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集 - (TXT全文下载)

书籍类目:道藏 - 正统道藏太玄部
书籍内容:

还真集
  经名:还真集。元王玠(字道渊)撰。三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玄部。
  还真集序
  仙道自古尚矣,由黄帝问道广成子,世称黄老,盖广成即老子也。仙之说始焉,若唐之籛铿,夏之啸父,商之宛丘,周之王乔,三代则固有之。而周穆建草楼以延士,其说始着。迨秦皇汉武,惑方士药石之术,虽王次仲、东方朔之徒而不知师,而其邪说滋蔓淆杂,卒以陨身。则世之鸿生硕士,并起而訾斥之,亦宜矣。若汉魏伯阳,仿易撰参《同契》,本《古文龙虎经》而充越之,以是丹道倡明,不溺於金石草木、云霞补导之术,一明乎身心神炁自然之理,假卦爻晷刻以则之,靡不合乎奇耦象数也。厥后由锺离云房授唐吕嵓,则祖述其说,而歌辞论辩庶得乎指归之正,代亦不乏其人焉。若宋之张紫阳、石杳林、陈泥丸、白紫清、李玉溪、李清庵,皆一时杰出。凡其辞旨,亦不下伯阳,而互有深造默会者焉。夫相去千百岁之间,何言之若合符节者,不期然而然哉。此无他,千百世之理同也,心同也。其所以淆异者,必邪妄诡诞之说,非取夸於时,必鼓惑於后。其能果合於身心神气自然之道乎。此古之人必得人而授,而道不虚行也。抑亦非师之秘玄蕴奥,不妄启示。而学之者无累功积行之实,徒饰虚文伪誉,驰声扬耀者无异,尚何足语道哉,其能见诸言哉。
  南昌修江混然子,以故姓博学,尝遇异人得秘授,犹勤於论着。予读其言久矣,间会於客邸,匆遽未遑尽究。今春,吾徒袁文逸自吴还,持其所述《还真集》,请言。予味之再,信达乎金液还丹之旨。其显微敷畅,可以明体会用矣。使由是而修之,虽上(辶十朔)紫阳、清庵,亦未知孰后先也。矧予尝悯夫世之肤陋狂僻之习,驳溃滋久,有莫得而尽绝者。犹喜其言,足以振发末季之弊也。庶或志士贞人,有珷砍美玉之辩焉,则游神胚辉冯翼之初,炼气混芒溟涬之表,为不难矣。是所以尽乎原始返终,穷神知化也欤。尚容招黄鹤浚空而下,相与共论乎湘滨岳渚之间,未晚也。是书于编首以俟。
  洪武壬申夏五月,嗣天师张宇初序。
  还真集卷上
  混然子撰
  金丹妙旨
  三点如星理最深,钩悬偃月定浮沉。
  若人悟此玄中窍,大地山河尽作金。
  玄中道妙量无边,三教单传一个玄。
  悟得裹头真造化,乌飞兔走不离天。
  玄关一窍正当中,非后非前独倚空。
  默默回光居此处,自然神气混玄同。
  白玉连环两个圈,乾旋坤转本同元。
  中间一点真消息,不遇师传莫妄言。
  一窍包藏造化功,三般大药内团融。
  巽风吹起炉中火,炼出神丹满鼎红。
  养就婴儿十月胎,功夫至此脱尘埃。
  神通变化随方现,一道圆光透顶来。
  无生无灭证金仙,一点光明照大千。
  粉碎虚空全体露,依然父母未生前。
  口诀
  夫学道之一,先要明身中炉鼎的确,次要识药物真全,三要晓火候进退法则。如此一一分明,方许下手修炼。祖师云:既知下手处,便从下手处做将去。或曰:如何是做将去?吁,斯言是工夫也。工夫之理於二六时中,不可间断,当心虚无欲之时,内观以养其性。若遇冬至癸生之时,便当闭关以复其命。内则斡天罡而不动,外则运斗柄以推迁。一气周流,三元归体,真火煅炼,结成金胎空炁,谓之符火还丹。久久行之,渐凝渐结,太虚同体,与道合真矣。
  金丹直指
  玄关一窍,在人身中。肾上心下,肝西肺东。不偏不倚,独立虚空。非内非外,元始之宗。无欲养性,有欲施功。搧开炉韛,鼓动巽风。雷轰海底,惊起港龙。火炎坎位,升上离宫。黄婆引妇,嫁与金公。三家相见,情意和同。丹凝九转,满鼎霞红。勤采勤炼,渐凝渐丰。绵绵固守,野战防凶。灵胎养就,阳纯气冲。立功立行,名达上穹。脱胎神化,道妙无穷。
  人身三宝
   
  先天三宝为三体  自然之道
  元精   元气   元神
  后天三宝为三用  有为之道
  交感精   呼吸气   思虑神
  夫人身有三宝者,皆从天地中来,居先天而生,妙体混成,在后天而化,因质感合。非先天不能生后天,非后天不能成先天。此二者之理,一体而分化,不可失后损先也。是故以元精炼交感精,以元气炼呼吸气,以元神炼思虑神,三物混成,与道合真。自然元精固而交感之精不漏,元气住而呼吸之气不出,元神全而思虑之神不起。修仙之法无他,全此三者而已矣。祖师所谓:精全不思欲,气全不思食,神全不思睡。又曰:三真三全,必定飞仙;三全三真,必定飞升。斯言尽矣,学者味之。
  人身三关
  捉将坎位中心实
  点化离宫腹裹阴
  夫人身三关者,乃精、气、神也。精居坎,气居离,神居心。初关炼精化气,抽坎中之阳也。中关炼气化神,补离中之阴而成乾也。上关炼神还虚,乾元运化复归坤位,而结丹也。丹结之后,神气朗清,与太虚同体,内外贞白、自然与道合真矣。是以静则以养其性,动则以复其命。性命双修,形神俱妙。此符火还丹之妙诀也。故述颂以证诸:
  身中若遇癸生时,取坎中阳去补离。
  北斗南辰颠倒转,一时一刻立丹基。
  半升铛
  擎天拄地半升铛,龙虎擒来一处烹。
  武炼十回文火炼,丹成九转步蓬瀛。
  半升铛者,乃土釜之异名也。在人身天地之正中,戊己之宫,神气之穴,得此者阴阳可以交,性命可以活。吕纯阳祖师所谓: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是也。学者不可勉强猜度,须从明师口授,而后可知。古云: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五行变化图
  五行者,三才之五灵也。五行变化,其形不可一也,其道一也。是故在天为五星、为五帝,在地为五岳、为五神,在人为五脏、为五常。归之一身,五行同焉。散文万体,五行亦同焉。是以修真之要,运此五气而已矣。若得全此五气而不散,混合于太虚之中,结成空炁金胎,谓之灵丹也。苟有昧灵而逐物者,反为五贼也。或曰:何谓五贼?五贼者,眼、耳、鼻、舌、意。若非大根器之人,未常不被此五者而迷其性也。《阴符经》所谓: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佛亦曰: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是也。成道之功,所用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则变化自然出五行矣。
  大道心易图
  天向一中分造化
  人从心上起经纶
  夫心易者,大道之源也。大道生化,无出於河图五十五之数,故圣人则之。老子所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之始,是三五合真也。有名之母,是三五分真也。是故形而上者曰天,形而下者曰地,配两形而中生者曰人。人与天地配曰三才。三才合道,万物同一气而生焉。唯人得天地全秀而生,天付之神,地付之精,中和付之气,三者备体於一身,浑沦太极者也。周子所谓: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是也。阳动之极而复静,阴抱肠也。阴静之极而复动,阳摄阴也。阴阳互索而生五气,五气分化而生八卦,八卦循环而成四时,四时运化不已而生万物。万物芸芸,各归其根。此大道之常易也。以丹道言之,不过运乎心易,颠倒阴阳,返还神炁而已矣。是故以乾坤为易之门户,以坎离为日月往来之机,以震兑为春秋卯酉二分。当作丹之时,内则含三五,包固不动;外则以东三之木生南二之火,以西四之金生北一之水。四象各归其五,然后用虚中戊己一五真土分化,而摄提戊土归坎位,逼木生火而熏蒸,迫金生水而滚沸。於斯时也,拨动上头关捩,徐徐抽出坎中之阳,去补离宫之阴,成乾之体,用己土从离位退符,敛五气回周天三十之数,直至坤宫而止,结成还丹,戊己复位,醉饮刀圭,一性湛然,四炁清朗,仍虚五与十矣。《太极图》云: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即此理也。张紫阳《悟真篇》曰:三五一都三个字,古今明者实然稀。东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戊己还从生数五,三家相见结婴儿。婴儿是一含真炁,十月胎圆入圣基。斯言尽矣,学者味之。
  屯暮蒙图
  夫屯蒙二卦者,圣人假象以明进火退符之谓也。阳从下升乃曰屯,阴从上退乃曰蒙。是屯下震而上坎,震之初九用庚子爻,坎之六四用戊申,爻也。蒙下坎而上艮,坎之初六用戊寅爻,艮之六四用丙戍爻也。其子申寅戍即元亨利贞也。一卦颠倒,即成两卦,互体互用,动静相因。六十卦中,卦卦一般。一卦有六爻,两卦计十二爻,以一年言之而有十二月,以一日言之而有十二时之数,阳进为六,阴退为六。丹家寓言朝屯暮蒙之说,本意不过指此以论吾身火候之分明,启闭呼吸消息之妙。魏伯阳作《参同契》所谓:屯以子申,蒙用寅戌,六十卦用各自有日,聊陈两象,未能究悉。《悟真篇》亦曰:南北宗源翻卦象,晨昏火候合天枢。斯言明矣。学者不可以纸上之言,便为了达,须求明师指点,然后知吾身中之卦象也。卦象之说,亦是比喻,是以圣人不得已,假象以诱后之学者尔。一言决破,则天地之道与我无不神符哉。
  周天火候图 十一
  三十辐
  共一毂
  夫周天火候者,乃乾坤阖辟、阴阳运化之机也。大则天地,小则一身,皆有生成火候之数。《易》云: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是以人之一身,呼则接天根,吸则接地根。一呼一吸,自合天地造化。此呼吸非口鼻之呼吸,乃内运一息之呼吸。是以前代祖师立言设象,诱引后之来者。至如《龙虎经》、《参同契》、《火记》六百篇,无非发明火候,实欲世人行此道也。故将一年簇在一月,将一月簇在一日,将一日簇在一时,将一时簇在一息。一息之工夫,进阳火,退阴符,夺三千六百之正气,回七十二候之要津,产一粒黍米之珠,落于黄庭之中,空洞混合,梵炁凝真,结成圣胎,谓之符火还丹也。张紫阳所谓:不刻时中分子午,无爻卦内定乾坤。了真子曰:大药三般精气神,天然子母互相亲。回风混合归真体,煅炼工夫日日新。邵子亦曰: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蹑天根。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此皆发明火候之理也。修真之士,纵然有三真不漏不行火候之功,尤属於阴,终久只出阴神,不能出阳神也。吕纯阳故有窖头坯之说。且窖头坯不经火煅,终为泥土,岂能坚固哉。人之有身,亦如窖头坯也。若不行火候工夫,煅炼药物,终不得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也。是以圣人传药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此祖师不传之秘,非不传也,唯在得人而传也,岂易言哉。
  内丹三要
  一鼎器
  二药物
  三火候
  鼎器异名:
  天心、玄关、土釜、黄庭、黄房、中宫、灵台、蓬壶、鄞鄂、铅炉、汞灶、神室、药室、空谷、玄谷、天谷、金谷、规中、命蒂、壶天、虚堂、元宫、玄牝、琼台、紫府、偃月炉、半升铛、戊己门、复命关、庚辛室、甲乙户、西南乡、神炁穴、朱砂鼎、守一坛、龙虎穴、黄婆舍、金刚圈、栗棘蓬。
  药物异名:
  金精、木液、红铅、黑汞、朱砂、水银、白金、黑锡、坎男、离女、苍龟、赤蛇、金公、黄婆、婴儿、姹女、火龙、水虎、木郎、石女、白雪、黄芽、交梨、火枣、乌肝、兔髓、乾马、坤牛、日精、月华、天魂、地魄、金花、紫芝、金脂、玉液、琼葩、玉蕊、水中金、火中木、阴中阳、阳中阴、黑中白、雄裹雌、青龙脂、白虎髓。
  火候异名:
  气中神、阴内阳、二十四气、七十二侯、二十八宿、六十四卦、十二分野、日月合壁、海潮升降、三十二天、三十文爻、七十武炼。
  夫三要者,乃修真之秘要也。修真之要有三,一要知鼎器,二要知药物,三要知火候。如此三者分明,方许下手修之。其说种种之多,无乃异名尔。使学者知此以破其惑。所谓鼎器者,天心也。药物者,精气也。火候者,神炁也。於二六时中,回光返照,绵绵若存,如鸡之抱卵,如龙之养珠。自然神御於气,气养於神,混融于心,太虚同体。於斯时也,无药物,无火候,一神万神也,一气万气也。然虽如是,心田性海无久静之理,静极必有动,动而生阳。阳者乃人身中冬至癸生时也。於此时则当闭关,以行火候也。鼓巽风,搧炉辅,理五炁,混百神,飞戊土,塞艮兑,提出坎中之阳,上补离中之阴,意行未止,戊从己土敛药物而同归,送入鼎釜之中,巽户双开,真火煅炼,结成金丹,万劫不灭。是以丹愈炼而愈坚,功愈积而愈深,如此勤而行之,则仙道可冀矣,岂虚言哉。
  还真集卷上竟
  还真集卷中
  混然子撰
  论
  还丹秘要论
  夫还丹者,乃返本还元之道也。人禀父精、母血而生,初为赤子之时,元精、元炁、元神,无不纯全。及其年渐长成,盖因眼、耳、鼻、舌四门所诱,一灵真性被色声香味所触,习染呆深。是以日复日、岁复岁,元精化为交感精,元炁化为呼吸气,元神化为思虑神,此三元分泄,难复天真。故祖师垂言立教,载诸丹经,示人以修补之法。精损则以精补,气损则以气补,神损则以神补,是用返本还元之道以复之。且复者何也?以全精为深根,以全气为固蒂,以全神为妙合。世人能全此三者,实为身中真药物也。然虽如是,若不知其运用符火烹炼之法,犹属於阴,终不得其形神俱妙之道。岂知人道乃与天地符合,一息工夫夺天地一年造化。以乾坤为鼎器,以日月为水火,以乌兔为药物,以阴阳为化机,以龙虎为妙用,以子午为冬夏二至,以卯酉为春秋二分。此皆法象譬喻,其实无出身、心、意三字。身系乎精,心系乎气,意系乎神。返者,返此三者而逆行也。还者,还此三者而复真也。三全合真,乃曰还丹。
  恐学人执着一偏之见,不悟斯理,余不畏天谴,只得漏露天机。凡入室作丹,须要心空性寂,神炁混合于中田。遇一阳初动之时,乃身中冬至时也。於此时则当闭关,飞戊土塞于海渊之底,潜龙不可便用。直俟见龙在田,拨转顶门关捩,徐徐从太玄宫提起,一举三时,飞龙直透三关,再举三时,度上南宫交媾。此乃取坎中之阳,去补离中之阴。自子至巳,六阳会乾。继此已往,阳无终极之理,一阴生于五阳之下,坤阴用事,以己土从离退阴符,下金阙鹊桥,入重楼绛宫,送归土釜。自午至亥六阴符。阳复坤之位,巽户双,开,真火煅炼,结成空炁金胎,谓之还丹矣。如是采药依时,运符合则,勤炼勤烹,无质生质,十月功圆,脱胎换鼎,移神上居泥丸,天门迸破,调护出神。於斯时,正要脚踏实地,不可毫发差失。直待神通圆满,变化自在,贯石透金,随机应现,逍遥云际,快乐无穷,得为出劫真仙,皆由人决烈修炼而至此也。
  丹家妙用,以有为为首,无为为终,性依命立,命从性修,性命混成,太虚同体,有何生死之可系耶。此乃圣圣相传不易之大法。舍此别求他妙,即为外道。有等或绝念守空,或休粮绝粒,或贯想默朝,或吞霞咽气,或摩擦导引,或想火烧脐,或择美妇为炉鼎,金枪不倒为战胜,或取女癸为丹头,以雌雄剑为妙用,或按子午时入室打坐,或以卯酉月不行火候,如此小道,何啻千门。此皆傍门小径,何足与言道也。祖师云:道法三千六百门,人人各执一为根。中间些子玄微处,不在三千六百门。斯言尽矣。学人慎勿执着而自迷也。岂不闻古人云:起头不遇作家,到老番成古董。修真之要,在乎穷理尽性,格物致知,而后归根复命,方可以证其大道也。若不求真师指点,纵有颜闵之才,亦不得也,学者味之。
  性命混融论
  性者,人身一点元灵之神也。命者,人身一点元阳真气也。命非性不生,性非命不立。父母未生已前,灵含空气而已,朗朗澈澈,无欠无余。父母已生之后,一元真炁居身两肾中间,空玄一窍之内,命於此立,性亦寄体于此。立性立命,故曰天心,是曰天命之谓性。性乃为人一身之主宰,命乃为人一身之根本。日用之间,应万事者系乎性,为百事者属乎身。性所以能发机变,命所以能化阴阳。性应物时,命乃为体,性乃为用;命运化时,性乃为体,命乃为用。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方可谓之道,缺一不可行也。
  夫修还丹之道,不过以神气混合,而复本来性命之全体。性体为乾,命体为坤,乾元属金,坤元属土。乾金居坤土而藏,子母相守,以性为子,以命为母。丹经所谓让他为主我为宾,此所以借身为主之用。《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性也;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命也。《道德经》乃曰:常无欲以观其妙。性体乎乾;常有欲以观其徼。命用乎坤。乾坤为易之门户,实为性命体用之根宗也。性命即神气也,神气即铅汞也,铅汞即坎离也,坎离即日月也,日月即水火也。水火既济,妙合而凝,此乃性命混融之道也。当性命混融之时,心空朗澈,无形无名,无体无用。当性命发越之际,阳动阴分,有形有名,有体有用。於此当行灵宝度人之经,则体用遂分内外。内则性居中宫而斡运,曰体;外则情运斗柄以循还,曰用。存之以诚,用之以真,自然丹结於鼎,养成圣胎。如婴儿之在母腹,十月气足,脱胎神化,身外有身,真人出现,至此性命双修之大事毕矣。
  凡诸学道至人,参禅高士,不可执着,必以性命双修方成大事。吕祖师曰:只修金丹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只明真性不修丹,万劫英灵难入圣。斯言尽矣。苟有只修性而不修命,身死之后,性为阴灵,不能现神通。只修命而不修性,身虽长生,终住於相,不能超劫运。皆属孤阴寡阳,堕於偏枯之学。且性命双修果何也?岂不闻了性则通圣,此心通於他心,智慧广大,无有来而不知也。了命则长生,此身历,劫不坏,能变诸相,无所往而不化也。性命双全,方为了道,形神俱妙,方证金仙。有何疑哉,有何疑哉。
  惩忿窒欲论
  夫惩忿室欲者,圣贤修身慎行之要也。惩忿者,戒心也。窒欲者,止念也。戒其心则忿不生,止其念则欲不起。忿不生而心自清,欲不起而情自静。心清性静,则道自然而凝矣。是以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岂知忿若不惩,则心火上炎,性天云蔽。欲若不窒,则阳精下奔,苦海波翻。故自流浪于生死之场,沈炽于爱欲之地,则向来所禀天地真一之气,潜奔而寓于坤矣。继此以往,坤乘乾之一阳而为坎,乾因坤破亏一阳而为离。离积阴而生忿,坎积阳而生欲。审兹忿从气起,欲从精生。气动,忿则生贪嗔;精动,欲则着痴爱。前则与物相刃相靡,内则自身精神耗散,堕於冥途,永失真道,良可悲哉。
  余於是述先圣之言,以为后来学人之证鉴。太上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易卦乃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瞿昙曰: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又曰:凡所有相,即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孔子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又曰:正其心,诚其意,无终食之间违仁。颜子不迁怒,不二过,克己复礼,三月不违仁。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故君子必慎乎其独。子思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孟子故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塞乎天地之间,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此皆以惩忿窒欲,保合太和之道也。在丹家则为取坎填离,水火既济之理;在禅家则为回光返照,转物情空之理;在儒家则谓克己复礼,正心诚意之理。以此论之,三教道同而名异,其实不离乎一心之妙也。是以天地无二道,圣人无两心。学人莫以惩忿窒欲四字容易看过,此乃是修真一个枢纽,其要宜乎损者也。损於外而益於内,内安而气和,气和而神和,神和而道冲矣。至此超阴阳,出生死,脱脱洒洒,了无挂得,登蓬岛,游洞天,变化自在,岂不玄哉。
  说
  梦说
  梦之为言,因气化而有也。阳御於阴,乃魂制魄,神或有梦,朗然清见也。阴御於阳,乃魄制魂,神被物欲所蔽,故梦游昏乱,暗然不明也。昔者神农氏忧民疾苦,梦游天庭,天皇赐与尝草之书。轩辕氏慕道,梦游华胥大庭之国。庄周论道,故梦化为蝴蝶。孔子赞《周易》,故梦见於周公。此圣人之心与道冥合,因感而有梦,阳神烁於群阴,明明朗朗,虽梦非梦,乃出神之妙也。是故凡夫之梦,与此悬隔。凡夫之心,贪着其事,流吹欲海,沉滞爱河。岂知一点元神,昼则居于首,眼贪观於色,神即染之於色,此眼中之梦也。耳贪听於声,神即染之於声,此耳中之梦也。鼻贪嗅於香,神即着之於香,此鼻中之梦也。口贪食於味,神即染之於味,此口中之梦也。夜则神归栖於心,才睡着时,阴魄裹魂,梦寐昏浊,无所不见,颠颠倒倒,随念幻化,此所以开眼有梦,而瞑目即有梦也。盖因心田不清,神不守室,日积月增,精神耗散,故堕於六趣而入於梦幻之境。古人所谓生死之根,只是个念头,造化即梦幻,是生死根也。是以大修行人无梦,白日脱洒洒,夜间亦脱洒洒,神守於气,气抱於神,混融一片,超出阴阳之外,何梦之有。学道人若能知梦里是梦,做得主宰,便是出生死之外,不被阴阳之所蔽也。学者味之。
  性说
  性也者,先天一点至灵,人身中元神是也。此灵在父母未生以前,不曾添些;居父母已生之后,亦不曾减些。本自圆成,亦无余欠。是故人之生也,性无有不善,而於气质不同,禀受自异。故有本然之性,有气质之性。本然之性者,知觉运动是也。气质之性者,贪嗔痴爱是也。是以上智之人,了悟本性,寸丝不挂,万法昭然;中智之人,半明半惑,操之则存,舍之则亡;下智之人,神无所守,随念生情,贪着其事。三者观之,性有差等。或云:佛曰蠢动含灵,皆有佛性,何以人之性却有差等?吁,虎狼之父子,蜂蚁之君臣,并非无佛性也,乃形质之异也。人与万物之性同,人与万物之形异。性如空中之月,形犹地上之水。万水澄清,一月普明,万水浊浑,一月普昏。非月之有明有昏,乃水之有清有浊。人为圣为哲为贤,得炁之清者也。

分页阅读: 1 2 3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还真集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