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论章 - (TXT全文下载)

用照境名佛。彼有正觉见道故名僧为佛。僧法者如善生经说。菩萨有二种。一者后身。二者修道。归依后身名归依法。此义前已说。
  第十约五眼明为境差别。然名字佛法二宝肉眼天眼等见。僧者和合意地得。即是法眼见。别体佛肉天二眼见。法僧并法眼见。一体佛法僧法慧佛三眼所见。
  第十一明诸论显所敬广略。
  第十二辨敬意。此之末后两番若欲分别。如疏中所说。

  二障义

  八门分别。一名。二体。三明差别。四依心通居。五迷邪理事分别。六地起治断先后。七就位明分齐。八摄邪分别。
  第一名者。能烧身心身热心热能令行人忧恼故名烦恼。此名不举体就功能为名。决断名智。惑性迷理障智故名为智障。亦可即智是障。此一就所障。亦可当体此二隔碍圣道及圣道前方便故名为障。问。名中名智障为障智说智障。为当即智是障说智障。答。此通二义。问。若障智说智障。有障可无智。烦恼非智障。惑生应有解。烦恼时无智。是亦说智障。云何非智障。答。智障由智除故。就能治说智障。虽有烦恼而无智。烦恼不待于智遣故。智障之外立烦恼障。问。解惑相对然能治不是解。亦应所治非是惑。以障即是惑。能治即是解。能治若是解。还复无二障。若即智是障者。以障除障。若障得除障者。亦应以闇除闇不待明。答。望惑说为智。望胜智说为障。治义非障义。障义非治义。即不得说障除障。
  第二体性者。用五住惑性及三慧观解以之为性。
  第三明差别者。且作七对以分二障。一心慧见修分二。二假实二理分二。三性相分二。四相实分二。五功德体性分二。六解惑分二。七理事分二。第一心慧见修者。先心慧次见修。心是定数三昧。慧是慧数智慧。道理十使差别用散随诸缘名乱。此等用智慧无碍正断。若然通障无别。今分二别者。且就道治分二。但贪嗔慢无明等缘事生。以事别故。劳乱心想故。次安立缘中遮使不令现行俱心故。对三昧定心说能障为烦恼障。迷理惑即是余六。此唯见断。余四通见修。此等要次理观方便不行闇性不成故。对智慧说能障为智障。故心论云。道理无痴一切对治近对治故说无痴。次见修者。见分所断染性判为烦恼障。修分不巧便慧判为智障。故摄论云。见行谓六十二见等即是惑障。邪智为世间虚妄解即是智障。第二假实分二者。前来二障皆为观假者。空人无我智对治粗相惑性。就功能立名烦恼障。计诸法有定性不空碍观法无性法无我智故。能障名智障。问。此二与二心何异。答。无异。二心者。一假名心有二。一因和合假。二法假。迷因和合假用计为神我名因和合假。不了有为法虚妄不实名法假名心。问。即法计常计我等何心所摄。答。初假名心所摄以用人无我观智除。二实法心。无自性空是一切法实以有是虚故名空为实。不了第一义谛空无我理名实法心。从境立名。此与智障无别。亦用法空观智遣。问。此第二假名心对治有何异。答。正了有为法虚妄无实。兼知第一义谛空无我理。对治法假名心。正观空理。兼知有为法不实。对治实法心。此一对二障如地持真实义品所说。烦恼障净见阴离阴无我人性等。智障净智知色假名乃至涅槃假名。色无自性乃至涅槃无自性等。第三性相分二。计假有别体。计法有性等。本末通迷粗故判为烦恼障。所障名人无我。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心变异显现故有。心外无别有法计别有心境异。迷本末因起所迷深故。能迷就能治胜智为名名智障。问。何以得知。答。摄论云。先于地前通达人无我除烦恼障。今于初地通达法无我断除智障。又云。灭除智障入唯识四位。即知唯识所除与前遣异。故知无性有性等执为烦恼障。无别计别有为智障。第四相实分二者。一切诸法差别情相集起故名相。即相无相名相空。前来诸障即是四住地为烦恼障。真如藏性是一切诸法体性故名实。无始无明住地障此藏性不显令真观不生。故就所障为名名智障。此一对如地持住品所说。烦恼障分三品。智障分三品。第五功德体性分二者。迷障性体者是迷理故及前来者判为烦恼障。恒沙无明障十功德十种正行名为智障。第六解惑分二者。上来五住惑性判为烦恼障。三慧解智是分别心。但有所分别。即有所不分别即名无明障。无分别智以无分别故。无所不分别故名智。故判此分别智为智障。第七理事二智分二者。除迷识理者。以理通一切故能观名一切智。惑性障此名烦恼障。遣闇识事。以事异故名事。能观名一切种智。故能障名为智障。
  第四依心分别者。初一对依心慧分二。依杂心智障唯意识。烦恼障通六识。若见修分二。约名摄法并是意识。依成实论。烦恼障通依五识一相应行心五意识一相应行心第六意识一相应行心。智障唯第六意识一相应行心。前三心是无记一念故不为诸惑所依。故彼杂问品云。一切烦恼五识时无。唯在第六识中。依大乘如杂心所明。以烦恼与心王不相离故。故摄论云。心与心法未曾见其相离。俱舍论亦云。八戒唯无记。余即通三性。第二对烦恼障如前。智障若就起取性言之。唯第六意识行心。就地取性言之。三重十二心缘有而生不了空无我理。即是智障所摄。依大乘就起依第六识。就地言之亦通余心。第三对烦恼障如前。智障就起言之。依意执两识。就地言之即通余心。故摄论云。若约五根五尘五识名乱。何者为色识。若约五识五根五尘名为色识。此色识即是乱因。此识若不起。不得于无中执有。此言执有者。未得唯识智导。是有漏心识缘有生故。第四对烦恼障如前。智障唯依第六意识。有说依第八识起微细四谤以为无始无明住地者不然。阿梨耶识乃因无始无明故有此。如楞伽经种种妄想熏以为现识因。起信论亦云。以无明染法缘故令真如不染之法有于染相。又云。生灭无明必与不生灭和合有生灭相。非一非异名和合识。问。因四使有陀那。即陀那有四使。何妨因无明故有阿梨耶。梨耶有无明。答。由无明故令真如不染之法有染。不同四使与陀那同时相应。若无陀那即无四使故陀那有四使。故摄论云。此三事若离无明即不可得。此无明若离依止即不可得。说有又说即用独行为无始者。此或可尔。然以理推求。起信论云。不违一法界义者名为无始无明住地。此无明缘即如生灭相识藏不了故执之为我。后时了达唯是生灭相心即便对治。然无明住地乃缘如来藏一法界义不了故迷。若论能对治达妄无妄。解观与如相应方能对治不缘生灭相识。故知不然。第五对并依第六意识。以五识及陀那并不缘恒沙功德为境。第六对烦恼通摄一切惑心通依无别。智障唯依第六意识。第七对烦恼障通依诸识智障唯依六识。以缘事不了故。陀那识不缘外法境界故非种智所治。此等熏习种子并依梨耶。故摄论云。染污及善从自熏习种子生故得相续。何以故。此二心由本识所摄持故。妄非孤起。此等并依在隐如乘藏故。胜鬘经云。生死生死者。此二法并依如来藏。维摩经亦云。依无住本建立一切法。
  第五迷障理事者。分别有二。第一所障理事不同。第二能迷障漏无漏别。第一所障理事不同。于中有二。第一就七义分理事。第二别辨理事不同。第一者初番烦恼障。第五第六第七番智障。所障是事而非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番智障。第五番烦恼障。此等所障是理而非事。余者所障通理事。第二别辨理事差别者。先事次理。就事明缘生所障异。初及第七缘外境生障内德。初障障戒等三行。第七障智德。第五第六缘功德事生还障功德。第五能障是惑性。第六能障是智慧。就理缘生迷异者。第四第五缘理生迷故还障理。第一第二智障缘事而生迷理。如缘色不了有色无其我。若论是非不了是色非我此等。第一第二第三是相空理。第四第五是有法真如理。第四对相名实。第五对功德名体。就相中初是无人我理。第二是无性理。第三是相无生无性理。余通障理事。缘生及障可以意得。第二能迷障漏无漏别。先障次迷。就障初及第二烦恼少分。第七智障。此三唯与有漏心相依同缘。第六智障唯无漏心相依同缘。第五智障通与漏无漏心相依同缘。即为通漏无漏。次迷者。初迷及第二烦恼少分。唯与有漏心相依同缘。唯有漏。余通二。凡起是有漏。圣人观心所计是无漏。如苦谛观等计苦有性等是然。第五烦恼障唯是有漏。及第四智障亦是。
  第六地起断除先后。于内先地起后断除。第一地起分别者。第二中智障及第三智障。此二互为地起。或因计性有别相。或因别有相计有性。自余皆迷者是地障。依迷生说之为起。第二治断先后者。初对先观解断迷理智障。次起行除烦恼障。余六番皆先断烦恼后除智障。何意然者。初对先解后行故。先生观解除迷智障。次依观起行除烦恼障。第二第三第四明理有浅深障有粗细。先悟浅理。次悟深理。先劣智断粗。次胜智断细。第五显体生德故。先除迷理惑障显性体。依体生德除恒沙智障。第六要先除惑性烦恼障。然生能治为智障。智障得胜舍劣故。先烦恼障次智障。第七道理实无先后义说先后。证智后起后智。先智是因。后智是果。若然亦得先说烦恼障次智障。
  第七就位明尽证分齐。初对及第二翻中。烦恼障皆种性已前断尽。智障从种性初心至解行满心尽。第三智障从忍法已去断。就实智邪。及就性烦恼障。从世第一法已去断。就功德智障。及第七对皆初地初心断。至金刚心灭时尽种皆起为解脱道证。就实辨治断法差别如断结□所说。
  第八摄障分别。先摄三障。皮障是烦恼障摄。肉心此二通为二障摄。以迷空理者为肉。无始无明为心故尔。若摄三使。谓害伴使羸使薄使。此三就义亦通为二障。若是恒沙对于无始即智障摄。若对一切种智所遣判为烦恼障摄。又定障烦恼障摄。解脱障智障通二所摄可知。三漏者。谓欲漏有漏无明漏。并初对二障摄。增三至四。阐提谤法外道著我。此二见修相对判为智障。若假实相对判为烦恼障摄。声闻畏苦缘觉舍离通二障摄。对初即智障摄。以不达无性理故。对后惑障摄。四流者。见流初中智障摄。欲流有流无明流通初对二障摄。四取者。见惑二取并初对智障摄。欲及我语取通初对二障摄。四扼者。欲扼有扼无明扼见扼如四流说。四缚贪嗔见惑如四取说四障。邪思惟邪意及疑法执及分别。邪意初中智障摄。疑一种第七智障摄。余通二障摄可知。增四至五。五下分结是初重二障摄。三结智障摄。谓身见戒取疑。二结烦恼障摄。谓贪嗔。五上分结唯烦恼障摄。谓掉慢无明色染无色染。五盖四盖烦恼障摄。疑盖智障摄。若对后还烦恼摄。五住地三住地烦恼障摄。见及无明通为二障摄可知。五心灾。谓疑佛疑法疑僧疑戒疑教化。此等并初对二障摄。增五至六。并通二障摄。初执相应染即是摄初二障。不断相应染。分别智相应染。现色心根本业等不相应染。并是后五重二障及第七重烦恼障摄。若摄六垢并是初重烦恼障摄。恼诳高害恨谄。增六至七。七使即初重二障摄。七者谓贪慢无明疑爱嗔见也。增七至八。谓八恶觉并是初烦恼障摄。欲恚害亲理国土不死轻侮族姓。增八至九。九种不净极重上心三毒随眠。三毒修道所灭。并是初烦恼障摄。见谛所灭无明住地不净地惑净地惑等。并是后五重二障摄。及第七烦恼障摄。非智障摄。九结并是初对二障摄。增九至十。谓十障。除第二第三并是第五第六对二障摄。及第七烦恼障摄。第四智障摄。第二第三是第四对烦恼习也。若摄十缠。无惭无愧与睡眠等通初二障。余六并是烦恼障摄。掉悔悭嫉忿覆。若摄十使。身边见惑邪疑此等并初重中智障摄。贪慢恚无明。此四通初重二障摄增十至十一。加微智障。通第七重二障摄。增十一至十三。谓懈怠掉悔无尊重不能善利益众生逼恼软净心善方便见真俗见行相不见灭相不见生相大通极微。微智障。大通不见生相此二障并是第七中智障摄。懈怠障是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烦恼障摄。余皆是第四中智障及第五第六二障及第七烦恼障摄。增十三至二十二无明。大通无明微细蜜无明此二即第七智障摄。恶道业无明是初三对二障摄。及第四烦恼障。余皆第四智障及第六二障及第七烦恼障摄。增二十二至三十乃至八万四千。准性相可知也。

  不住道义

  六番分别。一名。二分别体解成不住义。三对障分别。四所住境界分别。五所益差别。六住地分别。
  第一名者。不者无也。不者不也。住之言著。住之言在。道者二行善巧除难无障名道。亦可所游履目之为道。
  第二分别体解成不住义者。有其二种。一就观明不住。二就行明不住。第一观者。所缘境界无别可住。由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生死之外无别涅槃故不生心取证。涅槃外无别生死故不生心存有而舍。故称不住。就行明不住义者。由智故令悲于有无染住。由悲故令智于无不取住。故称不住。
  第三对障分别者。分别有二。先观次行。就观始习观言之。若约有无。观有无性离于自性。观无即有离于断灭。若约生死。生死即涅槃远离舍生死心。涅槃即生死远离取证涅槃心。终成言之。观有无有观无无无远离有无心。非有非无为所观境界故。若约涅槃。观生死无生死远离涅槃即生死心。观涅槃无涅槃远离生死即涅槃心。就行者。始习言之远离断常。由大悲随有故远离断执。由智慧观无故舍离常见。终成言之远离乐住之心。由智慧如实知生死故舍离乐住。由大悲不嫉取涅槃远离取证。又复由智慧舍离凡夫乐住生死心。由大悲故远离二乘住涅槃心 第四所住境界者。悲不住无住有。智不住有住无若语观者。不住有无二理。住非有非无一味真如。问曰。既有境界。邪成不住。解时言道。悲虽有境。由智令悲于有不染住。智虽有境。由悲令智于无不住。观者于此二种并不住。
  第五所益差别者。相别言之。大悲他利。智慧自利。若就所摄凡圣言之。各通二义大悲有二方便。一随顺生死摄凡。二不速证涅槃摄圣。智慧有二方便。一如实知生死无性摄圣。二通达涅槃第一义乐摄凡。亦可此四皆通摄凡圣二人。
  第六分别位地者。分别有二。一地前十信门中。慈悲劣薄喜舍大乘。由是义未明不住。十解门中方明不住。于此位中具足有二。一大悲为首。二大悲增上。若就十行已去大悲满足。即此位中无性观大悲满足。十回向已去乃至初地无相无生无性性大悲满足。就地上。三地四地但名护烦恼护小乘。所以尔者。三地为明方便摄行德。由忻厌二心故。四地行体除二障故。云护恼护小乘。五地六地方明不住者。就行以明。所知法中清净作十四谛观利益众生。勤方便中观有为法虚妄诳诈等以成大悲。六地已去通明二种。第一义谛观即就观明不住。世谛观中逆顺观察十二因缘法。就行明不住。所以尔者。五地明依解起行不过智之与悲。明行由悲智故成。故说不住。六地地皆相舍作非安立谛观。以明无前地悲智所住境界故。六地判立不住地。

  三藏义

  作十番分别。一名。二体性。三起说因缘。四辨差别。五论旨分别。六明对治诸障。七明次第八广略分别。九大小有无分别。十相摄分别。
  第一名者。分别有三。一释名。二得名。三辨名差别。一释名者。世习相传苞含蕴积是藏。若依摄大乘论。云何名藏。由能摄故。此摄何法。一切应知义。三行等法是一切所应知故云一切应知义。二辨得名者。藏虽有三。得名有二。修多罗从能诠教立名。毗尼阿毗昙从所诠事受称。所以然者。欲显藏是能诠相。初一就教体受名。欲显所诠三行有别故。后二显所诠。若也就体即为一藏。若就所诠即立定藏。但寄互互据尔。三辨名差别者。修多罗藏梵名有二。一修多罗。二修妒路。修多罗者。一对偈显名。所名法分齐名直说语言。若论义用有五。如杂心以五义解修多罗。即是五名。修妒路者。是天竺语音轻重。此处名别有三。一名法本如。寻教悟理。名教为本。诠旨相称曰如。二名经。如杂心云契经等。契者契当也。经者言能诠表事等于经也。此之二名此方言教名也。三名为綖者。但彼处以一名名二法。此即二名名二法。如此名缕为綖。名圣人言教为经。若彼此一法若有名者。以此名翻彼名。若法彼有此无。即以义用以翻名。如彼觉用名佛。此即名觉也。毗尼藏名有四种。一毗尼。二毗那耶。三波罗提木叉。四名尸罗。此名有四。三名行体名。一名能诠名。三名者翻对余三。即是毗尼者此方名灭。凡论灭义有三。一果中涅槃灭。二因中弥留陀灭谛灭。三戒能灭诤名毗尼灭。戒体非灭。戒能除业。是戒之义用。故入大乘论云。佛教二乘菩萨净已三业乃至成佛。兼及众生满足一切尸波罗蜜。乃至当知摩诃衍者随顺毗尼。毗那耶者。天竺语音差别。解义与毗尼同波罗提木叉者。此名解脱解脱有二种。一无法解脱。二有法解脱。相续解脱经云。五分法身名解脱。胡音云毗木叉。涅槃解脱胡音直云木叉。此二解脱是果解脱。是戒因所得。故遗教经云。戒是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若依杂心。波罗提木叉者。防恶戒故。入七众故。故名波罗提木叉。此偏就因中解义。尸罗者此名清凉。以离身口业热故。杂心论云。尸罗者淳善义。不害心起故身口淳善慈心动发。离害心所起身口业故名身口清凉。此处能诠名律者。诠量是律义。前四为律教所诠论犯非犯。犯者有轻重。此就教释。若就所诠戒行说。示行者令依戒法身口离过住如法处。此调伏以解律。净名经云。故佛为说刚强之语以调伏之。乃至下文就律法调伏故名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阿毗昙藏从所诠有二名。一阿毗昙摩。二名阿毗达摩。能诠有四名。一名毗婆沙。二优婆提舍。三名摩德勒伽。四名摩夷。阿毗昙摩者。阿之言无。毗之言比。昙摩者法。此称无比法。慧行最胜过于戒定故名无比。广解无比。所以依婆沙有九论师有二十九复次解释。如业章所明。阿毗达摩者。天竺语音左右解义与阿毗昙摩同。二毗婆沙者此云广说。三优波提舍者翻名论义。摩得勒伽者此云行境界。摩夷者此名母说亦名行母。
  第二体性者。此之三藏体性。若欲依两论宗分别。如十二部中已说。今且依大乘略明其体。若就诠旨有异名义互为客。即用诸佛法蠡圆音名味句阿含为体。然此阿含要具三义。谓数习相续次第。相无相有无相对即无所有为量。摄相就体即唯智为性。此粗如净土用唯识为体。故摄论云。最清净自在唯识智为相。
  第三起说因缘者。若依摄大乘论有九因缘。初三番为生解除迷摄住一境舍离断常持戒离业得正智舍邪见。次三番明能成三行。后三番为成四无碍辨。有此三三九义故立三藏。就初三内。一立修多罗者。为成闻慧除众生疑故。论云。立修多罗为对治他疑惑。若人于义中起疑。为令得决定智故。二为立毗尼者。为成戒行舍离断常故。论云。为对治受用二边故别立毗那耶。又论云。由佛遮有罪过受用立毗那耶对治乐行边。此明佛立毗尼教舍身口受用时过。由佛随喜无罪过受用立毗那耶对治苦行边。此明顺法成就身口善业为佛随喜赞叹故。三立阿毗昙摩者。为得正智对治见取偏执烦恼故。论云。为对治自见取偏执故别立阿毗达摩。能显无倒实法相故。第二三义中。一立修多罗者。欲以修多罗诠三行故。故论云。为说三种修学故别立修多罗。二立毗那耶者。为明修戒定故。论云。为依戒依心学故别立毗那耶。何以故。若人持戒则心无悔。由无悔故能次第得定。三立阿毗达摩者。为成依慧故。论云。为成依慧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摄论章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