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指禅 - (TXT全文下载)

书籍类目:医藏 - 中医典籍
书籍内容:

  三指禅 清 周学霆

  凡例八则

  一叔和《脉经》兵燹之余,无复睹其全本,五代迄今,千有余年,脉诀迭出,尽失《灵》、《素》、《难经》原文。是编取缓字为平脉,以定病脉,根柢《内经》以平人定病脉之谛。其余阴阳对待,恰好安置二十七脉。一奇一偶,配合天成。

  一《灵》、《素》、《难经》词旨深邃,非后学所能蠡测管窥,是编一字一句,悉宗经文。编中相为表里,六部脉位,三焦包络,极力将经文阐发明晰,以辨宋明改撺之非。

  一生人性发为情,情莫着于欣戚,而修仙修佛之基,以身为本,即皆寓于膻中、丹田中,从未有疏明其义,如数掌上罗纹者。是编畅发《内经》未发之旨,透写世人难写之情,而金液还丹之说,可知其非是外来。

  一论症首列男女异尺,剖别阴阳之蕴,即《周易》上卷首乾坤,下卷首咸恒之义。

  一论症自痨至咳嗽篇,溯源先天主宰,以通元之妙手,写济世之婆心。语语自圣经出,却语语从心坎中出,医见之为医,元见之为元。

  一论症自泄至哮喘篇,发挥后天功用,饮食劳役,病有四百四种,立论难于悉备,而大端却已 括无遗。

  一论症自春温至温疫篇,所有外感诸症,率根据于四序乘除,五行衰旺之理,经经纬史,抉汉分章。是儒家吐属,是医家经论,是草元家用,令人把玩不尽。

  一论症自室女以后,凡杂症亦略见一斑,可引伸而触类,无得以挂漏议之。其所着之方,皆道人四十余年之经验,因统名之曰“经验方”。

  以上八则,实道人得手应心,有功世道之作,特为表出,用公诸同志云。

  卷一

  总论

  医理无穷,脉学难晓,会心人一旦豁然,全凭禅悟。余未及冠,因病弃儒,留心医学,研究诸书,并无一字之师,独于脉,稍得异人指示,提一缓字,而融会之,全身脉症,于瞬息间,尽归三指之下。距今四十余年,所过通都大邑,探取病情,无一不验。今不敢以自私,立为主脑,对以阴阳,注释多本古人体裁,实非臆造,就正同学,幸其教我。

  卷一

  脉学源流

  轩辕使伶伦截 谷之竹,作黄钟律管,以候天地之节气;使岐伯取气口,作脉以候人之动气。黄钟之数九分,气口之数亦九分,律管具而寸之数始形。故脉之动也,阳浮九分,阴得一寸,合于黄钟。黄钟者,气之先兆,能测天地之节候;气口者,脉之要会,能知人命之死生。本律管以定脉,轩岐之微蕴,诚有未易窥测者。越人着《难经》,推明十变;叔和撰《脉经》,演成十卷,而脉始得灿明于世。迄五代高阳生《脉诀》出,士大夫多议之,由是才人杰士,咸驰骤于笔墨之间,各据其理,各抒其见,而真诀几几乎晦矣。齐 澄论脉,女子阴逆,自上生下,左寸为受命之根,心肺脉诊于两尺,倒装五脏,谬妄已极。赵维宗论脉,心肺在上,为浮为阳。肝肾在下,为沉为阴。脾居中州,半浮半沉,半阴半阳。意义肤浅,更属无稽。吴草庐宗《内经》取之于气口,未尽《内经》之奥。朱考享推《内经》,求之于遍身,未达《内经》之专。若二李者(濒湖、士材)将前人所流传之脉,依样画葫芦,演成诗句,字字晓畅。叔和而后,幸有传人,究未得平脉诀,医无权度,殊失《内经》以平人定脉之旨。是编揆之前哲,虽则别开生面,实亦不过发明《内经》及《难经》、《脉经》之义云尔。

  卷一

  定脉部位

  晦庵朱子跋郭长阳医书云:“予尝谓古人之于脉,其察之固非一道矣。然今世通行,惟寸、关、尺之法为最要,且其说具于《难经》之首篇,则亦非凭空结撰也。故郭公此书,备载其悟,而并取丁德用密排三指之法以释之。夫《难经》蔓乎尚已,至于丁德用之法则,余窃意诊者之指有肥瘠,病者之臂有长短,以是相求,或未为定论也。盖尝考经之所以分尺寸者,皆自关而前却是。则所谓关者,必有一定之处,亦若鱼际,尺泽之可以外见而先识也。然考诸书,皆无的论,惟《千金方》内,以为寸口之处,其骨自高,而关尺由是而却取焉。则其言之先后,位之进退,若与经文相合。独俗间所传《脉诀》,五七韵语,其词浅陋,非叔和本书明甚,乃能直指高骨为关,而分其前后,以为尺寸阴阳之位,似得《难经》本旨。余非精于道者,不能有以正也,姑附于此,以俟明者而折衷焉。”按《内经》十八卷,即三坟古书,既未经孔子删定,复未经朱子集注,医喙争鸣,互相排诋,分门别户,莫知适从。独指高骨为关,以定尺寸,得朱子之跋,而脉之部位始得其准。

  卷一

  尺寸解

  高骨为关,从关至鱼际得一寸(脉浮九分),而寸以名;从关至尺泽得一尺(脉见一寸),而尺以名。

  以关为间隔,而尺寸不得混为一家。合寸、关、尺为三部,其解最为直捷,不得曲为分晰。

  卷一

  六部脉解

  六部之脉,候之寸、关、尺,出于《脉要精微篇》。左寸以候心,左关以候肝,左尺以候肾;右寸以候肺,右关以候脾,右尺以候命门,以明六部各有所属。究之候脉,分而不分,不分而分,则得诀矣。《脉经》曰:“春弦夏洪秋似毛,冬石根据经分节气。婀婀缓若春杨柳,此是脾家居四季。”假如春脉弦,岂有肝脉弦而余脉不弦之理乎?弦则俱弦,不过言春乃肝气主事,非谓独候之左关。但得浮洪,即属心火,不必定拘左寸;但得短涩,即属肺金,不必定拘右寸;但得沉细,即属肾水,不必定拘左尺;但得和缓,即属脾土,不必定拘右关。五脏之脉分,五脏之部不分也。是以伤寒之脉,仲景一书曰浮、曰紧、曰长、曰弦、曰沉、曰微、曰伏、曰代,但统分脉之浮、紧、长、弦、沉、微、伏、代,并未专指何经。内伤之脉,叔和一书,失血宜沉细,不宜浮紧;水症宜浮大,不宜沉伏;上气宜浮滑,不宜沉数;腹痛宜沉伏,不宜浮洪;消渴宜数大,不宜虚细;咳嗽宜浮缓,不宜细数。但分脉之宜与不宜,亦不必辨其何脏,此其明白可证者也。要须知先天一点真阳之火,潜于水中,寄居两尺,在右火用事,水为之涵。火生土,是为脾土,居右关;土生金,是为肺金,居右寸。在左水用事,火为之温。水生木,是为肝木,居左关;木生火,是为心火,居左寸。自无而生有,由下而生上,各有其位而不可易者。《难经》曰:“取寸口以诀五脏六腑之死生吉凶。”寸口者,手太阴之动脉。《内经》曰:“心脉满大,痫螈筋挛;肝脉小急,痫螈筋挛;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瘕;肾肝并沉为石水,并浮为风水。”此又于部分之间,而别有会心者。分而不分,不分而分,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卷一

  左心膻中肝胆肾小肠、右肺胸中脾胃命大肠·辨

  天下之理,有不必辨者,有必欲辨者。不必辨而辨,则其理晦;必欲辨而不辨,则其理亦晦。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形质既已相配,气脉自然相通。而以为大小肠之在下,不得候之于上,相为表里,则可;同居其部,则不可。易为左心膻中肝胆肾小肠,右肺胸中脾胃命大肠。亦思气类相感,有不见其端倪者。琥珀拾芥,悬空亦起;磁石吸铁,隔碍潜通。而何论大小肠之在下,心肺之在上也乎?且胸中膻中,间不能寸,小肠丙火,何得与肾水同居,大肠庚金,何得与命门同宿乎?此则不必为之穿凿而辨者也。而有不得不辨者,左肾以藏水,右肾以藏火,既已力辨其非,何以两肾俱藏水,列诸左右,独候之左尺,有是理乎?不知两肾皆藏水,即皆藏火,不过左以水为主,右以火为主耳。吾为之正其名曰:左心小肠肝胆肾膀胱,右肺大肠脾胃肾命门。

  卷一

  定至数

  持脉之初,先看至数。欲知至数,先平己之呼吸,以己之呼吸,定人之呼吸,未尝不同。盖人之五脏不可见,所可见者,脉而已。呼出于心肺,心一至,肺一至;吸入于肝肾,肝一至,肾一至。一呼一吸,脉来四至,名一息。脾脉不见者,以土旺于四季也。是为平脉。惟是邪扰于中,斯脉不得其正耳。亦有平人脉来五至而无病者。

  卷一

  二十七脉名目

  微、细、弦、弱、濡、牢、浮、沉、虚、实、滑、涩、洪、伏、缓、迟、数、长、短、芤、革、结、促、紧、散、动、代诀以缓为极平脉,余二十六为病脉。定清缓脉,方可定诸病脉;精熟缓脉,即可以知诸病脉。脉之有缓,犹权度之有定平星也。

  缓(和缓也。张太素曰:“应指和缓,往来甚匀。”杨元操曰:“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

  四至调和百脉通,浑涵元气此身中。

  消融宿疾千般苦,保合先天一点红。

  露颗圆匀宜夜月,柳条摇曳趁春风。

  欲求极好为权度,缓字医家第一功。

  不浮不沉,恰在中取;不迟不数,正好四至。欣欣然、悠悠然、洋洋然,从容柔顺,圆净分明。微于缓者,即为微;细于缓者,即为细。虚实长短、弦弱滑涩,无不皆然。至于芤革紧散、濡牢洪伏、促结动代,以缓为权度,尤其显而易见者也。

  卷一

  有胃气者生

  四时之脉,和缓为宗,缓即为有胃气也。万物皆生于土,久病而稍带一缓字,是为有胃气,其生可预卜耳。

  (统六脉而言,不得独诊右关。)

  卷一

  脉贵有神

  无病之脉,不求神而神在,缓即为有神也。方书乃以有力训之,岂知有力,未必遂为有神,而有神正不定在有力。

  精熟缓字,自知所别裁。

  卷一

  读缓字法

  焚香跌坐,静气凝神,将缓字口诵之,心维之,手摩之,反复而详玩之,久之,缓归指上。以此权度诸脉,了如指掌。

  卷一

  四时平脉

  天地之气,分寄四时,化生万物。故春木、夏火、秋金、冬水,皆乘其令以分司,独土则通旺于四季。分阴分阳,迭用柔刚,盖言平也。人得天地之气以生,而脉即与之为比附。春为肝木,脉弦,夏为心火,脉洪,秋为肺金,脉毛;冬为肾水,脉石。惟胃气属土,其脉从容和缓,散布于弦洪毛石,以默运于春夏秋冬,浑沦元气,流畅贯通,生生不已,平孰甚焉。如春肝宜弦,弦而缓者,若风 柳梢,抑扬宛转。夏心宜洪,洪而缓者,若活火烹茶,薰灼舒徐。秋肺宜毛,毛而缓者,若拣金砂砾,渐次披搜。冬肾宜石,石而缓者,若水泽腹坚,徐形绉透。四季脾胃用事,厥脉宜缓,不问可知,此平脉所以获生也。盖平者,和也,所以和其脉,使无躁急也;平者,准也,所以准其脉,使无偏胜也。以缓平之,而后四时之脉,得其平耳。夫缓即胃气,原秉天生地成,与诸脉互相主辅,而不可须臾离焉者,经所云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皆以胃气为本,诚得诊脉之大宗也。惜医不知察,囫囵读过,毫无心得。未知有胃气者。为平为生;无胃气者,为病为死。遂使一成不易之理,徒蓄千载莫破之疑。余因揭而论定,以着是编。

  卷一

  浮、沉、迟、数四大纲

  立缓为标,言平脉,即统该乎弦、洪、毛、石;提病脉,先分着于浮、数、迟、沉。

  而二十二脉之旁见侧出者,无不寓于其中,举其纲而目自见。

  卷一

  浮

  (《脉经曰》:“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崔氏曰:“如水上漂木,主表”。)

  浮从水面悟轻舟,总被风寒先痛头。里病而浮精血脱,药非无效病难瘳。

  浮紧伤寒,浮虚伤暑,浮数伤风,浮迟伤湿。亦有里病而浮者。浮而云腾蜃起,多属阴虚;浮而绵软葱空,半由失血;浮而月荡星摇,预知精败;浮而羽铩毛散,可卜神消。

  卷一

  沉

  (《脉经》曰:“重手按至筋骨乃得。”杨氏曰:如石沉水底,主里。”)

  沉居筋骨有无 ,着骨推筋仔细摩。

  有病而沉兼别脉,沉而无病世人多。

  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积,沉紧冷痛。多有无病脉沉者。沉居命脉悠长,足征寿考;沉居肾脉恬静,咸颂仁人;沉居关脉调匀,允称秀士;沉居寸脉圆活,定是名姝。

  卷一

  迟

  (《脉经曰:“一息三至,去来极慢。”迟为阳不胜阴,脉来不及)

  迟惟三至欲亡阳,好与医家仔细详。

  总是沉寒侵脏腑,只宜温药不宜凉。

  浮迟表寒,沉迟里寒,有力积寒,无力虚寒,未有无寒脉迟者。迟为内病壅阏,温养阳刚;迟为外病浸凌,温消阴翳;迟为缓病缠绵,温补元气;迟为急病驰骤,温散客邪。

  卷一

  数

  (《脉经》曰:“一息常数六至。”《素问》曰:“脉流薄疾。”数为阴不胜阳。)

  数脉为阳至倍三,脉中数脉实难谙。

  而今始识诸般数,嘱咐医人莫乱探。

  五行之中,金木水土,各居其一,惟火则有二。而推其火之类,不特本经之火。海枯被火,则为肾火;榆能生火,则为肝火;石可取火,则为肺火;壤内藏火,则为脾火。不止有二,而有六矣。而充其火之尽,不特当时之火。风热而炽,则为风火;寒郁而热,则为寒火;暑伤而温,则为暑火;湿积而蒸,则为湿火;燥过而枯,则为燥火。是内有六,外亦有六矣。而穷其火之变,不独五运六气之火,又有无根之火,痰结之火,血燥之火,莫可名状、莫可纪极之火。综此以观,无病不有火,无火不脉数,无药不可以治数。君火而数,芩连固为折火之正敌;相火而数,桂附亦为归火之灵丹。脾倦生火,数非参莫疗;肝盛生火,数惟柴芍可除。数缘肾虚,两地滋阴,不必降火;数由肺损,二冬泄热,即以清金。解痰火之数,惟恃法夏;润血燥之数,须用当归。伤风发热,可以去风,即可以治数,防风、羌活;伤寒发热,于焉去寒,即于焉治数,麻黄、桂枝。疗暑热之数脉,焦术、川乌,极为妙品,调湿热之数脉,苍术、黄柏,实有神功。阿胶养秋燥之金,脉数自减,元参泄无根之火,脉数以除。区别内外,分析经络,以脉证病,以病证脉,斯得之矣。安得有心人,与之谈数脉哉!

  卷一

  对待总论

  人之一身,不离阴阳;而见之于脉,亦不离阴阳。浮、沉、迟、数,阴阳相配之大者也,举其余而对待训之。事以相形而易明;理以对勘而互见。

  卷一

  微与细对

  微为阳弱欲绝,细乃阴虚至极,二脉实医家剖别阴阳关键,最宜分晓,故继浮、沉、迟、数后,举以为对,以冠诸脉。

  卷一 微与细对

  微

  微脉有如无,难容一吸呼。

  阳微将欲绝,峻补莫踟蹰。

  (轻诊犹见、重按全无、黄 白术,益气归元;附片干姜,回阳反本。)

  卷一 微与细对

  细

  细脉一丝牵,余音不绝然。

  真阴将失守,加数断难痊。

  (举之极微,按之不绝。天麦二冬,清金生水;生熟两地,滋阴养阳。)

  卷一

  虚与实对

  二脉举按皆得,而刚柔异质。实为邪气实,虚乃本气虚。

  卷一 虚与实对

  虚

  虚脉大而松,迟柔力少充。

  多因伤暑毒,亦或血虚空。

  (迟大而软,按之无力。按《脉经》言“隐指豁空。”非是。诸脉中,惟芤、革二脉言空,以虚脉而言空,能别乎革,难别乎芤。濒湖曰:脉虚身热,为伤暑,亦主血虚。”)

  卷一 虚与实对

  实

  实脉大而圆,依稀隐带弦。

  三焦由热郁,夜静语犹颠。

  (浮沉皆得,长大带弦。按《脉经》言:“应指幅幅然。”非是。幅幅,坚实貌,乃牢紧脉,非实脉也。伤寒胃实谵语,或伤食气痛。)

  卷一

  长与短对

  寸、关、尺为脉本位,长则过乎本位,短则不及本位。欲辨长短,先明本位。

  卷一 长与短对

  长

  长脉怕绳牵,柔和乃十全。

  迢迢过本位,气理病将痊。

  (按:长而牵绳,阳明热郁;长而柔和,病将解矣。朱氏曰:“不大不小,迢迢自君。”言平脉也。经曰:“心脉长,神强气壮;肾脉长,蒂固根深。”)

  卷一 长与短对

  短

  短脉部无余,犹疑动宛如。

  酒伤神欲散,食宿气难舒。

  (按:短与动为邻,形与动实别。动则圆转如豆,短则濡滞而艰。濒湖曰:“短而滑数酒伤神。”杨氏曰:“短脉为阴中伏阳,三焦气壅,宿食不消。)

  卷一

  弦与弱对

  脉而弦,脉之有力者也,雄姿猛态,可以举百钧;脉而弱,脉之无力也,纤质柔容,不能举一羽。

  (同一弦也,在肝经则泻之,攻之;在胆经则和之解之。)

  卷一 弦与弱对

  弦

  弦脉似张弓,肝经并胆宫。

  疝 瘕疟,象与伤寒同。

  (《素问》曰:“脉端直以长。”《刊误》曰:“从中直过,挺然指下。”按弦属肝胆经,疝 瘕疟,肝胆经病。肝胆经有泄无补。)

  卷一 弦与弱对

  弱

  弱脉按来柔,柔沉不见浮。

  形枯精自减,急治可全瘳。

  (《脉经》曰:“极软而沉,按之乃得,举手无有。”弱宜分滑涩,脉弱以滑,是有胃气,清秀人多有此脉,脉弱而涩,是为病脉。)

  卷一

  滑与涩对

  脉之往来,一则流利,一则艰滞,滑涩形状,对面看来便见。

  卷一 滑与涩对

  滑

  滑脉走如珠,往来极流利。

  气虚多生痰,女得反为吉。

  (沈薇垣曰:“滑主痰饮,浮滑风痰,沉滑食痰,滑数痰火。亦有呕吐、蓄血、宿食而脉滑者。”万氏云:“脉尺数关滑而寸盛,为有胎。”)

  卷一 滑与涩对

  涩

  涩脉往来艰,参差应指端。

  只缘精血少,时热或纯寒。

  (《脉经》云:“涩脉细而迟,往来艰,短而散,或一止复来。”《素问》云:“参伍不调。”按血不流通,故脉往来艰滞。)

  卷一

  芤与革对

  同一中空,而虚实分焉。虚而空者为芤,实而空者为革。悟透实与虚,旁通芤与革。

  卷一 芤与革对

  芤

  芤字训慈葱,中央总是空。

  医家持拟脉,血脱满江红。

  (戴同父曰:“营行脉中,脉与血为形。芤脉中空,血脱之象也。”)

  卷一 芤与革对

  革

  革脉惟旁实,形同按鼓皮。

  劳伤神恍惚,梦破五更遗。

  (按:革主亡精,芤主亡血。《脉经》言均为失血之候,混淆莫别。不过革亦有亡血者。)

  卷一

  紧与散对

  松紧聚散,物理之常。散即松之极者也,紧即聚之极者也。紧如转索,散似飞花。紧散相反,形容如生。

  卷一 紧与散对

  紧

  紧脉弹人手,形如转索然。

  热为寒所束,温散药居先。

  (诸紧为寒为痛。人迎紧甚,伤于寒;气口紧甚,伤于食。腹痛尺紧,中恶浮紧,咳嗽沉紧,皆主死症。

  按浮紧宜散,沉紧宜温。)

  卷一 紧与散对

  散

  散脉最难医,本离少所根据。

  往来至无定,一片杨花飞。

  (柳氏云:“无统纪,无拘束,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涣散不收。)

  卷一

  濡与牢对

  浮之轻者为濡,平沙面雨霏千点,沉之重者为牢,锦匣里绵裹一针。

  卷一 濡与牢对

  濡

  濡脉按须轻,萍浮水面生。

  平人多损寿,莫作病患评。

  (《脉经》曰:濡脉极软而浮,如帛在水中,轻手乃得,按之无有。”按濡主血虚之病,又主伤湿,平人不宜见此脉。濒湖曰:“平人若见似无根。”)

  卷一 濡与牢对

  牢

  牢脉实而坚,常居沉伏边。

  疝 犹可治,失血命难延。

  (《脉经》曰:“似沉似伏,实大弦长。”仲景曰:“寒则牢坚,有牢固之象。”按牢长属肝,疝 肝病,实病见实脉,可治。扁鹊曰:“失血脉,脉宜沉细,反浮大而牢者,死。”虚病见实脉也。)

  卷一

  洪与伏对

  浮之最着者为洪,水面上波翻浪涌;沉之至隐者为伏,石脚下迹遁踪潜。

  卷一 洪与伏对

  洪

  洪脉胀兼呕,阴虚火上浮。

  应时惟夏月,来盛去悠悠。

  (经曰:“诸腹胀大,皆属于热。”呕,初起为寒,郁则为热。经曰:“诸逆上冲,皆属于火。”阴虚阳盛,脉多洪。惟夏日应时。濒湖曰:“拍拍而浮是洪脉。”《素问》曰:“来盛去衰。”)

  卷一 洪与伏对

  伏

  伏脉症宜分,伤寒酿汗深。

  浮沉俱不得,着骨始能寻。

  (伤寒一手伏,曰单伏;两手伏,曰双伏。乃火邪内郁,不得发越,阳极似阴,故脉伏;必大汗而解。又有夹阴伤寒,先有伏阴在内,外复感寒,阴盛阳衰,四肢厥逆,六脉沉伏,须投姜、附,灸关元,脉乃出。

  按二症极宜分。)

  卷一

  结与促对

  迟而一止为结,数而一止为促。迟为寒结,则寒之极矣;数为热促,则热之至矣。

  卷一 结与促对

  结

  结脉迟中止,阳微一片寒。

  诸般阴积症,温补或平安。

  (越人曰:“结甚则积甚,结微则积微。浮结内有积病,沉结内有积聚。”)

  卷一 结与促对

  促

  促脉形同数,须从一止看。

  阴衰阳独甚,泄热只宜寒。

  (濒湖曰:“三焦郁火炎炎盛,进必无生退有生。”按促只宜泄热除蒸,误用温补,立见危殆。)

  卷一

  动与代对

  动则独胜为阳,代则中止为阴。动代变迁,阴阳迭见。

  卷一 动与代对

  动

  动脉阴阳搏,专司痛与惊。

  当关一豆转,尺寸不分明。

  (《脉经》曰:“动乃数脉见于关,上下、无头无尾,如豆大,厥厥动摇。”仲景曰:“阴阳相搏名曰动。

  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濒湖曰:“动脉专司痛与惊,汗因阳动热因阴。”)

  卷一 动与代对

  代

  代脉动中看,迟迟止复还。

  平人多不利,惟有养胎间。

  (结促止无常数,或二动一止,或三五动一止即来。代脉之止有常数,必根据数而止,还入尺中,良久方来。

  滑伯仁曰:“若无病羸瘦,脉代者危。”有病而气不能续者,代为病脉。伤寒心悸脉代者,复脉汤主之。妊娠脉代者,其胎百日。代之生死,不可不辨。)

  卷一

  奇经八脉

  本来督任一身中,寻得仙源有路通。

  剖别阴阳维跷界,调冲运带鼎炉红。

  八脉者,督脉、任脉、阳维、阴维、阳跷、阴跷、冲脉、带脉是也。以其不拘于经,故曰奇。督、任、冲起于会阴穴,一源而三脉。督脉由长强穴贯脊上行,过巅顶,至龈交而止,为阳脉之总督,故曰阳脉之海。任脉上行脐腹,过咽喉,至承浆而止,为阴脉之承任,故曰阴脉之海。阳维起于诸阳之会,由外踝之金门穴,而上行于卫分。阴维起于诸阴之会,由内踝之筑宾穴,而上行于营分。夫人身之经络繁密,二脉能于阴交阳会之间,加一紧缚,举纲齐目,而阴阳斯得维持之力。阳跷之脉,起于足跟,循外踝上行于身之左右。阴跷之脉,起于足跟,循内踝上行于身之左右,所以使机关之跷捷也。冲脉前行于腹,后行于背,上行于头,下行于足,凡筋骨脾肉,无处不到,十二经络上下之冲要,故曰十二经络之海。带脉横围于腰,状如束带,所以总束诸脉。医家知乎八脉,则十二经、十五络之旨得矣;修炼家知乎八脉,则龙虎升降、开牝幽微之窍妙,于此入其门矣。养生者无事之暇,撮起督脉,循尾闾夹脊双关,上行脑顶,下通乎任,循环无端,终而复始,久久调息,二脉贯通如一脉矣。人身元阳之气,自下而生者,亦自下而竭。督任相联,转运不已,有其生之,断难竭之,而寿有不稳固者乎?!鹿顾尾闾,能通督脉;龟纳鼻息,能通任脉。二物俱得长寿,有明征矣。提督而上行也,阴阳维跷,随督而升;通任而下行也,阴阳维跷,随任而降。一升一降,阴阳维跷,亦得为之疏畅。由是从会阴穴起,上至天,下至渊,所以运其冲也;从季肋穴起,左转三十六,右回三十六,所以运其带也。第见营卫和而颜色日以滋润,机关利而手足日以轻捷。三百六十骨节,节节光莹,八万四千毛窍,窍窍亨通。血不蹇涩,气不停滞,六淫不得而干之,七情不得而伤之。却病延年之方,未有过于此者。何必采商山之芝,贮盘铜之露,而后永其寿乎!从知紫府长生诀,尽在奇经八脉中。

  (《参同契》曰:“北方河车,即此法也。循而习之,疏经畅脉,可以养生;进而求之,还精摄气,可以延年;神而明之,进火退符,可以夺丹。”仙经所传,抽铅添汞,降龙伏虎,擒鸟捉兔,霏雪产莲,无不寓于其中。浅者得之为浅,深者得之为深。)

  卷一

  脏腑说

  人身一太极也。静而生阴,则为五脏;动而生阳,则为五腑。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吸门内气管所系,手太阴肺、手少阴心,居于膈上;足太阴脾、足厥阴肝、足少阴肾,居于腹下。脏数五,其形象地,静而得方。

  食管所系,足阳明胃,手太阳小肠、手阳明大肠,一路贯通。足太阳膀胱(有下口而无上口)、足少阳胆(有上口而无下口),两腑对照。腑数五,其气象天,动而行健。手少阳三焦、手厥阴心包络,有经无形。以五脏位置言:离为心火,居南;坎为肾水,居北;坤为脾土,居中;肝不全居左,

分页阅读: 1 2 3 4 5 6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三指禅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