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渊源 - (TXT全文下载)

书籍类目:诗藏 - 诗话
文件大小:0.3mb。
书籍内容:

诗学渊源 民国 丁仪

●卷一

○古今韵说

诗与言有以异乎?胡诗独有韵也?曰:诗与言无所殊,古人与诗所谓长言者也,而古语、散文多谐,不独诗也。特其意浅不足感人心,乃衍为诗歌,而比兴兴焉。然言韵者亦非古。古人有均而无韵。均者,均其声也。颅甯人曰:“考自汉魏以上之书,并无言韵者。”知此字必起于晋宋之间矣。

元周伯琦《六书正讹》曰:“单出为声,成文为音,音和为韵。”李松石《音监》曰:“上古论字而未言声,逮曹植制四十二契,始有三千余声之说,其后僧宗彦作《四声等第图》,乃有六干声之广。汉魏以来之书,但言音而未言韵。魏左校令李登虽倡《声类》十篇,然亦未言韵也。其后晋之吕静因声类而撰《韵集》,于是有韵书之称。至齐汝南周彦伦辨平仄,著《四声切韵》,始有平、上、去、入之分。梁沈约本彦伦之书,借《毛诗》以为依据,参以己意,分配各韵,撰《四声类谱》。梁陈之际,诗科渐兴,隋唐以后,益重诗学,故学者莫不宗之。”

各家韵书,如王该《韵集》、周研《声韵》、阳休之《韵略》、李概《音韵决疑》、周思言《声韵》、杜台《韵略》、李节季《音谱》、释静洪《韵英》、张谅《四声韵林》、刘善经《四声指归》、夏侯咏《四声韵略》、王斌《四声论》,今皆澌灭无存矣!

齐梁之前,未言韵而言音。郑康成、孔安国、王肃、徐邈诸人有《十三经音》。戴逵、傅奕注《老子》音,李轨、王穆注《庄子》音,高诱注《鸿烈》音。以上各家音注,互有异同。陆德明《释文》曰:“汉人不作音。”或谓郑康成等撰《诗》、《书》音者,皆后人伪托云。其后唐孙《唐韵》及《经典释文》出,而诸书皆废。惟究古者,犹时取则焉。《宋史》、《明史》所载韵书叠出,几及百家。今所传者亦惟《广韵》、《集韵》、《五音集韵》、《古今韵会正韵》、《汉隶分韵》数编而已。

顾甯人《音学五书》曰:“三代以上,言文不言字。李斯、程邈出,文降而为字矣。两汉以上,言音不言韵。周颐、沈约出,音降为韵矣。”宋王应麟曰:“隋陆法言为《切韵》五卷。”宋陈振孙《书录解题》曰:“韵书肇自陆法言,于是有音同韵异,若东、冬、锺;虞、鱼、模;庚、耕、清、青、蒸、登各部之分。汉魏以前,未之有也。”唐孙以为谬略,复加刊为《唐韵》,宋时重修,名曰《广韵》。今《切韵》、《唐韵》原本无传存者。《广韵》五卷,其书虽出于宋时,而庸人二百六部之分目具在,自唐至宋用韵不异,(今与《集韵》并盛行于时。)是唐承约之谱,而宋承唐之遗也。

《魏书》、《江式传》言吕忱弟静,仿故左校令李登《声类》之法,作《韵集》五卷,宫、商、角、徵、羽各为一篇文字,兄忱为隋秦王作《韵纂》。唐又有官韵,(详后)。宋又有《礼部韵略》,(详后,皆当时开科取士用者。)丁度撰《集韵》,司马光因《集韵》修《颣编》,吴械作《韵补》。(详后)。元初黄公绍依《韵略》纂《韵会》,皆就所见分部列目,约于此者广于彼,或以其广也,又从而约之。即明洪武时所修《正韵》,今常用者是矣。

昔人韵书,分部列目,大抵以唇、齿、喉、舌、龌、鼻为依归。第细按之,讹谬百出,音读参差,实无所据。古韵无论矣,即以今音准之,四支一韵,庞杂犹甚。即如支音有二读,曰“之”、曰“讥”。故奇、仪、移、皮、时、兹、咨、狮同韵可也,儿、碑、卑、悲等字入韵,则古音矣。(儿,古音倪,碑、卑,古皆音皮,悲音亦皮。)已觉不类。而推、逵、危等字入韵,尤为可笑也。五微,北音读如委,故帏、围与之同韵,乃为、危等字不入五微,而入四支,何也?古韵微、支、齐、佳、灰本为一韵,今反不通。他如元韵三音,先韵二音,东、冬分目,江、阳别部,(江、阳以今韵论。)亦何所取义哉!(江,《广韵》、《集韵》皆列四江。《音韵阐微》云是宋剀渊改为三江。古与东、冬通,其字旁从工,从空,从春,从童,从农,从丰,从息,从宗,皆东、冬韵中字也。《说文》以之取声。北人读江如姜,词曲家沿之,为江、阳韵。吴才老《韵补》亦通阳韵,是宋时已作姜音矣。顾甯人以谓非,引古文一百六十余条,并读如工。又引唐张说诗及《更》、《分》二铭。盖唐开元、大历间尚为工,至宋《符瑞志》沈演之《嘉禾颂》始与阳为韵。然予读王粲《七哀诗》:“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上下句叶已入阳韵矣。)

即以喉、齿、唇、舌、龄、鼻切韵论之。一韵之中,如“悲”为唇音,“推”为龌音,“咨”为齿音,而又有子声半律,杂出无次。(详后《切韵》)。不知当时何本,而墨守陈规,不敢稍易步趋。唐人功令通用者多,故《广韵》声中有一字收三声、四声者,殊有见也。而今日之《正韵》,既无科举之束缚,犹习而用之,亦盲从者乎?

古韵精研,其该博莫过于宋吴械(才老),绝学肇始,前无古人。朱子释音,多采其说。根据书目,五十余种,顾其所引,尚不止此,大抵皆逸书也。明顾宁人作《音学五书》,独出入经文,凡吴氏所引秦汉文者,悉摒弃不录,谓为后人无稽,不足为据。又倡四声转叶之说,于古音遂莫可折衷矣。吴氏《韵补》,引证极博,汉魏去古未远,欲究古韵,自非借径于汉魏不可。第采《道藏》诗歌,下逮唐宋诸人之文,顾氏诋其博而不精,信矣。乃顾氏之《唐韵》正亦博引汉魏六朝文,何也?吴氏古韵,时或误收;而顾氏四声转叶,尤近于滥。夫四声可以转叶,则凡平声之东、冬、锺、江、真、谆、臻、文、殷、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阳、唐、庚、耕、清、青、蒸、登、侵、覃、谈、盐、沾、街、严、凡,以及上声之董、讲、准、吻、铣、耿等部,去声之送、宋、绛、霰、震、漾等部,入声中之屋、觉、铄、陌、盍、洽等部,尽可通为一韵。约而计之,虽四声二百六部,亦只东、支二韵而已。(支韵与鱼、麻等韵,及上声纸、筱、马,有,去声宾、笑、过、宥等部合为一韵计之。)盖转者,只母音相近,即可叶韵。使顾氏之说可据,即东、支二部亦可互叶,古韵虽简,亦断不至此。古人用韵,无专书可考,然不可谓无韵也。无韵,又何以为诗?四声转叶,又与无韵何异?吴氏可以不作,顾氏亦不免坐废。考古诗用韵,自有体格,而《三百篇》尤无格不备,故著“古诗章句”以破其惑。(详后)。又如《赓载歌》,及《诗》之《彤弓》二篇,顾宁人以为三声通叶,而朱竹诧、毛西河和之。不知此是古人一体,非通叶也。不然,他诗中不通叶,何仅见于此二篇哉?古诗通叶者有之,第用之篇章首句,或转韵与收结处耳。且平、入绝不通叶。可叶者惟平与上、去,上、去与入而已。顾氏引《谷粱》“祝”之为“州”、《公羊》“蒲”之为“毫”、《周礼》“趋”之为“促”、《檀弓》“提”之为“折”,以为平、入通叶之证。不知字不数见,不可以律众音,一也;古人散文通叶,偶参一二字,不得与诗并论,二也;“毫”、“折”、“促”、“祝”,古人或自有上、去之音,三也。又考《汉书》,“祝”字皆今“咒”字也。颜师古音读亦如咒。则古人自以上、去叶子,非入声叶平,可知矣。顾氏又引《上林赋》“东西南北,驰骛往来”,谓“北”可平,不知朱子《毛诗》释音:“来”有入声,“北”有去声。北音读“北”如“备”。顾氏论近代入声之误,津津于经文,正不知北音之误也。(按顾氏足迹半天下,似不应不知北音。但诸书并无一言及南音,岂真不知者乎?今人有处北方二十年而不能北音者比比,皆顾氏俦也。古时版图未广,河以南皆不属,其能南音解四声者,殆游学之功也。)平、入两声所以必不可通者,盖声音之道,高低有次,躐等而叶,必有所不洽耳。

古人本有四声,每声不过数韵。自唐虞下逮秦汉,简而不繁,初无韵目之分,然其声律之道,较今为精深。观乎古人诗歌,其每章结句不用入声,可以知之。入声音杀而促,语尽意尽,音不可骤尽故耳。(详后。)然古诗无声调可寻,惟章句、韵法犹可彷佛。今著于后。

△上平

东冬(古通东。)锺(古通东。)江(《韵补》古通阳,或转入东。孪凶武曰此韵古通东,不入阳。)支脂(古通支。)之(古通支。)微(古通支。)鱼虞(古通鱼。)模(古通鱼。)齐(古通支。)佳(古转声通支。)顾曰:(转者,改此之声以就彼之韵。如才老所注“佳为坚奚切,来为凌之切”之类是也。古人韵宽,不必易字。)皆(古转声通支。)灰(古通支。)咍(古转声通支。)真谆(古通真。)臻(古通真。)文(古转声通真。)殷(古通真。)元(古转声通真。)魂(古转声通真。)痕(古通真。)寒(古转声通先。)桓(古转声通先。)删(古转声通先。)山(古转声通先。)

△下平

先仙(古通先。)萧宵(古通萧。)肴(古通萧。)豪(古通萧。)戈歌(古通戈。)麻(古转声通歌。)阳唐(古通阳。)庚(古通真,或转阳。颅曰:此韵半通阳、唐,半入耕、清,不入真。)耕(古通真,或转阳。)清(古通真,或转阳。)青(古通真。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诗学渊源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