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论疏 - (TXT全文下载)

方竟。凡廿二卷。伪太子姚照乃道标为之作序也。佛陀耶舍。此云觉明。为人赤发。善诵比婆沙。既为什师之师。亦秤大比婆娑。先诵昙无德。伪司隶校尉姚爽令出之。即以弘始十二年译出四分律卅卷并长阿含等。上云比婆娑二人。即是者也。而恨不得同斯法者。上云而不得与斯人同时。即人法相答对也。
  第二义。正答。对上为二科。一。叹刘遗及文集。二。来问婉切下。正答也。兴寄者。兴谓引类。寄谓寄事也。扣。苦舌反。击也。牵马也。特也。诚也。举也。以午年下。因领公南逮维摩诘也。
  第二科。正答。有三段。一。述。二。疏云下。正答三问。三。夫言迹之兴下。少许文答难竟。遣言迹观忘怀也。第一段述来问婉切难以郢人。余西反。南郡江邻悬人是也。庄子送[廿/(夕*?)/土]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泥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咒-几+卓)*斤]之。匠石斧成风听独[利-禾+(咒-几+合)]之。泥尽而鼻不伤。郢人不失容仪。宋元君闻召匠石尝试之。匠石言之。臣即尝能为之。然臣质死之久矣。臣复不敢为功。斯譬之也。疏秤圣下。正牒问家领意可以忘怀也。
  第二段。疏云谈者下。别答三双即为三。第一。答初难两关。此中有三阶。初。牒问家两关。二。意谓下。反反关定体。两关虽殊归于无二也。三。何者下。别释两关也。先答初关难云。寂照之名故是定惠之体者也。存名即存体也。今就体[穴/具]并遣名体。有三双六句。初二句遣体。次二句遣名。后二句反责。此三双并据问为言者。难前领宗云理极同无。虽处有名之中而远与无名同。今就同义以答其问也。夫至人玄心嘿照理极同无者。二句遣体。此即初句。玄是[穴/具]嘿无有也。嘿。寂也。极中也。穷也。至也。致尽也。心玄照寂与物理同极。故云玄心嘿照理极同无也。既云为同同无不极者。第二句。同有二义。相似为同。二泯成一为同。若言定惠体者。惠是能得。境即所得。名有所得。故名定惠。如物似为同。今即所能泯同。境智融同为一。境非所得。智非所知。泯成一如。同无所得。既同无所得。理极莫过。故同无不极。何有定惠是能同而名体耶。何有下二句。遣名。初句可缘。次句定惠之名非同外之缘者。假说境智。智名定惠。即有能所。岂非同外也。若秤生下二句。反责秤生同内。有秤非同者。若定惠之名生於同内者。既云定惠。即非与无名同也。若定惠名生同外者。定惠之名即非至人之因也。此就体冥以义问也。
  夫圣心虚下。答第二关。难家所执是庐山义。今处题彼。此言法性者明极之谓。明极即神功同尽。唯冥其极。圣智几于息矣。故难云虚伯独感群数几于息也。庐山远师既为世不推。故答此问分。文有三重。一。就迷悟辨故无知。二。而今谈下。随境辨故无知。三。请诰下。遣言表理。
  第一重有二阶。一。总答。如文可祇。二。且心之有下。就迷悟辨知无知。此中初明有无为迷悟本。何者下。明迷悟为有无本也。有无为迷悟本。有两双四句。一只辨为五也。夫心之有也以其有有。此一句明理外有也。凡情以有为有即心生於有。故云心有生於有有。名理外有也。有既理外。外有生心。名理外心也。有自不有。故圣心不有有。此一句名理内有也。理外性有。有自不有。圣能虚心。达有非有。名理内有。有既理内。内有生心。名理内心。此明圣心不在有也。
  有有故有无。第二双。此一句明理外无也。心之无也以一生。无无应有。此句而关也。无有既无。无无无故。圣心不有无。此一句明理内无也。内无生心。名理内心。此明圣心不在无也。不有不无其神乃虚。此一双俱结理内也。非有非无结理内境。其神乃虚结理内心也。亦可三双六句并结也。初夫心下至圣心不有有。一双也。有有至无无。第二双也。无无至有无。第三双也。或谓理外理内境自恒别。今谓不然。理外偏以成理。内心境界亦尔。外反成内也。何者。下迷悟为有无本。此中先明迷为有无。后明悟为尽有无本也。有也无也心之影向者。即大梦义。此须别记。今但明迷悟为有无本。何者。初心迷理昏或无故。即旧义界外无明。而心是缘悟。不同木石。心虽迷不能不缘。执有执无。即是旧义界内四住也。五住既俱。三界斯起。此师迷理之影向也。故什师注云。以无明隔实相智惠。三业[真*真]倒。所以有身也。以无知鄣明成影。即三有身也。如熟眠时都不觉知。而心是知性。不同抚法。无明虽重不能及。今非心是意识潜行。言虎言鬼能即不言。梦虎岂非熟眠之影向乎。但应尔迷理名为无明。眠中异知即是梦法。故注云。众生长[窱-(ㄆ/木)+(吣-口)]非言莫晓。故至十地如觉大梦。什师注云。生死大梦中但觉群生。未知生死是为大梦。故以重梦晓知法相故梦耳。言也像也影向之所攀者。此是大梦中法。还明於生义也。何者。所言影向即三有果报。既有果报有言有像。既有言像还不影向之所不攀缘。既有攀缘即[真*真]倒并起。故注云。攀缘谓妄想微动攀缘言像等诸法也。什师注几神微动即心有所属。所属即是言像等法也。远师亦云。微涉动境成此頺势。又宝性论云。依邪念风轮起业烦恼水聚。依烦恼水聚生阴界入世间也。
  次有无既废下。明梦觉义。即悟为尽有无本。正答第二关。即是用[穴/具]。此中既就[穴/具]义答虚伯独感。次就本迹明波若无知。答群数息义也。有无既废即无影向者。明梦觉之义。废。弃也。忘有无。既忘即无攀缘之心。若判其位。七地以上绝有无心不织生死也。影向既沦言像莫测者。妄想既亡三界永绝。如影没於镜。向既止於谷。言像之路莫测也。言像莫测道绝群方。此句明化道绝也。道绝群方故能穷灵极数。此句明金刚心智周或绝也。体未是佛而能如佛。故云能也。穷灵极数乃曰妙尽至本于无奇。此句明金刚报谢归乎无二中道佛果也。次夫无奇下。就本迹答群数息义。从初至数以应之两句。直明真应。次数以应之至道超名外两句。就真应明动静。次道超外至因谓之有两句。就真应明有无。次谓之有者至彼何然哉。偏既应迹。明有非有也。后故经曰下。引经证波若无知。结答上问。岂可谓虚伯独感数应貌乎。
  第二重。而今谈下。随境辨知无知。有二师。一以言空异堕於偏见。对上有云谈者疑於高论之旨也。二何者下。释也。寻大方而征隅者。以有无为隔。出疑者之过也。老子云。大方无隅。而今以隅召之也。怀前识以表玄。东宗云。前识谓圣人以功被物。乃云道之花。非道之实。道之实者离於言数也。如今见应以表法身也。二。何者下。释。此中先明境。次随境明智无也。物性常一者。以毕竟空立一切法。故以无住为万物性。即不二中也。不可而物然非不物者。立章门。可物即名。於异陈者假俗非无。即是即无。释俗谛也。不物。即物即真者。似有非有。即释真谛义尔。常一为体。二谛为用也。次。是以下。随境明无。故有五双十句。圣人不物於物非不物於物者。此句直辨照境之相。至人任物而照。不逆於境。以中心为体。庄子云。圣人由而照之于天之也。不物於物物非有也。不非物於物物非无也。此两句举圣智就凡圣境。即辨释非有非无也。非有所以不取。非无所以不舍。此两句就境非有非无释知不取不舍也。不舍故妙存即真。不取故名相靡因。此两句结[穴/具]真无相也。名相靡因非有知也。妙存即真非无知。此两句举[穴/具]无相遣智无知。归於无二也。故曰下。引经证随境辨智无知。此攀缘下。况答上明也。
  第三重。请诘下。遣言表理。有三师。一反释。亦是非相对也。智之生也极於相内者。智生於相。相生於封。有相智生其中也。法本无相圣智何知者。异於世知秤无知也。世秤无知者。异於木石秤为知也。二。且无知下。就智体遣知无知。无知生於知。知无故无知亦无也。无有知也谓之非有。无无知也谓之非无。此句所遣知无知。即非有非无也。所以虚不失照照不失虚。此句明忘怀也。泊尔永寂下。体非阂碍。故不能使生有无也。此中明义。上十释九难义无异途。故安法师波若略云。夫波若之为经也。文句累迭。义理重复。或难同而答异。或殊问而报同。难同而答异者。所由之途同。会通之致别。殊问而报同者。发源之径别。终合乎一归也。三。故经曰下。遣言表理。从初至不可说示人。表理绝相。何则下。明取言教方法不当有无。亦名遣言也。今非有之言即不当有无。如注云。无常者。言其非是常。非谓是无常。言其常者。言其非是无常。非谓是常。凡是圣人言教莫不如此。然即下。释一上义。亦名表理也。释上者。言非有非是无。非无非是有也。表理者。言非有表非非有。言非无表非非无。斯即言有表非有。言非有表非非有。言无表非无。言非无表非非无。并六句也。六句中阙初句者。但表波若绝相。终日说波若而无说无当。故略示表理之相。故中论涅盘品云。若有无成者。非有非无亦成。是故涅盘非非有非非无。是以下。人证理绝。有謶下。劝之。南伯子蔡问女偶曰。子恶乎闻之。曰闻诸副墨子。副墨子闻洛诵孙。洛诵孙闻胆明。胆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於讴。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参寥闻之疑始也。夫阶名以至无者。毕得无相名表。故虽玄冥犹未极。又推寄於参寥。玄之又玄也。故自然之理积习而成者。盖阶近以至远。研粗以至精。故乃七重而后乃无之。名相重而后疑无是始之也。答第一难两关竟。
  最是义要。明四种波若无知。还结上宗。一。就真波若明波若无知。故论云。体波若者不愚不智。就体波若答第一关即是其义。二。就用波若明波若无知。冥真之知。冥俗之知。各就二知明波若无知。答第二关有三意。即第一意也。彼文就迷悟及真应明知无知。今明因缘真俗二智俱有真应故也。三。随境明波若无知。彼就物不物明二谛对性有无明知无知。照真秤无知。照俗为知。四。遣用就体明波若无知。即遣言表理中意也。
  后三种波若无知。答第二关大意也。大品偈云。波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诸众生力。为之立异名。答第二难有三阶。一。贬难。二。经曰下。别答两关。三。是以下。双结两关。贬难中先领难意。谈者下。出情。然则下。即即真之义犹未领也。
  第三师别答两关。初明色空不异答初关。次故知下。答后关。今空色不异答初关者。上虽因虚伯独感云圣人唯照无相不见生死有耶。就此先引经文明色空不异。若如来旨下。先取彼意令随旧义。是以经云下。释色非色义。色非自色。故以非字令非其色。若都非色即如大虚。何故非字令非之耶。若色即空故非色者。即是色空不异之义。次。故知下。明真应无二。以答后关。变即无相无相即变者。所现丈六即体无相。即是本法身。岂舍丈六而求法身无相乎。俱几情不同。执迹成异。故为物所睹。反现之知不可为无耳。寻之经籍推之圣意。无真伪殊心。空有异照也。何者。即或境以中心。故无真伪异。即因缘以照虚。故无空有异。亦并答初关也。第三师。是以下。双结两关。初明有无相即结两关。后恐谈者下。劝取舍也。从初至无相之旨。正结答两关。次。造有下。向有无心不异。次。未尝下。明心非有无也。故曰下。引证。不动等觉建立诸法者。不动冥真之智而能照几现迹。令诸众生立诸善法。何谓返现之智异无相之照乎。如花严云。从佛智惠海。出生於十地。此文旧解不同。一解因佛得解。二解有果故行因。三解渐会佛境。四总因果知。又胜鬘云。如阿耨达池出四大河。因於八地。摄受正法。出生四乘因果之也。今於此解经亦同亦不同。但言无耳。又不动等觉现诸应迹生诸善法也。后恐谈下。更举难情劝取舍也。若能舍己心於封内寻玄几於事外者。就心劝取舍也。齐万有於一虚晓至虚之非无者。举境劝忘怀。当言下。举人以结答也。与物推移者。推前变动之理而行天下。乘运抚化者。乘万几之运披应化之道也。
  又云无是下。答第三难。有二师。一先与后夺。二遣情谓也。所以与夺者。上二难皆堕或情。故先与后夺也。先领难意。若能无心下。述与。但恐下。还夺也。今解三论者。以正法为是当。故夺此执也。若如难家真是可是至当者。即舍一取一。未忘是非。生生奔竟。孰与止之。庄子云。丘也与汝皆梦也。帚谓汝梦亦梦也。方其梦。不知其梦。梦中又与其梦。即无以异於悟。又若彼我俱有是非者。无以止之。若同乎汝止之。既与汝同何以止之。若我同者止之。既与我同何能止之。使异乎我与汝者止之。异即何能止之。使同我与汝者止之。同即何能止之。能即生生奔竟。无能是止者之也。
  第二阶。是以至人下。遣情谓。初明动静无二。名体无二。寂寥虚旷者。谓言语断心行灭也。后恐是当之生下。遣是非情。述理无言也。然者是也。不然者非是也。理自不然。何足为然。而言真是可是耶。
  夫言迹下。正答。中有三段之第三段。遣言迹述理无言迹。何者。上虽答难。若执言拟理已差。故动忘荃取旨也。拟心已差乃有言者。轮扁语桓公曰。徐即甘而不固。疾即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於手应於心。口不能言也。有敏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子。臣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犹死[利-禾+登]轮。古之人亦与不可传。故死而已也。然则事无粗细。当理无言者一也。

  物不迁论

  上明佛果。此下二论明生死因果相对。上则辨果。此则论因。又境智相对。上已明智此复辨境。今此二论先观俗入真。故不迁明俗。不真明真也。今不言迁而云不迁者。立教本意只为中根执无常教者说。故云中人未分於存亡。下士抚掌而不领。何者。如来说法去常故说无常。非谓是无常。去住故说不住。非谓是不住。然即理反常心之境。教有非常之说也。而少心者造极不同听心异。闻无常分取流动。闻不住即取生灭。因缘着偏。乖之弥远。故立不迁破除内执。斯盖反其常情乃合於道。故以不迁立言也。
  文有二义。一。明造论。二。道行云下。正辨论体。
  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者。生死之变犹冬夏而时行也。有物流动人之常情者。唯有法流动不及无为者。中人以下皆共知之。此是标宗也。
  今即下。正明造论所由。有二科。一。立宗。二。或者下。正明所由。立宗中有三段。初。依经立宗。次。破。后。结也。今即谓之不然者。总反惑情。何者下。依经立宗也。次。寻夫下。破旧义也。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於诸动者。正破旧义。彼云不迁者。赖於续假。转前作后名为动法。若许实法即无动转。故法与时俱。时与法俱。转变后法还舒於前。名为不动。此即释动以求静也。过去法来不来有三说。第一云。过去虽灭而曾为因。故相续行者成就此因。因非转来。在於现附也。第二云。因体有为。当时即灭。而善恶功用湛然常在也。第三云。善恶功用随心转来。来至现在者也。今於三宗亦同不同。但言而无当。取汝言赖续故动者。为当前法续后。为当后法接前。若前法续后。前时未有。后云未有。何续。若后法接前。后起前已谢。何处接。动亦例然。今即不然。求是推求。以三时求动。动相不可得。故云求静於诸动。下句可解。后段。然即动静未始异者。结宗也。
  第二科。而惑者下。明所由。有三段。初。明辨理者不同。而或者不同句。亦可属上。亦牵於下。次。明道相反。后。明所为人也。真言滞於竞辨者。佛言无当而滞於偏执也。宗途屈於好异者。理无二途而屈於是非。即是於谛义也。所以求那法师偈云。诸论各异端。修行理无二。偏执有是非。达者无违诤也。次。何者下。明道俗相反。教亦相违。谈真即逆俗顺俗即违真者。俗。习也。言真之教违於俗。顺俗之教反於道也。违真故下。明行亦反也。后段。缘使中人下。明所为中人未分於存忘者。疑於有道若存。疑於无道若亡也。下士抚掌而弗[(厂@云)*页]者。异己所见。其乖常情。对牛鼓簧。非彼能觉。故大笑而弗[(厂@云)*页]也。动静之际之。庄生云。雁木之间犹未免有累。故竟不处。今肇师亦尔。处迁不迁之间。设投处犹未免偏。竟不处也。此释造论意之也。
  第二。道行下。正辨论体。有五科。一。依经论立宗。二。伤夫下。破去来明不迁。三。噫圣人下。征教。四。是以睹下。约愚智二人明取教得失。五。是以如来下。明因果无失以观觉。初科有三段。初。依经论标宗。次。就二人释经论意。后。明趣无二也。非常之说常情难悟。故以引标不迁教。此经语可作两释。一。诸法本来不生故无去来。二。以假异明无去来。然推假异即离无当。即是本来不生之义。复引中观标动静无二也。次段就二人释。先释中观意。以昔物不至今故动而非静者。人情所谓本时无法。今有名现。而现法流入过去更不迁今。故动而非静也。我之所谓静者。亦昔物不至今。静而非动者。同事异悟。已过之法更不来今。昔物自在昔。即静而非动也。静而非动以其不来者。即释经语。已之法更不来今。以知昔物不来於今也。动而非静以其不住者。流入过去无去。剎那并於现。以知不住也。一义是眠生时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也。后段。然即下。明旨趣无二。动静所趣未曾异执。见未尝同也。逆之所谓塞顺之所谓通者。偏执即逆塞。忘怀即顺通。然即理无动静而取动静者。论於或若即动静而无动静者。契会无二矣。
  第二科。伤夫下。破去来明不迁。有三段。初。伤凡情表不迁。次。破去来明不迁。后。引外圣证不迁也。伤夫人情之或久矣。目对真而莫觉者。若圣智对。五目莫见其形。斯乃道远乎哉。迷情即是因缘。道远乎哉。因缘即是中。故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而凡夫肉眼[穴/具]然不知。如对牛鼓簧。彼非所悟也。既知往物既不来今物何往者。已过之法更不来今。今不住法亦不移时也。次。何则下。破去来。即释道行意。此中先就向物以四句明无去来也。初两句立有无义。於今尝有下两句。正明向物无去来也。覆而求今今亦不往者。应有四句。求今物於今於今未尝无。责今物於向於向未尝有。於向未尝有以知物不去。於今未尝无以知物不来也。是为下。举今昔两物结明不迁也。后段。仲尼下。引外圣证不迁教。所谓外内虽殊所明理同是也。有何物而可动者。经中观意也。然即下。齐万物而结不迁也。释论云。光风动尘野马之中如野马者也。
  第三科。噫下。征教。有三段。初。举无常教以征今说。次。人情不同教非一轨。后。引外圣证无常教同也。人命速於川流者。举仲尼教也。是以下。三乘证果执无常教也。齐万物而非化岂寻化以阶道者。证教非谬也。覆寻圣言微隐难测者。正征今记。[雨/复]者[雨/复]无常教。寻不迁意。结理难解也。若动而静似去而留。可以神会者。推於大士。非中下所知也。次段。是以下。明人执不同。教非一轨。有三阶。一。明去住两教之意。二。正出两教。三。两教一会也。言去不必去闲人之常想者。言无常不必无常。但防计常之想也。秤住不必住释人之不住者。言不迁不必是不迁。但解计往之想。后住字当为往也。若用住字释者。常字亦不可以计常之常。应以常情而释之耳。二。成具下。正出经。成具明无常教。摩诃衍明不迁教也。三。斯皆下。两教一会。是以下。释意。三双六句。言常而不住。秤去而不迁者。此二句劝取教莫偏也。不迁故虽往而静。不住故虽静而往者。此二句明教意相通也。虽静而往故往而弗迁。虽往而静故静而弗留者。此二句明物无动静也。后段。然即下。引外圣证无常教。同庄生如上所云也。仲尼临川云人命逝速如斯也。
  第四科。是以睹下。约愚智二人取教得失。有二段。初。明为二人起教不同。次。明取教得失。后。反常合道。初段有二阶。一。明二人。二。明起教也。不同人所见得明者。下不及上也。何者下。出二人。邻人是或。梵为智者。从初至形随。是出惑情。以梵志下。正出其事也。吾犹昔人非昔人者。可作两释。一云。吾岂昔人乎。非昔人也。一云。犹。若也。吾若昔人。非昔人也。一息一得。向息非今息。昨日之人於今化矣。而愚者窃然。以为昔人常存。此不朽物化也。二。明起教不同。是以如来因群生以辨惑者。教起无端。病除是贵。故此句出病。明起教所由也。乘莫二之真心下。正明起教不一也。不迁为俗而云不迁为真者。谓情为俗。即反常为真故也。后段。而征下。正明得失。有二阶。一。因教着偏。闻不迁即昔物可至今者。凡人所谓时年虽移。人之质体古今不异。如以指进薪火传不灭。而不知指火与薪俱谢也。听流动即谓流入过去。而不知支火非今火也。今即正破。既云古今。古即在於古。今即在於今。而云迁者何也。二。是以下。劝着不迁教。言住不必住。古今常存。以其不动者。言所谓住。不必是住。言其非动。非谓是住。即不住之住。古今不动也。一云。从彼至此乃是住义。古不至今何处有住。古不至今故无住者。今亦不往於古。言其不动。又住是对动之言。无动故无住也。秤去不必去。不从今至古。以其不来者。言去不必是去。言其非来。非谓是去。即不去之去。古今不住也。一云从今至古乃是去义。今不至古。何处有去。今不至古故无去者。古亦不来於今。言其不来。又去是对来之言。无来故无去也。不来故下。结不迁。然即下。会教也。后段。是以人下。反常合道。有三阶。一。反其常情及合於道。故云人所谓住我即言去也。求那偈云。诸论各异端。修行理无二。偏执有是非。达者无违诤。故去来虽殊其旨无二也。正言似反谁当信者。通理无言。言因病起。相治之力无非相反。故河上云。正直之言世人不知。以为反言也。二。何者下。就二人释反常义。人即求古於今谓其不住者。凡情求古於今。今而无古。以古物不住也。吾即求今於古知其不去者。吾即求今於古。古而无今。以知今物不去也。下释就文可见也。然下。齐万物。四象者。老子云。大象者四象之母也。不炎不寒不温不凉。言若执之即天下往。今即四像谓炎温寒凉加风驰之速也。旋机电卷者。尚书云。旋机玉衡以齐七政。牢。天文之器也。如今运天图也。例略云。故处旋玑以观大运。见天地之运未足怪之者也。
  第五科。是以如来下。举因果以劝学。有三段。初。举果劝因不灭。次。举因劝果必生。后。劝齐万物。功流万世至弥固。此是举果也。从成山至初步。譬因不灭也。功不可杇故在昔而不化者。以功业不灭证不迁之致也。故下。引经证果不灭也。次段。何者。举因劝果必生也。果不俱因因因而果者。立两章门。因因而果因不昔灭者。释因不灭也。果不俱因因不来今者。释因不来。斯即不灭不来。果义得生。正不迁之致也。复何惑下。劝无惑也。后段。然即。结宗劝学也。
  不迁论

  肇论疏卷下   晋书

  康永三年二月五日写之。 同十七日点之毕。 此疏惠达法师撰云云。未详之。
  (写本云)文永三年七月廿日於光明山东谷往生院敬奉书写了。
  愿以此写功。自他开惠眼。 三论宗智舜(春秋六十八)。
  (东南院 写本奥记云)神龟三年岁次乙丑十一月。
  宝龟二年年次辛亥四月卅日沙弥慈晋(云云)。
  文永三年八月廿七日校合之。次加谬点了。写本之文字不法之间。极难见解。后来之士寻正本可正之耳。
  贞和四年五月谈肇论了。而述义中引惠达释。皆符此书□□□□□。

以上为书籍的全部内容,祝您阅读愉快。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3 4 5 6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肇论疏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