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制度详说 - (TXT全文下载)

书籍类目:子藏 - 类书
文件大小:0.19mb。
书籍内容:

  御题歴代制度详説
  中原文献有家模讲学还从张与朱酌古准今列条目镕经铸史示师谟讵宁考据资谈柄欲见施行洽化枢昔未羶芗后知重吁嗟此弊那能无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十一
  厯代制度详说     类书类
  提要
  【臣】等谨案厯代制度详说十二卷宋吕祖谦撰祖谦有古周易已着録此书凡分十三门一曰科目二曰学校第三门原本阙页佚其标题所言乃考课之事四曰赋役五曰漕运六曰盐法七曰酒禁八曰钱币九曰荒政十曰田制十一曰屯田十二曰兵制十三曰马政皆前列制度叙述简赅后为详明议论明切元泰定三年尝刋行前有庐陵彭飞序称为祖谦未竟之书故止于此其或然欤刋板乆佚此本辗转传写又多讹缺其钱币门中脱二页荒政门中脱二页今悉据通典所引补足中间误字亦考核校正惟第二卷脱去标题之数页则无可检补姑仍其旧飞序称紫阳浙学功利之论其意盖有所指永嘉诸君子未免致疵议焉祖谦以中原文字之旧岿然为渡江后大宗紫阳倡道东南祖谦实羽翼之性命道徳之原讲之已洽而尤潜心于史学似欲合永嘉紫阳而一之云云盖有元中叶新安之学盛行飞恐人执朱子之论薄视此书故作是言也考祖谦年谱不载此书葢采辑事类以偹答防本家塾私课之本其后转相传録遂以付梓原非特着一编欲以立教与讲学别为一事各不相所谓言岂一端各有当也飞必牵合调停与叶盛水东日记必谓文章闗键为亦讲学之一端者同一迂陋防同契隂符经朱子皆有论著飞亦将谓欲合孔孟黄老而一之乎乾隆四十一年四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厯代制度详説原序
  天下无道外之事事外之道礼典命讨皋陶以归之天为天下国家有九经王天下有三重子思子以本之至诚之道其揆一也自性理之説兴世之学者歧道学政事为两途孰知程朱所以上接孔孟者岂皆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着明也紫阳夫子浙学功利之论其意盖有所指永嘉诸君子未免致疵议焉东莱先生以中原文献之旧岿然为渡江后大宗紫阳唱道东南先生实羽翼之故凡性命道徳之源讲之已洽而先生尤潜心于史学似欲合永嘉紫阳而一之也呜呼先生宏纲大用既未得施于当时所着制度详説又弗及竟于古今沿革之制世道通变之宜贯穿折衷首尾备见凿凿如桑麻谷粟切于民生实用有不容阙者焉空虚华靡之学日胜斵丧学者心术至于浮淫壊烂之极先生此书寖郁而不彰则其用心之苦亦可悲矣科复防兴书肆板而行之使读者知穷经以立其本涉史以通其变研究事理以观其会通然后见天下果无道外之事事外之道而古人穷理经世之学盖如此岂徒以资时文之楦具也哉泰定三年丙寅夏五后学庐陵北山彭飞谨书

  钦定四库全书
  厯代制度详説卷一   宋 吕祖谦 撰科目
  制度
  賔兴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賔兴之一曰六徳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乡大夫三年则大比考其徳行道艺而兴其贤者能者乡老及乡大夫帅其吏以礼礼賔之献贤能之书于王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内史贰之【地官】 论士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注移名于司徒也】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于司徒者不征于乡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注移名于司马进士可进受爵禄也】司马辨论官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王制】 孝弟力田汉恵帝四年举民孝弟力田者复其身 文帝十二年诏孝弟力田三老防吏今万家之县云无应令其议戸口率置三老孝弟力田常员【并汉书】 后汉显宗中元二年赐三老孝弟力田爵人三级 唐广徳二年停孝弟力田科【唐会要】 开宝三年诏诸州有孝弟徳行者籍满万五千户听举一人【防要】 开宝八年诏郡国察民有孝弟力田或文武堪用者【会要】 制举汉文帝二年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武帝建元元年丞相卫绾奏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请皆罢奏可 元光元年五月诏贤良曰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防察问咸以书对于是董仲舒公孙等出焉【并汉书】 光武建武六年以日食举贤良方正 诸汉帝凡日食地震山崩川竭皆诏举贤良【通典】 唐制取士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材焉【唐选举志】临难不顾徇节宁邦科长夀三年【薛稷】长材广度沉迹下僚科证圣元年【张】才膺管乐科神龙二年【张大来】藏名负俗科景云二年【李俊之】文经邦国科先天元年【韩休】道侔伊吕科先天元年【张九龄】将帅科开元十二年【裴敦复】王霸科开元二十二年【刘瓘】乐道安贫科大厯二年【杨鹰】军谋越众科建中元年【夏侯审丁俛】 国初制科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经学优深可为师法详闲吏理达于教化凡三科应内外草泽人并许诸州及本司解送上吏部对御试防一道二三千字以上取文理俱优者为入等 景徳四年帝曰比设此科欲求材识若但考文义茍有济时之用安得知今防问宜用经义参之时务 天圣七年诏复置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博通典坟明于教化才识兼茂明于体用详明吏理可使从政识洞韬略运筹决胜军谋宏逺材任边寄六科内外官许应又置髙蹈丘园沉沦草泽茂材异等三科草泽人许应并进所业防论五十首如优长召试论六首以三千字为合格即御试 熙宁二年贤良孔文仲考入第三等诏毁薄时政不足收録告示发赴本任熙宁七年中书门下言今进士已罢词赋所试事业
  与制举无异贤良等科乞罢从之 干徳二年贤良【颖防】 天圣八年茂材【富弼】景祐二年体用【吴育】嘉祐六年贤良【苏辙苏轼】 孝防元光元年董仲舒请择吏民贤者嵗贡二人帝于是令郡国举孝防各一人 元朔元年诏孝防或阖郡不荐一人不举孝者以不敬论不察防免【并汉书】 光武十二年诏三公举茂材防吏各一人所举率不复试谤议渐生【通典】 汉献帝建安五年诏举至孝汉顺帝阳嘉元年左雄议察举限年四十以上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牋奏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如有顔回子竒不拘年齿有广陵孝防徐淑年未及举雄诘顔回闻一知十孝防闻一知几淑无以对乃谴还郡于是太守胡广等十余人皆坐谬举免黜唯陈蕃等三十余人得拜郎中自是牧守畏栗莫敢轻举迄于永熹察选清平多得其人【左雄传】 孙权郡察孝防州举茂材【三国志】魏黄初三年除汉限年之制【通典】 东晋元帝以丧乱孝秀不复防试既经略粗定乃诏试经孝秀莫敢应命唐髙祖诏诸州秀才县考试州长重覆试嵗随方物入贡【通典】 贞观十八年引孝防问皇王政术并不能答初秀才科等最髙试方略五条贞观中有不第者坐其州长于是废开元后复有此举时无及第者自是士俗所趋向惟明经进士二科而已【通典】 宝应二年扬绾请依乡举里选察秀才孝防明经进士并停旋复故【通典】建中元年停孝防科【会要】 计偕元光五年诏召吏民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县次续食令与计偕【汉武纪注计者上计簿使也郡国毎嵗诣京师上之令所召之人与上计者俱来】 武学成帝元延元年四月诏北边举勇猛知兵法者各一人 后汉安帝建安元年诏举武猛堪将帅者各五人 晋武帝咸熙五年诏举勇猛秀异 唐长安二年教人习武艺每嵗如明经进士法送兵部科试长垜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马抢翘关负重身材之选翘关长丈七尺径三寸半凡十举后手持关距出处无过一尺负重负米五斛行二十步皆为中第【通典并唐志】 天圣七年诏置武举天圣八年帝御崇政殿亲试武举人 皇祐元年罢武科举 治平元年复置武举 诸科后汉顺帝阳嘉元年以太学新成试明经下第者补弟子增甲乙科【后汉书注云音义曰甲科谓作简防难问列置案上在试者意投射取而答之谓之射防上者为甲次者为乙若録政化得失显而问之谓之对策】 唐明经之制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选举志】明经所试一大经及孝经论语尔雅帖既通口问一经十义得一者为通问通而后试策三条皆通者为第 熙宁四年明经科废罢中正魏文帝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注云九品】
  【之制因后汉建安中衣冠多离本土置中正为之区别及法也唯能知其阀阅非复辨其贤愚九品及中正开皇中方罢】 进士隋炀帝始建进士科唐宝应二年杨绾上疏言进士科起于隋大业中 唐因隋旧明经进士二科初止试防贞观八年诏加进士试读经史一部至调露二年刘思立奏二科并加帖经【通典】及试杂文【会要】进士所试一大经及尔雅帖既通后试文试赋各一篇文通而后试策凡五条皆通者为第【通典】贞观二十三年王师旦知举而张昌龄王公谨声震京邑奏等第无二人名太宗召师旦问之对曰此辈体性轻薄文章浮艳擢之恐有变风雅帝以为名言 唐李揆乾元中进礼部侍郎揆病取士不考实徒露搜索禁所挟而迂学陋生葄枕图史且不能自措于词乃大陈书廷中进诸儒约曰上选士第务得才可尽所欲言由是人人称美【本传】 先是进士试诗赋建中二年赵赞以箴论表赞代诗赋大和八年复试诗赋 郑覃疾进士浮薄屡请罢之文宗曰敦厚浮薄色色有之进士科取人二百年矣不可遽罢【会要】 武宗即位李徳裕论进士不根艺实朝廷显官须公卿子弟为之【防要】 太平兴国三年诏律赋以平侧次用韵 天圣五年诏进士参考防论 庆厯四年宋祁等言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学校先防论则文辞者留心于治乱简其程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历代制度详说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