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玄真经注 - (TXT全文下载)

书籍类目:道藏 - 正统道藏洞神部 - 玉诀类
文件大小:0.25mb。
书籍内容:

通玄真经﹝注﹞
  经名:通玄真经注。唐人徐灵府(号墨希子)注,约出於元和十一年。十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参校本:《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常熟瞿氏铁单铜剑楼藏宋刊本(简称瞿本)。
  目 录
  序
  卷一
  道原
  卷二
  精诚
  卷三
  九守
  卷四
  符言
  卷五
  道德
  卷六
  上德
  卷七
  微明
  卷八
  自然
  卷九
  下德
  卷十
  上仁
  卷十一
  上义
  卷十二
  上礼
  通玄真经序
  大道不振,其来己久。微波尚存,出自诸子莫不祖述道德、弥缝百代。文子者,周平王时人也。着书一十二篇。《史记》云:文子亦曰计然,范蠡师之。姓辛,名妍,字文子,蔡丘濮上人,其先晋公子也。尝两游,蠡得而事之。老子弟子也。平王问文子曰:闻子得道於老君,今贤人虽有道,贤人,文子也。而遭淫乱之世,以一人之权而欲化久乱之民,其能庸乎?文子对曰:道德匡邪以为政,振乱以为理,使圣德复生,天下安宁,要在一人。故积德成王,积怨成亡,而尧舜以是昌,桀纣以是亡。平王信其言而用之,时天下治。然安危成败,匪降自天,在乎君王任贤而已。故圣人怵怵为天下,孩其人同於赤子,欲以兴利去害而安之,非欲有私已也。其书上述皇王帝霸兴亡之兆,次叙道德礼义衰杀之由,莫不上极玄机,旁通庶品。其旨博而奥,其辞文而真,故有国者,虽淫败之俗,可返朴於太素,有身者,而患累之质,可复至命於自然,大矣哉。君子不可不刳心焉。洎我唐十有一· 叶,皇帝垂衣布化,均和育物,柔怀庶邦,殊俗一轨。故在显位者,咸尽其忠慕;幽居者,亦安其业。默希以元和四载投迹衡峰之表,考室华盖之前,迨经八稔,夙敦朴素之风,窃味希微之旨,今未能拱默,强为注释,是量天汉之高邈,料沧溟之浅深者,亦以自为难矣。默希子序。
  通玄真经卷之一
  默希子注
  道原
  且物之为贵,莫先於人。然不能定心猨而朗照,裂爱网於通津,遂使性随欲迁,生与物化,至人衰之。故述大道之原,特标众篇之首,伻寻原以阶道,方触事而即真,岂不有以者哉?
  老子曰:有物混成,凝湛常存,故言有物。陶冶万类,故言混成。先天地生,首出庶物。惟象无形,如天之高有大象,惟道之广无定形。虚凝为一,气散布为万物者也。窈窈冥冥,寂寥淡漠,言道性深,微不可测。不闻其声,非声可闻,非色可观吾强为之名字之曰道。既非声非色,即无名无字,无言无说。今所言者,即非真号,故曰强名也。夫道者,高不可极,深不可测。既无形象可睹,岂有高深可测。苞裹天地,禀受无形,原流拙拙音骨冲而不盈,道范围天地,故曰苞。事禀受虚静,故曰无形。其原产万物,如水之流,满而不溢,酌而不耗。拙拙,水出之貌。浊以静之徐清,如动而静,似浊而清。施之无穷,无所朝夕,博施而穷,岂止旦暮?表之不盈一握,表之乃有物,握之乃无形。约而能张,幽而能明,柔而能刚,含阴吐阳,而章三光。言之幽间,明齐三景。言之柔毳,利断金石。故能阴能阳,能柔能则,能大能小,能短能长。向之则存,背之则亡,无可无不可,变化无方也。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麟以之游,凤以之翔,星历以之行。高山深渊,麟游凤翥,宿离不减,升沉遂所者,至治玄感,得如是焉?以亡取存,以卑取尊,以退取先。谓遗生而后身存,自卑而人尊,自后而人先也。道性好谦,故以谦而受益。古者三皇得道之统,立於中央,神与化游,以抚四方,三皇、伏牺、神农、黄帝。治天下,神运乎中,德泽充乎外也。是故能天运地墆,轮转而无废,水流而不止,与物终始,风兴云蒸,雷声雨降,并应无穷。天运,动也。地妇,静也。言圣人能法天地之动静,与万物之终始,发号出令,雷动风兴,云行雨施,生蓄万物,应变无穷也。已雕已琢,还复於朴。修真慎行,所谓琢磨#1,绝待虚凝,自然复朴。无为为之而合乎生死,大道无心,任物自然。故日无为。夫生者,不得不生。生者自然尔。死者不得不死,死者自然尔,故曰合乎生死。无为言之而通乎德,恬偷无矜而得乎和,是不言而达乎德,不矜而至於和也。有万不同而便乎生。万类虽差,各随其性。和阴阳,节四时,调五行,夫阴阳以和四时,以节五行,以调道之常也。非谓圣人更能改作,但俛察人事,上法天时,中察人情,俾慝不作,以至太平者也。润乎草木,浸乎金石,禽兽硕大,毫毛润泽,乌卵不败,兽胎不殰,音读。道之行#2;各遂生成,无相残害。父无丧子之忧,兄无哭弟之一辰,上治顺,下不逆。童子不孤,无夭枉也。妇人不孀,皆得相保。虹蜺不见,邪气自匿。盗贼不行,天下大同。含德之所致也。言上数者,皆圣人亭毒之所致也。天常之道,生化无穷,生物而不有,成化而不宰。不有之有,而妙有存#3焉不宰之宰,而真宰见矣。万物恃之而生,莫之知德;恃之而死,莫之能怨。生非我有,欲谁德?死非我杀,欲离怨,收藏畜积而不加富,布施禀受而不益贫。畜之不盈,散之不虚。忽兮悦兮不可为象兮,怳兮忽兮用不诎兮,音屈。窈兮冥兮应化无形兮,忽怳之间,应用无穷。窈冥之际,变化无方。原之似有物,寻之乃无状也。遂兮通兮不虚动兮,神用既周,理不虚应。与刚柔卷舒兮,与阴阳倪仰兮。屈伸从时。
  老子曰:大丈夫能体道者。恬然无思,惔然无虑。与道周旋,岂烦思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车,以四时为马,以阴阳为御。行乎无路,游乎无息,出乎无门。以天为盖,则无所不覆也;以地为车,则无所不载也;四时为马,则无所不使也;阴阳御之,则无所不备也。大丈夫乘天地之正,御阴阳之运,行无尽之域,游无穷之道,岂不盛也?是故疾而不摇,远而不劳,四支不动,聪明不损,而照见天下者,执道之要观无穷之地也。得道之要,观八方在乎掌握。致理之妙,万物存乎方寸。岂有驰於远近而坐致劳弊?故天下之事不可为也,为者败之因其自然而推之,无不遂也。万物之变不可救也,秉其要而归之。虽变化多端可精详其要。是以圣人内修其本而不外饰其末,内正一心,外斥杂伎。厉其精神,使内明也。偃其知见,止非道也。故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无治而无不治也,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夫物因可然而然之,则无不然也。可治而治之,则无不治矣。
  老子曰:执道以御民者,事来而循之,物动而因之,万物之化,无不应也,百事之变,无不耦也。言圣人御天下,因人事所便利而安之,则万民不得不化,百事不得不谐者也。故道者,虚无、平易、清静、柔弱、纯粹素朴,此五者,道之形象也。非备此五德,则不能见元形之形无象之象也。虚无者道之舍也,舍者,居也。平易者道之素也,素者,质也。清静者道之鉴也,鉴者,明也。柔弱者道之用也,用者,通也。反者道之常也,俗用有为,道用无为。柔者道之刚也,弱者道之强也,积柔以成刚,积弱以成强。纯粹素朴者道之干也。虚者中无载也,平者心无累也,嗜欲不载虚之至也,无所好憎平之至也,一而不变静之至也,不与物杂粹之至也,不忧不乐德之至也。解五义也。夫至人之治也,弃其聪明,无饰智也。灭其文章,存素质也。依道废智全清虚之道,去迷妄之智。与民同出乎公,无私心也。约其所守,寡其所求,去其诱慕,除其贵欲,捐其思虑。约其所守即察,寡其所求即得。心能得一,即万有其术。约以知微,寡以御众者也。故以中制外,百事不废,中能得之,则外能牧之。中之得也,中者,在国即君也,在人即心也。君明则国安,心正则身治,故以中制外,天下无对。以外制中,或达或穷,知中知外,万举不败。五藏宁,思虑平,筋骨劲强,耳目聪明。皆守中所致也。大道坦坦,去身不远,求之远者,往而复返。徒涉远而迷津,不知近而求诸己也。
  老子曰:圣人忘乎治人,而在乎自理,贵忘乎势位,而在乎自得,自得即天下得我矣。未有身,不治而能治人,居势位而不骄人。不骄人者,其唯自得。自得者,我好之,人亦好。以我情得彼情,故曰自得。自得则天下之情皆得於我也。乐忘乎富贵,而在乎和,唯能不骄,富贵而保其和乐也。知大己而小天下,几於道矣。得其道,一身虽微,可以有天下,则一身为大。失其道,则天下虽大,无所容其身,则天下为小也。故曰:至虚极也,守静笃也,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言物生虚静,故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言往复无穷,万物不终也。夫道者,陶冶万物,终始无形,寂然不动,大通混冥,夫道寂寥,洪炉埏埴,始於无象。中而有物,终於无形。孰知其极,在乎混冥,莫知神灵者也。深闳广大不可为外,折毫剖芒不可为内,无环堵之宇,至大不可以外求,至小不可以内得。而生有无之总名#4也。言其无则触类森罗,言有则形兆莫睹,是无为之精,有物之妙,总言万物之名,生於有无之间也。真人体之以虚无、平易、清净、柔弱、纯粹素朴,不与物杂,至德天地之道,故谓之真人。体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通玄真经注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