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瘟疫论 - (TXT全文下载)

书籍类目:医藏 - 中医典籍
书籍内容:

广瘟疫论 吴又可

  序

  瘟疫一证,历代明哲具有成方。如仲景有大青龙汤、阳旦汤,越婢汤、黄芩汤、白虎汤、大小柴胡汤、三承气汤、麻黄升麻汤,诸条列瘟疫之见证,为汗法、下法、和法、双解法,轻重深浅,纤毫备具。特散见于诸经条中而未尝直指其名为瘟疫,非不欲明言也。其书本伤寒立论,而互为区别之书,非专论瘟疫之书,且上古文辞简易,详于辨证,而不详于立名,欲人从证上细辨,则不必于名上区别,而自无混治之失。嗣是而后,河间有《宣明五气论》,则论瘟疫较详,立法更备。如桂苓甘露饮、黄连解毒汤、三已效方、凉膈散、人参石膏汤、双解散诸方皆是,而亦未正其名。易老、东垣,大羌活汤、九味羌活汤,立方更备,而亦无专书、无特名。至吴又可先生贯串古今,融以心得,着时行《瘟疫》一论,真可谓独辟鸿蒙,揭日月于中天矣。顾其书具在,而时贤有未见而不用其法,或虽见其书。而不能信者,无怪矣!有口诵其书,啧啧称道,而对证施方,仍多不用其法。口则曰此时证也,而手则仍用伤寒之方,拘伤寒之法者,比比皆然。愚揣其情,必非知而不用也,知其名而未得其辨证之法耳!愚目击心伤,不揣固陋,而取吴子之原本,或注释,或增订,或删改,意在辨瘟疫之体异于伤寒,而尤慎辨于见证之始,故首增辨气、辨色、辨脉、辨舌、辨神诸论于开卷,使阅者一见了然,则吴子之书,人人可用,而瘟疫之横夭者少,生全者多,诚斯世斯民之幸也!上元戴天章麟郊甫识于存存书屋乾隆四十八年岁在癸卯夏五月望日孙男嗣琦谨书

  序

  先大父北山先生,以通儒邃医学,所论著《伤寒杂病》诸书及《咳论注》、《疟论注》、《广瘟疫论》凡十数种,皆先世父雪村先生行楷细字,录藏于家。近书坊中有刻本《瘟疫明辨》四卷,祖启购阅之,即先大父存存书屋《广瘟疫论》也。虽易其名,幸未改窜其文,不知何人误刻为歙人郑某之书。在先大父固不争此,而子孙见之,不容不正也。因出存存书屋原本,校而刻之,以纠伪传,广先德。因叹《伤寒》一书,注者百家,至程郊倩实为独辟鸿 ,后有慈溪柯韵伯《论翼》出,而《伤寒》之书,叹观止矣。瘟疫一证,古无成书,至吴又可,实为独辟鸿 ,更有先大父此书出,而瘟疫之书叹观止矣。事固有更阅数千年而后得所折衷者,此类是也。代生名贤,民何幸欤!乾隆四十七年岁在壬寅秋七月望后二日孙男祖启谨识

  序

  六淫之邪,中人为病,病寒尤甚。盖风者,善行数变,其势猛急;寒者,收引拘束,其气坚凝。故其病患也,不假少贷,而为患至速。各家医书,均首列中风、伤寒二门,以示后学。习是业者,咸致力于风寒,以求诸病扩而充之,触类引伸,固无所不概。若执而守之,亦不免刻舟求剑,而所遗实伙。虽长沙有论,后学注释繁多,究使指归不定,以致湿温、时疫,漏而不讲。迨吴又可《瘟疫论》出,稍使人知疫与伤寒同途异归,不可拘伤寒法而治疫。然其辨悉,犹不若《广瘟疫论》之提纲挈领,晓畅明白,能使不习医者洞然领略也。予于庚寅,偶得此书,故友王村舟言是书乃金陵前辈麟郊戴公存存书屋之稿本,近为仪征郑氏所刻,发坊未久,板已散失,坊间竟无觅处,予每惜之!庚子迁居北城,得识国子学正戴敬咸先生,乃知麟郊公为先生之祖,因叩及是书藏本,与予所得者相校雠,一字无讹,虽郑氏前刻,未将存存书屋之来由道出,情似掠美,然非其剖劂流传,则予亦不得睹见,而无由与敬翁先生探其本源也,因怂恿梓行,以继前徽。壬寅冬正在付梓,尚未蒇工,而敬翁先生忽婴疾而逝,今其嗣君踵成是书,嘱予纪其本末,予亦不敢以固陋辞,谨叙其事,以纪麟郊公之作美于前,而得其贤嗣继美于后,庶此不刊之书,得以永垂霄 ,救济生灵,实可上媲长沙之功,而庇医林后学于不浅矣!乾隆四十八年岁次昭阳单阏氏皋月会稽沈懋发撰

  卷之一

  一辨气

  风寒气从外收敛入内,病无臭气触人,间有作臭气者,必待数日转阳明腑证之时,亦只作腐气,不作尸气。

  瘟疫气从中蒸达于外,病即有臭气触人,轻则盈于床帐;重则蒸然一室,且专作尸气,不作腐气。以人身脏腑、气血、津液得生气则香,得败气则臭。瘟疫,败气也,人受之,自脏腑蒸出于肌表,气血、津液逢蒸而败,因败而溢,溢出有盛衰,充塞有远近也。五行原各有臭气:木臊、金腥、心焦、脾香、肾腐。以臭得其正,皆可指而名之。若瘟疫,乃天地之杂气,非臊、非腥、非焦、非腐,其触人不可名状,非鼻观精者,不能辨之。试察厕间粪气与凶地尸气,自判然矣。

  辨之既明,治之毋惑。知为瘟疫而非伤寒,则凡于头痛、发热诸表证,不得误用辛温发散;于诸里证,当清、当下者,亦不得迟回瞻顾矣。

  卷之一

  二辨色

  风寒主收敛,敛则急,面色多绷急而光洁;瘟疫主蒸散,散则缓,面色多松缓而垢晦。人受蒸气则津液上溢于面,头目之间多垢滞,或如油腻,或如烟熏,望之可憎者,皆瘟疫之色也。一见此色,虽头痛、发热,不宜轻用辛热发散;一见舌黄、烦、渴诸里证,即宜攻下,不可拘于下不厌迟之说。

  卷之一

  三辨舌

  风寒在表,舌多无苔,即有白苔,亦薄而滑;渐传入里,方由白而黄,由黄而燥,由燥而黑。

  瘟疫一见头痛、发热,舌上即有白苔,且浓而不滑;或色兼淡黄;或粗如积粉。若传经入胃,则兼二、三色,又有白苔即燥与至黑不燥者。大抵疫邪入胃,舌苔颇类风寒,以兼湿之故而不作燥耳。惟在表时,舌苔白浓,异于伤寒。能辨于在表时,不用辛温发散,入里时,而用清凉攻下,斯得矣。

  卷之一

  三辨舌

  风寒在表,舌多无苔,即有白苔,亦薄而滑;渐传入里,方由白而黄,由黄而燥,由燥而黑。

  瘟疫一见头痛、发热,舌上即有白苔,且浓而不滑;或色兼淡黄;或粗如积粉。若传经入胃,则兼二、三色,又有白苔即燥与至黑不燥者。大抵疫邪入胃,舌苔颇类风寒,以兼湿之故而不作燥耳。惟在表时,舌苔白浓,异于伤寒。能辨于在表时,不用辛温发散,入里时,而用清凉攻下,斯得矣。

  卷之一

  三辨舌

  风寒在表,舌多无苔,即有白苔,亦薄而滑;渐传入里,方由白而黄,由黄而燥,由燥而黑。

  瘟疫一见头痛、发热,舌上即有白苔,且浓而不滑;或色兼淡黄;或粗如积粉。若传经入胃,则兼二、三色,又有白苔即燥与至黑不燥者。大抵疫邪入胃,舌苔颇类风寒,以兼湿之故而不作燥耳。惟在表时,舌苔白浓,异于伤寒。能辨于在表时,不用辛温发散,入里时,而用清凉攻下,斯得矣。

  卷之一

  三辨舌

  风寒在表,舌多无苔,即有白苔,亦薄而滑;渐传入里,方由白而黄,由黄而燥,由燥而黑。

  瘟疫一见头痛、发热,舌上即有白苔,且浓而不滑;或色兼淡黄;或粗如积粉。若传经入胃,则兼二、三色,又有白苔即燥与至黑不燥者。大抵疫邪入胃,舌苔颇类风寒,以兼湿之故而不作燥耳。惟在表时,舌苔白浓,异于伤寒。能辨于在表时,不用辛温发散,入里时,而用清凉攻下,斯得矣。

  卷之一

  三辨舌

  风寒在表,舌多无苔,即有白苔,亦薄而滑;渐传入里,方由白而黄,由黄而燥,由燥而黑。

  瘟疫一见头痛、发热,舌上即有白苔,且浓而不滑;或色兼淡黄;或粗如积粉。若传经入胃,则兼二、三色,又有白苔即燥与至黑不燥者。大抵疫邪入胃,舌苔颇类风寒,以兼湿之故而不作燥耳。惟在表时,舌苔白浓,异于伤寒。能辨于在表时,不用辛温发散,入里时,而用清凉攻下,斯得矣。

  卷之一

  三辨舌

  风寒在表,舌多无苔,即有白苔,亦薄而滑;渐传入里,方由白而黄,由黄而燥,由燥而黑。

  瘟疫一见头痛、发热,舌上即有白苔,且浓而不滑;或色兼淡黄;或粗如积粉。若传经入胃,则兼二、三色,又有白苔即燥与至黑不燥者。大抵疫邪入胃,舌苔颇类风寒,以兼湿之故而不作燥耳。惟在表时,舌苔白浓,异于伤寒。能辨于在表时,不用辛温发散,入里时,而用清凉攻下,斯得矣。

  卷之一

  三辨舌

  风寒在表,舌多无苔,即有白苔,亦薄而滑;渐传入里,方由白而黄,由黄而燥,由燥而黑。

  瘟疫一见头痛、发热,舌上即有白苔,且浓而不滑;或色兼淡黄;或粗如积粉。若传经入胃,则兼二、三色,又有白苔即燥与至黑不燥者。大抵疫邪入胃,舌苔颇类风寒,以兼湿之故而不作燥耳。惟在表时,舌苔白浓,异于伤寒。能辨于在表时,不用辛温发散,入里时,而用清凉攻下,斯得矣。

  卷之一

  三辨舌

  风寒在表,舌多无苔,即有白苔,亦薄而滑;渐传入里,方由白而黄,由黄而燥,由燥而黑。

  瘟疫一见头痛、发热,舌上即有白苔,且浓而不滑;或色兼淡黄;或粗如积粉。若传经入胃,则兼二、三色,又有白苔即燥与至黑不燥者。大抵疫邪入胃,舌苔颇类风寒,以兼湿之故而不作燥耳。惟在表时,舌苔白浓,异于伤寒。能辨于在表时,不用辛温发散,入里时,而用清凉攻下,斯得矣。

  卷之一

  三辨舌

  风寒在表,舌多无苔,即有白苔,亦薄而滑;渐传入里,方由白而黄,由黄而燥,由燥而黑。

  瘟疫一见头痛、发热,舌上即有白苔,且浓而不滑;或色兼淡黄;或粗如积粉。若传经入胃,则兼二、三色,又有白苔即燥与至黑不燥者。大抵疫邪入胃,舌苔颇类风寒,以兼湿之故而不作燥耳。惟在表时,舌苔白浓,异于伤寒。能辨于在表时,不用辛温发散,入里时,而用清凉攻下,斯得矣。

  卷之一

  三辨舌

  风寒在表,舌多无苔,即有白苔,亦薄而滑;渐传入里,方由白而黄,由黄而燥,由燥而黑。

  瘟疫一见头痛、发热,舌上即有白苔,且浓而不滑;或色兼淡黄;或粗如积粉。若传经入胃,则兼二、三色,又有白苔即燥与至黑不燥者。大抵疫邪入胃,舌苔颇类风寒,以兼湿之故而不作燥耳。惟在表时,舌苔白浓,异于伤寒。能辨于在表时,不用辛温发散,入里时,而用清凉攻下,斯得矣。

  卷之一

  三辨舌

  风寒在表,舌多无苔,即有白苔,亦薄而滑;渐传入里,方由白而黄,由黄而燥,由燥而黑。

  瘟疫一见头痛、发热,舌上即有白苔,且浓而不滑;或色兼淡黄;或粗如积粉。若传经入胃,则兼二、三色,又有白苔即燥与至黑不燥者。大抵疫邪入胃,舌苔颇类风寒,以兼湿之故而不作燥耳。惟在表时,舌苔白浓,异于伤寒。能辨于在表时,不用辛温发散,入里时,而用清凉攻下,斯得矣。

  卷之一

  三辨舌

  风寒在表,舌多无苔,即有白苔,亦薄而滑;渐传入里,方由白而黄,由黄而燥,由燥而黑。

  瘟疫一见头痛、发热,舌上即有白苔,且浓而不滑;或色兼淡黄;或粗如积粉。若传经入胃,则兼二、三色,又有白苔即燥与至黑不燥者。大抵疫邪入胃,舌苔颇类风寒,以兼湿之故而不作燥耳。惟在表时,舌苔白浓,异于伤寒。能辨于在表时,不用辛温发散,入里时,而用清凉攻下,斯得矣。

  卷之一

  三辨舌

  风寒在表,舌多无苔,即有白苔,亦薄而滑;渐传入里,方由白而黄,由黄而燥,由燥而黑。

  瘟疫一见头痛、发热,舌上即有白苔,且浓而不滑;或色兼淡黄;或粗如积粉。若传经入胃,则兼二、三色,又有白苔即燥与至黑不燥者。大抵疫邪入胃,舌苔颇类风寒,以兼湿之故而不作燥耳。惟在表时,舌苔白浓,异于伤寒。能辨于在表时,不用辛温发散,入里时,而用清凉攻下,斯得矣。

  卷之一

  三辨舌

  风寒在表,舌多无苔,即有白苔,亦薄而滑;渐传入里,方由白而黄,由黄而燥,由燥而黑。

  瘟疫一见头痛、发热,舌上即有白苔,且浓而不滑;或色兼淡黄;或粗如积粉。若传经入胃,则兼二、三色,又有白苔即燥与至黑不燥者。大抵疫邪入胃,舌苔颇类风寒,以兼湿之故而不作燥耳。惟在表时,舌苔白浓,异于伤寒。能辨于在表时,不用辛温发散,入里时,而用清凉攻下,斯得矣。

  卷之一 辨传经

  夹血

  时疫传里之后,蓄血最多,治从攻里,兹不具论。惟本有内伤停瘀,复感时疫,于初起一、二日,疫之表证悉具,而脉或芤、或涩,颇类阳证阴脉,但须细询其胸、腹、胁肋、四肢,有痛不可按而濡者,即为蓄血确验,其芤、涩非阳证见阴脉,乃表证见里脉也。治法必兼消瘀,红花、桃仁、归尾、赤芍、元胡之类,量加一、二味,表邪方易解,涩、芤之脉方易起。若误认芤、涩为阴脉,而投温剂,轻者变剧,重者危矣。

  卷之一 辨传经

  夹脾虚

  时疫较之风寒,本为难治,以风寒传变有次序,时疫传变无常经;风寒表邪,一发即散,时疫散而复集,且往往复之再三;风寒传里证,一攻即和,时疫攻而复合,有下至一、二十次者,此时疫之难治也。

  而脾虚者更为难治。盖时疫必得汗下而后解,脾虚者,表不能作汗,里不任攻下。或得汗矣,而气随汗脱;得下矣,而气从下脱。治此等证,汗勿强汗,发表必兼养正,人参败毒散是也;下勿轻下,攻里必兼固气、生津液,黄龙汤是也。其外证无大分别,惟脉不任寻按。然邪有进退,当其邪进方张之时,脉亦有寻按有力者,不可泥也,必合气、色、神、情、脉证以相参。如面色萎黄,神情倦怠,气息微促,及心悸、耳鸣皆脾虚中气不振之象,更须通体合参。如通体皆见有余实象,而独见一、二虚象,则虚象反为吃紧;通体见虚象,而独见一、二实证,则实证又为吃紧。总须权衡标、本,凡证之属表、属上焦、属六腑者,皆为标;证之属里、属中焦、下焦、属五脏,皆为本。若实证居标,虚证居本,则虚证为重;虚证居标,实证居本,则实证为重。到此虚实关头,必着意参详,庶几无失。

  卷之一 辨传经

  夹肾虚

  时疫夹脾虚者,为难治矣,夹肾虚者更难。时疫属热证,肾气虚则手足冷;时疫属实邪,肾气虚则眩晕惊悸,腰膝萎软。肾虚之中,又有阴虚、阳虚之分。时疫必待汗、下、清而后解。阳虚者,一经汗、下、清则脱绝之证随见;阴虚者,一经汗、下则枯竭之证随见,必须时时谛察。

  凡在表时,见腰痛异常,小便频数,膝胫冷软,其人平日非有淋浊、阳萎,即系遗泄、好内,须询明。于通表药中加人参、白芍,阳虚兼杜仲,阴虚兼知母,以照顾肾气,免后来意外之变。若入里当下,必以陶氏黄龙汤为主;当清,必以人参白虎汤为主。或屡清、屡下而热更甚,舌上燥而无苔;或有黑苔,愈清而愈长;或有燥苔,愈下而愈燥,此皆肾虚之证。察其阳明,无实邪可据,当从肾虚治,以六味地黄汤易生地,加知柏。王太仆所谓:寒之不寒,责以无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者,此也。或仍不应,则合生脉散以滋水之上源;或用四物汤流通经络。似此热势燎原,非杯水所能救,必大作汤液,药味必以两计,汤液必以斗计,乃有济耳。见几若早,十救二、三;涸竭已见,十难救一;或更兼脾胃败证,如呕、呃、哕、利之类,汤药不下,百难救一矣。

  卷之一 辨传经

  夹亡血

  疫证亡血有三。

  其一,未病之先,素亡血而阴虚,一受疫则邪热乘虚煎熬,亡阴最易。解表清里,用药必步步照顾荣血,如九味羌活汤之用生地,人参败毒散之用人参是也。

  其二,当受病之时,忽然吐衄,女子崩漏,甚至血晕昏厥,势甚危急,亦疫证常有也。病家但知血之可骇,往往不知受疫;医家亦忽其客邪,惟汲汲于止血、清凉、滋补,多至危殆。不知血由疫逼,惟当治疫,疫邪解而血自止。此证不遽见于疫在表时,而见于发热数日之后,人犹易知,惟疫郁于阴经而暴见此证者难识,以其证外无头痛、发热之可据耳。但见微恶寒而大作呕,急当视其气、色、神、脉、舌苔,若舌有白苔,气色有一、二疫象,即是疫毒无疑。以达原饮为主,呕加藿香,胀加青皮,但治疫毒,血证自已。若脱血太甚而气欲绝者,加人参以固中气,俟疫证传变归经,然后按经治之,此疫证兼血之最危者。

  其三,疫邪大张之后,烦热、燥渴之余,而见亡血证,则又瘟疫常态,详后血证各条。

  卷之一 辨传经

  夹疝

  疫邪夹疝,其肾囊少腹引痛,全是疝证,当照辨气、色、神、脉、舌苔法辨之。一有疫邪,不必治疝,但治疫而疝自消。若根据常治疝法,用吴萸、桂、附、茴香诸燥品,轻者变为囊痈,重者变为呃逆、哕、厥、沉昏而莫救矣。

  卷之一 辨传经

  夹心胃痛

  时疫有兼心胃痛者,于其痛时,察其气、色、神、脉、舌苔。若有一于时疫,但治时疫,虽平时因寒而发,此则惟治其热。盖以疫邪客于募原,传于太阴,而发心胃痛之痼疾,于达原饮中加木香、苍术,以开通郁疫,使其透发于表而痛自已。若误认平常心胃痛,用桂,附、姜、萸,必致危殆。

  卷之一 辨传经

  夹哮喘

  哮喘乃肺家素有痰火,一受疫邪,其湿热之气从其类而入肺,发其哮喘。遇此当察其气、色、神、脉、舌苔,有疫但治疫,其哮喘自除。于治疫药中加贝母、栝蒌、淡豉、桑皮,疫邪、哮喘并解,法更精密。

  以上诸条,凡言兼者。疫邪兼他邪,二邪自外入者也。凡言夹者,疫邪夹内病,内外夹发者也。二邪兼发,以疫为重,他邪为轻,故略兼治他邪而病即解。二邪夹发,如夹水、食、血、气、痰等实邪,则以夹邪为先,疫邪为后。盖清其夹邪,而疫毒始得透达,透达方能传变,传变方能解利也。如夹脾虚、肾虚、亡血诸虚证,则以治邪为主,养正为辅。盖疫邪最易伤正,故不可养正遗邪也。如夹疝、哮、心胃痛诸旧病,则但治疫邪,旧病自已。盖旧病乃新邪所迫而发也。

  卷之二

  疫邪见证,千变万化,然总不出表里二者。但表证中有里邪,里证中有表邪,则又不可不细察也。故列证分表里以尽其常,又细辨以尽其变,使人人临证,胸有定见,少救横夭于万一耳。

  卷之二 表证

  发热

  时疫发热与风寒杂证同,其发热时,气、色、神、脉、舌苔则不同。辨得为时疫发热,又当知有浅、深、表、里之异,不辨无以施治。发热表证居多,亦有里证发热,半表半里发热,余邪不尽复出于表发热,邪退正虚发热。

  而表证发热,脉不浮、不沉而数,寸大于关尺,热在皮肤,扪之烙手,久按反轻,必兼头痛、项强、腰痛、胫酸,或头面、身体、皮肤有红肿疼痛。诸证不必全现,有一于此,便是表证发热,九味羌活汤、人参败毒散、六神通解散选用。冬月严寒及恶寒甚者,大青龙汤、葳蕤汤、越婢汤、阳旦汤可借用。全不恶寒者,白虎汤、黄芩汤可加减用。

  里证发热,脉或滑,或沉数,或洪滑,关尺盛于寸,热必在肌肉、筋骨,初扪热轻,久按热甚,必兼烦渴,胸腹满,大便或不通,或自利,或便血及脓,小便黄赤,或谵妄、狂昏。诸证虽不必全现,必兼二、三证方是里证发热,栀子豉汤、黄连解毒汤、小陷胸汤、三承气汤、导赤散、泻心汤、猪苓汤、天水散选用。

  半表半里发热,脉多弦,胸胁满,或热或止,或口苦咽干,目眩耳聋,或目赤,或喜呕心烦,或兼见表里证,达原饮、柴葛解肌汤、小柴胡汤选用。

  时疫发热时,用药最要清楚,此处头绪不差,后传变多危,救援亦易,不然难于收拾矣。凡见发热,即当辨其气、色、神、脉、舌苔,为风寒,为时疫。系时疫,又当辨在表、在里、在半表半里。然时疫见证,纯表纯里者少,表里夹杂者多。表里夹杂,吴氏达原饮为主。表证多,加羌活;里证多,加大黄;半表半里证多,加柴胡、葛根、淡豉;或表里证均见,则诸药全用,即三消饮取效最多,诚时疫主剂。

  至已愈数日而复发热者,乃募原伏有不尽之邪,复出于表,当察其证之表里多寡,以前法治之。大抵愈后复发,则里热多而表热少,虽有当用表药之证,不过葛根、柴胡、淡豉而已,无更用羌活之理。若愈后另受风寒,发热、无汗、舌上无苔者,不在此例。时疫愈后复热、无汗,重用葛根五钱最妙,以其性凉而解肌发汗,既不碍无汗之表,又不碍烦热之里。

  更有平素虚损,或老人,或大病后复染时疫,屡经汗、下、清解,其热转甚,或全无表、里实证,或六脉豁豁然空,或较初起洪滑更甚,或用表药而身痛更甚,或屡用清热药而烦躁、昏沉更甚,或屡用下药而舌燥更甚,此皆邪退正虚之发热也。王太仆所谓:大虚有盛候,反泻含冤也。此时须略去证状,而消息阴阳、虚实。阴虚则热渴、枯竭之证多,责在肾,宜六味地黄汤;兼气虚,合生脉散,须大作汤液,昼夜频进效始捷。阳虚则呕利、悸眩之证多,责在脾,宜六君子汤;兼血虚,归脾汤、参胡三白散、清燥汤选用。若遇此等证,仍用汗、下、凉解、宣伐,断无生理矣。

  又发热之为表、为里、为半表半里、为复、为虚,证状明显有据者,自易施治。若脉证夹杂模糊,难于分辨者,须以舌苔为据。初起舌苔薄白,或无苔而润,属在表。白苔而浓,或兼微黄,或中黄边白,中黄尖白,或二、三色,属在半表半里。黄苔、酱色苔、黑苔属里。舌苔燥则不论何色皆属里证。屡经汗、下后,舌苔润而发热者,属阳虚;无苔而燥者,属阴虚。发热之表、里、虚、实,根据此辨之,思过半矣。惟虚证发热有似实证,即舌苔亦难凭据,又当从病之来路探讨。若屡经汗、下、宣伐而热愈甚者,从虚治无疑。或虽经汗、下而热渐减,药有效则仍属余邪未尽,不可遽补致邪热复壅,夭人年寿。似此虚实关头,不可不细心体认也。

  以上辨表里虚实诸法,虽指发热时言,然类而推之,凡证皆可根据此为辨,惟在学人之善悟耳。

  卷之二 表证

  恶寒

  时疫恶寒与风、寒、暑、湿诸证不同,诸证恶寒无时而势不甚,时疫恶寒有时而势甚;恶寒之后,必见发热,热时自热而不觉寒,寒时自寒而不觉热,非若诸证恶寒发热之相兼也。

  时疫恶寒传里之后少,在表之时多,而辨气、色、神、脉、舌苔与发热同,但有浅、深、虚、实之异。邪浅而在表者,恶寒之时少于发热,治法方药同于发热,而以解表为主。邪在半表半里者,寒热往来如疟状,治法方药亦同发热。邪深入里,失于攻下,而热深厥深,反欲拥被向火,恶寒而不发热,或热亦微,甚则四肢反厥,此虽恶寒,实非寒也,乃阳气为邪所郁而不通,以通郁为主,达原饮、大柴胡汤、三承气汤选用,使里气通而郁阳发,反大热而烦渴也。此证在恶寒时最难辨其为热,须于九窍察之。如目大小 赤,鼻孔干,唇红,舌苔黄黑燥,耳鸣或聋,小便黄、赤、涩、痛,大便燥结,或稀黄极臭,或鲜血,或心下至少腹有痛不可按处,此皆热深阳郁之象。

  大抵周身皆见冷证,一、二处独见热证,反当以热证为主,反此亦然,乃辨寒、热、真、假之机要也。余所见时疫不下数千,里证恶寒者,百中一、二,即四肢厥逆,爪甲青紫,询其所苦,亦不恶寒,此可得其概矣。

  至若本系时疫热证,因其人平素虚损衰老,及大病之后,用攻伐寒凉太过,至汗出不止,呕利俱作,四肢微厥,六脉细濡而恶寒,为阳虚,乃攻伐太过所致,当以参, 、苓、术为主。寸口脉微者,佐以升、柴;尺脉微者,佐以桂、附。须知虽属阳虚,却从热证来,而阴必亏,桂、附亦不可过用,当佐以护阴药为妙,如白芍、麦冬、五味之类。此证温补略缓,及温补不到,必死;或过用温补,阳虽回而阴竭,亦死,此处不可不斟酌至当。又有宣伐太过,而成虚证之恶寒;寒凉太早,而成实证之恶寒。以疫邪方伏于募原,未经传变之时,胸膈必多痰滞。有见其烦躁而遽用知、膏、芩、连者;有因其作渴而遽用生地、麦冬者,有病者自认火证而恣啖冷水、西瓜、梨、荠太早者,皆能抑郁阳气,壅闭邪热,热遏于中、下二焦,冷物、停痰滞于上焦,每每见恶寒证。遇此惟以宣导痰滞为主,痰滞通则恶寒自止。不可过温,致下焦瘀热、蓄血、斑黄、呃逆而死;不可清凉,致胸腹痞闷而危。宜用草果、浓朴、槟榔、木香、半夏、苍术、莱菔、苓、泽导痰、开滞、逐水。痰滞水去,则恶寒止而热证见,随其传变以施凉解攻利之剂,乃有效也。此法特救药误,非治正病耳。

  总之风寒以恶寒为重,时疫以恶寒为轻。多有初起恶寒,一、二日不治,邪气传变,而恶寒自已者。与其误治,毋宁俟之,若误认恶寒为真寒,用辛温之药发散,未有不增其病势者也。

  卷之二 表证

  寒热往来

  寒热往来与发热恶寒异:发热恶寒,一时兼至;寒热往来,寒已方热,热已方寒。亦与疟不同:疟发有时,寒热长短有定;此则寒热无时,长短无定。虽不同于疟,而邪俱在少阳半表半里之间。

  在传变之初,是由轻入重,始则寒热往来,继则热多寒少,再则但热不寒,至昼夜壮热、谵妄、烦渴毕现。在传变之后,是由重出轻,昼夜壮热,渐减而为发热,有时而止,又减而为寒热往来,又减而为战汗,至脉静身凉而愈。

  夫疫邪自里出表者轻,自表入里者重。初起寒热往来,是自表入里,犯及少阳,里气与邪相争拒,继则邪深入里,表里并而为热,昼夜壮热而势日重。既传变之后,而寒热往来,是邪气向衰,正气来复,自里出表,经过少阳。前之昼夜壮热,邪气秉纲者,至此正气渐和而寒热有时矣

分页阅读: 1 2 3 4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广瘟疫论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