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疟指南 - (TXT全文下载)

书籍类目:医藏 - 中医典籍
书籍内容:

  瘴疟指南 明 郑全望

  自序

  余赋性孱弱。幼婴多病。迨丁年尤甚。尝患内伤。诸药罔效。于是悉取内经。难经。甲乙经。

  东垣十书。伤寒六书各论。及薛氏等书。至于殊国僻壤。奇方怪疾。皆沿波溯源。推详考索。

  循古人之余而为之。不知其已瘳已。人情莫不欲言其所自。知交亲承是谬。推庸多奏效。妄意遂谓凡病不出伤寒内伤之范围也。壬寅秋。天时热甚。入冬仍不寒。四方疫疠大作。其证似疟而寒热不闲。

  似伤寒而三阳经少阴太阴经证齐。似内伤而气口脉不大于人迎。向所妄意以自信者。胥失之矣。

  彼以伤寒治者七日逝。以内伤治。以疟治者。先后亦逝。间有染轻本固者。稍淹浃旬。终归不起。至一发不能言者。其死尤速。惟轻而不服药者。百起一二。即老医宿匠。计与术两穷矣。然天地之大德曰生。

  塞极必有以通之者。有宋李待制之书在也。书名瘴疟卫生方。专是一证。始以风壤阔越。一涉猎而置之。而后乃知其宝也。

  论证则辨晰周详。用药则简易平顺。此真妙于治也。且诸书疟部亦尝及瘴疟矣。本末未甚悉。岂身履其地。传不获习乎。待制造端王张讨润。皆因宦彼地。得其真诠。是书赖以全。予始以一二及十百。

  因沿乡曲面流疏远。随手应心。刻期色起矣。予秘之。是以人命为私也。告之同业。惧不能遍。

  谋梓以广之。区区之公而已。客有告之者曰。夫疟何有于瘴哉。闽广之间。山深雨淫。积岚为瘴。

  黄雾隐天。中人作苦。吾信界在中土。土不同方。风亦殊俗。旷绝千里。岚瘴何从。母乃巧于署名以炫技乎。余曰。否否。诸疾之作。由天时也。四时之变。由气数也。人身肖天地与气顺逆也。易曰。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其征在国。国实以人。天气流转。山泽通之。以时验变。以人验时。奥气不藏。

  时之变也。物直槎夭。人直疾病。山川不必同。而气至则行之矣。故吾信不必闽广而气类之。此瘴疟之所由作也。且如癸卯之冬。四山花木盎然。如春甲辰夏仲菊华如秋六月反拥絮。春秋陨霜不杀。

  注谓四时失其序。则其施必悖。月令仲夏行秋令。民殃于疫。在昔识之。盖天失其序。 气旁行。

  于是乎在迩。年以来冬复大暖。草木禽虫不含不蛰。殆物得气之先。与韩昌黎雪拥蓝关句。李唐岭南尚雪。今绝无之。驯至洛阳。杜鹃天气。自南而北。不尤信乎。客因领之。予又谓瘴疟于文为疟。

  章言疾彰于外。内无实也。为疟如虎。反爪向人也。以疟施无实之人。故多濒于死。李待制之调剂。

  思深哉。不揣愚陋。次其源委。附以鄙见。别伤寒内伤诸疟之形似。详药饵之宜用宜禁。验病色之可治弗治。编曰瘴疟指南。车僭妄之罪固无所逃。然于活人。或有小补。庸有未尽。以俟后之君子。

  万历三十七年岁次己酉十月朔信州郑全望撰。

  卷上 辨证

  瘴疟形状

  或问曰。发热头痛人俱称为伤寒。一以伤寒药治之可乎。予曰。当有所辨。诸般发热种种不一。

  而最毒者在内伤有瘴疟。或曰。若内伤。果有东垣内外伤论。辨别详晰甚为有理。若医瘴疟则不能无疑矣。将以予为妄。吾见子治斯病活人甚多。但未闻是书未聆是语。当明以告我。予曰。伤寒内伤所病处广。况立法者。乃仲景东垣。二人圣医也。名重寰宇。而扩充是法者。陶节庵薛立斋二君。

  故其书传之广。而心于活人者未有不读也。若夫瘴疟惟炎方有之僻于一偶。况业医者鲜。惜李待制治瘴之圣。其书所传不广。宜乎吾子之未闻是书。未聆是语。

  或曰。既有是书。其病形可得闻欤。予曰。其病有三。而形状不外于头痛。发热。腰重。脚软。

  或冷或呕或泄。或大便秘。或小便赤。面赤。目红。口渴。心烦。胸中大热。舌或黑。狂言谵语。

  欲饮水。欲坐水中。或吐血。或衄血。或腹痛。或有汗。或无汗。诸证。以有寒有热者为寒瘴。

  或间日。或不间日。为易治。以单热不寒者。为热瘴。为难治。得间日犹可以不言语。惟噫噫作声者。为 瘴为不治。瘴疟之形状大都如是矣。

  卷上 辨证

  人身肖天地瘴疟类天时

  天以一气覆于上。地以一气载于下。人居覆载中。若何能与覆我载我者。相肖也。上古圣人等。天地人为三才。岂无灼见而妄立说耶。盖谓天以轻清之气。上浮而下转。地居其中。而干健之运。无一毫少息。若一毫不续。则穹壤判。

  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人身肖之。其气亦无息。天以日月循环。人以荣卫循环。地有九州。人有九窍。经曰。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风气通于肾。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阳之汗以雨名。阳之气以风名。人之一身。身以上其气象天。

  身以下其气象地。故天不足西北。而人之耳目。右不如左之聪明也。故西北之人头常冷。地不满东南。而人之手足。左不如右之利便也。故东南之人。腰足常冷。天有阴阳。以生风暑湿燥寒。地有阴阳。

  以生木火土金水。人有阴阳。以生肝心脾肺肾。天气以四时温热凉寒运于上。地气以生长收藏应于下。而人之阳气以升浮降沉应之。为生生不息之妙何也。天令春其气温。惟其气温。故地中之阳气鼓动而升于外。以生万物。人之阳气。亦应之以升。天令夏其气热。惟其气热。地中之阳气尽出于外。

  以长万物。所以地之下极寒。人之阳气亦应之。尽出于外。脾坤土也象地。斯时脾土亦寒。天令秋其气凉。惟其气凉。所以阳气能降于地。而行收成之令。

  人之阳气。亦应之而降于内。天令冬其气寒。惟其气寒。阳气尽沉于地。而成闭藏之令。所以地之下暖。人之阳气。亦应之沉藏于内。斯时脾土。亦暖。此天地得其常。而人之灾害亦不生。发瘴之地则不然。春夏多寒。秋冬多热。盛夏久雨。则可挟纩。隆冬久晴。宁不摇扇。一日之间。

  日未升则寒。日中则热。日入又寒。一日一夜。寒暑迭变。无论四时。久晴则热蒸。蒸极则雨。雨下则湿。蒸雨久则凄凉。人生其间。饮食起居。安能一一谨慎。稍失调养。便感此乖戾之气。而发寒热。即谓之瘴。然瘴之发。多在秋冬。以其天气热。地中之阳气不能收藏而外泄。故草木不花而花。不叶而叶。人之阳气亦应之。不能收固。而恒泄之于外。惟其外泄。则脾土所以内虚寒。

  身以上象天则极热。身以下象地则不热而寒。或热蒸极而汗。汗出则凄凉。其人身之寒热湿蒸。一与天时相似。故曰。人身肖天地。瘴疟类天时。知斯道者。则治瘴之法过半矣。

  卷上 辨证

  受病之源

  南方之地。寒暑不时。春夏淫雨则多寒。晨夕雾昏。地下湿蒸。故阴湿之气常盛。秋冬久晴则多热。草木不凋而放花。故阳燠之气恒泄。昼燠。夜寒。晴霁热。阴雨寒。人居其中。因寒湿之气盛。

  故下体重湿。生痰又多。痰因秋冬热故。热多上壅。肤多出汗。至腠理不密。阳外而阴内。阳浮而阴闭。

  于斯时也。若饮食失度。起居不时。及食生冷食炙 。则痰与食相并积于胃。而寒热之病作矣。或不避暑。奔走于日中。或避暑而坐卧当风。闭其汗孔。使汗不出。此病亦因之而作。或因其晨多雾而寒。

  饮酒以御之。少焉日出。而热。则酒与痰相并滞于膈上。此病亦因之而作。或晨寒而少衣。或夜冷而薄衾。则寒与痰相并。亦作寒热。或因晨寒多衣。行至日中未解。则暑与痰相并。亦作寒热。要之此病之本。本于天气热元阳恒泄。在人之阳气。自不降而内又多痰。再不能调摄。感于不正之气。宜其病有上热下寒之症。所谓无痰不成疟者是也。养生者能远房室。省劳役。毋食生冷。毋食炙 。毋醉早酒。毋饱晚饭。毋乘暑行走。毋当风坐卧。一日之中。顺其寒暑。而加减衣裳。则瘴虽毒。庶可免矣。

  卷上 辨证

  瘴疟伤寒辨

  外伤寒邪之症与瘴疟。俱有寒热。医者尽以瘴疟作伤寒。率用汗吐下之法治之。其枉死者。

  不可胜计。由其不辨寒热症候耳。今细分之。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瘟。冬若即病。谓之伤寒。

  不即病至春变为瘟病。至夏变为热病。其病也。多自太阳经始。故发热恶寒。头痛脊强无汗。口中和而不恶。食脉浮紧。为伤寒。或恶风自汗。而脉浮缓。为伤风。其热无退时。若传经或传阳明经。则有目痛鼻干不得眠脉长之症。或传少阳经。则有耳聋胁痛。口苦呕吐。舌白苔脉弦之症。若传阳明腑病为入里。舌苔黄口渴。心烦舌干。不恶寒反恶热。扬掷手足。揭去衣被。狂言谵语。脉洪数内实之证。宜用下剂。下迟则入阴经。方舌黑大。凡伤寒之热。全不间断。直至传入里。下后方罢。经曰。夏伤于暑。秋必 疟。夏暑汗不出。秋成风疟。是知疟之发。多因于暑。故发瘴之地。

  四时常似夏。其病也无传经。若是冷瘴。则有恶寒发热。头痛脚弱腰重。口中不和。呕吐或不呕吐。

  脉弦带数。一呼一吸。脉来六至。或七至八至。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方其寒也。脉则沉迟而伏。及其热也。脉则六至七至。而弦洪渴欲饮水。饮则多吐。揭去衣被。待其汗出。热则退矣。或无汗而热久亦退。或间日再发。或一日一发。此为轻症。若是热瘴。则不恶寒惟发热壮热。头痛身倦。腰重脚弱烦躁。胸膈不利。呕逆或不呕逆。自利或不自利。小便赤涩。口渴脉洪弦七至八至。热亦不间断。一日二日舌便黑。目红面赤。渴欲饮冷。与之水亦能饮。狂言谵语。或大便闭。

  至日晡尤甚。与伤寒下症无异。细察之。身中之热有不热处。以手扪之。额上极热。面微热黄尖凉。

  心胸及腹极热。背微热。腰以下不甚热。重者常冷。或厥且谵语。以手扪心胸。蜷卧狂起。则脚重无力何也。瘴病是上热下寒。故腰以下。不热而沉重。上身之症。虽阳而阴。症隐具于其中。鼻尖为年寿宫。年寿属脾。脾寒所以鼻尖凉。此病是外热内寒。热症虽见于外。而内寒之症。验于鼻凉。

  蜷卧叉手。胃胸隐然见矣。或谓是伤寒阴症。似阳亦非是。若阴症似阳。渴欲饮冷。与之冷则不饮。

  瘴病与之则能饮。若用药得宜则热退。或得间日热。退时则脉微弱。非复前之洪弦数矣。大抵瘴与伤寒大不相同。伤寒因于寒。瘴病因于暑。伤寒有传经。有变症。有传染。而瘴病不传经。无变症。

  不传染。若医者误认恶寒发热为表症。用伤寒汗药。以狂言谵语。大便秘舌黑为里症。用伤寒下药。则不旋踵而告变矣。

  卷上 辨证

  瘴疟内伤辨

  内伤饮食劳役过度之病。其发热恶寒。与瘴疟相似。若以瘴疟。而用内伤劳役之药治之。则神识昏乱。谵语如狂。

  其热愈剧。服多亦至不起。由不细察其症候耳。今细辨之。内伤劳役之病。其恶寒也。见风见寒居阴处。无日阳处则恶之。若避风寒。居温暖处。或添衣被。则不恶也。或虽发寒。一暖便已。其发热也。蒸蒸然。上彻头顶。旁彻皮毛。下至腰足。浑身燥热。若袒衣被。近寒凉处则已。或热极而汗出亦解。若凉片时。即恶寒。添衣被。则不恶寒。又发热。

  直至甘温之剂。进多则病已。其他头痛。身重。手心热。口渴。心烦。舌黑。妄语。妄有见闻。大便秘或沸。小便赤涩或呕。口不知味。其脉气口洪大。或兼各脏形症内伤之病。如此瘴疟之作其寒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领腰杳俱痛。虽重衣浓被。滚汤热火。不能温。寒去则内外皆热。渴欲饮冷。虽袒去衣被。重冰泉水不能寒。或先寒后热。

  或先热后寒。或一日一发。或间日一发。或一日二三发。此是冷瘴。其脉洪弦数。冷瘴与内伤。其寒热不同又如此。惟热瘴热未间断时。又当细辨之。内伤之热。浑身上下皆热。热瘴之热。惟额极热。

  胸腹极热。腰以下则不热。足发厥。又易辨之。亦有足热者。虽热亦不甚。内伤之热。袒去衣被即解片时。

  热瘴之热。即卧于冷地亦不解。内伤之脉。气口独洪大而六至。热瘴之脉。六脉俱弦洪而七八至。

  或阳症而见阴脉。要之。兼症虽多。惟以寒热及脉。潜心分别。则瘴疟内伤若冰炭矣。苟误认瘴疟为内伤。

  而用补中益气汤。则热愈剧而神愈昏。盖瘴因阳气不降而然。升麻柴胡。乃轻清升药。使不降之阳气。

  愈飞越矣。瘴乃类天时。天气郁蒸。得雨方解。瘴之热闷。欲俟下元温固。自然出汗方舒。黄 白术敛腠理药也。使腠理闭塞。汗不得出。

  愈加热闷神昏矣。若是内伤。此药一进。病势即渐减。纵不减亦不加。病之疑难如此。医者不明望闻问切之理。不分别其内伤瘴疟伤寒。而妄为施治者。屠刽之流也。

  卷上 辨证

  诸疟瘴疟辨

  或曰。伤寒内伤瘴疟之不同。已知之矣。敢问瘴与疟。何以辨之。予曰有三阳经疟。三阴经疟。

  五脏疟。又有以寒多热少者。及单寒者。名寒疟。寒热相半者。名温疟。单热不寒者。名单疟。

  胸膈痰痞心下胀满气逆烦呕为痰疟。噫气吞酸胸腹胀吐酸恶酸恶食为食疟。恶风自汗筋骨痛抽搐为风疟。

  面垢口渴心烦多汗为暑疟。三日一发。久而不愈为 疟。表里俱虚。客邪未散。真气不复。间一日连二日发。

  或疾虽间。遇劳即发。久而不瘥为劳疟。进退无时。进则神昏。退则如常为鬼疟。久而不瘳。膈下结块为疟母。发于阳者为牡疟。发于阴者为牝疟。虽种种不同。其大略不外于一日一发。或二日一发。三日一发。有间一日连二日发。

  有一日两发。有日与夜各发。有上半日发。有下半日发。有有汗。有无汗。此一定之规。若瘴疟只是三症。以有寒者为寒瘴。单热者为热瘴。不语者为哑瘴。其始发也。多不间断。重者七日方间断。其间断也。一日十二时。只间一二时。即发亦有间断半日者。退去时。莫起动则可。若起动则发。又终属难退。即退去。胸腹之热尚在。或间一日一发者。其发时去死一间。其退去之时。浑身上下筋骨。若无其难过也。不可以言语形容。非若诸疟退去之时。即如平人。又或先轻后重。或先重后轻。

  或先间断而后反不间断。或先不间断而后间断。变怪不常。非若诸疟作息自有定期。以此辨别。

  皎若日星。其治诸疟。用药错者尚可救。疗瘴疟。用药一错。祸如反掌。瘴最忌者。汗吐下及小柴胡汤。

  柴苓汤。解肌汤。其故何也。盖瘴因阳气外泄而然。发汗之药多驱内阳外泄。是重虚其内。所以多死。瘴因阳气不降于下焦。吐则阳气愈上升。下元无阳气。

  是无根也。故死。瘴疾是下真寒而上假热。下药太寒。一下咽则中寒大作。阳气随之即脱。所以死极速。

  瘴病外虽热而内实寒。故人谓瘴疾为脾寒。正谓瘴也。故小柴胡柴苓解肌之类。其性俱大寒。服之则外热不降。而内寒更甚。故至外热微时。里外俱无阳气。所以难救。欲治斯病。医者自首至尾。

  不同妄用一药。只遵大法。温中镇下。正气相解。且攻且守。主病者无责速效。病者能慎疾。则治自愈。

  万不失一矣。若夫哑瘴。当归之天命。千百中可救一二。非人力之所能为也。

  卷上 辨证

  伤寒瘴疟分南北辨

  或曰如子之言。伤寒因于寒。瘴疟因于热。则北地多寒。伤寒乃北方之病。南地多热。瘴疟乃南方之病欤。予曰子言亦有理。上古圣人。亦有异法方宜之论。然不可执一不通。第曰北方伤寒病多。南方瘴疟病多。则可。若曰北方无瘴疟。南方无伤寒。

  则不可。盖天道无常。假令北方暑热过多。秋时暴热数日。北人感此气。亦多病瘴。广之东南。

  设有冬时大寒数日。南方素无寒。若感此气。亦多病伤寒。故医者当上察天时四时温凉寒热。

  上明五运六气司天在泉之理。下察四方风土之宜。中辨病患平日之性。宜凉宜热。平日是何脉。再审今病。或外伤风寒暑湿。或内伤饮食劳役七情男女。或感乖戾之气而为瘴灼。见其病之在何经何脏。宜补宜泻宜吐宜汗宜温宜和解。万举万全。庶不愧为医矣。

  卷上 辨证

  瘴疟五脏俱病

  夫人身自胸膈至头为上焦。其气象天。自胸膈至腹为中焦。其气象人。自腹至足为下焦。其气象地。以五行论之。上焦属丙丁火。中焦属戊己土。下焦属壬癸水。在五脏。心肺阳也居上。脾阴坤土也居中。肾肝阴也居下必也。阴能升。阳能降。以成水火之既济。天地之交泰。则为平人。若夫发瘴之地。秋冬多热。则人身阴阳之气。上者自上。下者自下。

  而成水火之未济。天地不交之否。故一触外邪。五脏俱病。其病多上热下寒。外热内寒。何也。

  天气通于肺。天气热。故肺热极。所以大渴引饮小便频数或遗尿气逆胸中痞闷。或衄血。心在上焦火位。天气热。故心热极。所以心烦闷乱狂言谵语神识昏沉瞀不知人。或吐血饮冷舌黑面红口唇生疮。

  脾为中州坤土。天气热则地中阳气恒浮而不降。地下无阳则寒。故脾土虚。所以鼻尖凉多痰肌肉削不能食面黄四肢无力。或呕或泄中焦虚痞气倦怠。肝肾居下焦。地之分。天气热。阳气不降。地下无阳故肝肾虚寒。所以腰重脚弱筋骨痛腿足寒厥。或吐蛔或吐沫。瘴病一作。五脏之症俱见。非若伤寒之传经。传一经方见一经之症也。知此则知伤寒汗吐下之法。不当施于瘴疟矣。而治瘴之法。当知升降浮沉则顺之。寒热温凉而逆之之理。

  必使心肺之阳。降于下焦。俾下元温暖。下元者人身之根本也。温暖则根本固。根本固则邪热退。

  诸病息矣。

  卷上 辨证

  冷瘴

  其症恶寒发震发热。头或痛或不痛。或呕吐或不呕吐。胸膈痞闷。身重腰痛脚软。或先寒后热。

  或先热后寒。寒时虽浓衣被不能温。热时虽卧冷地不能凉。或大渴饮水。或一日一发。发时多。

  退时少。或间日三日一发。所兼之症极多。不能尽述。惟以其有寒。谓之冷瘴。有阴有阳。故谚有云。冷瘴必不死。此瘴之轻者也。其脉或寒时微迟。热时弦数。或来六七至。或阳症见阴脉。治法先用感应丸十四粒。姜汤送下。次用陈皮半夏汤三四服。或不换金正气散三四服。重者七八服。方用和解汤三四服或七八服。加浓桂更好。得寒热间断多时。后用截疟丸。酒送截之。或养胃汤。不已。四兽饮。此常法也。

  如往来寒热。痰逆呕吐。

  头痛及身腰痛如被杖。汗多烦躁。引饮自利。小便赤或如中风者。姜附汤主之。如寒热往来。烦渴手足冷。鼻尖凉。身重舌黑。渴欲饮水。自利呕逆。汗出恶风者。干姜附子汤主之。如上半身热极。下半身冷。腿足寒厥者。沉附汤主之。或送养正丹。黑锡丹。灵砂丹。

  如发热手足厥冷烦渴闷乱上吐下泻者。附子理中汤主之。

  如发热咽嗌干燥焦烦大渴饮水不止者。冷汤主之。或既济汤理之。渴甚者。夺命散加附子主之。

  如发热腹痛。头目昏沉。四肢疼痛。大便自利。小便或涩或利。或呕或咳者。真武汤主之。

  如发热恶寒呕不止者。藿香正气散主之。夫瘴病多呕。病因饮食伤脾而得。又炎方之病。气多上逆。

  痰与气并而上。故多呕。如因食生冷太过。

  呕而恶食。头目昏沉肢体拘急。痰多腹痛者。养胃汤加附子沉香主之。呕甚送来复丹。或治中汤主之。

  如呕吐膨胀者。二陈汤送感应丸。

  如呕而胸膈不快。胁筋胀满。心腹刺痛。食少多痰。吞酸噎气。及见症不一者。以嘉主散主之。

  如寒热往来。恶心呕吐。吞酸噫腐。腹痛痰痞不能食。红丸子主之。

  如大便秘者。先服和解汤。自然通利。或秘甚者。用嘉禾散加蜜主之。又有多日不通者。看病势何如。得大便利而后病方得愈。方可用蜜导法。若不甚急。只以治瘴为主。得热瘴不来。大便自然通利矣。

  如寒热脐腹刺痛。胁痛烦乱。引饮霍乱。手足厥冷者。冷香汤主之。

  如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者。其人平日虚弱。七枣汤主之。

  如神思昏乱。狂言谵语。不知人事者。轻则养胃汤加附子沉香。重者二陈汤加沉附。若甚者。沉附汤主之。

  如脉代者。此病甚不宜代脉。看大便如何。如大便照常。养胃汤加附子主之。

  如大便不利。可与正气散或和解散加桂。大便行则代脉去矣。

  如发热头痛。小便不利。烦躁饮水。水入即吐者。五苓散主之。若引饮自汗。小便赤涩者。

  不得服五苓散。汗出更利小便。必亡阳也。况渗泄之剂。下虚者尤忌之。如四肢厥冷。

  头额虚汗。咳逆脉促。其症甚危。三建汤主之。

  如症候不一。多所变怪者。和解汤主之。

  如瘴止后腰痛脚软者。加减五积散主之。

  如瘴止后汗多者。黄 建中汤主之。

  如瘴止后食少体倦者。异功散主之。

  如瘴止后多痰及食入而心下饱闷者。香砂六君汤。或吞养脾丸。

  如瘴止后虚烦不得眠。心胆虚怯。触事易惊者。温胆汤主之。

  卷上 辨证

  热瘴

  其病身发大热。神气沉昏。昼夜如卧炭火中。腰痛脚弱。大渴欲饮冷水。上脘痞闷。神昏妄语。头痛或不痛。或呕逆或不呕逆。小便赤涩或频数。或遗尿。大便或秘或自利。

  舌黑面赤目红。或吐血衄血。兼见之症。不能尽述。惟以其单热不寒。谓之热瘴。其热多不间断。

  因阳气尽发泄于外而然。谚云。热瘴久不死。此瘴之重者也。治得其道。得生者多。其脉洪弦数。

  或来七八至。亦有见阴者。治法先刺之。

  南人治热瘴。初起不用药。只挑草子之法。广中之处有人能之。凡有瘴发一二日。卷其上下唇之里。以针刺其血。正中用手捻去紫血。又以楮业擦舌出血。又令病患并足而立。于两足后腕横缝中。青脉刺之。出血如注。乃以青蒿水与服。应手而愈。

  若冷瘴与杂病。决不可刺。热瘴之所以刺而得愈者。即太阳伤寒症。邪气在表。当汗之法也。刺出其血。

  即是得汗而其效速于得汗。盖人身之上下唇。是阳明胃脉之所经。足后腕。是太阳膀胱脉之所经。

  太阳受病三日。而阳明受病。南人之针。可谓暗合。若患热瘴而不即刺。及其三阳传遍。邪气入里。

  虽刺而血已凝。非惟无益。或至重伤。又南人针法。别有不可晓者。发瘴过经已入里而将死。刺病人阴茎而愈。窃意其通五脏。刺之或可去内腑之热耳。然少壮者。尚可用此法。苟施于怯弱者。岂不危哉。

  按黄帝内经。九针从南方来。刺热论曰。病未见赤色而刺之。是谓治未病。然则南方挑草子之法。不可废也。但南人未知辨赤色之道。愚谓热瘴初起。刺病患两足腕出血。又刺舌下出血。头痛两额角脉胀者与两额角脉上刺之出血。其病势果衰大半。次服不换金正气散。又服和解汤七八服。得间断一日一发。然后截之。若间断作二日一发尤妙。不来之日。服和解汤七八服。和解后热势稍缓。服养胃汤吞截疟丸。酒送。日服六七次。

  如未止。服四兽饮。此平常之法也。如变症不一。当与治冷瘴方法。互治之。

  如其症未解。或疑有热。亦不宜服发汗及凉药。但取嘉禾散服之。若果蕴热但冷。服无害。

  盖嘉禾散治下虚中满。能升降阴阳。正与秋冬作热之地为宜。服二三日则寒热之症自判矣。然后随症调治。自无不效。

  如呕逆以养胃汤。来复丹。治中汤。二陈汤。选而用之。

  如兀兀欲吐而不吐者。二陈汤主之。

  呕而热不退者。藿香正气散主之。

  呕而膨胀二陈汤下感应丸。

  呕而头痛。来复丹兼如圣饮子。

  呕而胸膈不快。下虚中满。嘉禾散主之。

  呕而大便秘。嘉禾散加蜜主之。

  呕而腹痛。红丸子及乌沉散。

  呕而痰逆。头痛身痛。脚痛脚弱。大汗多。烦躁引饮。大便自利。小便赤涩者。姜附汤主之。

  吞养正丹。或灵砂散。

  如发热烦躁。手足冷。鼻尖凉二症。病患因热大烦躁。多不自知。医者须以手扪其手足与鼻尖。

  方知之。身重脚腰痛。舌生黑苔。大渴引饮。自利呕逆。自汗恶风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如大热咽嗌干渴。烦躁不解者。冷香汤主之。

  如热大烦渴大作。饮水无度者。既济汤主之。

  甚者合夺命散。

  如热大神昏。不知人事。妄语遗尿。吐血衄血。舌黑面红。目赤烦渴。脉弦而七八至。以手扪之。额上极热。胸腹热。腰以下不热而冷。虽狂言妄语。病患心蜷卧。叉手扪心。或引衣自盖。

  阴症具于隐微之中。况脉只以五六至。为数。为实热。若七至八至是内阳尽出于外之脉。腹内则空虚矣。若误用寒凉。攻外热。其毙也可立而待。急用沉附汤主之。吞黑锡丹。稍缓者。二陈汤合沉附主之。

  轻者养胃汤合沉附汤主之。

  如热大烦渴闷乱逆泄泻。手足稍微冷者。附子理中汤主之。

  如呕逆泄泻。脐腹刺痛。胁肋胀痛。引饮无度。胸膈不利者。冷香汤主之。

  如发热腹痛。头目昏沉。四肢疼痛。大便自利。小便或利或涩。或呕或咳。自汗多者。真武汤主之。

  如因误攻外热以至四肢厥冷。两足如无。头颅虚汗不止。或时发哕。脉数而促。其危尤甚。急宜收心液。壮真阳。庶可更生。宜服三建汤。

  如大便秘。其脉六至。兼弦而有力者。

  和解汤主之。甚者用蜜导法。

  如夏月冒暑。伏热即发热瘴。烦躁口渴。上吐下泄。心脾不调。 全不具。阴症其脉弦而六七至有力。六和汤主之。

  如热大便坚硬。其人平素脾胃壮实。而脉弦数有力者。和

分页阅读: 1 2 3 4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瘴疟指南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