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解 - (TXT全文下载)
理而行于世则有不免于曲者矣故终篇复言之曰此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夫所谓全者非独全身也内以全身外以全物物我兼全而复于性则其为直也大矣
希言自然章第二十三
希言自然
言出于自然则简而中非其自然而强言之则烦而难信矣故曰道之出口澹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此之所谓希言矣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阴阳不争风雨时至不疾不徐尽其势之所至而后止若夫阳亢于上阴伏于下否而不得泄于是为飘风暴雨若将不胜然其势不能以终日古之圣人言出于希行出于夷皆因其自然故久而不穷世或厌之以为不若诡辨之悦耳怪行之惊世不知其不能久也
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孔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志于仁犹若此而况于志于道者乎夫苟从事于道矣则其所为合于道者得道合于德者得德不幸而失虽失于所为然必有得于道德矣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不知道者信道不笃因其失而疑之于是益以不信夫惟知道然后不以得失疑道也
者不立章第二十四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人未有不能立且行者也苟以立为未足而加之以跂以行为未足而加之以跨未有不丧失其行立者彼其自见自是自矜自伐者亦若是矣
其于道也曰余食赘行
譬如饮食适饱则己有余则病譬如四体适完则己有赘则累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有物混成章第二十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夫道非清非浊非高非下非去非来非善非恶混然而成体其于人为性故曰有物混成此未有知其生者盖湛然常存而天地生于其中耳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寂兮无声寥兮无形独立无匹而未尝变行于群有而未尝殆俯以化育万物则皆其母矣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道本无名圣人见万物之无不由也故字之曰道见万物之莫能加也故强为之名曰大然其实则无得而称之也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自大而求之则逝而往矣自往而求之则远不及矣虽逝虽远然反而求之一心足矣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由道言之则虽天地与王皆未足大也然世之人习知三者之大而不信道之大也故以实告之人不若地地不若天天不若道道不若自然然使人一日复性则此三者人皆足以尽之矣
重为轻根章第二十六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凡物轻不能载重小不能镇大不行者使行不动者制动故轻以重为根躁以静为君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行欲轻而不离辎重荣观虽乐而必有燕处重静之不可失如此
柰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人主以身任天下而轻其身则不足以任天下矣
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轻与躁无施而可然君轻则臣知其不足赖臣躁则君知其志于利故曰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善行无辙迹章第二十七
善行无辙迹
乘理而行故无迹
善言无瑕谪
时然后言故言满天下无口过
善计不用筹策
万物之数毕陈于前不计而知安用筹算
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全德之人其于万物如母之于子虽纵之而不去故无关而能闭无绳而能约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彼方执防以计设关以闭持绳以结其力之所及者少矣圣人之于人非特容之又善救之我不弃人而人安得不归我乎
是谓袭明
救人于危难之中非救之大者也方其流转生死为物所蔽而推吾至明以与之使暗者皆明如灯相传相袭而不绝则谓善救人矣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圣人无心于教故不爱其资天下无心于学故不贵其师圣人非独吾忘天下能使天下忘我故也
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圣人之妙虽智者有所不谕也
知其雄章第二十八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雄雌先后之及我者也白黑明暗之及我者也荣辱贵贱之及我者也夫欲先而恶后欲明而恶暗欲贵而恶贱物之情也然而先后之及我不若明暗之切明暗之及我不若贵贱之深古之圣人去妄以求复性其性愈明则其守愈下其守愈下则其德愈厚其德愈厚则其归愈大盖不知而不为不若知而不为之至也知其雄守其雌知性者也知性而争心止则天下之争先者皆将归之如水之赴溪莫有去者虽然譬如婴儿能受而未能用也故曰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见性者也居暗而视明天下之明者皆不能以形逃也故众明则之以为法虽应万物而法未尝差用未尝穷也故曰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复性者也诸妄已尽处辱而无恨旷兮如谷之虚物来而应之德足于此纯性而无杂矣故曰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圣人既归于朴复散朴而为器以应万物譬如人君分政以立官长亦因其势之自然虽制而非有所割裂也
将欲取天下章第二十九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圣人之有天下非取之也万物归之不得已而受之其治天下非为之也因万物之自然而除其害耳若欲取而为之则不可得之矣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凡物皆不可为也虽有百人之聚不循其自然而妄为之必有龃龉不服者而况天下乎虽然小物寡众犹有可以力取而智夺者至于天下之大有神主之不待其自归则叛不听其自治则乱矣
故物或行或随或呴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阴阳相荡高下相倾大小相使或行于前或随于后或呴而暖之或吹而寒之或益而强之或损而羸之或载而成之或隳而毁之皆物之自然而势之不免者也然世之愚人私巳而务得乃欲拒而违之其祸不覆则折唯圣人则知其不可逆顺以待之去其甚去其奢去其泰使不至于过而伤物而天下无患矣此不为之至也尧汤之于水旱虽不能免而终不至于败者由此故也易之泰曰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三阳在内三阴在外物之泰极矣圣人惧其过而害生故裁成而辅相之使不至于过此所谓去甚去奢去泰也
以道佐人主章第三十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圣人用兵皆出于不得已而欲以强胜天下虽或能胜其祸必还报之楚灵齐愍秦始皇汉孝武或以杀其身或以祸子孙人之所毒之所疾未有得免之者也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兵之所在民事废故田不修用兵之后杀气胜故年谷伤凡兵皆然而况以兵强者
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果决也德所不能绥政所不能服不得已而后以兵决之耳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勿矜勿伐勿骄不得已四者所以勿强也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壮之必老物无不然者唯有道者成而若缺盈而若冲未尝壮故未尝老未尝死以兵强天下壮矣能无老乎无死乎
夫佳兵章第三十一
夫佳兵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以之济难而不以为常是谓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澹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居上势则以丧礼处之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道常无名章第三十二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
朴性也道常无名则性亦不可名矣故其为物舒之无所不在而敛之不盈毫末此所以虽小而不可臣也故匹夫之贱守之则尘垢秕糠足以陶铸尧舜而侯王之尊不能守则万物不宾矣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冲气升降相合为一而降甘露吻然被万物无不均徧圣人体至道以应诸有亦如露之无不及者此所以能宾万物也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圣人散朴为器因器制名岂其狥名而忘朴逐末而丧本哉盖亦知复于性是以乘万物而不殆也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也
江海水之钟也川谷水之分也道万物之宗也万物道之末也皆水也故川谷归其所钟皆道也故万物宾其所宗
知人者智章第三十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分别为智蔽尽为明分别之心未除故止于知人而不能自知蔽尽则无分别故能自知而后可以及人也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力能及人而不能及我能克巳复性则非力之所及故可谓之强也
知足者富
知足者所遇而足则未尝不富矣虽有天下而常挟不足之心以处之则是终身不能富也
强行者有志
不与物争而自强不息物莫能夺其志也
不失其所者久
物变无穷而心未尝失则久矣
死而不亡者寿
死生之变亦大矣而其性湛然不亡此古之至人能不生不死者也
大道汜兮章第三十四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
汜兮无可无不可故左右上下周旋无不至也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
世有生物而不辞者必将名之以为已有世有避物而不有者必将辞物而不生生而不辞成而不有者唯道而已
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大而有为大之心则小矣
执大象章第三十五
执大象天下往
道非有无故谓之大象苟其昭然有形则有同有异同者好之异者恶之好之则来恶之则去不足以使天下皆往矣
往而不害安平泰
有好有恶则有所利有所害好恶既尽则其于万物皆无害矣故王者无不安无不平无不泰
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作乐设饵以待来者岂不足以止过客哉然而乐阕饵尽彼将舍之而去若夫执大象以待天下天下不知好之而况得而恶之乎虽无臭味形色声音以悦人而其用不可尽矣
将欲噏之章第三十六
将欲噏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未尝与之而遽夺则势有所不极理有所不足势不极则取之难理不足则物不服然此几于用智也与管仲孙武何异圣之与世俗其迹固有相似者也圣人乘理而世俗用智乘理如医药巧于应病用智如商贾巧于射利
柔弱胜刚强
圣人知刚强之不足恃故以柔弱自处天下之刚强方相倾相轧而吾独柔弱以待之及其大者伤小者死而吾以不校坐待其弊此所谓胜也虽然圣人岂有意为此以胜物哉知势之自然而居其自然耳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鱼之为利非有爪牙之利足以胜物也方其托于深渊虽强有力者莫能执之及其脱渊而陆则蠢然一物耳何能为哉圣人居于柔弱而刚强者莫能伤非徒莫能伤也又将以前制其后此不亦天下之利器哉鱼惟脱于渊然后人得制之圣人惟处于柔弱而不厌故终能服天下此岂与众人共之者哉
道常无为章第三十七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无所不为而无为之之意耳
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圣人以无为化物化之始于无为而为而渐至于作譬如婴儿之长人伪日故三代之衰人情之变日以益甚方其欲作而上之人与天下皆靡故其变至有不可胜言者苟其方作而不为之动终以无名之朴镇之庶几可得而止也
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圣人中无抱朴之念外无抱朴之迹故朴全而用大苟欲朴之心尚存于胸中则失之远矣
老子解卷上
<子部,道家类,老子解>
钦定四库全书
老子解卷下 宋 苏辙 撰德经
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圣人从心所欲不逾矩非有意于德而德自足其下知德之贵勉强以求不失盖仅自完耳而何德之有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无为而有以为之则犹有为也唯无为而无以为者可谓无为矣其下非为不成然犹有以为之非徒作而无术者也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仁义皆不免于为之矣其所以异者仁以无以为为胜义以有以为为功耳德有上下而仁义有上无下何也下德在仁义之间而仁义之下者不足复言故也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
自德以降而至于礼圣人之所以齐民者极矣故为之而不应则至于攘臂而强之强之而又不应于是刑罚兴而兵甲起则徒作而无术矣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忠信而无礼则忠信不见礼立而忠信之美发越于外君臣父子之间夫妇朋友之际其外灿然而中无余矣故顺之则治违之则乱治乱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发故曰乱之首也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圣人览万物是非得失毕陈于前如鉴之照形无所不见而孰为前后世人视止于目听止于耳思止于心防行于万物之间役智以求识而偶有见焉虽自以为明而不知至愚之自始也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世之鄙夫乐其有得于下而忘其上故喜薄而遗厚采华而弃实非大丈夫孰能去彼取此
昔之得一者章第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一道也物之所以得为物者皆道也天下之人见物而忘道天知其清而已地知其宁而已神知其灵而已谷知其盈而已万物知其生而已侯王知其为天下贞而已不知其所以得此者皆道存焉耳
其致之一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而贵高将恐蹶
致之言极也天不得一未遽裂也地不得一未遽发也神不得一未遽歇也万物不得一未遽灭也侯王不得一未遽蹶也然其极必至此耳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天地之大侯王之贵皆一之致夫一果何物也视之不见执之不得则亦天地之至微也此所谓贱且下也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以贱为本耶非乎昔之为此称者亦举其本而遗其末耳
故致数车无车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轮辐盖轸衡轭毂轊防而为车物物可数而车不可数然后知无有之为车所谓无之以为用者也然则天地将以大为天地耶侯王将以贵为侯王耶大与贵之中有一存焉此其所以为天地侯王者而莫或知之耳故一处贵而非贵处贱而非贱非若玉之琭琭贵而不能贱石之落落贱而不能贵也
反者道之动章第四十
反者道之动
复性则静矣然其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则动之所自起也
弱者道之用
道无形无声天下之弱者莫如道然而天下之至强莫加焉此其所以能用万物也
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世不知静之为动弱之为强故告之以物之所自生者盖天下之物闻有母制子未闻有以子制母者也上士闻道章第四十一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道非形不可见非声不可闻不先知万物之妄廓然无蔽卓然有见未免于不信也故下士闻道以为荒唐谬悠而笑之中士闻道与之存亡出没而疑之惟了然见之者然后勤行服膺而不怠孔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斯所谓上士也哉
故建言者有之
建立也古之立言者有是说而老子取之下之所陈者是也
明道若昧
无所不照而非察也
进道若退
若止不行而天下之速者莫之或先也
夷道若
或夷或所至则平而未尝削也
上德若谷
上德不德如谷之虚也
大白若辱
使白而不受污此则不屑不洁之士而非圣人也
广德若不足
广大而不可复加则止于此而已非广也
建德若偷
因物之自然而无立者外若偷惰而实建也
质真若渝
体圣抱神随物变化而不失其贞者外若渝也
大方无隅
全其大方不小立圭角也
大器晚成
器大不可近用也
大音希声
非耳之所得闻也
大象无形
非目之所得见也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道之所寓无所不见凡此十二者皆道之见于事者也而道之大全则隐于无名惟其所寓推其有余以贷不足物之赖之以成者如此
道生一章第四十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夫道非一非二及其与物为偶道一而物不一故以一名道然而道则非一也一与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是以徃而万物生物虽有万不同而莫不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者盖物生于三而三生于一理之自然也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世之人不知万物之所自生莫不贱寡小而贵重大然王公之尊而自称孤寡不谷古之达者盖巳知之矣
故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天下之至柔章第四十三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以坚御坚不折则碎以柔御坚柔亦不靡坚亦不病求之于物则水是也以有入有捍不相受以无入有无未尝劳有未尝觉求之于物则神是也是以圣人唯能无为故能役使众强出入群有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名与身章第四十四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
先身而后名贵身而贱货犹未为忘我也忘我者身不有而况于名与货乎然贵以身为天下非忘我不能故使天下知名之不足亲货之不足多而后知贵身知贵身而后知忘我此老子之意也
得与亡孰病
不得者以亡为病及其既得而患失则病又有甚于亡者惟齐有无均得丧而后无病也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爱甚则凡可以求之者无所不为能无费乎藏之多则攻之者必众能无亡乎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大成若缺章第四十五
大成若缺其用不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天下以不缺为成故成必有以不虚为盈故盈必有穷圣人要于大成而不防其缺期于大盈而不恶其冲是以成而不盈而不穷也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直而不屈其直必折循理而行虽曲而直巧而不拙其巧必劳付物自然虽拙而巧辩而不讷其辩必穷因理而言虽讷而辩
躁胜寒静胜清净为天下正
成而不缺盈而不冲直而不屈巧而不拙辩而不讷譬如躁之不能静静之不能躁耳夫躁能胜寒而不能胜静能胜而不能胜寒皆滞于一偏而非其正也唯泊然清净不染于一非成非缺非盈非冲非直非屈非巧非拙非辩非讷而后无所不胜可以为天下正矣
天下有道章第四十六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各安其分则不争而自治故却走马而粪田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以其可欲者示人固有罪矣而不足其足者其祸又甚所欲必得者其咎最大匹夫有一于身患必及之侯王而为是则戎马之所自起也
故知足之足常足
知足者所寓而足故无不足也
不出户章第四十七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性之为体充徧宇宙无远近古今之异古之圣人其所以不出户牖而无所不知者特其性全故耳世之人为物所蔽性分于耳目内为身心之所纷乱外为山河之所障塞见不出视闻不出听户牖之微能蔽而绝之不知圣人复性而足乃欲出而求之是以弥远而弥少也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性之所及非特能知能名而已盖可以因物之自然不劳而成之矣
为学日益章第四十八
为学日益
不知道而务学闻见日多而无以一之未免为累也孔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为道日损
苟一日知道顾视万物无一非妄去妄以求复性是谓之损孔子谓子贡曰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去妄以求复性可谓损矣而去妄之心犹存及其兼忘此心纯性而无余然后无所不为而不失于无为矣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人皆有欲取天下之心故造事而求之心见于外而物恶之故终不可得圣人无为故无事其心见于外而物安之虽不取天下而天下归之矣
圣人无常心章第四十九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虚空无形因万物之形以为形在方为方在圆为圆如使空自有形则何以形万物哉是以圣人无心因百姓之心以为心无善不善皆善之无信不信皆信之善不善在彼吾之所以善之者未尝渝也可谓德善矣信不信在彼而吾之所以信者未尝变也可谓德信矣不然善善而弃不善信信而弃不信岂所谓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哉
圣人在天下惵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天下善恶信伪方各自是以相非相贼不知所定圣人忧之故惵惵为天下浑其心无善恶无信伪皆以一待之彼方注其耳目以观圣人之与夺而吾一以婴儿遇之于善无所喜于恶无所嫉夫是以善者不矜恶者不愠释然皆化而天下始定矣
出生入死章第五十
出生入死
性无生死出则为生入则为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用物取精以自滋养者生之徒也声色臭味以自戕贼者死之徒也二者既分生死之道矣吾又知作而不知休知言而不知默知思而不知忘以于尽则所谓动而之死地者也生死之道以十言之三者各居其三矣岂非生死之道九而不生不死之道一而已矣不生不死则易所谓寂然不动者也老子言其九不言其一使人自得之以寄无思无为之妙也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有生则有死故生之徒即死之徒也人之所赖于生者厚则死之道常十九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避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圣人常在不生不死中生地且无焉有死地哉道生之章第五十一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道者万物之母故生万物者道也及其运而为德牧养群众而不辞故畜万物者德也然而道德则不能自形因物而后形见物则不能自成远近相取刚柔相交积而为势而后兴亡治乱之变成矣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形虽由物成虽由势而非道不生非德不畜是以尊道而贵德尊如父兄贵如侯王道无位而德有名故也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一作爵】而常自然
恃爵而后尊贵者非实尊贵也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德
天下有始章第五十二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方无名则物之所资始也及其有名则物之所资生也故谓之始又谓之母其子则万物也
既知【一作得】其母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