沩山警策句释记 - (TXT全文下载)

书籍类目: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诸宗著述部 - 禅宗杂著
书籍内容:

续藏经 沩山警策句释记
 明 弘赞注 开诇记
沩山警策句释科文

释此警策大科分(二)
初题目(二)
  一人  二法

次本文(二)
一长行(二)
一教诫(九)
  一业因苦果  二生老病死  三生灭时速  四违俗入道  五名利失道  六启示三学  七不修学过  八业果时熟  九策励劝修

二示法(三)
一道行(六)
  一立行  二惩诫  三求道  四择友  五结诲  六潜修

二禅教(二)
一禅学(二)
  一示法  二赞勉

二教理(二)
  一示教  二诫勉
三结劝(五)
  一启发  二示教  三劝勉  四显示因果  五自行化他

二重颂(三)
  一标颂题二颂教诫(十一)
  一幻色  二时节  三生灭  四流转  五爱取有  六虚生空老  七无明惑  八慨时命速  九现因后果  十因果所由  十一循环不息

三颂示法(七)
  一依师  二择法  三了妄  四归真  五相忘  六寂照  七双泯
  沩山警策句释科文(终)

沩山警策句释记序

  生死事大。迅速无常。学道人。当时刻以此为念。日月易迈。若弗云来。生者不修。死将奚具。饕餮陋习。诚为可耻。此沩山警策之所以作也。鼎湖。
  在和尚。敷扬妙道。诱诲来学。谆恳切笃。奖掖备至。偶一日大众请师开示沩山警策宗趣。师以无碍慧辩。悦可众心。因复请师分科句释。使警策之旨洞然。无论上哲中流。皆可循修。悉诣至道。师之上足石箭诇公。记师日前阐演之言。注于章末。如锦添花。如膏助明。是书大有裨于后学。匪细故也。读是书者。而如见沩山焉。而如见在和尚与沩山异口同心。能推从上佛祖。竭力为人之处。与大众相劝勉咨儆焉。昔大安禅师云。我在沩山三十年。看水牯牛。今变作露地白牛。常在面前。终日露迥迥地。趂亦不去。此真可谓能自警策者也。吾愿天下学道人。皆以大安禅师能自警策者而策之。
  时
  顺治庚子岁腊月禺山弟子邝裔书于龙江山麓

  

  沩山警策句释记卷上

    粤东鼎湖山沙门释 弘赞在犙 注
    门人比丘 开诇 记
  将释此文。大科分二。初释题目。次释本文。

  ●初释题目二

  一人。二法。

  ○一人

  沩山。
  题目四字。上二字是能诠之人。下二字是所诠之法。人以山为称。法以警策为目。人以山为称者。山踞长沙郡西北。因师居之。以尊人故。而称山也。师讳灵佑。俗姓赵。福州长溪人也。年十五出家。二十受具戒。精究大小乘经律。二十三游江西。参百丈大智禅师。丈一见许之入室。遂居参学之首。一日侍立次。丈令拨炉取火。师拨云。无火。丈自起深拨得少火。举以示之。曰。汝道无。这个是甚么。师因而悟入。礼谢陈其所悟。丈曰。此乃暂时岐路耳。经云。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时节既至。如迷忽悟。如忘忽忆。方省己物。不从他得。故祖师云。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祇是无虚妄凡圣等心。本来心法。元自备足。汝今既尔。善自护持。师后充典座之职。时有司马头陀。自湖南来。谓丈曰。顷在湖南。寻得一山名大沩。是一千五百人善知识所居之处。丈曰。老僧往住可乎。陀曰。非和尚所居。丈曰。何也。陀曰。和尚是骨人。彼是肉山。设居之。徒不满千。丈令侍者唤首座来。问曰。此人何如。陀请謦欬一声。行数步。陀曰。不可也。复唤典座来问。陀一见。乃曰。此正是沩山主也。丈夜召师入室嘱云。吾化缘在此。沩山胜境。汝当居之。嗣续吾宗。广度后学。师遂往居焉。其山峭绝。蟠木穷谷。几千百里。为罴豹虎兕之宅。人迹罕至。师与猿猴为伴。拾橡栗充餐。经六七载。乡民稍知。率众共营梵宇。由是道传天下。禅学辐辏。遂建沩仰一宗。敷扬正教。四十余载。得悟者。不可胜数。入室者。四十一人。於唐大中七年正月九日。盥漱趺坐。怡然而化。世寿八十三。僧腊六十四。塔於本山南阜。敕谧大圆禅师。塔曰清净。
  记曰。传云师住沩山日久。自知前身曾为越州村寺诵法华经僧。师示寂岁。去如来灭度。一千八百零二年矣。司马头陀。其人内秘直指之宗。外蕴人伦之鉴。兼穷地理。诸方创寺。多取决焉。首座。即华林和尚也。

  ○二法

  警策。
  此二字。乃一卷文之宗致也。警谓警诸未悟。策谓策诸后进。时沩山大师。因睹法末。情敝目滋。僧同陋俗。饕餮懈怠。无向上志。遂作此警策。以晓悟勉进焉。
  记曰。按诸经论。或以单人为名。或以单法为名。或以人法为名。今此警策。正以人法为名。沩山二字。是后人所置。非大师自立。如常途注述。於题目下。别出作者名。今就题中标出。故以人法为名也。

  ○次释本文二

  初长行。次重颂。

  △初长行二

  一教诫。二示法。

  △一教诫九

  一业因苦果。二生老死病。三生灭时速。四违俗入道。五名利失道。六启示三学。七不修学过。八业果时熟。九策励劝修。

  ○一业因苦果

  夫业系受身。未免形累。
  上句明业果。下句明众苦。此是业系苦相。业属过去。若果属现在。言其因中有系。故其果中有累。累非一致。故云众苦。众苦者。略言三苦八苦。广则八万四千尘劳诸苦。盖由凡夫。不了自心。起惑造业。以业系缚。故难免分段生死之形累。天台云。一切有为心行。常为无常患累之所逼恼。故名为苦。智论云。无量众生。有三种身苦。老病死。三种心苦。贪嗔痴。三种后世苦。地狱饿鬼畜生。法句经云。昔有四比丘。论世苦事。一言淫欲恼人。一言饥渴逼体。一言嗔恚扰乱。一言惊怖恐惧。共竞是非。佛言。汝等所论。不究苦义。身为诸苦之本。众患之源。当求寂灭。此为最乐。
  记曰。夫万累本於身有。身由业系而生。业因烦恼而得。以烦恼无明惑故。作众生业。由斯业故。系缚有情。不得解脱。故於三界六道中。受种种身形。众苦之累。是则因业受身。身还造业。有身必苦。有形必累。老子亦云。吾有大患。为吾有心。吾若无身。何患之有。欲得无身须得无心。心为业用。业从缘起。若一念无生。患累俱捐。故肇论云。万累滋彰。本於妄想。妄想既祛。则万累都息。言三苦者。苦苦。坏苦。行苦。谓众生受於有漏五阴分段之身。性常逼迫。是为苦。又与苦受相应。即苦上加苦。故名苦苦。若乐相坏时。苦相即至。是名坏苦。有漏之法。四相迁流。常不安隐。故曰行苦。八苦者。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谓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名五阴盛苦也。言分段者。声闻。缘觉。菩萨。所执法相不忘。受於变易生死之苦。凡夫为爱见所覆。不了境界虚妄。起惑造业。受於分段生死之苦。言烦恼者。谓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与心作烦。令心得恼。略则三毒十恶。广则百八烦恼。乃至八万四千诸尘劳门。尘劳门。即万累也。

  ○二生老病死

  禀父母之遗体。假众缘而共成。
  上句明色本。下句明假合。此二句总属生法。即万累之原也。禀即禀受。体即四大色身。从初一念颠倒。揽父母赤白二秽为身。故曰遗体。假众缘者。假谓假借。亦藉也。众缘即四大六根。及十二因缘。圆觉经云。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言四大者。即地水火风。其体各异。中无实性。亦无主宰能自和合为身。必藉宿因众缘三事而成。因缘不具。色即不住。十二因缘者。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从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起忧悲苦恼。如是纯大苦蕴积集而生。然此十二法。展转能感果故名因。互相由藉而有谓之缘。因缘相续。则生死往还无际。若破无明。不起取有。则三界二十五有生死皆息。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从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纯大苦蕴积集皆灭矣。
  记曰。身假众缘所成。缘合则起而为生。缘散则灭而为死。是以法从缘故不有。缘起故不无。既从缘有。故无真宰常主。止观云。从头足支节。一一谛观。了不见有我。何处有人。及与众生。业力机关。假为空聚。从众缘生。无有主宰也。十二因缘者。亦名缘起。又名缘生。谓先无其事。而从彼生。名之为因。素有其分。而从彼起。名之为缘。一曰无明。即昏暗之义。谓过去世烦恼之惑。覆盖本性。无所明了也。二曰行。行即行业。谓过去世身口造作一切善不善业也。此二支是过去因。三曰识。识即识心。谓由过去惑业相牵。致令此识投托母胎。一剎那间。染爱为种。纳想成胎。即揽父母精血二滴。合成一滴。大如豆子。住胎藏中。与三事和合。一命。二暖。三识。是中有报风依风。名为寿命。精血不臭不烂。名为暖。是中心意。名为识。如是三事。缺一则腐败不住。此是入母胎中初七日位。名歌罗逻。状如凝酥。从此以后。随母气息上下。七日一变。止观云。人托胎时。神识始与精血合。带丝在脐。脐能连持。谓脐既为诸肠胃之源。在胎之时。以母之脐。注子之脐。故母所食。从脐而入。以资於子。气息亦尔。子初在胎。依於母息。故俗名子以之为息。四曰名色。名即是心。谓心但有名字。而无形质也。色即色质。谓从托胎后。至第五个七日。名形位。生诸根形。四支分别。是名为色。以父母精血为身根种。识在其中。故合名名色。五曰六入。谓从入胎已后。至第六个七日。名发毛爪齿位。至第七个七日。名具根位。谓六根开张。有入六尘之用。故名六入。六曰触。触即触对。谓从出胎。乃至三四岁时。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虽触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未能了知。生苦乐之想。故名为触。七曰受。受即领纳之义。谓五六岁。至十二三岁时。六根触对六尘。即能纳受前境。好恶等事。虽能了别。然未起贪爱淫染之心也。此五支是现在果。八曰爱。爱即贪爱。谓从十四五岁。至十八九岁时。贪种种胜妙资具。及淫欲等境。然犹未能广徧追求。故名为爱。九曰取。取即求取。谓从二十岁后。贪爱转盛。於色声香味触。五尘之境。四方驰求。故名为取。十曰有。有即后有。因果之不亡也。谓因求取诸境。起善恶业。积集牵引当生欲界。色界。无色界。三有之果也。此三支是现在因。十一曰生。生即受生。谓今生所作善恶之业。来世於三界六道中受生也。十二曰老死。老即根熟。死即根坏。谓来世受生已。至五阴身熟。名老。熟已坏灭。名死。此二支是未来之果。斯十二支。是三世因果。循环不断之法。以由过去世无明行为因。感斯现在识名色六入触受为果。由斯果故。起爱取有。为现在之因。由斯因故。招感未来世生老死之果。果复造因。因复感果。三世相续。无有间断。如车轮转。故曰轮回。
  虽乃四大扶持。常相违背。
  上句假合。下句乖顺。夫人揽外地水火风合集成身。共相扶翼。执持命根。住寿一期。然於其中。常相乖顺。一大不调。百一病生。四大不调。则四百四病同时俱作。所言大者。谓此四法。无处不有。徧诸方域。故称为大。万事万形。皆四大成。在外则为土木山河。在内则为四肢百骸。聚而为生。散而为死。生则为内。死则为外。内外虽殊。而大不异。坚性属地。即发毛爪齿皮肉筋骨等。此若不假水。则不和合。湿性属水。即涕唾精液大小便利等。此若不假地。则便流散。热性属火。即身中暖气。若不假风。则不增长。动性属风。即出入息。及身之动转。若无此风。则身不能动转施为。然此四大。性本无患。以众缘合集。增损相克。病患由是而生。故地增则令身沉重。水积则涕唾乖常。火盛则头胸壮热。风动则气息击冲。即沉重。痰癊。黄热。气发。之病也。由此四病。则有四百四病生起。风病百一。黄病百一。痰癊病百一。总集病百一。如是诸患。无时不生。故曰常相违背。
  记曰。大论云。四大为身。常相侵害。一一大中。百一病起。冷病有二百二。水风起故。热病有二百二。地火起故。火热相。地坚相。坚相故难消。难消故能起热病血肉筋骨脉髓等是地分。除其业报者。一切法皆和合因缘而生也。辅行云。四大不顺者。行役无时。强健担负。搪触寒热。外热助火。火强破水。是增火病。外寒助水。水增害火。是为水病。外风动气。气吹火。火动水。是为风病。或三大增害於地。名等分病。或身分增害三大。亦是等分病。属地病。饮食不节亦能作病。如姜桂辛物增火。蔗蜜甘冷增水。梨增风。膏腻增地。黄瓜为热病而作因缘。即是啖不安之食。而生病也。古云。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此之谓欤。
  无常老病。不与人期。
  上句明三相。下句明无主。三相本空。原无有我。何能作主任情与之期克。除其识心达本者能之。昧者不觉也。无常者。谓本无今有。暂有还无。乃剎那不住之谓也。从出胎来。至壮至老至病。乃至命尽。於其中间。念念迁流不住。故曰无常。亦死之异名。老者根熟衰耄。形枯色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将死不久之谓也。病者。四大不调。四百从生。身力疲败。饮食不安。精神减损。坐起须人。故名为病。若以法次第相因。则死在后。今以无常一法。体徧一切。该於生老病死诸法故也。
  记曰。新新不住。念念不停。谓之无常。经云。无常力大。迅速过於山水。折论云。无常有三种。一念念坏灭无常。二和合离散无常。三毕竟如是无常。

  ○三生灭时速

  朝存夕亡。剎那异世。
  上句言现生。下句言后世。此二句并释无常义。下更以霜露等喻明。言剎那者。时之极速也。谓人临终舍寿。只在最后一剎那顷。即诸根坏日。识迁离际。舍此故身。别受余质时也。识谓第八识。去居殿后。来为先锋。一剎那间。揽父母精血住胎藏中。为生死之根。苦果之源也。
  记曰。识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譬如春霜晓露。倐忽即无。
  上句设体。下句释性。以霜露遇日即消。体既不坚性亦非常。譬如者。设况之词。倐忽者。暂有而无也。
  记曰。本文二句。是释朝存夕亡一句。总明时速也。倐者。速疾也。宗镜云。虽年百岁。犹若剎那。如东逝之长波。似西垂之残照。击石之星火。骤隙之迅驹。风里之微灯。草头之朝露。临涯之朽树。烁目之电光。若不遇於正法。必永坠於幽途矣。
  岸树井藤。岂能长久。
  上句出体。下句释义。临崖之树非长。二鼠侵藤岂久。大集经云。昔有一人。避二醉象。缘藤入井。下有三龙吐火张爪。彼即悬藤而住。上有黑白二鼠啮藤将断。傍有四蛇欲螫。其人仰望。二象已临井上。忧恼无托。忽有蜂过。遗蜜五滴入口。是人唼蜜。全忘危惧。今以二醉象喻生死。藤喻命根。入井喻无常。二鼠喻日月。四蛇喻四大。三龙喻三毒。五滴蜜喻五欲。三毒乃三恶道之因。故藤一断。即有堕落之患矣。
  记曰。本文二句。释不与人期一句。斯明年月日速也。身似临崖树。业风一至。非力能挽。命如井中藤。日月时亏。使人不觉岸树是年不长。井藤是日月之速。言井藤者。是井边所生之藤。或云。树根。井谓丘墟枯井也。罗什法师曰。昔有罪人。怖罪逃走。王令醉象逐之。其人怖急。自投枯井。云云。三毒者。贪嗔痴也。三恶道者。地狱饿鬼畜生也。五欲者。色声香味触也。或以财色名食睡为五欲。谓众生迷於五欲少乐。全忘生死危险诸苦也。
  念念迅速。
  念。谓凡夫生灭心之妄念。前念未灭。后念续生。念念生灭。如灯烧炷。起灭不停。如是生灭迅速之相。非具慧眼者莫见。
  记曰。此明念速也。妄念。故生灭不停。真心。则常住不迁。
  一剎那间。转息即是来生。
  梵语剎那。此言一念。乃时之极速也。僧祇云。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俱舍云。壮士一弹指顷。有六十五剎那。然念有大小。大念者。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中。有九百生灭。此言一剎那者。小念也。息。即出入息。此息名曰寿命。以一期为寿。连持曰命。一期连持息风不断。故出入息名为寿命。转即出已不复更入。名曰命终。此只在一剎那间。即第八识舍前阴。受后阴时。今不言中阴者。以举前后而该其中也。又中阴迟速不定。迟则七七之日。速则疾於心念。便舍中而受后矣。来生者。总该六道。随善恶业。而报生其处也。
  记曰。本文二句。即释上剎那异世一句。此明剎那速也。上善生天。中善生人。下善生阿修罗。上恶生地狱。中恶生饿鬼。下恶生畜生。言瞬者。目动也。言中阴者。谓人命终。出入息断时。第八识舍离前阴身。即有中阴身。在虚空中。冥无所睹。以香为食。於有缘处。即见父母交会。欲火之光。随念便至。以颠倒想。一剎那顷。揽赤白二点。而成后阴。其中阴即灭矣。若其生方未定。或父母不会。此中阴身。七日一死。乃至七七日。必定托生。不出四十九日。若彼业报已定。或生人天。或堕鬼畜。一剎那间。舍前阴受中阴。舍中阴。受后阴。迅逾电光。非凡所测。唯佛能知。
  何乃晏然空过。
  何乃犹何为。亦反诘之词。亦承上转下之语。以上示知生死过患无常迅速。向下令悟舍俗入道。依法勤修。期出轮回。晏然者。安然也。总谓光阴迅速。人命无常。何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而晏然虚度。不谋上进。以脱生死者乎。

  ○四违俗入道

  父母不供甘旨。六亲固以弃离。
  上句缺反哺。下句缺敬睦。父母者。子之天地也。诗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恩。昊天罔极。经云。若有供养父母。得无量福。佛言。父母於子。有大增益。乳哺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若人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百年。便利背上。无有怨心。四事供养无乏。此子犹不足报父母之恩。欲报恩者。当劝父母於佛法僧。因果等法。未信者令信。已信者令增长。无净戒者。劝受持戒。有悭贪者。劝行惠施。无胜慧者。劝修胜慧。令善安住。以自调伏。乃名真实报父母之恩。六亲者。父母兄弟妻子也。又曰。一父。二子。三从父昆弟。四从祖昆弟。五曾祖昆弟。六族昆弟。弃离者。经云。菩萨出家。舍离六亲。不记不忆。勤修道行。以速成菩提故。
  记曰。甘旨者。美食也。犹不足报父母恩者。谓虽色养无违。而不能置亲神於上界。欲利亲灵於多生者。必须劝持斋戒。广修福慧。若出家者。父母贫乏。不能自活。佛听教令信心。授彼三归五戒。然后乞食供之。南山云。真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厌三界之无常。辞六亲之至爱。舍五欲之深着。能如是者。名真出家。则可绍隆三宝。度脱四生。利益甚深。功德无量矣。
  不能安国治邦。家业顿捐继嗣。
  上句缺致君泽民。下句缺承业继嗣。释子出家。舍生育继嗣。绍隆三宝种族。虽似忠孝有缺。然立身行道。以报亲恩。说法劝善。用羽皇化。如斯报德。孰能加焉。昔宋文帝。谓何尚之曰。若率土皆淳释化。则朕坐致太平矣。尚之对曰。夫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人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於家。万刑息於国。此明旨所谓坐致太平者也。
  记曰。上文明违俗。下文明入道。
  缅离乡党。剃发禀师。
  上句离俗。下句入道。缅者远也。谓远离乡俗。趣向无为。即舍家。趣於非家也。剃发禀师者。弃俗容仪。坏世饰好。仿同如来。具佛德相。禀命於师。从师受学。乃入道之玄规。出世之洪范也。
  记曰。世以须发为容仪饰好。比丘出家。违俗慕道。弃世所好。绝灭爱情。今时留须长发。号曰头陀。名既叛而行复乖矣。梵语头陀。此云抖擞。谓抖擞三界尘劳烦恼。其行则有十二法。今以披发。号为头陀者。讹妄之甚也。佛言。须发爪长。是恶比丘破戒之相。若阿兰若独住比丘。无人剃者。听发极长一寸。爪长如一麦。不得过。舍家趣非家者。弃世俗之家。入无为之舍也。文殊菩萨白佛言。云何如来说父母恩大。不可不报。又言师僧之恩。不可称量。其谁为最。佛言。其在家者。孝事父母。在於膝下。莫以报生长之恩。以生育恩深。故言大也。若从师学。开发知见。次恩大也。夫出家者。舍其父母生死之家。入法门中受微妙法。师之力也。生长法身。出功德财。养智慧命。功莫大焉。追其所生。乃次之耳。乡党者。乡向也。谓众人之所向也。党朋党也。古以五百家为党。周礼云。百家之内曰乡。汉志以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斯则以万二千五百家。而为乡也。禀者。受命也。
  内勤克念之功。外弘不诤之德。
  上句明念慧。下句明和敬。内切念慧。外阐六和。乃入道之功勋。立德之基本也。肇师云。非真心无以具六法。非六法无以和群众。如众不和。非敬顺之本也。
  记曰。一戒和同修。二见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五口和无诤。六意和同悦。
  逈脱尘世。冀期出离。
  上句出世俗家。下句出三界家。欲脱尘俗。须发足超方。期超三界。当断烦恼。始符出家之本誓也。此二句。总结上文以起下词。
  记曰。上句结父母六亲邦国继嗣乡党五句。下句结剃发内勤外弘三句。逈者。寥远也。冀者。欲也。望也。

  ○五名利失道

  何乃才登戒品。便言我是比丘。
  上句明无作始沾。下句明止德未备。由名行未当。非称比丘之义。辞亲入道。内勤外弘。本为期出生死。何以才入僧数。即便饕餮名利。放逸恣情。造有漏因。结生死果。违背初心。失出离行耶。才登戒品者。方禀具足。无作初成也。戒品有四。谓五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前后俱通在家出家。中二唯局出家。我是比丘者。具足戒人也。比丘是梵语。名含三义。一破恶。二怖魔。三乞士。含此三义。不能翻译。故存本音。
  记曰。无作者。亦名无教。又名无表色。乃戒体也。从三羯磨而得。得此体已。任运止恶。任运行善。不用再作。故

分页阅读: 1 2 3 4 5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沩山警策句释记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