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五代诗格 - (TXT全文下载)

书籍类目:诗藏 - 诗话
书籍内容:

诗格 旧题魏文帝

  《诗格》,旧题魏文帝撰。此书最早见收于《吟窗杂录》卷一。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二云:“《诗格》一卷,题魏文帝。而所述诗或(卢文弨校作‘式’)在沈约后,其为假托明矣。”皇甫汸《解颐新语》云:“魏文帝《诗格》‘六志’、‘八对’、‘三例’、‘八病’,其说拘泥,恐出伪托。”《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九十七《吟窗杂录》提要谓:“开卷魏文帝《诗格》一卷,乃盛论律诗,所引皆六朝以后之句,尤不足排斥,可谓心劳日拙者矣。”据浩然子于绍熙(《四库提要》误作“兴”)五年(一一九四年)所作之《吟窗杂录序》云:“余于暇日,编集魏文帝以来,至于渡江以前,凡诗人作为格式纲领以淑诸人者,上下数千载间所类者,亲手校正,聚为五十卷。”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五曾引及《吟窗杂录序》,并标明作者为“陈永康”。于此可知,浩然子或即陈永康之号。《吟窗杂录》初编者旧题蔡传,陈永康乃旧题重编者。据《直斋书录解题》所述,蔡编本中已收有“魏文帝《诗格》”,可知此书之伪托当在北宋末年以前,未必晚至绍熙年间。
  今本魏文帝《诗格》,计有“句例”、“对例”、“六志”、“八对”、“八病”、“杂例”、“头尾不对例”、“俱不对例”等八目,除“杂例”以外,均见于《笔札华梁》和《文笔式》中(《文镜秘府论》保存了这些遗文)。《笔札华梁》约亡佚于北宋中叶,其后伪托者杂取散佚文字,拼凑成帙,并诡题“魏文帝”之名。惟此书题名虽伪,内容则皆有所本,实可以初唐人诗论视之。

 
  句 例
○此题原本无。依《诗格》体例,此处当有小标题。兹据《文镜秘府论》东卷《笔札七种言句例》补。“笔札”指上官仪《笔札华梁》,本节即出于《笔札华梁》。
  一言句
  天,地,江,河,日,月。
  二言句
  天高,地下,露结,云收。
  三言句
  斟清酒,抚素琴。
  四言句
  朝燃兽炭,夜秉鱼灯。
  五言句
  雪开山有媚,云蔽日无光。
  六言句
  仰桃花之类锦,笑柳叶之齐眉。
  七言句
  素琴奏兮三五弄,绿酒倾兮一两卮。
  对 例
  一二三四,数之对。
  东西南北,方之对。
  韩魏燕赵,国之对。
  王侯公卿,势之对。
  陈张卫霍,姓之对。
  信布良平,名之对。
  长卿孟德,字之对。
  金木水火,物之对。
  六 志
  一曰直言,二曰比附,三曰寄怀,四曰赋起,五曰贬毁,六曰赞誉。
  直言一
  谓的中物体,指事而直。《画屏风诗》:“去马不移足,来车岂动尘。”
  比附二
  谓论体写状,寄物方形。《赠别诗》:“离情弦上怨,别曲雁边嘶。”
  寄怀三
  谓含情郁抑,语带几微。《幽兰诗》:“有怨生幽地,无情逐远风。”
  赋起四
  谓就迹题篇,因事遣笔。《赞鲁司寇诗》:“避席谈曾子,趋庭诲伯鱼。”
  贬毁五
  谓指物实佳,兴文要毁其美。《田家诗》:“且悦丘园死,未甘冠盖荣。”
  赞誉六
  谓小中出大,短内生长。《古诗》:“妆罢花更丑,眉成月对惭。”
  八 对
  一曰正名。二曰隔句。三曰双声。四曰叠韵。五曰连绵。六曰异类。七曰回文。八曰双拟。
  正名一
  古诗:“东囿青梅发,西园绿草开。砌下花徐去,阶前絮缓来。”
  隔句二
  古诗:“昨夜越溪难,含悲赴上兰。今朝逾岭易,抱笑入长安。”
  双声三
  古诗:“留连千里宾,独待一年春。”此头双声句也。又古诗:“我出崎岖岭,君行峣崅山。”此腹双声句也。又古诗:“野外风萧索,云里日胧朦。”此尾双声句也。
  叠韵四
  古诗:“徘徊四顾望,怅怏独心愁。”此头叠韵也。又古诗:“君赴燕然戍,妾守逍遥楼。”此腹叠韵也。又古诗:“疏云雨滴沥,薄雾树朦胧。”此尾叠韵也。
  连绵五
  古诗:“望山山似峻,看水水仍清。”
  异类六
  古诗:“鸟飞随去影,花落逐摇风。”
  回文七
  古诗:“亲情由得意,得意逐情亲。”
  双拟八
  古诗:“夏暑夏复衰,秋阴秋未归。”
  八 病
  一曰平头。二曰上尾。三曰蜂腰。四曰鹤膝。五曰大韵。六曰小韵。七曰正纽。八曰旁纽。
  平头一
  谓句首二字并是平声是犯。古诗:“朝云晦初景,丹池晚飞雪。飘披聚还散,吹扬凝且灭。”
  上尾二
  谓第五字与第十字同声是犯。古诗:“荡子到娼家,秋庭夜月华。”“桂华侵云长,轻光逐汉斜。”内“家”字与“华”字同声,是韵即不妨。若侧声字,同上去入,即是犯也。
  蜂腰三
  谓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声是犯。古诗:“徐步金门旦,言寻上苑春。”
  鹤膝四
  谓第五字与第十五字同声是犯。古诗:“陟野看阳春,登楼望初柳。绿池始沾裳,弱叶未映绶。”言“春”与“裳”字同是平声,故曰犯。上去入亦然。
  大韵五
  谓二句中字与第十字同声是犯。古诗:“端坐苦愁思,览衣起四游。”又古诗:“胡姬年十五,春日正当垆。”“愁”与“游”、“胡”与“垆”是犯也。
  小韵六
  谓九字中有“明”字,又用“清”字是犯,古诗:“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正纽七
  谓十字中有“元”字,又用“阮”、“愿”、“月”字是犯。古诗:“我本良家子,来嫁单子庭。”“家”与“嫁”字,乃是犯也。
  旁纽八
  谓十字中有“田”字,又用“寅”、“延”字是犯。古诗:“田夫亦知礼,寅宾延上坐。”
  杂 例
  一曰根。二曰身。三曰花。根者古事。身者物理。花者当时风花。《咏竹诗》:“梁王园路侧,皆共竹相逢。”根也。“匿实私招凤,生枝密养龙。”身也。“直将摇落节,羞对岁寒松。”花也。
  头尾不对例
  古诗:“使客倦艰辛,夜出小平津。马色迷关吏,鸡鸣越戍人。露鲜花敛影,月照宝刀新。问我将何去?北海问孙宾。”
  俱不对例
  古诗:“平生年少日,分首易前期。及尔同衰暮,无复别离时。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诗格 五代 神彧(文彧)

  《文彧诗格》一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集部文史类,题沙门神彧撰。今传诸本并题作“僧文彧撰”,误。文彧,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仅《宋诗纪事》卷九十一云:“文彧,号文宝大师。”为五代时闽僧,与陈文亮同时。《雅言系述》载陈文亮入王氏幕,文彧为诗讥之。及其遇害,又为诗吊之。史志均未著录其有《诗格》之作。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二及《宋史艺文志》八均题作僧神彧撰。陈氏于《杂句图》下云:“自魏文帝《诗格》而下二十七家已见《吟窗杂录》。”陈氏著录的顺序与今本《吟窗杂录》大致相同,此《诗格》一卷正在《风骚旨格》与《处囊诀》之间,可见陈振孙所见题名蔡传所编之《吟窗杂录》本,正作“沙门神彧撰”。今本作“沙门文彧撰”,当为重编者不知神彧为何人,而神、文音近,又同处五代之时,遂妄改之。今本《吟窗杂录》已经南宋绍煕五年题名陈永康者重编,易“神”为“文”,或即出自重编本。《宋诗纪事》卷九十一谓文彧“号文宝大师,有《诗格》”,并自《历代吟谱》中辑其诗二首,不足为据。
  神彧,生平无可考。《宋史艺文志》著录其书于李洞《贾岛诗句图》之后,而《诗格》引诗亦多为晚唐之作,又引贾岛诗而称“古人”,可推知其人当在五代宋初之时。除《神格》外,另撰有《四六格》一卷,《通志艺文志》八著录为“僧神郁撰”。古时“彧”“郁”相通,神郁亦即神彧。
  全书共八论。每论均有简要解释,并引诗为例。首论破题。所谓破题,即点明题意之法,分为就题,直致,离题,粘题,入玄五种。言古人作诗既可直接点明题意,亦可以含蓄手法,令人意会。论颔联称:“亦名束题,束尽一篇之意。”可分“句到意不到”、“意到句不到”、“意句俱到”、“意句俱不到”四种。句指字面,意指含意。言颔联之重要。论诗腹称:“亦云颈联,与颔联相应,不得错用。”言颈联须与颔联相应,浑然一体。论诗尾称:“亦云断句,亦云落句,须含蓄旨趣。”言结尾须言有尽而意无穷,不可草草收束。论诗病称:“夫为诗者,难得全篇造于玄妙。”举《送人宰蓝田》诗,谓语意犯重叠。又举贾岛《赠蓝田主簿》诗后两句云:“如此断句,方为佳矣。”“论诗有所得字”条云:“冥搜意句,全在一字包括大义。”并以贾岛、郑谷诗为例,言作诗须炼字。论诗势部分,共分十势,多与《风骚旨格》同。

 
  论破题
  诗有五种破题:一曰就题,二曰直致,三曰离题,四曰粘题,五曰入玄。
  一曰就题,用题目便为首句是也。周朴《湖州安吉县》诗:“湖州安吉县,门外与云齐。”周朴《登灵岩寺上方》诗:“雨后灵岩寺上方,如何云者合思量。”张祜《春游东林寺》诗:“一到东林寺,春深景致芳。”禅月《寄南行客》诗:“见说南行客,迢迢有似无。”
  二曰直致,就题中通变其事,以为首句是也。崔补阙《咏边庭雪》:“万里一点白,长空鸟不飞。”此用一“白”字,伤其雪体,故云直致。如周朴《登福唐县楼》:“咸通五载后伏里,登此福唐县上楼。”又古人《早行》诗:“早起赴前程,邻鸡尚未鸣。”
  三曰离题,外取其首句,免有伤触是也。齐己《渔父》诗:“湘潭春水满,湘岸草青青。”曹松《闻猿》诗:“曾宿三巴路,今来不愿听。”禅月《牡丹》诗:“万计交人买,华轩保惜深。”崔补阙《春闺》:“寒食月明雨,落花香满泥。”林先辈《登山》:“数歇未到顶,穿云势渐孤。”
  四曰粘题,破题上下二句重用其字是也。禅月诗:“得力未得力,苦吟夏又残。”此乃一句内粘二字也。方干诗:“至业未得力,至今犹苦吟。”此乃上下共粘二字也。送僧诗:“一衲与一锡,一身索索轻。”此乃上下共粘三字也。《古诗》:“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此乃一句粘四字也。《别友人》诗:“昔年相别今又别,今别还将昔别同。”此乃两句粘四“别”字,又粘二“今”、二“昔”字。大凡破题,切详此例。
  五曰入玄,取其意句绵密,只可以意会,不可以言宣也。贾岛《送人》:“半夜长安雨,灯前越客心。”此乃上下句不言送人,而意在送人。郑谷《题雁》:“八月悲风九月霜,蓼花红淡苇条黄。”此乃上下句不言雁而意就雁也。欧阳詹《赠老僧》:“笑向何人谈古时,绳床竹杖自扶持。”此乃上下句不言老僧而意见老僧。以上五种惟入玄最妙。
  论颔联
  诗有颔联,亦名束题,束尽一篇之意。其意有四到:一曰句到意不到,二曰意到句不到,三日意句俱到,四曰意句俱不到。《中秋月》诗:“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是句到意不到也。《咏扇》诗:“汗流浃背曾施力,气爽中秋便负心。”是意到句不到也。《咏柳》诗:“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是意句俱到也。《除夜》诗:“高松飘雨雪,一室掩香灯。”是意句俱不到也。
  论诗腹
  诗之中腹,亦云颈联,与颔联相应,不得错用。《咏菊》诗:“晚成终有分,欲采未过时。”此两句是咏物而寄意。《送人下第》:“晓楚山云满,春吴水树低。”此是送人所经之处,失意可量。《别同志》:“天淡沧浪晚,风悲兰杜秋。”此两句别所经之景,情绪可量。
  论诗尾
  诗之结尾,亦云断句,亦云落句,须含蓄旨趣。《登山》诗:“更登奇尽处,天际一仙家。”此句意俱未尽也。《别同志》:“前程吟此景,为子上高楼。”此乃句尽意未尽也。《春闺》诗:“欲寄回纹字,相思织不成。”此乃意句俱尽也。
  论诗病
  夫为诗者,难得全篇造于玄妙。《送人宰蓝田》:“瘦马稀餐粟,羸童不识钱。如君清苦节,到处有人传。”或问此诗病在何处?曰:有上两句了,又言清苦,是重叠也。贾岛《赠蓝田主簿》:“久别丹阳浦,时时梦钓船。”如此断句,方为佳矣。
  论诗有所得字
  冥搜意句,全在一字包括大义。贾岛诗:“秋江待明月,夜语恨无僧。”此“僧”字有得也。郑谷《咏燕》诗:“闲几砚中窥水浅,落花径里得泥香。”此“香”字有得也。
  论诗势
  先须明其体势,然后用思取句。诗有十势:一曰芙蓉映水势。诗曰:“径与禅流并,心将世俗分。”二曰龙潜巨浸势。诗曰:“天下已归汉,山中犹避秦。”三曰龙行虎步势。诗曰:“两浙寻山遍,孤舟载鹤归。”四曰狮子返掷势。诗曰:“高情寄南涧,白日伴云闲。”五曰寒松病枝势。诗曰:“一心思谏主,开口不防人。”六曰风动势。诗曰:“半夜长安雨,灯前越客吟。”七曰惊鸿背飞势。诗曰:“龙楼曾作客,鹤氅不为臣。”八曰离合势。诗曰:“东西南北人,高迹比相亲。”九曰孤鸿出塞势。诗曰:“众木又摇落,望君君不还。”十曰虎纵出群势。诗曰:“三间茅屋无人到,十里松门独自游。”
  《赠潜溪隐者》诗:“高情同四皓,高卧翠萝间。”此破题,是龙潜巨浸势也。“大国已如镜,先生犹恋山。”此颔联,是龙行虎步势也。“钓矶苔色老,庭树鸟声闲。”此颈联,是惊鸿背飞势也。“未省开三径,何人得往还。”此断句,是狮子返掷势也。观此一诗,凡具四势,其他可以类推矣。
  论诗道
  至玄至妙,非言所及,若悟诗道,方知其难。诗曰:“未必星中月,同他海上心。”禅月诗:“万缘冥目尽,一衲乱山深。”薛能诗:“九江空有路,一室掩多年。”周朴诗:“尘世自碍水,禅门长自关。”此乃诗道也。

诗格 佚名

  《诗格》,唐佚名撰。见敦煌残卷第三○一一号背面。现存较完整者三行乃“七对”名目,此外有诗四句。此断片虽为残文,但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七对之名目、顺序与《文镜秘府论》东卷《二十九种对》前七对完全一致,可证其为时人之通说,亦可为空海“古人同出斯对”之语作一旁证;其二,此三行残文从字迹来看,幼稚拙劣,显然出于学郎所书。而习书以《诗格》为内容,亦从一个侧面透露了唐代《诗格》类书在民间颇为流行之消息。
  关于此文年代,从内容上推断,应该属初、盛唐之间。该卷正面所钞为《论语集解》,卷七前有“戊寅年十一月六日僧马永隆手写《论语》一卷之耳”一行,徐俊拟定“戊寅年”为公元八五八年(唐宣宗大中十二年),池田温则拟定为公元九一八年(参看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页八七四—八七五引)。从书写款式来看,其中有将纸倒转倒书之现象。在敦煌写卷中,此类现象多出现于中唐前,至中唐便少见,唐末张议潮后便绝迹(参看姜亮夫《敦煌碎金导言》“款式问题”)。此亦有助于判断此文钞写年代不会晚至五代时期。
 

  第一的名对。第二隔句对。第三双拟对。第四联绵对。第五互成对。第六异类对。第七赋体对。
  天清白云外,山峻紫微中。鸟飞随影去,花落逐摇风。

诗评 五代 景淳

  《诗评》一卷,景淳撰。《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集部文史类。景淳,生卒年及生平不详。以《诗评》多引晚唐五代诗,疑作者为五代宋初人。
  《诗评》在理论上颇受皎然《诗式》影响,于后世亦有影响。“诗有三体”条中,“如铅中金,石中玉,水中盐,色中胶,皆不可见,意在其中”,“但见其言,不见其意”等语,略与其后《沧浪诗话》所云“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相近。“独体格”条所举廖处士《游般若寺上方》诗,直陈其事,“别无作用”,则近于赋体。“摘纵格”,论诗之开阖,谓起句似与题无涉,后却急转直下,紧扣题意,非大手笔不能为。均可参考。
 

  夫缘情蓄意,诗之要旨也。一曰高不言高,意中含其高。二曰远不言远,意中含其远。三曰闲不言闲,意中含其闲。四曰静不言静,意中含其静。
  诗有三体
  一曰诗人之体为上。二曰骚人之体为中。三曰事流之体为下。
  诗之言为意之壳,如人间果实,厥状未坏者,外壳而内肉也。如铅中金、石中玉、水中盐、色中胶,皆不可见,意在其中。使天下人不知诗者,视为灰劫,但见其言,不见其意,斯为妙也。
  诗有动静。情动意静也,情虽含蓄,览之可见。
  诗曰:“相看如远水,独自上孤舟。”
  又诗:“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又诗:“每因相别处,长是立多时。”
  又诗:“家山在何处,白首出河阳。”
  诗曰:“半夜闻鸿雁,多年别弟兄。”
  又诗:“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又诗:“去帆看已远,临水立多时。”
  又诗:“家贫为客早,路远得书稀。”
  又诗:“轩车在何处,雨雪满前山。”
  又诗:“灯微山馆雨,角咽海城秋。”
  以上并是情,但心绪易见为情也。
  诗曰:“风宿骊山下,月斜灞水流。”
  又诗:“骑马出北门,但见松柏繁。”
  又诗:“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
  又诗:“孤舟行一月,万水与千峰。”
  又诗:“写留行道影,焚却坐禅身。”
  又诗:“我忆云门寺,门前千万峰。”
  又诗:“一瓶居鸟外,万木老禅中。”
  又诗:“我忆山水坐,虫当寂寞闻。”
  又诗:“天形围泽国,秋色露人家。”
  以上意在言中,而难见意度者也。
  象外句格
  诗曰:“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又诗:“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又诗:“万里残秋籁,孤船半夜猿。”
  当句对格
  诗曰:“无人来问我,白日又黄昏。”又诗:“船中江上景,晚泊早行时。”
  当字对格
  诗曰:“大匠运斧斤,抡材无短长。”又诗:“水石秋归早,山南马去多。”
  假色对格
  诗曰:“因游樵子径,得到葛洪家。”又诗:“卷帘黄叶落,锁印子规啼。”
  假数对格
  诗曰:“白首为迁客,青山绕万州。”又诗:“白地一回雨,儿孙拾得金。”
  十字句格
  诗曰:“一年惟一夕,长恐有云生。”又诗:“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又诗:“长因送人处,记得别家时。”
  十字对格
  诗曰:“未有一夜梦,不归千里家。”又诗:“空将未归信,说向欲行人。”又诗:“往往语复默,微微雨洒松。”
  隔句对格
  诗曰:“昔去候温凉,秋山满院香。今来从辟命,春物遍岑阳。”
  璞玉格
  如玉未琢,同天真也。
  诗曰:“寡妻存子息,破宅在林泉。”
  又诗:“别离同雨夜,道路近云州。”
  又诗:“须知垂钓者,半是苦耕人。”
  又诗:“有家从小别,无寺不言归。”
  又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又诗:“忘机一病客,冥目坐秋山。”
  雕金格
  犹如真金,加乎雕饰也。
  诗曰:“秋江洗一钵,寒日晒三衣。”
  又诗:“风高群木落,夜久数星流。”
  又诗:“相思深夜雨,未答去年书。”
  又诗:“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又诗:“空山行客少,独树晚蝉多。”
  又诗:“孤灯照旧室,一雁过前村。”
  又诗:“路经秋雨后,人入乱峰来。”
  又诗:“独树知秋早,孤舟觉夜寒。”
  镂水格
  著句轻,清斩好看也。
  诗曰:“寒窗枯砚水,山雨润琴弦。”
  又诗:“马饥餐落叶,鹤宿晒残阳。”
  又诗:“移花兼蝶至,买药得云饶。”
  又诗:“河分岗势断,春入烧痕青。”
  又诗:“买山兼夜月,移竹带春风。”
  又诗:“叶落山形瘦,天高斗柄低。”
  又诗:“石盆栽药瘦,松火焙茶香。”
  凡为诗要识体势,或状同山立,或势若河流。今立二势格:一曰盘古格;二曰腾骧格。
  盘古格一
  诗曰:“毛女当空户,日高犹未流。”
  又诗:“石室人心定,水潭月影残。”
  又诗:“还知旧山夜,卧听瀑泉时。”
  又诗:“白发无心镊,青山去意多。”
  又诗:“衣褐惟粗布,筐箱只素书。”
  又诗:“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
  又诗:“陶情新竹叶,辟恶古菱花。”
  又诗:“故园从小别,夜雨近秋闻。”
  以上并是形势,但不得动。
  腾骧格二
  诗曰:“泝流随大斾,到岸见全军。”
  又诗:“经秋禅客病,积雨石楼荒。”
  又诗:“瓶残秦地水,锡入晋山云。”
  又诗:“书剑别南州,炎荒万里游。”
  又诗:“拂琴天籁寂,欹枕海涛生。”
  又诗:“山盘樵径上,人到雪房迟。”
  以上并是语势,不定作用者也。
  诗有二断:一曰离题断。二曰抱题断。
  离题断一
  《闻泉》诗:“几曾庐岳听,到晓与僧同。”
  又《对云》诗:“翻忆旧山青碧里,绕庵闲伴野僧禅。”
  又《对柱杖》诗:“不似湘江竹,斑斑有泪痕。”
  此是离题而断也。
  抱题断二
  《新栽松》诗曰:“他日成阴后,清风吹海涛。”
  又《新栽竹》诗:“会待成林日,新抽锦箨看。”
  又《落花》诗:“繁艳根株在,明年向此期。”
  此是抱题而断也。
  独体格
  廖处士《游般若寺上方》诗:“榔粟步溪光”,此说路上去之意。“随云到上方”,此说到寺见物也。“经秋禅客病,积雨石楼荒,古藓麋鹿迹,阴崖松桧香。”此四句说寺中内外景也。“平生豁所思,吟啸倚苍苍。”此说最高也,“苍苍”是天也。此诗只说寺中意,别无作用,故名独体。
  诗有四题体:一曰第一句见题;二曰第二句见题;三曰第三句见题;四曰第四句见题。除此四句之外,不见题者大谬也。
  第一句见题格
  《柱杖》诗:“一条寒涧木”。《经贾岛旧居》:“先生居处所”。《看山》:“木末露孤顶”。《贫居诗》:“贫居少变故”。《怀隐者》:“寂寥思隐者”。
  第二句见题格
  《送无可》:“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得唐应图信》:“故人离别久,孤雁渡良音。”《访道者不遇》:“寂寂白云门,寻真不见真。”《进友生》:“相逢未作期,相送复何之。”
  第三句见题格
  《寄方干》:“贺监旧山川,空来近百年。闻君与琴鹤。”《赠愿上人》:“沧海日未出,九衢人已行。吾师无事坐。”《哭李建州》:“令终归故里,末岁道如初。旧友谁为志。”
  第四句见题格
  《送僧归华山》:“此生披衲过,在处得身闲。日午游都市,天寒归华山。”《送李秀才南归》:“频年住帝畿,犹着旧麻衣。南国二亲老,西风万里归。”
  擒纵格
  《看水诗》:“范蠡东流阔,灵均北泛长。谁知远烟浪,别有好思量。”此是言古之二贤人也。“故国门前急,天涯棹里忙。”此两句说水,未说看。“难收楼上兴,渺漫见斜阳。”此二句方见看水,纵意也。

诗评 宋 佚名

  《诗评》一卷,佚名撰。《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二著录此书,云作者“不知名氏”。当据旧题蔡传编《吟窗杂录》本。此书列于《续金针诗格》之后,未署姓名。后人误以为作者同前,遂题作梅尧臣撰。明刻本、钞本《吟窗杂录》卷前总目“《诗评》”下均题“梅尧臣撰”,《诗学指南》本承之,亦题作“梅尧臣”。《吟窗杂录》明刻、明钞本,或据宋本重刊,或据宋本影钞。于此推知,此书移至梅尧臣名下,或于南宋重编《吟窗杂录》时所改。
  此书作者既已佚名,时代亦不可考。浩然子《吟窗杂录序》谓其所收诸书乃自“魏文帝以来,至于渡江以前”,而《诗评》列于《续金针诗格》之后,其产生年代当亦在此之后。从内容来看,作者颇为浅陋,如引贾岛《送杜秀才东游》,乃误题作《送杜甫》,不知杜甫死后近十年贾岛方出世;又引杜荀鹤诗而误作杜寂,不知杜寂乃大历时人,而杜荀鹤为晚唐诗人。其诗学理论亦沿袭齐己《风骚旨格》以来之余绪。
 

  诗有四势
  《咏雪》诗:“漭荡缤纷下无际”,此毒龙势也;“旋从风势乱纵横”,此灵凤含珠势也。“飘来平处添愁起”,此乃猛虎出林势也;末句云:“济得民安即太平”,此乃鲸吞巨海势也。
  诗禀六义
  《履春冰》诗:“一步一愁新,轻轻恐陷人。薄光全透日,残影半消春。”此曰兴而起事也。“蝉想行时翼,鱼惊蹋处鳞。”此为比体。“底虚难驻足,岸阔怯回身。”此风、赋二义也。“岂暇踟蹰久,宁辞顾盼频。”此名雅正也。“愿将兢谨意,从此越通津。”此颂国家一同也。
  诗有美刺
  贾公《逢友人》:“还似不才命未通,相逢云水思无穷。”此叹不得志、不遇时也。“清时年少为幽客,寒月更深听过鸿。”此喻君化不常,君子失意也。“东越山多连楚叠,南朝城古枕江空。”此叹贤人少而国不治也。“苍崖欲隐谁招我,姜子生涯只此中。”叹小人荣辱在其中也。
  周朴《深秋》诗:“柳色尚沉沉,风吹秋渐深。”此秦皇无道,远筑徭役之际。“江河空远道,乡国自鸣砧。”此往来徭役送征衣也。“巷有千家月,人无万里心。”此叹帝王之世,人无徭役之苦也。“长城哭崩后,寂绝

分页阅读: 1 2 3 4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全唐五代诗格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