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经赞述 - (TXT全文下载)

。由此便发大菩提心将欲发心先具德起三妙观。十胜德者一亲近善友。谓情同道合虽远名近。若非同合者虽近不名善友也。故涅槃云。善知识者如法而说如说而行。谓自不杀生教他不杀生。乃至自不邪见教他不邪见等名如说而行也。又善知识者犹如初月至十五日渐圆胜故也。二供养诸佛。谓行十种供养。谓现前不现前等三修集善根。谓凡所为作共集善故。四者志求胜法。谓好作胜善好闻胜法。如是等五心常柔和。谓性不穬戾犹如良马。六遭苦能忍。谓为菩提不惮寒热等苦故。七慈悲淳厚谓济拔一切。八深心平等。谓怨亲无二好恶齐故。九信乐大乘。十求佛智慧。法华有五故彼云。又佛子心净柔软亦利根无量诸佛所而行深妙道。三妙观者一厌离有为。谓观生死恶趣无暇等众苦逼迫。自身之中五蕴四大能生恶业。九孔常流臭秽不净。三十六物之所集起。无量烦恼烧煮身心。如沫如泡念念迁谢。痴覆造业六趣轮回。谛审思惟深心厌舍。二求菩提。谓观佛果相好功德庄严。法身本净具戒等蕴力无畏无量胜法。成二妙智慈愍众生。开导愚迷令行正路。诸有情类遇皆除恼见是功德修集名希求。三念众生。谓观众生痴爱所惑受大剧苦。不信因果造恶业因。厌舍正道信受邪道。四流所流七漏所漏。虽畏众苦还为恶业。而常自行忧悲苦恼。爱别离苦见已还爱。怨憎会苦觉已弥怨。为欲起业生苦无厌求乐犯戒。怀忧纵逸作无间业。顽弊无惭谤毁大乘。痴执生慢。虽怀聪敏具断善根妄自贡高常无改悔。生八无暇匮法无修虽闻不持。翻习邪业得世妙果谓证涅槃。受彼乐终还生恶趣。见是等辈深心悲愍。次应发心如是发愿。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或随意乐诸佛之名。如释迦佛初发希愿。如俱舍颂于三无数劫逆次逢胜观燃灯宝髻佛。初释迦牟尼。无著菩萨由此说言。清净增上力坚固心胜进。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先起信精进念定慧根降伏障染。次发大愿常逢善友以为胜缘。虽遇恶友方便沮坏。终不弃舍大菩提心。所修善法运运增长。以不退屈而为策发。齐是名为最初修行。依如上说初发心已即名趣入无上菩提。预在大乘诸菩萨数。于生死海作出限量。勇猛定当速登彼岸。今此一唱名广大心者。谓十方无边世界无边众生无边。如是无边众生我无始来于彼起于十恶。今发心已于此众生皆拟济拔摄受。故名广大心也。并欲度脱故。无著论云。有想无想等境界所摄别故者。谓观此三为境界故。有想者谓七有想。无想者谓五无想。非想非无想者除前二。此依有宗释。大乘解者谓。识处名有想。无所有处名无想。无少所有第三非想者非前识处。故非非想者非前无少所有处故也。余如论易详。又论问云。彼卵生等四如何得入无余涅槃。答有三因缘故。谓难处生者待时故者。谓彼答意云。卵生等难处众生待出难处时即令入。无妨也。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述曰。此第一心也。涅槃有四。一自性清净。谓在缠名如来藏。二有余依。谓生死因尽。三无余依。谓生死果尽。四无住处。谓大悲般若二行亲证。或加方便净涅槃为五。谓菩萨作是意乐无边众生皆欲具得无余涅槃故名第一心也。无著论云。何故不直说涅槃耶。若如是便与世尊所说初禅等方便涅槃不别故者。谓初禅等涅槃是世间道。离欲但是士夫果。今言离系果故也。何故不说有余涅槃界。彼共果故者。无余涅槃惑苦依尽所显故。是不共果。又非一向者谓非一向苦依尽故子云何故不说无住涅槃耶。为显三乘共通故。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述曰。此显常心也。谓菩萨摄他同己他度。即我己外无他故能常度。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述曰。此第四不颠倒心也。若起我等四执即分别之障未除。妄想以之更长故。是颠倒既无有四执故名不颠倒心。服药本除其病。无实反增。故世亲云我者总观三世五蕴差别。见过去我相续至现在不断名众生相。见现在命根不断住故名命者相。见命根断灭过去生六道名寿者相。然婆伽婆说。命者即是此名人相。无著稍不同也。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述曰此依世亲答第二问也。然标布施者有二义。一者顺在家三福业事。出家六波罗蜜之中施为先故。二者体宽通摄六故也。在家三福业者谓。施戒修也。此三能于今世后世可爱乐故。贤良君子所称赞故名为福业。非福翻此。初行施者谓诸众生无始已来生死系缚都为悭贪。创令行施使于未得财色等不生贪著。于已得财色等不起悭吝。名之为施。戒者谓教持五八等戒。修者谓修行诸善习禅定等。出家六波罗蜜者谓出家修行。先行施度。谓从浅至深从粗至细。故经据胜者谓众圣之府据最胜。故各依一义亦不相违。第二体宽通摄六故者。世亲云檀度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无著意亦同。谓檀度有三一者资生。此有二种谓内财外财施。二者无畏。谓令离苦得乐等不令怖畏故。三法施。谓随机应病为说法。故于中资生摄一谓檀度。无畏摄二谓忍戒。于已作恶未作恶令不生怖畏。故法施摄三谓进定慧。正说法时不疲倦。故观知机明简择故也。无性论亦作是说。施性中现有六波罗蜜多。财施无畏施法施所摄故。解云有释此与波若次同。有释此说。三种施中一一皆摄于六。由如是义故唯檀施也。不住于事应行布施者。谓不著自身也。谓行施时不求自身端妙等。故但为菩提也。应无所住者不著报恩也不住色香等者不著外增上果钱财奴婢等行施也。故论云自身及报恩果报斯不著。护存已不施防求于异事。此中初两句配文。次两句释前意。于中初一句释不著自身。次一句释不著报恩及果报。如论易详。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述曰。此答第三问也。于中有二。初正答前征。次释疑难。此初也。应云不住相想。想者分别心相者所著境。言不住者除内分别心。于外不著相也。谓不见受者施者及所施物故而炽然施也。若见空而不施即是空执。若但施而不见空便有病。要见空而且施方贯中道得成波罗蜜多。故唯识云要七最胜之所摄受方可建立波罗蜜多。谓安住与依止意乐及事业巧便回向并清净由七度复成。此言无相者即是彼第五巧便最胜。下释疑中有四。一者标二举喻三者合四者劝。上来依世亲意释竟。依无著者自不住于事已下明十八住处中第二波罗蜜相应行六种住处中第二净心住处也。于中文有二。初乃至不于前正明净心住处。次不住相已下明于此不堪为令堪故显示不住行施也。又论云从此已下有五种。随所相应而解释应知者。谓从第二住处已去也。五种者谓一者依义。依谓所依即以所对治为所依也。二者说相。相谓状也。三者摄持。谓依处所得当来菩提果名为摄持也。四者安立。谓安立处真如妙理也。五者显示。谓显示相应三摩钵帝及折伏散时也。然就此正明净心住处中云不住于事者。是依义依所对治住有能对治不住故。行布施者是说相亦是摄持。欲愿当来菩提果故。不住行施者是第四安立。谓不著自体等三事。即是安立第一义故。以第一义为无住也。故无垢称云无住即无本也。谓行施时安立于心住于无住。故云不住行施也。不住相想者此是显示也。谓相应三摩钵提及摄散心于此二时不住相想。故判文如此。释者论说六波罗蜜有二种果。一者未来二者现在。如论具显。云不住于事此说不著檀波罗蜜未来果。应无所住者此不著余五度未来果也。若求现在果故行施名为住色声等行施也。若求现法涅槃故行施者名为住法行施也。子云准此故知应无所住者脱一法字也。理应云无所住法行于布施。故余见论文自当决了。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述曰。依世亲释答第三问中上来正答前征竟。自下释疑文有其四。初法说次喻说次合说后劝信。此初也。谓有疑曰若三事体空故而行施者如何能成施福。如来为释此疑故答云。若无住相施其福最多也。何以故者佛语须菩提云。我何以教令无住相施。谓有相施者是顺世间施可破坏故可毁责故。得世间果不坚住故。是可思议是可计量。无相施者顺出世间不可破坏。当得出世菩提果故。坚牢久住情不能思。算数所不能量也。又有相我者有其分限是有拘碍。无相施者无其分限宽广无边无有拘碍。是故得福最多。故不可以情思算数计量多少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述曰。此第二举喻。于中初举东方虚空。次举余九方。一一中皆初佛问次善现顺佛而答也。此意若山河大地星月等诸事物皆有大小分限。如有相布施。唯有虚空无其大小分量限碍。故喻无相布施也。故有经说唯有虚空可喻法身也。谓十方虚空皆无边限。不可算量。同无相施福多无限不可计量也。然世亲之意于其事物有种种不同。谓若男若女若好若恶若此若彼等皆由有相行施等。故所有差别众多分限。若以心契无相无差别理而行施者。福无限碍。当来成佛。其福遍满无此彼自他差别也。无差别理者谓空无我理也普遍一切如虚空故。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述曰。此第三合也。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述曰。此第四劝信也。谓劝令如佛所教行无相施。福定无边不久当成广大果也。此意云汝等虽复未解但应如佛所教。后证之时方自了达也。上来依世亲释竟。依无著者就此一段明净住处。中初正明净住处。次不住相。已下为令堪故世尊显示不住行施福德最多也。谓或有菩萨闻说无相施故不生堪忍欲乐修习。而作是说本所行施求自体殊胜及以得恩并诸果报。既无相施何所得耶。谓但贪有相施福德而求自体等。于无相施不能堪乐。故俗有言曰。少不学长无能。有不施思所穷老不教死无名。所以有菩萨贪其福德也。世尊为令堪故而以虚空为喻也。谓说犹如虚空有三因缘。一者遍一切处。谓于住不住相中福生故。解云此说虚空遍一切处无间。有色无色之处。皆能遍故。不同于色不遍一切亦不长久。行无相施其若虚空。成佛已去周遍一切福量圆满长久不绝也。于住不住相中福生故者。谓行无相施时近即感得十王果报。远能获悟菩提法身。其十王果为住福也。菩提法身是不住福。若有相行施尚不得十王报。宁得佛菩提二者宽广高大殊胜故者。谓虚空能广能高又复殊胜。风所不飘水所不溺火所不烧物所不坏。但由高广殊胜故。行无相施。亦复如是。三者无尽究竟不穷故者。谓如虚空毕竟常住永无穷尽。无相施福亦复如是无限无尽不穷竭故。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述曰。依世亲上来当宗正明竟。自下广破众疑分。于中论有十三分。今科为十二。谓初周说中于此已下有四重校量第一校量者谓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不如受持一四句偈。第二校量者谓如一恒河沙。一一沙数复是一恒河。如是恒河一一沙数是一世界。于尔所世界中皆置七宝满。而以布施。不如受持四句偈等也。此二以财施校量也。第三校量者谓以一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不如受持一四句偈。第四校量者一日三时于一一时皆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不如闻此经典信心不逆。此二以法施校量也。谓以内身行法供养故。或初二外财施以校量。次二内财施以校量也。于四之中第二第三合为一文故总为三段一一段中皆有四文。谓初三破疑第四正校量。故合之为十二段也。就初校量之中文有四。一者谓可以相成就得见如来不。二者须菩提白佛颇众生得闻如。三者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四者正校量。就四之中初三破疑后一正校量不破疑也。前三之中初于无相因以生疑。次于无相因果以生疑。后于无相果以生疑。就之中初世尊却问次善现顺答后如来印成。此初也。此有疑曰若不住于相行布施者。所行之因既是无相。何故所得之果是有相耶。谓睹佛化身有三相故而生疑也。三相者谓佛未成道已前名为生相。成道已后说法度人名住异。入涅槃时名为灭相。住异合说者如常释之。谓现形权应随机接物以示三相之身。众生睹之谓得有相之果。便与无相之因不顺。今为解此疑故言不可以相见如来也。谓法身无相是如来故离彼三相。即是法身如来故也。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述曰。此第二善现顺答也。于中初正答次释意。但为善现俊爽孤标佛兼加卫聪敏得意答顺佛心故言不也。所说身相即非身相者。谓所说三相之身相者即非是法身之无相也。所说身者谓三相身即是有相也。即非身相者非无相身也。以无相为相故。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述曰。此第三佛重印成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者。谓虚妄有三。一者真如法身无生灭故名为真实。诸余事法皆名虚妄即此所说也。二者诸无漏法皆名真实。诸有漏法皆名为虚妄。故中边分别论云三界虚妄心心所也。三者依他圆成名为真实。遍计所执名为虚妄。故此下文我相即是非相。乃至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也。今言虚妄者即有为无漏皆名虚妄也。若见诸相者谓三相。非相者谓法身无相也。上来依世亲释竟。自下依无著释者。此一段文即十八住处中第三为欲得色身住处也。于六种住处中第三欲住处。欲住处中有二。谓欲得色身及法身此初也。于中文有其三。如前科判。言欲得色身者谓有菩萨既发心已次修行时。见佛三相之身相好具足便欲求得。故佛意曰三相身者不是如来。却问须菩提成显此义。为遮欲得色身菩萨故也。依义说相摄持安立显现等五义并如论自配。谓所说相即非相者是摄持也。谓由欲愿摄持当来菩萨果故名摄持余思可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述曰。依世亲意就初校量中此破第二疑也。上来既说行无相因得无相果。义既甚深不同有相。佛灭度后一切众生及佛在世诸恶众生不生信心。如来是不成空说耶。设生信来世恶人如何能信。为破此疑故佛答云。未来有菩萨备三德者。曾已积集善根故能生实想亦不空说也。偈言不空以有实者谓以有能生实想故佛不空说也。言三德者谓戒定慧学。又说一者修行谓具三学。二者逢善友谓值诸佛。三者离空有执谓证二无我理。今此文中初问次答。此初也。言说章句谓能诠教也。生实想者谓能起智。顺其无相因果也。谓有恶众生于其无相不生。于其有相返生顺智。故善现作此问也。无著论意者上来三差别竟。此为第四欲得法身住处也。六种住处中第三欲住处有二。上来欲得法身也。于中有二。一者欲得言说法身。二者欲得证得法身。言说法身者谓能诠教。证得法身者谓所诠理。此意云上为修行求证色身。佛言有相虚妄法身是实。因此便求法身无相。将欲证其无相先起四亲近行。谓近善知识从彼求闻。思惟修习故先欲得言说法身也。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述曰。此第二答中无著世亲皆有三段。且世亲者初明修行。次当知是人下明逢善友。如来悉知已下明具福德。达二空理不著空有也。无著科者初显示修行。次显示集因后显示善友摄受。两科虽复有异。皆是答须菩提生疑问已莫作是说者佛语善现。汝莫言不生实相。亦有生实相者故。若依无著释者须菩提问佛云。颇有众生能得闻言说法身不。佛答云有得也。后五百岁者谓释迦灭后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未度比丘尼已前时正法一千年也。然法有三种。谓教行证法。于中正法住时三种有。像法住时而无证法更不得果。故但有教行像似于正法时故名像也。于末法时唯教法而无行证。设有持戒修行者多为名闻利养故。今言后者即是第三五百年。后正法灭时也。故能断云正行灭时也。又月藏经说佛灭度后第一五百年解脱坚固。谓修行者多分并得解脱出离故。第二五百年禅定坚固。谓修行者多分得禅不得圣故。第三五百年多闻坚固。谓多因经论博达多智故。第四五百年福德坚固。谓多福德造塔寺等故。第五五百年斗诤坚固。今言后五百年者谓于五时中皆有持戒修福等也。谓于后五百年有具戒定慧者。于无相因果经教中能生净信心。起随顺智以为实相也。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述曰。此第二文也。无著天亲随义如前科判。谓说若有于此经句生一念信尚曾供养无量诸佛。况起多念。乃至受持听闻等者曾集善根更多也。若生实想者曾善又多也。何故尔耶。谓虽于此生一念信熏习在身。当来成熟能破无量广大生死故也。
  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述曰。此第三明达二空理离空有边也。无著云此下明善友摄受也。于中初标次释。此初也。世亲云如来悉知者简肉眼见。谓以智知故。悉见者简比量智。皆现量见故。谓诸众生。达二无我所有持戒等福德如来悉以佛智现量知彼也。余经中说菩萨生福德者谓初起。取福德者谓久熏修。今此但总故云得如是无量福德也。无著释云悉知者知名身。四蕴为名故。悉见者见色身。谓于一切行住所作中知其心。见其依止故。即是显示善友所摄也。生取无量福者生谓福正起时。取者即是彼灭时摄持种子也。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述曰。此第二释中初明无我。次明无法相四种。此意云后五百岁时有菩萨。了达身之生起衰灭本非有我。又了怨亲是非之类本由自心都无定实。既闻人法二空之理复积持戒等福。所以如来以佛智知眼见也。谓总缘三世五蕴差别一一阴是我。如是妄取是名为我相。见身相续不断谓从过去我而至现在名为众生相。见现在一报命根不断名为命者。见命根断灭后未来复生余六道中者名为寿者。今人替于命者也。无著释稍不同。谓取我自体相续名为我。我所取为众生想。此二我即及我所也。谓我乃至寿住取为命。展转趣余趣取为人想。解云彼说寿者此说为人也。上来四执妄情谓有。总了为空故云无我相等也。
  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述曰。此第二明法相之中初明四法相。次结成如筏喻。前中有二。初明空有相次明依言离言相。初中有二。初总标次别释。此初也。此文阙略故科有参差若观余本不尔也。谓初标四法相次别释。释中有二。初云有法相即著我人。有非法相亦著我人者。即释前不著空有相。次云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者。释前依言离言相也。今此标中但标空有相。略无标依言离言相。释中具有也。无法相者谓凡情妄执法我。为有名为法相。既达为空知法体而非实故云无法相。无其所执实有法相故。亦无非法相者。谓愚者妄情拨圆成而是无名非法相。空无有体故。智者了此圆成是有故无非法相。无其所执为空相故。二无我理是实有。故此中更应云无相亦非无相。言无相者谓无我理不可以言宣说为有为无。诸小菩萨乍谓可说名之为相。圣者了之为不可说故云无相也。亦非无相者以于无言处依言相说也。谓愚者既闻不可说故即谓有言皆非。智人达之故依言辞而说。然不执著故言亦非无也。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述曰。释前不著空有相中有二。初总次别释此初也。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述曰。此别释也。谓若执法我为有。即亦著我人。执圆成为无。亦著人我。取是执义。双无二执故即契中道。故云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者。离二执也。故偈云一切空无物者人法二我无也。实有者二无我理体非无也。不可说者不可以言说为有为无也。法性离言故依言辞而说者易知也。又云若取法相则为著我人等者。此义云何。但有无明使无现行粗烦恼无我见故者。解云但有无明使者谓无明住地。即是分别法执也。无现行粗烦恼者谓无现行烦恼障也。但有种子随逐故。此意云由有法执现行故烦恼障随起也。无著论亦云。然于我想中随眠不断故则为有我取。是故经言是诸众生若取法相则为著我等。意亦同世亲也。由法执取法相故我等便生故。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述曰。此释第二依言离言相也。不应取法者不应如声取法谓。不如言而取故。不应取非法者随顺第一义智正说。如是取者谓必因言而悟真故。
  是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述曰。此结成筏喻也。谓将欲证真必因言说。及其正证即不假言。如筏至岸即无所用也。上来依世亲释竟。依无著者论云此取显示实相对治五种邪取故。何者五取。一者外道。二者内法凡夫及声闻。三者增上慢菩萨。四者世间共想定。五者无想定。第一者我等想转第二者法相转。第三者无法相转。此犹有法取。有法取者谓取无法故。第四者有想转谓执有想定。第五者无想转执无想定故。是诸菩萨于彼皆不转也。于中言生实想者此为依义显示对治不实想。故言于此修多罗章句中者此为说相。显示言说法身故。即彼当生实想中。言当生者是欲愿摄持。是诸菩萨。无复我想转等者是安立第一义。不应取法非法者显了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述曰。依世亲此破第三疑也。谓有疑曰上言无因还得无相果。何故释迦佛于道场成觉。说法度人双林入灭等耶。真谛引经偈言。七年作婴儿八年作童子。四年学五明十年受欲乐。二十九出家三十五成道。四十五年中广度诸众生。此等即是有相之果。岂彼不行无相因耶。为破此疑故有此文也。于中初佛问次善现答。此初也。然佛有三种。一者法身谓离妄之真理。二者报身会真之妙智。三者化身应物之权迹。谓法身妙理菩萨所不测。报身实智二乘所不知故。应物现形随方。有睹斯质便谓实证菩提真能说法。便是有想。今破此疑故约真如法身以问善现也。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述曰。第二答中有二。初答次释此初也。善现意云。若据世谛报化二身可有得菩提。可有说法。若约第一义谛者真如法身内自堪寂。本无得菩提。亦无能说法。无有定法者谓法身无相中无有定法得菩提。亦无定法而可说也。但欲无定可得可说。不遮世谛报化之身亦有不定得不定说也。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述曰。此释也。于中两重展转释前。此初也。谓何以故无定法可说。内既不可说于外亦不可取。故于外若有可取是应于内亦有可说。既无可取明无可说也。不可说非法非非法者。谓愚夫执人法为有名之为法。拨圆成是无名非法。圣者达人法为无名为非法。了圆成为有名非非法。法身寂净不可说非法。亦不可说非非法也。故论云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说法不二取无说离言相。应化既非真佛真说。即明亦是假佛假说也。于内既无二说于圣者亦不二取。谓取法及非法也。真理离言无其说相故。何故释中但言说不言证。论云若不证者即不能说。故谓要先证方能说也。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述曰。此又释前也。谓诸圣者皆以无分别智契证真理。方能断惑而立差别故圣人说彼无为法。彼圣人所证法既不如是说。何况如是取。何以故。彼法远离言说相非可说故。上来世亲释竟。无著意者此段经文即是第四欲得法身。于中上来明得言说法身竟。此第二明欲得证得法身。于中有二。谓一者智相至得法身住处。谓无分别智能契得真如法身。即以智相为住处也。二者福相至得法身住处。此明初也。谓前欲得色身佛言色身虚妄。教求法身。欲求法身先修诸真之智。即是菩提法身故名智相。由求智相法身故佛以真如法身。为问谓外事中而有可得菩提。随众生机有可说法。于内无相法身之中本无智身菩提可得。亦无法而可说故以为问也。善现答言义亦同。然解佛意故约真如理彼二俱无也。谓于内真如理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故即无说无取也。于外听者依真如理不可取故无闻无得也。此即说听皆依真如也。世亲释意说证真如故不说法非法。听离妄执故不取法非法。谓法者所执人法为有故。非法者所拨圆成为空故也。依等五义配文者如论自显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述曰。依世亲释初校量之中上来三段。释疑自下正校量也。外意云真理之中既无说无取。无菩萨而可得者所行无相之福。岂不空施耶。世尊挟此意故问善现也。于中初佛问次善现答后如来成此初也。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述曰。此第二答中初标次释。言是福者谓举财施福德。即非福德性者谓非是感出世之福德性也。谓要听闻发生无分别智方得出世无相果故。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者。谓是故如来说此财施福能感世间福德多。
  佛言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述曰。此第三佛为校量之中初正校量次释所以。此初也。乃至四句偈者谓下至受持四句也。谓领纳在心名受。记令不忘称持。四句偈者谓明此宗义之处。义圆足者即为一句。如说广大第一常心不颠倒。此四心各为一句也。又如不住于事应行布施即为一句。如是准知。此经宗者谓无分别。破于分别为宗也。如言色声香味触等者是集名。虽有多句义非足故终不成句也。如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等亦非句义也。谓由受持为他说故能生智慧。证无相果。此福不空。唯此二种能趣菩提故。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述曰。此释也。谓由因听闻此经故依教思惟修习引无分别智。契会真。智圆满故。从此生理先妄覆故名之为出今此总合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金刚般若经赞述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