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头面耳目鼻病门 - (TXT全文下载)

张炳云:治疮疹后毒气攻眼,或生翳膜赤黑之类,宜用四物汤加荆芥、防风,煎服;兼用黑豆皮,谷精草、海蛤、甘草等分为末,用熟猪肝切片蘸服,神妙。一方治痘毒目翳,用江西蛤粉、黑豆皮、甘草、密蒙花等分为末,调服。  丹溪云:痘后生翳,数服效,用威灵仙、仙灵脾等分,洗净,不见火与日,为细末,每服随时。  钱氏黄蘗膏,痘初出涂面护眼;调肝散治疮疹太盛,服之不入眼。
     痘疹余毒证

  痘疹为毒最重,为自禀受以来,蕴积恶毒深久之故。古称曰百岁疮,谓人生百岁之中必不能免。一发则诸经百脉清纯太和之气,皆为其扰乱一番,正气大虚而邪得以乘之,各因所犯而为疾。况目又清纯之最者,通于肝胆。肝胆为清净之府,邪正不并立。今受浊邪熏灼,则目有失发生长养之源,而病亦易侵,皆由人不能救而且害之之故也。或于病中食物太过,怀藏太暖,误投热药,多食甘酸而致病者;或于病后因虚未复,恣食辛辣燥腻,竭视劳瞻,好烘多哭,冲冒风沙烟瘴而致病者;有为昏蒙流泪之内证者;有为赤烂星障之外证者;有余邪蕴积为凝脂黄膜、花翳蟹睛等证之重而目精凸者;有余邪偶流为赤丝羞明微星薄翳等证之轻而病自消者。轻重浅深,亦各随人之犯受,所患不一。当验其证而审其经以治之,不可执一,反有激变之祸。盖痘疹之后,人同再造,比之常人不同。若有所悞,贻害终身。行斯道者,宜加谨焉。大抵治之早,则易退而无变;迟则虽无变,恐血气凝定,即易治之证亦退迟矣。今人但见痘后目疾,便谓不治。不知但瞳神不损者,纵久远亦有可治之理。惟久而血定精凝,障翳沉滑濇损者,则不治耳。  倪仲贤云:斑疹余毒所害者,与风热不制之病稍同而异,总以羚羊角散主之;便不硬者,减硝黄。未满二十日而病作者,消毒化斑汤主之。
     眼疳

  《龙木论》:治小儿疳眼外障,此眼初患时,皆因头脑上有疮,或因经多时泻痢,潜肿疼痛,泪出难开,膈间伏热气,肝风入眼。初患此疳时,痒濇揉眉咬甲,致令翳生,赤肿疼痛,泪出难开,睑硬白睛遮满,怕日,合面卧不喜抬头。此疾不宜烧灸头面,恐损眼也。切忌点药。宜服杀疳散、退翳丸。  《圣惠》论:夫肝开窍于目,目者肝之候。若小儿内有疳气,肌体瘦羸,而脏腑挟于风热,壅滞不得宣通,因其乳食过多,胸膈痰结,邪热之气上攻于目,则令脑热目痒,或赤烂生疮,或生障翳,渐渐遮睛,久而不瘥,损于眼目,故号眼疳也。  《玉诀》云:此患先与凉膈,后泻肝,次淋洗之,即无误也。又云:此患小儿肝热,宜泻肝散、蕤仁膏,凉膈退热。又云:小儿疳眼,雀目斑疮入眼者,先与利膈退热凉心经,后与疳药也。
     鼻病

  张涣云:按小儿肺气通于鼻,气为阳。若气受风寒,停滞鼻间则成鼻塞,气寒使津液不收则多涕。若冷气久不散,脓涕结聚,使鼻不闻香臭,则成齆鼻。若挟热则鼻干。皆妨害乳食。
     鼻塞

  演山云:凡牙儿鼻塞,宜以通关膏敷之,消风散服之。通关膏用白僵蚕、猪牙皂角、荆芥、香附子、川芎、细辛等分为末,葱白同研,敷顖至妙。
     鼻流清涕

  《圣惠》云:肺气通于鼻,若其脏为风冷所伤,冷随气乘于鼻,故使液涕不收也。夫津液涕唾,得热则干燥,得冷则流溢也。
     鼻干无涕

  《圣惠》云:小儿肺脏壅滞,有积热上攻于脑,则令脑热也。又肺气通于鼻,主于涕。若其脏脊热,则津液干燥,故令无涕也。
     鼻有息肉

  《千金翼》论曰:凡人往往有鼻中肉塞,眠食皆不快利。得鼻中出息,而俗方亦众,而用之皆无成效。惟见《本草》云:雄黄主鼻中息肉,此言不虚。但时人不知用雄黄之法,医者生用,故致困毙。曾有一人患鼻不得喘息,余以成炼雄黄,日内一大枣许大,过十日,肉塞自出,当时即得喘息,更不重发。  其炼雄黄法,在《千金翼》仙丹方中具有之,宜寻求也。
     耳聋

  张涣曰:小儿耳中诸病,由风入于脑,停积于手太阳之脉则令耳聋,风与湿相搏则两耳生疮。又儿稍大,见月初生,以手指之,则耳下生疮者,名月蚀疮。又乳母与儿洗浴,悞令水入耳中,水湿停积,搏于血气,蕴结成脓,谓之聤耳。  《宝鉴》歌云:太阳入耳损听聪,气滞时多耳必聋。鸣是风并气相击,痛应脑户有邪风。肾热郁蒸聤耳患,日深疼痛出稠脓。不有稠脓非此患,只因滴水入其中。
     耳聋

  巢氏云:手太阳之经入于耳内,头脑有风,入乘其脉,与气相搏,故令耳聋。
     耳鸣

  巢氏云:邪气与正气相搏,故令耳鸣;久即邪气停滞,遂成聋也。
     聤耳

  巢氏云:耳宗脉之所聚,肾气之所通。小儿肾脏盛而有热者,热气上冲于耳,津液壅结,即生脓汁;亦有因沐浴水入耳中而不倾沥令尽,水湿停积,搏于血气,蕴结成热,亦令脓汁出,皆谓之聤耳。久不瘥,即变成聋也。
    医学入门 【明 李梴】

     解颅

  解颅原是肾家虚。
  小儿年大,头缝开解而不合,宜肾气丸,或八物畅加酒炒芩、连;外用南星白蔹为末,醋调摊红帛上,烘热贴之。或虎头骨烧灰,油调敷缝中,外作头布遮护。其父母宜服肾气丸、虎潜丸,俾精血充足,后育子女无是患也。
     顖填顖陷

  风热顖填脾亏陷。
  顖填者,肝气盛风热冲上而成此候也。《玉环集》歌曰:顖门肿起定为风,此候应医也不中。若或加坑如盏足,七日之间命必终。
    医学准绳六要 【明 张三锡】
     斑后翳膜遮睛

  海藏云:东垣治斑后风热余毒,翳膜气障遮睛,以泻青丸治之,大效。《保命集》云:退翳膜妙,不特斑后减大黄服。余以为肝经久蕴风热,乃生翳膜,泻青丸正所以拔病根也。  小儿斑疹后毒上攻于目,翳膜肿痛,脉实强壮能食者,羚羊角散加减以解之。气血虚而胃弱者,须以补养为先,而佐以解毒,斯得之矣。丹溪曰:犀角性升散,较诸角尤甚,痘后有余毒者用之。如无余毒,虚虚之祸,如指诸掌,不可不知。
     雀目

  小儿雀目,属肝脾二经。脾弱者健脾,肝虚者养血,宜分两途。饮食面色如常,但夜不能见物,还明饮妙。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宋 撰人未详】
     解颅

  肾气盛者,顖小而合早;肾气怯者,解颅而顖不合。颅不瘥而病交攻,极难将护,最为大病。
     顖门肿陷论

  小儿初生,皆有顖门者,脏气未充,骨髓未完,滋养未备故也。脏腑皆以脾胃为养,儿自生以后,得五谷所滋,则脏气充而骨髓完,所以儿至能食则顖门合也。顖门者,系于脾胃。《圣济经》言卫顖之天五,五者土也,脾胃属焉。小儿有顖肿者,由脾胃不和,冷热不调,或怒啼饮乳,或喘急咳嗽,致阴阳气逆上冲而顖肿也。热则肿而软,冷则肿而硬。又有顖陷者,或因泻痢,或小便频数,或曾服清药以利小便,或本怯气弱,或别病缠绵,皆使脏虚而不能上荣于顖,故令顖陷也。此皆小儿恶证,得愈者鲜矣。
     头上诸病论

  小儿头上生软疖者,由风邪冷热之气客于皮肤,持于血气,壅滞经络,蕴结而生,亦如身上生疖无异,但生在头上。始则赤肿而硬,其邪微者,散则自消;其邪甚者,肿赤内搐,溃脓血作痛。以头上皮紧,至熟多不能去脓根,中有恶汁不尽,因而复发,或在根边别生,连续不瘥,常常拱脓,故名曰软疖。  小儿头有秃疮者,按九虫论云:是蛲虫动作,与风邪相乘,上于头之皮肤,搏于血气,伤其荣卫而所生也。荣为血,受病则为赤秃;卫为气,受病则为白秃。荣在内,邪稍难干,故患赤秃者少;卫在外,邪易得着,故患白秃者多。其始生如癣之斑点,上有皮屑,渐渐作痂,以成其疮,遂至满头发落殆尽。若刮去其痂,则疮皆是孔眼,大小不等。如虫之窠,有脓汁出,不痛而痒,痒乃不可禁,是知有虫为风也。又一种俗呼为鬼舐头,小儿有头疮,过夜被鬼舐之,则引及满头有赤痂,或云便赤秃也。  小儿头疮者,由脏腑有热,上冲于头,外被风湿,复相乘之,搏于血气而生其疮,故曰头疮。此候与秃疮特异。且秃疮者,有白有赤,硬痂遍满其头。此头疮者,但一两处生其痂,并不白硬而干,时时常有脓血湿汁,俗呼为长头疮,小儿失于沐发者,便生此疮也。
     发

  心气盛者,形神清而多发;心气怯者,发久不生,生则不黑。心主血,发为血之余,怯则久不生也。
     耳中诸病论

  小儿有忽患耳聋沉听者,由风邪乘于手太阳之经也。邪随其经,入于耳内,邪正相搏,气停塞滞,则令耳聋不能聪听于音声也。轻者则为沉听,谓耳中沉沉然,轻小之音则不辨,重大之声才闻也。
     耳中鸣痛

  小儿有耳中或鸣或痛者,由风邪入耳,与正气相干,搏于血气者即为鸣,搏于经络者即为痛也。
     耳中肿疮出脓汁

  小儿有耳中肿或生疮出脓汁者,由风湿相乘入于耳,邪正相干,搏于气血,伤于经络,轻则为肿,重则生疮。若津液结溃,变为脓血汁出。又有因水或眼泪入耳,停搏正气,亦为脓汁,俱名聤耳,又名脓耳也。
     眼目病论

  小儿眼目生病者,多因恣食甘酸,脏生邪热,熏炙肝经,冲发于目,或为赤肿痒痛,或眵泪隐濇,或生赤脉,或生翳膜。又痰饮毒气渍肝,致脏气不得宣通者,则精华未得明审;故黑睛虽全而视物(目巟)(目巟),此名睛盲。若昼日明,至瞑不见物者,此邪干经之阴也,谓之雀目。言如鸟雀之目,瞑时无所见也。又有障眼者,乃气毒障幔其睛也。又有肝疳之气冲于目者,亦能生其翳膜以为遮障也。
     鼻中病论

  肺气通于鼻,气不和为风冷所乘,停滞鼻中,搏于津液,使涕凝结壅,气不通快,不闻臭香,谓之鼻塞。若风冷搏于血气,而生息肉塞滞者,谓之齆鼻。若风湿相搏,则鼻内生疮而有脓汁出也,若脑热攻鼻中干燥,或生疮痂,则硬而无脓汁也。
    幼幼近编 【明 陈治】

     解颅

  解颅者,肾气有亏,脑髓不足,湿热上熏,故头缝解开不合也。宜地黄丸加鹿茸、酒炒片芩。亦有气虚有热者,宜四君子加酒芩。  《衍义》治解颅,以蟹螯同白芨捣烂,敷顖上。
     顖陷

  顖陷者,气血脾胃俱虚而元气下陷也,宜补中益气汤;手足冷者,加姜、桂,甚至加附子。
     顖填

  顖填者,脾胃元气虚而气逆上冲也,亦有脾胃虚热者,有脾胃湿热者,并宜异功散加酒芩、木香、蔓荆子;湿热上熏者加苍朮。
    东医宝鉴 【朝鲜 徐浚】

     项软

  项软者,天柱骨倒也,宜用健骨散、生筋散。  小儿久患疳疾,体虚不食,及诸病后天柱骨倒,医者不识,谓之五软。  小儿因风颈项软头不得正,或去前,或去后,宜用天柱丸、五加皮散;风热项软,合用凉肝丸方。
     发不生

  发不生者,因禀受气血不足,不能荣于发,宜服苁蓉丸。
     胎患

  初生观物转睛不快,至四五岁瞳人洁白,昏蒙不见,延至年高无药治,由胎中受热致损也。
     通睛

  婴儿双眼睛通者,欲观东边则见西边。苦振掉头脑,则睛方转,此肝受惊风,宜服牛黄丸。
     眼中生赘

  眼睑中生赘子,初生如麻子大,日渐如豆,悬垂睑内,此脾经风热所攻,宜服五退散加减。
     青盲

  胎中受风,五脏不和,呕吐黄汁,两眼一同,视物不明,无治法。青盲者,瞳子黑白分明,直视物而不见者也。
     疳眼

  小儿疳眼雀目,或盲膜不见物,或流脓,宜煮肝丸、龙胆饮子。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四百十二

小儿头面耳目鼻病门

    方

  苦参汤 【《千金方》,下同】  治小儿头疮。  苦参 黄芩 黄连 黄蘗 甘草 大黄 芎藭各一两 疾藜子三合  右八味(口父)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渍布拓疮上,日数过。
  藜芦膏 治小儿一切头疮,久即疽,痒不生痂。  藜芦 黄连 雄黄 黄芩 松脂各二两 猪脂半斤 矾石五两  右七味为末,煎令调和,先以赤龙皮天麻汤洗讫敷之。赤龙皮,檞木皮是也。
  六味地黄丸 【《钱氏直诀》,下同】  治小儿禀赋虚弱,解颅顖填顖陷,发稀短少,焦黄成穗,耳或聋聩,或虚鸣,肝经虚热,目内色淡青。  熟地八钱,酒洗杵膏 山萸肉 山药各四钱 泽泻 牡丹皮 白茯苓各三钱  右为末,入地黄膏,量加米糊,丸桐子大,每服数丸,温水空心化下。
  五味异功散 治小儿顖硬肿陷,及因惊仆气散,血无所羁而鼻衄血。  人参 茯苓 白朮 甘草炒 陈皮各等分  右为末,每服二三钱,姜枣水煎。

  黄连散 【《儒门事亲》】  治小儿头疮。  川黄连 黄蘗去粗皮用 草决明 轻粉各等分  右为细末,用生小麻油调药,于疮上涂之,立愈。
  补中益气汤 【《薛氏医案》下同】  治小儿元气上冲顖填,元气下陷顖陷,发稀短少,焦黄成穗,胃气亏损,眼睫无力,闭而不开,鼻衄,小便赤色。  人参 黄芪蜜炙 白朮土炒 甘草 当归 陈皮各一钱 柴胡 升麻各二分  右,姜枣水煎,徐徐服。

  四君子汤 治小儿解颅。
  人参 白朮 茯苓 甘草各等分
  右,各等分,每服二钱,姜枣水煎。
  柏子仁散 【《婴童百问》,下同】  治小儿顖不合。  防风 柏子仁
  右等分为末,乳汁调涂顖门上,十日自合。
  大连翘饮 治疮疹壮热,小便不通,诸般疮疖,丹毒脐风。  连翘 瞿麦 荆芥 木通 当归 防风 柴胡 赤芍药 滑石 蝉蜕 甘草炙,各一钱 山栀仁 黄芩各五分  右銼,每服二钱,紫草煎温服。热甚加大黄五分。
  柴胡散 治小儿伤寒无汗,有表证壮热,头疼身体痛,口干烦渴,小便赤,大便秘濇,夹惊腮肿。  石膏 黄芩 甘草 赤芍药 葛根各二钱半 麻黄去节 柴胡半两  右銼散,三岁儿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一片,葱白三寸,煎半盏,不拘时服。
  封顖散张涣方
  蛇蜕皮一两,烧灰细研 川大黄湿纸裹煨存性 白芨 防风各半两  右件碾为细末,入青黛半两同研匀,每用半钱,豮猪胆汁调匀,用一纸照顖子大小摊之,四边回合,各留少白纸,用淡生醋面和贴顖上,不住以温水润动,一复时换。
  调元散 【《证治准绳》,下同】  主禀受元气不足,颅顖开解,肌肉消瘦,腹大如肿,致语迟行迟,手足如筒,神色昏慢,齿生迟,服之效。  干山药去黑皮,五钱 人参去芦 白茯苓去皮 茯神去皮木 白朮 白芍药 熟地黄酒洗 当归酒洗 黄芪蜜水炙,各二钱半 川芎 甘草炙,各三钱 石菖蒲二钱 右碎,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枣一枚,煎七分,无时温服。如婴儿幼嗽,与乳母同服。
  玉乳丹张涣方 治婴儿头骨应合而不合,头缝开解。  锺丹粉依古法制炼者 熟干地黄依法蒸焙者 柏子仁别研 当归洗焙干,各半两 防风銼 补骨脂拣净微炒,各一分  右件,除别研者研为细末,次入锺乳粉等拌匀,炼蜜和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煎茴香汤下。乳食前服。或加黄芪、茯苓。
  狗脑丸 【《证治准绳》,下同】  治小儿脑长,喜摇头解颅。  狗脑一个 豺漆即五加皮 甘草炙 白朮 防风 锺乳 干地黄各一分 牛黄二分  右以狗脑丸小豆大,一岁饮下二丸,日再,末知加之。又云:儿顖常令暖,冷即病死。
  虎骨方 治小儿解颅。
  虎骨 败龟板 不灰木 乳香各半两  右为末,用生猪血于手心内,调涂在头缝开处,以旧绵纸包裹七日,第八日以葱汤水洗去前药,再用此药涂之。经年者已减一分,又歇三日,方再用药涂之;又服参苓散。
  参苓散
  人参 茯苓 白附炮 羌活 炙草 芍药 白朮以上水煮,各一分 犀角镑屑 京芎 藿香后三味减半  右为末,每服半钱,水一盏,用少金银同薄荷三叶,煎至三分,温服,通惊气。
  庄氏家传方 治脑缝不合。
  山茵陈一两 车前子 百合各半两
  右为末,用乌牛乳汁调,涂脚及脑缝上,用帛子裹头,三日一换,五上必效。
  王氏封顖散 治顖开不合,头缝开张,顖开崎陷,咳嗽鼻塞。  柏子仁 防风 天南星各四两
  右为细末,每用一钱,以猪胆汁调匀,稀稠得所,摊在绯绢帛上,看顖子大小剪贴,一日一换,不得令干,时时以汤润动。
  当归散 【《薛氏医案》】  治小儿脏腑有热,渴饮水浆,致成泻痢,久则血气虚弱,不能上充脑髓,故顖陷。  当归 白芍药 人参 甘草炙,各二分 桔梗 橘缸去白,各一钱  右为末,水煎半盏,时时少与服。《百问》去白芍。
  乌附膏 【《卫生宝鉴》,下同】  治顖门陷。  绵川乌生用 绵附子生用,各五钱 雄黄二钱  右件为末,用生葱和根叶细切杵烂,入前药末同煎,空心,作成膏贴陷处。
  圣惠生干地黄散 治小儿脏腑壅热,气血不荣,致顖陷不平者。  生干地黄二两 乌鸡骨一两,酥涂炙令黄  右捣细罗为末,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半钱。
  金灵散 【《证治准绳》,下同】  治小儿天柱倒。  白僵蚕不拘多少,直者,去丝炒
  右为末,每服半钱、一钱,薄荷酒调下,一日三服;更须用生筋散贴之。
  生筋散
  木鳖子三个 蓖麻子三十个
  右,各取肉同研,每用一钱许,津唾调贴,急抱揩项上,令热贴之。
  四十八候贴项药方
  川乌头 白芷 地龙 五灵脂 赤小豆各等分  右末,生姜自然汁与酒同调,贴在项上;更服竹茹散。
  竹茹散
  菊花三钱 黄芩 人参各一钱 大黄半两 甘草二钱  右为末,竹叶煎汤下。

  三十六种贴项药方
  草乌头 赤小豆各等分
  右为末,姜汁调摊帛子上,贴经宿,项立起。
  吉氏起头贴项膏 治小儿肝热胆冷,头项软倒。  川乌 肉桂 芸薹子 南星 蓖麻子各一钱 黄丹炒,一钱匕  右各为末,用大蒜一头,煨熟去皮,乳钵内研,和药细,每用一钱,入米醋和匀,贴项上一日许。
  吉氏狼毒丸 治小儿胆热肝风,天柱倒折,宜服此药;更用前起头贴项药。  狼毒酒浸焙 白附子 大附子尖 天麻 防风 羌活各一分 朱砂 地龙去土,各一钱 麝香半字  右为细末,法酒煮糊为丸加小豆大,每服七丸至十五丸,用黑豆薄荷汤,入酒一滴吞下。
  玉露饮 治小儿顖填红软,并治颊赤咽干,身热头痛。  寒水石中有细纹手可碎者 石膏洁白坚硬而有墙壁者,各一两 甘草三钱晒干,天阴火焙  右除前二味外,甘草銼晒或焙,同为细末,每服半钱至一钱,温汤无时调服;或麦冬汤。
  防风汤 治同上。
  防风 羌活 枳实各半两 川芎 甘草炙 大黄煨,各二钱五分  右銼末,每服三字,姜枣煎服。

  金液丹 治小儿胃寒脾困,吐泻虚极,致顖陷如坑。  舶上硫黄十两,研细,用磁合盛,令八分水和赤石脂封缝,盐泥固济,晒干,地上埋一小罐子,盛水满,安合子在上,又以盐泥固济,以炭火煅三日三夜,候冷取出为末  右以柳木槌,乳钵研极细,每服二钱,生姜汤下。
  固真汤 治同上。
  人参去芦 附子汤泡裂,去皮脐 白茯苓去皮 白朮各二钱五分 山药去黑皮 黄芪蜜水炙 肉桂去粗皮 甘草湿纸裹煨透,各二钱  右件(口父)咀,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空心温服,或无时。
  大连翘汤 治小儿内多热证,致顖门填起。  连翘 瞿麦穗 滑石 牛蒡子炒研 车前 赤芍药各一两 木通 山栀子 川当归 防风各半两 黄芩 荆芥穗各一两 柴胡 甘草炙,各二两 蝉脱去足,二钱半  右銼碎,每服五钱,水一锺,煎至五分,食后服。
  柴胡散 【《薛氏医案》,下同】  治小儿外多热证,致顖填肿。  人参去芦 甘草微炙 麦门冬去心,各二钱 龙胆草酒炒黑 防风各一钱 柴胡五分  右,每服一钱,水煎。

  理中汤 治同上。
  人参去芦 白朮 干姜炮,各等分 甘草炙,减半  右每服三钱,水煎热服,或研末白汤调下。
  星附膏 治小儿软项。
  天南星 附子各等分
  右为末,用生姜自然汁调敷项间,干即润之。
  八珍汤 即八物汤,治小儿头缝不合。  人参 白朮 白茯 甘草 熟地黄 白芍 川芎 当归各等分  右,三五钱,姜枣水煎服。

  头癞方 【《证治准绳》,下同】
  松香一两,干铫熔开,安石上,候冷取起,轻轻研细 黑龙尾即垂挂屋尘 黄丹各三钱 白芷半两 松树皮烧灰存性 水银 雄黄 白矾各二钱  右为末,以血余入香油煎烂,调敷患处。
  头疮方
  猪油一钱,半生半熟 雄黄 水银各二钱半  右研和匀,敷疮上。

  癞头方
  川芎 片芩酒洗 芍药酒洗 陈皮各半两 白朮 当归酒洗,各一两 天麻酒洗,七钱半 苍耳子七钱五分 黄蘗酒洗 粉草酒洗 防风各三钱  右(口父)咀,煎服,四五次服之,服过睡片时。
  如圣膏 治小儿头上软疖。
  菜油一两 黄蜡半两 沥青一钱 黄丹半钱 羊筒骨内髓一个  右一处熬成膏,于纸上摊贴患处,上用冷铁一片,于疮口压定,四面针破,如脓出不快,以纸捻纴之。熬  药不得犯铜铁器。

  仙方活命饮 治小儿头患软疖,寒热作痛。  金银花 陈皮去白,各三钱 皂角刺炒,二钱 穿山甲蛤粉同炒 防风 没药 白芷 乳香 当归 贝母 天花粉 甘草节各一钱  右末服五钱,酒煎服。婴儿每服一两,母子同服。为末,酒调服亦可。毒在表者,加麻黄散汗之;毒在内者,加大黄下之。当临时制宜。此解毒回生起死之良剂。
  苦参丸 治小儿生后,其头渐大,头皮赤光眼小,此脑疳也。  苦参一两 白蒺藜 胡麻 牛蒡子各半两 甘草二钱五分  右为末,酒调面为丸,竹叶汤下。

  调元汤 【万氏方,下同】  治小儿初生后头骨渐开,此胎气怯弱,肾不足也。  黄芪蜜炙 人参各等分 炙甘草减半  右,水煎服,无时。

  匀气散 治小儿顖填坚硬,属阴证。  木香 青皮 山楂肉各等分
  右为末,每服一钱,甘草汤调服。

  肥儿丸 治小儿脾胃虚弱,饮食减少。脾主肌肉,肉去皮薄,顖门露见,非陷也。  人参 白朮 白茯苓 山药蒸 白莲肉 当归身酒洗,各五钱 陈皮二钱 青皮 木香 砂仁 使君子 神曲各三钱 炙甘草 桔梗 麦芽各二钱  右为末,荷叶浸水煮,粳米粉糊丸麻子大,每服十五丸、二十五丸、三十五丸、四十五丸,至五十丸,米饮送下。
  参苓白朮散 【《薛氏医案》,下同】  治小儿脾胃虚弱,顖门露见。  白扁豆二两半,姜汁浸去皮微炒 人参 白茯 白朮 炙草 山药各三两半 莲肉 桔梗炒 薏苡仁 砂仁各二两  右为末,每服一钱,枣汤调下。

  十全大补汤 治小儿肾虚颅解,元气不足。  白茯苓 人参 当归  白朮 黄芪炒 川芎 白芍炒 肉桂 熟地黄 甘草炒,各等分  右,三五钱,姜枣水煎服。

  通圣散 【《证治准绳》】  治小儿髓热解颅,痘疮入眼,生翳膜。  白菊花如无甘菊代之,然不如白菊花 菉豆皮 谷精草去根,各一两  右为细末,每服一大钱,柿干一个,米泔水一盏,同煎,候米泔尽,只将柿干去核食之,不拘时,日日三枚。近者五七日,远者半月取效。
  封顖法 【万氏方,下同】
  防风 南星 白蔹 白芨各等分
  右为末,用猪夹车髓捣和,封顖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小儿头面耳目鼻病门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