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常典都察院部 - (TXT全文下载)
书籍类目:子藏 - 类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明伦汇编
文件大小:1.15mb。
书籍内容:
都察院部汇考一
周
周制始设御史以辅冢宰考百官及万民之法令职簿书期会之事而统于春官宗伯又设司□掌五隶以搏盗贼兼守王宫与野舍之厉禁而统于秋官大司寇按周礼春官宗伯礼官之属御史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其史百有二十人府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注
御犹侍也进也其史百有二十人以掌赞书人 多也御史掌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治令以赞冢宰
注
王所以治之令冢宰掌王治
凡治者受令焉
注
为书写其治之法令来受则授之
掌赞书
注
王有命当以书致之则赞为辞若今尚作诏文凡数从政者
注
自公卿以下至胥徒凡数及其见在空缺者郑 司农读言掌赞书数书数者经礼三百曲礼三千 法度皆在郑元以为不辞故改之云秋官司寇刑官之属司□中士二人下士十有二人府五人史十人胥二十人徒二百人
注
□给劳辱之役者汉始置司隶亦使将徒治道 沟渠之役后稍尊之使主官府及近郡司隶掌五□之法辨其物而掌其政令
注
五隶谓罪隶四翟之隶也物衣服兵器之属
帅其民而搏盗贼役国中之辱事为百官积任器凡囚执人之事
注
民五□之民也郑司农云百官所当任持之器 物此官主为积聚之也邦有祭祀宾客丧纪之事则役其烦辱之事
注
烦犹剧也士丧礼下篇曰隶人涅□
掌帅四翟之隶使之皆服其邦之服执其邦之兵守王宫与野舍之厉禁
注
野舍王者所止舍也厉遮例也
罪隶百有二十人
注
盗贼之家为奴者
罪隶掌役百官府与凡有守者掌使令之小事注
役给其小役
凡封国若家牛助为牵仿
注
郑司农云凡封国若家谓建诸侯立大夫家也 牛助为牵仿此官主为送致之也郑元谓牛助国 以牛助转徙也罪隶牵仿之在前曰牵在旁曰仿其守王宫与其厉禁者如蛮□之事蛮□百有二十人
注
征南夷所获
蛮隶掌役校人养马其在王宫者执其国之兵以守王宫在野外则守厉禁闽□百有二十人
注
闽南蛮之别
闽□掌役畜养鸟而阜蕃教扰之掌子则取隶焉注
杜子春云子当为祀郑元谓掌子者王立世子 置臣使掌其家事而以闽隶役之夷□百有二十人
注
征东夷所获
夷隶掌役牧人养牛马与鸟言
注
郑司农云夷狄之人或晓鸟兽之言故春秋传 曰介葛卢闻牛鸣曰是生三牺皆用矣是以貉□ 职掌与兽言其守王宫者与其守厉禁者如蛮□之事
貉隶百有二十人
注
征东北夷所获凡□众矣此其选以为役员其 余谓之隶貉□掌役服不氏而养兽而教扰之掌与兽言注
不言阜藩者猛兽不可服又不生乳于圈槛也其守王宫者与其守厉禁者如蛮隶之事 汉
汉承秦制设御史大夫以副丞相中丞佐之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司举劾之事又设司□校尉督大奸猾并察三辅三河弘农诸郡按汉书百官公卿表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成帝绥和元年更名大司空金印紫绶禄比丞相置长史中丞官职如故哀帝建平二年复为御史大夫元寿二年复为大司空御史中丞更名御史长史侍御史有绣衣直指出讨奸猾治大狱武帝所制不常置
注
应劭曰侍御史之率故称大夫云臣瓒曰茂陵 书御史大夫秩中二千石服虔曰直指指事而行 无阿私也师古曰衣以绣者尊宠之也司隶校尉周官武帝征和四年初置持节从中都官徒千二百人捕巫蛊督大奸猾后罢其兵察三辅三河弘农元帝初元四年去节成帝元延四年省绥和二年哀帝复置但为司□冠进贤冠属大司空比司直
注
师古曰以掌徒隶而巡察故云司隶中都官京 师诸官府也督谓察视也武帝元狩元年遣谒者巡行天下
按汉书武帝本纪元狩元年夏四月诏曰朕闻咎繇对禹曰在知人知人则哲惟帝难之盖君者心也民犹支体支体伤则心憯怛日者淮南衡山修文学流货赂两国接壤怵于邪说而造篡弒此朕之不德诗云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巳赦天下涤除与之更始朕嘉孝弟力田哀夫老眊孤寡鳏独或匮于衣食甚怜愍焉其遣谒者巡行天下存问致赐曰皇帝使谒者赐县三老孝者帛人五匹乡三老弟者力田帛人三匹年九十以上及鳏寡孤独帛人二匹絮三斤八十以上米人三石有冤失职使者以闻县乡即赐毋赘聚元狩六年遣博士褚大等六人循行天下
按汉书武帝本纪六年夏六月诏曰日者有司以币轻多奸农伤而末众又禁兼并之涂故改币以约之稽诸往古制宜于今废期有月而山泽之民未谕夫仁行而从善义立则俗易意奉宪者所以导之未明与将百姓所安殊路而挢虔吏因乘埶以侵蒸庶邪何纷然其扰也今遣博士大等六人分循天下存问鳏寡废疾无以自振业者贷与之谕三老孝弟以为民师举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朕嘉贤者乐知其人广宣厥道士有特招使者之任也详问隐处亡位及冤失职奸猾为害野荒治苛者举奏郡国有所以为便者上丞相御史以闻
注
师古曰大褚大也
元鼎二年诏遣博士中等分循天下
按汉书武帝本纪元鼎二年秋九月诏曰仁不异远义不辞难今京师虽未为丰年山林池泽之饶与民共之今水潦移于江南迫隆冬至朕惧其饥寒不活江南之地火耕水耨方下巴蜀之粟致之江陵遣博士中等分循行谕告所抵无令重困吏民有振救饥民免其□者具举以闻昭帝始元元年闰月遣故廷尉王平等五人持节行郡国举贤良问民所疾苦冤失职者按汉书昭帝本纪云云
元帝初元元年诏光禄大夫等十有二人循行天下按汉书元帝本纪初元元年夏四月诏曰朕承先帝之圣绪获奉宗庙战战兢兢间者地数动而未静惧于天地之戒不知所由方田作时朕忧烝庶之失业临遣光禄大夫等十二人循行天下存问耆老鳏寡孤独困乏失职之民延登贤俊招显侧陋因览风俗之化相守二千石诚能正躬劳力宣明教化以亲万姓则六合之内和亲庶几呼无忧矣书不云乎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建昭四年诏遣谏大夫博士赏等二十一人循行天下按汉书元帝本纪建昭四年夏四月诏曰朕承先帝之休烈夙夜栗栗惧不克任间者阴阳不调五行失序百姓饥馑惟烝庶之失业临遣谏大夫博士赏等二十一人循行天下存问耆老鳏寡孤独乏困失职之人举茂材特立之士相将九卿其帅意毋怠使朕获观教化之流焉成帝 年始置三公以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如丞相按汉书成帝本纪不载 按朱博传成帝时何武为九卿建言古者民朴事约国之辅佐必得贤圣然犹则天三光备三公官各有分职今末俗之弊政事烦多宰相之材不能及古而丞相独兼三公之事所以久废而不治也宜建三公官定卿大夫之任分职受政以考功效其后上以问师安昌侯张禹禹以为然时曲阳侯王根为大司马骠骑将军而何武为御史大夫于是上赐曲阳侯根大司马印绶置官属罢骠骑将军官以御史大夫何武为大司空封列侯皆增奉如丞相以备三公官焉议者多以为古今异制汉自天子之号下至佐史皆不同于古而独改三公职事难分明无益于治乱是时御史府吏舍百余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鸟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乌去不来者数月长老异之哀帝 年复以大司空为御史大夫按汉书哀帝本纪不载 按朱博传朱博为大司空奏言帝王之道不必相袭各繇时务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今更为大司空与丞相同位未获嘉佑故事选郡国守相高第为中二千石选中二千石为御史大夫任职者为丞相位次有序所以尊圣德重国相也今中二千石未更御史大夫而为丞相非所以重国政也臣愚以为大司空官可罢复置御史大夫遵奉旧制臣愿尽力以御史大夫为百僚率哀帝从之乃更拜博为御史大夫平帝元始五年令太仆王恽巡行天下
按汉书平帝本纪元始五年春正月令太仆王恽等八人使行风俗宣明德化万国齐同皆封为列侯 后汉后汉设御史中丞统侍御史及兰台令史掌察劾非法而隶于少府设司隶校尉以察京师及近郡犯法者按后汉书百官志御史中丞一人千石本注曰御史大夫之丞也旧别监御史在殿中密举非法
注
周礼掌建邦之宫刑以主治王宫之政令于宝 注曰若御史中丞及御史大夫转为司空因别留中为御史台率注
风俗通曰尚书御史台皆以官仓头为吏主赋 舍凡守其门户蔡质汉仪曰丞故二千石为之或 迁侍御史高第执宪中司朝会独坐内掌兰台督 诸州刺史纠察百寮出为二千石魏志曰建安置 御史大夫不领中丞置长史一人后又属少府治书侍御史二人六百石本注曰掌选明法律者为之凡天下诸谳疑事掌以法律当其是非
注
蔡质汉仪曰选御史高第补之胡广曰孝宣感 路温舒言秋季后请谳时帝幸宣室斋居而决事 令侍御史二人治书御史起此后因别置冠法冠 秩百石有印绶与符节郎共平廷尉奏事罪当轻 重荀绰晋百官表注曰惠帝以后无所平治备位 而已侍御史十五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察举非法受公卿郡吏奏事有违失举劾之凡郊庙之祠及大朝会大封拜则二人监威仪有违失则劾奏
注
蔡质汉仪曰其二人者更直执法省中者皆纠 察百官督州郡公法府掾属高第补之初称守满 岁拜真出治剧为刺史二千石平迁补令见中丞 执板揖兰台令史六百石本注曰掌奏及印工文书
右属少府
司隶校尉一人比二千石
注
蔡质汉仪曰职在典京师外部诸郡无所不纠 封侯外戚三公以下无尊卑入宫开中道称使者 每会后到先去本注曰孝武帝初置
注
荀绰晋百官表注曰司隶校尉周官也征和中 阳石公主巫蛊之狱起乃依周置司隶臣昭曰周 无司隶岂即司寇乎持节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
注
前书曰置从中都官徒千二百人捕巫蛊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