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胀门 - (TXT全文下载)

书籍类目:医藏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
文件大小:0.2mb。
书籍内容: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三百八

肿胀门

    黄帝素问

     生气通天论

  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注 外淫之邪,伤于阳气,不能运行,则荣血泣而为肿。四肢之阳,交相代谢,而阳气乃竭也。】
     阴阳应象大论

  寒气生浊,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注 寒气下凝,故生浊阴。今浊气反在上,故生(月真)胀。】
     阴阳别论

  三阴结谓之水。
   【注 三阴结,谓脾肺之脉俱寒结也。脾肺寒结,则气化为水。】  结阳者肿四肢。
   【注 四肢为诸阳之本,气归形,气结故形肿也。】  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   【注 结斜者,偏结于阴阳之间。此多偏于肾脏,故为多阴少阳,而少腹肿也。】  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
   【注 二阴一阳者,少阴少阳也。此肾气与生阳并逆,故善胀。心肾之气,不能相交,故心满善气。】
     五脏生成论

  腹满(月真)胀,支膈胠胁,下厥上冒,遇在足太阴阳明。   【注 腹满(月真)胀,邪薄于太阴阳明之气分。太阴阳明之支络贯膈,气分之邪转入于经,是以连及支膈胠胁,皆胀满也。】
     藏气法时论

  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   【注 肾之经病故腹大胫肿。水邪上逆则喘咳生气,下衰则身重,经气逆则表气虚,故寝汗出而恶风。】
     宣明五气篇

  五气所病,下焦溢为水。
   【注 下焦如渎,水道出焉,病则反溢而为水病。】
     腹中论

  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岐伯对曰:名为鼓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  【注 此乃脾土难于运化,以致胀满不食。】  帝曰:有病膺肿、颈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何以得之?岐伯曰:名厥逆。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灸之则喑,石之则狂。须其气并,乃可治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阳气重上,有余于上,灸之则阳气入阴,入则喑;石之则阳气虚,虚则狂。须其气并而治之,可使全也。   【注 诸阳之气上升,而腹气又厥逆于上,为膺肿、颈痛、胸满、腹胀之病,是阳气重上而有余于上矣。而反灸之,则阳热之气,反入经络之阴,则为喑;若石砭之,则阳气外泄而虚,虚则狂矣。冲脉之血,亦从胸中而散于肌腠皮肤之间,故须其与厥逆之脾气并合而后治之,可使全也。】  帝曰:病热而有所痛者,何也?岐伯曰:病热者阳脉也,以三阳之动也。人迎一盛少阳,二盛太阳,三盛阳明,入阴也。夫阳入于阴,故病在头与腹,乃(月真)胀而头痛也。   【注 病热者,阳脉盛而三阳之气动之也。三阳俱盛,当主病热头痛。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如阳入于阴,又当病在头与腹,乃(月真)胀而头痛也。】
     风论

  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月真)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   【注 胃腑受邪,故饮食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也。形寒则(月真)胀,饮冷则泄者,胃气虚伤也。胃者肉其应,腹者胃之郛,故主形瘦而腹大。】
     厥论

  帝曰: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岐伯曰:阴气盛于上则下虚,下虚则腹胀满。  【注 中焦之阳气日损,故阴气独盛于上,而下焦之阳气亦虚,是以腹胀满也。】  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   【注 癫狂走呼,妄言妄见,阳明之脉病也。经气厥逆,故腹满。胃不和,不得卧也。阳明乃燥热之经,其经气上出于面,故面赤而热。】  太阴之厥,则腹满(月真)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   【注 足太阴之脉厥逆,则腹满(月真)胀。食饮入胃,脾为转输。逆气在脾,故后便不利。脾不转运,则胃亦不和,是以食则呕而不得卧也。】  少阴之厥,则口干溺赤,腹满心痛。   【注 足少阴之脉厥逆,则阴液不能上资,是以口干心痛。肺金不能通调于下,故溺赤。水火阴阳之气上下不交,故腹满也。】  少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胻内热。   【注 足厥阴之脉厥逆,则少腹肿痛而腹胀,泾溲不利,阴缩而肿也。经脉厥逆,不能濡养筋骨,故好卧而屈膝。厥阴木火主气,荣俞厥逆,故胻内肿热也。】  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治主病者。   【注 少阴之气上与阳明相合而主化水谷,少阴气厥,以致中焦虚满而变为呕逆。上下水火之气不交,故下泄清冷也。】  厥阴厥逆,挛腰痛,虚满,前闭,谵言,治主病者。   【注 虚满者,食气不能散精于肝也。前闭者,肝主疏泄也。肝主语,谵语者,肝气郁也。】
     奇病论

  帝曰:有病(疒龙)然如有水状,切其脉大紧,身无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少,名为何病?   【注 (疒龙)然,浮肿貌,乃水气上乘,非有形之水也。大则为风,紧则为寒,故脉大紧。夫病风水者,外证骨节疼痛,此病在肾,非外受之风邪,故身无痛。水气上乘,故形不瘦。风水侮土,故不能食,即食亦不能多。】  岐伯曰:病生在肾,名为肾风。肾风而不能食善惊。惊已,心气痿者死。   【注 此肾脏自生之风,非外受之邪。】
     大奇论

  肝满、肾满、肺满皆实,即为肿。
   【注 满,谓脏气充满也。夫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实。如满而皆实,是为太过,当即为肿。】
     脉解篇

  阳明所谓胫肿刹皇照撸俏逶率㈥栔幰病j栒咚レ段逶拢魂帤馍希c阳始争,故胫肿而股不收也。   【注 五月阳气始衰而下,一阴始生而上,阴与阳交争,以致经脉不和而为胫肿不收也。】  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   【注 阳明之气并于上,迫于阳明之孙络则头痛鼻鼽,迫于太阴之经脉则腹肿也。】  厥阴所谓(疒颓)疝妇人少腹肿者,厥阴者,辰也,三月阳中之阴,邪在中,故为(疒颓)疝少腹肿也。   【注 三月阳盛之时而厥阴主气,故为阳中之阴。厥阴之气在内而未得尽出,故为(疒颓)疝腹肿也。】  阳明所谓上喘而为水者,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于脏腑间,故为水也。   【注 阴气下而复上者,谓冬至一阳初生,阴气下降,至五月阴气复上也。阴气下归于水脏,至阴气从上而渐盛,则水邪随气而上升,上客于脏腑之间,故喘而为水也。】  所谓胸痛少气者,水气在脏腑也。水者阴气也,阴气在中,故胸痛少气也。  【注 此水气上乘也。】
  太阴所谓病胀者,太阴子也,十一月万物气皆藏于中,故曰病胀。   【注 十一月万物之气,皆藏于中,故主病腹胀也。】
     水热穴论

  黄帝问曰:少阴何以主肾?肾何以主水?岐伯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帝曰: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岐伯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帝曰:诸水皆生于肾乎?岐伯曰:肾者牝脏也。地气上者,属于肾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阴。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元府,行于皮里,传为胕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所谓元府者,汗空也。  【注 水由中焦入胃之饮而生,从下焦决渎而出,故关门不利,则聚水而从其类。水聚于下,则反溢于上,故肿胀于皮肤之间。地气上者,属于肾而生水液也,肾气动则水液上升而为汗矣。逢于风,则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元府,行于皮里,传为胕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盖因风而致水肿于皮肤间也。】
     调经论

  帝曰:形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  【注 腹乃脾土之郛郭,故有余则胀。《灵枢经》云:脾气实则泾溲不利。盖土气盛实,则克制其水而不流。脾主四支,故虚则不用。】  帝曰:志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   【注 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则聚水而为腹胀飧泄矣。肾为生气之原,故不足则厥逆而冷。】
     标本病传论

  肺病喘咳,三日而胁支满痛,一日身体重痛,五日而胀,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   【注 冬气收藏,夏气浮长。日出气始生,日入气收引。肺主气,故终于气之出入也。】  肝病头目眩胁支满,三日体重身痛,五日而胀,三日腰脊少腹痛胫酸,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   【注 夏早食者,寅卯之时木气绝而不生也。冬日入者,申酉之时金气旺而木气绝也。】  脾病身痛体重,一日而胀,二日少腹腰脊痛胫酸,三日背(月吕)筋痛,小便闭,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   【注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肿胀门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