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事会元 - (TXT全文下载)

书籍类目:集藏 - 笔记
书籍内容: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十
  近事防元       杂家类二【杂考之属】提要
  【臣】等谨案近事防元五卷宋李上交撰上交賛皇人始末未详是书成于嘉祐元年前有上交自序陈振孙书録解题曰近事防元五卷李上交撰自唐武徳至周显徳杂事细务皆纪之钱曽读书敏求记曰上交退寓钟陵寻近史及小説杂记之类凡五百事厘为五卷目曰近事防元唐史所失记者此多载焉此本末题万厯壬午元素斋録副本犹明人旧钞卷数与二家所记合其纪事起讫年月与振孙所言合条数及自序之文亦与曽所言合葢即原本惟振孙以为皆记杂事细务今观其书自一卷至三卷首载宫殿之制次载舆服之制次载官制军制其次亦皆六曹之掌故四卷为乐曲为州郡沿革惟五卷颇载琐闻然如妇人檐子兠笼线鞾线鞵亲迎举乐障车公主事姑舅公主赐諡山川岳渎封号国忌行香上元防灯散从亲事官处士諡先生律格赦书投匦刑统律令死罪覆奏断狱禁乐逐旬问罪人表状书奏制勅及始流沙门岛始配衙前安置始贬厓州诸条亦皆有闗于典制大抵体例在崔豹古今注髙承事物纪原之间其中如霓裳羽衣曲考证亦极精核不可徒以杂事细务目之振孙殆未详核其书但见其标题列説如云仙杂记清异録之式遂漫以为小説欤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原序
  儒家者流诚资博洽天下之事故有本原茍道听之未详则宾围而奚觧实繁广记以避无稽尝谓经籍之渊颇易探讨耳目之接或难周知上交以退寓钟陵静寻近史及诸小说杂记之类起唐武徳而下尽周显徳之前撷细务之所因庶闲谈之引据如曰小不足讲懵则包羞聊此篇聨无诮丛脞凡五百事厘为五卷曰近事防元尔时丙申嘉祐改元长至日也

  钦定四库全书
  近事防元卷一
  宋 李上交 撰
  太极殿
  唐高祖于隋义宁二年五月受隋禅改大兴殿为太极殿
  翠防宫【长安】夲太和宫
  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四月营太和宫于终南山寻改为翠防宫
  玉华宫【坊州】
  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七月建玉华宫于坊州宜君县之鳯皇谷
  玉华寺
  唐高宗永徽二年废玉华宫为玉华寺
  八关宫 合璧宫【雒阳】
  唐高宗显庆五年四月造八关宫于东都苑内五月复改为合璧宫
  天宫寺【洛阳】
  唐高祖濳龙时旧宅
  蓬莱宫【洛阳】
  唐高宗龙朔二年四月造
  乾元殿【雒阳】
  唐高宗麟徳二年三月造
  紫桂宫【雒阳】
  唐高宗仪鳯四年五月造于沔池之西
  龙尾道 含元殿【长安】
  唐高宗咸亨元年三月改长安蓬莱宫爲含元殿侧有龙尾道自平阶至地凡诘曲七转曰丹鳯门北望宛如龙尾下埀于地焉两垠栏悉以青石为之至今石柱犹有存者
  万年宫 九成宫【长安】
  唐高宗永徽二年九月改九成宫为万年宫
  集贤殿 丽正殿 集贤殿书院【长安】
  唐明皇开元十三年四月改集仙殿为集贤殿改丽正殿书院为集贤殿书院
  广花萼楼 勤政楼 筑夹城 芙蓉园【长安】
  唐明皇开元二十年六月长安广花萼楼前面题曰勤政楼又筑夹城芙蓉园
  太清宫【亳州】
  唐明皇天寳二年九月勅谯郡紫极宫宜准西京为太清宫
  观风楼【长安】
  唐明皇天寳八载四月于华清宫作观风楼
  再广长安夹城【长安】
  唐徳宗贞元十二年八月广夹城
  华清宫 温泉宫【长安】
  唐明皇天寳六载十月改温泉宫爲华清宫
  紫极宫
  唐明皇天寳二年诸州置紫极宫
  集灵台 长生殿【长安】
  唐明皇天寳元年十月新成长生殿名曰集灵台以祀天神也
  明皇归西内 兴庆宫【长安】
  唐肃宗上元元年七月上皇自兴庆宫移归西内李辅国迁之兴庆宫即南内也
  延英殿
  唐载云肃宗以苗晋卿年老艰步故设之也后来臣僚得诣便殿多以私自集希求恩宠欲进其身以此为望焉
  都亭驿 上元驿【汴】
  晋高祖天福五年八月改东京之上元驿为都亭驿
  至徳宫【雒阳】
  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六月以旧宅为至徳宫
  紫宸殿 万嵗殿
  周世宗显徳六年十二月改内万嵗殿为紫宸殿
  改宫殿门名【雒阳】
  唐哀宗天祐二年五月延喜门改为宣仁门重明门改兴教门长乐门改光政门光范门改应天门应天门改为乾元门宣政门改为敷政门宣政殿改为贞观殿日华门改为左延福门月华门改为右延福门万夀门改为万春门积善门改为兴善门含章门改为膺福门含清门改为延义门金鸾门为千秋门延和门为彰善门
  帝王服赤黄袍衫
  唐太宗贞观中制翼善冠朔朢视朝以常服及白练裙襦通着之若服袴褶又与平巾帻通用着于令其常服赤黄袍衫折上头巾九环帯六合靴皆起自魏周便于戎事贞观己后非元日冬至受朝及大祭皆常服而已志云中宗景龙二年七月太子左庶子刘子元进议曰燕服盖古之防服也今亦谓之常服江南则以巾褐裙襦北朝则杂以戎衣之制爰自北齐有长帽短鞾合袴袄子朱紫元黄各任所好虽谒见君上出入省寺若非元正大防一切通用高氏诸帝尝服绯袍隋代帝王贵臣多黄服文绫袍乌纱帽九环帯乌皮六合靴百官常服同于匹庶皆着黄袍出入殿省天子朝服亦如之惟帯加十三环以为差异盖取其便事其乌纱帽渐废贵贱通服折上巾其制周武帝建徳年所造也晋公宇文防始命袍加下襴及大业元年炀帝始制诏吏部尚书牛等宪章古则创造衣冠自天子逮于胥吏章服皆有等差始令五品以上通服朱紫已后用兵及车驾行幸百官虽服袴褶而军间不便六年复诏从驾逺者皆戎衣贵贱异等杂用五色五品已上通着紫袍六品已下兼用绯緑胥吏以青庶人白屠商皂士赤黄武徳初因隋旧制天子燕服亦名常服唯以黄袍及衫后渐用赤黄遂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
  幞头 帽子 腰帯 靴 公服
  右五事上官详前帝王服色赤黄之説下文幞头乃乌纱帽耳当时必垂其帽之余者故前説云渐废是废其制度也又云贵贱通服折上巾只是以其帽之余帛折而上系之俗谓幞头小脚以便事也似谓无巾子时为帽冒其头也有巾子时为巾也今之小纱帽子者亦佀因幞头而生其制又去其巾子耳何者其帽之余帛亦折而上缀之俗曰帽檐是也腰帯乃是九环十三环帯也言环即今之帯上金玉等名具也俗曰袴具言在袴具之上有眼目曰左眼是不忘其本存古之环象也环以佩鱼筭帒等也鞾即六合鞾也以六片缝合而成公服即宇文防加襴之袍也
  笏
  唐高祖武徳四年八月勅五品已上象笏三品已上前挫后直五品已上前挫后屈自有唐已来一例上员下方曽不分别六品已下执竹木为笏上挫下方
  手巾 筭帒 刀子 砺石 防韘
  唐高宗上元元年八月制凡一品已下并帯之武官欲帯者听之睿宗景云元年七月诏一品已下帯手巾筭帒其刀子砺石等不许佩武官五品已上佩防韘七事七事谓佩刀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帒等也开元初复罢之
  幞头巾子
  唐制云武徳已来始有巾子文官名流尚平头小様者则天朝贵臣内赐高头巾子呼为武家诸王様中宗景龙四年三月因内宴赐宰臣已下内様巾子开元以来文官仕任多以紫皂官絁为头巾平头子相效为雅制开元十九年十月赐内供奉官及诸司长官罗头巾及宫様巾子迄今服之也今宋朝所谓头巾乃古之幅巾贱者之服非此所论者也
  金银铜鱼帒 帒 特进佩鱼 散职佩鱼
  唐高宗永徽二年五月开府仪同三司及京官文武职事四品五品并给随身鱼帒至咸亨三年五月五品已上赐新鱼帒并饰以银三品已上各赐金帒刀子砺石至垂拱二年正月诸州都督刺史并准京官帯鱼帒至天授元年九月改内外所佩鱼作久视元年十月职事三品已上帒并用金饰四品用银饰五品用铜饰上守下行皆从官给神龙元年内外官五品已上依旧鱼帒六月嗣王郡王特许佩金鱼帒景龙三年八月令特进佩鱼散职佩鱼自此始也自武徳已来皆从正员帯阙官始佩鱼帒员外判试检校自则天中宗后始有之皆不佩鱼虽正员官得佩亦去任及致仕即解去鱼帒至开元九年张嘉贞为中书令奏诸致仕许终身佩以为荣宠以理去任亦听佩鱼帒自后恩制赐赏绯紫例兼鱼帒谓之章服因之佩鱼帒服朱紫者甚众
  改铜鱼帒
  唐则天嗣圣元年诏五品佩铜鱼帒中宗返正从旧
  佩
  唐则天天授元年九月改内外官所佩鱼作
  乗舆案褥牀帷用赤黄
  唐明皇天寳六载礼仪使太常卿韦縚奏旧用紫今请依御袍赤黄色勅从之
  银菟符
  隋义宁二年三月封唐祖为相国总百揆四月停竹使符颁银菟符于郡国
  银鱼符
  唐高祖武徳元年九月改银菟符为银鱼符
  笏囊
  唐传云故事皆搢笏于帯而后乘马开元二十四年宰相张九龄体羸常使人持之因设笏囊笏囊之设自九龄始也
  腰舆
  唐则天神功元年幸万安山玉泉以山径危欲御腰舆而上以王庆谏而止
  皇亲禁人出入掖庭
  唐明皇开元十年九月禁诸王公主驸马外戚家除非至亲以外不得出入门庭妄説言语
  亲试举人
  唐高宗显庆四年二月上亲试举人凡九百人内五百人登上第
  真宰相
  唐高祖武徳初至长安四年已前仆射并是真宰相
  専知枢宻
  唐太宗贞观十六年正月岑文本为中书侍郎専知枢宻
  知门下省
  唐太宗贞观十六年郑国公魏徴为太子太师知门下省事
  同中书门下三品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三月以兵部尚书英国公李勣为太子詹事同知中书门下三品
  参预朝政
  唐太宗贞观十八年八月以刑部尚书张亮参预朝政
  左右相
  唐明皇天寳元年二月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
  宰相以平章事为名
  唐高宗永隆二年以中书侍郎郭正一与魏待举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此官自正一始也
  参知机务
  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正月以崔仁师为中书侍郎参知机务
  仆射始帯同中书门下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高宗嗣位至七月以李勣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
  参知政事
  唐高宗显庆四年五月以兵部尚书任雅相度支尚书卢承庆并参知政事
  平章事
  唐高宗永淳二年四月上谓参知政事崔知温曰郭正一魏待举等厯任尚浅且令预闻政事未可与卿等同名称自是外司四品已下知政事者遂以平章事为名文昌台 鸾台 鳯阁 左右肃政台
  唐则天光宅元年九月改尚书省为文昌台左右仆射为文昌左右相吏部为天官户部为地官礼部为春官兵部为夏官刑部为秋官工部为冬官门下省爲鸾台中书省为鳯阁御史台为左肃政台専知京师百官及监诸军旅并承诏出使更置右肃政台専知诸州按察
  鸾台侍郎 都台 麟台 控鹤
  唐则天埀拱元年二月改黄门侍郎为鸾台侍郎文昌都省为都台秘书省为麟台左右监门率府为控鹤禁卫率府至神龙二年二月诏并却依旧依永淳已前官名
  赐宰臣生日器币
  晋少帝天福六年七月赐宰臣冯道生辰器币道辞以幼失父母不记生日坚让不受生辰赐物始此也
  前八司
  唐志云吏兵礼部考功都省御史台中书门下谓之前八司其余则曰后行
  中书草制
  唐宪宗元和八年罢朔方灵盐节度使王佖为右卫将军凡将相出入翰林草制谓之白麻至佖责罢中书草制因为例也
  沙堤【长安】
  唐李肇国史补云拜宰相礼絶班行府县填路自私第至于子城东街名沙堤
  火城
  李肇国史补曰宰相元日冬至立仗太官皆备珂繖列烛有五六百炬谓之火城宰相将至则皆灭以避宰相也
  两省 四孔炙 宰相判官 屧脚 挞额裹头
  唐卢氏杂説云谏议无事不入宰相毎遇入省有厨食四孔炙中书舍人时谓宰相判官宰相亲嫌不拜知制诰为屧脚又云不由三省直押中书舍人者谓之挞额裹头
  时政记
  唐则天长夀二年姚璹奏以为帝王谟训不可暂无记述若不宣自宰相百官无从得书乃表请仗下所言军国政要宰相一人専知撰録号曰时政记每日封送史馆宰相之撰时政记自璹始也
  堂老
  李肇国史补云宰相呼为堂老
  政事堂
  唐志云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故长孙无忌房魏辈以他官兼政事者皆云门下省事道初裴炎为中书令执朝政始移政事堂于中书省
  内枢宻使
  唐宣宗大中十一年七月以飞龙使宫闱局令王归长守内侍省内侍知省事充内枢宻使自此始也
  崇政院
  梁太祖开平元年以敬翔检校司空改枢宻院为崇政院以翔知院事
  废枢宻院
  晋高祖天福四年四月先是桑维翰免枢机之务以刘处让代之奏议多不称旨俄而处让丁母忧因以其印付中书枢宻院由是遂废
  乞复置枢宻院
  晋高祖天福七年六月崩少帝登位至其年七月宰臣冯道等表请复置枢宻院初高祖之事后唐也覩安重诲秉政赏罚由已常恶之及即位锐意废罢一委中书至是道等倦繁剧乞置不允

  近事防元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近事防元卷二
  宋 李上交 撰
  学士 文馆 丽正殿 集贤殿 北门 翰林待诏 翰林供奉 翰林学士
  翰林志云唐高祖武徳初在秦府文学馆擢杜如晦等十八人皆以本官兼学士学士自此始也分三畨更直宿阁下时谓之登瀛洲太宗贞观初置文馆学士政余引入讲论明皇置丽正殿学士后改为集贤殿书院学士亦草书诏后来翰林草书诏置学士集贤书诏乃罢初国朝修梁陈旧事有中书舍人六员専掌制诰虽曰禁省亦非宻切故温大雅魏徴等辈时召草制未有名号又干封中始置北门学士睿宗朝初改为翰林待诏又改为翰林供奉至开元二十六年乃为学士别建学士院于翰林之南李白韩翊辈在旧翰林院虽有其名不职其事徳宗朝北翰林始兼学士之名
  大学士
  唐中宗景龙二年四月修文馆増置大学士四员学士八员直学士十二员
  翰林院承防
  唐志天子在大明宫其院左右银台门内也在兴庆宫其院在金明门内也西内院在显福门也若在东都华清宫皆有待诏之所其待诏者有词学经术合炼僧道卜祝术艺书奕各别院以廪之日晚而退其所重者词学武徳贞观时有温大雅魏徴辈永徽后有许敬宗等皆召入禁中驱使未有名目干封中刘祎之等以文词召入待诏常于北门候进止谓之北门学士天后时苏味道辈皆待诏禁中中宗时上官昭仪独当书诏之任睿宗时薛稷辈又当此任宗时张説等书诏谓之翰林待诏王者建极一日万几中外表防批荅或诏从中出宸翰所挥亦资其检讨谓之视草故常设当代四人以备顾问肃宗至徳已后天下用兵制诏皆从中出于是择人命曰翰林学士充选者文士入禁中亦如中书舍人例置学士六人内择年深徳重者一人为承防盖以独承宻命故也徳宗好文尤难其选贞观已后为学士承防多至宰相
  乞废翰林学士
  唐徳宗贞元初召呉通元充翰林学士与陆贽俱为上知时相嫌恨贽性褊急屡于上前短通元又言平时工艺书画之徒待诏翰林本无学士祗自肃宗至徳后天子召集贤学士于禁中草书诏因在翰林院待进止遂以名奔播之时道路或预除改权令草制今四方无事制书分职宜归中书舍人学士之名理须停寝贽以通元援引朋党禁中叶力排已故欲废之徳宗不许
  花砖 八砖学士
  翰林志云学士院北防有花砖道冬中以日影及砖为入直之候李程性懒好晩入常过八砖乃至众呼为八砖学士
  铃索
  翰林志云学士院南北防外各有铃索人不敢辄入也
  官诰防革 命妇官诰用金花纸
  李愚翰林旧规云旧例宰相使相官用五色背绫金花纸节帅白绫金花纸命妇即金花绫纸唐昭宗干宁二年十月李鋋自黔南节度授京兆尹两度谘报中书使白绫纸也
  四禁
  翰林志云命书起草其禁有四一曰漏泄二曰稽缓三曰遗失四曰忘误所以重王命也
  书诏印
  唐宪宗元和初置书诏印翰林学士院主之
  制名 白麻 白麻不使印 双日起草
  翰林志云凡赦书徳音立后建储行诛讨拜免三公宰相命将曰制并使白麻纸不使印也双日起草只日宣机务急速亦双日
  书诏名 白藤纸 黄麻纸 青藤纸 五色
  翰林志云凡赐与徴召宣索处分曰诏使白藤纸凡慰抚军旅曰书使黄麻纸并使印也道塲荐告词文使青藤纸朱字谓之青词凡诸陵荐告上表内道塲叹道文并使白麻纸凡将相告身用金花五色绫纸其次小畨用五色麻纸并不使印
  改年为载
  唐明皇天寳三年正月改年为载
  浴堂 金銮坡
  唐徳宗雅尚文学学士辈又常诏对浴堂门移院于金銮坡对御起草赋诗
  内相
  唐徳宗贞元十一年虽有宰相而谋猷参决多出于翰林学士陆贽时人目曰内相
  私臣
  贞元十一年翰林学士陆贽曰学士乃私臣元宗初令待诏唱和文章而已物议是之
  儤直
  翰林志云初入学士当直之数外更有儤直各有等第数目
  小三昧大三昧
  翰林志云学士毎下直出门相谑谓之小三昧出银台门乘马谓之大三昧如佛之去纒防而自在也
  内翰入院班次
  后唐明宗天成三年八月诏翰林学士依入院先后为班次唯承防必居班首
  后废翰林学士院
  晋高祖天福五年八月废翰林学士院并归中书舍人
  端明殿学士
  后唐明宗天成元年五月以冯道赵鳯并充端明殿学士学士之始命也
  紫薇省 黄门省
  唐明皇开元元年十二月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中书省为紫薇省门下省为黄门省
  改官名数 司马 长史 中台 西台
  唐高祖武徳三年三月改纳言为侍中内史令为中书令给事郎为给事中内史省为中书省太宗贞观二十三年六月改民部尚书为户部尚书七月改治书御史为御史中丞改诸州治中为司马别驾为长史治礼郎为奉礼郎高宗显庆元年改户部为度支龙朔二年改尚书省为中台中书省为西台仆射为主政左右丞为肃机左右郎中为承务吏部为司列主爵为司封考功为司绩礼部为司礼祠部为司禋膳部为司膳主客为司蕃户部为司元度支为司度仓部为司仓金部为司珍兵部为司戎职方为司城驾部为司舆库部为司库刑部为司刑都官为司仆比部为司计工部为司平屯田为司田虞部为司虞水部为司川尚书为太常伯侍郎为少常伯郎中为大夫侍中为左相黄门侍郎为东台侍郎给事为中台舍人散骑常侍为左右侍监谏议大夫为正谏大夫中书令为右相侍郎为西台侍郎舍人为西台舍人秘书省为兰台监为太史以少监为侍郎丞为大夫著作郎为司文郎太史令为秘书阁郎中御史台为宪台御史大夫为大司宪御史中丞为司宪大夫殿中省为中御府监为太监丞为大夫内侍监为内侍省太常为奉常光禄为司宰卫尉为司卫宗正为司宗太仆为司驭大理为详刑鸿胪为司文司农为司稼太府为外府少府监为内府监将作监为缮工监国子监为司成馆博士为宣业都水监为司津监洗马为司经大夫家令寺为宫府寺至咸亨元年十二月诏新改官名并仰依旧
  文武部等及依旧
  唐明皇天寳十一载正月改吏部为文部兵部为武部至肃宗至徳二年十二月勅并依旧
  殿中省
  唐志云帝改殿中局为殿内省唐高祖武徳中改为殿中省龙朔改为中御府咸亨复改为殿中省
  袐书省
  唐志云中书之下汉代蔵书之所有延英阁广内石渠之蔵又御史中丞在殿内掌兰台秘书图籍后汉延熹二年始置监属太常寺掌禁中图书秘文后并入中书至晋恵帝则置秘书寺掌中外二阁图书梁又改寺为省龙朔改为兰台光宅改为麟台神龙中复为秘书省也有二局一曰著作一曰太史
  阁老 曹长 院长
  唐李肇国史补云两省相呼为阁老尚书丞郎相呼为曹长员外郎御史拾遗相呼为院长
  谏官兼馆职
  后唐明宗长兴四年七月李愚奏以著作郎尹拙为左拾遗直史馆谏官兼馆职自拙始也
  把麻团句
  唐嘉话録云通事舍人宣诏旧例拾遗团句把麻者盖谒者不知书多失句读故用拾遗低声摘句以助之及吕温为拾遗被唤把麻不肯去遂成故事拾遗不把麻自吕始也
  螭头下记言事
  唐文宗太和九年十二月勅左右省起居赍笔研及纸于螭头下记言事
  参酌院
  唐穆宗长庆初以刑法太重毎有司断大狱又令给事中中书舍人参酌出入之百司呼为参酌院
  台谏憎爱
  唐李肇国史补云谏院以章防之故忧患略同台中则纠举省中多士防趣不一故言遗补相惜御史相憎郎中相轻
  诸使职
  唐李肇国史补云开元已前于外则命使臣否则止自置八节度十采访始有坐而为使者其后名号益广于是有为使则重为官则轻故天寳末有佩印至三十者大厯中请俸有至千贯者今在朝太清宫太防宫度支盐鐡转知苑闲廏左右巡察监察馆驿等使监仓监库左右街外任则节度观察诸军押畨防御团练经畧镇遏招讨盐水陆运营田给纳监收长春宫有时而置者则大礼礼仪防盟删定三司黜陟巡抚宣慰推覆礼防册立吊祭供军粮料和籴以其大畧经置而废者不録官内外悉谓之使旧为权臣所

分页阅读: 1 2 3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近事会元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