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论疏 - (TXT全文下载)

不知。今此论云。曜萨云以幽烛。斯即金刚之惠无幽不烛。即种智满。种智既满惑无不尽。即惑尽义也。而报未尽。故是无常也。生法师亦云。断惑实是金刚。而佛智有功。犹圣王由治。
  下理民而秤治归王。大论云。成佛有二种。一实行。二权迹。实行者。菩萨坐树下入第十地名为法云。譬如大云澍雨连下。无间心自然生无量无边清净佛法。念念无量。放眉间光降伏魔怨。十方诸佛庆其功勋。圣放眉间光从菩萨顶入。十地功德变为佛惠。断一切涅盘。习得无碍解脱。十力大惠一切佛法也。权迹者。住是十地中以方便力。此中更说第十地。所谓菩萨行六度以方便力故。过乾惠地乃至菩萨地。住於佛地。佛地即是第十地。故十地经第十地云。十方诸佛光明入菩萨顶时。名为得职入诸佛界。具佛十力。当堕佛数也。今此中难意俱就修成.应化二种法身为双难也。本即法身。初建迹即树王成道。本渗八解之清。迹浴尼连禅河。本憩七觉之林。迹坐菩提树下。下皆例之思。
  结僧那至溺丧。明本地发心智也(僧那翻为弘誓)。结弘誓於初心。如成山於初[竺-二+遗]也。
  仰攀玄根俯极溺丧者。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也。溺丧者。丧谓云失乡而殊奔者也。远师云。然极溺俗相。说相拔幽根於重劫也。
  三域下。明学佛出世拟化之用也。三域谓三界。大方谓涅盘。一缘应现大千谓之大方也。开八正之平路。即是教也。坦众庶之夷途者。谓平等说无境也。驰六通之神骥。即是权智也。乘五衍之安车者。谓五乘人秤机如安车也。出生入死与物移者。庄子云。至人无死生。但排前返化之理而行於天下。穷化母之始物下至永伦大虚。还就金刚本地。终照周义也。物无名时为始。有名即为母。言穷真谛用也。玄枢者。枢是制动之主。门户扉枢。庄子云。是非莫得其偶。任之道枢也。言极俗谛用也。廓灵宇於无壃者。金刚心报谓之灵宇。什师实相论引往生品云。犹处玄廓之境者。若以犹独处玄廓为本。来化众生此复何咎。如四大河水从池流出。到诸方域尔乃得用。诸佛法身止如如也。当其独绝玄廓之中。人不蒙益。从真身化无量身。一切众生尔乃得益也。虚室曰廓。庄子云。不可内於虚台。虚台者心也。离骚云。闭空于之孤子。住宇居也。实而无处者宇也。天地之间曰宇。人心曰宇也。曜萨云以幽烛者。以金刚惠无幽不烛。智用万境。惑尽於此也。
  将绝眹於九止者。金刚报谢即入无余。九止即九众生居也。
  而有余缘未尽下。结难。若於缘未尽。到金刚报。住寿无量。报身交谢。故云业报犹魄圣智尚存也。旧云。魄即人神明。魄即是人形体。郊特牲云。体魄即降知气於上。又云。魂气归天。形魄归于地。又制旨曰。精气为魂。浊气为魂。又月生三日谓之魄。故知是魄者谓之是形器者也云尔。
  经曰下。以经证有余。难智断双结也。
  无余者下。第二科。正难无余也。大意如法花云终归於空言。归空者乃是归於[穴/俱]真无相涅盘。非是灰身灭智为归空也。何者。文云超然与群有永分。浑尔与大虚同体。又[穴/俱][穴/俱]长往莫知所之。故智非是昔灭。乃是金刚报谢归於[穴/俱]真涅盘也。形智两軨修途无息也。在足曰桎(之曰反)。在手曰梏(古酷反)。无趾语老聃曰。孔丘於至人未胜。何宾宾以学久为也。不知以此为桎梏耶。
  经曰下。以经证无余难。亦可据迹也。
  第三义。双结两难。有三科。一然即至轨辙。立宗结难。陈立教之大意。明其用大也。典。经也。诰。告法也。轨辙转。[跳-兆+(辙-车)]。徒列反。车一迹音轨。
  第二科。而曰下。举上开宗反难无用也。[声-耳+(歹*尹)]。尸角反。[歹*(((巨-匚)@十)/(丁-一))]外坚之掩[雨/复]。易云。县象着明莫大而日月。宵。私进反。近夫赤气。字应作宵。耳弁宫商。目别紫素也。
  第三科。子徒知下。即上开宗。亦论旨难解。依教求宗。寄怀无所也。
  朗大明於[穴/俱]室奏玄向於无闻者。远师云。欲辟重[穴/俱]於幽室。必开户牖以通其照。[穴/俱][穴/俱]玄夜。幽寝无期。玄音发咏而大道宣流也。

  ○演位体第二

  不言立体而言位者。易云。所居曰位也。初上为位。一标位其城后九。又无名。名莫道。适为立。只一口之一。云位体之也。上据本迹难余无余。答本迹相即。感应是受。明丈六即真也。
  文有三义。一总答。二放光下明真应。三惑者下别答两难也。
  总答有三科。一牒宗。二[贝*乞]难。三申宗。牒宗可见。
  第二科。而存下。[贝*乞]难。秤谓出于名号器象生于物形故之。易云。在天为象。在地成形。象是发[髟/?/(人*人)]之义。日月星辰其理幽昧。故在天为象。山川单体质逼着。故在地成形者之也。以名题目。未尽无方。如言方不题圆。云柱不目梁也。品象物形尽於方圆。非方即圆非圆即乃方。焉得名形拟彼绝名乎。
  第三科。申宗。有二段。初申权迹。后申宗本。从初至妙术。申权教意。权宗中初就所化明余无余。亦是下就化主明余无余也。绝言幽致即是妙无。环中妙术即是妙有。但是权教言余无余。未亦是真本妙有妙无。故云未也。
  后子独下。引经申本也。法身无三世。过六情。越三界。又无在无不在。无在故不在方。无不在故不离方。又欲言有都无相无名。欲言无都修备应万形。故云非有为非无为也。注云。佛者何也。盖穷理尽性大觉之秤也。至道灵玄。妙绝常坏。心不可以智知。形不可以象得。非无而不可为有。即是妙无。同万物之为而居不为之城。处言数之内止无言之乡。非有而不可为无。即是妙有。寂漠灵旷物莫能得。不知所以名。环谓之觉。以此观者乃名见佛。以他观者非见佛以也。
  第二义。明真应相。即有三科。一明感应。二其物下明真应相即。三其治下忘怀用也。明感应有三段。初就法譬明应体。次出感应用。后以譬释也。
  佛灵空者。空无等遍在诸物。佛亦如此。如虚空无异也。谁云虚空有去来而云无去无来者。约物而言。何者。法从空出还归於空。法虽出入空无异前也。应缘而现无有方所者。合譬也。应虽去来。体无异前。此是应之体用也。
  次段。然即下。明感应用。寂者照。漠者静。安虚者虚心。无者无形也。导而弗先者。释无竞义。必教虽八万而不导先者。感而后应者。释无执义。形虽八殊随感而应也。
  后段譬犹下。喻其应用。上以虚空喻体。今须向镜譬其应用。来无所出。去无所至。恍焉若存。忽焉若亡。斯即无声何有向。无形何有缘。庄子云。大人之教。若形之於影。声之於向。有问而应之。尽其怀为天下配。家乎无向。行乎无方。圣人用心如镜之。影动而体寂。影隐而形彰。故云出幽入[穴/俱]。反化无常。庄子云。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彼不为福先。不为福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得而后起。去智与知。顺天下之理者也。
  第二科明真应相。即有三段。初明应迹。次明法身。后明相即也。言其物者。以丈六为物也。何者。凡言物者。自我之外者云物也。丈六亦是法身之外。故是物矣。因应而作者。丈六因应而起也。生名有余。灭名无余。正明应迹也。
  次然即下。明法身义。有余无余本起法身。既无名相有何不名。所谓中道法身是也。后是以下真应相即。有二双八句。是以者。名非上之调也。居方等四句以应即真也。源夫下四句以真即应初二句举非也。果以下二句以真即应也。
  第三科。明忘怀用。有三段。初明忘怀用。次证菩提深广。后结涅盘出有无外也。忘怀中有三双六句。初二句章门。次两句释施行也。教也。与也。后两句归功。为莫之大乃反於小成者。大教废。小教作。能大故能小。小成者。如儒墨形名之徒也。夫大道隐而小道成。故曰小成也。施莫之广归於无名之者。无为之道为通生万物而不持。显其功也。次经曰下。以忘怀故菩提深广。初句标绝。次高广相对。次渊深相对。后大小相容也。故谓之道者。后然即下。结涅盘出有无外也。旧解感应三家不同。第一。光宅云。法身理绝言外。德超数表。故易云。寂不动感而遂通。遂通之用本由慈悲。故迦叶摄论云。法本自无。唯心缘起。若论法空不言其真。但就心神名真如理。设论万法无相。还以心真如为体。又无始来心识异。无情等生便解性。此心解性无当解义。善恶等别但由客尘。八识不同而心解性不转。如水界清浊不同而水性不改。亦如真金作钏作环而金性不改也。此解性与八识为一为异。答。体无异故。一句八识。是义为波若所治。解性不为波若所治。故犹如鹅唼乳。是以所修万行熏此解性。此解性无尽。至佛果时为应身功德。亦智惠所依止处。以真如为其体也。又所修万行与真如[穴/俱]会。故七卷经云。如如如如智。一云。解性即真如理也。请问开善义。真谛是顽法。有心是解知。知无知相与[穴/俱]合者。如黑木白木[穴/俱]附无际。终无合义。又问摄论义。就心神论真如。亦就心神言波若者。斯皆俱辨心神之道。而言真如为境。是所[穴/俱]。波若若为知。是能[穴/俱]。此一心体有能所者。此亦难解。又若修成果不为法身者。三性举体不应为三无性也。今谓两释犹有能所。即有所得。[穴/俱]义未穷。故有所得有二种。一以智得。境有所得。二以名得实。名法相当。是有所得也。[穴/俱]者泯然。能所无间。故云[穴/俱]也。支道琳法师以泯为[穴/俱]。睿师亦以泯然为[穴/俱]也。今意亦然。以[穴/俱]为[穴/俱]。心泯成中。智泯无相。若对上两释者。心变为理。智转为境。境空心寂。大道无二。如此有何境而可会。有何智而能[穴/俱]。能所泯寂。得而无得。名无所得。即是大[穴/俱]矣。故大论云。实相波若者。若实证真智。理智相泯。理与智合。融同无三相。无相何有境智之殊因果之别也。若不变为理。如境而解。犹有能所。堕有所得义也。心转为理而云佛性涅盘者。就诠为论耳。何者。昔是凡夫。於今成悟乃名为佛。而此中果非迷非悟。悟无相名中道果。如论云。非愚非智名体波若。若尔。非真非俗之中。非迷非悟正果。云何异耶。解者云。两中是一。就诠为异。何无迷悟。就心不论外法。故此外法约真俗以论中。而此心法亦就真俗。何异木石而是心法。昔迷今悟。故此心法约迷悟以弁中。迷时为因名正性。悟时为果名正果。此中道果即是体[穴/俱]。何就心神论其[穴/俱]义。故有能所。今有所得即是用[穴/俱]也。文有三段。初就体冥明不出不在。次而即下。诸佛经云。如是大慈悲。今为何可在。又法花云。世尊大恩。怜愍教化。利益我等。怜愍则悲。利益即慈。而善恶两用。感此慈悲二德。善有增随。随便感慈。恶有感义。超即致悲。凡作善恶常感慈悲。而必藉外缘见色闻声。故以常感为始见闻为终。始者曩劫。善恶久相关感。终者时熟。今晨兴今时即应。然而过去善恶正为感体。而念生佛现者。此语其终不谈其始。若论感应义有二途。并有虚实。感有二实。一开实本。二得实益。应有二实。一以实为本。二实能利益。应有一虚。实无法起亦无形声而使物见闻。故名为虚。感有一虚。谬计形声语言是实。心非实解。故目为虚也。第二庄严云。圣人降应为生善法。众生作善苻於圣心。泛尔通论感通三世。实求实义正取二世。宿善业起现在时。有能感力。今虽过去而感力不亡。如习因生习果。虽有二世而以现在正为感体。招应亦尔。若就三点论其应用。以智照几诸异迹。今取应用正是智能。於四德中正是我用。八自在我是般若用故也。照几降迹非体真之智也。若论法起可作两释。圣人智力自在无方。实自无法。今见有法。如纯陀品。如金翅鸟及见己影。影是有法。为法身所见。故知实有舍利法起也。第三开善义云。[穴/俱]相感召为感。[连-车+(乞-乙+小)]机不差秤之为应。若括囊为谈。即三世善都有感义。穷寻其旨唯未来善。何者。过去现在善体已生。因力既足。何假圣应。正是未来而假缘。乃至故圣为缘发生此善。窍论感体唯未来善。故易云。几者动之微。吉之先现者也。若论应用。法身无色而现色身。故知应现是法身迹也。法身有显丈六用也。故不同虚义。而无别法起。以不同影起也。今即不然。注云。心生於有心。像出於有形。今论感应。善二途感。一者有所得心善。感丈六身。名为傍感。二者正感。以中道心感中道法身。名为正感也。而就傍感。义有多途。以过去善为几。故法花云。我等宿福庆。今得值世尊。亦以现在善为几。故胜鬘云。即生此念时。佛於空中现。又以未来善有已感义。故云。今虽无益。作后世因。亦恶有感义。故云。以病增故。求觅良医。以三世善通感。故经云。我久安立。汝先世已开觉。今复极受。汝本来生亦然。而今义宗丈六无当。即是法身。而云感法身名为正感者。例如一柱以对心偏。名为偏柱。对中道心。名中道柱。若於应体以无当为体。而对偏心现丈六身。即是偏对。应中道心。应无当身。即是正应。若谓其位。六地以还有无俱偏。七地已上有无不偏也。生法师云。感应有缘。或同生苦处共於悲愍。或因爱欲共於结缚。或因善法还於开道。故有心而应也。埵法师盛说无缘。引卢舍那为证。一切诸佛身。同一卢舍那。但於迹中异。故彼此不同耳。今即两取。若有所得心即有缘感。以无所得心即无缘感。故无心而应。如铜山崩锺铃应。今义例上可知。真应相即。解者不同。摄论云。化佛但是色声。无论其智。既法与智相即为一也。若开善义。解丈六是法身用。异於二家。故体用相即为一也。今即不尔。丈六无当即是法身。如注云。夫圣人空洞无像。应物故形。形无当体。况长短之有恒。群生万形果报不同。是以应之不同耳。取其长短是众生之心。本其无当即法身之真。岂曰体用异处真应两行。然后辨其丈六即真者哉。斯即於见未曾所见。未曾有无相为法身。符同为应身。故云心生於有心。像出於有形。心非我生。故日用不懃。像非我出。故金流不然也。此中即开二义。一本迹义。二随内外义。本迹者。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无朕一也。内外者。就感应各明四句感四者。一理外感理内。二理内感理外。如十地大士见丈六法身也。三理内感理内。四理外感理外也。应中四句反取即是耳。斯即四句无当感应体也。
  第三义别答两难。有三科。一难家所执是或者情。二意谓下别答两难。三觌者下非其难意也。言惑情者。睹反谓有。见感谓无。只是惑情。未足拟其玄道也。
  第二科。意谓下别答。有二段。一有无相即。答无余难。二经曰法身下。约法身般若真应相即。答有余难也。若以义论皆得通。若但下别结。故云别示。答无余难有四阶。一有无虽异旨趣无二。二何即下。引佛与经释上无有。三亡不为无下。释上经意相即表理。四子乃下。释答无余难也。寂泊无兆者。所泊之处寂然无朕也。隐显同源者。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即是同源也。存不为有亡不为无者。释上生下。同源故显而不有。隐而不无也。二何即下。引佛与经释上有无即有无相即义。初引佛言证存不为有。以有即无也。从经曰下。引两经证亡不为无。以无即有也。
  三亡不为无虽无而有下。两双四句。一结释上经意相即表理。此句牒上句云。以无即有也。存不为有虽有而无。此句牒上佛言。以有即无。此一双两句释相即也。虽无而有所谓非有下。一双两句。以有无表非有非无。然即下。所表非有非无之理。今所云无余涅盘也。
  四子乃下。结答无余。如文也。二答有余难。有四阶。一就法身波若明应之体相。二万几顿赴下。明法身波若忘怀用。三然即下。就法身波若明丈六即真。四所以下。结答有余难也。上总答以虚空譬辨应之体。今以二点明应之相。法身无像应物以形者。注云。法身者虚空身也。无生而无不生。无形而无不形。即无当法身。随其心水净秽不同而法身无当。如水现月应物以形也。波若无知对缘而照者。注云。无相真惠。无知而无不知。无为而无不为。即无知般若随其境界照境不同。而波若无知。如镜现色对缘而照也。大品云。以空无偏。故神通周遍。此就二点以明其本也。
  二万几顿赴下。明忘怀用。至不干其虑。释波若用。神虑即是波若知也。动若行云止犹谷神者。释法身用。至人无心玄被。唯感之从。若不系之云。随风之东西。故动若行云也。止若谷神者。谷神。中央之无也。老子曰。无形无影。无逆无造。处处早不动。守静不衰。而不见其形。故云止若谷神者也。岂有下。就云谷结明无心心。情异者。庄子注云。是非为情。无是无非。情将无寄乎。法师云。心缘法生。有用有实。情附心起。有用无实。非虚情无以忘计。无心家即情无不附。此二相资。轮转三有无极者也。既无心於动静者。举心无相。释遣像形也。去来不以像下两句。明法身般若忘怀故不违诸相。即是无相不违相也。
  三然即下。就法身波若明丈六即真。有三双六句。初两句立章门。心生於有心者。於尧即治天下。百姓皆托我有也。次明形非我出。故金流不燋。下两句别释也。此句法身即丈六。何者。至人推理任在。故世不然。为悉既在天而天。即在火为火。火岂能烧乎。心非我生故日用不懃者。波若即丈六。何者。圣人无心。以万物心为心。故几现不同。我体善生不劳我用。现非我现。用非我用。我无劳矣。故日用不懃也。云云自彼於我何有者。感应双结。何者。感虽云云。三千不同。论其应照。无异寂然之地。四所以下。结答有余难。智周结般若。形死结法身也。八极者。一东北仓明。二东方开明。三东南阳明。四南方暑明。五西南自门。六西方阊阖。七西北幽都。八北方寒门。是论八极也。益不可盈者。注而不满。论境生而智不增也。损不可亏者。酌而不竭。论境智而不智。释智周义。庄子云。益之而不加益也。损之而不加损。圣人之所保之也。宁可下。释法身形无义也。疠。役病。八方并天为九。云中逵。如云我今背病也。天冠。寺名也。
  第二科而觌者下。非其难意。觌秉执规矩而拟大方者。以无规有规拟仪至人也。拔玄根於虚坏者。远法师云。世号知沈根可移之於冲根也。

  ○折征出第二

  尔雅曰。贤士隐山。王征犹验也。明也者。征之令出也。又一成者之也。今所明涅盘。出有无外。征召有无之内也。开宗中云。涅盘独申有无之表。今难此意。文有二义。一明有无二法摄一切法磬无不尽。何处有有无之。若有妙道字。二而论下。正设难也。
  夫浑源判创万有参分者。浑。下昆反。水原流浑周一貌也。据说而言有大易大初大始太素者。未见气也。总气形质三而名混沦。混沦者。万物浑原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修之不得也。易曰。有易大[示*通]是其二仪。太极亦云太一。亦云无一。一即太极。二而二仪。如无秤取其有之所极谓之太极也。清者上为天。浊者疑为地。流为江海。结为岳。受天地清气为天。欲云创判也。参分者。随参也。亦三也。三文世既立。万有参分。此言无者只是偏无。极似粗泪而难宗降於主。其宜然矣。化母所育者。言道所出物即非有也。幽即鬼道。显即人事。恢。大也。诡。居为反。诈一青。谪。古穴反。小也。怪。古怀反。异也。正是连字成训也。凡物事太者可怪曰恢诡。小者可怪曰谪怪者之矣也。
  经曰下。引证涅盘为数灭无为。
  第二义。正设难。有三段。初领上语。次请穷下。正作有无两关。后总而下。结也。总而括者。上云有无二法摄一切法故。总括诸法莫出有无也。即而究之者。结虽妙非无等也。而曰下。双唱六解。

  ○演超境第二

  问家道理不过有无。今明出有无外。故云超境也。此义明佛果二谛摄不摄。略出四解。第一。光宅云。相成招果。不即空不异空。故即体虚。假真解感果。体不即空。不即空故实而非假。但妙有真常。非二谛摄。至如三无为。龟毛兔角等。此非俗有。何即空。第二。庄严云。名相假有。此四义中得云佛果。名相有而不之假。故非二谛。第三。开善云。佛果是相续假。是相待假。既云二假。非俗如何。但有粗妙耳。第四。埵法师云。妙绝於有无之域。玄越於名数之表。故佛非二谛。今明二谛。自有四阶。然二谛之名非至极之体。但弁法相非有非无。故先破执然后显示中道。故借名显相以表之。四阶者。一有无二谛。二因缘二谛。三生死涅盘相对二谛。四佛果二谛也。有无二谛者。亦名偏有偏无对凡性心所谓二谛。何者。假名众生有名用体。名为俗谛。名用体空。名为真谛。因缘二谛者。对於圣心所明二谛。因缘和合假名众生。万法相假名为俗谛。因缘无处本自不生。名为真谛。相待二谛者。生死有无名为俗谛。佛果涅盘名真谛。何者。俗是俗情。凡是有无。万法阶是倒情也所作。故名俗谛。佛果涅盘永绝有无。超出生死。今对生死为俗。涅盘名真谛也。就佛果明二谛者。广修万行得佛菩提。行因得果是因缘果。名为俗谛。佛果万德一圆。一相无相。因果相绝。名第一义谛。凡言因缘即有四种。一和合因缘。二相续因缘。三相待因缘。四境智因缘。是故从此因缘生法皆名世谛。因缘无当即无所得第一义谛。故此佛果二谛所摄。中论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此四种二谛配四论者。第三第四二即涅盘无知所申之理。第一第二两阶二谛即不迁.不真所明理也。文有三义。一述难。二何即下。释难家有无义。三论称下。申宗。初述难者。有无之数法无不该者。如难家云。经曰下。证俗谛有无也。
  第二义。何即下。述释有有无。有无所以称有者。即释有者有於无句也。无有所以称无者。即释无者无於有句也。然即下。重释有无假。其犹高下相倾。未足拟其幽玄涅盘。故成论破云。如虎吟子。若急即伤。若缓即失。过犹不知。二俱有过。若定说无是为过。若定说有是咎不知。故经云应舍二边也。
  第三义。论秤下。第三真谛更申上宗出有无意。此忘言绝域。岂有一有而可称乎。故旧云。肇师义唯真无俗。正谓此矣。第四阶佛果二谛。即涅盘.无知两论释其义也。经曰下。释所引三无为也。数缘无为。明其非有非无。故即无相无为也。

  ○折几玄第三

  支道琳师物有玄几论云。物有几玄於未兆。易云。玄几者。物动之微。吉之先出也。注解背无向有有而未见。又几谓几开。制动之王者之也。若论内义。是可生理。言几玄者。是[穴/俱]嘿无所有而有可生理者。为当以有无得。为当离有无得。文有二义。第一义。蹈即离两关。难其得义。第二义。然后下。牒论所明理。以圣不虚反。仍请闻妙旨也。云不出有无不在有无者。超境可云借出以云即不在义。又云岂曰有无外而可秤哉者。即不出义。

  ○演妙存第四

  涅盘之道不在有无而不出有无。然即[穴/俱]真妙道存乎即真。故曰妙存也。
  文有二义。一正难。遣其闻义。二净名下。正说[穴/俱]义也。正中有三段。初遣名相。理即可说。次经曰下。引经证理无相。遣其闻义。后虽然下。心戒听。无心而受无听而听者。书云。大士受道以神。中士受道以心。下士受道以耳之。以神听者通无生。以心听者知内情。以耳听者闻外声也。注云。无说岂曰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肇论疏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