钵池山志 - (TXT全文下载)

始足以千古。后有游者,登斯亭而念周茂叔之为人,必睪然高望而思奋矣。
  重游爱莲亭记黄达

  (《一楼(接)[集]》,又见《淮安关志》)

  板闸爱莲亭,久为榷关使者别墅,外人少问津者。辛卯夏,王子澄观、周子有光导余一游。越明年壬辰,关使已更代,游者不之禁,二子复邀余游其亭焉。

  肩舆径往通源寺,少憩,(剌)[刺]小舟循杯渡桥北,菱荡苇滩,数折然后至。是日也,火云流天,欲作雨势,不果。开窗列坐,荷香从水面来,馥郁袭人,一切竹几木榻茶铛酒榼之具,随意位置,境界清凉,尘埃绝远。昔人题句云:“五六月间无暑气,二三更后有渔歌。”其信然矣。

  余昔来此,但见张锦幕,铺绣茵,如行署然,坐移时便去。窃喜屐齿重经,而亭之真趣始出也。回忆去年同游者,焦君越江、高君曙林,焦君乞休归故里,而余与高君尚为五斗米羁滞,则又不禁抚景徘徊,感慨系之矣。且是亭,向望之如海上仙山,不可径到,今忽为余熟游之地,固主人之贤而好客,而亦以见天下事,其与人远近离合,固若有数存于其中者,类如斯耶?

  夕阳乱影,晚风在林,客有思归者,相与登舟而去。

  爱莲亭记李如枚

  (《淮安关志》)

  山子湖旧有爱莲亭,前监督党古礼所建。乾隆甲午河溢后湖淤,亭亦废没。丙申,伊精一来榷,即其址改建为观音庵。后文津书院肄业之士亦借为课地焉。予以莅斯任也,既捐廉另建文津书院,易爱莲亭为里塾,设文、经、蒙三馆,额曰“爱莲书塾”,存其迹也。夫境地之变迁,世所恒有,后人往往于名胜之地,寻其遗迹,俯仰留连无他,爱古之情,勃发于不自已也。况乎“爱莲”旧址即此,犹存曲港蒹葭,轻舠可泊。其名存,其地亦藉以存。必谓亭榭非昔,喟然殊观,是又予之所不知者。

  过爱莲亭清刘宫

  (以下并《山阳诗征》,此首又见《淮安关志》)

  寺幽思再至,高岸冷风斜。湖阔春生水,庭寒夕敛花。物情闲自见,游兴老逾赊。景色无殊昔,相观意趣加。

  爱莲亭张坦

  (此首又见《淮安关志》)

  水国开精舍,清机处处流。鱼知庄子乐,鹤爱远公幽。古岸新苔滑,斜阳老树秋。莲心尘不染,坐对近芳洲。

  过爱莲亭用沈石田画幅题句韵吴之榕

  (此首又见《山阳耆旧诗》)

  笑脱渊明漉酒巾,及时宁肯负芳春。照人白发湖光净,凤里刘预庵先生亦来亭上。映我青衫柳色新。帆逐乱云常不尽,寺如孤艇绝无邻。曲栏倚遍斜阳里,思与僧为世外民。

  春晚过爱莲亭吴进

  (以下并《一咏轩诗草》,此首又见《山阳诗征》、

  《淮安艺文志》、《淮安关志》)

  禅林自寂静,况复绕清(秋)[流]。
  花润非关雨,亭寒不待秋。
  疏钟鸣碧殿,孤鸟宿芳洲。
  归櫂迟迟放,言乘素月游。

  爱莲亭旧在湖中,黄河决后湖为陆地,

  复建是亭于陆,过而感作吴进

  风清芰荷香,往来游舫续。易而为沙田,力耕競趋犊。渊澄一湖水,何处归渟蓄?高复建梵宫,花清佛香馥。不知檐际鸟,曾否记湖渌。参差各散飞,去啄田间粟。

  爱莲亭黄达

  (《一楼集》)

  不受尘嚣境地幽,此间乘兴一闲游。开窗面面皆临水,坐榻时时似泛舟。雨过凉生汀树晚,风来香泛渚莲秋。孤亭无限空濛意,又下斜阳杯渡头。杯渡,桥名。相传黄河故址有孝子,为母病还家,风急不得渡,仙人以杯渡之,桥因此名。

  眼前濠濮少人知,坐爱荷香鼻观吹。曲径云深亭影暗,平桥水满櫂声迟。帆飞堤外归袁浦,叶落山头到钵池。还拟偷闲重问渡,渔歌秋夜月明时。

  鹤江刘丈招游爱莲亭孙畊

  (以下并《淮安关志》)

  招提开水阁,翠幙漾清溪。日落窗犹敞,花飞鸟乱啼。晚风依岸起,野雾入林迷。不惜今宵醉,诗成即席题。

  爱莲亭即事朱嶷

  浩渺平湖水,环中旧有亭。波光摇月牖,莲影动风屏。鸟狎知亲客,渔潜听讲经。纳凉依曲槛,乘兴驾游舲。岸火疏林透,行云古调停。晚来谁佐读,烁烁照窗萤。

  雨中过爱莲亭方体浴

  日落阴浓湖上寒,濛濛烟雨暗遥峦。荒村岸外云初合,野寺岩边钟已残。鹜宿蒲丛沙印浅,鱼游荇藻水波宽。扁舟携客寻幽处,风起花飞觉袂单。

  遥和怡庵榷使爱莲亭原韵阿克当阿

  石交崇正谊,礼贤协挚爱。润色始成美,道气亘千载。文运光斗牛,恢宏纫蘭佩。古迹山子湖,淮流环翠黛。亭圯变梵刹,净土无窒碍。仆昔整废基,育才开讲诲。太白本名贤,增创众钦戴。两地存旧名,德意尤慷慨。通经异蒙养,童冠各逐队。懿哉慰夙心,同怀志有在。且闻棠荫茂,榷政咸俾乂。我离淮七稔,隙车逾历块。回首仰嘉猷,扶轮越流辈。

  和怡庵榷使爱莲亭程虞卿

  德政去者贤,遗迹来者爱。只今爱莲亭,超然邑乘载。濂溪说已传,名言喜共佩。古亭契于斯,晴波绿染黛。湖水生春风,至理本无碍。一席许谈经,筑室延讲诲。我公培养心,人士争捧戴。访古有余情,踯躅起长慨。何曾系彩船,但艳采莲队。文派有渊源,津梁即此在。德音录谟言,经术重李乂。巍巍立楷模,世俗等蓬块。贱子亦何荣,颉(顽)[颃]数名辈。

  爱莲亭李如枚

  爱莲亭,旧为山子湖名胜之地。自河水湮垫,亭既倾圯,莲亦就湮。伊少空即其故址改建观音庵,前榷使阿公假庵东屋为文津书院。余昨冬承乏来淮,念书院名实未符,相地鸠工,于凤里另建新院,而以亭中旧廨为诂经之所,额曰“爱莲书塾”。庶爱莲亭之名不致久而遂没,爰赋此诗,兼示诸生。时嘉庆乙丑六月五日。

  佛地咫尺间,司空留遗爱。黄水漫湖亭,芳名徒记载。空余紫竹林,梵音杂仙佩。无渠亦无莲,古柳余浅黛。可释众生苦,尘心涤罣碍。阿公昔榷关,谈禅兼迪诲。藉此清净区,崇文今犹戴。余也奉命来,课士为增慨。感兹爱莲迹,今作婆罗队。文津有虚名,肄业何所在?筑馆河堤旁,抡才储英乂。循名贵责实,文章称大块。津梁逮此方,联翩企贤辈。

  泛舟爱莲亭怀潘四农邱广业

  (《淮安艺文志》)

  有约寻春此醉歌,匆匆人事屡蹉跎。秋光更比春光好,浅水芦花我独过。

  与勤子泛舟至爱莲亭潘德舆

  (《养一斋集》)

  小舟如薄云,荡水水不觉。水风摇日华,空翠满衣落。一转出市嚣,再转入林薄。不知前途趣,先识鸟声乐。儿童笑且和,天籁无凑泊。荇藻影不流,静里鱼虾跃。莲亭不必坐,兹游已寥廓。落日倚归舟,钟声烟一角。

  过爱莲亭放歌曹驹

  (《山阳诗征》)

  一碧万顷开白莲,茅亭小筑何巍然。一望莲花绕四面,山子湖畔波澄鲜。里湖莲叶肥,外湖涟叶(清)[青]。采莲渔舟小,朗朗天风生。天风忽尔下蓬莱,芙蕖吹落人间来。盈盈香气不能隔,五月六月花盛开。昔日筑亭人在否,今日花落明日藕。我祝花神莫漫开,六月二十四日,待我携尊酹美酒。

  爱莲亭晚眺王垲

  (《种墨山房吟稿》)

  古寺凭临水一方,田田莲叶接天光。溪边绿暗渔人艇,桥外红低佛子墙。野径云生秋草乱,闲庭风动落花香。钟声寂历归途晚,几处寒蝉噪夕阳。

  楝居《淮安关志》:胡从中晚年筑舍钵池山侧,绕屋种楝,颜所居曰“楝居”。

  过胡天(仿)[放]斋清张养重

  (《古调堂集》)

  主人爱独坐,庭敞望秋空。扶杖寻遗老,披襟迈素风。匙翻新米白,盘剥野菱红。尽把君诗卷,高歌落日中。

  题天(仿)[放]胡孝廉楝居图蒋楛

  (并序,《天涯诗钞》)

  气有二十四,大寒居其终;风有二十四,楝花为之殿。诚如楝居主人所谓难辞夫苦者。夫楝,入药,固自苦。何所取之?取其苦也。亦犹蒋生之名“楛”,非为《诗》之“榛楛济济”,干禄岂弟也;非为《书》之“惟箘、簵、楛”,三邦底贡,厥名也。无非以木傍加苦,其状甚苦,取其苦而已矣。与楝居之义颇有合焉。故“楝”、“楛”二字,去木皆成九笔,不惟义合,而数亦同。余小子不敏,愿讬高人之居相发明之,其谁曰不可?诗曰:

  黄河千万里,云树隐人家。岁岁清明后,春风送楝花。

  汪枚宅汪杰《钵山存稿》跋:先兄以所居近钵池山侧,自号“钵山”。

  忆汪丈钵山清王永熙

  (《淮安艺文志》)

  符山寥落后,袁江张力臣先生父性符、兄言度、弟让三,均词坛老宿,隐于溪畔,颜斋额曰“符山堂”。一时海内知名士顾亭林、朱竹垞、潘稼堂辈,皆往来吟咏其中,性符先生有《符山堂诗集》行于世,力臣先生昆季各有诗文集。词赋更何人?林壑孤踪逈,风骚逸兴新。江楼今一閟,花径不闻春。怅望先民旧,琴书益怆神。

  朱涵读书处朱涵《炼丹台仙迹记》:丙午春,佥读书乾元道院。广生案:乾元道院即今三元宫,在丹台左。

  杨理墓《淮安关志》:杨理,明刑部侍郎,墓在钵池山之阳。广生案:刑部当作工部,《关志》误。

  王节妇墓《信今录》:王志达妻张氏,坊在钵池山墓所。

  钵池山志金石志第四
  金石志第四

  米元章画佛石刻如来髓,释迦骨,人不识,弥勒佛。米芾书。

  余得米元章佛(象)[像],爱而珍之。乃钵池山寺有高僧心灯,能诗翰。谓米守山阳时真笔也。广生案:米未尝为山阳守,陈跋误。时山人郭次甫过访,促余勒石,置兹寺中,将与王乔丹台并永也。沔阳陈文烛书。广生案:右行书七行,在画像下。

  此石埋没已久,辛丑岁诸商建庵掘出,物之隐躍有时,亦奇遘也,援笔述之,并偈:四大既空,袋中何物,既不放手,又不住足,若识本来,解开包袱。晋屈任长庆题。广生案:右行书五行,在画像右。又案:辛丑为顺治十八年。长庆,石楼人,时官淮安府知府。

  清叟禅师重开钵池寺残石师生衣盂罄佔,重建基址,起盖法堂、山门、斋堂、寝室、僧寮、厨库,以及田园、农具、供器,种种俱备。妙宝等居门人之列,聊记此,使后来主持斯寺者,庶有可慕焉。大元至大岁次己酉二月廿四日。吴门石匠金忠。

  偕隐碑偕隐高风。

  勅赐景会禅寺碑

  明威将军佥凤阳中卫事山东曲瑄撰

  承事郎开封府河阴县知县山阳张素书

  中顺大夫大理寺少卿淮郡杨理篆额

  景会禅寺,在淮城西十有五里钵池山之□。山无奇险,冈阜陂陀,水深土厚,草木蒙茂,背淮面湖,境最清旷。相传王乔炼丹于此。寺有旧基曰“洪福”,兴废莫详。正统间有一老僧,号碧潭,驻锡山下,结茅以居,支倾植仆,不克有成。□以其事白于僧录右街掌教大云宗师兴公□,命其徒德燮、德爱以任厥事。时承运库副使金公(实)[宝],适承上命来监督常盈仓粮储,公宿植善根,遂罄其私橐以畀之,又裒檀越之助,乃涓吉选良,市材鸠工,以规以画,以营以缮,未半而爱公示寂。其徒文敏,爽朗博洽,兼通儒典,继其师以终其事。作大雄、天王二殿,伽蓝、祖师二堂,毗卢之阁,钟鼓之楼,以及讲室、僧寮、藏库、庖湢,次第告成,凡禅林之宜有者,无不悉备。金碧髹彤,辉映林壑,华灯宝幢,绚丽法界,像设绘塑,种种庄严,人天具瞻,远近皈依。既而以其额请于上,蒙赐今名。经始于正统戊午之春,讫工于成化戊子之秋。文敏砻巨石将以纪其岁月,未克就而逝,其徒诚定继主法席。兹寺自始至今四十余年,为风雨震凌,渐至芜废,定思以葺之。因启于漕运总戎、平江伯陈公锐兼诸大檀越,得若干缗,又得都知监左少监王公增福外护之力,于是倾者植之,仆者起之,朽者易之,缺者补之,丹青之黯昧者以藻以绘,黝垩之剥落者以涂以饰,伽蓝、法堂、丈室、山门及昔之未克成者,无不完美,焕然聿新,隐然为淮东之名刹也。夫像[佛]教之入中国,其来以[已]久,时君世主罔不崇尚,矧我国家神武不杀,仁慈为治,参用真乘,密赞皇化,使含生之类涵泳于觉海之中,安养于寿域之内,其利益于斯民也溥矣。若师与徒当发宏愿修净土,□诵夜禅,晨香夕灯,上以增崇睿算,下以培植教基,期于万万载之无穷也,岂特兴废而已哉!定用是持其原状来请予,言以刻之石俾垂示将来,予喜其师徒不惮劳勩,继志述事,成始成终,可谓禅林得人矣!故不得辞而书之,使后之嗣寺事者有所考详。爱,字悦中;敏,号纳庵;定,号如山。若夫施主之名衔,工匠之姓氏,则列之碑阴云。

  成化二十二年岁在甲午春三月十五日立石

  山阳□驯镌

  勅封景会禅寺兴造记

  中宪大夫江西广信府知府,致仕前礼部员外郎,史官山阳金铣撰文并书

  赐进士通议大夫工部员外郎、前都察院副都御史淮郡杨理篆额

  景会禅寺在钵池山胜处,去淮郡西北二十里,山皆土阜,无石,一起一伏,隐隐隆隆,周遭几十里,其形如钵,故名曰钵池山。盖七十二福地之一。昔王乔于此炼丹仙去,寺正当炼丹之所,丹台丹井尚在。父老相传前代尝有寺曰“洪福”,沿革无所于考。兵燹之后,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正统中,有老僧号碧潭者,知其为福地也,即其地诛茅结庐,以奉香灺,志在兴废而力莫能为也。事闻,僧录大云宗师兴公,命法胤德爱来主其事。于时监督常盈仓粮储、承运右副使金公宝,喜兴造寺,事佛施财不资,兼之檀越争捨,□□方度地择材,经之营之,曾不□月□公示寂矣。嫡子文敏继主法席,以兴废为己任,殚心竭谋,众役并举,逾岁而大雄正殿成,以□计者五(寻),其高五寻,修视高加三寻又六尺,广视修所不及者,三□□□□,越月天王前殿成,其崇广减于正殿三分之一。像设咸□正殿,翼以回廊,各二十四楹,前后左右翼以钟、鼓二楼。又期年而毗卢阁成,峨然独耸,中塑千佛。敏公以工毕赴京师,上疏乞请先帝赐额,曰“敕封景会禅寺”。敏公拜辱之余,不胜庆幸,且砻西山之石,将记兴造之功,归谂前漕运总兵官、平江伯陈公锐,公以□□□□□也,敏公□世□。成化癸卯,奉春官卿札,今住持诚定,既□□□□□□丹青日逾,方丈僧房尚未完美,谒今监储都知监左少监王公增福、前司设监右少监汪公文、工部主事徐公澄、户部主事吴公彦华、按察使石公渠,及诸善友欢跃相助,重作山门,东向□方丈与夫僧房、庖库无所不有,塗□藻绘,有加于前规矣。工既竣,适值钦差都知监右监丞金公广、司设监奉御李公春,代王公、汪公粮储,一日偕户部主事何公朗、工部主事姚公文灏来游钵池,中间有未备者,则又乐助之。序其成□,偕诸友□□□□言刻石,用阐先猷,并示来哲,欲其相与扶植,利益壮丽而不坠也。夫地之隐显有其时,物之盛衰由乎人。钵池福地,载诸图经,王乔仙客,叹为草莽,洪福暂名,寻毁于兵,殆入圣朝,始遇碧潭,成于敏公、定公,然后殿阁宏敞,像设壮严,金碧辉煌,而寺始极其盛。噫!作于前者得其度,继于后者成其美,上足以祝帝运永昌,下足以福居民永安,可谓无负我朝赐额之恩,福地储秀之灵也!虽然王乔为开福地之仙,诸佛子为开山门之祖,为□以奉祖师宜矣,苟能于寺外为亭,以事王乔,斯善矣。是在定公未审,能从余言否也?姑书此,以为重修景会禅寺记。

  宏治四年岁次辛亥秋七月吉旦立石

  重修钵池景会寺碑志

  自古天下丛林,匪徒山水佳胜,足称名蓝。所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盖此山传为晋王子乔丹成于此,又元初清叟大沙门开法焉,选佛道场其来久矣。阅寺碑:明正统间碧潭上人募修,时有监督常平仓副使金公、平江伯陈公,均出帑金佐之。而殿阁巍峨,佛像金碧,迄成化戊子告竣。朝廷可僧敏公之请题额赐寺,于今相距三百余年,宜其栋宇颓落,金像剥蚀,俾观者叹息也。予忝榷关,密迩斯山,目睹古刹倾圮,游人遁迹,能无兴废之思?忍膜置之?不出一臂之力乎!会漕、河、抚三院台,志皆佥同,随蒙捐俸,慨为之倡,予竭力为之佐。

  有玉岩和尚,为曹洞嵩乳老人法孙,主持斯山已数年矣。道望日隆,缁素奔趋,而诗文法言越诸耆硕,搥钟挝鼓,醒彻群迷。清叟之后,重兴此山,其在玉和尚也。遂召行僧成果,谋以鼎新,庶金碧重辉,人天普映,爰以慰三院台光启之至意。此山一经修备,法席无虚,龙象遐临,功归信施。况乃襟城带河,背山面水,诚洞天福地也,足令游人属目,观者云睹。

  若夫元栋镂金,如腾虹之扬眉;簷铃嵌玉,似翔鹏之矫翼,不无赖于众擎。尚冀南北绅袍,江淮士庶,通商大贾,矢志尔尔,共勷胜事。三宝恒兴,四方永泰,上以祝延圣寿,下以福庇民生,大有益于国家者矣。三院台盛意,斯举不惟淮楚巨观,实天下之瞻仰也。玉请予言,以镌诸石,略述之用垂不朽云尔。

  时康熙十六年十月日勒石

  钦差监督淮安钞关兼淮清江抽税事
  务、工部员外郎加四级翁英撰

  兵部正七品加二级陶色书

  重建景会禅寺记

  宇宙间万事万物,非人不理。得其人则兴,失其人则废,此理之无或爽者。

  邑之西北景会禅寺天通上人者,海州士族茆氏子。中年学佛,精修戒律,卓锡斯寺,立志兴复旧观。岁入租息无多,上人焚修之暇,坚苦督耕,田日辟而获日丰,资亦日盈,盈则购瓦木砖石以储之,计不数年可渐次修复焉。遂欣然请于余,曰:寺将重修,尚需时日,公知我者,乞公暇为文,以记其事,殿宇落成,当寿之石,以志公之惠。其意盖恐余迁擢去此也。

  考寺自元初清叟沙门重建,明正统间碧潭老僧及其法嗣德燮、德爱,法孙文敏,法曾孙诚定相继修建。康熙间殿宇颓圯,适曹洞嵩乳老人法孙传崐来主斯寺,重修完整。辛苦近三十年,传法嗣灯德,德传正悟,悟传宗圣,皆有功于此刹。乾隆三十九年河决,寺复毁。水涸,惟古佛一尊趺坐黄土中。今供寺楼上。僧归,结茅以居。迨嘉庆间三贤逝世,法嗣永绪、永学继主是寺,再传为绍性、绍睿,茹苦含辛者数十年,田渐熟,寺亦略修葺。道光间嗣之者为兴元、兴寿,协力经营,成丈室楼三楹,草创佛殿,重修宝幢,置田百亩,传之丰监,监传人修,相守于咸、同间。光绪初元上人始主之。今能与其法徒宜坚,以勤俭所蓄,不事外缘,而所规画修建者,为山门、佛殿、禅堂、法堂、客堂、僧寮暨装塑金身诸项,庶几规模毕具,谓非得人而兴者欤!上人坚定卓绝,逈出恒流,余故乐与之交。间于抚字之暇,辄就山窗瀹茗谈禅,为方外游,藉息尘劳。而上人感余之知,亦最与余契,惟愿上人早竟厥功,余得于未去兹土时,乐观厥成。此固上人之志,而为余之所企望者也。爰濡笔而为之记。光绪乙酉仲春上浣。

  钦加同知衔、知山阳县事三河郝炳纶谨譔

  光绪二十四年岁次戊戌十月望日立石淮郡章治平锲

  显真亭纪略

  淮郡西北二十里许,曰钵池山。海内三十六福地,此其一也。旧有周灵王(夫)[太]子子乔炼丹迹,里人祠之,额曰“显真”。不知创自何年?志载朱蕴千《丹台记》云:国初榷使戴玑,广祠宇,植竹木,则前明时已鼎建矣。咸丰八年秋,粤逆踞天长六合,窥三河。三河,淮郡门尸[户]。淮人重足忧,衡阳兵击之,溃。土著家见灯帜东归,抵钵池而没。越二年,捻逆又踞三河,神庇佑如前。邑侯顾勳卿先生牒大府入奏,予许愿肖像文通寺正殿西偏,名曰“闻妙香室”,用便祷祠。客秋,奉旨得封“普惠”,并赐额“保惠全淮”。时邑侯顾擢府事,壮其显真之略,勒之于石,置之闻妙香室中。而丹台旧址剥陊倾颓,过者心衋,予以肖像之余力新之。李邑侯广生按:李名振黉,舒城人又召景会寺沙门人春住持,专司租籽,供职香火。予遂偕里人士诣祠悬额,仰见冈阜纡曲,水木明瑟,昔人称为福地,洵不诬也。谨志颠末,敬谂后来,庶嗣而葺之于无穷也。

  诰授中宪大夫四品衔、封兵部职方司

  员外郎加二级邑人韦城谨识

  大清同治三年月日泐石

  钵池山志人物志第五
  人物志第五

  杨理字贯之,孝子旻之子。明成化丙戌进士。历官刑科都给事中,凡所举奏,务存大体,充宣宁王府,册封副使,不受馈赉。同考礼部,时称得人。寻迁大理寺左丞。时曲阳王府狱事方兴,理勘之,悉解冤滥。进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岁饥,河大决,汴城几垫。理增筑汴堤,水不为害。湖广饥民流入卢氏、永宁,将构乱,理往抚谕,发银谷赈之。有司请俟奏报,理曰:“事岌岌不可知,往返数千里,俟奏报,民不盗则死耳,脱有谴,理独当之。”比勅至,悉如所议,全活不可胜纪。迁工部右侍郎,从祀南郊,归,得疾卒,年六十。遣官谕祭葬,墓在钵池山之侧。子磐,宏治乙卯举人,衢州府同知;懋,以父荫,官沂州府同知。《淮安府志》、《山阳县志》、《淮安关志》。

  金宝成化间以承运库副使监督常盈仓粮储。宿植善根,罄其私橐,以俾景会寺僧德爱兴寺事佛。其后,继宝监督仓储者,有都知监左少监王增福、司设监右少监汪文、都知监右监丞金广、司设监奉御李春、户部主事何朗、吴彦华,及工部主事姚文灏、徐澄,按察司石渠,并欢跃相助不坠。广生案:《淮安关志》仓厂分司题名无金宝、王增福、汪文、金广、李春、何朗诸人。吴彦华句容人,姚文灏贵溪人,徐澄华亭人,又有肥城王佑、闽县李遇春、蕲州汪宗文,不知即王增福、李春、汪文否?《关志》自云:仓、厂,户、工二部专员历年久远,莫可考订,仅就《淮安府志》所载姓氏备录,宜其遗佚者多也。曲瑄《景会寺碑》,金铣《景会寺兴造记》。

  陈锐安徽合肥人,平江伯瑄四世孙。广生案:瑄谥恭襄。成化初督漕运,修举废坠,总漕十四年,章数十上。淮扬饥疫,煮糜施药,多所存济。景会寺在钵池山胜处,风雨震陵,渐至芜废。锐因寺僧诚定启请,又得都知监左监事王增福外护之力,伽蓝、法堂、丈室、山门,焕然聿新,为淮东名刹。宏治十三年致仕,即恭襄祠旁筑潜庵以老,因以自号。《淮安府志》、《山阳县志》,参曲瑄《景会寺碑》。

  胡琏字器重,号南津,沭阳人,居山阳。宏治乙丑进士,以南京刑部郎中出为广东兵备副使,剿贼以不杀为功,多所全活。岛寇佛郎机、牙里海、牙哪哒、曷昆等肆毒海上,以铳为锋。琏选锐猝入,奋夺其铳,俘其人。寇平后,其器猛烈,遂为中国利,因名之为“佛郎机”。累擢巡抚,积官两京,户部右侍郎,致仕。寻征安南,以荐命起督饷。卒年七十三。著有《南津集》。

  琏天性孝友,历官以廉称,而不事标显。邃于经术,教授生徒甚众。子效才,正德丁丑进士,官御史;效忠,正德己卯举人,官治中;效谟,广生案:府志、县志作效谋,今据《山阳诗征》,府、县志误。荫生,官知府;效诠,诸生。孙应恩,广生案:府志、县志作应思,误。贡生,官知县;应徵,广生案:府志、县志作应澂,误。嘉靖丙午举人;应嘉,嘉靖丙辰进士,官吏科给事中;曾孙一炳。皆有闻于时。王久章《募修钵池山景会寺序》曰:“乡先达胡公,四世贤科继武,一邦文献司盟,葺宇函经,护持法宝,增田拓地,给赡伊蒲”,即指琏也。琏有《钵池山》五律一首;一炳有《讯十一弟读书池山寺》七律一首,《冬日十一弟偕大姪过池山寻僧遇雪》七律一首;又潘采有《钵池山次胡警亭韵》五律二首。广生案:效谟,号警亭,原唱今未见。并见《山阳诗征》。《海州志》、《淮安府志》、《山阳县志》,参《山阳诗征》、王久章《募修钵池山景会寺序》。

  陈文烛字玉叔,湖北沔阳人,进士。隆庆初,任淮安知府。政崇宽简,培植学校,敬养老,更有文翁化俗之风。淮地冲剧,徭役苦烦,应差人丁皆属里胥佥报,殷实之家立至悬磬。文烛悉其弊,行条鞭法,分贫富为三等九则征银,遇有差徭,招人充筦,给与工食,或临时募雇,公私两便,后著为令。文烛得米元章画佛,勒石置钵池山寺中。尝重修府志,善政甚多,士民立祠西门外祀之。《淮安府志》、《山阳县志》,参陈文烛《米元章画像跋》。

  郭第字次甫,苏州人,自号五游子。登焦山,斩莽棘,筑室二层,曰“飞云”;又筑礼斗坛、丹室,置药灶,旁列名画、法书、鼎彝,手题跋,殊(矫)矫异。所交多文人。尝冬雪掩关三四日绝食,暖气煦煦若蒸,弗饥也。然好饮酒,酒后坐山巅高啸,声动林木。夜深,冠芙蓉冠,佩剑跣足礼斗坛上,向北斗拜祷。王世贞、李攀龙、江道昆、屠隆辈数入山访第,与其谈当世事辄不平。屠隆向京口故老言:第以恶严相国嵩,图之而未果,因遁迹荒山,修炼形法。明隆庆间,沔阳陈文烛为淮安郡守,延第来淮,筑招隐亭,广生案:亭在运河西岸,今青莲庵南、净土寺北,即其故址。为觞咏之所。亭前烟波浩渺,杨柳芙蕖,为一时胜境。文烛尝得米(得)[元]章画佛,第促之勒石,置钵池山寺中。《焦山志》、参《山阳县志》、陈文烛《米元章画佛跋》。

  刘大文山东博平人,进士,万历二十四年任淮安府知事。时有奸民妄奏江淮遗税,中使眈眈,大文力持不可,获免。皇木之役,百姓愁叹。大文为计道里,议津贴,禁科扰,民赖以安。又垦荒田,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钵池山志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