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是先生弟子记 - (TXT全文下载)

书籍类目:子藏 - 诸子
书籍内容:

公是先生弟子记 宋 刘敞撰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原跋
 
提要

  《公是先生弟子记》四卷,宋刘敞撰。敞有《春秋传》,已着录。是编题曰弟子记者,盖托言弟子之所记,而文格古雅,与敞所注《春秋》词气如出一手,似非其弟子所能。故晁公武《读书志》以为敞自记其问答之言,当必有据也。公武又称,书中于王安石、杨慥之徒书名,王深甫、欧阳永叔之徒书字,以示褒贬。今考公武所说,亦大概以意推之。即如王回一人,论四岳荐鲧一条,论圣人一条,则书其名。论泰伯一条,论晋武公一条,则书其字。是于褒贬居何等乎?且其书固多攻王氏新学,而亦兼寓针砭元佑诸贤之意,故其言曰:淫声出乎律吕,而非所以正律吕也;小道生乎仁义,而非所以明仁义也。又曰:八音不同物而同声,同声乃和;贤能不同术而同治,同治乃平。又曰:忘情者自以为达,悖情者自以为难,直情者自以为真,三者异趋而同乱。又曰:学不可行者,君子弗取也;言不可用者,君子弗询也。又曰:智不求隐,辨不求给,名不求难,行不求异。又曰:无为而治者,因尧之臣,袭尧之俗,用尧之政,斯孔子谓之无为也。又曰:夫贤者为人所能为而已矣。人所不能为,贤者不为也。又曰:君子耻过而欲改之,小人耻过而欲遂之;君子欲善而自反,小人欲善而自欺。又曰:矜小名以售大伪,饰小廉以钩大利者,惟鉅孱尔。盖是时三党交讧,而敞独萧然于门户之外,故其言和平如是。至于称老子之无为,则为安石之新法发。辨孟子之人皆可以为尧舜,则为安石之自命圣人发。其说稍激,则有为言之者也。又王守仁谓无善无恶者性之体,有善有恶者意之用。明人龂龂辨正,称为卫道。今观是书,乃知王安石先有是说,敞已辞而辟之。是其发明正学,又在程、朱之前。其或谓仁义礼智不若道之全一条,谓道固仁义礼智之名,仁义礼智弗在焉,安用道。亦预杜后来狂禅之弊,所见甚正。徒以独抱遗经,澹于声誉,未与伊、洛诸人倾意周旋,故讲学家视为异党,抑之不称耳。实则元丰、熙宁间卓然一醇儒也。其书宋时蜀中有刻版。干道十年,豫章谢谔得之于刘文浚,付三衢江溥重刊。淳熙元年,赵不黯又于敞从曾孙子和及子和从叔椿家得二旧本,较正舛脱,就江本改刻十八页,补三百七十字。此本即从不黯所刻抄出者,末有谔、溥、不黯三跋,证以《永乐大典》所引,一一符合,知为原书,亦可谓罕觏之笈矣。敞墓志及《宋史本传》俱称《弟子记》五卷,《读书志》则作一卷,盖南宋之初已病其繁碎,合并为一。今以篇页稍多,厘为四卷,以酌其中。又钱曾《读书敏求记》载《极没要紧》一卷,注曰:即刘原父弟子记也。考浙江所进遗书,有《极没要紧》一卷,亦题公是先生撰。其文皆采掇郭象《庄子注》语,似出依托,与此显为二书。今别存其目于道家中,庶真赝不相淆焉。
 

卷一

  刘子曰:四十而仕为不惑也,五十而爵为知命也。不惑然后可以为士,知命然后可以为大夫。

  兼近四隅不失其所者,中是也。并总万物,不失其元者,一是也。明徳制义不失其方者,礼是也。礼者道之中也,教人以道云乎,岂曰教人以文云乎。道者文之本也,循本以求末易,循末以求本难。今之所谓作者,笔墨焉尔,简牍焉尔。

  君子之谋也,尽下而用其所长,不以已夺人,故曰功成而已矣,事立而已矣。众人尽其虑,而君子受其名。

  道之势似迂阔,道之文似诡伪,道之情似刚狷。势无迂阔则鄙,文无诡伪则野,情无刚狷则荡。

  舜作九招,九招者九名也,予识其三焉。祈征角之谓焉,天可顺而不可恃也,鬼神可敬而不可谄也。

  庙中其至矣,百官备,万物具[案物一本作事],不言而事行,无为而功立。

  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春秋变鲁之实也。修已以安人。

  治天下其犹作乐乎,作乐者备八音,八音不同物而同声,同声乃和。治天下者进贤能,贤能不同术而同治,同治乃平。是故乐之和一物不得主焉,天下之平一贤不能名焉。

  政莫美于简易,何为而可?曰:繁矣而后求简焉,难矣而后求易焉,简之而简者,繁不可如何矣。易之而易者,难不可如何矣。

  儒者之原仁义也,乐工之本律吕也。本律吕者众,而知律吕者寡;原仁义者众,而通仁义者寡。律吕之所以乱,淫声乱之;仁义之所以毁,小道毁之。淫声出乎律吕,而非所以正律吕也;小道生乎仁义,而非所以明仁义也。善治声者择乎律吕,善治道者择乎仁义。

  天下之道莫大乎学,莫贵乎学。夫学者匹夫也,而居圣人之业,可不谓大乎。匹夫也而言王者之事,可不谓贵乎[案以上二条,一本误连为一条]。

  圣人辩必能穷万物而不言,智必能兼万物而不为。不言者有所止之,不为者有所因之。

  君人议道,有司守法。君人议道,故议道者君人之徳也;有司守法,故守法者有司之器也。

  古所以治者,当其分也。古所以乱者,违其分也。当其分而劝,违其分而竞。劝则事立,竞则怨作。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何谓也?曰:徳之至也。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乐也不淫其色。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哀也。无伤善之心,此之谓也。

  古之教者言不足而征,征不足而谕,谕不足而类,类不足而辩。古之君子言而已矣,辩其末也。

  天有常运也,地有常势也,人有常性也,物有常理也。是故天地始者由今曰知之,万世后者由今曰知之,虽有至愚之人,而不疑于天、不惑于地,审必然也。审必然则不可敓以辞,不可敓以辞者众人皆然,而君子为甚。是故圣贤之事出于上古者,虽甚逺必有以信之,虽甚幽必有以明之,虽甚繁必有以诏之,虽甚乱必有以治之。书所以纪逺,而书未必尽信也;信有理言所以交近,而言未必尽聴也;聴有理,故信理者不惑于书。聴理者不惑于言、不惑于书可以为师。不惑于言可以为友、

  汉武帝好马,而余吾渥洼为之出马;叶公好龙,而龙亦下之。髙宗好贤,恭黙思道,梦帝赉以良弼,此皆可以谓笃好之矣。

  柱厉叔事莒敖公,不见用而死。其难曰,吾以羞后世不知臣者。狼瞫黜于晋,不肯为乱而死国事,亦以使上知也。

  不肖之君讳言死亡,秦人不敢言死,衰宋之主怒言白也。

  赵王杀其良将李牧,而作山木之讴;项羽既败,悲歌慷慨泣下沾衣;李斯就戮东市,嘻吁感动。使彼早自警安,有此患哉。

  齐灵公淫于崔氏,崔氏杀之,将死曰请自刃于庙。楚成王求食熊蹯而死,赵武灵王梁武帝探鸟鷇而食,胡亥曰愿为黔首。皆不忍平居为善,而希望须臾之生。

  楚灵王闻诸公子被杀,自投车下曰,予杀人子多矣,能无及此乎。商君设法残民,及死之曰叹曰,为法之敝一至此乎。使此两人幸而免,犹自以为行之是也。楚荘王曰吾以不祥道民,则灾及吾身。

  桀纣可与为善,哀平不可与图存。非桀纣优也,时势失也。

  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而誓司徒司马司空,此三卿三军也。诸侯以百乘为军,不以万二千五百人为军,下天子也。以百乘为军者一乘,凡八十家,家出一人,其中步卒七十二人,甲士三人,其余以为厮役扈养者,凡一乘则一右,右皆虎贲勇士也。故武王戌军三百两,则虎贲三百人。

  汉武帝初好兵,事征伐,故卫青霍去病李广杨仆诸酷吏皆为用。及后悔之,封丞相为富民侯,而捜粟都尉赵过平都令光更以务农重谷进,天下亦翕然赖之。此一君之身终始相反如此,而随其取舍,辄皆得人,外则伸威四海,内则赡养百姓。世岂乏士哉,常患人主不求也。礼不以近人为达,乐不以易备为乐,事不以便用为利,味不以爽口为美。行之似迂逺,作之似疎拙,居之似愚朴,安之似淡泊,化民成俗,俗既已成,偷伪者不能入。

  物谓之命,生谓之性,道谓之情。情者圣人所贵也,诗书礼乐所由作也,仁义忠信所由显也。五帝三王所以有其人民也。

  忘情者自以为达,悖情者自以为难,直情者自以为真。三者异趋同乱,不可以为王霸之民。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曰颜回。季康子问弟子好学,子曰颜回好之者乐之也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此圣人之好学也。

  齐桓欲用管仲,求之于鲁。鲁施父曰不如杀之。卫鞅为秦伐魏破魏师,魏安厘王曰吾悔不用公叔痤之言以诛鞅也。夫不忍克已为徳而谋害人之臣,犹窃铃掩耳也。智止于自欺而已。

  教民者礼乐为急,非谓三王之礼五帝之乐也,时礼时乐,礼谕其制,乐谕其功,百姓鼓之舞之而不敢叛焉。

  教民以学,为将行之也;试人以言,为将用之也。是故学不可行者,君子弗取也;言不可用者,君子弗询也。书曰无稽之言勿聴,弗询之谋勿庸。

  智不求隠,辩不求给,名不求难,行不求异。推鬼神虚无诡聴易视乘人以[缺]如此者,执而杀之。

  民难聚也而易散,难安也而易危。聚之有道,安之有术,不出于人情而已矣。

  叔赣问曰:尚书记人之功忘人之过,春秋収毫毛之善贬纎芥之恶,二者无异乎?曰:无异。何谓无异也?曰:忘其过不忘其恶,贬其恶无贬其过。

  仁义礼智信,五者霸王之器也,爱之而仁,利之而义,严之而礼,谋之而智,示之而信,之谓霸。仁不待爱,义不待利,礼不待严,智不待谋,信不待示,之谓王。王者率民以性者也,霸者动民以情者也。性者莫自知其然,情者如畏不可及。王者百年而立百年而备百年而裕百年而衰百年而踣,有过之矣。霸者十年而立十年而备十年而裕十年而衰十年而踣,有不及矣。率人以教人,其政乃纯;率人以事神[案此句人字一本讹作神],其鬼乃神。政之不纯,教之过也;鬼之不神,事之过也。教人过于觳,事神过于渎,民不见严而烦是亵非渎乎[案此二句有脱佚字]古之事神者必有则弗征弗征民弗信也,必无则弗畏弗畏民弗从也。事神若疑,故筮则弗非,盟则弗叛,祷则壹,斋则洁,言则信,令则从,居则谨,行则顺,郊则见帝,庙则见先王,奥则见主,而谁职思乱。

  任天下之忧者,相天下者也。苦天下之重者,君天下者也。任天下之忧者,非忧败也。言以已为天下法,苦天下之重者,非实可苦也;言富贵之非已伊尹,非忧天下任天下之忧者也,故举于畎亩而相汤舜禹,非乐天下苦天下之重者也,故受天下禅也。

  古之君子为义于其学,为功于其业。义非其学,虽刑不避。为政者有以徇之,而劝事师也,功非其业,虽赏不就;为政者有以置之,则劝事君也,事师贵一,事君贵一,一之外毋敢动其心。人人一以事师,人人一以事君,天下治矣。义非其学,虽刑不避者谁欤?曰若齐景公虞人魏绛栾氏之臣是也。功非其业,虽赏不就者谁欤?曰若董安于屠羊说者是也。

  五经者五常也:诗者温厚仁之质也,书者训告信之纪也,易者渊微智之表也,春秋褒贬义之符也。惟礼自名,其道専也。

  利已者亡,利民者霸。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者王。君临臣丧以桃茢先,非古也。周之未造也。古者教民不倍死,臣已死,君不忍呼其名。

  事师者北面,言臣之也。就养无方,死则为三年之服,言子之也。故受道焉不敢倍,倍之者君不以为臣,士不以为友。故善事其师者,必善事其亲;善事其亲者,必善事其君。故人君莫不欲其臣之善师也,故立师保之官;人父莫不欲其子之善师也,故易子而教。

  孟子曰:人之性善,人之性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可谓言过其实矣。人之性善,且有上有中有下。于上也又有上焉,于中也又有中焉,于下也又有下焉,九品也。故上者圣,中者君子,下者有常。不及乎圣而为仁,不及乎君子而为善,不及乎有常而为齐民。故性不同也而善均,善不同也而性均,故人不可以为尧舜,犹尧舜不可为人也。寿莫如召公,不能至乎圣而止;夭莫如颜子,亦不能至乎圣而止。使召公而夭使颜子而寿,其材亦若是而止矣。此性之不可过也。人何可为尧舜哉?故开难到之期者,人不能信也;人不能信者,学不能益也。

  古之教者,诗书礼乐。至仲尼益之以易春秋,乐自此没矣。礼者徳行之本也,诗者言语之本也,书者文学之本也,春秋者政事之本也。此四本者,君子之所尽心也。

  聚无功之人者,乏百姓之食也。地不加辟而赋粟倍,民不益进而廪饩广,贫则不能富也,流则不能止也,殍则不能救也。此率人而使食人也,人相食则不祥莫大焉。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门人问曾子,曾子曰忠恕而已矣。施之已曰忠,施之人曰恕。

  圣人之功与人同也,圣人之徳与人同也。圣人之性不可及也。圣人之功不过治人,圣人之徳不过治身,圣人之性不行而至,不疾而速,恶可及哉。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是故举功徳以言圣人者,其由不知圣人者也。

  有材而不知道,材非其材也;有功而不知道,功非其功也。

  古者祭盖必有配,配必有尸,尸者人道也。非祭人则无尸。

  天子七庙,二王后六庙,诸侯五庙,孤卿四庙,大夫三庙,上士二庙,官师一庙。故生异宫者祭异庙也。

  孔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如何斯可谓之无为矣?曰:因尧之臣,袭尧之俗,用尧之政,斯孔子谓之无为也。正朔无所改,制度无所变,教令无所易,恭已正南面而已矣。孔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王者承极敝之后者则新之,改正朔以新其时也,异徽号服色以新其目也,殊声音律吕之变以新其耳也,一制度法令以新其俗也,非所谓无为也。孔子曰唐虞禅夏后继汤武伐,其义一也。

  不王不禘,非诸侯不祫。祫及其坛墠。禘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而及其夹室。

  庙有二昭,汉之失礼也,古者一昭一穆。

  非学之难,知所学之难也。非所学之难,知道之难也。非知道之难,知行道之难也。知所学者亦鲜矣,知道者吾未之见也。譬知道者其犹止水乎,止水能尽物之形,此之谓一以贯之。

  商贾有千百之利则勤,农夫有终岁之食则勉,是其乐之者也。为道者亦然。苟得其乐终身不厌,苟为不得终身愁苦,亦勤之而已矣。如商贾之谋富,农夫之望岁,安有不及哉。诗曰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今之为学者多若此,勿为名则名随之,勿为利则利随之,故学者去名利之心而已矣。

  徳之亲民甚于子孙,子孙天性也,服有时而杀,庙有时而迁。至于徳,或累十世,民悲思享尝之,诗曰岂弟君子胡不万年。

  宾之初筵,饮酒之礼也。古者非祭祀不饮酒,不至于醉。书曰庶国饮惟祀徳将无醉。

  秦之亡不亦宜乎,多为利者大夫则君之,妇人则客之,以是教其民焉,民是以共利之。为政者慎所以导民,导民于善其报亦善,导民于恶其报亦恶。诗曰尔之教矣民胥效矣。

  莫之为仁者而谓之不可为,犹莫之行而忌逺也。熊蹯之美,不食则不知其美。知熊蹯之美者,必其食之者也。先王之礼,其犹熊蹯乎。

  庶子为后为其母,不敢贰尊者也。庶祖母之丧三年,非礼也,吾未之闻也。

  圣人之治天下,结之不以恩惠,威之不以刑罚,不为而治者,民自治也。一曰宗族,二曰师友,三曰宾客,四曰祭祀,五曰丧纪。

  所谓命者道而已矣。生死贵贱贫富,道之制也。君子以为命,所谓天者,人而已矣。人归之则为诸侯,诸侯归之则为天子,人之制也,非已制也。君子以为天,知道者其知命也,知人者其知天也。

  孙不后祖,故有嫡子无嫡孙。嫡孙者继嫡子者也。为嫡子三年,为嫡孙朞祖不以孙为后也。祖不以孙为后,孙亦不敢后祖也。然则孰后,后嫡子。嫡子死有子则庙,庙则以昭穆治之;无子则不庙,不庙则不以昭穆治也。孙后祖者,惟始封君及始为大夫之嫡子,前死者子未为后其孙代之,于是乎为祖三年。后者后宗庙也。庶子不为长子,三年言不为后也。礼曰祖卒然后为祖后者服斩,此之谓也。
 

卷二

  或问曰:太公治齐尊贤而尚能,周公曰后世必有簒夺之臣;周公治鲁尊尊而亲亲,太公曰后世寖弱矣。若是乎圣贤之无益于治乱之数也?曰:否,此非圣贤之语也。致功兼并者文其过之言尔。齐不用太公之法故齐夺,鲁不用周公之政故鲁弱。尊贤尚能,非所以启簒也。尊尊亲亲,非所以致弱也。齐桓公修太公之法而霸天下,鲁僖公修周公之政,诗人颂之,以比三王。恶在其无益于治乱也?

  或曰:人有言太公封于齐,五月而报政;伯禽封于鲁,三年而报政。周公喟然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齐乎。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则归之。信有诸乎?曰:否,此非周公之语,致功兼并者,欲速之言耳。孔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古之人岂不欲简易哉?又恶欲速,速非所以简易也。简易者未尝速也。民之为道信而后可使,富而后可教,安而后可保。此所以为达也。三年之为亟矣。齐先鲁亡,何鲁之北面哉。孔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吴起可谓知战矣,亲与士卒最下者同其劳苦。曰:是何足以言知战也?子见夫乞人乎,叫号偃仆乎康荘之间,其声可哀也,不若是不足以济其身。若乃家丈人者,五十可以衣丝,七十可以食肉,子孙者奉之尔。父母之仇不与共天下,兄弟之仇不与共国,非虚加之也。然后称于人情,视民如子者民报之如父,视民如弟者民事之如兄,无所仇云尔,有则争先致力焉。子弟岂待父兄与已均其苦,然后为用哉?故用民者矫之以身,徇之以爱,济之以术,苟一时之胜而已矣。恶可以久哉?诗曰服其命服朱芾斯皇八鸾锵锵,道上不失度,下不失节也。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之所依,而小人以为已腓,安在其毁上下之节哉。

  或曰:仁者寿,颜渊何以不寿?曰:死生命也,非人之所益。然则仁者寿,非君子之言乎?曰:固君子之言也,所谓寿者,言无以増其年而已矣。通是道者,内自得于心,虽殇子犹彭祖也。有言彭祖而非寿者乎?请问知者乐,曰:通是道者,内则得于心,虽穷居犹南面也。乌有南面而非乐者乎?请问仁智动静,曰:诚而明之静也,明而诚之动也。孔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不迁怒不贰过[案此条一本误分孔子曰以下另为一条]。

  君子之事君也,谏不用则去。谏不用而去者,道也。先其未乱也,见乱而去,是逃也,死之可也。

  君子之不去其君也,不忍也。何不忍也,曰不忍其君之无与为善。曰庶几乎若此哉,故不聴则谏不已,其有利之之心焉,是贪也,非不忍也。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所谓文学也,行所谓徳行也,政事主忠,言语主信。

  君子之不言利也,恶其号也。曰利于已不可言也,利于国利于天下不言,不亦病乎?曰:天子之有天下,犹诸侯之有国。诸侯之有国,犹大夫之有家。大夫之有家,犹庶人之有室。大者治大,小者治小云尔。非异物也。利之天下则谓之公,利之家则谓之私。利之国则谓之亷,利之室则谓之贪。是亦不知类也。诗云尔之教矣民胥效矣,上之所贵而下为之,则善事上也。上之所贵而下不为之,则不善事上也。欲治民而责其善事上,非也。责其不善事上而恶其效已于利,难矣。如恶之也,则莫若不言利。

  君以人为天,人以君为天。天以人为天,人之

分页阅读: 1 2 3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公是先生弟子记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