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混元老子史略 - (TXT全文下载)

书籍类目:道藏 - 正统道藏洞神部 - 谱箓类
书籍内容:

太上混元老子史略
  经名:太上混元老子史略。三卷。宋谢守潮撰。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谱录类。
  太上混元老子史略卷上
  庐山清虚庵道士臣谢守濒编
  龙汉、延康以来,盘古、太极之际,老君降世不一。洪荒之世,载籍叵详,今存而勿论,姑氏於天皇氏焉。
  天皇氏子孙相承,治天下一万八百岁。
  地皇氏子孙相承,治天下一万八百年。
  人皇氏子孙相承,治天下一万八百年。
  五龙纪五姓,治天下七万三千年。
  摄提纪七十二姓,治天下共六十九万一千五百年。
  合熊纪七十二姓,治天下共三千二十年。
  连遥纪六姓,治天下共六千四百三十五年。
  肆姓纪四姓,治天下共一万四千年。老君时下降,号玄中法师,又号有古大先生,亦号盘古先生,并皆随世行教。
  伏羲木德,初造历,元年起甲寅,子孙相承四万五千六百年。老君时降,号郁华子。
  祝融火德,起丙辰,子孙相承共五百三十年。老君降世,号广寿子。
  神农,祝融之裔,始教民耕种百谷,故号神农。老君号大成子。
  黄帝土德,起乙酉,子孙相承共一千五百二十年。老君降世,号广成子,居于空同山。帝捐天下,膝行问道。乘龙上升,授《阴符经》。
  少嗥金德,子孙相承共四百年。老君降世,号随应子,授《庄敬经》。
  颛顼水德,在位七十八年。老君号赤精子。
  高辛木德,在位七十年。老君号录图子,授《黄庭经》。
  唐尧火德,在位七十年。老君号务成子,授《道德经》。
  虞舜土德,摄位三十年,在位五十年。老君号尹寿子。
  夏禹金德,建寅为正月,子孙相承共四百六十三年。老君号真行子,授《灵宝五符》治水真文。
  商汤水德,元年庚戌,建丑为正月。老君号锡则子,授《长生经》。  以上出《帝系谱》、《历代记运图》、《洞神大有经》、《玉历经》、《出塞记》、《尹氏玄中记》、崔山《地理志》。老君既分身下降,随世立教,事竟则隐,故未有诞生之边。阳甲自汤至此,凡一十八世,在位三十年。元年甲辰,十七年庚申,老君自太清境分神化黑,托孕於玄妙玉女。出《圣纪》及《仙传》。
  盘庚二十九年,小辛十八年,小乙十一年。
  武丁号高宗,在位五十九年,元年壬申,九年庚辰,二月建寅。商用地正。
  《 青羊官记》 云:商高宗御极之世,周文王演易之初,神光流入於琼胎,瑞彩结成於金骨。唐翰林学士承旨乐朋龟奉救撰,刻石在成都府。
  《 论语》 孔子日:窃比於我老彭。古注云:老彭,商之贤大夫也。疏云:老是老聘,彭是彭祖。世本云:在商为守藏史,在周为柱下史。盖文王尚未侯服事商,未得称周也。
  祖甲在位十年。
  祖庚在位六年。
  直甲在位三年。
  庚丁在位一年。
  武乙在位二年。
  太丁在位二年。
  帝乙在位八年。
  商纣在位二十七年。六年乙未,二十一年丁卯,老君再降于岐山之阳,号燮邑子。今凤翔府启圣宫即其处。时周文王为西伯,召为守藏史。纣无道,武王灭之九年。商有天下,共六百二十
  周武王木德,建子为正月,十五日癸酉,诛纣灭商,即天子住,迁老君为柱下史。隋内史薛道衡奉劫撰《 祠庭颂》 ,其序云:爰自伏羲至于周氏,绵记历代,见质变名,在文王、武王之时,居藏史柱之职,市朝屡易,容貌不改。
  成王在位四十七年,元年戊寅。老君为柱下史。
  康王在位二十六年,元年乙丑。老君仍为柱下史。
  昭王在位四十九年,元年乙卯,老君弃官归亳。二十三年癸丑,西过函谷关,度关令尹喜。《 神仙传》 云:老君之驭者徐甲,约日顾百钱,至时当计七百三十万。甲见老君将远适,亟来索佣。老君曰:吾欲令汝卫车往西海大秦、厨宾、安息诸国,还当以金偿汝。甲乃止。及至关,甲欲留,遂讼老子索钱。老君谓日:汝随我已二百余年,汝久应死,吾以太玄生符与汝,乃得至今日,汝何不念此而讼吾。言讫,符自甲口飞出,甲立死。尹喜为请,复投以符,甲即生。自商高宗九年至周昭王二十三年,九二百一十岁。二十四年甲寅,老君授道尹喜已即升天。二十五年乙卯,复分身降於蜀李太官家。二十七年丁巳,会尹喜於青羊之肆。故唐记云:青羊肆者,太上混元天皇大帝第二降生之所也。自商道否闭,周德陵夷,历藏史以同尘,弃柱史而隐边,束离魏阙,西度函关。尹喜占知道君之必至,潜传妙诀,暗付微言,重为千日之期,再结一时之会。将离蜀土,欲化胡风,远适流沙,长移犷俗及身毒、厨宾之国。教烦陀阿柱之王,八十种之埙戎皆归清化,二千国之犷悍永革昏风。
  魏明帝制《 老君赞》 云:深悯后世,托下於陈,为周柱史,经九百年,无极之际,言归昆仑,化彼胡域,次授唇宾,复及天竺,於是遂迁,文垂后世,永平弗泯。
  又《 北史西域传》 云:于阗国在葱岭之北二百余里,北去代郡九千八百里,其地方圆千里,连山次城。`都方九百里,内有大城五,小城数十,倍重佛法寺塔僧尼。其西南五百里有昆摩寺,云是老子化胡之所。俗无礼义,多盗贼淫纵,自外风俗与龟兹同。事兼见於《魏略西戎传》及《汉疏》。
  穆王在位五十五年,元年辛巳,老君化胡已即复还中国,束游扶桑,会大帝,校集草仙。王闻尹真人得道上升,乃为修楼观,立道士七人以奉祠事。见《穆王内传》及《楼观记》云。
  共王在位十二年,元年丙子。
  孝王在位十五年,元年癸丑。
  懿王在位二十五年,元年戊子。
  夷王在位十六年,元年戊辰。
  厉王在位三十七年,元年甲申。
  周召共和在位一十四年。
  宣王在位四十六年,元年甲戌,时有采薪行歌者,人莫能识,以问老君,日:此活国人修习无上正真之道者也。
  幽王在位十一年,元年庚申。二年辛酉,地动,泾、渭、洛皆震,老君日:周将亡矣。果为犬戎所灭。事出《史记》。
  平王束迁洛邑,在位五十二年,辛未。三十三年癸卯十二月,老君复出散关,开化苏国,遂至西海流、麟等洲,考较草仙功行,补授官,事讫复还中国。出《西升记》。二十五年乙巳,老君降于道士朱伦之室,宣以灵飞六甲素奏丹符、中景通真之经。
  威王在位二十三年,元年壬戌。
  庄王在位十五年,元年乙酉。三年丁亥四月,鲁威公薨于齐,庄公乃即位。次年春秋方改元。鲁庄公之七年,即周庄王十年也。十年甲午四月建卯初七日夜,释迦佛生。.《瑞应经》云:四月八日夜半生。此用周正也。又《过去见在经》云:二月八日生。还用夏正也。《北史西域传》:焉齐国与婆罗门俗信佛法,尤重二月八日生斋戒行道。《左传》日:夜常星不见,夜明也,中星陨如雨於两阶也。故萧齐录事参军王中撰《头陀寺碑》云:周、鲁二庄亲昭夜景之鉴,汉、晋两明并勒丹青之饰。此碑在鄂州。《文选》注云:佛生於周庄王时,佛法自汉明帝时来,晋明帝时兴。
  僖王在位五年。
  惠王在位二十五年,元年乙巳。
  襄王在位三十三年,元年庚戌。
  顷王在位六年,元年癸卯。
  匡王在位六年,元年己酉。四年壬子,佛入涅盘,年七十九。释氏《金光明经》云:寿命短促,方八十年。盖举成数也。
  定王在位二十一年,元年乙卯。王问老子以在世神仙,老子对以中岳有大古先生,即子是也。出望祠{nn 张僧鉴《浔阳记》。
  简王在位一十四年,元年丙子。
  灵王在位二十七年,元年庚寅。二十一年庚戌十月二十一日,孔子生。
  景王在位二十五年,元年丁巳。
  悼王在位五月。
  敬王在位四十三年,元年壬午。十七年戊戌,孔子见老子问道,见《礼记》 及《庄子》。或恐在前,虽见《礼记》,《孔子家语》 及《史记》皆不系年月,故莫知其先后也。四十一年壬戌,孔子卒,年七十三岁。
  元王在位八年,元年乙丑。
  正定王在位二十八年,元年癸丑。
  哀王立三月。
  思王立五月。
  考王在位十五年,元年辛丑。
  威烈王在位二十四年,元年丙辰。
  安王在位二十六年,元年庚辰。十八年丁酉,秦献公立。
  夷烈王在位七年,元年丙午。二年丁未,老君遇秦献公,授馆致礼,问以历数。老子遂出散关。出《史记》。
  显王在位四十八年,元年癸丑。八年庚申,秦孝公立,老君束游,还赤城、蒙山,重过扶桑,集草仙,已而隐游景太至少室。注《拾遗记》。
  慎说王在位六年,元年辛丑。赧王迁都西周,在位五十九年,元年丁未。九年乙卯,秦昭王。老子与诸仙西游女几、鸡头、天柱,复出散关,遂渡流沙,升昆仑,还紫微上宫。昭王闻知,乃於老君所经由为置城邑,以表圣边,故立老停驿、尹喜城。五十九年,西周亡。自商武丁九年庚辰老君降生,至周赧王九年乙卯还归天阙,其问出入隐显凡九百三十六年,故魏明帝赞云:为周柱史经九百年。唐太学博士昊杨昊亦云:老君变通,灵应难测,既生商日,又仕周时,计其始终,乃历千载。此举其成也。
  秦始皇帝元年乙卯.,二十六年庚辰,分三十六郡。二十八年壬午封禅,建老子祠於楼观之南,躬行飨祠。老子降,乃授帝《鬼林经》 策使鬼神之符。
  前汉文帝元年壬戌,七年戊辰,老子降於陕河之滨,人号为河上公。帝亲访之,老子授《道德经》。至今陕府北有河上公庙并文帝望仙台,即其所也。成帝河平元年癸巳。二年甲午,老君降于琅琊郡曲阳渊,授干吉《太平经》一百七十卷。
  后汉明帝,佛法初入中国。章帝元极元年甲申,二年乙酉,老子降,再授干吉一百八十戒。安帝永初元年丁未,三年己酉,老君下降,赐江夏人刘图《罪福新科》报应之事。
  顺帝永建元年丙寅,后凡四改元,汉安元年壬午,老君降于蜀之鹤呜山,授天师张道陵《正一盟威秘录》。五月再降,赐《太清中经》 九百三十卷,符文七十二卷。建康元年,再降于闱州云台山,授以三洞众经及超度九玄之法。
  威帝建和元年丁亥,后凡一改元,永寿元年乙未,老君降于成都,授天师削死之文,今玉局化是其地也。又降于鹿堂山,授以制六天较鬼之文。
  灵帝建宁元年戊申,后凡三改元,光和二年己未,老君降于天台山,授仙人葛玄《上清》、《灵宝》、《大洞》等经、三录九品斋法、《劝戒》、《法神》、《入定》等经。
  晋安帝隆安元年丁酉,后凡一改元,元兴元年壬寅,姚秦洪始五年,老君降,按行山岳,劝仙人成公兴令移居嵩山,仍赐以仙药。以上并互见於史传及《洞天福地记》、诸郡图经。
  后魏明皇帝永兴元年即位后五年,凡改元三,神瑞二年乙卯。
  晋安帝义熙十一年也,老君降于嵩山,授道士寇谦之《云中音诵新科之戒》。泰常二年丁巳,再降,赐以符录七十卷。
  隋炀帝大业元年乙丑,大业十三年丁丑,老君降于终南山,语李淳风以唐公受命之符。出《金锁流珠》。
  唐高祖武德元年戊寅,二年己卯,老君降于羊角山,语吉善行令奏闻云:我帝祖也,今得圣治,社稷延长。五年壬午再降,告以破贼之期。出《唐史》。
  高宗永徽元年庚戌,龙翔二年壬戌,帝幸洛阳宫,建清庙於北郁治祠?设醮庆赞,老君降于殿上,二,真人夹侍,光耀阶坛,众咸瞻仰。宫闱令权大力等列状奏闻,诏依所图写为瑞像。见《洛州录事》、杨护师奏状。乾封二年丙寅,帝封岱岳,至亳谒老子,御制册文。上老子尊号曰玄元皇帝,圣母为先天大圣后。仪凤四年,劝建斋於洛阳清庙。老子降于坛上,祥光照映,乘白马而朱鬣,履坛石皆有迹。众所瞻睹,登时奏闻,故贺表云:金相玉毫彩夺夜明之影,白骑丹鬣迹流天驷之庭。见朝散大夫孙瑞奏状。则武后文明元年甲申,老君降于号州皇天原,命鄗元宗令传言武后不可革命。出唐《圣记》。
  玄宗明皇开元元年癸丑,开元十七年,老君降于蜀州新兴寺,乃入佛殿,隐景柱中,宛如刻画,洗削愈现。本路文武官及道俗僧尼同状闻奏,文云:现於殿柱,杳疑作史之年。照表死噎彼佛寺,钙若化胡之日。见益州长史张敬忠奏状。开元二十九年,老君降于丹凤门外,语田同秀曰:我昔将入流沙,藏一金匮灵符在尹喜旧宅,可奏帝取之。帝遣使求得之於函谷关故墟。出《唐史》。天宝八载,上圣祖老君尊号日太上玄元皇帝。九载庚寅,老君降于太白山,语山人王玄翼曰:宝仙洞有妙宝真符,汝可奏帝取之。上命刑部尚书张均等去取,果得之。出《唐史》。十三载甲午,帝朝献太清宫,.又上老君尊号曰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出史记。
  肃宗至德二载丁酉,老君降于通化郡云龙岩,自地接天,仪相炳然,诏图其本,明皇御制赞曰:昼现殊相,空浮瑞色,道释人天,作礼瞻奉,申命藻绘,示诸郡国。见唐明皇《瑞像赞序》。
  懿宗咸通十年己丑,庞勋领三千余人欲夺太清宫,时士庶千余家在官避难,咸见老君乘空而腾,须臾黑雾昏,贼党迷路,自相蹂践,庞勋亦溺水死。见汴州节度使李尉奏表。
  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甲寅,驾幸亳州,谒太清宫,亲奉册宝,上尊号曰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出《宋朝事实》。
  徽宗政和二年壬辰,老君乘白马、驾祥云降玉晨观,授梁先生《加句天童护命妙经》。自有记。
  其余降见事边,记传不击时代者不述,与夫放光、见瑞、示梦、传言、灵验等事,非化身下降者,亦不复载也。
  太上混元老子史略卷上竟
  太上混元老子史略卷中
  庐山清虚庵道士臣谢守濒编
  太上老君乃元气之祖,万道之宗,乾坤之根本,天地之精源,混沌太无之中,凝自然之真而为体,广大无边,应化莫测,非阴非阳,能微能彰,不古不今,不存不亡,常於无量劫运之端,太初、太易之前,肇布玄元始而生太极,判太极於三才,至劫终於六合,俱消混沌为一。又复分判,凝轻清以为天,积重浊以为地,阳精为日,阴精为月,日月之精为星辰。运行四时八节,安镇名山大川。二气交会则动植万汇更相产化,初自一气而生三气,合生九气,是为九天。注:自然之气生郁单天、禅善天、须延天,即清徽之气生也。禹余天之气生兜术天、不骄乐天、洞元天。太赤之气生梵辅天、清明天、无想天。此玄元始三气各下生三天,合为九天,各下三天,合为三十六天。其外有诸梵天,悉系属於九天主也。次生四种民天,亦曰种天,谓开劫之初降为人种也。释氏呼为四禅天。此天上取太清境三下三百万亿黑,下生八梵天五千五百五十五万黑,凡一黑三千里也。此天出三界之上,超阴阳之数,故无年寿之限,水火风三栽不能坏也。
  次分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天。次布八梵天、始青天、青元天、始丹天、大丹天、娘素天、大素天、始玄天、大玄天也。
  次人间世,北方清静世界、束北长安世界、束方纳善世界、束南用贤世界、南方弃贤世界、西南仁静世界、西方净行世界、西北延贤世界。下置九地,第一垒色润地、第二垒刚色地、第三脂色地、第四润泽地、第五金粟地、第六金刚泽地、第七水制地、第八风泽地、第九垒洞渊无色纲维地。每垒出一重,上一重水,一重风,自上而下,大劫之永、九地之上至无色界,三灾大作,万像消化。种民之上,灾所不及。元黑复合,劫为混沌,劫历重开,於是复命此天之人降为人种,下世行化,为君为臣,制立法度,更相训导,亦如此劫之初。凡经无量浩浩之劫,悉皆如是矣。天地之外象类鸡卵,元黑绕之如日之晕。其详见於合一界混元图》 及《 开天经》 、《 浑天仪》 等书。
  如是天地各有五亿五万五千五百五十亿重也,亦各於其中立天文地理,运阴阳五行,列神祇,产万汇,秉生成之柄,镇造化之源。故在天为众圣之尊,在世为万教之主,先尘运劫而行化,后无轻极而常存。道运御世,开辟玄通,故号无上三天玄元始三黑太上老君焉。老子者,为之应形也。应既不一,号亦无量,或号三十六号,或号七十二名,或号九天上皇,或号洞真帝一君,或号高上玉帝,或号太平正真太一妙黑皇君,或号九玄帝君,或号大千法王,或号九灵老子,或号九玄帝君,或号上左玄真人,或号上清金阙妙经大法师,或号高上大法王,或号玄一真定光,或号金阙后圣君,或号太平上景君,或号无为父,或号万物母。其降生之时,十方天神空中称赞,尊号有十,日太上老君、高上老子、天皇大帝、玄中大法师、有古大先生、金阙帝君、太上高皇、虚无大真人。复有至真、无极、大道、自然、元始、太上、天尊、道君、无上、天真、元老、天师、黄老、世师、玄宗、神人、真人、仙人、至人、大人、道圣人之号以上号名二字。降生在世,名字凡有九,名耳字伯阳、名雅字伯宗、名志字伯光、名石字孟公、名重字子父、名定字元阳、名元字伯始、名显字元生、名德字伯文。或日伯阳父,老,尊老之称也。
  老君尝以上和元年岁在庚寅九月五日甲子卯时,降生郁单北玄因天刚灵镜山李谷之间、上玄灵母九玄之房,乃以谷为民,旌名弘九,一名玄水,尝曰:吾姓字渺渺,从劫至劫,非可悉纪也。论曰:上和乃天上之纪年,如赤明、朱陵、清汉、天汉、开皇、上皇之类是也。而世俗之士祇知甲子造於大挠,年号始於汉武,便以上和等号皆谓之妄,殊不知上天自亿劫以前纪年不废,世人无从而知耳。自鬼谷子、北郭子、汉天师、葛仙翁等,方引诸天之号以配人间时代也。不然,则.诸仙博古该今,穷幽究微,岂不知秦汉之前未有年号耶。且如开辟之初,建立法度,及世代因革,皆上天素定,时遣天真降教以传人世耳,非世人能先天而肇造化也,学者详之。
  老君洞圣极真,总司万化,故能变名易号,降德屈尊,化身下降,游行万方,扶世立教,或为国君,或为师友,咨请问难,互相发明。出自然灵文,演无为要旨,经图戒律,应运施行。出幽入虚,无不经历,说化诸国,调伏旱魔。时亦上朝元始,中谒玉晨。赏校九宫,主领神人、真人、仙人、圣人,下统三界一切神官鬼僚考察之司,仙宫灵洞福食之曹,无幽不显,莫不仰隶之焉。或下理十天,抚掌兆人,则太微、勾陈、紫房,中为天皇大帝。即勾陈六星中有一星帝座是也。或春化为上景君,长九千丈,建七精宝华之冠,建即戴也。衣玄黄二黑衣,服青锦飞裙,手执虎符,坐七色之云。或夏为老翁,戴飞龙之冠,衣玄文之服、黄羽之裙,手执金枝,立紫云之上。或秋化为童子,衣五色之服,或乘狮子,或坐青云。或冬化於苍玄青三色之光,光明混沌,更相缠绕,此则通金阙之黑,更受炼玄通晨之精也。惟神通自在,故能白能黑,能方能圆,能屈能直,能强能弱,能轻能重,能短能长,能老能少,能高能深,纵横反覆,无不能焉。或为千二百老子应现诸天,或为百八十道君接引凡界,分灵散景,倏忽周遍。而真一之身湛然常寂,常在太清太极宫也。
  老君在初三皇时,号玄中大法师下教,历九千百亿万岁,运当劫交,更立元始。是时龙汉、延康劫终也。延康之前,载籍叵考,赤明开图,然后经典始可得推也。中三皇时,赤明之年也。号有古大先生,授《三皇内文》下教,历九千九百亿万岁,复令劫交。后三皇时,天皇、地皇、人皇之世乃阙皇之年摄提纪也。定位,配四海於四神,付五行於五帝,授《五灵五老灵宝五篇真文》下教,历万八百岁。至玄羲氏大朴渐散,法度未立,乃降於田野,号郁华子,授《天皇内文》,又降神龟河图八卦之文。在祝融时,降于恒山,号广寿子,授《人皇内文》,教以安神之道,俾陶铸为器以变生玲。在神农时,降于济阴,号大成子,授《地皇内文》,教以好生之道,俾种植谷果以代烹杀,和合方药,救疾养性。《礼记》、《镒号记》并无祝融而后神农,注则先神农而后祝融,为炎帝之祖,以火德王,不必移於神农。今当以记为正,其后重移为火正,亦号祝融。在黄帝时,降于崆峒山,号广成子。帝即位二十九年,忧天下之不治,往见广成子而问曰:闻子达於至道,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又欲观阴阳以遂旱生,为之奈何。广成子曰:而所问者物之质也,所欲观者物之残也,自汝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以荒矣,而佞人之剪剪者,又奚足以语至道。黄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问曰:闻吾子达於至道,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广成子蹙然而起,曰:善哉问乎,来,余将语汝。夫至道之精,杳杳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毋劳汝形,毋摇汝精,少思寡欲,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子乃长生。慎汝内,闲汝外,多知为败。我为汝遂於大明之上矣,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於杳冥之门矣,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观,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修身千二百岁,吾形未尝衰也。黄帝再拜稽首曰:吾子之谓天矣。广成子谓帝曰:来,余语汝。彼其物无穷,而人皆以为终,彼其物不测,而人皆以为极。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今夫百昌皆生於土而反於土,故余将去汝,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吾与日月参光,吾参天地为常。乃授帝《阴阳经》。老君於后三皇时说经,世谓之三坟之书,久失其全篇,兼累世所说经多藏琼台琅函或秘藏龙宫海藏,神真保护,世莫得闻。今收传者,太山一亳芒尔。又命西王母授帝元始天尊玉像,帝置於高观。古人谓高台为观,可观瞻四方。道观之号自此始。老君命帝陆王屋山,开石函,发玉岌,得九鼎神丹飞雪炉火之道,遂铸鼎荆山,炼丹成,服之,有云龙来迎,帝乘龙上升,时旱臣侍女同得升天者七十有二人。其余不及上争侍龙髯,攀坠黄帝之弓与鼎,皆抱之号泣,世谓之乌号之弓。民无所追慕,遂取其遗物,於巴山以历坟之,号巴陵。又造陵於桥山,以历其衣冠,鼎所堕处,谓之鼎湖焉。按《玉纬经》云:有称三皇,亦称九皇。《洞神大有经》云:三皇治各三千六百年。又《小有经》云:三皇治各至万有八百岁。详此二说,《大有经》止论一代三皇,每一三皇治三千六百年。《小有经》 乃说论三代三皇,每一三皇治万八百岁也。若通论三代九皇,则共至三万二千四百年矣。或万八千者,盖百字误为千耳。今据《老子内传》 所明,正与《大有》、《小有》相符。又前三皇、中三皇各至九千九百亿万岁者,乃计一劫之大数,非止言三皇之身也。后之言三皇者,亦多不同也,如《洞神经》、《玉纬经》 与项峻止以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而皇甫谧注《春秋运斗枢》、郑玄、高诱注《吕览》,以庖牺、女娲、神农为三皇。《礼记》、《号谧记》以为玄羲、祝融、神农。《白虎通》以为庖牺、神农、燧人。聊氏以为巢、燧人、伊耆。《帝系谱》、《中经》、《出塞记》、《濑乡记》以为伏牺、神农、祝融也。在少嗥时号曰随应子,说《庄敬经》,教以顺时行令。在颛顼而降於衡山,号赤精子,说《微言经》,教以大顺之道。在帝誉时号录图子,授《黄庭经》,教以清和之道。在帝舜之时降于河阳,号尹寿子,授《道德经》,教以无为之道。在夏禹时降于商山,号真行子,教以勤俭之道,授《九畴灵书》、《灵宝五符》治水真文及呈步檄召鬼神之法。今本山洞天遗边存焉。在商汤时降于潜山,号锡则子,说《长生经》,今天祚官前龙堂之址即其所也。教以恭爱之道。抱朴子作《神仙传》,以世教第一,然复疑其历为帝师,谓皆见於碎书,不出仙传正经。又为不应舍尊适卑,背澄清而入臭浊,弃天官而受人爵,且曰:有天地则有道术之士,世世有之,何必常是一老子耶。皆晚学之徒,浅见之士,好奇尚异耳。唐昊天观主尹文操论曰:抱朴撰传,意在显述。
  《老君记》自修成,将以训诱后人,令其勉力,今据载历古为帝王师传者,乃出《太玄经》、《正一经》、《太清经》、《玉历经》、《元黑经》、《出塞记》、《尹氏玄中记》、《崔山地理志》,皆真经良史,岂得悉谓之碎书。抱朴又云:若谓老子是得道之人,则人必勉力。若谓之神灵,则非可得也。此抱朴子私见耳,殊不知开辟之始因学而得道者,必先有自然之圣降为之师,随机传授焉。《定志经》云:昔天尊造化,行应自然,暗与理合,自然玄悟。.本黑文字,撰集成经。以将来则老君自然合道,而世世为师,亦何疑焉。既为大慈无为之父,亦何辞舍尊就卑,和光臭浊乎。老君谓尹喜曰:上世始已来,所更如沙尘,动则有载劫,自惟甚苦勤。

分页阅读: 1 2 3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太上混元老子史略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