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论疏 - (TXT全文下载)

。无名之致显者。圣德虽多。今论涅盘无名是也。
  无名论义记上

  不真空论

  若如两不释意。此亦并俗。何则。上明不迁。正就今昔以明不迁。今明不真之文。亦就俗法以明不真。故文云。欲言真有。有非真生。又诸法假号不真。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非真人也。而上不迁论。正对执教之人以明有诸法不动不迁。今明不真。直就万法以明即空之真。此不真空名。所作两释。一云。世法不真。体性自空。一云。俗法浮伪。遣伪之空亦非真空。名不真空。若以俗空名不真者。般若之空应名真空。故无知论云。真波若者清净如空。又云。真谛何也。涅盘道是。今即简异真空。故以不真立言。若以圣智对之。亦名真空也。
  文有二义。一。明论所由。二。顷尔下。正辨论体。夫至虚无生者。有非真生所以为空。空故所以无生。故云至虚无生。正释不真空义也。盖是波若玄鉴之妙趣者。此乃举智释境。与玄一体。即自照谓之玄鉴也。有物之宗极者。若对圣智名为真空。故此万法以此为体。故云宗极也。何能契神於有无间者。唯至人特达独空之中。故云间也。上云非圣非理。非理非圣。此之论也。此是表宗耳。
  是以下。明所由。有三科。一。举至人叹不真空。二。就顺物叹应化用。三。就万物结明所由也。通神心於无穷穷所不能滞者。通道理之无穷。故是非不能为寻也。声色所不能制者。五色令人目[穴/具]。五音令人耳聋。此声色之所不能制也。岂不以下。举物空释所以不制也。
  第二科。是以乘下。就顺物叹用。乘真心以履顺无滞而不通者。体真之心履顺物性。故滞惑之物无不通其情也。至人观仲气以化众生。过化之徒无不适其性也。一者物之始。至妙有一而未形也。适者秤也。无滞而不通者。夫与物[穴/具]者为能无待而常通。作但自通而已。夫顺有滞者。同劳於大道。是以凡圣虽殊。至於各得其性即不能殊也。故能混杂致纯者。睹之无色。听之无声。捣之无形。此三不可得。故名混而为一也。至人与反化为一。而常游独。故云杂也。纯者不[虚*予]其神。百行周举。万返参备而不[虚*予]。故云致纯也。所遇顺适即触物而一者。无物不同。唯化所适。故所化为一也。
  第三科。如此下。就万物及无二理结理难。解明造论所由。从初至虽像而非像。就因缘空万物一异明造论所由。然即下。无二大道幽隐难解。所以造论也。
  第二义。顷尔下。正弁论体。有五科。一。弁理者不同。二。夫以物下。就万物明不真。三。放光曰下。就二谛明不真。四。童子下。就因缘有无明不真空。五。夫以名下。遣名物劝学也。众论各异而同适不二。以异端而同趣。岂不以泾渭乎。上言教异旨同者。就教为论也。此云性异莫同者。就情而言也。第一解心无者。竺法温法师心无论云。夫有。有形者也。无。无像者也。有像不可言无。无形不可言有。而经秤色无者。但内正其心。不空外色。但内停其心令不想外色。即色想废矣。第二解即色者。支道琳法师即色论云。吾以为即色是空。非色灭空。此斯言至矣。何者。夫色之性。色虽色而空。如知不自知。虽知恒寂也。彼明一切诸法无有自性。所以故空。不无空此不自之色。可以为有。只己色不自。所以空为真耳。第三解本无者。弥天释道安法师本无论云。明本无者。秤如来兴世以本无弘教。故方等深经皆云五阴本无。本无之论由来尚矣。须得彼义为是本无。明如来兴世只以本无化物。若能苟解无本。即思异息矣。但不能悟诸法本来是无。所以名本无为真。末有为俗耳。卢山远法师本无义云。因缘之所有者。本无之所无。本无之所无者。谓之本无。本无与法性同实而异名也。性异於无者。察於性也。无异於性者。察於无也。察性者不知知无。除无者不知性知性。知性无性者其唯无除也。破三家说。如文解也。
  第二科。夫以物下。就万物以明不真。有三段。初。就名物明真谛。次。依论明不真。后。依人证不真即空也。初段有二阶。一。标是非。夫以物物於物即所物而可物者。举不也。以物物非物虽物而非物者。标是也。二。是以下。就名物明所表真。是以物不即名而就实者。物无当名。即是物之实义。名不即物而履真者。名无得物。即是名之真义也。物无当名。名无得物。名物无当即是真实真谛义。然即下。明名物所表真谛绝名教也。
  次段。摩诃衍下。依论明不真空义。有二阶。一。依二论标中道。释之有三双六句。并结真谛。寻夫下。弹旧义。二。诚以下也。即物顺通故物莫之逆者。此句明相不违无相。即物之真遍达万法。无有一法逆此真谛也。即伪即真故性莫之易者。此句明无相不违相。既顺通万物即伪即真。故不断烦恼而得涅盘也。性莫之易者。虽无而有。物莫之逆。故虽有而无。此第三双以有无表非有非无也。此下正结不真空义也。
  后段。故经下。以人证不真空。有二阶。一。以境智证。色之性空非色败空者。依经证色境即空。次。以明圣人下。以至人智证即空之义。二。以致证引[穴/投]疾证不真之说。引超日证即空之教。然即下。通会之也。
  第三科。放光曰下。就二谛明不真空。有三段。初。就真俗明不二。次。明有无相即。后。正结不真有不真空也。上云诸法即空似无二谛。故初立二谛真伪明得无得。次。言真下。归于无二也。真谛无成无得俗谛故有成得者。依经立二谛。明得无得也。夫成得即是无得之伪号者。其功可见。其德可秤。与成得义。而真谛无成无得。於中成得。即为伪法也。无成得即是有得之真名者。真谛无成得。常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不为故无不得。故言有得之真名。此两句真俗相对明真伪也。真名故虽得而非得者。万物得其真而不知所以得。故得而无得也。伪号故虽伪而非无者。依真起伪故不得而得。此两句真俗相对明得不得。亦名忘不忘也。言真未尝有。言伪未尝无。二言未始一。二理未尝殊者。遣真俗明不二。有不自有由无故有。无不自无因有故无。有无相待二不相会。故云二言未始一也。有无所表大道无二。故云二理未尝殊也。故经下。引经证所表无异也。此经云直辨真谛以明非有俗谛以明非无者。一往直论真谛以表非有。俗谛以表非无。虽是二。所表无二。此即竖论也。若再往。真谛亦表非无。俗谛亦表非有。何者。由真故俗。俗是真俗。由俗故真。真是俗真。故俗真表非无。真俗故俗表非有。此是横论也。竖横虽殊。俱是无所得二谛也。
  次段。然即下。有无相即。有二节。初明不有不无。后以不有不无相即非有非无也。
  后段。结不真空。虽明无而非无。无者不绝虚。此句结无非真无。绝虚空无也。虽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此句结非真有也。真有者偏有也。若有不即真无不夷迹者。若言有非偏真。言无亦非断灭。
  第四科。童子下。就因缘明不真空。有三段。初。就教理非定有无明不真空。次。约因缘有无表非有非无。后。释因缘结不真空也。初段有章门与释。章门有二。说法不有亦不无者。境界章门。注云。自有即不有。自无即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者。性有亦不由缘。性无亦不由缘。以非性有性无。故因缘生也。
  二。转法轮下。言教章门。注云。法轮常净犹若虚空。圣人无知至若虚空故。经曰。说而无说。亦所说法轮既不当有无。能说之教言而无当也。
  何者下。先释言教章门。从初至常见为得。言偏有无即堕断常也。次。物非无故至常见不得。释非也。然即理非有无。故所说言教言而无当。是论真谛之教也。下举道行。以心无相证教无当也。
  中论云下。释境界章门。初从因缘故不有不无者。即上云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义也。故四谛品云。众缘所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所以然者下。正释性有性无。夫有若真有下。先释性有。譬彼真无下。类释性无也。若有不能自有下。破性有。明因缘有。有非真有也。不无者下。破性无。明因缘无。缘无非真无。若一向无即法不得起。如虚空无。不能与无也。夫缘起故不无者。非如性无。故不可谓之无也。若尔。非有但非真有。无亦非真。故不真有不真无。以明不真空义。次段摩诃衍论下。以因缘有无表非有非无俱是因缘。文可见。假有以明非无借无以辨非有者。上明真俗以表理。今以假义明表理。若论理体并绝四句。而非论无以显理。故以假义略示。表相假者不自义。何者。无自故。假他故。故非无。又若有云何假。若无云何假。然即义不即有无不离有无也。此中假有表中道非无。借无表中道非有。若反[雨/复]言。假有表非有。假无表非无。故云理一秤二。论虽有二。所表不异也。
  后段然即下。正结因缘。何即下。明不真义。欲言其有有非真生者。若相对立句。俱就有无明不真义。而今但就有边言不真者。惑情多滞有边。故就有明不真耳。若就无言之。欲言其无。无无真形。欲言其有。无相无形。不即有。非真非实无也。下引幻化人譬上不真有。故中论观业品云。如佛反化人。更作反化人。如初反化人。是名为作者。反人所作。是即名为业。皆如幻与梦。如炎亦如向。
  第五科。以名求物下。遣名物以劝学。上来谈论皆依名物。今若不遣义犹未周。故遣名物以观学。有三段。初。以名实无当类空万物。次。以彼此无定类遣万法。后。引证结劝也。物同非物故无当名之实者。名是谁名而有得物之物。名物无故。功实亦无也。
  次段。性观下。现见彼此无定。证成名实无当之义也。既悟彼此类空万法也。
  后段。是以成具下。引证结劝。以成具证名实无当。以园林申彼此无定说也。是以圣人下。举圣智以劝学。故经云下。引经证理。理为有之本。然即下。就境智以劝学者也。
  不真空论竟

  肇论疏上

  此疏惠达师撰(云云)未详之。
  康永三年闰二月廿九日以尊良上人之本重校点之。
  (件本云)文永三年五月四日於光明山东谷往生院以东南院御本写了。本字极草之间。老眼难见解。定多其谬欤。后学正之。    三论宗智舜(春秋六十八)
  (写本记云)神龟三年正月七日写竟。
  宝龟二年(年次辛亥)四月二十七日  沙弥慈晋
  贞和四年谈肇论了。
  仙光院肇论述义中多引惠达言。其文悉合。此疏惠达撰无疑者哉。
  般若无知论义私记卷中
  ○辨体相第一

  释论云。问曰。波若是何等法。答。有人言。无漏惠相是波若。一切惠中第一故也。复有人言。有漏惠是波若。何以故。菩萨至道树下乃断结。只虽有大智惠。诸烦恼未断故。复有人言。从初发意乃至道树下。於其中间所有智惠是名波若。成佛时转名萨婆若。有人言。有漏无漏智惠总名波若。观菩萨行佛道是无漏。未断结使边是有漏。有人言。波若无漏无为。不可见无对。有人言。波若不可得相。若有若无。若常若无常。乃至非法非非法。无取无舍。不生不灭等四句。适过所着。譬如火炎四边不可触。有人言。上说皆是实。复有人言。最后者为实无过失。非常非无常乃至非生灭非不生灭。如是甚深般若云不取波若相。若取波若相是为住法位。今显然当略说波若有四解。第一。毗昙义。无漏惠释为正体。兼取相从则为五别。一自性波若。则无漏惠也。二共有波若。惠不孤立。如假戒定念等此因而生。故云共有也。三方便波若。见道之前有七方便。故云方便。四境界波若。四谛真法能生圣惠。故以四谛为境界波若。五文字波若。理不自显必假文言。故指言说为文字波若也。第二解。波若有二。一真修波若。显真成用。二缘修波若。假藉修行除妄想也。第三解。波若二种。一实相波若。二观照波若。言实相者。无相真境当体。非智而能生智惠。故云实相也。第四。江南诸师。解有二种。一真波若。即是定惠。二有中诸智。相从波若也。凡说波若莫过此也。今依此论。波若有二种。一真波若。亦名实相波若。亦名体波若。则无二正观实相中道能所俱寂。亦名中道观。亦名平等观。亦名可观。亦名体观。亦名第一义观。始体[穴/俱]义也。二用波若。境智对。如境而智名用波若。故释论四十二卷云。波若二种。一者体波若。不愚不智。二者智惠。为破愚痴故名智惠也。今意说彼皆是皆非。故求那法师偈云。诸论各异端。修行理无二。偏执有是非。达者无违诤。修行於众妙。今我不宣说。为起妄相故。欺诳诸世间。又大品偈云。波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诸众生力。为之立异名。又安法师波若略云。夫波若之为经也。文句累迭。义理重复。或难同而答异。或殊问而报同。难同而答异者。所由之途同。会通之致别。殊问而报同者。发源之[这-言+至]别。终合乎一归也。今一往对诸前解。则波若以不住无得为宗。言不住者。非住漏无漏非空非实。只此不住则是无得。故睿法师序云。启重玄门以不住为始。归三惠以无得为终。又摩诃衍论云。有二种法印。一不住。二不可得。又有二种。一者但空。二者不可得空。行但空者堕二乘。行不可得空。空亦不可得。即无所堕。此不可得空即波若空也。

  ○波若翻不翻第二

  今依大论略辨。其论七十卷品云。波若空实相。甚深极重。智惠轻薄不秤。论以三义。一智惠少。波若多。二波若利益多。智惠利益少。故不秤。三波若不可知。智惠可知。故不秤也。今意此文以二义解。一用。二体。用者。境能生智。智从境发。是以境智名为波若。故经曰。说智及智处。皆名为波若。此境智今秤波若。则智惠偏名不可得翻也。言体者。实相之理。体绝能所。智泯成中。能所俱绝。理智相泯。无二实相。以波若名。名实相波若。既云甚深。则能名之不可谓极重。是以极重波若之名。以智惠名不可得翻也。境智合秤波若。即境智名不摄。故不可翻。若言别波若。则以智惠名翻。是以论题翻为智度也。非但般若有翻不翻。一切万德例皆如此也。言涅盘亦有体用。如波若义合明用涅盘亦从境得。能所合秤名为涅盘。此境智合秤涅盘即不可翻。若别涅盘则以灭度之名翻之为矣。体涅盘例此也。菩提法身佛性解脱。体用两释义皆例尔。但龙树菩萨举一隅而知余者。故举般若所表义端耳。若说波若义有多种。而大品玄记依论释义。寻之可得。今不重烦也。

  ○波若无知第三

  夫智随境照。境有阶级不同。故举境明得智。有四种波若无知。一有无二谛则理外境。二因缘二谛则理内境。就此二境得波若无知。三据实相波若得智无知。四约体用得智无知也。有无二谛得智无知者。世人俗谛皆是倒情。不称圣智。所照始妄而知。故云知也。然倒情所作即体自空。无境可知。圣智何知。故云无知。此义凡夫理外境界。则圣人知否此二中也。二以因缘有无得知无知者。因缘有无即是倒情。不作[真*真]倒也。世谛对於圣心则因缘无当。名因缘二谛。是以虽有不有。虽无不无。虽有不有故知而无知。虽无不无故无知而知。各就有无二边得智无知。故云智也。三就实相波若明波若无知者。如无知论云。真波若者清净如空。此则研修成真。缘智俱寂。境智两泯。泯然一中。故大论云。若实证真智於泯理。与智令融同无三。於无相何有境智两殊。此得无知也。又大论云。无戏论之垢浊。故名毕竟清净。以清净故能遍照一切五种法藏。所谓过去未来现在无为及不可说。又论云。体波若者。不愚不智。此是就体辨波若无知也。四约体用得波若无知者。用则上二种二谛。照是用波若也。体则第三义也。今以体用合波若无知者。用不自用。由体故用。知不自知。因体成智。故名知而无知也。体不自体。因修成体。故名无知而知也。今就境明四种波若无知。而就圣智为论。一无不当。则无所得义也。故论偈云。波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诸众生力。为之立异名也。

  ○释文第四

  文义有三。一。作论之由。二。放光云下。辨波若无知。三。问答辨宗。初有三段。初。标宗。次。叹师。后。余以下。明作论之由也。标宗者。夫波若虚玄。盖是三乘之宗极。诚真一无差也。上云涅盘是翻。波若为智。今辨智用。直举因果。故举三乘以标宗。即会因缘。而果中波若二无差别。则会果义。故以诚真一异宗极一因以为标宗也。
  次。然异下。叹师。上论序叹至令传於世。今则叹师将明承有本。必非专轻也。而叹师兼王。故文为二也。
  异端之论纷然久矣。什师译十八部云。文殊师利问经曰。佛灭度后。佛法若为得住。佛同有二百廿年。令法久住。初二部者。一摩诃僧祇。此云大众。老少同会共出律藏。二体毗履。此云老宿。淳老宿人同会共出律部。文云。我入涅盘后一百岁。此二部当起。从摩诃僧祇出七部。并本成八。从体毗履出十一。并本十二。故偈云。摩诃僧祇部。分别出有七。体毗履十一。是从廿部。十八及本二。皆从大乘出。无是亦无非。我说未来起。此分别异部僧论。什法师於长安大寺逍遥楼中撰集。又什师未至汉地。数论同异未能辨正。唯什师译大乘经论及成实论并三百余卷。为世轨则者也。有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者。传云。世为国相。苻喜云。什是天竺婆罗鸠摩罗炎之子。其母须陀洹。什初诞生圆光一寻。独出阎浮。幼而俊□。辨惠如神。其父鸠摩罗炎弃位出家。母龟兹王女亦出家。什又随母。生七岁入道。即诵毗昙。无幽不畅。至年九岁随母至罽宾国。遇名德盘头达多。则[罽-厂]宾王之从弟也。受杂.中.长二阿含。送彻於王集诸外道共论政。叹道折伏。举国以崇师为礼。日给鹅腊一双。面各三斗。苏六斗。年是外国之上供。什并不顾。母将什至月氏山。此有一罗汉。见而异之。谓其母曰。若至卅五不破戒者。当兴佛法。度人无数。与优婆掘无异。若成不合。正可才明法师而已。至勒沙国住二年讫。有三藏沙门谓其王曰。此沙弥不可轻。宜开法门。有二种益。一国为沙门耻其不逮。必见勉与。二龟兹国王必谓什我国。而彼尊之。是尊我也。即设大会请什升堂座说转法轮经。龟兹国王果遣重使酬其亲好也。什昔与受小乘而於此国得中.百二论及十二门。自云。如人不识金。以鍮石为金也。又随母进到温宿国。则是龟兹之北界。龟兹王躬往温宿迎什还国。至年廿受戒。后於故宫得放光。始披读。魔来[莽-犬+敞]文。寻志俞坚。魔退字现。其智力所感皆此类也。时苻坚潜蹄关中。有外国前部王及龟兹王弟并来朝坚。至建元十二年太史奏云。有星见外国分野。当有大德智人。坚曰。朕闻西域有鸠摩罗什。襄阳有沙门道安。将非此耶。即遣使求善善王等。说坚请兵。则苻坚遣吕光将兵七万。伐龟兹获什。光既获什。未测其量。乃凡人。戏之。强妻以龟兹王女。什距而不受。光曰。道士之操不踰先父。何所固辞。乃余以淳酒。遂戏异节。会坚伐晋。兵败关中。又叛为姚苌所害。不见什而亡。则吕光遂窃号凉州。秤年大平。留什不遣。及姚苌潜有关中。亦关其高名。要清。而姚苌卒。其子姚而袭位。三年。逍遥园中葱反为美薤。谓智人入应国也。于时西凉州吕隆为主。兴遣兵伐吕隆。方得迎什入关。以弘始三年至长安。兴推诚崇以为国师。请什於西明阁逍遥园及长安大寺译出众经。凡三百余卷。又为姚兴着实相二卷。并注维摩。出言成章无所拇改。以晋义熙末卒於长安。依外国焚身。唯舌不烧。后外国沙门来者云。罗什所译十出不一分。少践大方下。叹内神。此句事理两释。事则游历诸方。理即早悟诸论也。研机斯趣者。易曰。易者圣人之所极深而研机也。诸理之始也。远法师毗昙序云。有出家开士字曰法胜。渊识远鉴。极深研几。龙潜赤泽独有其人也。独拔於言像之表。妙得於希微之境者。内拖深智如上所云。传云。杯废山丘在彭城。闻什在长安。叹曰。吾与此子戏别三百年。沓而未期。迟有遇於来生者之也。齐异学於迦夷扬淳风於东扇者。此下叹几。法菀云。龙树迦夷之作。宣敌於有道之时。童寿逍遥之典。遂兴济济之国。龙树传云。龙树入於龙宫。七宝发函。九十日中读方等。得无生忍。龙还送於南天竺。大知佛法。摧伏外道。度明摩诃衍。作优婆提舍十万偈。又庄严佛道论五千偈。大慈方便论五千偈。造无畏论十万偈。中论五百偈出其中。令摩诃衍论大行天竺也。又睿法师大品序云。什师慈心风悟超抵。特诣龙树遗风。领兴於此世。又肇师为论序云。出家大士厥名提婆。擅出迦夷为法城堑。于时异端竞起。邪辨逼真。远拯沉沦。故作此论。防正闲邪。大明於宗极者矣。斯则龙树.提婆齐异学之妙典。随几扬东风至长安也。将风烛殊方匿曜凉土者。自西凉州来至长安也。道不虚应应必有由者。明几教相秤也。
  岁次寿星者。辰谓寿星也。天之度数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以廿八宿当此。轸星十七度。角星十二度。秋星九度。七星十五度。自轸十二度至氐四度曰寿星。於辰在辰卅度。秦乘八国之谋者。若若王等请兵七万往伐龟兹也。亦乘八国举兵诤佛舍利也。北天之运者。本是天竺而运数至此。物几然矣。大秦下。兼叹王。契百王者。将兵率徒皆秤诸王之会心也。德洽千载之下者。正法五百岁。像法千岁。末法万岁。今王与什师共会像季。德洽末代。故云千载下也。故睿师大品序云。末法中兴将始於此乎。又安师大品序。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使传令百王之末俗也。时乃下。出于时时事。生睿肇等。五百众之上首也。躬执秦文者。秦王躬揽旧经验其得失。什手执胡本口宣秦言。与义业沙门五百人详其义。一日审其文中。然后书之。累劫者。末法中少劫也。
  后段。余以下。正明造论所由。短识乏才而预嘉会。义承有本必非虚构也。然圣下。叹波若深。则所由理也。狂言者。谈理之言也。逍遥之与连升。犹言同其义之也。为试罔像下。引类。罔像者。黄帝於赤水而登昆仑之亦。所遗之珠罔像得之。帝曰。然则罔像者可得真闻者之耶也。试论者。廓象云。至理无言。言与则类。故云试寄而言也。
  第二义。正辨波若无知。有三科。一。标章门。二。何者下。释。三。是以波若下。结劝也。章门中有三段。初。举放光标波若无相。凡有佛佛生灭无相。何有生灭也。次。举道行标波若无知。欲辨波若无知。而方无所知。不见者。明境非所知。故无能知也。后。此辨下。题疑略释。初。疑上两经。果有下。略释上二经言。然则般若无相无知。是波若相。是波若知也。
  第二科。释章门。此中先释无知章门。然则物下。释无相章门也。释无知中有二。初。举凡圣相对释知无知。二是以圣人下。释体用两照二种波若也。此言何者。乃总题上两章门。夫有所知则有所不知者。此举凡境对於凡知。辨知无知。此是横论知无知。何者。夫生相。相生於封。有相有封。知生其中。若存於所知则有不知。故有知处有不知处。则是横论也。亦如青相非黄相。黄相非青相。青名生於相。青知於名相。境智相当一豪不差。旷劫故传未曾相离。岂复有知不知名相。岂复名相而不生知。故云有所知则有所不知也。
  次举圣智辨境。圣心无知故无不知者。此是竖论知无知。何者。圣知对境。境无言相。如一木柱。饿鬼见火。诸天为金。人中见木。他土为空。故注云。无当之柱乃曰真柱。岂贵诸相。尔乃为真。既云无当。知何由生。知若无生。知不名知名曰无知。故庄子云。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又青不自青。假缘而成。既缘而成。必须众缘。故毗昙云。一法生时。万法不障为所作因。是以一青一切因缘。一青知一切智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肇论疏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