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数钩深图 - (TXT全文下载)

书籍类目:道藏 - 正统道藏洞真部 - 灵图类
书籍内容:

易数钩隐图
  经名:易数钧隐图。原题三衢刘牧撰三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校版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经部易类(简称四库本)。
  目录
  序
  卷上
  易数钩隐图目录
  太极第一
  太极生两仪第二
  天五第三
  天地数十有五第四
  天一下生地六第五
  地二上生天七第六
  天三左生地八第七
  地四右生天九第八
  两仪生四象第九
  四象生八卦第十
  二仪得十成变化第十一
  天数第十二
  地数第十三
  天地之数第十四
  大衍之数第十五
  其用四十有九第十六
  论上
  论下
  少阳第十七
  少阴第十八
  老阳第十九
  老阴第二十
  七八九六合数第二十一
  乾画三位第二十二
  坤画三位第二十三
  阳中阴第二十四
  阴中阳第二十五
  乾独阳第二十六
  坤独阴第二十七
  离为火第二十八
  坎为水第二十九
  震为木第三十
  兑为金第三十一
  天五合地十为土第三十二
  人禀五行第三十三
  卷中
  乾坤生六子第三十四
  乾下交坤第三十五
  坤上交乾第三十六
  震为长男第三十七
  巽为长女第三十八
  坎为中男第三十九
  离为中女第四十
  艮为少男第四十一
  兑为少女第四十二
  坎生复卦第四十三
  离生娠卦第四十四
  三才第四十五
  七日来复第四十六
  论上
  论中
  论下
  临卦八月第四十七逛卦第四十八
  卷下
  河图第四十九
  河图天地数第五十
  河图四象第五十一
  河图八卦第五十二
  洛书五行生数第五十三
  洛书五行成数第五十四
  十日生五行并相生第五十五
  龙图龟书论上
  龙图龟书论下
  易数钩隐图序
  三衢刘牧撰
  夫《 易》 者,阴阳气交之谓也。若夫阴阳未交,则四象未立;八卦未分,则万物安从而生哉?是故两仪变易而生四象,四象变易而生八卦、重卦六十四卦,於是乎天下之能事毕矣。夫卦者,圣人设之观於象也。象者,形上之应。原其本,则形由象生,象由数设;舍其数,则无以见四象所由之宗矣。是故仲尼之赞《易》 也,必举天地之极数,以明成变化而行鬼神之道。则知《 易》 之为书,必极数以知其本也。详夫注疏之家,至于分经析义,妙尽精研,及乎解释天地错综之数,则语惟简略,与《击辞》 不偶,所以学者难晓其义也。今采摭天地奇偶之数,自太极生两仪而下,至于《 复》 卦,凡五十五位,点之成图。於逐图下,各释其义,庶览之者易晓耳。夫《 易》道渊邈,虽往哲难窥於至迹。牧也,蕞生祖述,诚魄其狂简,然则象有定位,变有定数,不能妄为之穿凿耳。博雅君子,试为详焉。
  易数钩隐图卷上
  太极第一
  太极无数与象。今以二仪之气,混而为一以画之,盖欲明二仪所从而生也。
  太极生两仪第二
  《经》日:《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者,一气也。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一气所判,是日两仪。《易》不云乎天地,而云两仪者,何也?盖以两仪则二气始分,天地则形象斯着;以其始分两体之仪,故谓之两仪也。何以明其然?略试论之:夫气之上者轻清,气之下者重浊。轻清而圆者,天之象也。重浊而方者,地之象也。兹乃上下未交之时,但分其仪象耳。若二气交,则天一下而生水,地二上而生火,此则形之始也。五行既备,而生动植焉,所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也。则知两仪乃天地之象,天地乃两仪之体尔。今画天左旋者,取天一、天三之位也。画地右动者,取地二、地四之位也。分而各其处者,盖明上下未交之象也。
  天五第三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此四象生数也。至于天五,则居中而主乎变化,不知何物也,强名日中和之气,不知所以然而然也。交接乎天地之气,成就乎五行之质,弥纶错综,无所不周。三才之道既备,退藏於密,寂然无事,兹所谓阴阳不测之谓神者也。《经》虽云四象生八卦,然须三、五之变易,备七、八、九、六之成数,而后能生八卦,而定位矣。
  天地数十有五第四
  或问日:天地之数,何以由天五而生变化?答日:天地之生数足,所以生变化也。天地之数十有五,自天一至天五,凡十五数也。天一、天三、天五成九,此阳之数也,故《乾》元用九。地一不地四成六,此阴之数也,故《坤》元用六。兼五行之成数四十,合而为五十有五,备天地之极数也,所以能成变化而行鬼神。
  天一下生地六第五
  地二上生天七第六
  天三左生地八第七
  地四右生天九第八
  《经》曰: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义日:参,合也;伍,为偶配也,为天五合配天一,下生地六之类是也。以通其变化,交错而成四象、八卦之数也。成天地之文者,为阴阳交而着其文理也。极其数者,为极天地之数也。天地之极数,五十有五之谓也。遂定天地之象者,天地之数既设,则象从而定也。
  两仪生四象第九
  《经》曰:两仪生四象。孔氏《疏》谓:金、木、水、火禀天地而有,故云两仪生四象。土则分王四季,又地中之别惟云四象也。且金、木、水、火有形之物,安得为象哉?孔氏失之远矣。又云:《易》有四象,所以示者。庄氏云:四象谓六十四卦之中有实象,有假象,有义象,有用象也。今於释卦之处已破之矣。何氏谓:天生神物,圣人则之,一也;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二也;天垂象,见吉凶,三也;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四也。今谓此四事,圣人《易》外别有其功,非专《易》内之物。称《易》有四象,且又云:《易》有四象,所以示也;击辞焉,所以告也。然则象与辞,相对之物。辞既爻卦之下辞,象谓爻卦之象也。上两仪生四象,七、八、九、六之谓也。诸儒有谓七、八、九、六,今则从以为义也。且疏家以七、八、九、六之四象,为所以示之四象,则驳杂之甚也。何哉?夫七、八、九、六,乃少阴、少阳、老阴、老阳之位,生八卦之四象,非《易》之所以示四象也。略试论之:且夫四象者,其义有二..一者谓两仪所生之四象,二者谓《易》有四象,所以示之四象,若天一、地一不天三、地四所以兼天五之变化,上下交易,四象备其成数,而后能生八卦矣。於是乎,坎、离、震、兑居四象之正位。不云五象者,以五无定位,举其四则五可知矣。夫五上驾天一,而下生地六;下驾地二,而上生天七;右驾天三,而左生地八;左驾地四,而右生天九,此河图四十有五之数耳。斯则二仪所生之四象,所谓《易》有四象,所以示者。若《系辞》云吉凶者,失得之象,一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二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三也;刚柔者,昼夜之象,四也。且孔氏《疏》云:象之与辞,相对之物。辞既爻卦之下辞,象谓爻卦之象也。又上句云:《易》有四象,所以示也。下句云:击辞焉,所以告也。详其吉凶、悔吝、变化、刚柔四者之象,既《击辞》所陈,则与爻卦正协其义也。而又孔氏复引二仪所生之四象,举七、八、九、六之数,则其义非也,不亦失之甚乎?
  四象生八卦第十
  五行成数者,水数六,金数九,火数七,木数八也。水居坎而生乾,金居兑而生坤,火居离而生巽,木居震而生艮。巳居四正而生乾、坤、艮、巽,共成八卦也。
  二仪得十成变化第十一
  此乃五行生成数,本属洛书,此画之者欲备天地五十五数也。
  天数第十二
  地数第十三
  天地之数第十四
  内十五,天地之用,九六之数也。兼五行之数四十,合而为五十有五,备天地之数也。
  大衍之数第十五
  《经》曰: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又日:大衍之数五十,则臧天地之数五也。韩氏日: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也,则不言臧五之数。所以孔氏《疏》以为五十有五,乃天地阴阳奇偶之数,非是#1文演天地之策也。且诸儒分大衍之数,分而为二之义中,则述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之用,末则陈四营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之理。此岂可同乎本末,而异其中之数也?瓦乎蝶曹之数以象天地,岂可舍其数而求其象乎?斯亦疏家之失,不求天五退藏於密之义也。且夫五十有五,天地之极数也。大衍之数,天地之用数也。盖由天五不用,所以大衍之数少天地之数五也。或曰:天五不用,何以明其不用之由?答日:天五不用,非不用也,是用四象者也。且天一、地二、天三、地四,此四象生数也,天五所以斡四象生数而成七、九、六、八之四象,是四象之中皆有五也。则知五能包四象,四象皆五之用也。举其四,则五在其中矣。故《易》但言四象,以示不言五象也。今搽蓄之义,以筮而尚占者也,以象天地之用数,所以大衍之数臧天地之数五也。
  其用四十有九第十六
  论上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韩氏注日:衍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则其一不用也。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数而数以之成,斯《易》之太极也。四十有九,数之极也。夫元不可以元明,必因於有,固尝於有物之极,而必明其所由之宗也。孔氏《疏》:京房云:五十者,谓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也。凡五十其一不用者,天之生黑将欲以虚求实,故用四十九焉。马季长云:《易》有太极,谓北辰。北辰生两仪,两仪生日月,日月生四时,四时生五行,五行生十二月,十二月生二十四黑。北辰居位不动,其余四十九运而用之也。荀爽云:卦各有六爻,六八四十八,加《乾》、《坤》二用,凡五十。初九潜龙勿用,故用四十九也。郑康成云: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者,以五行黑通於万物,故臧五;大衍又臧一,故用四十九。姚信#2、董遇云: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者,其六以象六画#3之数,故臧而用四十九也。顾惧云:立此五十数以数神,神虽非数,因数而显,故虚其一数,以明不可言之义也。今详诸家所释,义有多端,虽各执其说,而理则未允。敢试论之:韩氏《注》以虚一为太极,则未详其所出之宗也。何者?夫太极生两仪,两仪既分,天始生一,肇其有数也。而后生四象五行之数,合而为五十有五,此乃天地之极数也。今若以太极为虚一之数,则是大衍当用五十有四也。不然,则余五之数,元所设耳。况乎大衍衍天地之数也,则明乎后天地之数矣。大衍既后天地之数,则太极不可配,虚其一之位也明矣。又元不可以元明,必因於有,是则以太极为元之称。且太极者,元黑混而为一之时也。其黑已兆,非元之谓,则韩氏之《注》,义亦迂矣。或曰:韩氏之《注》,承辅嗣之旨。且辅嗣之《注》,独冠古今,斐然议之,元乃不.可乎?答曰:此必韩氏之寓言,非辅嗣之意也。且若愚以胸臆论之,是谓狂简。今质以圣人辞,且《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易》既言有,则非元之谓也。不其然乎?至于京、荀、马、郑众贤之论,皆采摭天地名数,强配其义#4。□□□且若以天地之名数,强加配偶,则靡所不可#5。□然而天地之数,生成相因,理如贯珠,不可骈赘而设也。虽能强立其义,推而究之,则於所由之宗不会矣。试论於末篇。
  论下
  天地之数十有五,居其内而外斡;五行之数四十也,今止用其四十九者,何也?盖由天五为变化之始,散在五行之位,故中元定象。又天一居尊而不动,以用天德也.。天德,九也。天一者,象之始也,有生之宗也,为造化之主,故居尊而不动也。惟天三、地二、地四之数,合而成九阳之数也。天三则乾之三画,地二、地四则坤之六画也。地道元成而代有终,阳得兼阴之义也。故乾之三兼坤之六,成阳之九,斡运五行成数,而通变化也,所以搽曹之义以象其数也。或问日:《易》云《坤》元用六,今则乾三兼之,是坤之六元用乎?答日:非也,在其中矣。此盖《易》举其多数而言之也。数六是少数,举其多则少可知矣。是知阳进而《乾》元用九,阳退则《坤》元用六也。亦.由当期之日,惟合老阴、老阳之数,其少阴、少阳之数,则在其中。举多兼少,《易》义皆然矣。
  少阳第十七
  少阴第十八
  老阳第十九
  老阴第二十
  七八九六合数第二十一
  且夫七、八、九、六之数,以四位合而数之,故老阳四九则三十六也,少阳四七则二十八也,老阴四六则二十四也,少阴四八则三十二也。
  乾画三位第二十二
  坤画三位第二十三
  乾画,奇也。坤画,偶也。且乾、坤之位分,则奇偶之位#6列,则#7阴阳之位序矣。
  阳中阴第二十四
  阴中阳第二十五
  乾独阳第二十六
  坤独阴第二十七
  《经》日一阴一阳之谓道。韩氏《注》云:道者,元之称,元不通也,元不由也。况之日道,寂然元体,不可为象,必有之用极,而元之功显,故至于神元方,而《易》元体,而道可见矣。故穷变以尽神,因神而明道,阴阳虽殊,元一以待之。在阴为元阴,阴以之生,在阳为元阳,阳以之成,故日一阴一阳也。又孔氏云一谓元阴元阳,乃谓之道也。观其注疏之家,祖述元以为义,不释其道之妙用也。且道元形,亦必陈乎宗旨。《易》称一阴一阳之谓道,必垂一阴一阳之义耳。略试论之:且夫一阴一阳者,独阴、独阳之谓也。独阴、独阳且不能生物,必俟一阴一阳合,然后运其妙用,而成变化;四象因之而有,万物由之而生,故日元不由之谓道也。若夫独阴、独阳者,天地所禀。天独阳,地独阴。至于五行之物,则各含一阴一阳之黑而生也。所以天一与地六合而生水,地二与天七合而生火,天三与地八合而生木,地四与天九合而生金,天五与地十合而生土,此则五行之质,各禀一阴一阳之黑耳。至于动物、植物,又合五行之黑而生也。今欲明其义,故先布天地独阴、独阳之体,次列五行含二黑之象,末陈人禀五行之质也。
  离为火二十八
  坎为水第二十九
  震为木第三十
  兑为金第三十一
  天五合地十为土第三十二
  土,元象也,分王四季。地,则积阴之黑;黑禀独阴,不能生物也。暨天五与地十合而生土,成其形质,附地而载,是为五行之一也。故《疏》云:土者,是地中之别耳。所以地则称乎独阴,土则禀乎二黑也。
  人禀五行第三十三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然则三才之道,上、中、下之位;三才之用舍五行,则斯须元以济矣。至于人之生也,外济五行之利,内具五行之性。五行者,木、火、土、金、水也。木性仁,火性礼,土性信,金性义,水性智,是故圆首方足,最灵於天地之问者,蕴是性也。人虽至愚,其於外也;日知由五行之用,其於丙也。或蒙其性而不循五常之教者,可不哀哉?。
  易数钧隐图卷上
  #1此处底本空一格,四库本元之。疑是底本脱『羲』字。
  #2『信〕,原脱,据四库本补。此处底本留有一空格。
  #3画J,原脱,据四库本补。此处底本留有一空格。
  #4『其义J,底本在此之后缺若干字,四库本亦是,并注有『阙」字。
  #5『不可J,底本在此之后有缺文,四库本注有〔阙』字。
  #6『位h原缺,四库本亦是,此据上下文义例补之。
  #7『则],四库本无之,而于此处加注『阙』字,以示原文有脱漏。
  易数钩隐图卷中
  乾坤生六子第三十四
  乾下交坤第三十五
  乾,天也,故称乎父,下济而光明
  坤上交乾第三十六
  坤,地也,故称乎母,卑而上行焉。
  震为长男第三十七
  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
  巽为长女第三十八
  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
  坎为中男第三十九
  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
  离为中女第四十
  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
  艮为少男第四十一
  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
  兑为少女第四十二
  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已上更布自然之象者,盖欲明上下自然交易相生之理,成八卦变化之义也。
  坎生复卦第四十三
  离生垢卦第四十四
  夫《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则知太极乃两仪之始,八卦则重卦之始也。重卦之首以《复》卦,何谓也?阳黑之始也。略试论之:且夫四正之卦,所以分四时十二月之位,兼乾、坤、艮、震者,所以通其变化;因而重之,所以效其变化之用也。观其变化之道,义有所宗,故其《复》卦生于坎中,动于震上,交於坤,变二震、二兑、二乾而终。自《复》至《乾》之六月,斯则阳爻上生之义也。《娠》卦生於离中,消於巽下,交於乾,变二巽、二艮、二坤而终。自《娠》至于《坤》之六月,斯则阴爻下生之义也。自《复》至《坤》,凡十二卦,主十二月。卦主十二月,中分二十四黑二,爻分七十二候,以周其日月。之数。是故离、坎分天地,子午以束.为阳,子午以西为阴。若夫更错以他卦之象,则总三百八十四爻,所以极三才之道。或问曰:合数图以正之,卦之与爻分四时十二月之位,又兼乾、坤、
  艮、巽之卦通其变。且《复》卦生坎中,动于震,交于坤。《易》日:地中有雷,复。正协其义也。若《娠》卦则生於离之中,消於巽,交於乾。《易》日:天下有风,娠。且巽非四正之卦也,则与《复》卦不同其义。今卦体则是巽承於乾,而变易其位从兑者,何谓也?答曰:斯则取《归妹》之象。《易》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则万物不兴。归妹者,人之终始也。所以资长男交少女之义,交少女而长女主其卦者,明其妹系於姊嫁,而妹非正也,所谓侄娣之义也。若以长男交长女,虽曰夫妇常久之道,然未尽广延之理也;则知能终其始者,必归妹也,故《易》称天地之大义。是以卦之变易,必从《归妹》,妹非正室,必以姊主其卦也。是以其体则取兑合震,其名则以巽承乾也。变易之义,其在兹乎?
  三才第四十五
  原缺前贤释三才之义,皆以设刚柔两画,以布二黑,布以三位,而象三才。谓圣人率意以画之矣。斯亦不详《系辞》之义也。夫卦者,天垂自然之象也。圣人始得之於河图、洛书,遂观天地奇偶之欤,从而画之,是成八卦,则非率意以画其数也。略试论之:夫三画所以成卦者,取天地自然奇偶之数也。乾之三画而分三位者,为天之奇数三,故画三位也。地之偶数三,亦画三位也。余六卦者,皆乾、坤之子,其体则一,故亦三位之设耳。且夫天独阳也,地独阴也。在独阳、独阴,则不能生物。暨天地之黑、五行之数定,始能生乎动植,故《经》日: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岂一黑之中,有蕴三才之道邪?所谓兼三才而两之,盖圣人重卦之义也,非八纯卦之谓也。三才,则天、地、人之谓也;两之,则重之谓也。上二画为天,中二画为人,下二画为地;以人合天地之黑生,故分天地之黑而居中也。所以九二称在田,明地道也;

分页阅读: 1 2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易数钩深图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