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证略例 - (TXT全文下载)

目,后世肤浅之学莫知其数。立言者只云:病在表可发汗,病在里可下之,或云:不可汗,或云:不可下,即未尝有温中之说。仲景《伤寒例》云:尺寸俱沉细,太阴受病也;尺寸俱沉,少阴受病也;尺寸俱微缓,厥阴受病也。又辨太阴证云:太阴病,脉浮,可发汗,宜桂枝汤。又手足温,自利不渴,宜四逆汤。又腹满时痛,桂枝加芍药汤。辨少阴证云:少阴证,始得之,发热脉沉,麻黄细辛附子汤。又少阴病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又少阴病,身体疼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附子汤。又厥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吴茱萸汤。又少阴病,脉沉,急温之,宜四逆汤。今举仲景论中数条,最是治三阴病之良法。今世之用,尚有未尽证者。愚尝校自至和初岁,迄于今三十余年,不以岁之太过不及为则,每至夏至以前,有病伤寒人十中七八,两手脉俱沉细数,多是胸膈满闷,或呕逆,或气塞,或腹鸣,或腹痛,与仲景三阴病说,脉理同而证不同,因兹不敢妄投仲景三阴药。才见脉沉及胸膈满,便投下药下之,往往不救。尝斟酌仲景理中丸与服之,其病势轻者,即胸中便快,其病势重者,半日许满闷依然。或有病患脉沉细迟,投仲景四逆汤温之,多药力太热,后必发烦躁。因较量此形证,今别立方以治之,得多对证之药,不可不传焉。

  上此一条,非四逆热而不当也,仲景当汉之末,韩氏当宋之隆,时世异也。病患但两手脉沉细数,或有力,或无力,或关脉短及力小,胸膈塞闷,气短不能相接者,便可随脉证投温中药以治之。此一法甚活。

  病患两手脉沉迟,或缓或紧,皆是胃中寒也。若寸脉短及力小于关尺者,此阴盛阳虚也。或胸膈塞闷,腹中胀满,身体拘急者,手足逆冷,急宜温之。

  若立春以后至清明以前,宜温中汤主之;清明以后至芒种以前,宜橘皮汤主之;芒种以后至立秋以前,宜七物理中丸主之。此皆随时也。

  温中汤

  丁皮(一两) 干姜(二钱) 白朮(二钱) 陈皮(二钱) 丁香(二钱) 浓朴(一两,姜制)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葱白三寸,荆芥五穗,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三服未快,手足尚逆,呕吐,更加舶上丁皮二钱,干姜二钱,炮用。

  橘皮汤

  陈皮(一两) 藿香(三钱) 白朮(二钱) 葛根(二钱) 浓朴(一两,姜制)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一块,枣大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如三服未快,手足尚逆,呕吐不定,加半夏三钱,丁香、枝杖半两,每服加葱白三寸煎服。

  七物理中丸

  白朮(二钱) 干生姜(一钱) 人参(三钱) 桔梗(三钱) 葛根(三钱) 藿香叶(二钱)

  上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盏,煎至七分,和滓热服。如三服未快,手足尚逆,呕者,加半夏二钱,干姜二钱,炮。

  病患两手脉沉细无力,虽三部脉力停,亦是阴气盛也,更不须候寸脉短治之,或胸胁满闷,身体拘急疼痛,手足逆冷,速宜温中药和之。

  上此一条,不须候寸脉短一句。然当不若曰三部既沉,便是无寸口也。若立春以后至清明以前,宜浓朴丸主之;清明以后至芒种以前,宜白朮汤主之;芒种以后至立秋以前,宜橘皮汤主之。

  上此一条,李思训举和解因时一说,与韩氏相似。然汤液仲景四时之法,固以备矣,以其后人不识,故韩、李为是丁宁也,此亦大概耳。若应见违时,只可随应见而治之。

  海藏云:仲景既言春为温病,夏为热病,长夏为大热病,随经之药,加减轻重,便为因时和解也。正治应见,便是活法,韩、李因时定药,是则然矣!证复违时,定药难用,若用定药,却是不因时也。假令立春、清明、芒种、立秋,即岁之主气也。定时也,若岁之客气,司天在泉,太过不及,胜复淫,至而不至,未至而至,岂可定时为则邪?主气为病,则只论主气;客气为病,则只论客气;主客相胜,上下相召,有万不同之变。人之禀受虚实,亦犹是也。以此言之,则仲景大经之言尽矣。但患世之医者不知耳!此亚圣言简而意有余也。后之贤者,辞多而意少,务救一时之弊,云此韩、李为是因时一说也。是说也,又为庸医执方疗病者设,非敢为仲景别立一法也。噫!二公虽不足为汉之仲景,亦足以为今之仲景也。

  浓朴丸

  当归(半两) 丁香枝杖(半两) 浓朴(一两,姜制) 细辛(一钱) 人参(三钱) 甘草(半两,炙) 干姜(半两,炮)

  上为末,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盏,煎至六分,和滓热服。三服后脉尚细,及寸脉尚细无力,每服加葱白三寸,同煎服。

  此一条言寸脉小者,阳不及九天也,加葱以通经。

  白朮汤

  白朮 半夏 当归 浓朴 制干生姜(以上各半两) 丁香(三钱)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一枣大,打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三五服后脉未有力,寸脉尚小,加细辛半两,每服加葱白三寸,同煎服之。寸口小,加细辛散阴升阳。

  橘叶(半两) 藿香(三钱) 葛根(三钱) 半夏(半两) 浓朴(姜制)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一如枣大,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三五服后脉尚小,手足逆冷,加细辛三钱。

  病患胸膈满闷,时时呕逆,肢节疼,两胁下痛,腹中鸣。此是有停饮,宜二苓汤。

  二苓汤

  赤茯苓 木猪苓 白朮(各半两) 滑石(一两) 通草(一钱) 白豆蔻(一钱) 丁皮(三钱) 陈皮(二钱) 桂枝(半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热服。小便未快,加瞿麦三钱。呕未止,加半夏半两。淅淅恶寒甚,每服加葱白三寸。

  上此一条,举李思训调小便例同。

  灰包熨法

  病患服前药,胸膈不满闷者,此上焦有阳也,或药力太过,上焦有热,腹满虚鸣,时时痛。此是被阳药消逐,得上焦阴气并入下焦也。虽是下焦积寒冷,上焦阳盛,更难投温下焦药也。当用灰包法:炭灰或桑柴灰二三升许,入好醋拌和,干湿得所,铫内炒令灰热,以帛包里,置脐下熨之,频换灰包令常热,以腹不满痛为度。或初熨时,病患不受者,勿听,但令极熨之,不住灰包可也。如灰包熨后,得下利一两行,或小便二三升,或微似有汗,此是阴气外出,或下泄也,勿疑之,病轻者乃得愈也。后出余气而解,举此为例。

  病患三部脉沉,寸脉力小于关、尺,此为阴盛,当投温中药以消阴气。温中药者浓朴汤,陈皮、人参、白朮、藿香、当归、干姜、细辛之类是也。

  海藏云:霜露山岚雨湿雾露之气与饮冷,寸口脉小,同诊一法,神术汤后举。此韩氏三部脉沉,寸口小于关、尺,为证一体。

  病患若因服下药太过,两手脉沉细数,肢体逆冷,烦躁而渴者,此是阳气下陷入丹田,阴气厥逆满上二焦,故令人躁,此名下阴躁也。医者见病患烦躁,又不询其端由,亦不详其脉理,便用凉药治之。凉药既下,病势愈甚,至于困极不救者多矣!病患因下之太过,两手脉沉迟细而无力,或遍身及四肢逆冷,烦躁而渴,或引饮不休,好泥水中卧者,须用性热药治之。凡投性热药,皆须冷服,何故如是?今谓病患腹中阴气太盛,若投汤济,即阴阳相系,药下即吐,须候汤剂极冷即投之。投之不吐者,盖腹中阴气与冷冻饮料相逢,即同气相从尔,故药下不吐也。药虽冷,久则必热,所谓始同而终异也。故醇酒冷冻饮料,久即发热。假令投仲景四逆汤之类,一依前说。若病患不烦躁,即热药可温服之,下后躁渴引饮不休,与伤冷只好饮冷同意。

  上此一条,本是阳证下之成阴,非阳气上行而躁,乃阳气下陷而躁,即同伏阴脉也。叔和云:短脉阴中有伏阳。

  海藏云:热药冷服,内有伏阳则可,若脉已虚,按之全无力,或病患素无所养,只可温服,不然阴气必不能酝酿回阳,利害非轻。

  海藏老人阴证例总论

  神术汤

  治内伤饮冷,外感寒邪无汗者。

  苍朮(制,二两) 防风(二两) 甘草(炒,一两)

  上 咀,生姜水煎,加葱白三寸,治吹奶如神。一调六三钱。

  太阳证,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者,加羌活。

  太阳证,脉浮紧中带弦数者,是有少阳也,加柴胡。弦为弦而有力。

  太阳证,脉浮紧中带洪者,是有阳明也,加黄芩。

  以上三证,约量每服加二钱匕。不论三阳,妇人服者,加当归尤佳。

  神术汤六气加减例

  太阳寒水司天,加桂枝、羌活。

  阳明燥金司天,加白芷、升麻。

  少阳相火司天,加黄芩、地黄(生)。

  太阴湿土司天,加白朮, 本。

  少阴君火司天,加细辛、独活。

  厥阴风木司天,加川芎、防风。

  上神术汤六气加减法,非止为司天之气设也。至于岁之主气,与月建日时同,前应见者,皆当随所应见,依上例而加减之。

  《日华子》云:滑石治乳痈,利津液。《生气通天》。云: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王氏云:阳气出则出,阳气藏则藏。晚阳气衰,内行阴分,故宜收敛以拒虚邪。动筋骨则逆阳精耗,见雾露则寒湿交侵,顺此三时,乃天真久远。

  扁鹊云:脉一呼一吸皆四至而涩者,邪中雾露之气。仲景云:清邪中于上焦。又云:霜降以后,春分以前,中雾露者,皆为伤寒。

  神术加本汤

  每服内加二钱匕,以意消息。

  神术加木香汤

  每服内加二钱匕,以意消息。

  问病患中霜露山岚雨湿之气,头项身体不甚痛,但四肢沉困,饮食减少,或食已痞闷,寸脉隐小,与内伤饮冷相似,何也?答曰:此膏粱少有,贫素气弱之人多有之,以其内阴已伏,或空腹晨行,或语言太过,口鼻气消,阴气复加,所以成病。经云: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虽不饮冷,寸口亦小。又云: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故从内感而求其类也。仲景云:浊气中于下焦,以此。

  论雾露饮冷同为浊邪

  经云: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均雾露也。故寸口小,内伤饮冷寸口亦小。雾露入腹虽不饮冷与饮冷同,内伤饮冷虽非雾露与雾露同,何哉?脉皆阴而寸口小耳。此云岐子复断浊邪中于下为饮冷同伤也。韩氏言寸口脉微而小,即不可下,则阴盛阳气不能升于九天可知矣。

  白朮汤

  治内伤冷物,外感风邪有汗者。

  白朮(二两) 防风(二两) 甘草(一两,炙)

  上 咀,每服称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无时一口,止一二服,待二三日渐渐汗少为解。

  《活人》防风白朮牡蛎汤当在此下。

  风温证,面赤自汗,嘿嘿不欲语,但欲寐,两手脉浮而缓,或微弱,此证不宜发汗。若汗之,似令人筋惕肉 ,或谵言独语,或烦躁不卧。若下之,直视失溲便。若火之,发狂似惊痫,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活人》本方葳蕤汤,以有麻黄,故不敢用,宜用上白朮汤主之。

  头眩汗出,筋惕肉 者,加牡蛎。

  腰背强硬者,加羌活。

  舌干发渴者,加人参。

  身灼热甚者,加知母。若内伤冷者不加。

  体重多汗者,加黄 。

  黄汤

  治伤寒内感拘急,三焦气虚自汗,及手足自汗,或手背偏多,或肢体振摇,腰腿沉重,面赤目红,但欲眠睡,头面壮热,两胁热甚,手足自温,两手心热,自利不渴,大便或难,或如常度,或口干咽燥,或渴欲饮汤,不欲饮水,或少欲饮水,呕哕间作,或心下满闷,腹中疼痛,或时喜笑,或时悲哭,或时太息(去声,)或语言错乱失志。世疑作谵语狂言者,非也,神不守室耳!始得病,寤寐之间,或恐或悸,头项不甚痛,行步只如旧,阴气盛阳气走也。两手脉浮沉不一,或左右往来无定,便有沉涩弱弦微五种阴脉形状,举按全无力,浮之损小,沉之亦损小,皆阴脉也。宜先缓而后急,缓宜黄 汤。

  人参 黄 (味甘者) 白茯苓 白朮 白芍药(以上各一两) 甘草(七钱半,炒)

  呕吐者,加藿香半两,生姜半两,如无,干者代之。

  上 咀,生姜水煎。量证大小,加减多少用之可也。如大便结者,宜调中丸主之。

  调中丸

  白朮 白茯苓(去皮) 干生姜 人参 甘草(炙)

  上等分,为极细末,炼蜜丸,每两作十丸或五丸。每服一二丸,水少许,煎服之。

  问三四日后渐重,必躁乱不宁者,何也?经云:阳盛则发厥,阴盛则发躁,物极则反也。《外台秘要》云:阴盛发躁,名曰阴躁,欲坐井中。然阴躁一证,汗下后多有之。仲景云:汗下后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内感阴证,饮冷胃寒而躁者,与汗下后烦躁同。厥阴热上冲胸而发躁者,火独炎上故也。

  若病重急治者,宜黄 汤内每服加干姜重一钱,与仲景理中汤同意。大便结者,理中丸主之。

  理中丸

  人参 白朮 甘草(炙) 干姜(炮,恐热,以干生姜代之)

  上等分,炼蜜丸,每两作五丸。白汤化下,水煎服之亦得。缓后失治,急也。

  尤急者,若无汗,宜附子干姜甘草汤。若自汗者,宜附子白朮甘草汤。量脉证,可宜四逆汤、真武汤、通脉四逆汤等,宜选用治之。至于用附子,不得已也。若身与四肢俱热,不至于凉,或厥逆,不宜用附子,故理中有四顺。理中汤、丸之名。四顺者,手足自温不厥逆是也。

  急则失治,尤急也。

  论阴证躁不躁死生二脉

  阴证阳从内消,服温热药烦躁极甚,发渴欲饮,是将汗也,人不识此,反以为热,误矣!热上冲胸,服温热药烦躁少宁,反不欲饮,中得和也。人若识此,续汤不已愈矣!一则始病不躁,药而躁,脉当浮之实大,阳气充也。手足温和则生;若浮之损小,阳气走也,手足厥逆则死。一则始病躁,药而不躁,脉沉之实大,阳气回也。手足温和则生;沉之损小,阳气消也,手足厥逆则死。二证服温热药,阳气不能充与不能回者,经云:责其无火也。

  问:下之,而其脉反大者,何也?答云:下之而脉小者,理所当然。小犹可生,生之则易。仲景云:下之而脉反大者,虚也,阳将走而变。医若不识而复下之,则气消而成大阴矣!亦有阴躁发热不止,大渴欲饮冷,热上冲胸,火独炎上,亦将尽也。以阴遍身皆寒,惟存胸中火,阴独持权,不相管辖,迫而至此,与下之而脉大同意。下之脉大,别不见热处,阴躁发热,但脉小耳!一则见脉不见证,一则见证不见脉。又经云:下利脉大者,虚也,以其强下之故也。设脉浮革,固卤肠鸣者,属当归四逆汤。革为寒,寒虚相搏则肠鸣。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反烦躁,茯苓四逆汤主之。汗下后,白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举古人论阴证辨

  若病在少阴,则有面赤,默默不欲语,但欲寐,或四肢厥逆,或身表如冰石,脉沉细。

  若病在厥阴,则四肢厥逆,爪甲青,面黧目黑色,或自汗不止,脉沉弦无力。

  若病阴毒证,身表如冰石,四肢厥逆,体如被杖,脉沉细而微,或六至以至八至、九至、十至而不可数,此等阴证,易为明辨。

  惟太阴一证,手足自温,自利不渴,尺寸脉俱沉而弱。仲景云:宜温之,重则四逆汤。

  若脉浮者桂枝汤。惟此一证,与内感外阳内阴相似。外阳内阴者,即前黄 理中等汤,理中、调中等丸所治者是也。此等阴证,非古人不言。仲景评脉,首言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非止为外感设,内感之理在其中矣。又云:阳涩而阴弦,腹中急痛者,小建中汤主之,则内外所感明矣!至如所言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此一句即圣人大概之言也。以其阳病见阴脉,故有外阳内阴者,与阳药俱得其生矣。

  药当从温,不可遽热,黄 汤之类是也。

  上此一条,说古人不尽之意。

  论元阳中脱有内外

  或有人饮冷内伤,一身之阳便从内消,身表凉,四肢冷,脉沉细,是谓阴证,则易知之。若从外走,身表热,四肢温,头重不欲举,脉浮弦,按之全无力。医者不察,便与表药双解等,复使汗出,三焦之气绝,以此杀人者多矣!或自服蜜茶及沐浴盖覆,强令汗出,以致变证不救,如此自杀者亦多矣!身冷脉沉,服调中药,阳自内之外,身体温和而愈。脉浮弦细者,服调中药,阳从内生,唤入外热,复得脉平温和而愈。此证不可不察也。故仲景云: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

  上此一条,双解、蜜茶、沐浴,阴证皆不可用。

  又经云:脉濡而紧,濡则胃气微,紧则荣中寒,阳微卫中风,发热而恶寒,荣紧卫气冷,微呕心内烦。医为有大热,解肌又发汗,亡阳虚烦躁,心下苦痞坚,表里俱虚渴,卒起而头眩,客热在皮肤,怅怏不得眠,不知胃气冷,紧寒在关元。

  上此仲景濡紧二脉,即外热内寒证也。

  论宜灸不宜灸并汤沐四肢法

  古人谓少阴、厥阴、阴毒三证则宜灸,或用葱熨等法,皆为身表凉故也。若阴气在内,阳气在外,身表壮热,手足大温或热不等,则不宜灸之。若遇前三证,用热醋炒麸注布袋中,脐下熏蒸熨极妙。又云:三阴证陷骨、歧骨间,三五七壮灸,足温生。

  《活人》阴证,诸药不效,并汤水不下,身冷脉绝,气息短,不知人,用葱熨法。本为上热下寒也,二法虽妙。莫若用上醋拌麸炒热,注布袋中,脐下熏蒸,比上二法尤速。若更以葱白煎浆作汤,以沐四肢亦可。若病患服药后,欲作汗时,用汤沐以接四肢阳气尤佳。

  外接法干姜二,炮为细末,石决明一,另研细,称拌匀,每服二三钱匕,手心中以津唾调如泥,以手奄其阴,至暖汗出为度。以牡蛎代决明亦可,牡蛎烧粉用。

  一法:丁香、荜茇、干姜、牡蛎。

  一法:治水 偏大,上下不定,疼痛不止,牡蛎不以少多,盐泥固济,炭三斤, 令火尽,冷取二两,干姜一两,炮为细末,二味和匀,冷水调得所,涂病处,小便大利即愈。

  脐下六穴

  神阙一穴,脐中,禁针,刺之令人出恶汁不止。

  阴交一穴,脐下一寸。

  气海一穴,一名孛央,阴交下五分。

  石门一穴,脐下二寸,三焦之募,女子禁灸,恐绝产也。

  关元一穴,脐下三寸,小肠之募,为下纪三阴,任脉会。

  中极一穴,脐下四寸,为气原。

  论谵言妄语有阴阳

  举阳证《活人》云:发躁,狂走妄言,面赤咽痛,身斑斑若锦文,或下利黄赤为阳毒者,以其脉洪大而实,或滑或促,故用酸苦之药治之。

  成无己云:有汗出谵语,有下利谵语,有下血谵语,有热入血室谵语,有三阳合病而谵语,有过经不解而谵语,皆阳证也。惟有发汗过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柴胡桂枝汤主之。此外感汗多亡阳谵语也。

  海藏云:有内感伤冷,语言错乱,世疑作谵语者,神不守舍也,止是阴证,此特脉虚而不实耳!

  《内经》云:谵妄悲笑,皆属于热。《难经》谓:面赤,喜笑,烦心,亦属于热。大抵此等证脉皆洪实,按之有力。若此等证脉按之无力,即阴气内充,阳气外游于皮肤之间,是无根之火也。阳气及心火,入于皮肤之间,肺主皮毛,故有谵妄悲笑及面赤喜笑烦心之证。岂特是哉!所有胸背两手斑出者,有唾血丝者,有鼻中微衄者,不当作阳证,当作阴证治之。故《活人》辨证,不取诸于他,而独取诸脉,无如此最为验也。其言可谓尽善矣,可谓尽美矣!

  《本草》云:干姜止唾血,硫黄治衄血。孙真人用桂心治唾血。

  论下血如豚肝

  下血如豚肝者,饮冷太极,脾胃过寒,肺气又寒,心包凝泣,其毒浸渗入于胃中,亦注肠下,所以便血如豚肝,非若热极妄行下血而为鲜色也。此中气分而下行,故令人便血。若中气逆而上行,故令人呕血吐血也。亦非若阳证上行而溢出鲜血也。大抵阴阳二证,上行者为呕为吐为溢,顺行者为下为便为泻,其名虽异,其实则同。

  论阴阳二络

  《甲乙经》云:经者所不可见者也,络者所可见者也,外之沟渠是已。然络亦有不可见者乎,何以知之?黄帝曰:邪热入于阳络,则为鼻血;邪热入于阴络,则为后血。以是知阴络病也。鼻血者在上,溺与后血者在下也,若吐呕者,是知在中也。至于伤寒上厥下竭之证,或从耳目,或从口鼻,血俱出于上窍,然各随其脏与经也。

  扁鹊云:病若谵言妄语,身常有热,脉当洪大而反手足厥逆,脉沉细而微者死也。

  又云:假令心病,何以知伤寒得之?然当谵言妄语。何以言之?肺主声,故知肺邪入心,为谵言妄语也。其病身热,洒洒恶寒,甚则唾咳。其脉浮大而涩。

  仲景云:谵言妄语,身微热,脉浮大,手足温者生,逆冷脉沉细者,不过一日死矣!又云:谵言妄语,脉涩者死。

  以上皆阳证得阴脉也。

  又云:发汗多,重发汗者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

  上此重发汗亡阳者,变阴也,又得阴脉死也。

  论自汗分阴阳

  成无己云:伤风自汗,汗出恶风寒者,有表也。汗出不恶风寒者,表解里未和也。有阳明发热汗出,此为热越。有阳明发热汗多者,下之。

  海藏云:内感伤冷,自汗,大恶风寒,汗出身凉不热者,阴证也;汗出身热得阴脉者,亦阴证也。

  论手足自汗

  手少阳之脉,三焦之经,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云云。手背遍多者,三焦之气脱也。经云:手足 然汗出,大便硬而谵语,下之则愈。以其热聚胃,津液旁达,故手足 汗出也。成无己云:寒聚于胃,有手足汗出者乎?经云:阳明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 然汗出,欲作痼瘕,即是中寒也。

  海藏云:故内感阴证,有手足逆冷而自汗者,手足自温而自汗者,厥阴、太阴之异也。

  上此一条,虽是三焦四逆温和,关他二经,不可不知。

  论四肢振摇

  成氏责其为虚寒,欲汗之,其人必虚蒸而振,下后复汗而振者,表里俱虚也,亡血发汗则寒栗而振,气血俱虚也。有振振欲擗地者,有振振动摇,二者皆汗多亡阳,经虚不能自主持,故振也,非振栗之可比也。

  经曰:若吐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主之。

  太阳病发汗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 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二药皆温经益血助气之剂。

  海藏云:惟好饮房室之人,真元耗散,血气俱虚,或因劳而振,或不因劳而振,或因内感阴盛阳脱而振者,皆阴证也。

  若因房室而得,便有阴阳易条中形状,头重不欲举,目暗生花,热上冲胸,少气,声不出,少腹小腹痛引阴中,或阴入于里,胫寒而痛。此等阴证,四肢故多振摇。始得此病时,脉虽举按有力,不可作阳证治之,若与阴药,变寒必矣!亦不可用太热之药,作阴极治之,热过则转生他证。当以补气温血之药调之,元气渐生,可得而愈。若脉已微,面色眉间变黑,唇吻不收,爪甲微青,当用热药攻之。若经汗下,热药不可热服,当令似温,则阴气不拒。经云热因寒用,此之谓也。

  上此一论,自为颇有理,可以发明古人所不言处。

  论阴证始终形状杂举例

  若病患面赤者,下虚也。手足振摇者,为元气无主持也。腰腿沉重者,三阴经受寒湿也。或恐或悸者,知阴寒之邪在手足少阴也。喜笑则为痴,悲怡则为惨,手少阴、太阴也。头项不甚痛,行步只如旧,知寒邪之气不在经而在里也。若头项痛者,内之外逆上行而至于经矣!或已有冬伏寒邪,始得内感便发,头项痛亦无定也。或时太息者,《灵枢》云:心不足则心系急,心系急故太息以舒之,是知手少阴心火不足也。前人云去声是已。

  以上初病时,多有形状如此等类。

  身如被杖者,阳气尽而血脉凝涩,不能荣于身也。色青黑,肾肝子母二色,真脏见也。

  手足倦而卧者,四肢之阳气尽,而阴气贵收也,卧而面壁者,阴欲静也。恶闻人与语者,阴欲默也。昏昏欲寐者,元气杂绝,邪热攻肺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阴证略例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