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僧传抄 - (TXT全文下载)

不仰止高轨。修禅习诵。日夜无缀。[岷-氏+民]蜀佛法由兹大盛。益土有流寓之民。数千余家。淫祀倒见。不识正道。自汪至后。敬挹清尘。宗崇释氏者。殆将本半宁。蜀郡常元祖。少事父母以孝。门。深信大法。元嘉二十四年卒。与其友人梦云。我从任法师。受菩萨戒。今得生兜率天。为善利天子。因卿语儿辈。勿复祭奠。刺史吴郡陆简子。天相礼遇(云云)。

  名僧传第二十三
  惠永

  河内人也。出家为竺昙现弟子。现笃志直方。少有清节。长慕肥遁。山栖养志。以晋太和中。於寻阳庐山北岭下。创立寺庙。永以北岭下尚多喧动。移於南岭之上。筑葺房宇。构起堂殿。与烟霞交接。名曰凌云精舍。於是弃绝人事。隐居幽岳。弊衣菜食。禅诵为务。时有往者。转闻香气芬馨。流於各内。永室中堂有一虎。若有畏者。驱令上山。客去便还。甚能驯伏。由是道俗景仰焉。永尝独下山。薄脱而归。至乌桥。乌桥营主饮酒大醉。乘马当道。终不相过。日转逼暮。求请不从。振锡向马。马惊反掷。营主落地顿仆。不能即起。马僻易入草。明旦营主入山忏谢。谓永使神力。永曰。贫道体君饮酒。初不相怪。以常扣锡。遂至於斯。苦审有此改。当是戒神见护耳。永性谦恭精苦。虽遇疾病。而长齐不癈。春秋八十三。晋泰元五年卒(云云)。

  惠精

  又名昙戒。本姓卓。南阳人。晋外兵郎[来*来]阳令潜之弟也。幼而家贫。无衣着。不得从师友。负薪炙火。披玩六籍。后闻于法道讲放光经。借衣听焉。告其兄曰。始悟儒浅近。道教虚旷。不能复驰骋方内。政欲自放人外耳。潜曰。诚复人各有心。何能独善其志。年十九投释道安。安津为同学。甚相知敬。游方请业数四年中。忽请安曰。世间之苦难可大堪。百年俄顷复不待人。虽苦之速。德行为先。精学足以导心。今就行道去。安曰。兼之为胜。如不能兼。各从其志。吾助尔憙。诵经五十万言。礼佛为业。时禅法未传。依经独坐。晋临川王雅相礼待。资给四事。后与安同憩长安太后寺。安平后隆安中疾病。口诵弥勒。未尝懈息。弟子智生侍疾。问曰。何不愿生西方。而专呼弥勒。答曰。吾等道安八人先发誓愿。愿生兜率。面见弥勒。道愿悉以先见。唯吾尚存。欲遂本愿。语毕。即有光照于身。容颜更悦。俄而迁化。春秋七十。葬于道安墓右(云云)。

  竺法纯者

  未详何处人也。住会稽山阴显义寺。精进苦行。游心虚寂。众甚敬焉。请为寺主。晋元兴中。为寺治墙。至兰上买故屋材。向暮与榜船人并屋主妪人入湖。须臾风起。云气四塞。自念与女子同殒。实寄耻辱。飘霰骤疾。惊浪飞奔。船小水入。归告观世音。并经诵。俄而湖中有空船。横来迅疾如飞。直至船侧。诵念弥笃。有顷至纯别加寻访。船遂主无。其舟诚所感如此(云云)。

  竺惠庆

  广陵人也。清心高邈。识虑虚远。不修世仪。专笃戒行。温仁贞素。雅有风德。柔蔬时食。少长一槩。涉学经律。泛研禅诵。诵法华十地维摩思益。虽不南面称法师。而理怀简表。晋义熙中。游步长安。备浪道艺。宋元喜时。复入庐山。求诸德胜。时荆杨大水。襄凌浩汗。庆始达。小雷景风总至。同侣强力先皆入浦。庆船迟重。后来未及。杨侯鼓怒。耸浪浮天。庆生平计尽。愿望唯佛。於是诵念观世音。心无异向。岸上之人望见其船。匝风截浪。状若人牵。俄顷之间。安全到岸。於是散落嚣磨。澄心净域。游处之地。莫不弘道。三归五戒弟子。贵贱数万人。举言发响。如风靡草。盛造经书。频营法集。春秋六十有二。元喜二十九年卒(云云)。

  惠果者

  豫洲人。清规索履。爰自童[歹*专]。奉亲孝。事师敬。家贫衣食不给。元喜四年。负笈南游至京师。住瓦官禅房。簟食屡空。不啖鱼肉。烧香礼忏尤懃讽诵。十地法华三乘方等靡不通览。清声秀誉。与僧据齐名。果尝於清前。忽见一人。身着衣帢。[佥*殳]板致敬。果问曰。汝是何人。答曰。昔为此寺沙门。今报为啖粪之鬼。果曰。昔何所名。今那着帢。答曰。名不足道。临出寺遇事还俗。果曰。为何罪过。而作此鬼。答曰。昔作直月。多请饭食。以酱酢乞人。法师道德。幽显同敬。请作功德。令离此身。果曰。当为礼诵。都有物不。答曰。昔有三千钱。埋东房前大柿树下。去时不得取。愿取为功德也。言讫不见。果告众掘得三千。为造法华经一部。余物设会。会后一月余日。梦见此鬼。自云。当得更生。故未能称大差於此也。果仁爱远被。为世津梁。皆类此也。春秋七十六。泰始六年卒(云云)。

  名僧传第二十四
  道海

  江陵人也。厉行懃修。少长一节。安贫守约。不改其操。尝於长沙寺。冬齐将讫。时诸僧共作无量寿齐。海素空磬。无以从众。乃发愤增厉。然二指以供养。因遂顿问。殆将仆绝。时诸师僧云。但归命观世音菩萨。可得痛愈。於是锻心正念。俄尔便愈。后日暮出塔下经行。因便危笃。至明日将夕曰。今有胜人在空中。遥来迎之。从公室宅。犹尚卑陋。将是福业未积。因明称报应。诲诱其功。言讫安卧。[怡-台+雇]然而尽(云云)。

  道法

  本姓遭氏。炖煌人。禅思出於人表。苦行照见三涂。闻[庸-用+巾]蜀粗怀信向。胃岑而游焉王休真费铿之请为兴乐香积二寺主。乞食供斋。常减其分。以施虫鸟。坐禅习诵。昼夜无癈。每至夕。輙脱衣。於弥勤像前。养饴蚊虻。如是多年。后见弥勒。放种种光。齐中白光。直入地狱。见诸先缘及一切众生受苦之。又善神咒。元徽二年因於禅思。卒於绳床(云云)。

  僧业

  本姓冯。蜀郡城都人。索行贞。奉持律业。蔬食勇猛。心形不缀。宕渠太守江阳钱。生世事外道。忽梦入寺礼拜。见一白玉珠。长四寸。悬在空中。复有散衣。高覆其上。又一重珠。随其手中。既旦遇见僧业。共述所梦。业便奖发。遂能精进。共市地。以元徽五年。立寺焉。谓为慈氏寺。以所悟为名。业乃移住之。厌恶秽形。期彼常乐(云云)。

  名僧传第二十五
  法惠

  本姓李氏。高昌人。少好射猎。酣酒弦歌。其妇美艳。一国无双。高富子弟。争与私通。惠他日出游。为豪富所打。友人报语。惠自思惟。己有大力。必当见杀。避往龟兹。乃愿出家。贫无法服。外国人死。衣以好衣。送尸陀林。辞诀而反。惠随他葬家人去彼。剥死人衣。遇起尸鬼起。相菆臾更为上下。凡经七反。惠率获胜。剥取衣裳。货得三千。以为法服。仍得出家。修学禅律。苦行绝群。蔬食善诱。心无是非。后还高昌。住仙窟寺。德索既高。尼众依止。禀其诚训。唯都郎中寺冯尼每谓惠曰。阿阇梨未好。可往龟兹国。金华寺帐下直月间。当得胜法。惠信尼语。往至龟兹。到见直月。直月欢喜。呼进房内。以蒲陶酒。一斗五升。服令其饮。惠大惊愕。我清净久。本来觅法。翻饮非法之药。苦执不肯。直月急推令去。惠即退思。遂不敢违。违便顿饮尽。醉问而卧。直月锁房。乃更余行。及惠酒醒。追自拔恼。我忽犯戒。悔过自责。槌打身体。欲自害命。於此少时。得第三果。直月还问曰。得和后。还高昌。大弘经律。道俗归敬。颀动乡邑。齐永元年。无疾坐亡。手屈四指云(弟子惠化所述云云)。

  名僧传第二十六
  僧表

  本姓高。凉洲人也。志力勇猛。闻弗楼沙国有佛钵。钵今在罽宾台寺。恒有五百罗汉供养钵。钵经腾空至凉洲。有十二罗汉。随钵停。六年后还罽宾。僧表恨不及见。乃至西踰葱岭。欲致诚礼。并至于宾国。值罽宾路梗。于宾。王寄表有张志模写佛钵与之。又问宁复有所愿不。对曰。赞摩伽罗有宝胜像。外国相传云。最似真相。愿得供养。王即命工巧。营造金薄像。金光陜高一丈。以真舍利置于顶上。僧表接还凉州。知凉土将亡。欲反淮海。经蜀欣平县。沙门道汪。求停钵像供养。今在彼龙华寺。僧表入矣。礼敬石像。住二载。卒于寺(云云)。

  智严

  西凉洲人也。才干清秀。业行精恳。菜蔬布衣。博施慈爱。□□又疑儿童时曾受五戒。有所犯。后受具足。恐不得戒。积年禅观。不能自决。大为忧苦。遂更与弟子智羽智达。泛海重至天竺。以事问罗汉。罗汉复不能决。乃为入定。往兜率问弥勒。弥勒答云得戒。严大欢喜。於是步还至罽宾。无疾而卒。时年七十八。弟子智羽智达。还传此语(云云)。

  宝云

  河北人也。志局简正。师友称之。太元十四年。入庐山。时年十八矣。值造波若台。通债少僧贞石筑土。云投一石。石相击。误中一犊子死。惭恨惆怅。弥历年所。隆安元年。乃辞入西域。誓欲眼都神迹。躬行忏悔。遂游于阗。及天竺诸国。与智严法显发轸。是同游造各异。於陀历国。见金薄弥勒成佛像。整高八丈。云於像下。箅诚启忏。五十日。夜见神光照烛皎然如曙。观者盈路。彼诸宿德沙门。并云灵辉数见(云云)。

  法盛

  本姓李。垄西人。寓于高昌。九岁出家。勤精读诵。每曰。吾三坚未树。五众生灭。合会有离。皆由痴爱。若不断三毒。何求勉脱。年造十九。遇沙门智猛。从外国还。述诸神迹。因有志焉。辞二亲。率师友。与二十九人。远诣天竺。经历诸国。寻觅遗灵。及诸应瑞。礼拜供养。以申三业。□忧长国东北。见牛头栴檀弥勒像。身高八寻。一寻是此国一丈也。佛灭度后四百八十年中。有罗汉名可利难陀。为济人故。舛兜率天。写佛真形。印此像也。常放光明。四众伎乐四时笑乐。远人皆卒从像悔过。愿无不克。得初道果。岁有十数。盛与诸方道俗五百人。愿求舍身。必见弥勒。此愿可谐。香烟右旋。须臾众烟合成一盖。右转三匝。渐渐消尽(云云)。

  名僧传第二十七
  僧供

  豫洲人也。少持高节。以戒德知名。住瓦官寺。后招率同志。造丈六金像。铸始毕未出模。未知美恶。值义熙十二年铜禁甚严。有犯入死。供为官所录。在湘府判奸。锁械坚重。无复生冀。一心念观世音。兼昼夜诵经一月许日。梦见其所铸像。来至狱中。以手摩供头。问曰。汝怖不。供启言。恐必死。像曰。无所忧。供观像相貌。见[离-蹂+月]前方一尺许铜色燋沸。罗辟既定。至形日。参军应来监杀。当驾车而牛不肯入。既入便奔。车即坏败。遂更克日。乃有勑至彭城。若未杀僧供者可原。遂获勉济。还见所铸像。[离-蹂+月]前果有燋沸。供既瑞验。清答日勤。以至舍命(云云)。

  道矫

  高陆人也。性清约。蔬食禅诵。住龙花寺。专当寺任。恪居客众。元嘉十六年。磬率衣资。开诱闻业。与建康民朱舛孙。共起佛殿三间。并诸花幡。造夹苎弥勒佛倚像一躯。高一丈六尺。神仪端俨。开发信悟。春秋九十三。二十六年卒(云云)。

  昙副

  本姓邹。邺阳人也。清贞有风望。十余入道。憩安乐寺。宿植其因。产业丰积。虽蕴金盈遗。不以累心。行慈悲。知止足。常内怀矜伤。以济物为务。为沙门宝志所敬。常言此人五法城之侣也。每记之云。君当生兜率懃慈氏。符其本愿。会其夙心。乃舍赀财。造法花无量寿弥勒四天王遗教。乃贤劫千佛名。僧尼戒本。各一千部。作布萨筹十万枚。传布遐方。流化殊域。开畅微远。竭财弘教。尽思幽深。应门到广。戒行精峻。唯至唯勤。乃通梦想。有人语之曰。若兜率之业已辨。无所复虑也。又梦弥勒佛手摩其顶。天香幡气神龙现体。一二年中灵应想袭。春秋六十余。齐建四年卒。武陵都尉舟扬仁益弟之立碑(云云)。

  名僧传第二十八
  释法祥

  精进有志节。以元嘉九年。立弥勒精舍(云云)。
  文历二年五月晦日(午时)於笠置寺福城院南堂。书写之毕。柳宗性自去十三日参笼当山。名僧传三十卷中令抄出。弥勒感应之要文之次。其外至要之释。聊所记置之也。此书世间流布。惟希之间。发殷懃大愿。抄弥勒要文之今。虽似交余事。只为备后览也。门迹之辈可哀其志矣。仰愿以此处处要文抄出书写之功。必结生生常随弥勒值遇之缘矣。
  右笔笠置寺住侣沙门 宗性

(附)名僧传说处

第一
  僧佑撰三藏记萨婆多部事  摩腾事  法兰事  僧会三七日祈请得舍利感应事  舍利威神岂直光明而已劫烧之火不能燔金刚之杵不能坏事

第二
  罗什见中百二论始悟大乘事  梦释迦如来以手摩罗什顶曰汝起欲想即土悔心事  罗什三藏译法华等诸经论三十八部二百九十四卷事  汉土三千徒众从罗什法事  罗什临终众僧告别曰事  罗什烧身之后舌犹存事  涅盘后分宋地无缘事

第三
  灵鹫山本名虎市山事  满二十受戒西土此土异说事  求那跋陀唯一心称观世音投身江中童子度之事  求那跋陀祈雨必有感事

第四
  [惹-右+壬]中有虫食必害人事

第五
  道安造弥勒像事  道安与弟子法遇等於弥勒像前立徨愿同士兜率事  道安令弟子铜佛像顶上有一舍利晃然放光照於室内事  道安遇客僧问罪根浅深及西北空晴见兜率宫殿事  惠戒生兜率事  道安等八人生兜率事  法遇生兜率事  道安即印手菩萨事

第六
  一钵水上舍利右旋五色光耀清彻满室事  庐山西林惠永惠远已后正教陵迟事

第七
  昙鉴誓生安养事  观世音菩萨能救苦厄事  虚坏善诱弥老弥勒事

第八
  帛法师诵经日八九千言事  于法兰白山造灵鹫寺事  支道琳石城山立栖光精舍事  帛法祖着显宗论见称当时事  竺法义遇笃病唯专念观世音梦一沙门出其肠洗濯还内腹中顿愈事

第九
  庐山惠远以道安敬为真吾师事  惠远以锡杖扣地清流涌出构立堂房遂号龙众精舍事  阿育王所造文殊师利像乘波而至事  庐山惠远於无量寿像前建齐立誓事  清信之士一百二十三人集庐山之阴般若台精舍无量寿像前率事  建立精舍唯置一释迦像事  远常谓大智论文句繁积初学难寻事

第十
  昙谛讲法华大品维摩各十五遍事  惠持九岁随兑同为书生俱依释道安抽簪落发事  惠持辞惠远之处入蜀之时契以西方为期事  庐山西寺竺道生事  庐山惠远习有宗事  道生曰禀气二仪者皆是涅盘正因阐提是舍生何无佛性事  二乘智惠总相观空菩萨智慧别相观空事  因善伏恶得名人天业其实非善是受报也事  畜生等有富乐人中果报有贫苦事  一阐提者不具信根虽断善犹有佛性事  僧行常惜寸阴和上同学事  僧行常悦念西方要期安养事

第十一
  道俗男女向西致敬事  龙树再现马鸣重出事饮酒僧事  惠严造弥勒像事

第十二
  僧睿誓生安养行立坐卧常向西面事  释迦掩室於摩竭净名杜口於毗耶须菩唱无说以显道释梵以绝听而雨花事  维摩诘言若弥勒得灭度者一切众生亦当灭度事

第十三
  是以释迦玄音始发赞佛智甚深多宝称善叹平等大会事  唯如来洞见因缘之始终菩萨虽悟其终不识彼始事

第十四
  千载一遇事

第十五
  惠目造释迦倚像高一丈六尺事  惠目愿主净国事  醉酒饱食此皆罚性之斧事

第十六
  昙斌梦见弥勒事  昙济以夜继日未常安寝事释迦兴陶神之化慈氏唱方外之教事

第十七
  昙度无求名誉事  僧渊从僧嵩法师受成实论事  智林着毗昙杂心义记注十二门论及中论并传於世事  昙度着成实义记八卷传北土事  应以声闻得度者故现声闻事  法瑗夏於灵根讲花严经事  惠沼永明八年讲百论至破魔品忽然从化春秋五十有七事  齐弥勒寺惠隆事  昙通即从谘禀毗昙杂心事  法安着十地义疏沙门传五卷并传於世事  僧达从瑗公受毗昙华严事  弥陀寺僧显事  法常从僧义读阿毗昙事  僧印称法华经二百五十二遍事  僧宝祈心安养临弥陀佛因索香火快起合掌奄忽而卒事

第十八
  青眼律师事  惠猷着十诵义记八卷事  成具遂臻渊奥毗昙杂心事  法琳诵无量寿经及无量寿观西方诸圣皆集令同学礼忏事  僧佑辞妻子出家为道事

第十九
  海跋摩瞿沙事  华严有东方菩萨住所仙人起山事  佛驮跋陀往兜率见慈氏事  支法领昔游于奠得华严等经三万六千偈事  昙摩蜜多旬日之中得一舍利形质虽小光色异常事  昙摩蜜多译禅秘要三分五门禅经一分事  畺良耶舍昼夜懃习讽诵毗昙事  僧伽罗多哆少失二亲又无兄弟事

第二十
  僧光光不下山五十三载事  邃涧方丈以石为桥桥上有石如壁断人行路事  晋凉洲释惠绍事  智通结诚安养事  道韶得舍利起塔事  法成吾死相已见故悦事  僧谘供给四事诵经弥勒事  僧印决云定向兜率事  惠榄入定见弥勒事  道忠诵大品法华金光明经事  惠印洞鉴法华深明十诵事  法悟诵法华大小品经事  齐灵根寺惠晖事

第二十一
  晋雒阳释昙始称为白足和上事  文殊与沙门问答事  牛头象头马头师子头四河事  云山即葱苓事  齐江陵长沙寺释惠远二月二十三日诸天相迎事  饮酒卧地死事

第二十二
  普明诵法华见普贤乘象事  自龙华祇洹天竺事  从汪法师受菩萨戒今得生兜率天事  惠豫死时三人着朱衣武冠故来相迎事

第二十三
  僧显无量寿佛为万劫大师事  观世音能令群生现世得愿事  饮酒初不相怪事  昙戒愿生兜率事  僧齐稽首无量寿佛事  法珍愿生安养合掌端坐终事  法纯念观世音空船来迎事  道固唤观世音愿见出道事  僧弘愿当生净土事  僧畅诵经为业愿生西方事  惠庆诵念观世音望见其船事  昔有三千钱埋东房前大柿树下去时不得取愿取为功德也事

第二十四
  宋临川招提寺释惠绍事  惠绍烧身处三日后生梧桐事  通海归命观世音菩萨可得痛[口*愈]事  通法见弥勒放种种光齐中白光直人地狱事慈氏寺事  感得舍利事  法光年三十顿绝五谷但饵杉叶事

第二十五
  法恒於像前得舍利事  法进睡见释迦文佛与诸菩萨任栴檀林中为其授戒事  惠标造金像五躯及高座帐事  僧高与永昌王共修复古塔事  惠进愿舍此身令生净国事  出家人不得妄语非畏威也事  超辨加勤礼忏法华弥陀事  法明诵法华无量寿事  惠寅辛酒不尝无所嗜好事  法惠饮酒悔过浊第三果事  法定诵法华药王观普贤观事

第二十六
  法显南天王寺得僧祇律萨婆多律抄杂阿毗昙心事  法显念观世音事  造金薄像以真舍利置于顶上事  智严入定往兜率问答弥勒事  宝云见金薄弥勒成佛像事  宝云游外国出观世音授记经事  波斯匿王造栴檀像事  涅盘后分宋地无缘事  牛头栴檀弥勒像升兜率天写佛真形事  通俗五百人愿求舍身必见弥勒事

第二十七
  僧护造释迦丈六金像事  僧供造丈六金像事  僧供一心念观世音事  僧诠写弥陀经数千部事  僧诠祈诚西方愿生安养事  僧供造金无量寿像事  僧亮造丈六金像事  道静造无量寿金像高五尺事  僧昌造佛像十五躯皆高一丈八尺事  道矫造夹苎弥勒佛像事  昙副当生兜率事  昙副梦弥勒佛手摩其顶天香播气事

第二十八
  僧受立弥勒精舍事  阿育所起塔定有舍利事  法意向西方作礼事  法意见观世音事  僧智禅房有丈六金像事  惠敬造丈六无量寿像事

第二十九
  惠璩饮酒一钵事  昙光闭眠便见形像事  通儒唯以读诵法华首楞严胜[鬘-又+万]净名为业事  僧憙愿我此生弘菩萨道事

第三十
  昙迁注十地经事  僧弁千变万化音声妙异事  昙凭我未来常有八弁为众说法事  法意能诵腅经事

  自文历二年五月十五日(午时)。至同十八日(午时)於笠置寺福城院南堂。名僧传一部三十卷之中。至要说处。随引见令记录毕。其本东大寺东南院经藏之本也。是则为拾弥勒结缘之先踪。为记兜率往生之旧迹。借请彼本。所致此勤也。仰愿依此微功。答其深志。兜率天之秋暮。必遂往生於内院之云。龙华树之春朝。早浩芳缘於三会之风矣。
  有笔笠置寺住侣沙门 宗性

以上为书籍的全部内容,祝您阅读愉快。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3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名僧传抄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