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科分六学僧传 - (TXT全文下载)

书籍类目: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史传部 - 诸宗通传
文件大小:1.32mb。
书籍内容:

续藏经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
 元 昙噩述

  本朝吴僧道原。惧佛教之弗传。分祖立宗。次叙其说。将以破学者之昏暗。犹灯之相续而明之。不可掩也。噫嘻道原之作。有得於吾子思扬雄之意欤。二子语道之传。则曰。自尧舜至于孔子子思孟诃氏。言道之用。则曰。君子道暗然而日章。又曰。圣人之道犹日中。二者之言其道原。所谓之灯说乎。余於外典。虽未深了。公余稍休。未尝不以圆觉为应世法门。比因取此集阅之。其叙述入道之由。标指契理之妙。敷倡宗旨。诱据后学。所以异於吾儒之教者几希。惜非善本。讹舛既多。磨灭滋甚。遂载加雠校。命工镂板。用广其传。庶有补於将来云。
  淳熙六年四月二十二日 皇子魏王 跋

  古者大典大册之於国家也。必藏诸玉府。使子孙世守之。罔敢逸队。以贻训将来。祖宗赖之有光。若夫教门之大典大册。则异矣。如来世尊。具正徧知。说十二部修多罗利益三界。其本生本事二部者。诚以宿命他心之智。照了过去现在未来无量数劫。诸佛之出兴。轮王之治化。世界之成坏。民物之生息。皆目睹耳闻。而身历之。其广颂长偈。则阿难记持於先。迦叶结集於后。当是时。惜其流通之未至於斯土也。史之缺文。孔子且犹叹美之。而况见圣谛第一义之所在哉。法师慧皎者。生会稽。出家隶业嘉祥寺。性姿纯粹。素获乡里重誉。博学为时所歆艳。慨往圣之迹难追。悼来哲之名易没。微我后人孰任其责。乃援史例作传。始於汉明。终於梁武。凡其僧之秉大福缘。乘宿愿力。随机应化。天子所师尊。诸侯所宾礼。怀香华而西迈。获贝叶以东归。隐约枯槁以全节守。趺宿傲睨以极激扬。莫不访来其出处之详。考索其言行之实。则其志之勤如此。继而澄照道宣师。则沿梁而唐。通惠赞宁师。则沿唐而宋。立十科。成书行世。然辞章之出。大率六朝五季之余也。体制衰弱。略无先秦西汉风。太史黄公庭坚读而陋之。尝欲删治。适未皇及。可恨也。觉范德洪师顾独润色梁传。以承子长孟坚之业。卒无所事於唐宋二传。噫隘矣。盖佛法非僧业弗行。僧业非佛法弗明。必佛法以之行。僧业以之明。其六学十二科而已矣。且波罗蜜多之为言度也。度则学之至。学则度之渐耳。苟举学以观佛。则知佛之究乎十二而度乎六。举科以观僧。则知僧之循乎十二而学乎六。故未能以译经传宗者。不足与语慧也。未能以遗身利物者。不足与语施也。未能以弘法护教者。不足与语戒也。未能以摄念持志者。不足与语忍辱也。未能以义解感通者。不足与语精进也。未能以证悟神化者。不足与语定也。六。学诚济川之舟筏欤。既济者舍之。未济者用之。在佛曰度。则既济之谓也。在僧曰学。则未济之谓也。惟佛不以己之既济而忘其未济者。故每於华严鹿苑方等般若法华涅盘会上。称扬赞叹六学功德。而橹棹於舟筏以待济兹。太史黄公之甚留意於梁唐宋三传也。予为阅诸龛藏以紬绎之。遂苗穮发栉。以属稿而藏去焉。时则至正己丑间也。岁癸卯。予归自天台。就养於象山智门之正趣堂。日庵广慧氏。请予稿以图锓梓。予未即许也。会日庵丐闲从燕寂。而复元福报师。寔於予同门伯仲。获以公举主斯席。尤力从臾不已。由是而张六学。以正佛法之要。列十二科。以别僧业之繁。学有序。所以序佛法之本然也。科有赞。所以赞僧业之当然也。得传一千二百七十又三。得人如传之数。以卷计之。古传之卷得七十又四。新传之卷得三十。是何古传之卷赢。新传之卷缩也。有解者曰。古传之赢也。赢於卷而不赢於传。新传之缩也。缩於卷而不缩於传。亦犹以学易度。而度未尝易。以科分学。而学未尝分。是固教门之典册也。非欤。尚览者其察旃。
  至正丙午六月望四明沙门  昙噩序

  六学十二科

  一慧学 (译经科 一之二) (传宗科 三之八)  二施学 (遗身科 九) (利物科 十)  三戒学 (弘法科 十一之十四) (护教科 十五之十六)  四忍辱学 (摄念科 十七之十八) (持志科 十九之二十)  五精进学 (义解科 廿一之廿三) (感通科 廿四之廿六)  六定学 (证悟科 廿七之廿八) (神化科 廿九之三十)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目录

    淛东沙门 昙噩 述
  卷第一 慧学  译经科 汉迦叶摩腾 汉竺法兰 汉安清 汉支楼迦谶 汉竺佛朔 汉优婆塞安玄 魏康僧铠 魏昙谛 魏帛延 吴康僧会 吴惟祇难 晋竺昙摩罗剎 晋朱士行 晋帛尸黎密多罗 晋僧伽跋澄 晋昙摩难提 晋佛图罗剎 晋僧伽提婆 晋竺佛念 晋鸠摩罗什 晋弗若多罗 晋佛陁跋陁罗卷第二  译经科 宋佛驮什 宋昙摩耶舍 宋昙无忏 宋浮陀跋摩 宋智严 宋宝云 宋求那跋摩 宋僧伽跋摩 宋畺良耶舍 齐求那毗地 梁僧伽婆罗 魏昙曜 魏菩提流支 魏勒那摩提 魏北天竺佛陀扇多 陈拘那罗陀 陈须菩提 陈法泰 隋那连提黎那舍 隋阇那崛多 隋达摩笈多 唐波罗颇迦罗密多罗 唐慧赜 唐伽梵达磨 唐阿地瞿多 唐智通 唐若那跋陀罗 唐佛陀多罗 唐地婆诃罗 唐提云般若 唐慧智 唐弥陀山 唐般剌密谛 唐智严 唐实叉难 唐义净 唐阿你真那 唐菩提流志 唐怀迪 唐飞锡 唐勿提提羼鱼 唐般剌若 唐良秀 唐莲华 唐牟尼室利 唐尸罗达磨卷第三 慧学  传宗科 魏昙柯迦罗 梁达磨 梁僧副 北齐慧文 北齐慧可 北齐慧光 陈慧思 陈玄光 后梁慧成 周慧命 隋智顗 隋慧耀 隋僧璨 隋智锴 隋波若 隋法彦 隋智越 隋道悦卷第四  传宗科 唐智晞 唐法向 唐灌顶 唐智首 唐智璪 唐法顺 唐慈藏 唐普明 唐道信 唐法融 唐智岩 唐道宣 唐玄奘 唐慧明 唐弘忍 唐神会 唐慧能 唐智威 唐本净 唐义湘 唐窥基 唐昙璀 唐慧安 唐神秀 唐法持 唐破灶堕 唐道俊 唐法藏卷第五  传宗科 唐文纲 唐道岸 唐玄觉 唐元珪 唐印宗 唐神英 唐僧达 唐智威 唐巨方 唐义福 唐跋日罗菩提唐普寂 唐一行 唐戍婆揭罗僧诃 唐行思 唐圆寂 唐思睿 唐怀让 唐灵着 唐玄素 唐香育 唐智封 唐玄朗 唐降魔藏 唐志贤 唐慧忠 唐进平 唐昙一 唐道坚 唐慧空 唐阿目佉跋折罗 唐慧忠 唐掘多 唐道隐 唐恒月 唐湛然 唐思公 唐道一 唐福林 唐皓玉 唐智满 唐敷□ 唐怀空 唐真亮 唐藏用 唐神邕 唐希迁 唐圆震 唐昙真 唐法钦 唐无名 唐慧演 唐澄心 唐行觉 唐石藏 唐地藏 唐道邃卷第六  传宗科 唐澄观 唐光宝 唐道悟 唐宝备 唐法如 唐道通 唐法普 唐智藏 唐怀海 唐怀恽 唐灵坦 唐元浩 唐神凑 唐惟宽 唐灵默 唐智常 唐神暄 唐隐峰 唐智藏 唐道行 唐甄叔 唐自在 唐南印 唐慧涉 唐无业 唐天然 唐如会 唐道树 唐大毓 唐道行 唐昙藏 唐惟俨 唐宁贲 唐崇信 唐昙晟 唐甄公 唐灵彖 唐元观 唐惟则 唐无等 唐明觉 唐圆修 唐普愿 唐智藏 唐圆智 唐法融 唐法常卷第七  传宗科 唐崇演 唐好直 唐宗密 唐崇珪 唐金植 唐齐安 唐恒政 唐普岸 唐神鉴 唐志远 唐灵佑 唐玄策 唐希运 唐寰中 唐宣鉴 唐藏鱼 唐从谏 唐义玄 唐鉴宗 唐日照 唐普化 唐良价 唐藏广 唐大安 唐慧寂 唐庆诸 唐全豁 唐惟靖 唐玄泰 唐玄绍 唐从谂 唐慧沐 唐安元 唐文喜 唐寰普 唐洪諲 唐慧恭 唐道膺 唐有缘 唐恒通 唐楚南 唐义存卷第八  传宗科 梁无作 梁师备 梁本仁 梁光仁 梁智闲 梁大同 梁本寂 梁存寿 梁师彦 梁居遁 唐休静 唐惟劲 唐栖隐 唐慧棱 唐桂琛 唐如敏 唐道怤 晋善静 晋师会 晋全付 晋灵照 晋智朗 汉行备 周文益 周慧明 周行因 宋彦求 宋道潜 宋从彦 宋绍岩 宋德韶 宋行满 宋延寿 宋缘德 宋晤恩 宋义寂 宋永安卷第九 施学  遗身科 晋僧群 宋昙称 宋法进 宋僧富 宋法羽 宋慧绍 宋僧瑜 宋僧庆 宋慧益 宋昙弘 齐法光 齐法凝 周普圆 隋普济 唐法旷 唐汾州亡名 唐会通 唐玄览 唐束草师 唐无染 唐行明 周普静 宋守贤 宋文辇 宋怀德卷第十 施学  利物科 晋法相 晋慧力 宋慧受 宋僧洪 宋僧亮 宋法意 宋僧慧 宋僧瑾 梁慧开 梁僧护 梁法悦 周僧明 梁法京 隋通幽 隋慧达 隋智琳 唐住力 唐慧胄 唐慧住 唐道积 唐德美 唐昙献 唐法诚 唐慧震 唐智通 唐慧云 唐法成 唐业方 唐慧云 唐崇业 唐玄览 唐楚金 唐怀玉 唐明准 唐幽玄 唐寂然 唐法兴 唐僧竭 唐昙休 唐智广 唐慧闻 后唐贞峻 后唐智晖 周智江 宋常觉卷第十一 戒学  弘法科 晋支道林 晋竺道潜 晋竺僧敷 晋道整 晋道安 晋法汰 晋法遇 晋僧[((素-纟)*力)/石] 晋昙摩流支 晋道融 晋卑摩罗叉 晋僧睿 晋僧肇 晋慧远 晋道恒 宋法显 宋昙无竭 宋慧猷 宋竺道生 宋慧睿 宋昙摩密多 宋智猛 宋慧严 宋僧业 宋僧导 宋慧询 宋求那跋陀罗 宋僧璩卷第十二  弘法科 齐法颕 齐玄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