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象图说内篇 - (TXT全文下载)

书籍类目:道藏 - 正统道藏洞真部 - 灵图类
书籍内容:

易象图说内篇
  经名:易象图说内篇。原题元张理述。三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参校版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目录
  易象图说序
  紫云山人黄镇成序
  作者自序
  易象图说内篇卷上
  仲尼默示三陈九卦
  本图书
  一、龙图天地未合之数
  二、龙图天地已合之位
  三、龙图天地生成之数
  四、洛书天地交午之数
  五、洛书纵横十五之象
  六、发明图书之数
  七、发明图书之变
  八、阐述圣人作易之旨
  易象图说内篇卷中
  原卦画
  一、太极生两仪之象
  二、两仪生四象之象
  三、四象生八卦之象
  四、先天八卦对待之图
  五、后天八卦流行之图
  六、先后天八卦德合之图
  七、六十四卦循环之图
  八、六十四卦因重之图
  易象图说内篇卷下
  原卦画
  九、六十四卦变通之图
  十、六十四卦致用之图
  明蓍策八图
  考变占图
  易象图说序#1
  《易》之象与天地准,故於天地之理无所不该,是以阴阳错综,奇偶离合,无不有以相通焉。《周官》三易,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以八为经,以六十四为纬,画卦之次序,先天之图位瞭然矣。则伏羲作《易》时,已有其图,传之三代,故夫子极、仪、象、卦因而重之之说,与京君明、魏伯阳纳甲卦气之法,皆圆图之序。则先天图其来已久,持后之说《易》者不复追究作《易》原本,故其图虽在,而学者不传,至邵子而后得耳。先儒谓邵子传之李穆,李穆自希夷意,其必不妄也。或又请启蒙先天图出自蔡氏,而朱子因之,不知朱汉上已有此图,则其出於邵氏为无疑。虽圣人复起,不易其言矣。
  然《易》道广大无穷,学者能随其所见,亦皆有得。惟其出於自然而无所穿凿,则虽古人之所未发,亦足以成一家之言也。清江张君仲纯,资敏而学笃,於诸经无不通,而尤邃於《易》。尝以其玩索之力着为《易象图说》一篇#2,其极、仪、象、卦,图以奇上偶下,各生阴阳、刚柔、内外、交变,而卦画之原,四时之义,性命之说,图书之数,蓍策变占,靡不周备。六十四卦圆图,以乾、兑、离、震、坤、艮、坎、巽循环旋布,而天地之动静,一岁周天之气节,一月太阴之行度,皆可见;方图以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纵自上而下,横自左而右,而《参同契》、邵子《太易#3吟》十二月之卦气、二十八舍之象,皆可推变通。图由《乾》、《坤》反覆相推,阳以次而左升,阴以次而右降,而六阴、六阳辟卦之序集然可考致用。图以后天八宫各变七卦,而四正四隅反对之象秩然有纪,皆巧妙整齐,不烦智力,无毫发可以增损,无纤隙有所疑议#4,所谓出於自然,而无所穿凿者,当续邵子、朱子之图,而自为一家,亦可以见《易》象无所不通,惟学者能随所见而实有得焉,然后可以传世而不惑也。仲纯学力高明,与予知最久。《图说》既成,首辱见示。予特爱其象类浑成而条理精密,故僭书于首,简而归之。至正丁酉秋七月昭武紫云山人黄镇成谨序。
  《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图书者,天地阴阳之象也。《易》者,圣人以写天地阴阳之神也。故一动一静,形而为 ,奇偶生生,动静互变,四象上下,左右相交,而《易》卦画矣。 以画天, 以画地, 以画水, 以画火, 以画泽, 以画山,风因於泽,雷因於山,卦以表象,象以命名,名以显义,义以正辞,辞达而《易》书作矣。将以顺性命之理,究礼乐之原,成变化而行鬼神者,要皆不出乎图书之象与数而已。图之天○者,一也。图之地 者, 也。图之中 者,四象X古五字行也。
  阳数一、三、五,参天也,三谓之参阴数二、四,两地也。二谓之两。参天数九,阳之用也。两地数六,阴之用也。书之衡,三卦之体也。书之井,九卦之位也。书之纵横#5,十五卦之合也。乾九坤六,合十五。坎七离八,合十五。震七巽八,合十五。艮七兑八,合十五,河图、洛书,相为经纬。五十者,图书之枢纽也。以五重十十,则左右前后者,河图四正之体也。以五交十,则四正四隅者,洛书九宫之文也。顺而左还者,天之圆,浑仪历象之所由制。逆而右布者,地之方,封建井牧之所由启也。以圆函方O,以方局圆回,则范围天地之化而不#6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矣。唯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身半以上同乎天,身半以下同乎地;头圆足方,腹阴背阳;离目外明,坎耳内聪;口鼻有肖乎山泽,声气有象乎雷风,故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是知《易》即我心,我心即《易》,故推而图之,章之为六位而三极备,叙述之为六节而四时行,合之为六体而身形具,经之为六脉而神气完,表之为六经而治教立,协之为六律而音声均,官之为六典而政令修,统之为六师而邦国平,是故因位以明道,因节以叔德,因体以原性,因脉以凝命,因经以考礼,因律以正乐,因典以平政,因师以慎刑,而大《易》八卦之体用备矣。已上八图,今附外篇#7八卦相错,相摩相荡,因而重之,变而通之,推而行之,而六十四卦圆方变用之图出矣。圆者以效天,方者以法地,变者以从道,用者以和义,然后蓍策以综其数,变占以明其筮,分挂揲归,交重支变,悉皆为图以显其象,为说以敷其趣。虽其言不本於先儒传注之旨,或者庶几乎圣人作《易》之大意,改而正之,捻而订之,是盖深有望於同志。时至正二十有四年,青龙甲辰三月上巳日,清江后学张理书于三山之艮所。
  易象图说内篇卷上
  易象图说内篇卷上,清江后学张理仲纯述
  希夷陈先生《龙图序》曰:且夫龙马始负图,出於羲皇之代,在太古之先也。今存已合之位尚疑之,况更陈其未合之数邪?然则何以知之?答曰:於夫子三陈九卦之义探其旨,所以知之也。况夫天之垂象,的如贯珠,少有差则不成次序矣。故自一至於盈万,皆累然如系之於缕也。且若龙图便合,则圣人不得见其象,所以天意先未合而形其象,圣人观象而明其用。是龙图者,天散而示之,伏羲合而用之,仲尼默而形之,始龙图之未合也。惟五十五数,上二十五,天数也,中贯三、五、九,外包之十五,尽天三、天五、天九,并十、五之位,后形一、六无位,又显二、十、四之为用也。兹所谓天垂象矣。下三十,地数也,亦分五位,皆明五之用也。十分而为六,形地之象焉。六分而成四象,地六不配。在上则一不配形二、十、四,在下则六不用,亦形二、十、四,后既合也。天一居上为道之宗,地六居下为器之本,三斡地二、地四为之用。本注:参,一、三、×天数合九,《乾》元用九也。两,二、四地数合六,《坤》元用六也。三若在阳则避孤阴,在阴则避寡阳。本注:成八卦者,三位也。上则一、三、五为三位,二、四无中正不能成卦,为孤阴。下则六、八、十为三位,七、九无中正不能成卦,为寡阳。三皆不处,若避之也。大矣哉,龙图之变,歧分万途。今略述其梗槩焉。
  仲尼默示三陈九卦
  《履》,德之基。序卦次+,明用十,示人以辨上下也。
  《谦》,德之柄。次十五,明用十五,示人以衰多益寡。
  《复》,德之本。次二+四卦,示气变之始。
  《恒》,德之固。下经次二卦,示形化之始。
  《损》,德之修。《益》,德之裕。此二卦示人以盛衰之端。
  《困》,德之辨。《井》,德之地。此二卦示人以迁通之义。
  《巽》,德之制。巽以行权。权者,圣人之大用也。因事制宜,随时变易之义备矣。
  本图书一
  右龙图天地未合之数。
  上位天数也,天数中於五,分为五,五五二十有五,积一、三、五、七,亦得二十五焉。五位纵横见三,纵横见五;三位纵横见九,纵横见十五。《序》 言中贯三、五、九,外包之十五者,此也。下位地数也,地数中於六,亦分为五位,五六凡三十,积二、四、六、八、十,亦得三十焉。《序》言十分而为六,形地之象者,此也。
  图书二
  右龙图天地已合之位。
  上位象也,合一、三、五为参天,偶四为两地,积之凡十五,五行之生数也。即前象上五位,上五去四得一,下五去三得二,右五去二得三,左五去一得四,惟中五不动。《 序言》 天一居上,为道之宗者,此也。按《 律历志》云:合二始以定刚柔。一者,阳之始;二者,阴之始。今则此图,其上天。者,一之象也;其下地 者, 之象也;其中天 者,四象五行也;左上一○ 太阳,为火之象;右上一。少阴,为金之象;左下一。少阳,为木之象;右下一○ 太阴,为水之象。土者冲气居中,以运四方,畅始施生,亦阴亦阳。右旁三 ,三才之象,卦之所以画三;左旁四 ,四时之象,蓍之所以揲四,是故上象一、二、三、四者,蓍数卦爻之体也;下位形也,九、八、七、六,金、木、火、水之盛数;中见地十,土之成数也。即前象下五位以中央六分开,置一在上六而成七,置二在左六而成八,置三在右六而成九,惟下六不配而自为六。《 序》言六分而成四象,地六不配者,此也。按:七者,蓍之圆,七七而四十有九;八者,卦之方,八八而六十有四;九者,阳之用,阳爻百九十二;六者,阴之用,阴爻亦百九十二;十者,大衍之数,以五乘十,以十乘五,而亦皆得五十焉。是故下形六、七、八、九者,蓍数卦爻之用也。上体而下用,上象而下形,象动形静,体立用行,而造化不可胜既矣。
  按..一、二、三、四,天之象,象变於上;六、七、八、九,地之形,形成於下。上下相重,而为五行,则左右、前后、生成之位是也;上下相交,而为八卦,则四正、四隅、九宫之位是也。今以前后图参考,当如太乙遁甲阴阳二局图。一、二、三、四,犹遁甲天盘在上,随时运转;六、七、八、九,犹遁甲地盘在下,布定不易,法明天动地静之义。而前此诸儒未有能发其旨,是故一在南,起法天象,动而右转。初交,一居东南,二居西北,三居西南,四居东北,四阳班布居上右,四阴班布居下左,分阴分阳,而天地设位。再交,一  本图书-
  右龙图天地未合之数。
  上位天数也,天数中於五,分为五,五五二十有五,积一、三、五、七,亦得二十五焉。五位纵横见三,纵横见五;三位纵横见九,纵横见十五。《序》 言中贯三、五、九,外包之十五者,此也。下位地数也,地数中於六,亦分为五位,五六凡三十,积二、四、六、八、十,亦得三十焉。《序》言十分而为六,形地之象者,此也。
  图书二
  右龙图天地已合之位。
  上位象也,合一、三、五为参天,偶四为两地,积之凡十五,五行之生数也。即前象上五位,上五去四得一,下五去三得二,右五去二得三,左五去一得四,惟中五不动。《 序言》 天一居上,为道之宗者,此也。按《 律历志》云:合二始以定刚柔。一者,阳之始;二者,阴之始。今则此图,其上天。者,一之象也;其下地 者, 之象也;其中天 者,四象五行也;左上一○ 太阳,为火之象;右上一。少阴,为金之象;左下一。少阳,为木之象;右下一○ 太阴,为水之象。土者冲气居中,以运四方,畅始施生,亦阴亦阳。右旁三 ,三才之象,卦之所以画三;左旁四 ,四时之象,蓍之所以揲四,是故上象一、二、三、四者,蓍数卦爻之体也;下位形也,九、八、七、六,金、木、火、水之盛数;中见地十,土之成数也。即前象下五位以中央六分开,置一在上六而成七,置二在左六而成八,置三在右六而成九,惟下六不配而自为六。《 序》言六分而成四象,地六不配者,此也。按:七者,蓍之圆,七七而四十有九;八者,卦之方,八八而六十有四;九者,阳之用,阳爻百九十二;六者,阴之用,阴爻亦百九十二;十者,大衍之数,以五乘十,以十乘五,而亦皆得五十焉。是故下形六、七、八、九者,蓍数卦爻之用也。上体而下用,上象而下形,象动形静,体立用行,而造化不可胜既矣。
  按..一、二、三、四,天之象,象变於上;六、七、八、九,地之形,形成於下。上下相重,而为五行,则左右、前后、生成之位是也;上下相交,而为八卦,则四正、四隅、九宫之位是也。今以前后图参考,当如太乙遁甲阴阳二局图。一、二、三、四,犹遁甲天盘在上,随时运转;六、七、八、九,犹遁甲地盘在下,布定不易,法明天动地静之义。而前此诸儒未有能发其旨,是故一在南,起法天象,动而右转。初交,一居东南,二居西北,三居西南,四居东北,四阳班布居上右,四阴班布居下左,分阴分阳,而天地设位。再交,一居东北,二居西南,三居东南,四居西北,则牝牡相衔,而六子卦生,合是二变而成先天八卦自然之象也。然后重为生成之位,则一六、二七、三八、四九,阴阳各相配合,即邵子、朱子所述之图也。三交,一居西北,二居东南,三居东北,四居西南,则刚柔相错,而为坎、离、震、兑。四交,一居西南,二居东北,三居西北,四居东南,则右阳左阴,而乾、坤成列,合是二变而成后天八卦裁成之位也。再转,则一复于南矣。《大传》所谓参伍以变,错综其数。刘饮云: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表裹。此其义也。
  鹤田蒋师文日:谓河图成数在下象地而不动,生数象天运行而成卦,以先天八卦为自然之象,后天八卦为财成之位。观其初交而两仪立,再交而六子生,三交震、兑相望而坎、离互宅,四交乾、坤成列而艮、巽居隅。圣人升离於南,降坎於北,而四方之位正。置乾於西北,退坤於西南,而长女代母之义彰,则先天见自然之象,后天见财之位者,至明着矣。虽其说不本先儒,然象数既陈,而义理昭着,不害自为一家之言也。子朱子尝曰:无事时好看河图、洛书数,且得自家流转得动。今观仲纯此说而尤信。
  图书三
  右龙图天地生成之数。
  此即前图。一、二、三、四,天之象也,动而右旋;六、七、八、九,地之形也,静而正位。是故一转居北,而与六合;二转居南,而与七合;三转居束,而与八合;四转居西,而与九合;五十居中,而为天地运行之枢纽。《大传》言错综其数者,盖指此而言。错者,交而互之,一左一右,三四往来是也。综者,综而挈之,一低一昂,一二上下是也。分作二层看之,则天动地静,上下之义昭然矣。
  图书四
  右洛书天地交午之数。
  杨子云曰:一与六共宗,二与七为朋,三与八为友,四与九同道,五与五相守。正指此图而言。朱子谓析六、七、八、九之合以为乾、坤、坎、离,而居四正之位;依一、二、三、四之次以为艮、兑、震、巽,而补四隅之空者,与此数合。稽之生成之象,察其分合、进退、交重、动静灼然,信其为交午之象,而所谓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蓍策分、卦#8、揲、归四象七、八、九、六,皆仿於此矣。
  图书五
  右洛书纵横十五之象。
  《洪范》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ㄨ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汉儒以此六十五字为洛书本文,而希夷所传则以此为龙图三变,以生成图为洛书本文,盖疑传写之误,而启图九书十之辨。今以二象两易其名,则龙图龟书不烦拟议而自明矣。
  《易·大传》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孔安国云: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洛书者,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于背,有数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刘歆云: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九畴是也。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表裹。
  关子明云:河图之文,七前六后,八左九右。洛书之文,九前一后,三左七右,四前左,二前右,八后左,六后右。
  邵子曰:圆者,星也。历纪之数,其肇於此乎?历法合二始以定刚柔,二中以定律历,二终以纪闰余,是所谓历纪也。方者,土也,画州井地之法,其仿於此乎?州有九井九百亩,是所谓画州井地也。盖圆者河图之数,方者洛书之文,故羲、文因之而造《易》,禹、箕叔之而作《范》也。
  天一、地一不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此一节盖以发明图、书之数。凡奇为阳,阳者天之数;凡偶为阴,阴者地之数。天数一、三、五、七、九,积之为二十五;地数二、四、六、八、十,积之为三十,合是二者为五十有五,而天地变化,阴阳屈伸,举不出乎此数。是数也,两之为二仪,参之为三才,伍之为五行,分之为八卦,究之为九宫,此其大要也。朱子曰:天地之间,一气而已,分而为二,则为阴阳,而五行造化、万物终始,无不管於是焉。《内经》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范之以易,则不过、不遗而无不通矣。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於此?
  此一节又以发明图书之变。参谓参於两问,如《记》云离坐离立,毋往参焉之参。玫之图变,如一、二、三、四,参居六、七、八、九之问者是也。伍谓伍於五位,如什伍、部伍之伍。玫之图变,如一、二、三、四,伍於六、七、八、九之土者是也。错者,交而互之,一左一右之谓。玫之图变,则三四左右互居是也。综者,综而挈之,一低一昂之谓。玫之图变,则一二上下低昂是也。既参以变,又伍以变,错而互之,综而交之,而天地之文成,天下之象定,然则河图、洛书,其肇天下之至变者与?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於神明而生曹,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於阴阳而立卦,发挥於刚柔而生爻,和顺於道德而理於义,穷理尽性以至於命。
  此章乃圣人作《易》之大旨,而曹数卦爻之‘本原也。幽赞於神明,言圣人斋戒洗心,退藏於密,而神明阴相默佑。四十九蓍用以分、挂、揲、归,而生阴、阳、刚、柔之策;天数地数参两相倚,以明九、八、七、六之象,故观变於天之阴阳而卦象立,发挥於地之刚柔而爻义生,和顺於道德而条理各适其宜,穷

分页阅读: 1 2 3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易象图说内篇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