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方妙用 - (TXT全文下载)

  声如鼾睡为肺绝。汗出如油为元气内绝。发直目上视。面赤如妆。汗缀如珠。法在不治。用药若迟数刻。即死矣。急用三生饮一两。加人参一两。(一百零四)

  按三生饮中。近时附子俱以盐腌过乌头。非四川产者无力。愚用熟附子一两。干姜五钱。

  炙甘草四钱。一服汗略止。再服眼睛略动。三服加人参三钱。渐有生意。必须半日服三剂。

  中风愈后。照刘朱李薛诸法。缓缓调治之。

  愚按。开窍以驱风。非是正法。内经重在填窍。金匮有侯氏黑散风引汤二方。是补天手段。

  附小续命汤六经加减并针灸法如中风无汗恶寒。根据本方。麻黄杏仁防风各加一倍。又宜针至阴出血。(穴在足小指外侧甲角。针一分。)昆仑。(穴在足外踝后踝骨。针透太溪。)○如中风有汗恶风。根据本方桂枝芍药杏仁各加一倍。又宜针风府。(穴在项后入发一寸。针入三分。禁灸。)以上二症。皆太阳经中风也。如中风有汗。身热不恶寒。根据本方。加石膏知母各二钱。甘草再加一倍。去附子。○如中风有汗。身热不恶风寒。本方加葛根桂枝黄芩再加一倍。宜针陷谷。(穴在足大趾次指外间骨节后陷中。针入五分。)去阳明之贼。兼刺厉兑。(穴在足大趾次趾端去爪甲如韭叶许。)以泻阳明之实也。以上二症。皆阳明经中风也。

  如中风无汗身凉。根据本方。附子加一倍。干姜加二倍。甘草加二倍。又宜刺隐白。(穴在足大趾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去太阴之贼。 此太阴经中风也。如中风有汗无热。根据本方。桂枝附子甘草各加一倍。又宜针太溪。(穴在足内踝后跟骨上陷中。针透昆仑。)此少阴经中风也。

  如中风六经混淆。系之于少阳。或肢节蛮痛。或麻木不仁。根据本方。加羌活连翘。又于少阳之经纪骨穴。(在足外踝上三寸。灸五壮。)灸以引其热。取厥阴之井大敦穴。(在足大趾甲聚毛间。)刺以通其经。 此少阳厥阴经中风也。

  新按(受业侄凤腾注。诸书逐而散之。风散即为气散。生而亦死。兹法养以和之。气和即为风和。死可回生。为风症补千古所未及。)壬戌岁。(念祖)在保阳供职。

  制宪熊大人召诊。诊得两手脉浓而长。唯左手兼些弦象两寸略紧。(念祖)谓脉浓得土之敦气。以浓道载浓福。脉长寿亦长。非谀语也。但弦为风脉。紧为痛脉。紧在两寸。恐上半身有痹痛等症也。大人云。所言俱对。但背上及手腕痛。或愈或作。约有五年余。指头麻木。

  十年前颇甚。今略麻而不木矣。(念祖)曰。风在骨节而作痛。妙在痛处。痛是气血与风邪相拒。非若偏枯之不痛也。书谓中指麻木。三年内必有中风之患。以中指属手。心主之经故也。

  今拇指食指为甚。特肺与大肠之气不调。不甚为害。然必须治之于早也。

  薛氏云。服风药。以预防中风。适以招风取中。(念祖)师其意。而不用其方。拟用黄五物汤常服。

  黄 桂枝尖 生芍药(以上各二钱) 生姜(四钱) 大枣(二枚擘) 水煎服。

  昔人云。人在风中而不见风。犹鱼在水中而不见水。风。即气也。人在气交之中。得风以生。即宋儒所谓和风一至。万物皆春是也。因风以害。即释氏所谓业风一吹。金石乌有是也。人身五脏。而肝为风脏。乃生死之门户。无病。则风和而气息脉息俱和。不见其为风。

  有病。则风疾而气息脉息亦疾。遂露出风象。甚至目直手足动摇抽掣汗出如珠痰涎如涌等症。

  大显出风象。治之不及矣。唯指头麻木时。或眩运时。或历节作痛。病未甚而治之于先。则肝得所养。斯不为风病矣。肝属木而主春。阳春有脚。能去而亦能来。别有所以留之之道。

  吾于邵子之诗悟之。内经云。神在天为风。又曰。大气举之。庄子云。万物以息相吹也。孟夫子谓塞乎天地之间。佛经以风轮主持大地。异同处实有一贯之道焉。兹方也。认定肝为风脏。取桂枝通肝阳。芍药滋肝阴。阴阳不偏。是为和气。亦即和风也。盈天地间。皆风而皆气。气贵善养。黄 之补。是养气章勿忘工夫。大枣之缓。是养气章勿助工夫。且倍以生姜之雄烈。所以还其刚大浩然之体段。圣贤之一言一字。包函万有。自可以互证而益明。

  又拟丸方。(时常服食之方。与救病之方不同。故取和平之药。与五谷五菜同功。古云药以治病。食以丛丸。此方取义等于食物。即勿药意也。)

  熟地黄(六两。) HT 潜白术(六两。米泔浸一宿。去皮切片。饭上蒸。) 怀山药(三两。生姜汁拌炒。) 甘枸杞(三两。隔纸烘。) 川附子(二两炒。) 上肉桂(一两去皮。

  不见火研。) 人参(二两。饭上蒸软。切片隔纸烘研。) 鹿茸(去毛切片。酥炙。勿伤焦。)

  麦冬(二两。绍酒润晒烘。) 五味子(二两。盐水浸炒味) 根据制研末。炼白蜜丸如桐子大。

  用朱砂此方。与黄 五物汤相表里。黄 五物汤。补气以治风。所重在肝。肝为风脏。风者。

  天地之噫气也。气和即风和。鼓舞动荡。无有不周。即孟子所谓塞乎天地之间是也。此方补肾。亦是养肝。肝属木。为东方之生气。庄子云。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息以相吹也。然而木生于水。乙癸同源。所重尤在于肾。内经云。肾藏志。又云。肾者。作强之官。夫曰作强。则为刚大浩然之根本。即孟子所谓夫志气之帅是也。圣贤言包万有。虽养气章主学问而言。而尊生之道。亦在其中。自汉医后。无一人谈及。鲜不以(念祖)之论为创。其实有所本而言。

  方中。熟地补先天肾水。白术补后天脾土。然欲补肾。必先聚精。故取枸杞函精气之完足。以佐熟地所不及。欲补脾。必先浓土。故取山药具土气之冲和。以佐白术所不及而为脾肾之总根者。则在命门。命门之外。为两肾坎外之耦也。两肾之中。为命门。坎中之奇也。

  方中。附子入命门血分。肉桂入命门气分。二药温养水脏。为生生之本。即邵康节先生所谓地下有雷声。春光弥宇宙是也。又合生脉散(人参五味麦冬。)之酸甘化阴。俾辛热之阳药不。再加鹿茸为血气所长。较无情之草木倍灵。外以朱砂为衣者。取其色赤入心。

  内经云。心藏神。肾藏志。朱子论语注云。心之所之之谓志是也。各家之说不足凭。而内经为三坟之一。证之圣经贤训。字字相符。医与儒。原非二道也。

  卷一

  痨症

  前人分别名色最多。其实铺张语。临症之际。反启人多岐之惑。大抵外感内伤。七情过用。皆能致之。其症倦怠少食。或常畏寒。或常发热。或寒热往来。气色日见憔悴。肌肉日见消瘦。即将入痨症之门。若咳嗽不已。吐血时止时来。是既成痨症。法在不治。二症另立一门。宜参看。

  凡脉。极大极小极虚。皆痨也。但渐缓。则渐渐有生意。若渐数。则渐入死门。若数而兼紧弦。十不救一。左右关俱弦。死期不远。

  昔人谓此症服寒凉之药必死。愚以为不尽然。火盛抽薪。正不可无权宜之计。火平即舍去。亦何害哉。且寒凉之药不可久服。人人俱知也。唯滋阴降火。及不凉不温之品。最足误人。余每遇痨病之家。未诊时。见其案上有薛氏医按景岳全书医方集解本草备要等书。曰以麦门冬代茶。则不复与诊。知其中于药魔。定其必死也。余素不喜寒凉。姑以寒凉方之不可弃者。首列之。

  肺痿声嘶。喉痹咳血烦躁。宜滋肾丸。(九十四)

  小便癃闭者。亦宜之。

  血热妄行。脉洪大。身壮热。或吐血。或衄血。宜四生丸。(一目)

  吐血便血。妇人血崩血淋。及伤寒斑黄未已而吐血者。宜犀角地黄汤。(九十九)

  骨蒸发热。日静夜剧。及妇人热入血室。胎前发热者。宜地骨皮散。(九十五)

  午后发热。盗汗不止者。宜当归大黄汤。(六十五)

  吐血衄血盈盆盈斗者。忌骤用苦寒及辛温之药。急用后方。服后熟睡。勿触其醒。则立可重生。一夜复元。宜独参汤。(八)

  胃中湿热。身黄溺赤。口疮牙床糜烂。吐血衄血。宜甘露饮。(八十七)

  感秋燥之气。咳嗽不已。宜泻白散。(八十六)

  感秋燥之气。洒淅恶寒。寒已发热。渐至咳嗽误以参木补之。致肺中之热。无处可宣。

  急奔大肠。食入。则不待运化而出食不入。而肠中之垢。亦随气奔出。泻痢不休。宜以润肺之药兼润其肠。则源流俱清。寒热咳嗽泄利。一剂俱止。此喻嘉言得意之法也。宜泻白散去粳米。如黄芩阿胶杏仁。

  梦遗失精。及梦与鬼交。宜封髓丹。(七十四)

  午后发热。腰痛足酸。服六味丸不效者。宜大补阴丸。(二十三)

  气上逆。烦热呕吐。若惊悸不眠。宜温胆汤。

  加真阿胶枣仁。(九十)

  气 郁之属于肺者。属于肺之燥也。诸痰喘呕之属于上者。亦属于肺之燥也。宜清燥救肺汤。(七十六)

  以上诸方。虽曰寒凉。却能培养生气。为痨门不可少之方。亦是权宜暂用。为痨门不可恃之方。

  痨字从火。未有痨症而不发热者。世医以若寒为戒。谓滋阴一法。最为妥当。而不知此症多是阴盛为病。滋阴是益其病也。人皆曰。阴虚则火动。吾独曰。阴盛则火动。何以言之。

  心肺在上。阳之位也。胸中之阳宣布。如日月一出。爝火无光。何有发热之病。唯下焦之阴气一盛。上干阳位。足太阴脾之湿气动而为水饮。干于手太阴肺。则咳嗽不已。足少阴肾之寒气动而为阴血。干于手少阴心。则吐血不休。虚痨以此二症为提纲。非阴盛所致而何。且心肺之位。如太空也。下焦之阴气上冲。阴霾密布。白昼亦如长夜。不独灯烛之火有光。

  即腐草萤虫。俱能生光。岂非阴盛火动之一证乎。况人身中有龙雷之火。非诸经之火可比。

  然必阴云四合。而龙雷方得遂其奔腾之势。而烈日当空。雷龙潜伏矣。以下诸方。皆退热之良法。学人须当细玩。

  一仲景法。以小建中汤为主。方中桂枝生姜。宣胸中之阳。即所以除阴火也。后人识见不及古人。虑姜桂之热。只用温补之品。东垣云。参 甘草。为泻火之良药。又云。甘温除大热。视古方虽低一格。犹有先民之矩 。

  宣肺阳。则天气清明。地气不能蒸湿而为云。而龙雷之火不作。为退热一大法。计八方。

  保元汤。(七)补中益气汤。(五)当归补血汤。(六)四君子汤。(一)六君子汤。(二)五味异功散。(四)香砂六君子汤。(三)归脾汤。(二十一)

  以上八方。皆手足太阴之药补也。退热进食除痰止血极验。唯咳嗽一症。方由饮邪方中人参。其味甘苦属阴。其质柔润多液助湿非饮症所宜。故仲景于咳嗽症。去人参。加干姜五味。或再加细辛三味为主。寒热燥湿之药随宜加入。其法最妙。不可不知。如肺燥肺热。人参又为要药。

  宣心阳。则离光普照。爝火无光。又为退热一大法。计十方。

  附子理中汤。(一百零七)近效术附汤。(一百零六)人参养荣汤。(十二)圣愈汤。(十八)正元丹。(二十)二加龙骨汤。(三十二)黑锡丹。(三十)术附汤。(一百零五) 附汤。

  (一百零五)参附汤。(一百零五)

  以上十方。皆手足少阴之药。治验同前。通有流精气扶元气补火以攻水之妙。但吐血症。

  以理中汤照古法等分煎服神妙。或照仁斋直指。加木香当归亦妙。所以妙者。血得暖。则循行经络。干姜与甘草并相之功也。或用炙草四钱。干姜炮黑二钱。三味子二钱煎服。亦妙。

  引火归源。用八味丸。自薛立斋张景岳以后。皆奉为枕中之秘。其实治标之法。不可常服。

  余每见久服滋阴之剂。发热日甚。后医翻前医之案。谓热药固不可用。而以地黄滋阴之品。

  倍用以制其毒。则能引火归源。其热气退。投以八味地黄汤等。初服一二剂如神。再服一二剂。不甚见效。再服三四剂。虚症大作。其热如焚。病家或疑桂附之误。而更医。或信任不疑。而归咎于附子之制法不佳。其肉桂之产非道地。视二药如鸩。遂以滋阴者枉其归阴。所以然之故。千古无一人悟。及余谓一一明之。盖阴气居于阳位。邪火因而窃动。忽得桂附扶胸中之阳。则邪火自然退听而不敢动。故初服而效。至三四服而不效者。习以为常也。至五六服而发热更甚者。桂附阳药之少。不敌地黄一派阴药之多也。或曰数方中阴药数倍于阳药。阳药固掣肘而不尽其量。宜其不效。何以前效而后不效欤。余曰。此问正不可少。个中机关。必须识破。然后可以得病情。凡阴药性柔而行缓。缓则相续而不绝。阳药性刚而行急。急则迅发而无余也。胃如分金之炉。一柔缓而逡巡不进。一刚急而捷足先登。入咽之后。

  但见桂附之扶阳。若忘地黄之滋阴。故初服而效。至于数服。桂附虽烈。无如前日之地黄等药。缓行未了。又得新入之地黄以助之。势可相敌。故三四服不甚见效。乃服至五六剂而大发者奈何。盖以每日所服之桂附。如火一发而无余。而同剂中之地黄等药。如水之渐注。

  不骤之积日多。些少之桂附。安能与之为敌。宜其服之增热也。天地间两可之见。最为误事。

  不可不知。

  八味地黄汤。(十五)全真一气汤。(三十一)十味地黄丸。(十九)

  痨症愈后。不可无调养之法。丸剂优于汤药。宜八味地黄丸。(十四)天王补心丹。(十三)龟鹿二仙膏。(十七)还少丹。(十七)全鹿丸。(二十五)八味地黄丸。(十五)加味虎潜丸。(二十四)

  卷一

  附录慎柔五书

  凡久病服寒凉。气伐过多。以至三阳气衰。痰凝气滞。以调元之剂治之。阳气一动。则少阳先升。少阳欲先出。前有太阳。后有阳明。遏截不能伸。少阳之气至太阳。太阳与之并则寒。与阳明并则热。适成寒热疟状。非真疟也。其太阳气达。遂有伤风之状。鼻塞恶风寒之症见矣。阳明气达。则有作泻之症。此时正当调脾补元。分头施治。则旧病尽脱矣。

  损病。六脉俱数。声哑口中生疮。昼夜发热无间。经云。数则脾气虚。此真阴虚也。用四君。加黄 山药莲肉白芍五味子麦冬煎。去头煎不用。止服第二三煎。此为养脾阴秘法也。

  服十余日。发热渐退。口疮渐好。方用丸剂。如参苓白术散。亦去头煎。晒干为末。陈米锅焦打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日服三钱。或上午一钱。百沸汤下。盖煎去头煎。则燥气尽。遂成甘淡之味。淡养胃气。微甘养脾阴。师师相授之语。毋轻忽焉。

  愚按。煎去头煎不用。黄履素(讳承昊)折眩漫录。亦云神妙秘法。

  又按。以淡补脾之说。余一时亦不能会悟。后得徐灵胎书。谓五味各有所属。味甘属土。

  然土实无味也。故洪范论五行之味。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KT 作辛。皆即其物言之。惟于土则曰稼穑作甘不指土而指土之所生者。可知土本无味也。无味即为淡。淡者。五味之所从出。即土之正味也。故味之淡者。皆属于土。如茯苓山药石斛之类是也。五脏皆受气于脾。故脾为五脏之本。五味皆托始于淡。故淡为五味之本。慎柔黄履素煎去头煎。

  取无味之味以补脾。诚秘法也。

  卷二

  肿

  (肿者。皮肤肿大也。胀者。心腹胀满也。臌者。心腹痞满。而四肢瘦小。昔人谓之蛊肿症。从来有气肿水肿之辨。内经以按之 而不起者为气。即起者为水。后医多反其说。

  然气滞水亦滞。水行气亦行。正不必分。总以不起为肿甚。即起为肿轻。肾囊及茎中肿。大多死。

  脉本沉。 若浮而弦。宜发汗。 若浮而鼓指有力。宜越脾汤。 若浮在皮外。多死。 若沉而紧。宜麻黄细辛附子之类。 若沉而缓。易愈。 若沉而微细。宜温补。

  初起。面上微肿。两目下名卧蚕。更肿些。一身觉重滞。微喘。小便不利。即肿症之渐。

  宜如皮肤肿大。气喘小便不利。宜五皮饮。

  上肿。宜发汗。加苏叶防风杏仁各三钱。下肿。宜利水。加猪苓防己各二钱。木通一钱。

  小水多。为阴水。加附子干姜各二钱。白术三钱。川椒木香各一钱。小便不利。为阳水。加防己猪苓知母各二钱。凡脉虚人羸。宜加白术人参肉桂附子。脉实人健。加莱菔子枳壳各二钱。凡畏风之甚。宜加生黄 。三四钱。或再加附子二钱。(八十)

  如小便点滴俱无。气喘口不渴。宜滋肾丸。(九十四)

  如前药不效。宜用济生肾气丸。药料作汤服。或前症愈后。亦以此丸服一月收功。

  济生加减肾气丸。(一百零九)

  如服利水之药。而小便愈少者。

  补中益气汤。

  首煎照常服。二煎服后。以手指探吐。(五)

  愚按。水肿病。浅者照上法治之愈矣。深者。必遵金匮五水而治之。余着有金匮浅注。

  颇有发明。风水由于外邪。法宜发汗。皮水者。外邪已去经而入皮。故不恶风。病在皮间。

  故内不胀而外如鼓皮病不涉于内。故口不渴。然水在于皮。亦必从汗以泄之也。石水病在脐下。阴邪多沉于下。法用麻黄附子甘草汤。重在附子。以破阴也。黄汗者。外邪伤心。郁热成黄。胸满。四肢头面俱肿。病在于上。法用桂枝汤。加黄 。啜热粥以取微汗。重在桂枝。

  以化气。尤赖啜粥取汗。以发内外交郁之邪也。唯正水一症。正内经所谓三阴结谓之水。结则脉沉。水属阴则脉迟。三阴结。则下焦阴气不复与胸中之阳相调。水气格阳则为喘。其目窠如蚕。一身尽肿。可知金匮之论甚精。徐忠可之注甚妙。试节录之。金匮云。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热潜相搏。名曰沉。趺阳脉浮而数。浮脉即热。数脉即止。热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

  沉则脉络虚。伏则小便难。虚难相搏。水走皮肤。即为水矣。徐忠可注云。此段论正水之由也。谓人身中健运不息。所以成云行雨施之用。故人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人之气。

  以天地之疾风名之。寸口脉主上。犹之天道必下济而光明。故曰阴生于阳。趺阳脉主下。犹之地轴必上出而旋运。故曰卫气起于下焦。今寸口脉浮而迟。浮主热。乃又见迟。迟者。元气潜于下也。既见热脉。又见潜脉。是热为虚热。而潜为真潜。故曰热潜相搏名曰沉。言其所下济之元气。沉而不复举也。今趺阳脉浮而数。浮主热。乃又见数。数者。卫气止于下也。

  既见热脉。又且止脉。是于客气为热。而真气为止。故曰热止相搏名曰伏。言其宜上出之卫气。伏而不能升也。从上而下者。不返而终沉。从下而上者。停止而久伏。则旋运之气几乎熄矣。熄则阴水乘之。故曰沉伏相搏名曰水。见非止客水也。又恐人之不明乎沉伏之义。故又曰。络脉者。阴精阳气所往来也。寸口阳气沉而在下。则络脉虚。小便者。水道之所从出也。跌阳真气止而在下。气有余即是火。火热甚。则小便难。于是上不能运其水。下不能出其水。又焉能禁水之胡行乱走耶。故曰虚难相搏。水走皮肤。即为水矣。水者。即身中之阴气。合水饮而横溢也。沉伏二义。俱于浮脉见之。非真明天地升降阴阳之道者。其能道只字耶。

  此仲景所以为万世师也。徐忠可此注。妙不可言。独惜仲景不立方。忠可又不补出应用何方。致世之患此者。或死于庸医之舟车丸神佑丸疏凿饮子等方。或死于明医之实脾饮济生肾气丸补中益气汤导水茯苓汤等方。以挺与刃。余又不忍坐视而不救。故拟方于后。

  卷二 肿

  消水圣愈汤

  治水第一方。然必两手脉浮而迟。足趺阳脉浮而数。诊法丝毫不错。一服即验。五服全愈。否则不可轻用此秘方也。大道无私。方不宜秘。然黄帝有兰台之藏。长桑有一恐轻试之误。一恐泄天地之机也。余出此方。以俟一隅之反。非谓一方可以天雄(一钱制) 牡桂(二钱去皮) 细辛(一钱) 麻黄(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炙) 生姜(二钱) 大枣(二枚) 知母(二钱去皮) 水二杯半。先煎麻黄。吹去沫。次入诸药。

  煮八分服。日夜作三服。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水盛者。加防己二钱。

  天雄补上焦之阳。而下行入肾。犹天造下济而光明。而又恐下济之气潜而不返。故取细辛之一茎直上者以举之。牡桂暖下焦之水。而上通于心。犹地轴之上出而旋运。而又恐其上出施之用。若潜而不返。则气不外濡而络脉虚。故用姜枣甘草。化气生液。以补络脉。若止而不上。则气聚为火。而小便难。故以知母。滋阴化阳。以通小便。且知母治肿。出之神农本草经。而金匮治历节风脚肿如脱与麻黄附子并用。可以此例而明也。此方即仲景桂甘姜枣麻

  卷二 肿

  辛附子汤

  加知母一味。主治迥殊。可知经方之变化如龙也。

  野老某。年八旬有奇。传予奇方。用生金樱根。去粗皮一两半。吴风草三钱。香菌极小团结者七枚。水煎服一服。小便即通而肿愈。○余细绎此方极妙。麻黄大发汗。而根又能止汗。橘肉生痰壅气。而皮又能化痰顺气蚕因风而致僵。反能驱风如神。此大开大阖之道。金樱子之大涩小便。即可悟其根之大通小便矣。吴风草原名鹿衔草。能除湿热。故素问与泽泻白术同用。以治酒风。更妙。是小香菌一味。此物本湿热所化。用之于除湿祛热坠中。同气相感。引药力至于病所。而诸药之性一发。则湿热无余地以自藏。俱从小便而下矣。此必异人所授遗下。所谓礼失而求诸野也。惜余未试

  卷二

  胀

  (此症与肿症相因者。宜以治肿之法治之。或内胀而外不肿者。治法稍异)

  心腹胀满甚者。宜平胃散为主。气郁。加麦芽香附各二钱。伤食者。加莱菔子山楂干姜。伤酒。加干葛三钱。砂仁一钱。痰多。加茯苓三四钱。多呕。加半夏生姜各三钱。胸上胀不横通而胀。

  加木通茜草麦冬栝蒌贝母。浊气在上。加柴胡半夏桔梗。心下痞满。加黄连黄芩各一钱。干姜八分。

  腹痛。加生白芍三钱。腹痛因大便不通者。再加大黄二钱。小便不通合五苓散。若贴脐左右上下胀者。胀必兼痛。为冲脉逆而不舒。去苍术。加红花归芍柴桂治之。若季胁两旁兼小腹胀痛者。乃厥阴内不交于少阴。外不合于少阳。加柴胡人参半夏桂枝当归治之。(八十)

  腹胀喜按者。宜后四方。

  附子理中汤。(一百零七)○(虚寒。)

  补中益气汤。(五)○ (脾土失调地气不升。) 六君子汤。加干姜。(二)○(脾虚痰多腹胀。) 香砂六君子汤。(三)

  愚按。以上诸法。治而不应者。必以膀胱为主。喻嘉言云。人身胸中空旷如太虚。地气上而为云。必天气降而为雨。地气始收藏不动。诚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之意。则云行雨施。而后沟渎皆盈。水道通决。乾坤有一番新景象。此义首重膀胱一经。经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如人之饮酒无算而不醉者。皆膀胱之气化而出也。膻中位于膈内。膀胱位于腹中。膀胱之气化。则空洞善容。而膻中之气。得以下运。若膀胱不化。则腹已先胀。膻中之气。安能下达耶。然欲膀胱之气化。其权在于葆肾。肾。以膀胱为腑者也。肾气动。必先注于膀胱。屡动不已。膀胱胀满。势必连于胸膈。其窒塞之状。

  不可名言。肾气不动。则收藏愈固。膀胱得以清净无为。而膻中之气。注之不盈矣。膻中之气。下走既捷。则不为牵引所乱。而胸中旷若太空矣。此论。可为胸腹满及痰饮症之金针。

  卷二

  臌症

  臌症。多是气虚中满。误服枳朴宽胀之药所致。属实者少。属虚者多。

  臌症属实者。其来必暴。有气血食饮寒热虫之别。辨症详于心腹九种之中。唯饮气两胁痛有水气。或呕清水。宜后三方。酌其虚实。加减用之。

  备急丸。(五十三)

  五积散。(四十二)

  平胃散加减。照前血臌。加川芎桃仁。虫臌去甘草。加黄连榧子干姜。或另服乌梅丸四十九日。

  臌病属虚者。其来必渐。若气喘水气盛者。宜黑锡丹。若腹大如箕。四肢消瘦。初因吐酸而起。后吞吐皆酸。宜附子理中丸加黄连。若单腹胀。初服劫夺之药少效。久用增张。硬如铁石。昧者见之。方谓何物邪气若此之盛。自明者观之。不过为猛药所攻。即以此身之元气。转与此身为难。首如驱良民为寇之比。喻嘉言治有三法。一曰培养。宜术附汤。加干姜陈皮。一曰招纳。宜补中益气汤。加半夏。一曰攻散。宜桂甘姜枣麻细附子汤。金匮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时方妙用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