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症玉函 - (TXT全文下载)

之最佳然而香薷饮为世人妄用不知遵守我今重定香薷之饮一方盖香薷性热必热药冷冻饮料始能顺其性而奏功也我所定方与世上之香薷饮各有不同然而吾方实异于世人所定之方也凡遇暑天而患霍乱者用吾方煎饮无不下喉即定耳至于阴症霍乱此方亦可并用但宜加入人参三钱或二钱或一钱煎服亦佳但不可一气服之必须缓缓呷之则暑气自消而正气来复非吐则泻便庆回春矣设更用桂附热剂以劫之虽亦有一时奏功者而乱定复乱往往变生他症又不可不知也香薷(三钱) 白术(三钱) 陈皮(一钱) 神曲(一钱) 浓朴(一钱) 茯苓(三钱) 藿香(五分)砂仁(一粒)煎汤候冷冻饮料之

  卷之一阴症阳症辨

  生产

  生产如何有阴阳之分如阴虚不能产即阳虚不能产也但何以辨其阴阳之虚也阳虚者气虚下陷而浆水必然干枯往往有不能转头而即欲产者倘以手脚先下此至危之症或用针刺儿之手足未为尽善必须多用参 使气足而儿身自能转动不可止见其浆水之干枯而徒用滑胎补水之药以濡润之也方用救胎两全散一剂儿身实时活动二剂而儿头到门立产矣盖参 原是纯于补气之药二者同用更见奇功况又各用至二两之多则气生于无何有之乡母健而子自不弱自然勇力出于寻常而转身甚速也尤妙加升麻三分以少提其滞气气不滞而生产更自神奇也若阴虚不能产者又从何辨之儿头业已到门而交骨不开水自然不能推送以至于此非大补其水又何以推送之易乎方用顺推散一剂而交骨一声响亮儿头窜出而生矣倘儿头先不到门此方万不可加柞木以轻启其门户也切戒之戒之盖当归川芎原是补血之神品而柞木又是开关之圣药自然相合而成功也倘舍此不用而徒用催生兔脑之丹恐徒取败亡而已矣

  救胎两全散

  人参(二两) 黄 (二两) 升麻(三分)水煎服

  顺推散

  当归(二两) 川芎(一两) 红花(五钱) 柞木枝(五钱) 益母草(三钱)水煎服

  卷之一阴症阳症辨

  小产

  小产多是阴阳之虚而又加好色以至胎动不安少有所触使至堕落矣然则不急补其阴阳之气血又何以安其胎乎但阳衰之症从何而辨其妇必然嗜卧懒于下床少若起居之劳倦便觉心烦头晕饮食少思者是也方用安胎上圣汤一剂即安二剂不再动矣多服尤妙然亦不必至十剂也阴虚而动者人必瘦弱或夜热而昼寒或夜有汗而昼无汗皮焦骨热咳嗽时见者阴虚也方用养阴安胎汤此方专治阴水之虚而少佐之补阳之品前方纯乎补阳而少佐之补阴之味总使阴阳不可偏胜而调济之不可失宜也后方大约服四剂自然胎安如肯多服尤佳亦听病患之意而医者不必过强之也

  安胎上圣汤

  人参(三钱) 白术(五钱) 山药(五钱) 茯苓(二钱) 黄 (五钱) 甘草(一钱) 杜仲(二钱)白扁豆(三钱) 麦冬(三钱) 北五味(一钱)水煎服

  养阴安胎汤

  熟地(五钱) 山药(一钱) 茯苓(一钱) 山茱萸(二钱) 枸杞(一钱) 杜仲(一钱) 白术(二钱) 陈皮(五分) 当归身(三钱) 人参(五分)水煎服(倘热甚加黄芩一钱不热不必加也)

  卷之一阴症阳症辨

  产后

  产后以大补气血为主补气血即补阴阳也然而产后又不可徒补气血而不分阳盛阴衰阴盛阳衰而概用补剂也如产后身热血晕此气衰不能生血以致血晕不可止补血而尤宜补气当用人参为君而佐之当归川芎荆芥为妙如产后儿枕作痛手不可按而血晕此乃血气有余以致阳衰不能运动亦用前方加山楂十粒便可奏功惟有亡血过多仅存微气或作寒作热必须大补其血而少补之以气为得方亦用前汤以当归川芎为君臣以人参荆芥为佐使未尝不可一剂奏功也产后原有专门吾所以止言大概大约阴虚者夜必沉困阳虚者日必软弱耳以此用药更为得宜汝再广之可耳

  卷之一阴症阳症辨

  子嗣

  子嗣之当分阴阳也天师与仲景张公定方于从前而雷公又发明之于后吾可以不必再言之矣然而何故又言之耶盖阴阳偏胜终难生子徒服温补之品亦复何益必须知其阳虚者补阳阴虚者补阴庶几阴阳两得其平有子之道也如见人见色倒戈望门流涕正战而兴忽阑或欲再举而终不振此阳气之衰微又何疑哉方用扶弱丸以助之每日酒送下六钱或一两服三日阳事振作非复从前之衰惫矣然三日之中母染色欲吾方始见神奇倘一犯吾禁止可少助其半而不能大改其观非我传方之不精也阴虚不能生子者又不可服此药阴虚者必然多火火之有余水之不足熬干阴精泄亦不多或太热而惊其胞或水少而难于射或夜热骨蒸汗出亡阴皆不能生子吾今立一方如法修合终日吞咽必能生子每日早晚吞下五钱或一两亦可多之更美服至三月半年未有不生子者二方各有至理各有奇功要在人分别阴阳以为种玉之丹也

  扶弱丸

  人参(六两) 白术(一斤) 黄 (二斤) 巴戟天(半斤) 肉桂(三两) 鹿茸(一对) 远志(三两)覆盆子(四两) 柏子仁(三两) 熟地(半斤) 北五味(三两) 山茱萸(六两) 肉苁蓉(一支) 龙骨(二两) 杜仲(四两) 驴鞭(一具大而壮者佳) 麦冬(四两)各为末蜜为丸酒送下(每日或服六钱或一两)

  后方

  熟地(一斤) 地骨皮(一斤) 天门冬(半斤) 麦冬(一斤) 山茱萸(一斤) 芡实(一斤) 山药(一斤) 玄参(四两) 北五味(三两) 车前子(四两)各为末蜜为丸

  卷之二(亨)虚症实症辨

  咳嗽

  咳嗽之宜辨虚实也初嗽之时多是实久嗽之后多是虚肺主皮毛一感风寒便成咳嗽痰气住于胃腕之间而不得散鼻塞流涕而不已其咳嗽之声必响其吐痰亦必或黄或绿重且身热而喉痛嗑干胸中膨闷而不可解此皆邪气之实也若以为□□□□剂则邪未散而气更壅滞矣故初起之□□□□风药解散为第一惟世人治嗽实多其方□□□□者无几也吾今酌定一方可以为永远之□□□□名宁嗽丹此方祛风祛痰又不耗气治初起之咳嗽殊有神功大约二剂无不愈者此治实症之咳嗽人幸存而收之又何必用柴胡防风过于消散哉至于肺虚嗽症非脾胃之虚即肾肝之涸也咳嗽至于日月之久若有风邪即不服药亦宜自散今久而不愈因脾气不健土不能生肺金则邪欺肺气之无亲况土虚则肝木必然过旺又来克脾而金弱不能相制则邪气无所顾忌盘踞于肺中而不去或日久而成嗽也然何以知其脾气之虚以致其久嗽之不已论其饮食则能食而不能消口欲餐而腹又饱或溏泻而无休或小便之不谨皆是脾虚作嗽也法当用培土之味而益之止嗽之品方名土金丸每日白滚水送下五钱半料即全愈此方全不治嗽而嗽自安盖健脾之气而肺气有养邪自难留故不止嗽而嗽自已也肝经之虚以致久嗽者何故肺金本克肝木肝木之虚肺金免乎制伏宜于肺气之有养矣何得反致咳嗽不知肝木之气必得肺金之制而木气始能调达今因肝木素虚而风又袭之筋不能疏益加抑郁而不伸此咳嗽之未能痊也法当舒肝中之郁滋肝中之津而金气始能彼此之相通而不致上下之相隔庶几嗽有止时也然而肝虚之症又从何而辨之问其人必两胁作胀闷之状或左边之疼痛而手不可按或面目之青黑而气无开或胃脘作酸而欲吐或痰结成小块而咽在喉咙或逢小怒而咳嗽更甚此皆肝虚咳嗽之病也世人治肝经之咳嗽原无方法动以老痰呼之误之甚矣吾今立一方专治肝虚作嗽之症神效之极方名木金两治汤此方之妙全去舒肝而不去治肺盖久嗽则肺气已虚何可又虚其虚故不用风药以散肺金之气也然则何不补肺金之气耶不知肝虚所以久嗽若又去助肺则仍又致肝木之不得伸何若竟补肝舒木之为得耶况方中祛痰祛风于表里胆膈之间又未尝不兼顾肺邪也此方之所以神而妙耳肾虚之嗽更自难明肺为肾之母子母相恋岂有相忌而作嗽之理殊不知肺金之气夜卧必归息于肾宫所谓母脏子舍也今肺金为心火风邪所凌逼既无卫蔽劝解之人又无祛逐战争之士束手受缚性又不甘自然投避子家号召主伯亚旅以复其仇子母关切安忍坐视自然统领家人腾上祛邪无奈强邻势大贼众瞒天而其子又国衰民弱不能拒敌逃窜披靡肺金之母不得已仍回己家而肾宫子水敌既未除而家人星散亦且民作为盗不复仇而反助仇矣于是水化为痰终年咳嗽而不能愈也法当专补肾水而兼益肺金之气其症始可安然然肾虚作嗽之症若何辨之饮食知味可饮可食全无相碍惟是昼轻夜重夜汗则淋漓或夜热之如火或声嘶而口不干或喉痛而舌不燥痰涎纯是清水投之水中而立化或如蟹之涎纯是白沫皆肾虚咳嗽之症也论方莫妙用八味地黄汤去桂附加麦冬五味大济煎饮必能奏功如响然而可作丸而不可作汤诚恐世人不知倦于修合吾今另定奇方可代地黄之汤也方名水金两治汤此方奇绝补肾补肺而又加去火之剂使骨髓之虚火皆安又何虑外邪之相犯肾中不热则水气相安自然化精而不化痰况方中又有薏仁车前以利其膀胱之气分消败浊而精益能生非漫然而用之也愿人加意吾方以治肾虚之咳嗽又奚至经年累月受无穷之累哉

  宁嗽丹

  甘草(二钱) 桔梗(三钱) 黄芩(一钱) 陈皮(一钱) 天花粉(二钱) 麦冬(三钱) 苏叶(一钱)水煎服

  土金丸

  白术(三两) 茯苓(三两) 甘草(一两) 人参(一两) 半夏(一两) 桔梗(一两) 白芍(三两)麦冬(三两) 干姜(一两) 神曲(五钱) 陈皮(五钱) 薏仁(三两)各为末蜜为丸

  木金两治汤

  白芍(一两) 当归(五钱) 柴胡(三钱) 炒栀子(二钱) 苍术(二钱) 甘草(一钱) 神曲(一钱) 白芥子(三钱或五钱) 防风(五分) 枳壳(五分)水煎服

  水金两治汤

  熟地(一两) 山茱萸(五钱) 麦冬(一两) 北五味(三钱) 车前子(三钱) 薏仁(一两) 玄参(三钱 )地骨皮(五钱) 牛膝(二钱)水煎服

  卷之二(亨)虚症实症辨

  喘症

  喘症之有虚实也喘症遇风而发此实邪也可散邪而病辄愈其症喉作水鸡声喘必抬肩气闷欲死视其势若重而其症实轻盖外感之病而非内伤之患也方用射干止喘汤一剂即愈不必再剂也此方虽皆祛邪散风之品而有补益之味以相制邪去而正气无亏倘无补味存乎其中但有散而不补风邪虽去喘亦顿除后日必有再感之患不若乘其初起之时预作绸缪之计也至于虚喘若何口中微微作喘而不至抬肩盖短气之症似喘而非喘也问其症必有气从脐间上冲便觉喘息不宁此乃肾虚之极元阳止有一线之微牵连未绝而欲绝也法当大补肾宫之水而兼补元阳之气则虚火下潜而元阳可续方用生水归源散此方神而更神此等之病非此等之方不能回元气于将亡补真水之乘绝一剂而喘轻再剂而喘定三剂四剂而安宁矣庶几身可眠而气无上冲之患矣倘不用吾方自必毙或少减乃亦能奏效然而旷日迟久徒增困顿与其后日多服药饵过于吾方之多何若乘其初起之时即照吾定之方而多与之痛饮能去病之为快哉

  射干止喘汤

  射干(二钱) 柴胡(一钱) 麦冬(三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甘草(一钱) 天花粉(一钱) 黄芩(一钱) 苏子(三钱) 百部(一钱)水煎服

  生水归源散

  熟地(三两) 山茱萸(一两) 人参(三两) 牛膝(五钱) 麦冬(三钱) 车前子(五钱) 北五味(三钱) 胡桃仁(五个) 生姜(五片)水煎服

  卷之二(亨)虚症实症辨

  双蛾

  双蛾症之虚实从何辨之大约外感者为实内伤者为虚而外感内伤又从何而辨之大约外感者鼻必寒舌必燥身必先热而后寒痰必黄而白目必赤而浮此邪气之实也用杀蛾丹治之用鹅翎吹入喉中必吐痰涎碗许而愈神方也内伤者虽同是为蛾喉肿而日间少轻痰多而舌必不燥吐痰如涌泉而下身必畏寒两足必如冰冷此正气之虚也用八味汤必然奏功吾今更定一方名为三陆同补汤此方之妙妙在水中补火水足而肺经有养亦火温而土气有生则肺经兼有养也况方中原有生肺之品而肺金有不安宁者哉肺肾脾三经俱安则邪何所藏自难留恋于皮肤之内邪退而肿自消双蛾顿失其形真有莫知其然而然者矣

  杀蛾丹

  硼砂(一分) 丹砂(三分) 牛黄(一分) 冰片(一分) 儿茶(一钱) 麝香(一分) 石膏(一钱)各为绝细末

  三陆同补汤

  熟地(一两) 山茱萸(五钱) 麦冬(一两) 北五味(二钱) 薏仁(一两) 肉桂(二钱) 人参(一钱) 白芥子(五钱)茯苓(五钱) 白术(五钱) 水煎服

  卷之二(亨)虚症实症辨

  目痛

  目痛有虚有实实痛之症必然红肿流泪结眵或如锥伤或如砂入羞明喜暗见日光而如触对灯影而若刺起障生星发寒发热吐痰吞酸大便实而小便黄此皆邪火之实症也治之法必须散邪解热祛痰为主倘遽以补药为先愈助其火势之焰痰且不得消而邪且不易散方用泻火全明汤治之此方之妙妙在用玄参之多以解散浮游之火而各药无非入肝舒木之品去湿热而除风邪消痰结而培土气不治目而正所以治目也虚痛之症色必淡红即红而亦不甚痛虽羞明而无泪虽畏明而无星大便如平时小便必清长有痰亦不黄畏寒而无涕此肾肝之虚症也治之法必须补水舒肝为主倘然以逐邪散火为先势必轻变重而重必变盲矣方用温补救目散治之此方肝肾两补而尤注意于肝虽肝木之枯由于肾水之竭以致肝木不能养目然而肝气虽必得肾水以相资必竟目为肝养补肝则目自然有光故补肾尤须补肝之为先也世人治虚眼之方原无佳法一见目痛动以风药治之往往坏人之目倘闻吾之教而辨其虚实毋论或先或后实者用前方虚者用后方则目病必能随手回春何致有失明之叹哉可见虚实之必宜辨明而用药之不宜少差也

  泻火全明汤

  柴胡(二钱) 草决明(三钱) 甘菊花(二钱) 玄参(五钱) 炒栀子(二钱) 甘草(一钱) 天花粉(三钱) 白芍(三钱) 泽泻(一钱) 车前子(一钱) 龙胆草(一钱)水煎服

  温补救目散

  熟地(五钱) 当归(五钱) 白芍(一两) 山茱萸(五钱) 甘菊花(五钱) 葳蕤(五钱) 枸杞(三钱) 薏仁(五钱) 柴胡(五分) 车前子(二钱) 白芥子(二钱)水煎服

  卷之二(亨)虚症实症辨

  吐症

  吐症之虚实尤不可不辨不知虚实而轻用药饵死亡立刻可不慎欤吐有朝吐暮吐饱吐饥吐虫吐水吐之异朝吐者阳气虚也暮吐者阴气虚也饥吐者邪火之实也饱吐者寒邪之实也虫吐者有虚有实虚则寒而实则热也水吐者吐黄水为实吐清水为虚也朝吐之病乃头一日之食至朝而尽情吐出也此乃阳气之虚阳气者乃肾中之阳气虚而非脾阴之气虚也若徒以人参白术以健其脾气亦终年累月而寡效不助其肾中之火则釜底无薪又何以蒸夫水谷此其症胃气不弱故能食之以藏于胃中而胃既藏一宿自当转输于脾矣而脾寒之极下不能化自然仍返于胃而胃不肯受而上反而出矣倘认之不清皆为胃气之弱仍用参 之类则胃益健而脾之寒虚如故何能使之下行哉况脾气既寒下既不能推送则大肠久无水谷之养亦且缩小即或脾有残羹剩汁流入大肠而大肠干枯亦难润导势不得不仍返之于脾而脾仍返之于胃而胃仍返之于咽喉而上出矣治之法急于肾宫温之方用八味地黄丸大剂煎服始能水中生火以煮土中之谷气脾土热而传化亦易且大肠得肾水之滋润则水谷亦可下达矣暮吐者朝食而即吐也亦有随食而随吐者此乃阴水衰之故胃中无液不能润喉所以水谷下咽便觉棘喉故随食而随吐或朝食而暮吐也倘亦以胃之虚而错用健脾开胃之剂愈助其火势之炎蒸而食转不能下咽矣法当用六味地黄丸汤大剂煎服或四物汤加人尿人乳亦大剂煎服庶几可愈否则徒自苦而已矣饱吐者因先有风邪入于胃中饮食入胃而胃气得饮食之势难与邪气相战故一涌而出往往有一吐而病自愈者所谓吐之即发之也吐后用二陈汤加减调治之亦未为不可至于饥吐者腹中无食何以作吐盖寒邪入腹挟肾水上凌于心驱其火而外出也此乃至危之症然而寒邪挟肾水而上冲者饱时亦有此病终不若饥时之吐为更重法当以热药温之方用理中汤温其命门之火健其脾胃之土使元阳无奔越而厥逆有返还之庆也虫吐之症虽有虚实寒热之异而虫吐则一也吾定一方专治虫而加减之可通治虫吐矣方用定虫丹服后万不可饮之茶水约二时可饮矣此方乃杀虫之圣药而又不十分耗气所以饮之而虫死而痛亦随之而定也水吐之病吐清水者乃脾气之寒虚不若吐黄水者胃气之实热也故最宜辨清喻嘉言谓吐清水者有水窠之异不然何以吐水而绝不吐食耶其言则是而看症实非胃口之中那有更生一窠囊之理不知脾气寒虚则水不能分消专聚于脾而不知一经泛滥则倾肠而出而胃中糟粕何以绝无此又有故存焉盖胃气之行原禀令于脾土里病而表亦病脾病而胃亦病也脾之水既然上溢胃之水亦必然上行脾之气使糟粕不出胃之气亦使糟粕不出也喻生不知其妙以物理窥脏腑浅哉之见也此等之病必须健脾而加之重堕之品而不可单尚塞窍之药以专恃乎阻抑之也方用遏水丹一剂而吐止再剂而全愈三剂而吐不再发盖人参补气而白术止水二味原有奇功况又加茯苓等类以分消其水势之滔天又用鹿角霜以止流而断路又何至上吐之奔越哉

  定虫丹

  白芷(一钱) 苦楝根(二钱) 枳壳(一钱) 使君子(十个槌碎) 槟榔(一钱) 甘草(一钱) 白薇(三钱) 榧子肉(三钱槌碎) 茯苓(三钱) 乌梅(三个) 水煎服如热加黄连(一钱) 寒加干姜(一钱)实加大黄(二钱) 虚加人参(三钱)

  遏水丹

  人参(一两) 白术(二两) 茯苓(一两) 肉桂(一钱) 干姜(二钱) 鹿角霜(一两) 水煎调鹿角霜末服

  卷之二(亨)虚症实症辨

  泻症

  泻症多虚亦未尝无实泻也实泻之症腹痛多不可手按完谷不化倾肠而出粪门之边觉火毒烧焚里急后重与痢疾正复相似但无鱼冻瘀血而已此乃火势借水横行土随水转翻江破海而来其势难于止抑投之茶水立时俱下投之米食即速传出仍如故物似乎膀胱不化而脾胃无权大小肠尽行失令苟不治之得宜三昼夜必然归阴此等之症万中见一原不必细辨然世既有此病之一种吾又何可置而不论世人用脾约丸亦佳而终非一定不可移易之方吾今特传一方以治此症神验之极方名收脾汤先服未有止势再服之无不止者神方也其虚症之泻或脾泻或肠泻或肾泻三症大约可包而治之法亦不相远惟是肾经之泻不特不可止水而兼且必须补水以止泻人实难知非补水可以止泻盖水必得火而后能生补水者又不可不补火也补火者补命门之火也火在水之中徒补火则火且飞扬不能止泻必于水中补火则火得水而生而水得火而止其中实有至理非漫然好辨也但脾泻肠泻与肾泻从何以辨其虚实哉脾泻之虚腹喜温而不喜冷冻饮料食能食而不能化面色痿黄手足懒惰此脾泻之虚症也方用燥脾止流汤方中纯是健脾去湿之品投脾之所好土旺而水自归元也肠虚之泻腹中时时雷鸣或作水声大便不实小便清长者是此等之病亦要健脾助气为妙而佐之实肠之品则泻可除而肠之气又旺可以传导水谷也方用补肠至圣丹此方之妙妙在鹿角霜下行而固脱然不佐之人参健脾之药虽用鹿角霜仍是徒然止脱而终不能生气于绝续之时挽回于狂澜无砥柱之地也肾虚之泻必于夜半子时或五更前后痛泻三四次五六次不等日间仍然如病患者此是肾泻名为大瘕泻也倘徒以脾胃药止之断不能愈必须用热药以温其命门为妙方用温肾止泻汤此方虽补肾而仍兼补脾补肾以生其火补脾以生其土火土之气生寒水之势散自然不止泻而泻自止也

  收脾汤

  黄连(五钱) 山药(一两) 薏仁(五钱) 车前子(五钱) 茯苓(五钱) 人参(五钱) 肉桂(五分)水煎好用米糕粉炒熟调服之

  燥脾止流汤

  人参(五钱) 山药(一两) 芡实(一两) 泽泻(二钱) 吴茱萸(五分) 炒干姜(五分) 茯苓(五钱)神曲(五分)水煎服

  补肠至圣汤

  人参(三钱) 茯苓(五钱) 薏仁(一两) 芡实(五钱) 肉桂(一钱) 山药(一两) 鹿角霜末(五钱)水煎汤调服

  温肾止泻汤

  白术(三钱) 茯苓(三钱) 熟地(八钱) 附子(二钱) 肉桂(二钱) 车前子(二钱) 北五味(三钱) 山茱萸(五钱) 山药(一两) 薏仁(五钱) 巴戟天(五钱)水煎服

  卷之二(亨)虚症实症辨

  头痛

  头痛有虚有实实痛易除而虚痛难愈实痛如刀劈箭伤而不可忍或走来走去穿脑连目连鬓连齿而痛风痰壅塞于两鼻之间面目黎黑胸膈饱胀叫喊号呼皆实症也倘以为虚而用补阳之药转加苦楚必以散邪去火为先而病始可去方名升散汤此方全是发散之药必须与前症相同者方可用二剂而病去如失否则未可轻投也至于虚症头痛有阳虚阴虚之分阳虚者脾胃之气虚阴虚者肝肾之气虚也脾胃之气虚者或泻后得病或吐后成灾因风变火留恋脑心以致经年累月而不效方用补中益气汤加蔓荆子一钱半夏三钱一剂而痛如失阴虚者肾肝之气不能上升于头目而颠顶之气昏晕而头岑岑欲卧或痛或不痛两太阳恍若有祟凭之此症若作阳虚治之不特无效而且更甚往往有双目俱坏而两耳俱聋者可慨也方用肝肾同资汤一剂而晕少止再剂而晕更轻四剂全愈此方妙在肝肾同治少加入颠之药阴水既足肝气自平肝气既平火邪自降设不如此治法徒自于头痛救头风邪未必散而正气消亡必成废人而不可救矣

  升散汤

  蔓荆子(二钱) 白芷(二钱) 细辛(一钱) 本(五分) 半夏(三钱) 甘草(一钱)水煎服

  肝肾同资汤

  熟地(一两) 白芍(一两) 当归(一两) 川芎(一两) 细辛(五分) 郁李仁(五分) 白芥子(五钱)水煎好半钟加入酒一碗其饮

  卷之二(亨)虚症实症辨

  臂痛

  臂痛虽小症而虚实宜分盖此等之症最难辨也实症若何其痛长长在于一处皮毛之外但觉苦楚按之痛更甚口渴便闭此实邪也用搜风散火祛痰之味自然有效苟若不然更添疼痛吾以外祛汤治之一剂而痛轻两剂而痛减三剂而痛愈使邪从外入仍从外出也虚症若何其痛不定或走来而走去或在左而移右捶之而痛减摩之而痛安或作 而现形或生瘢而见色口必不渴而痰结更深肠必干枯而溺偏清白此真气之虚而痰气壅滞固结而然也若用祛风之剂而身原无风或用祛火之药而体非实火即用消痰之剂而正气既虚痰亦难去必须用健脾补肾之药而后佐之去风去火去痰之品自然手到病除也方用卫臂散此方全不去治臂痛而单去滋肝益肾水木有养自不去克脾脾气健旺自能运动四肢何致有两臂之痛哉

  外祛汤

  白术(五钱) 防风(三钱) 炒栀子(三钱) 荆芥(三钱) 半夏(三钱) 乌药(三钱) 甘草(一钱) 白芍(三钱) 水煎服

  卫臂散

  黄 (一两) 当归(五钱) 防风(一钱) 白芥子(三钱) 白芍(五钱) 茯苓(五钱) 熟地(五钱) 枸杞子(三钱) 薏仁(三钱)水煎服

  卷之二(亨)虚症实症辨

  足痛

  两足之痛亦有虚实其症与两臂相同而少有异者盖足居下流多感水湿之气实症之生必为水肿按之皮肉如泥者是也虚症之生虽感水气而不致肿胀之如泥骨中作酸时痛时止久之膝大而腿胀者是也实症宜泻其水用牵牛甘遂各二钱煎汤服之实时获效正不必俟其大肿而后治之也虚症不可泻水宜补其气而兼利湿温其火而带治其风之为得也方用顾足散此方之妙妙在用气分之药以壮其气气壮而后利水则水自出而邪自难留也

  顾足散

  黄 (一两) 薏仁(一两) 芡实(五钱) 白术(一两) 车前子(五钱) 肉桂(五分) 防风(五分) 茯苓(五钱) 白芥子(五钱) 水煎服

  卷之二(亨)虚症实症辨

  齿痛

  齿痛人之最小之疾也然不得其阴阳之道最不能愈而最苦也齿之部位不同有脏腑之各属然而各分脏腑之名目反致炫惑不若单言阴阳易于认识虽然阴阳终于何而辨之仍亦辨之脏腑而已矣大约阳症之痛多属于阳明胃经之火此火多是实火发作之时牙床必肿口角流涎喉咙作痛欲食甚难不食作痛汗出而口渴舌燥而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辨症玉函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