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瘟疫论 - (TXT全文下载)

当用下法,不用清法,或下而兼清亦可。热入心包者,黄连、犀角、羚羊角为主。热直入心脏,则难救矣,用牛黄犹可十中救一,须用至钱许,少则无济,非若小儿惊风诸方,每用分许即可有效。

  当清诸证,详列于下:热在营卫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头面项红肿,周身红肿,斑疹,鼻孔干,唇燥,烦躁,遗尿,舌苔白。

  热在胸膈证:身热反减,渴,呕,咳,咽干,谵语,多言,胸前红肿,舌苔浓白。

  热在肠胃证:便血,便脓血。余悉见下证条中。

  热在心包及心证:狂,昏沉,多睡,舌黑。

  卷之四

  和法

  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所谓寒热并用者,因时疫之热夹有他邪之寒,故用此法以和之也。凡方中有黄连与生姜同用,黄芩与半夏同用,石膏与苍术同用,知母与草果同用者皆是。所谓补泻合用者,因时疫之邪气实,人之正气虚,故用此法以和之。凡方中有参、 、归、芍与硝、黄、枳、朴同用者是。所谓表里双解者,因疫邪既有表证,复有里证,故用此法以和之。凡方中有麻、葛、羌、防、柴、前与硝、黄、栀、芩、苓、泽、枳、朴合用者是。所谓平其亢厉者,因时疫之大势已去,而余邪未解,故用此法以和之,或用下法而小其剂料,缓其时日;或用清法而变其汤剂,易为丸散者皆是。凡此和法,虽名为和,实寓有汗、下、清、补之意,疫邪尤有宜和者。

  凡热不清,用清凉药不效,即当察其热之所附丽。盖无所附丽之热,为虚而无形之气。如盛夏炎蒸,遇风雨即解,故人身之热,气清即退。有所附丽之热,为实而有物。如洪炉柴炭,虽沃以水,尤有沸腾之忧,必撤去柴炭而热始退。凡热之所附丽,非痰即滞,非滞即血,径清其热,不去其物,未能有效。必视其附丽何物,于清热诸方加入何药,效始能捷。此和法之精微神变者也。

  宜和之证,详列于下:寒热往来,盗汗,口苦,咽干,头眩,舌强,渴,胸胁满,耳聋,小便黄,呕吐下利而心下痛,口干舌强而恶寒,大小便闭而寒热,痞满而悸,二便自利而舌苔,形体瘦损而舌苔。凡此表、里、虚、实、寒、热相兼者不可枚举,引此数端,可以类推,其有似和而实非和证者,详后辨似条。

  卷之四

  补法

  时疫本不当补,而有屡经汗、下、清解不退者,必待补而愈。此为病药所伤,当消息其所伤在阴、在阳,以施补阴、补阳之法。疫邪为热证,伤阴者多,然亦有用药太过而伤阳者,则补阴、补阳又当酌其轻重,不可偏废。凡屡经汗、下、清、和而烦热加甚者,当补阴以济阳。所谓寒之不寒,责其无水者是,六味、四物、生脉、养荣诸方酌用。屡经汗、下、清、和,热退而昏倦痞利不止者,当补阳。所谓养正以却邪者是,四君、异功、生脉、六君、理中、建中、附子等方酌用,诸证详后。

  当补阴证:舌干无苔,舌黑无苔,耳聋,目直视,目不明,服清凉药渴不止,服清凉药烦热加甚,服攻下药舌苔愈长,服攻下药舌苔芒刺燥裂愈甚,服清凉药身热愈甚,身体枯瘦,用利水药小便愈不通,腰膝萎软,周身骨节痛不可移动,多睡。

  当补阳证:多冷汗,汗出身冷经日不回,小便清而多,大便利清谷,呕吐用清热开导药愈甚,自利用清下药愈甚,痞满。

  外此,更有四损、四不足、三复证当补,详见后。

  卷之四

  四损

  大劳、大欲、大病、久病后为四损。气血两虚,阴阳并竭,复受疫邪,正虚则邪入愈深,邪深则传化难出,汗、下伤正而正脱,补助郁邪而邪锢,多不可治。然补泻兼施,间有愈者。有补泻合用之法,有先补后泻之法,有先泻后补之法。凡人参败毒散、人参白虎汤、黄龙汤、竹叶石膏汤,皆补泻合用之法也。先用补剂,后施汗、下,先补后泻之法也。先用汗、下,后施补剂,先泻后补之法也。当询病之来路,斟酌施治,尤当审现下之证。若纯见实证,亦不可以疑似之见误人。大凡周身俱见大实、大热之证,而一、二处微见虚象,则吃紧照顾其虚;周身俱见虚象,而一、二处独见实证,则吃紧斡旋其实。此治病之权衡也。若夫汗之而表证愈增,如头痛、身痛更甚之类;清、下而里证愈增,如烦渴、痞满更甚之类,则大虚有盛候也,急宜补之毋疑。既辨其证,尤当细辨其脉。凡遇脉之浮候盛大者,须谨察其沉候有无力处;六部脉皆盛者,须谨察其一部有独无力处。果得其一部一候之真无力,便可略其诸部诸候之假有余,从而施治,有独见若神之妙。夫既询得其来路之大概,又察得其轻重之确凭,再加之脉理精详,则烛照无遗矣。其损证之状甚多,当参后四不足条看。

  卷之四

  四不足

  四损由人事,四不足由天禀;四损在临时,四不足在平素。然四不足亦有由四损而来者,不可以四损之外,便无不足。四不足者,气、血、阴、阳也。气不足者,少气不足以息,语言难出也,感邪虽重,反不成胀满,痞塞,凡遇此证,纵宜宣伐,必以养气为主。血不足者,面色萎黄,唇口刮白也,感邪虽重,面目反无阳色,纵宜攻利,必以养血为主。阳不足者,或四肢厥逆,或肌体恶寒,恒多泄泻,至夜益甚,或口、鼻冷气,受邪虽重,反无发热、苔刺、燥渴,凡遇此等证,纵欲攻利清热,必先之以温补,待其虚回,实证全见,然后以治实之法治之。阴不足者,自然五液枯干,肌肤甲错,感邪虽重,应汗无汗,应厥不厥,遇此等证,纵宜攻利,必先之以养阴,待其气化津回,邪多不治自退。设有未退,酌用清利,攻利若早,其病益甚。

  以上四不足,合前条四损,总不可正治其邪。必以养正为要,先服养正药,待其实证悉见,方可攻邪。若服攻邪药,虚证复见,仍当调补其虚,养正以和邪,去邪以安正,互相加减,迭为进退,直待邪尽去而正不伤,方为善治。

  卷之四

  三复

  三复者,劳复、食复、自复也。劳复者,大病后因劳碌而复也。不必大费气力,即梳洗、沐浴亦能致复。复则复热,诸证复起,惟脉不沉实为辨。轻者静养自愈;重者必大补,以调其营卫,和其脏腑,待其表里融和方愈。误用攻下、清凉,必致不救,安神养血汤主之。若因饮食过多而复者,舌苔必复黄,轻者损谷自愈,重则消导始愈。

  若无故自复者,乃伏邪未尽也,当问从前所见何证,服何药而解,今仍用前药,以涤其余邪则愈。时疫复证有复至再三者,屡复之后,必兼四损、四不足证,宜参前条加减进退之法治之。

  卷之四

  辨似

  凡病皆以虚、实、寒、热四字为大纲,时疫何独不然,但虚、实、寒、热之真者易辨,似者难辨。前所列时疫表、里诸证,皆实邪、热邪,而实热中亦有虚寒。四损、四不足皆虚邪、寒邪,而虚寒中亦有实热,余于逐条下已细辨之矣。然有实证似虚,虚证似实,热证似寒,寒证似热,尤不可不细辨,故复通论而详述之。

  所谓实证似虚者,即以表证论之:头痛、发热,邪在表也,其脉当浮,证当无汗而反自汗,脉无力,用发表药而身反疼痛,则似虚矣。故人惑于多自汗,而误用桂枝汤者有之;惑于脉无力,而引仲景太阳篇:发热恶寒,脉微弱,为无阳,而误用建中汤者有之;惑于身疼痛,而引仲景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温其里,误用四逆汤者有之。不知此等证在时疫中,皆在表,实证之似虚者也。其自汗者,疫热自里蒸出于表,非表虚也。其脉无力者,热主散漫,散漫则脉软,非比寒主收敛而脉紧也。身体反疼者,伏邪自里而渐出于表,非比阳虚不任发表也。此表证之实证似虚者也。又以半表半里论之:寒热往来,胸胁满,邪在半表半里也,其脉当弦,其口当渴,而有脉反沉,口不渴者,则似寒矣。故人惑于脉沉,而以胸胁满为太阴,口不渴为内寒,而误用理中者有之,不知此证在时疫中,皆半表半里,热证之似寒者也。其脉沉者,邪伏在募原而未出表,故脉不浮,非阳虚也。其不渴者,邪未传变,未入胃腑,故不能消水,非内寒也。此半表半里之似寒者也。又以里证论之:口燥咽干不得卧,邪在里也,其脉当滑,其身当热,其盒饭结,(按滑当作洪。经云,滑者阴气有余也。主痰饮、宿食、吐逆诸证。洪为气血燔灼之候,主烦、主咽干,表里俱热,二便涩,伤寒阳明经病。)而脉反沉微涩弱,身反四逆厥冷,大便自利,则全似虚冷矣。人惑于脉之沉微弱涩,而用参、 者有之;惑于厥逆,而用桂、附者有之;惑于自利,而用参、术、干姜者有之。不知此等证,在时疫皆里热之似寒也,里实之似虚也。其脉沉微弱涩者,乃邪热结于肠胃,气不达于营卫也。其身反厥冷者,邪热结于里,结于下,气不达于外,通于上也。其自利者,乃热结旁流也。此里证之实证似虚,热证似寒者也。总之时疫为热因,与风寒之寒因大异,故脉证虽有似虚、似寒之时,而一辨其为时疫,则属邪自外至,邪气盛则实,大都反见虚寒假象,明眼人不当为所惑也。

  所谓虚证似实者,即以表证论之:头痛发热身疼痛,自汗脉浮大,邪在表也,而屡用表散清凉药,不惟不减,其证转甚者,非药力之不到,乃正气不能传药力达表,阴液不能随阳气作汗也,此邪在表时,虚证之似实者也。气虚者,加参、 于表药即汗;阴虚者,加润剂于表药即汗。若不知其气血之两亏,而宣表不已,势必暴厥而成脱证矣。更以半表半里论之:胸胁痛,耳聋,呕吐,如疟状,脉弦,邪在半表半里也,而屡用和解消导药,不惟不减,其证更加者,非药力之不到,乃中焦胆胃伤而气不运,肝木伤而火燥逆也。此疫邪在半表半里时,虚证之似实者也。必合四君、六君于和解药中,合四物于清解药中始能战汗而解。若更消导清解不已,必至胃气绝而死。更以里证论之,舌苔黄黑、裂燥、亡刺,胸、腹、胁、脐硬痛,大小便闭,六脉数大,邪在里也。而屡用攻利药,或总不得利,或利后更甚,非药力之不峻,乃正气不能传送肠胃,血液不能滋润肠胃也。气虚者,助气以资传送;血枯者,养阴以藉濡滑,气行津化,方得通利,此疫邪传里时,虚证之似实者也。若不知其亏竭而恣意攻利,必昏沉萎顿而死。总之药不中病,则伤正气。伤其下,则正气浮越而上逆;伤其中,则正气解散而外张。脉证虽有似实、似热之时,而一询其来路,若治之太过,则属气从内夺,正气夺则虚,明眼人不当为所惑也。

  夫一证而虚实互异,用药稍讹而生死攸分,将以何者为辨证之把柄乎?曰:以开卷所列气、色、神、脉、舌苔,辨其是疫与非疫;以曾经误治与未经误治,辨其时疫之为实、为虚,则得其大纲。更细玩前所列各证,条分缕析之详,则得其细目,则似是而非之证,断不能惑矣。余于前各条下,每证已细辨其虚实,而此复重言以通论之者,正以前散见于诸条,恐读者忽略,故复总论以提撕其为吃紧处也。至若寒证似热,则伤寒诸证有之,时疫绝无,故不论及云。

  卷之四

  遗证

  (属病后不表里证)

  卷之四 遗证

  发肿

  时疫大势已平,寒热已解,而面目肢体浮肿,有食滞中宫、水停心下、气复未归三种,当分别以施治。

  食滞中宫者,乃病后脾胃大虚,不能消谷。病者胃中枯燥,偏欲多食,食停心下脐上,则水不得上输于肺,肺亦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溢于肢体而为浮肿。其证以心下、脐上有硬处,按之则痛为异,小便或利或不利,当用平胃散加枳实、山楂、麦芽、莱菔子、青皮、神曲为主,硬处消则肿自愈,或加苓、泽兼利水亦可。

  水停心下者,乃脾虚不能消水也,与食滞异者,心腹无硬痛,小便不利也。用苓、泽、车前、木通之类,利其小便而愈。

  气复未归者,吴又可所谓病后气复血未复,气无所归,故作肿也,不可治肿,调其饮食,节其劳役,静养自愈。其异于停水、食滞者,水停身重,小便不利;气肿身轻,小便自利;食滞腹中有结;气肿腹中自和也。

  卷之四 遗证

  发颐

  时疫愈后有发颐者,乃余热留于营血也,速以解毒、清热、活血、疏散为主,误则成脓不出,而牙关不开,咽喉不利,多不能食而死,毒内陷而复舌燥、神昏亦死,出脓后气虚血脱亦死,故宜早治也。古方以普济消毒饮为主:发在耳后,以柴胡、川芎为君;在项下,以葛根为君,在项后或巅顶,加羌、防。此证不可轻补于未溃之先,补早必成脓,尤不可纯用寒凉于将发之际,恐闭遏而毒不得发,故必兼疏散为要。外治,以葱水时时浴之。

  卷之四 遗证

  发疮

  时疫愈后,发疮者极多,余热淫于肌肉也,多服清凉养气血药自愈。

  卷之四 遗证

  发痿

  时疫愈后,四肢不能动移者,热伤筋脉也,吴氏诸养荣汤酌用,轻者粥食调理自愈。

  卷之四 遗证

  索泽

  时疫愈后,身体枯瘦,皮肤甲错者。热伤其阴也,养阴为主,吴氏诸养荣汤酌用,亦有粥食调理自回者。

  卷之四 遗证

  发蒸

  时疫愈后,有发骨蒸如劳瘵者,乃余热留于阴分也,不可以其羸瘦而遽用虚损门治法。必察其六府,有结邪,则仍攻其邪为主,次察其经络;有壅瘀,则仍通其壅瘀为主,次察其气道;有痰涎,则仍利其痰涎为主。数者俱无,然后以清热为主,或无邪而阴伤,方可纯用养阴之药,或分其余邪之轻重,亏损之多少,而兼用养阴清热药,进退加减以和之更妙。

  卷之四

  妇人

  妇人时疫悉与男子同,惟当经期则治法略异,以其关乎血室也。凡遇感疫值经期者,治法必兼少阳,以少阳与厥阴为表里,厥阴为血室,血室一动,邪必乘虚而犯之,须分适来因受病而止、适来受病而自行、适断而受病三种,则虚实自见。

  凡经水适来而受疫气遽止者,必有瘀血,要再察其胁、腰、少腹,有牵引作痛拒按者,必以清热、消瘀为主,小柴胡加赤芍、延胡、桃仁、归尾、丹皮。

  凡经水适来而受疫气,疫病虽发而经水照常自行者,不必治其经血,但治其疫邪而病自愈。盖病本未犯血室,故经血自行如常也。仲景所谓:勿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者。正指此,非谓总不用药也。

  凡经水适断而受邪者,经行已尽则血海空虚,邪必乘虚而陷入血海,若见腰、胁及少腹满痛者,大柴胡汤加桃仁、赤芍,逐其血室之邪始愈。

  凡妇人受疫,但见昼日明了,至夜谵语,即当询其经期,以防热入血室之渐。

  卷之四

  妊娠

  妊娠感时疫,须治之于早,则热不深入而伤胎。当汗、当清之证,当速治不待言,当下之证尤不可迟。若因妊娠忌下伤胎之说,因循略迟,则胎受热蒸而反易坠。一见里证,速下其热,其胎反安然无事。盖有病则病受之,内经所谓:有故无殒者,于此见之,此历验不诬者。妊娠受疫,当下失下,至于舌黑腰痛,少腹下坠至急,则其胎多死腹中,自欲坠矣。此时下亦坠,不下亦坠,然下之胎坠,母犹可救十中二、三,不下则母无生理,胎亦不能独存。同一坠胎,而此善于彼,当明言于病家,而后施治下药,虽三承气皆可用,惟芒硝当慎,以其专主伤胎,非大实、大热、大燥,不可试也。

  卷之四

  小儿

  小儿受时疫悉与大人同,而时见惊搐类于惊风,误治多死,用大人治疫清解诸法,减小剂料以治之则愈。小儿不能言,遇当下证,既不知其谵妄,复难验其舌苔,则当验其唇,唇赤而燥即是下证,此幼科之要诀也。

  卷末

  诸方

  大青龙汤麻黄 桂枝 杏仁 石膏 甘草(炙)

  加姜、枣煎。

  六神通解散(捶法,有川芎、羌活、细辛。)

  麻黄(一钱) 甘草(一钱) 黄芩(二钱) 苍术(二钱) 石膏(一钱半)

  滑石(一钱半) 豆豉(十粒)

  加葱、姜煎。

  九味羌活汤羌活(一钱半) 防风(一钱半) 细辛(五分) 苍术(二钱半) 白芷(一钱) 川芎(一钱) 黄芩(一钱) 生地(一钱) 甘草(一钱)

  加生姜、葱白煎。

  葳蕤汤(一方有干葛,无菊花。)

  葳蕤(二钱半) 麻黄(五分) 白薇(五分) 青木香(五分) 羌活(五分) 杏仁(五分) 川芎(五分) 甘草(五分) 石膏(一钱半) 菊花(一钱半)

  白水煎。

  大羌活汤羌活 防风 细辛 苍术 白术 川芎 黄芩 生地 甘草 防己 知母 独活 黄连白水煎。

  人参败毒散人参 茯苓 甘草 枳壳 桔梗 柴胡 前胡 羌活 独活 川芎 薄荷加生姜煎。

  吴氏达原饮槟榔(二钱) 浓朴(一钱) 草果仁(五分) 知母(一钱) 黄芩(一钱)

  芍药(一钱) 甘草(五分)

  白水煎。

  小柴胡汤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甘草加生姜、大枣煎。

  炙甘草汤人参 甘草(炙) 桂枝 阿胶(蛤粉炒) 麦冬 生地 大麻仁加生姜、大枣、水酒各半煎。

  柴胡四物汤柴胡 半夏 人参 黄芩 甘草 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加姜、枣煎。

  参胡三白汤人参(一钱半) 白术(一钱半) 柴胡(二钱) 白芍(一钱半) 白茯苓(一钱半)

  白水煎。若脉微弱,口渴心烦,加麦冬、五味子。若烦,口苦,心下痞,加黄连、枳实。若不眠,加竹茹。

  清脾饮青皮 柴胡 浓朴 黄芩 半夏 甘草 茯苓 白术 草果加生姜煎。

  大承气汤大黄(四钱,酒洗) 芒硝(二钱) 浓朴(二钱) 枳实(一钱)

  白水煎。

  小承气汤大黄(四钱) 浓朴(一钱) 枳实(一钱)

  白水煎。

  调胃承气汤大黄(三钱,酒浸) 芒硝(二钱) 甘草(一钱)

  白水煎。

  人参白虎汤石膏 知母 甘草 人参加粳米煎。

  黄龙汤大黄(三钱) 芒硝(二钱) 浓朴(一钱半) 枳实(一钱) 甘草(一钱)

  人参(一钱半) 当归(二钱)

  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

  六味地黄汤熟地 山药 山萸肉 茯苓 丹皮 泽泻新汲井水煎。

  生脉散人参 麦冬 五味子白水煎。

  四物汤川芎 当归 白芍 熟地新汲井水煎。

  越婢汤麻黄 石膏 甘草加生姜、大枣煎。

  阳旦汤桂枝 芍药 甘草 黄芩加生姜、大枣煎。

  黄芩汤黄芩 芍药 甘草加大枣煎。

  栀子豉汤栀子 香豉先煮栀子,后入香豉,白水煎。

  黄连解毒汤黄连 黄柏 黄芩 栀子(等分)

  白水煎。

  小陷胸汤黄连 半夏 栝蒌实先煎栝蒌实,后内二味,白水煎。

  导赤泻心汤黄连(酒洗) 黄芩(酒洗) 山栀(姜汁炒黑) 滑石(飞) 知母(盐酒拌)犀角(镑) 甘草(生) 人参 麦冬(去心) 茯苓(各一钱)

  加灯心、生姜、大枣煎。

  猪苓汤猪苓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各一两)

  白水煎。

  天水散(加朱砂,名益元散。)

  滑石(六钱) 甘草(一钱)

  研细末,井水或灯心汤调。

  柴葛解肌汤(捶法,加石膏一钱。)

  柴胡 葛根 甘草 黄芩 芍药 羌活 白芷 桔梗加姜、枣煎。

  吴氏三消饮槟榔 浓朴 草果 知母 葛根 芍药 甘草 羌活 黄芩 柴胡 大黄加姜、枣煎。

  六君子汤人参 白术 茯苓 炙草 陈皮 半夏加姜、枣煎。

  归脾汤(一方无白芍。)

  人参 白术 黄 茯神 枣仁 远志 木香 当归 白芍 炙甘草加桂元肉、姜、枣煎。

  清燥汤苍术(一钱,炒) 白术(五分,炒) 黄 (一钱半) 人参(三分) 茯苓(三分) 黄连(一分,炒) 黄柏(二分,酒炒) 甘草(二分) 陈皮(五分) 猪苓(二分) 泽泻(五分) 升麻(二分) 柴胡(一分) 五味子(九粒) 神曲(二分,炒) 麦冬(二分)

  当归(二分,酒洗) 生地黄(二分)

  白水煎。

  大柴胡汤柴胡(一钱) 大黄(二钱) 枳实(一钱) 黄芩(一钱) 半夏(一钱) 白芍(一钱)

  加生姜三钱,大枣一钱煎。

  吴氏清燥养荣汤知母 天花粉 当归身 白芍 甘草 生地(汁) 陈皮加灯心煎。

  补中益气汤人参 白术(炒) 黄 (蜜炙) 炙草 陈皮 当归 升麻(蜜炙) 柴胡(炒)

  加姜、枣煎。

  三黄石膏汤黄柏 黄芩 黄连 栀子 淡豆豉 麻黄 石膏加生姜、大枣、细茶煎。热服。

  防风通圣散(又名双解散。)

  防风 大黄 当归 芍药 芒硝 荆芥 麻黄 栀子 连翘 甘草 桔梗 石膏滑石 薄荷 黄芩 白术 川芎加生姜、葱白煎。

  逍遥散柴胡 当归 白芍 白术 茯苓 甘草 薄荷加煨姜煎。

  瓜蒂散甜瓜蒂(炒黄) 赤小豆共为末,熟水或韭水调。量虚实服,或用搐鼻。

  葛根葱白汤葛根 芍药 知母 川芎加葱白、生姜煎。

  平胃散苍术 浓朴 陈皮 甘草加姜、枣煎。

  吴氏承气养荣汤知母 当归 芍药 生地黄 大黄 枳实 浓朴加姜煎。

  凉膈散芒硝 大黄(酒浸) 山栀 连翘 黄芩(酒炒) 甘草 薄荷加竹叶,蜜煎。

  四苓散(吴氏有陈皮,无白术,亦名四苓散。)

  茯苓 猪苓 泽泻 白术白水煎。

  桃仁承气汤大黄 芒硝 甘草 桃仁 桂枝白水煎。

  茵陈蒿汤茵陈 大黄 栀子白水煎。

  吴氏举斑汤白芍(一钱) 当归(一钱) 升麻(五分) 白芷(七分) 柴胡(七分) 穿山甲(二钱,炙黄)

  加姜煎。

  犀角地黄汤犀角 生地 丹皮 芍药白水煎。

  三黄泻心汤(《汤液论》有黄芩,《保命集》有甘草。)

  大黄 川黄连以麻沸汤渍之须臾,绞去滓,温服。

  藿香正气散大腹皮 紫苏 藿香 甘草 桔梗 陈皮 茯苓 苍术 浓朴 半夏曲 白芷加姜、枣。

  桔皮半夏汤陈皮 半夏加生姜煎。

  竹叶石膏汤人参 半夏 麦冬 甘草 竹叶 石膏加粳米、生姜煎。

  大半夏汤半夏 人参 白蜜以水和药,蜜扬之二百四十遍,再煎。

  理中汤人参 白术 炒干姜 炙甘草白水煎。

  十枣汤芫花(熬) 甘遂 大戟(等分)

  大枣十枚,煮汤。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

  二陈汤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白虎汤石膏 知母 甘草加粳米。

  白虎加苍术汤即白虎汤加苍术白虎举斑汤石膏 知母 甘草 人参白水煎。

  大陷胸汤大黄(二两) 芒硝(一升) 甘遂(一钱,为末)

  先煮大黄,去滓,内芒硝,煮一、二沸,内甘遂末,温服。

  大陷胸丸大黄(八两) 芒硝 葶苈(炒) 杏仁(去皮尖,各半升)

  合研取弹大一丸,别捣甘遂末一钱,白蜜二合,煮服。

  抵当汤水蛭(三十,猪脂熬黑) 虻虫(三十,去头、足、翅) 桃仁(三十,去皮尖,研) 大黄(四两,酒浸)

  白水煎。

  八珍汤人参 茯苓 当归 熟地 白术 甘草 白芍 川芎加姜、枣煎。

  葛根芩连汤葛根 黄连 黄芩 甘草白水煎。

  麻仁丸麻仁(二升) 芍药(半升) 大黄(一斤,去皮) 枳实(一斤) 浓朴(一尺,去皮) 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

  炼蜜丸。

  天王补心丹(一方有石菖蒲四钱,无五味子。一方有甘草。)

  生地(四两,酒洗) 人参(五钱) 元参(五钱,炒) 丹参(五钱,炒)茯神(五钱) 桔梗(五钱) 远志(五钱,去心,炒) 枣仁(一两,炒) 五味子(一两,炒) 天冬(一两,去心,炒) 麦冬(一两,去心,炒) 当归(一两,酒洗) 柏子仁(一两,炒去油)

  蜜丸,朱砂为衣,灯心汤下。

  荆防败毒散荆芥 防风 柴胡 羌活 独活 前胡 川芎 枳壳 人参 甘草 桔梗 茯苓(等分)

  加薄荷叶煎。

  仓廪汤人参 茯苓 甘草 前胡 柴胡 羌活 独活 桔梗 枳壳 川芎加陈仓米、生姜煎。

  四君子汤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加姜、枣煎。

  异功散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陈皮加姜、枣煎。

  附子汤附子 白术 白茯苓 白芍 人参白水煎。

  吴氏安神养血汤茯神 枣仁 当归 远志 桔梗 芍药 地黄 陈皮 甘草加龙眼肉煎。

  建中汤(此小建中汤。)

  桂枝 芍药 甘草生姜、大枣、饴糖煎。

  普济消毒饮黄芩 黄连 人参 桔红 元参 甘草 桔梗 柴胡 薄荷 连翘 鼠粘子 板蓝根 马屁勃 白僵蚕 升麻白水煎。

  吴氏蒌贝养荣汤知母 花粉 贝母 栝蒌实 桔红 白芍 当归 紫苏子白水煎。

  吴氏柴胡养荣汤柴胡 黄芩 陈皮 甘草 花粉 当归 白芍 生地 知母加生姜、大枣煎。

  吴氏柴胡清燥汤柴胡 黄芩 陈皮 甘草 花粉 知母加生姜、大枣煎。

  吴氏人参养荣汤人参 麦冬 辽五味 地黄 归身 白芍 知母 陈皮 甘草白水煎。

  吴氏参附养荣汤当归(一钱) 白芍(一钱) 生地(三钱) 人参(一钱) 附子(七分,炮) 炒干姜(一钱)

  白水煎。

  犀角大青汤犀角(上) 大青(中) 元参(中) 甘草(下) 升麻(中) 黄连(中)

  黄芩(中) 黄柏(下) 山栀(中)

  水二钟,煎一钟。

  柴葛五苓散柴胡 葛根 茯苓 泽泻 猪苓 白术 桂枝

以上为书籍的全部内容,祝您阅读愉快。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3 4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广瘟疫论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