利小便,五苓散。夫脾者,五脏之至阴,其性恶湿。今湿气内容于脾,故不能腐熟水谷,致清浊不分,水入肠间,虚莫能制,故濡泄,法当除湿利小便也。  东垣曰: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又曰:在下者引而竭之。圣人之言,虽布在方策,其不尽者,可以意求耳。夫湿淫从外而入里,若用渗淡之剂以除之,是降之又降,乃复益其阴,重竭其阳,则阳气愈消而精神愈短矣。是阴重强,阳重衰,反助其邪之谓也。故用升阳风药即瘥。以羌活、独活、柴胡、升麻各一钱,防风根半钱,炙甘草半钱,水煎热服。大法云:湿淫所胜,助风以平之。又曰:下者举之,得阳气升腾而愈矣。又曰:客者除之,是因曲而为之直也。夫圣人之法,可以类推,举一而知百也。  有脚气类伤寒者,发热恶寒,必脚胫间肿痛,俱从湿治。《千金方》有阴阳之分:阴脚气胫处肿而不红,阳脚气肿而红者是也。  有湿热发黄者,当从郁治。凡湿热之物,不郁则不黄,禁用茵陈五苓散。凡见用五苓茵陈者,十不一生,当用逍遥散。  凡伤寒必恶寒,伤风必恶风,伤湿必恶雨。如伤湿而兼恶寒无汗骨节疼痛者,仲景有甘草附子汤。
    医门法律 【清 喻昌】

     湿论

  经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言地湿之中人,先中其履地之足,然后渐及于上者也。曰:湿流关节。言地湿之中人,流入四肢百节,犹未入于脏腑者也。曰:阴受湿气。言地湿之中人,已入于太阴脾土,未入于阳明胃土者也。曰:湿上甚为热。此则下受之湿,袭入三阳胸背头面之间,从上焦之阳而变为湿热者也。湿至上焦而变热,其证夏月为最多。盖夏月地之湿气,上合于天之热气,日之暑气,结为炎蒸,人身应之,头面赤肿,疮疖丛生,疫邪窃据,其由来自非一日矣。  诸家论湿,但云湿流关节止耳。至湿上甚为热之旨,从未言及,今悉论之。湿上甚为热,《内经》申一义云,汗出如故而止,妙不容言。盖湿上甚为热,即所谓地气上为云也。汗出如故,即所谓天气下为雨也。天气下为雨,而地气之上升者,已解散不存矣。治病之机,岂不深可会哉!  湿上甚为热,其人小便必不利。盖膀胱之气化,先为湿热所壅而不行,是以既上之湿,难于下趋。经又曰: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可见治上甚之湿热,利其小便,即为第二义矣。然有阳实阳虚二候:阳实者,小便色赤而痛,利其小便,则上焦遏郁之阳气通,其湿热自从膀胱下注而出矣。阳虚者,小便色白,不时淋漓而多汗,一切利小水之药即不得施。若误施之,即犯虚虚之戒,不可不辨也。  《金匮》治上焦之湿,本《内经》湿上甚为热之义,而分轻重二证。轻者,但发热面赤而喘,头痛鼻塞而烦,邪在上焦,里无别病者,但内药鼻中,(口畜)去湿热所酿黄水而已。以鼻窍为脑之门户,故即从鼻中行其宣利之法,乃最神最捷之法也。重者,身热足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皆湿上甚为热之明征。湿热上甚,故头热面赤目赤;湿热上甚,故阳气上壅,不下通于阴而足寒。自成无己谓是湿伤于下,风伤于上。仲景发明《内经》奥旨,成土苴矣。岂其不读《内经》耶?岂风始生热,湿不生热耶?在冬月伤寒,已为热病,岂夏月伤湿反不为热病耶?详仲景以上甚为热之重证发,入痉病最重之条,而不言其治。昌欲于此微露一缄。然而竿头之步,观者得无望之却走乎?《内经》原有上者下之之法,邪从下而上,必驱之使从下出,一定之理也。其证轻者,里无别病,但(口畜)其黄水,从清阳之鼻窍而下出,则其重而里多危证者,必驱其黄水从前后二阴之窍而出,所可会意也。《金匮》于本文之下,增若发其汗者二十四字垂戒,初不以下为戒,又可意会也。但下法之难,不推其所以不可汗之故,即不得其所以用下之权。仲景以其头摇口噤背张,几几阳之欲亡,若更发其汗,重虚卫外之阳,恶寒必转甚;若发汗已,其脉如蛇,真阳脱离,顷刻死矣。由是推之,湿上甚为热之重者,非用下法,难以更生。而下法必以温药下之,庶几湿去而阳不遂与之俱去耳。此非无征之言也。仲景即于本篇申一义云: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岂非因下而并夺其阳之大戒乎?噫嘻!此殆与性与天道同义矣。
     论治湿诸方

  《金匮》云: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此治湿热两停,表里兼治之方也。身烦者热也,身疼者湿也,用麻黄取微汗以散表热,用白朮健脾以行里湿,而麻黄得朮则虽发汗不至多汗,朮得麻黄并可行表里之湿下趋水道,又两相维持也。伤寒失汗而发黄,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分解湿热,亦是此意。但《伤寒》无用朮之法,《金匮》复出此法,又可见杂证脾湿内淫,必以朮为主治矣。  凡夏月之湿皆为热湿,非如冬月之湿为寒湿也。而《金匮》取用附子之方,不一而足者,何耶?宜乎据方推证者,莫不指热湿为寒湿矣。不思阳气素虚之人,至夏月必且益虚,虚故阳气不充于身,而阴湿得以据之。此而以治湿之常药施之,其虚阳必随湿而俱去,有死而已。故阳虚湿盛,舍助阳别无驱湿之法,亦不得不用之法耳。  《金匮》云: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濇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汤主之。用桂枝、附子,温经助阳,固护表里,以驱其湿,以其不呕不渴,津液未损,故用之也。若其人大便坚则津液不充矣,小便自利则津液下走矣,故去桂枝之走津液,而加白朮以滋大便之干也。此连下条甘草附子汤,俱《伤寒论》太阳篇中之文也。《伤寒》痉湿暍篇中不载,而《金匮》痉湿暍篇中载之,可见治风湿与治热湿,其阳虚者之用本方,不当彼此异同矣。而《伤寒论》但云,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汤主之,《金匮》重立其方,且于方下云,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猬状,勿怪,即是朮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成无己注《伤寒》于此条云,以桂枝散表之风,附子逐经中之湿,总不言及阳虚,而昌谆复言之,得此一段,始为有据。其一服觉身痹者,药力虽动其湿,而阳气尚未充,不便运旋也。三服都尽,阳气若可行矣,遍身如攒针之刺,其涣而难萃之状,尚若此,《金匮》可谓善于形容矣。不但此也,人身藉有阳气,手持足行,轻矫无前,何至不能自转侧乎?此岂可诿咎于湿乎?即谓湿胜,阳气果安往乎?况其证不呕不渴,其脉浮虚而濇,阳虚确然无疑。无己辄以治风湿之外邪为训,宁不贻误后人耶?  《金匮》云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此亦阳虚之证,与前条大约相同。风伤其卫而阳不固于外,湿流关节,而阳不充于经,用此固卫温经散湿也。  《金匮》云: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防己黄芪汤主之。此治卫外之阳大虚,而在里之真阳无患者,附子即不可用,但用黄芪实卫,白朮健脾,取甘温从阳之义,以缓图而平治之。方下云: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以下如水。暖坐被上,又以一被围腰以下,温令微汗,瘥。可见汗出乃是阳虚自汗,而腰以下属阴之分则无汗也。服此虽动其湿,而卫外之阳,尚不足以胜之,故皮中如虫行,较前遍身如猬之状为少杀矣。姑以暖被围腰以下,接令微汗,以渐取瘥,亦从下受者从下出之之法也。  阅清热渗湿汤一方,差合鄙意。以夏月所受之湿,为热湿暑湿,而群方所主之药,多在寒湿风湿,殊不慊耳。方后云:如单渗湿,去黄连、黄蘗,加橘皮、干姜,仍是去寒增热,依样壶卢矣。  二朮四苓汤方,通治表里湿邪,从水道出,兼清暑热之气,所宜遵也。  湿上甚而热,汗之则易,下之则难,故当变其常法而为表散,羌活胜湿汤得之。  攻下之方,多过于峻,续随子丸治肺经病,以人参为君,海金沙散以白朮为君,瘥可耳。  脾恶湿,湿从下入而伤其脾,是以身重足软,小便濇,大便反利。不温其脾,湿无由去,当以除湿汤加清热利水药。  白朮酒方,专一理脾,不分功于利小便,盖以脾能健运,湿自不留而从水道出耳。然则胃中津液不充,不敢利其小便者,得此非圣药乎。
     风湿论

  风也,湿也,二气之无定体而随时变易者也。湿在冬为寒湿,在春为风湿,在夏为热湿,在秋为燥湿,以湿土寄王于四季之末,其气每随四时之气而变迁,昌言之矣。惟风亦然。风在冬为觱发之寒风,在春为调畅之温风,在夏为南熏之热风,在秋为凄其之凉风。《内经》谓:风者百病之长,其变无常者是也。其中人也,风则上先受之,湿则下先受之,俱从太阳膀胱经而入。风伤其卫,湿流关节。风邪从阳而亲上,湿邪从阴而亲下。风邪无形而居外,湿邪有形而居内。上下内外之间,邪相搏击,故湿汗出恶风,短气发热,头痛骨节烦疼,身重微肿等证。此固宜从汗解,第汗法不与常法相同,用麻黄汤必加白朮或加薏苡仁以去其湿,用桂枝汤必去芍药加白朮,甚者加附子以温其经。其取汗又贵徐不贵骤,骤则风去湿存,徐则风湿俱去也。其有不可发汗者,缘风湿相搏,多夹阳虚,阳虚即不可汗,但可用辛热气壮之药,扶阳以逐湿而已。凡见短气,虽为邪阻其正,当虑胸中阳虚。凡见汗出微喘,虽为肺气感邪,当虑真阳欲脱。明眼辨之必早也。《伤寒论》中风湿相搏,以冬寒而例三时。《金匮》痉湿暍篇中风湿相搏,以夏热而例三时。其曰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岂非夏月当风,取凉过久,而闭其汗乎。日晡所剧,其病在阳明,然与痉病之齘齿热甚入深,阳明可下之证不同,此但可汗而不可下也。何以言之?《内经》谓太阴阳明为表里,外合肌肉,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所以风湿客于太阴阳明即为半表半里,而一身之肌肉尽痛,即为在表之邪未除,故可汗而不可下也。况人身之气,昼日行阳二十五度,平旦属少阳,日中属太阳,日西属阳明,日晡所剧,邪在阳明,而太阳少阳之气犹未尽退,故亦可汗不可下也。观《金匮》一则曰,可与麻黄加朮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再则曰,可与麻黄杏子薏苡甘草汤。虽未言及不可下,而其可汗不可下之意,比例具见矣。若下之则虚其卫气,而风邪下陷,湿邪上涌,其变不可胜言矣。其湿流关节之痛,脉见沉细者,则非有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湿门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