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楼玉钥续编 - (TXT全文下载)

,虚热则齿动,髓溢则齿长。(《入门》)肾虚牙痛其齿浮,血虚牙痛其齿痒,火热牙痛其齿燥,虫蚀牙痛其齿黑,风热牙痛其齿肿,湿热牙痛其齿木。(《绳墨》)又有风热相搏,吸风即痛者;有寒气犯脑,头项连齿痛者;有痰气、热气、毒瓦斯注痛,咳嗽者;有血搏齿间,钻刺掣痛者。(《正传》)

  湿热蕴积日久,则发为走马牙疳。(《司命》)

  齿痛有恶寒恶热之不同。手阳明恶寒而喜热饮,足阳明恶热而喜冷冻饮料,故齿痛有恶寒热之不同。(《正传》)

  恶寒饮者,外吸风寒所致,恶热饮者,内生风热使然。(《汇补》)

  脉法 尺脉虚,大者肾虚洪数者阴火,关脉浮弦者风热,洪滑者,痰火也。

  治法 齿根宣露动摇者肾。元虚也治宜补肾恶寒热而口臭者,阳明热也,治宜清胃。(《医衡》)齿蚀宜清肠胃以治其本,擦牙诛虫以绝其标。(李惺庵)走马牙疳急宜泻胃清火,敷牙疳之药。(日胗)牙疳亦有急宜大剂滋阴温补者。(岫云)

  用药加减法 阳明病清胃散加干葛、石膏、芩、连、花粉、山栀。如胃火盛倍石膏。大肠实加大黄。挟痰加贝母。挟风加防风。酒毒倍干葛。虫蚀加槟榔。龈痒加白芷。龈烂加龙胆草。若劳倦而胃虚齿浮用补中益气汤。

  肾虚用地黄汤加玄参、补骨脂。阳虚豁落加续断、枸杞、茴香。阴虚浮动加知、柏、生地、丹皮。(《汇补》)

  诸证补遗

  走马喉痹,走马喉痹势如奔马,喉间痹痛,肿连颊骨,壮热烦闷,数数吐气者是也。此肺脾不利,热毒攻冲,发于咽喉所致。急开风路针吹赤麟散噙角药服,紫地汤或解毒雄黄丸,缓则不及。凡喉科痹闭,急证一时,觅药不及,急用土牛膝根捣汁滴入,亦可挽救于万一。

  尸咽喉 道家服药,务先去三虫,以其为人害也。尸咽之病,亦本于此巢氏,谓腹中尸虫,上蚀咽喉,能令生疮,或痒或痛,如 候是也。善摄生者,倘未能除去,亦当服药治之,勿使妄动则善矣,黄柏汤主之,或一捻金吹之。

  缠喉风(再见)喉肿而大,连顶肿痛,喉内红丝缠紧,势如绞转,且麻且痒,手指甲青,手心壮热,痰气盛涌如锯,手足厥冷,或两颐及项赤色,缠绕发寒热者亦是。先两日必胸膈闭滞,痰塞气促,最为急症。内服喉痹饮,外用金碧二丹吹之。若加牛黄效更速捷。岫云山人曰:此症开风路针吹赤麟散服紫地汤,更神效。此水涸火炎,肺金受克也,难治。忌辛热收涩,用养金汤,生地、阿胶、杏仁、知母、丹参、麦冬、桑白皮、蜂蜜。

  喉中醒臭 此属肺胃热毒,黄芩、射干煎服。岫云山人曰:亦有属肝肾虚者,急宜大剂养阴须细察左关两尺弦数无力,或弦涩者皆是。《素问》所谓血枯,即此症也。庸医不知,往往认为肺痈治,误人多矣。不知肺痈必见云门、中府相引而痛,右寸必弦数异常,久则咳唾脓血不止,喉中醒臭而已也。

  咽嗌痛 咽嗌痛甚,不能纳唾与食,此属阴虚火炎。《内经》曰: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是也。喉痹饮倍加荆芥、玄参、地黄汤亦妙。岫云山人曰:亦有属风火内郁者,宜表散,忌滋阴药,远不及也。

  连珠乳蛾 单双蛾人多知之,又有连珠乳蛾,人所不知。其状如白星上下相连故名,皆由酒色过度郁结而成,最重之候,内服喉痹饮,外先用碧五金一,后用金二碧三。

  喉菌 状如浮萍,生喉旁,忧郁气滞使然。妇人多患之,轻则半月,重则月余,宜守戒忌口,次要吹药得法。初用碧五金一,后用碧三金二,噙清灵膏服喉痹饮,以愈为度。

  喉癣 喉间生红丝如哥窑纹,如秋海棠花,叶背面之状,干燥而痒,阻碍饮食,此虚火上炎,痰壅肺燥所致。要戒盐、酱及助火之物。至喉哑则不可救。劳症每多生此,治用碧丹频吹,清灵膏不时噙化,再服喉痹饮。

  岫云山人曰:劳症生此,危在旦夕,为其金水之气皆绝也,故非咽喉药物之所能救治。

  喉痈 肺脾热壅,熏发上焦,攻于咽喉,结聚肿痛,不得消散热气炽盛,致团结成痈,妨害吐纳。古方论以一寸为疖,二寸至五寸为痈。其候使人寒战,咳吐稠浊。善用针者,审其可刺,宜速破之,施以点饵之剂。

  又有喉间红肿而痛无别形状者,乃过食炙 火酒极热物品而发,病在胃与大肠。其重者,寒热头疼四五日可愈,用金十碧一频吹之,内服犀角地黄汤。

  喉疮奇疾 喉中生疮,层层叠垒而不痛,日久有窍,出臭气,废饮食,宜用枸橘叶烧酒频服。

  咽中结块如核危困欲死 此危证也。饮食不通,射干、牛舌叶汁、海藻俱能治此症,总不若百灵丸最佳。

  用百草霜研细,蜜丸,如芡实大,新汲水化下;甚者不过四五丸,效。

  咽疮鼻烂 咽喉内生疮,鼻孔内亦烂,此症若作喉风治之,立死。宜用白霜梅一个、烧、存性,枯矾一钱,山甲珠一钱,共为细末。吹喉中,效。

  喉疮溃烂 喉疮已破,疮口疼痛,难进饮食,用猪脑髓蒸熟,以姜醋调和食之,自愈。

  感寒喉闭不能咽 用大附子一枚,削去皮、脐,切作大片,以蜜涂炙,令黄纳口中,噙咽其津,甘味尽,又炙一片而噙咽之。

  鼻生红线樱珠 咽痛用诸药不效,丹溪云:此非咽痛,乃是鼻中生一条红线,如发悬一黑泡,大如樱桃,垂挂到咽门而止,致口中饮食不能入,须用土牛膝根择其直而独条者,洗净,捣取汁。入好醋三五匙和匀,滴入鼻孔内,自然丝断珠破,吐出瘀血其病立安。

  梅核气 痰气滞塞于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状如梅核,此因湿热内郁,痰气凝结,治法宜开郁顺气消痰,加味二陈主之。用韭汁一杯,姜汁、牛乳各半杯,和匀,细细温服,即效。

  喉中如有物妨闷 此肺胃壅滞风热,客搏结于咽喉使然。忧愁思虑,气逆痰结,亦皆能生此疾,射干汤主之。用逍遥二陈加减亦妙。

  喉中如有炙脔食噎即塞 用杵头糠二合,研极细,蜜丸,弹子大,每空心噙化一丸,愈为度。岫云山人曰:上二症皆梅核气之类也。经云:胆病喉仲介介然,取阳明陵泉。心咳之状,喉仲介介如梗状,取心之俞,亦此类也。心之俞即太陵穴口疮。口疮由心脾积热,又有胃气弱,谷气少,上发为口疮者,其服凉药不效,乃肝脾之气不足,虚火上泛而无制,宜用理中汤,收其浮游之火,外以上肉桂末吹之。若吐泻后口中生疮,亦是虚火,宜理中汤。忌寒凉。

  口糜 《圣济论》云:膀胱移热于小肠,隔肠不便,上为口糜。夫小肠之脉络心,循咽下膈,抵胃,阴阳和平,水谷入胃,小肠受之,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今热气厥逆膀胱反移热于小肠,胃之水谷不得转输于下,则小肠塞隔而不便,上则令口生疮而糜烂也。大抵心胃壅热,则必熏蒸于上,不可概以敷药,当求其本而治之。口舌状如无皮,曰口疮。口舌糜烂,曰口糜。当先用净丝线蘸水轻搅痛者,可治。不痛者,难愈。无血出者,危。搅过用口疳药吹之,服药宜细辨虚实,西瓜绝妙。冬日以西瓜皮烧灰噙之,五苓导赤合用亦神效。岫云山人曰:此症有历用诸药不效者,余切其脉,云浮大而数,重。按:无力,虚火上炎也。投以炙、熟地、归芍、白术等药而愈。

  燕口疮 口角生疮疼痛微肿,湿烂有汁,此脾胃有热,上攻口唇,与津液相搏所致。以乱发烧灰存性,米饮调服,即以此敷之。蒸饭,饭甑盖上汽水洗,亦妙。

  口菌 生牙龈肉上隆起,形如蕈,或如木耳,紫黑色,此火盛血热气滞所致。用口疳药吹之,或用醋漱口,茄母蒂烧灰,盐拌、醋调时,时擦之,以愈为度。

  口中悬痈 生于上 ,发紫泡者是,宜用银针挑破,吹口疳药,或用碧丹亦妙。

  鹅口 一名雪口。小儿初生,月内满口满舌生白屑者是也。宜先将丝绵搅去。

  白屑以口疳药频吹之。白僵蚕,洗净,炒黄色,为末,蜜和敷之,立效。

  口臭 连翘为末,糊丸,食韭蒜之后,茶吞二三钱,口中浊气,化为清气此内府秘方。

  口唇肿黑痛痒不可忍 先以瓷锋砭去恶血,再用青绿古文钱磨猪油涂之,甚良。

  茧唇 唇肿白皮皴裂如蚕茧状,或唇下肿如黑枣,或本细末大,或如栗如瘤,皆七情动火伤血,或心火传脾,或浓味积热,须要审本症,察兼症,补脾气,生脾血,则燥自润,火自除,肿自消。补中益气加栀、芍、丹皮最妙。逍遥归脾亦可参用。若误进清热消毒之剂,或用药线结去之,必变为翻花败症。凡茧唇紧小,不若误进清热消毒之剂,或用药线结去之,必变为翻花败症。凡茧唇紧小,不能开合,难进饮食者,不治。

  唇生核肿痛如弹 先针去恶血,次用牛膝烧灰,存性,新汲水调涂之,内服防风汤。

  唇疮 此气郁也。白荷花瓣贴之,甑上气水洗之,俱效。白梅花瓣贴之,神验。如开裂出血者,立止。伤寒狐惑症,上唇生疮声哑者,虫食肛也。下唇生疮咽干者,虫食脏也,皆因腹热食少,肠胃空虚,三虫求食之故。

  与上所谓唇疮,又当别论。用川连、犀角、乌梅、木香、雄黄、桃仁等味,煎服。

  唇紧燥裂生疮 青皮烧灰存性,猪脂调涂。

  喉痹舌卷 按《素问》曰:邪客手少阳之络,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烦,臂外廉痛,手不及头,刺手中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壮又曰:手阳明之经,其病肢痛,转筋,舌卷,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度,以痛为输。其伤寒舌卷者,又当别论。子舌(再见)即重舌,痰也,热也。桑皮、僵蚕发灰为末,以醋调敷,金丹吹之最妙。或蒲黄、黄柏末敷之,亦神。紫雪亦可针去恶血,亦捷。

  木舌(再见) 即舌肿色如猪肝,不能转动,或满口胀塞,粥药不入,是心脾壅热,宜先于舌尖或舌两旁,刺出紫血,次用筋卷丝绵蘸甘草水润其唇舌,以蒲黄、干姜、冰片为末,四面频吹,杜其延蔓。若唇燥难吹,可取蜜润之。蒲黄用生者。若出血,用炒,并多加冰片煎剂,用犀角、玄参、升麻、枳壳、生甘草、陈胆星。大便闭加大黄,小便闭加六一散。

  木舌异症 舌下肿起,状如白枣,有青紫筋,初起不痛不寒,热渐渐肿大,系忧郁所致。舌下紫筋,名舌系,通乎肾。若色白而肿,不治。初用金碧各半,后用金丹煎。

  舌忽肿胀 心脾二经受风邪,则舌本强不能卷舒,久或热气加之则肿。筋脉胀急,势连咽喉,碍于呼吸法,宜刺出恶血,以百草霜、好盐各半两,同研,表里涂之;或用蒲黄末糁之;或取蚯蚓数条,以盐水涂咽喉、舌上,皆立效如神。

  舌 此症卒然舌大而硬,喉肿,呼吸不通,实时气绝破棺而治,无不立验。用皂、矾不拘多少,新瓦 红色,放地上,候冷,研细,用铁钳拗开喉关,以此药擦其舌,立苏。重舌、木舌亦皆治之。岫云山人曰:木舌、舌肿、 舌,此三种大同而小异。但木舌渐渐肿硬,然不至于塞满口中。舌肿其势固疾,犹可稍缓。惟 舌,倏然胀大,顷刻杀人,其症最急。然其病源,皆心脾郁热所致,故其刺法用药不甚相远,并可通用。

  舌上出血不止 又名舌衄,心火郁也。用槐花掺之,乌贼骨、蒲黄末亦佳。若但心破而不出血,属心火极盛,宜服犀角地黄汤加童便。

  舌出不收 名阳强,宜补阳。以蒲黄末掺之;或用珍珠冰片等分,为末,敷之,或以萆麻子油捻纸烧烟熏之,皆立收。凡舌出数寸,须要分辨伤寒、产后、中毒、大惊四种伤寒。用冰片掺之,或纸卷巴豆一粒,纳鼻中,自收。产后者,用丹砂敷舌,仍令作产子状,以二女掖之而于壁,外突掷盆盎作声惊之,舌立上矣。余者,用雄鸡冠血浸之;或冬青浓汁浸之,即缩入。

  舌缩不能言 此名阴强宜补阴。

  舌黑有大孔流血,以青盐、芩、柏、大黄各一钱,人参、甘草、桂心各五分,煎服。外烧热铁,烙孔上。

  舌疮久蚀成穴 屡用凉剂不效者,上盛下虚也,服黑锡丹,可渐愈,十全大补养荣汤,皆可酌用。

  舌根痈 舌根生痈红而且肿,用金碧各半吹之;煎剂,黄连、犀角、丹皮、生地黄、生甘草、赤芍、山栀、麦冬、连翘、木通。

  连珠疳 舌下生水泡,初起一枚,渐至七八枚者是也。吹口疳药以治之。

  舌菌 生舌上隆起如菌,或如木耳,色红紫,心火郁炽也。治同口菌,煎剂用导赤散加减。

  啮舌,啮唇啮颊 心脾之气恒通于舌阳明之经直入齿缝,故邪入心脾,则舌自挺;邪入阳明,则口自噤;一挺一噤,故令嚼舌。治宜清其风火,则病自愈。按《灵枢》曰:啮舌者,厥逆走上脉气,皆至也。少阴气至为啮舌,少阳气至则啮颊,阳明气至则啮唇,视至病者补之。

  悬雍垂长 咽中妨闷,用枯矾、盐花等分,研细,以箸点之。

  走马牙疳 牙龈腐烂,或胎毒痘毒杀人最速,色如干酱,一日烂一分,二日烂一寸,走马喻其速也。若鼻梁发红点如珠者,不治。上唇龙门牙落者,必死。用口疳药加牛黄吹之,圣功丹妙极。岫云山人曰:走马牙疳,人皆知为火毒,而不知痘疹。杂症过服寒凉,亦能致此,盖寒凉伤胃,火土衰微,则邪火大肆而成牙疳矣。譬如太阳所不照之处,其物为湿热所蒸,必腐烂生虫,此理之显然者也。兹时惟以大剂八珍、六君养营等汤裁酌与之,外则敷以人中白散,庶几可活。而医者不悟,益进苦寒之药,致死者多矣,可不悯哉!此义古人所未发,自余发之闻者,多不信。时有程一士者,在座,怃然曰:吾子今春患痘,幼科肆用寒凉,且令粥茗菜羹皆煎石膏水烹之,竟变成牙疳而不起。以此观之,君言岂不信而有征乎!齿痛连脑欲死 此肾经犯风寒也。不问冬夏,肾虚人常有之,缓则不救,急用羌活附子汤,羌活、附子、麻黄、苍术、炙黄 、防风、甘草、升麻、僵蚕、白芷、黄柏。或用白芷散亦妙。白芷、麻黄、草豆蔻、炙黄 、吴茱萸、熟地黄、当归、升麻、 本、桂枝、羌活。

  牙槽风 齿痛不已,龈肉浮肿,紫黑色出血,久则腐烂,属肾,虚兼胃火,用口疳药加牛黄,倍珍珠、儿茶吹之。

  牙漏 即牙槽风,延久不愈。齿缝出脓,甚则齿落。若上边龙门牙落者,不治。宜外吹口疳药,并内服滋阴降火之剂。

  牙咬 生于牙尽咬中,牙关紧闭,初起势甚,急夜尤甚,然不难愈,先用金碧二丹吹于牙龈,再用黄熟香削一钉渐渐挤进牙门,自然渐开,然后将金碧丹吹患处。

  牙 此症属胃火,形如豆大,或内外无定处。先用金丹,后用口疳药煎剂,用六味多加石膏。

  牙痈(再见) 又名牙 风初起有小块生龈肉上,或上下,或内外,其状高硬,用口疳药吹之。

  穿牙疔穿牙毒 先二日,牙痛发寒热,后痛更甚,龈上发一紫块,龈肉皆紫黑者是也。已破曰穿牙毒,色红可治,青色、黑色不治,用金丹加碧丹吹之,内服凉血清火解毒之剂。破者,口疳药加牛黄,妙。

  牙宣龈痒满口牙出血,牙龈肉赤齿缝出血味酸,此实火上攻,宜清胃散加侧柏叶。淡血常渗不已者,胃虚火动也,宜消风清火滋阴凉血之剂,外用珍珠散敷之。海螵蛸一钱,龙骨二钱,珍珠三厘,辰砂、象皮、乳香、没药、冰片各五分,研细,棉花团指大,水湿蘸药,擦患处,以指抵实一二次,即愈。若龈痒者,血虚也。补血药中加白芷。牙宣不止,以丝绵烧灰,存性,加冰硼少许,搽之,立效。满口牙出血,枸杞为末,煎汤漱之,然后吞下,立止。

  齿缝作胀 不能啮物,元气虚也,补中益气、十全大补酌用。

  牙黄如金 糯稻糠烧灰,擦之即洁白如玉。

  牙龈常出臭汗 此阳明风热郁积,用桃仁十五个,桂枝、芒硝、炙甘草各一钱,大黄两钱,水煎服。

  小儿马牙 牙龈上有白色如脆骨者,是将发此毒,即打喷嚏,须日日以针挑之,频吹口疳药自瘳。

  风火牙痛 用轻粉、大蒜各少许,研烂,男左女右,手按寸关上,青布扎定,立效。或起小泡无害。

  龋齿 用五灵脂米许,咬痛处,少顷,温水漱出,有虫可见。雄黄、川椒、槟榔等分,加真蟾酥、麝香各少许,枣肉为丸,塞蛀孔中,虫化为水,痛当立止(一方无槟榔亦甚神效)。

  髓溢奇疾 日见牙齿渐长,艰于纳食,此名髓溢,用白术一味,煎汤,漱服。出《夏子益奇疾方》。

  附录

  伏气病 伏气者,名肾伤寒,谓非时暴寒伏于少阴,寒气抑郁,内格阳气,始初不病,旬日乃发,上行于咽门经会之处,寒热相搏而成。咽痛脉息微弱,后必下利,当以辛热药攻其本病,顺其阴阳,则水升火降而咽痛自已,用甘桔桂半汤主之。

  少阴伤寒成咽痹 少阴伤寒,不传太阳,寒郁于外,阳格于内,致成咽痹,大略与伏气病相似。宜辛温甘苦,以制其标,咽嗌自通。

  上二症皆类喉痹,误用喉科寒凉之药必致不救。

  疫气病 有司天运气,过亢其年,乡村染患相似者,此时气乘虚蕴蓄上焦,发作寒热,变为喉痛,谚名虾蟆瘟,又曰鸬 瘟。此症甚恶,须用辛凉甘苦表里双解之品,切忌胆矾酸寒郁遏阳气,尤忌硝黄攻下,引邪入里,普济消毒饮主之。岫云山人曰:此症解毒,雄黄丸亦妙。

  喉管伤寒 此症觉喉中作痒难过,切不可吃茶酒汤水,宜亟用薄荷二分,麝香一分,为末,吹入喉中。俟其气通,约出涎水碗许,然后吃陈黄米汤半茶杯即愈。不知者竟先吃茶酒等物,便不可救。

  伤寒发颐 凡伤寒汗出不彻,日久身热不解,邪结耳后一寸二三分,或耳下俱肿痛而口渴,名曰发颐。此乃遗热成毒,宜速与消散,缓则成脓,为害不浅。方用槐花二两,微炒,使黄乘热入酒两钟,煎十余沸,去渣,热服。未成者,二三服;已成者,一二服。胃弱者忌之。或用生忍冬藤四两,生甘草节一两,水二碗,煎减半,入酒一碗,煎十余沸,饮之。渣敷患处。又方,柴胡、干葛、花粉、炒芩、桔梗、大力子、连翘、石膏各一钱,甘草五分,升麻三分,水煎,不拘时服,累验。

  两腮肿 细辛、草乌等分,为末入蚌粉,猪脂调敷,口噙白梅,置腮边,良久肿退,出涎,患立消。

  腮 生于牙龈耳庭之后,症属肝肾阳明,用赤小豆末,以鸡子清调,加蜗牛飞面研匀,敷患处,如神。

  凡下诸般肿痛,皆效。若 腮初起,觉痒于毒顶,炙六七壮,并颊车、肩井,炙三壮,甚良。

  脱颏 以酒饮大醉,睡中吹皂角末于鼻内,嚏透即自上。

  鼻楔 生于两鼻孔内,渐长,而下垂触之痛甚难忍,以消法、点法,随落随生。间亦不治而落,未旬日,仍复生长,殊甚,苦楚。但用藕牙磨浓汁涂之,则蔫枯而落,后不复长,以微小无用之物,有此神效、奇功,其理洵不可议思。

  天白蚁 头响乃气挟肝火,加味逍遥散最佳。若头中如虫蛀响者,名天白蚁,用茶子为末,吹鼻中效。又天白蚁初起必喉内生疮,鼻孔内俱烂不识治者,每认为结,毒发为喉疳,延烂及鼻内部以致久而不愈。须急用白霜梅一个,炼存性,穿山甲五分,焙用,枯矾一钱,雄黄五分,共为细末,吹喉中,神效。此症危险,而此方简易,验如桴鼓,妙不可言。

  误吞针 用磁石研末,以黄蜡熔化如丸,和豆大吞之。针共丸药从大便出。

  又法取虾蟆眼睛一只,水吞下,则针穿眼上泻出,甚是效验。

  误吞铜钱金银钗环之类 只以饴糖,多多服之,久则自出。又多啮胡桃肉,即消。

  附录

  选方

  升麻汤

   治喉中痛闭塞不通。

  升麻(一两) 木通(一两) 杏仁(五钱) 芍药(三分) 羚羊角(三分) 射干(三分) 络石(三分)

  上为末,每服三钱,竹叶七片,水煎温服。

  黄柏汤

   治尸咽喉闭塞生疮,及干呕头痛食不下。

  黄柏(炙五钱) 木通(一两) 升麻(一两) 玄参(一两) 麦冬(两半) 竹茹(三分) 前胡(三分)

  大青(三分)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煎去渣,入芒硝一钱,搅匀服。如鼻中有疮,以生地汁少许,滴入鼻中,日三五度,不计时候。如欲通利,加芒硝。不欲利者去之可也。

  一捻金方

   治咽喉走马喉痹,脑内生痈。

  雄黄 藜芦 牙皂(去皮子等分)。

  上为细末。先噙水一口,用药一米许,搐鼻中,即吐去涎,少时见效。

  射干汤

   治喉中如有物妨闷,善太息,口苦。

  射干 升麻 紫菀 百合(各五钱) 赤苓 桔梗(各三钱) 木通(一两)

  可为末。每服三钱,食后温服。如欲通利,加朴硝一钱。

  喉痹饮

   统治一切喉痹。

  桔梗 僵蚕 玄参 贝母 牛蒡子 荆芥 薄荷 天花粉 甘草 前胡 忍冬 灯心

  清灵膏

   专治喉癣。

  薄荷(三钱) 川贝母(一钱) 甘草(六分) 玉丹(二钱) 元丹(一钱) 冰片(三分)

  百草霜(六分)

  上为末。蜜调噙化,随津唾咽之。

  防风汤

   治唇生核。

  防风 黄芩 前胡 知母 干地黄 玄参 升麻 大黄(炒) 桔梗 本 甘草(炙) 麦冬 栀子独活(各五钱) 菊花(一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煎,于食后温服,日服三次。

  金丹

  (吹药上等) 统治一切喉症,消痰利肿如神。

  枪硝(一钱或八分) 生蒲黄(四分) 牙皂 分半 白僵蚕(一钱) 冰片(一分)

  上为极细末。瓷瓶收固,勿令走气。

  碧丹

  (次药)

  百草霜(匙半) 甘草灰(三匙) 冰片(五厘) 元丹(一厘) 玉丹(三分) 薄荷(去筋,多少合宜。)

  上为细末。瓷瓶收固。春夏薄荷多,玉丹少,秋冬玉丹多薄荷少。欲出痰,加制牙皂少许。凡喉痹初起,金丹不宜多用,其性善走,功能达内,轻症则不能胜药矣。碧丹消痰清热,祛风解毒,开喉闭,出痰涎最效。不比金丹迅利。凡喉痈乳蛾等轻症,祗用碧丹,重症金碧合用。初起碧九金一,吹过五管后,碧七金三。症重方用金碧各半。痰涎上壅时,金六碧四。因病之重轻,定药之多寡,无得疏忽,最宜斟酌。无痰莫浪用,此皆仙方禁剂也。

  再又效方

  碧丹(二分) 元丹(一厘) 薄荷(二分) 冰片(一分) 百草霜(五厘) 牙硝(三分) 甘草(一分)

  硼砂(五厘)

  共研细末,收贮勿泄气。

  制玉丹法

   明矾碎如豆大,入倾银罐内,火 不住手搅,无块为度。次用好硝打碎,徐徐投下十分之二三,又用官硼砂打碎,亦投下十分之三,少顷再投入生矾,俟烊化复如前,投硝硼,如是渐增,直待铺起罐口,高发如馒头样方止。然后驾生炭火炼至矾枯,用净瓦一片,覆罐上,片时,取出将牛黄真者少许,水五六匙和之,即以匙杪滴丹上,将罐仍入火,烘干取下,连罐并瓦覆在洁净地上,用纸盖好,再用瓦覆之,过七日,收取。选留轻松无竖纹者用之,佳。

  制元丹法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重楼玉钥续编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