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门 - (TXT全文下载)
书籍类目:医藏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
书籍内容: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三十三
湿门
黄帝素问
生气通天论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 【注 阳气者,若天与日,因而上者也。伤于湿者,下先受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阴湿之邪,上干阳气而冒明,故首如裹。湿伤阳气,则化热矣。阳气者,柔则养筋。阳气伤而不能荣养于筋,大筋连于骨节之内,故郁热而软短;小筋络于骨肉之外,故因湿而弛长。短则缩急而拘挛,长则放纵而为痿弃。】 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
【注 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秋伤于湿,上逆而咳。】
阴阳应象大论
湿胜则濡泻。
【注 湿淫所胜,则脾土受伤,而为濡泻之病矣。】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注 秋,时之阴也。湿,气之阴也。秋伤湿,谓之重阴。冬咳嗽者,重阴而变阳也。】 中央生湿。
【注 中央主土而灌溉四旁,故生湿。】 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注 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感则害皮肉筋脉。】
五脏生成篇
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 【注 脉长而弹,弦而急也。此得之寒湿而阳气受伤,故弦急也。邪在心下支胠间,故脉左右弹。清湿地气之中人,必从足始。足厥阴之脉,从足上腘,入手中,过阴器,抵小腹,布胁肋,故病证与疝病相同而腰痛足冷。厥阴与督脉会于巅,故头痛也。】
脉要精微论
中盛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 【注 肾为水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如肾不受藏,则中盛脏满。不藏而反胜于中,则伤动其肾志矣。气胜伤恐,则精亦外溢,故曰此中气之湿也。声如从室中言者,音不响亮而声不外出也。】
脏气法时论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禁湿地濡衣。 【注 脾属阴土,喜燥恶湿。苦乃火味,故宜食苦以燥之。】
宣明五气论
脾恶湿。
【注 恶即苦之之意。】
通评虚实论
跖跛,寒风湿之病也。
【注 跖,足也。跛,行不正而偏废也。风寒湿邪,皆能为之。】
太阴阳明篇
阳受风气,阴受湿气。
【注 手太阴主气而主皮毛,故风气乘之。身半以下,足太阴阳明皆主之,故感地之湿气。】 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注 上先受之者,言邪气之中人也高,故邪气在上也。下先受之者,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清气在下也。】
痹论
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注 痹者,闭也。湿流关节,故为留着之痹。】 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痿论
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故《下经》曰:肉痿,得之湿地也。 【注 有渐于湿者,清湿地气之中于下也。以水为事者,好饮水浆,湿浊之留于中也。若有湿浊之所留,而居处又兼卑下,内外相湿,以致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也。】
调经论
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注 表阳之气,主于皮肤。寒湿之阴邪,伤人阳气,是以皮肤不收,阳气不能外御,故邪入于肌肉而坚紧也。荣血泣而不行,卫气去于肤表,故为虚也。言此虚者,虚于外而辟积于内也。此表气不足,故按摩之则里气出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气交变大论
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 【注 太阴所至为云雨,盖湿土之气,上升而为云为雨。腹痛,肾脏之病,土胜而水伤也。肾为生气之原,肾气受邪,故手足厥冷。肾藏志,志不舒,故意不乐。肾乃血气之生原,水不能济火,故体重烦寃。土运太过,诸甲岁也。】 岁水不及,湿乃大行。民病腹满,身重濡泻,寒疡流水,腰股痛发,腘腨股膝不便,烦冤,足痿,清厥,足下痛,甚则跗肿。 【注 水运不及,土乃胜之,故湿气大行。湿土太过,伤及肾阴,故为腹满身重诸病。寒毒而无热化,故发为寒疡而无脓也。寒气上凌,故烦冤也。水运不及,六癸岁也。】
五常政大论
备化之纪,其令湿。
【注 土气平和,是谓备化。在天为湿,土之令也。】 敦阜之纪,大雨时行,湿气乃用,燥政乃辟。其动濡积并稸。其病腹满,四肢不举,大风迅至,邪伤脾也。 【注 土运太过,是谓敦阜。大雨时行,乃湿气上蒸。夏秋之交,湿土主令,湿气盛,故秋之燥气乃辟。湿则濡滞而成积聚。腹满,四肢不举,水湿之为病也。土气太过,风乃复之,脾反受伤。】 太阳司天,土乃润,水丰衍,湿气变物,水饮内稸,中满不食,皮(疒帬)肉苛,筋脉不利,甚则胕肿,身后痈。 【注 太阳司天,则太阴湿土在泉,故土乃润水丰衍者,土能制水也。长夏之交,水湿相合,无火土之长化,是以湿气变物。水饮中满,皮(疒帬)肉苛,皆水湿之为病。身后痈者,痈发于背也】
六元正纪大论
太阳司天之政,寒湿之气,持于气交。民病寒湿,发肌肉萎,足痿不收,濡泻血溢。 【注 寒湿之气,持于气交者,上下交互也。民病肉萎濡泻诸证,皆寒湿之气,发而为病也。】 四之气,风湿交争,民病大热少气,肌肉萎,足萎,注下赤白。 【注 加临之气乃厥阴风木,四之主气乃太阴湿土,是以风湿交争,民病大热少气者,风湿之病也。肉萎足痿者,湿土之气也。注下赤白者,湿热之交感也。】 终之气,地气正,湿令行,阴凝太虚,埃昏郊野,民乃惨凄,寒风以至,反者孕乃死。 【注 在泉之气,临于终气,故地气正而湿令行。阴凝太虚者,太阴之气运于上也。埃昏郊野者,湿土之化布于下也。民乃惨凄者,阴湿之气行于中也。】 少阳司天之政,二之气,风不胜湿,雨乃零,民乃康。其病热郁于上,咳逆呕吐,疮发于中,胸嗌不利,头痛身热,昏愦脓疮。 【注 二之客气,乃太阴湿土。厥阴风气,虽上从少阳,而亦不能胜其雨湿,风火气盛,得阴湿以和之,故民乃康。其有灾眚,则病热郁呕吐,昏愦脓疮诸证,皆阴湿凝于外,火热郁于内也。】 太阴司天之政,民病寒湿,腹满,身(月真)愤,胕肿痞逆,寒厥拘急。湿寒合德,黄黑埃昏,流行气交。 【注 民病腹满诸证,皆感寒湿之气而成。寒湿合德,是以黄黑埃昏,流行气交。】 初之气,民气条舒。风湿相薄,雨乃后。民病血溢,筋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筋痿。 【注 初之主客,皆风气所司,是以岁前之地气迁,冬令之寒乃去,而春气正,风乃来,生荣万物,民气条舒。主客之气,与司天之气相薄,故雨乃后至也。民病血溢筋痿诸证,皆感风湿之气所致。】 三之气,感于寒湿,则民病身重胕肿,胸腹满。 【注 司天之气,临于三气,寒湿之气,行于气交也。】 四之气,湿化不流,则白露阴布,以成秋令。民病腠理热,血暴溢,疟,心腹满热,胪胀,甚则胕肿。 【注 湿化不流于下,则白露阴布以成秋令。寒风,太阳寒水之气也。民病满胀等证,乃寒湿热三气杂至,合而为病也。】 终之气,寒大举,湿大化。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脽痛,寒湿推于气交而为疾也。 【注 终之主客,乃在泉寒水之气,故寒大举。寒湿之气上下相交,故湿大化。肾为冬藏而主骨,关节禁固,骨节不利也。寒湿推于气交,谓天地之气,上下相推,人在气交之中而为病也。】 厥阴司天之政,四之气,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瘅而为胕肿。 【注 四之客气,乃少阴君火,主气乃太阴湿土,是以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者,谓少阴在司天厥阴之左也。民病黄瘅胕肿,皆湿热之为病。】 五之气,燥湿更胜,沉阴乃布,寒气及体,风雨乃行。 【注 五之客气,乃太阴湿土,主气乃阳明燥金,是以燥湿更胜。沉阴布而寒及体者,二气并主清寒也。太阴所至,终为雨,阳明所至为凄鸣,故风雨乃行。】 太阴所至为湿生。
【注 德化之常也。】
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
【注 湿气在于至真要大论,四季各主七十二日有奇。】 太阴司天,其化以湿,以所临脏位命其病者也。 【注 临脏位者,天气上临而下合人之脏位,随六气之所伤而命其病也。】 岁太阴在泉,湿淫所胜,民病饮积心痛,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阴病见血,少腹痛肿,不得小便,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腰似折,髀不可以回,腘如结,腨如别。 【注 太阴在泉,辰戌岁也。饮积心痛,寒湿上乘也。耳聋至喉痹,乃三焦经病。自阴病至不得小便,以邪湿下流为肾脏受病。自冲头痛至腨如别,乃膀胱经病。盖三焦为决渎之官,膀胱乃水津之腑,土气淫胜,而水脏水腑皆为病也。】 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注 湿乃阴土之气,故宜治以苦热。苦能胜湿,热以和阴也。酸从木化,故佐以酸淡。以苦燥之者,苦从火化也。以淡泄之者,淡味渗泄为阳也。】 太阴司天,湿淫所胜,胕肿骨痛,阴痹。除痹者,按之不得,腰脊头项痛,时眩,大便难,阴气不用,饥不欲食,咳唾则有血,心如悬。病本于肾。太溪绝,死不治。 【注 太阴司天,丑未岁也。胕肿阴痹,感寒湿之气。病在阴者名曰痹,故按之不得也。肾主骨而膀胱为之腑,故腰脊头项骨痛。肾开窍于二阴,故大便难。阴气不用者,不能上交于心也。上下不交,则上焦之火热留于胃;胃热则消谷,故善饥。胃气上逆,故不欲食也。咳唾有血者,心火在上,而不得上下之相济也。此土淫胜水,故病本于肾。太溪,肾之动脉,在足内踝外,踝骨上。太溪脉不至,则气已绝,故死不治。】 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 【注 湿乃土之湿气,故上甚而热者,亦宜用辛温发散,以汗为故而止。】 湿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苦寒,佐以苦酸。 【注 言六气司天,邪气反胜,宜以所胜之气味平之。】 太阴之复,湿变乃举,体重中满,饮食不化,阴气上厥,胸中不便,饮发于中,咳喘有声,头项痛重,而掉瘈尤甚,呕而密默,唾吐清液。甚则入肾,窍泻无度。太溪绝,死不治。 【注 气极则变,阴湿之气盛,是以体重中满,饮食不化。阴气上逆,是以胸中不便。咳喘有声者,饮乘于肺也。头项痛重而掉瘈尤甚者,所谓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也。湿乘阳明则呕。密默者,欲闭户牖而独居也。太阴者,三阴也。阴变而乘于阳,则阳欲尽而阴盛,是以唾吐清液。甚则入肾,下乘冬令之寒水也。肾开窍于二阴,故曰窍泻。】 太阴在泉,湿客下焦,发而濡泻,及为肿隐曲之疾。 【注 湿客下焦,发而濡泻及为肿者,因客淫于下,而太阴之主气自病也。隐曲者,前阴也。】 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所谓感邪而生病也。 【注 水运不及,则湿气胜之,此岁运不及,而四时之胜气又乘而侮之也。】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注 五脏内合五行,五行内生六气,是以五脏之气病于内,而六气之证见于外也。】
灵枢经
邪气脏腑病形篇
身半以上者,邪中之也;身半以下者,湿中之也。故曰,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腑,中于阳则溜于经。 【注 风雨寒景,天之邪也,故中人也高。湿乃水土之气,故中于身半以下。】
五色篇
雷公曰:小子闻风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湿之起也,别之奈何?黄帝曰:常候阙中,薄泽为风,冲浊为痹,在地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 【注 地者,地阁也。风乃天气,故常候于阙庭。寒湿者地气,故候在地部。风乃阳邪,故其色薄泽。寒湿者阴邪,故其色冲浊。】
百病始生篇
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
【注 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清气在下也。】
九宫八风篇
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其气主为身湿。两实一虚,病则为淋露寒热。犯其雨湿之地则为痿。 【注 淋露寒热者,汗出而为寒为热也。犯其雨湿之地,则风湿相搏而为痿。】
扁鹊难经
中湿
何以知中湿得之?然。当喜汗出,不可止。何以言之?肾主湿,入肝为泣,入心为汗,入脾为涎,入肺为涕,自入为唾,故知肾邪入心,为汗出不可止也。其病身热而小腹痛,足胫寒而逆,其脉沉濡而大。此五邪之法法 原作「发」,按《难经》四十九难改。也。 【注 肾主湿,湿化五液,肾为心邪,故汗出不可止。身热,脉大,心也。小腹痛,足胫寒,脉沉濡,肾也。】 中湿得之为贼邪。
金匮要略 【汉 张机】
湿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 【一作缓。】 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 【一作疼烦,】 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 【一作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朮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濇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汤主之。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活人书 【宋 朱肱】
中湿
问:一身尽痛,发热身黄,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何?曰:此名中湿也。风雨袭虚,山泽蒸气,人多中湿,湿流关节,须身体烦痛,其脉沉缓,为中湿。主一身尽痛,发热身黄,小便自利者,朮附汤。若小便不利,大便反快,当利其小便,宜甘草附子汤、五苓散主之。
风湿
问:肢体痛重,不可转侧,额上微汗,不欲去被,或身微肿者,何?曰:此名风湿也。脉浮为风湿,是风气与湿气相薄,肢体痛重,不可转侧,额上微汗,不欲去被,或身微肿,宜发汗。但漐漐身润,则风湿俱去;若大发其汗,则风气去,湿气在矣。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防己黄耆汤、桂枝附子汤、桂枝加白尤汤、甘草附子汤、朮附汤、杏仁汤、败毒散,可选而用之。身肿者,甘草附子汤加防风。
湿温
问:两胫逆冷,胸腹满,多汗,头目痛苦妄言者,何?曰:此名湿温也。其人常伤于湿,因而中暑,湿热相薄,则发湿温。病苦两胫逆冷,腹满,又胸多汗,头目痛苦,妄言。其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治在太阴,不可发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聋,不知痛所在,身青面色变,名曰重暍。如此死者,医杀之耳。白虎加苍朮汤主之。
河间六书 【金 刘完素】
湿病
诸湿肿满,皆属脾土。地之体也土,热极盛则痞塞肿满,物湿亦然。故长夏属土,则庶物隆盛也。 诸痉强直,积饮痞隔中满,霍乱吐下,体重,胕肿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属于湿。 诸痉强直,筋劲强直而不柔和也,土主安静故也。阴痉曰柔痓,阳痉曰刚痓。亢则害,承乃制。故湿过极,则反兼风化制之,然兼化者虚象,而实非风也。 积饮,留饮积蓄而不散也。水得燥则消散,得湿则不消以为积饮也。土湿主否故也。 湿为积饮痞隔,而土主形体,位在中央,故中满也。 湿为留饮痞隔,而传化失常,故甚则霍乱吐泻也。 体重,轻清为天,重浊为地,故土湿为病,体重宜也。 胕肿肉如泥,按之不起,泥之象也。土过湿则为泥,湿为病也。积饮痞隔中满,霍乱吐下体重,故甚则胕肿矣。 湿本土气,火热能生土湿,故夏热则万物湿润,秋凉则湿复燥干也。湿病本不自生,因于火热怫郁,水液不能宣行,即停滞而生水湿。故凡病湿者多自热生,而热气尚多,以为兼证,当云湿热,亦犹风热义同。虽病水寒不得宣行亦能为湿,虽有此异,亦已鲜矣。或胕肿体寒而有水者,以为蓄热入里极深,本非病寒也。及夫寒热吐泻,因得湿而成也。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寒湿同性,水火同居,故足太阳膀胱经属水而位下,所以湿可伤也。其脉起目内眦,上额,交于巅上,其直者,从巅入络于脑,还出别下项,故主项强。太阳表中风,加之以湿客于经中,内挟寒湿则筋脉抽急,故痉项强而不柔和也。此太阳寒湿,当详有汗无汗,治以流湿祛风,微微发散而愈也。 风胜湿,湿自土生,风为水化。土余制之以风,脾盛治之以燥,故湿伤肉,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王注曰:湿为水,水盛则肿,水下形肉已消。又曰:湿气为淫,皆为肿满,但除其湿,肿满自衰。若湿气在上,以苦吐之;湿气在下,以苦泻之,以淡渗之。治湿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若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又曰:土气之下,木气承之。《本草》曰: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王注曰:身半已上,湿气有余,火气复郁,所以明其热能生湿。经云: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是以热之用矣。故土主湿,霒云雨而宏静雨,热极甚则飘骤散落,是反兼风木制其土也。若脾甚土自燥,去其湿,以寒除热,脾土气衰,以甘缓之。所以燥泄积饮,痞隔肿满,湿热干涸消渴,慎不可以温药补之。故积温成热,性之温乃胜气之药也。故此脏喜新而恶陈,常令滋泽,无使干涸。土平则备化,太过则敦阜,不及则卑监。
儒门事亲 【元 张从政】
湿
夫湿者,为太阴湿土之主也。诸湿肿满,霍乱泄注,胕肿骨痛,及腰膝头项痛,风痹痿厥,唾有血,心悬如饥,热痛始作,三阳受之。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可汗而已。如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可下而已。或七日不愈,再传至十三日,火邪皆去,六经悉和,则愈矣。 凡男子妇人,病水湿泻注不止,因服豆蔻、乌梅、姜、附峻热之剂。经曰:阳气耗减于内,阴精损削于外,遂令三焦闭濇,水道不行,水满皮肤,身体痞肿,面黄腹大,小便赤濇,两足按之,陷而不起。《内经》曰:诸湿肿满,皆属脾土。可用独圣散吐之。如时月凉寒,宜于燠室不透风处,用火一盆,借火力出汗;次以导水禹功散,量病人虚实,泻十余行,湿去肿减则愈矣。是汗下吐三法俱行,三法行毕,脏腑空虚,先宜以淡浆粥养肠胃三两日,次服五苓、益元同煎,或灯心汤调下亦可。如大势未尽,更服神功散,可以流湿润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