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氏集验方 - (TXT全文下载)

,焙) 熟干地黄(二两,炒,焙) 真乌药(一两) 川五味子(一两) 附子(一两,炮,去皮脐) 白术(一两) 天麻(一两) 补骨脂(一两,炒) 葫芦巴(一两,炒) 茴香(一两,炒) 干淡木瓜(一两) 沉香(一分) 木香(一钱,面煨) 丁香(二钱,不见火)

  上件捣罗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临卧,米饮、温酒、盐汤下。

  卷第三

  鹿茸世宝丸

  诸虚不足,心脾气弱,腹胁胀急,肠鸣泄泻,腹疼,手足厥逆,顽痹,中满恶心,头疼怯寒,肢体酸痛,饮食少思,气短乏力,惊悸自汗,并能服之。用药如下:(鹿茸(酥涂,炙) 附子(炮,去脐) 白术(炒) 阳起石(烧赤) 椒红(炒,出汗) 成炼钟乳粉 苁蓉(酒浸,炙) 人参(去芦) 肉豆蔻(面裹,煨) 川当归(炒) 牛膝(去芦,酒浸一宿) 白茯苓 沉香 巴戟(去心,以上各一两)

  上件十三味,根据法修制,并为细末,次入钟乳粉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粒,盐饭饮或盐汤送下,食前,一日三服。

  卷第三

  五解散

  治伤风感寒,或内伤生冷,头目昏痛,身体壮热,胸膈不快,干呕恶心,怯风怕寒,体虚自汗。

  藿香叶(一两,去土) 人参(一两) 白术(一两) 半夏(一两,汤荡洗七遍) 甘草(一两,炒) 白茯苓(一两) 陈橘皮(一两,汤荡洗一次) 浓朴(二两,去粗皮,用生姜自然汁涂炙,紫色为度)

  上件同捣为粗末。每服五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七片,枣子二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卷第三

  育肠丸

  治远近一切赤白痢,实肠胃,进饮食。

  当归(一两) 肉豆蔻仁(半两,粟米炒,以黄为度) 诃子皮(炮,半两) 黄连(去须,一分) 乌梅肉(一分) 樱粟(半两,炒黄黑色)

  上为细末,炼蜜熟,丸大如绿豆许。每服十五丸,温陈米饮,食前。(平江辛太丞传。

  有加芎者尤妙。)

  卷第三

  硫附盐矾丸

  治经年久病,肠风下血不止,虚弱之甚者,一服见效。(以下二方,上官彦成驻泊传。) 附子(一两,炮,去皮脐,别杵为细末) 绿矾(四两,用瓶子盛,盖之,火 ,食顷候冷取出。

  入盐一合,硫黄一两,同矾研过,根据前入瓶子内,烧如食顷,候冷取出。再研令匀,为极细末。)

  上件二味,药末同合一处,令匀,以粟米粥为丸,如桐子大。每日空心用生地黄汁吞下,温酒米饮亦得,每服三十丸。

  卷第三

  治五种肠风下血。

  上厕粪前有血,名外痔。粪后有血名内痔。大肠不收名脱肛。谷道四面有 肉如奶,名奶举痔。头上有孔肠出,名漏。并皆治之。

  黄牛角腮(一枝,捶碎) 蛇蜕皮(一条,白者) 猪牙皂角(七茎) 穿山甲(一处,七十鳞) 刺 (一两,锉)

  上件五味,入瓷瓶子内,以黄泥封固,候干。先以小火烧,令烟出后,用大火 ,令通赤为度。取出摊开,候冷,捣罗为细末。患者先用胡桃一个,分作四分。一分临卧时,细研如糊,温酒下便睡,先引出虫。至五更时,以温酒调下药末三钱,至辰时,更进一服。久年,不过三服立效。

  卷第三

  比金散

  治肠风下血方,及治痔漏,又名立效散。(饶州周道太丞传。)

  皮(一个) 皂角刺(二两) KT 藤子(一个,去穣,锉碎,别碾为末) 猪牙皂角(一两) 白矾(半两) 除KT 藤子外,上四味入瓷瓶内,盐泥封固,候干,先以小火烧,令烟出,方用大火 ,令烟尽为度。取出,摊冷,杵,罗细末,入KT 藤子末和匀。每服一大钱,温酒调下

  卷第三

  治五种肠风痔疾

  饶州王康孺翰林传。

  凡下血,皆为肠风。粪后有血名内痔。粪前名外痔。大肠头出谓之脱肛。谷道四边有肉,谓之鼠奶痔。头上出血谓之漏。此方通治之。

  黄牛角腮(一个) 猪牙皂角(二两) 蛇皮(一条) 穿山甲(二两) 大附子(一个,炮,去皮脐) 当归(半两,炒) 叶(四两) 麝香(一钱) 皮(一个)

  上件,一处砂瓶内,用炭火 ,令通赤。取出于地上,用盆合定,四畔用土覆之,去火毒,然后捣罗为细末。患者先用胡桃肉半个研烂,同酒半盏,调药末二钱,服之便效。

  卷第三

  阿魏良姜丸

  治三脘气弱,中焦积寒,脾不磨,饮食迟化,吃物频伤,胸膈满闷,胁肋 刺,呕吐哕逆,噫醋恶心,腹胀肠鸣,心腹疼痛,噎塞膈气,翻胃吐食,饮食减少,悉能治之。(以下二方,上官驻泊传。)

  青皮(三两) 陈皮(二两) 良姜(二两) 红豆(二两) 桂(去粗皮,一两) 缩砂(去皮,二两) 蓬术(炮,二两) 草果子(去皮,二两) 干姜(炮,二两) 莱菔子(二两,炒)

  木香(二两) 砂(半钱) 阿魏(一分。并 砂用醋化,去砂石研)

  上和面,煮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粒,淡姜汤吞下,不拘时候,日进二服。久服大补益脾胃,空膈,令人能食,去寒湿,强中温暖。如素来有沉寒积冷,腹中时作疼痛,宜服之。或无此证,去 砂,常服温养中焦,有益脾胃。

  卷第三

  麋茸丸

  治妇人风虚劳冷,一切诸疾,或风寒邪气留滞经络,气血冷涩,不能温润肌肤。或风寒客于腹内,则脾胃冷弱,不能克消水谷。或肠虚受冷,大便时泄。或子藏挟寒,月水不调,乍多乍少,或月前,或月后,或淋沥不断,或闭不通。百节酸疼,头顶作痛,相应脐、腹、腰、腿痛,痹不仁,悉能主治,大补益元藏。绝忌羊肉,解药力。

  麋茸(火烧去毛,薄切酥涂,炙,四两) 当归(去芦,酒浸一宿,焙干,二两) 鹿茸(火烧去毛,薄切,酥涂,炙,二两) 鹿角胶(麸炒,二两) 大黑附子(炮,去皮脐,二两) 沉香(二两,不见火,好者) 肉苁蓉(酒洗,薄切,焙干,三两) 牛膝(去芦,酒浸一宿,焙干,二两) 熟干地黄(酒洗,焙干秤,三两) 赤石脂(一两,真者) 破故纸(酒浸一宿,炒,二两。一方有麝香二两) 阳起石(一两半,夜间用瓷罐子盛,以酒二升,煮一宿,水洗,焙干,乳钵研如粉)

  上十二味,同为细末。用酒蜜各等分,熬成稠膏子,搜和成剂,入木臼内,杵三千余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粒、渐加四十粒至五十粒,温酒盐汤吞下,空心,日午服之。(法,酒二十两,蜜二十两,慢火同熬成膏子丸。)

  卷第三

  人参大温中丸

  治三焦不顺,脾胃积冷、心腹大痛、呕逆恶心,两胁刺痛,胸膈满闷,腹胀肠鸣,泄泻频并,温脾暖胃。(婺州李麾翰林传。)

  人参(去芦头,一两) 白术(一两,锉) 陈橘皮(去白,一两) 紫苏子(拣净,一两)

  高良姜(一两,锉) 官桂(去粗皮,一两) 川干姜(五钱,炮)

  上件七味,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一两作十丸。每服一丸,煎生姜汤嚼下,不拘时。

  卷第三

  水陆二仙丹

  取鸡头去外皮,取实连壳杂捣,令碎,晒干为末。复取糖樱子,去外刺并其中子,洗净捣碎,入甑中蒸令熟。却用所蒸汤淋三两过,取所淋糖樱汁入银铫,慢火熬成稀膏,用以和鸡头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盐汤下五十丸。久服固真元,悦泽颜色。括苍吴寅仲,久服有奇功。(此药稍闭,当以车前子末解之。)

  卷第三

  神应乳香丸

  治诸般恶痢,腹中搅刺,日夕频并,危恶不瘥。

  安息(一分,酒浸,晒三日,去滓,研为膏) 诃子(一钱) 乳香(一分,酒少许,化开,晒三日,再用火焙熔令干,研为末) 没药(一分,研为末,用安息香膏子和匀,用生杏仁不以多少,烧令烟出,上焙膏子,一日,干为度)

  上件四味,研为细末,滴水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七丸,乳香汤下,空心食前,日三服,加至三五十丸。不忌毒物,其效如神。

  卷第三

  神妙驱风散

  治风毒上攻眼目,涩痒疼不可忍者,或上下睑 赤烂,浮翳,瘀肉侵睛。(出王氏《博济方》。)

  五倍子(一两,槌破,去尘土) 蔓荆子(一两半,洗,令净)

  上二味,同杵为末。每服二钱,水二盏,铜石器内煎及一盏,澄滓,热淋洗。留滓二服,再根据前法煎淋洗。大能明目,去涩痒。

  卷第三

  虚风丸

  治大人小儿一切风虚昏眩、神志不爽、心气不宁、手足搐跳,睡卧不稳。

  麝(一钱) 五灵脂(为末,银器内,炒烟尽为度,秤一两) 白附子(真大者,炮烈,半两) 天南星(大者,炮,去皮脐,一两) 乌蛇(只用项后肉,去皮,酒浸一宿,干,秤一两) 蟾头(一个,大者,炭火烧,烟将尽取出,不令成灰) 赤脚蜈蚣(三条,全者,酒浸一宿,焙干)

  上除麝处,同为细末,绝细,再入麝同研匀,以醇酒作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一丸,不拘时候,或二丸,以人参汤、麝香汤嚼下,或温酒亦得。治小儿慢惊极妙。

  卷第三

  四斤丸

  壮筋骨,治脚膝疼痛。

  宣木瓜(去穣,切,焙干,秤) 牛膝(去芦头,寸锉,焙干,秤) 苁蓉(洗,块切,焙干,秤) 天麻(细锉。以上各半斤)

  上件用无灰酒五升浸,春浸五日,夏浸三日,秋浸五日,冬浸十日。日足取药焙干,加附子二两,虎骨一两。虎骨细镑,附子炮,去皮尖。同为细末,用浸药酒煮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或盐汤下,空心食前服。(虎骨须用酥炙令苏。)

  卷第三

  妙应丸

  治妇人血经不调,月事湛浊,加之惊忧,遂发 疟,后汗出过多,损耗气血。常服滋暖子宫,调血养气。(池州徐学谕传。)

  当归(去芦头,二两) 延胡索(去土,一两) 泽兰(取叶,一两半) 白芍药(雪白者,一两) 肉桂(去粗皮,一两,不见火) 牡丹皮(去骨,一两) 川芎(一两) 木香(半两,不见火) 石斛(去苗,一两) 川姜(一两,炮) 熟干地黄(净冼,薄切,焙干秤,二两)

  上件修制了,焙干捣罗为末,醋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粒,用温酒或米饮吞下,空心及晚饥服之。

  卷第三

  丁香草果散

  治大人小儿脾虚发热及潮热,他药不能治者,服之如神。(余真州传。)

  丁香(一钱半,拣辛辣者) 草果(三个,面裹煨,面烈为度) 麦门冬(半两,去心,汤洗) 人参(二钱) 茯苓(二钱半) 半夏(二钱,姜制) 甘草(二钱,炙) 淡竹叶(数叶)

  上为粗末,分作六服。用水一盏半,姜三片,枣一个,煎七分,去滓,不拘时服。小儿加陈皮二钱,去穣。

  卷第三

  神仙透空丸

  治男子妇人偏正头痛,恶心,产后体虚伤风,憎寒头痛,洗头沐浴伤风,壮热头痛,痰厥头痛,肾厥头痛,虚眩,项筋紧急,应一切头痛。(江州陈太丞传。)

  天麻(一两,洗) 香白芷(一两) 半夏(一两,生用) 天南星(一两) 干姜(四钱,生用) 川芎(二两,洗) 地龙(半两,锤洗,去土净) 川乌(一两,生用,去皮尖) 草乌(一两,生用,去皮尖) 细辛(半两) 甘草(二两,生用) 白附子(半两)

  上为细末,以药末一两,入白面一两,用新汲水搜和为丸。每一两分作十丸,于新板上排定,日内晒之。如合,须是伏中合。

  卷第三

  沉香荜澄茄汤

  治腰腿间寒湿作痛。(饶州雍医传。)

  沉香(半两) 南木香(四钱) 丁香(四钱) 檀香(四钱) 荜澄茄(半两) 片子白姜黄(半两) 陈橘红(三钱) 青皮(去白,三钱) 粉大甘草(七钱) 藿香(去净土,四钱) 白豆蔻仁(半两) 天台乌药(半两) 人参(半两) 缩砂仁(三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二钱,入盐点服。

  卷第三

  神功散

  灸结胸伤寒,不问阴阳二毒,只微有气者,皆可灸,下火立效。

  黄连(七寸,为末) 巴豆(七粒,去皮,新瓦上出油)

  二味拌匀。令患人仰面卧,先用三斡耳和艾一炷,如中指大,更用三斡耳子,先着在患人脐中,后安艾炷其上,只一炷,觉脐腹间有声,即便汗出而愈。

  卷第三

  治风乌荆丸

  川乌头(一两,炮,去皮) 荆芥穗(二两)

  上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酒或熟水下。有疾,食空时,日三四服。无疾,早晨一服。少府郭监丞,少病风搴搐,颐颔宽 不收,手承颔,然后能食。服此六七服即瘥,遂长服之。以五十余年,年七十余,强健,须发无白者。此药疗肠风下血尤妙,累有人得效。下血人服此而瘥者,一岁之内数人。

  卷第三

  乌金散

  治冒暑闷乱,不省人事,欲死,及发燥引饮无度,咽中痰涎不下。

  不蛀皂角(一斤,刮去皮,猛火炙,令成麸炭,仍须存性,不可使成白灰也。秤三两)

  甘草(一两,炙)

  上同为细末。以新汲水或温熟水,调三大钱立瘥。此药神妙,不可具述。

  卷第三

  良姜汤

  治阴寒积冷、心腹大痛、呕逆恶心、手足厥冷,心胸不快,腰背疼痛。(婺州李麾翰林传。)

  高良姜(一两,锉碎,炒) 官桂(一两,去皮) 当归(去芦头用,一两,锉,炒) 干姜(一两,炮) 人参(一两,去芦头) 吴茱萸(七钱半,炒) 白茯苓(一两) 附子(半两,炮上为细末。每服二大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膈空服。

  卷第三

  治气块刺痛

  暮夜即作,至不可忍,多因气中伤冷所致,久而不治。妇人尤宜服之。(以下二方,信守孟郎中充传。)

  鳖甲(去裙并膜,醋炙,半两) 当归(去尾,一两) 木香(半两) 青橘皮(去白,一分)

  枳实(半两) 人参(半两) 京三棱(半两) 没药(一分,研) 血竭(一分,研) 槟榔(一分) 半夏(二钱,生用)

  上为细末,醋煮稀糊,丸如绿豆大。不计时,白汤下十五粒,遇大府通利且止。若气发作,大府不通,即加至五十粒,以通为度。此病须是服此药,令气块消。然不可骤然多服,须待积久消磨。每日且只一二服,觉得气消不痛,却只一日一服,或三日、二日一服,仍旋服后面散子以补气。

  卷第三

  常服散子

  人参(半两) 黄 (半两) 当归(半两) 白术(一分) 木香(一分) 陈橘皮(去白,一分) 甘草(二分,炙) 青橘皮(去白,一分) 沉香(一分)

  上为细末。每服三四钱匕,水一煎,姜二片,同煎,取七八分,不计时服。遇气痛时,每服添枳实末一二豆许。

  上陈侍御宜人,尝因不喜悦中食柑,自后遂苦心腹痛,久之腹中结块,遇痛作时,往往闷绝,移时方苏,而常在夜间。是时,侍御作辟痈博士,京师医者皆不能治。有斋生蜀人史堪载之者,医闻一时,乃处此二方服。

  一两月间,遂去根本。后二十余年,复因忧悒,此疾似欲再作而已,微痛即再合服之,数日而愈。

  卷第三

  治妇人产后胎衣不下

  乡人万应之秘校传。

  凡产,有产后胎衣不合,诸血奔入,久而血上冲心,遂致不救者。有产前失血过多,胎衣干涩不下者。庸医不晓,例以破血药治之,不知血尽转涩,遂终不救。旧有产妇胎衣不,呻吟痛楚,声不可闻,忽有人教之,用苎麻浸水两大碗,服之,实时呕吐,胎衣便下,遂得更生。

  卷第三

  安肾丸

  治本气怯弱,筋骨无力,或时疼痛。(信州李谅驻泊传。)

  熟干地黄(洗净,焙干,一两) 牡丹皮(半两) 附子(炮,去皮尖,半两) 金钗石斛(半两) 破故纸(炒,半两) 山药(半两) 肉桂(半两,去皮秤) 白蒺藜(炒,去刺,半两)

  巴戟天(去心秤,一两) 肉苁蓉(酒浸一宿,一两。切,焙) 白茯苓(半两,去皮秤) 泽泻(微炒,半两) 萆 (半两) 白术(半两)

  上件为细末,用炼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四十丸,用温酒或盐汤送下,食前空心服。

  卷第三

  神授散

  治伤折内外损。(予屡用之甚验。)

  川当归(半两,洗净,别捣) 铅粉(半两,洛粉最上) 硼砂(二钱)

  上同研细。每服二钱,浓煎苏枋汁调下。若损在腰以上,先吃淡面半碗,然后服药。在腰以下,先服药,后吃面,仍不住呷苏枋汁。更以糯米为粥,入药二钱,拌和,摊在纸上或绢上,封裹损处。如骨碎,则更用竹木夹定,外以纸或衣物护之。沈存中云,长安石使君,一日在 中,忽有呼其姓第,回顾不见。明日过市,复闻呼声,曰:我无求于人,以尔有难,特来救尔。石谢之,欲下马与语,其人止之,褫衣领中出一书,曰:有难即用。稠人中遂引去,石归视,乃此方也。石到京师,趋朝立马右掖门外,为他马所KT ,折足堕地,又为

  卷第三

  普救散

  治四时伤寒、浑身发热、四肢疼痛、头重眼疼,不问阴阳二证,并皆治之。(永平庞知监施此药。)

  苍术(一斤,米泔水浸三日,切,焙干) 干葛(半斤,切,焙) 甘草(四两,炙赤色,切细)

  上为粗末。每服二大钱,水一中盏,煎至七分,去滓,热服。如要出汗,加连根葱白二寸同煎,并两服,滓再煎一服,不拘时候,仍用沙铫,不得犯铜铁器。(初发伤寒宜下,此药汗后勿服。)

  卷第三

  治喉口热毒至甚

  咽喉胸膈,内连心肺疼痛,饮水不下,气不能出,死在须臾,名曰马闭。(绕州上官医传。)

  巴豆(七粒,去壳膜,研如泥)

  上以坏子一钱,同研成膏子。每用一字许,醋煎皂角汁,调令稀稠得所,将鹅毛蘸药,扫于喉间,良久,咳唾出脓血或涎数升,然后用第二法。其法白矾飞过,白僵蚕微切,各半两,为细末。每服半钱,新汲水调下。

  卷第三

  肉豆蔻汤

  治胸膈痞塞不快,脾胃有伤。(景卢传。)

  肉豆蔻(炮) 草果子(去皮) 石菖蒲 干木瓜 良姜 干姜 浓朴(姜炙) 甘草(炙,各一两)

  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一钱,盐汤点服。

  卷第四

  治舌衄。

  二方出方氏《泊宅编》。

  槐花上炒为末掺之。昔有士人,无故出血,仍有小穴,医者不晓何疾,偶曰此名舌衄,用此而愈。

  卷第四

  治舌肿。

  蒲黄上为末掺之,须真者佳。一士人沿汴东归,夜泊村步,其妻熟寐,撼之,问何事,不答,又撼之,妻惊起视之,舌肿满口,不能出声。急访医,得一叟负囊而至,用药掺,比晓复旧,问之,乃蒲黄也。

  卷第四

  治汤火伤。

  大黄上捣碎。调以美醋,敷疮上。《夷坚志》云:金山修供神,怒庖人不谨,渍其手镬中,痛楚彻骨,号呼欲死,神授此方遂愈。

  卷第四

  苁蓉丸

  暖水藏,明目。(京师老李画传。寻常眼药多凉,非水藏之便。)

  苁蓉(二两,酒浸一宿,焙干) 巴戟 枸杞子 菊花 川楝子(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粒,温酒或盐汤下,空心,食前,临卧。

  卷第四

  治干癣

  (以下八方景卢传。)

  樟脑(一钱) 白矾(半钱,生用) 雄黄(半钱)

  并细研,以生姜自然汁、酽醋各少许,磨羊蹄菜根如手指大二寸许,调药擦敷。止有食顷痛极,不过三次见效。

  卷第四

  治淋。

  皂角刺(烧,存性) 破故纸(等分)

  为细末。红酒或无灰酒调下。

  卷第四

  治沙石淋。

  定磁末,罗细,以生地黄槌碎,同煎。如熟水,时时饮之。

  卷第四

  治毒蛇伤

  (屡试如方。)

  香白芷为末,麦门冬水调饮。仓卒时,新汲水亦可。

  卷第四

  治冷积降气,宽膈逐痰

  橘皮去穣,取红一斤,甘草、盐各四两,水五碗,慢火煮干,焙,捣为末,点服。

  卷第四

  补益治漏,秘精丸

  大附子(炮裂,去皮脐) 龙骨( ,通赤) 牛膝(酒浸一宿,焙) 肉苁蓉(酒浸一宿,焙) 巴戟(去心) 菟丝子(酒浸三宿)

  上等分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空心,温酒或盐汤下三五十粒。甚者,日午再服。小便如米泔者,不过十服。

  卷第四

  治伤折骨碎

  此方用之甚验。

  大鳔胶一味,碎锉,用无灰酒煮烂如粥,逐旋抄吃,极苦硬,须强进之,以多为度,每二两或四两为一服,伤甚者,不过半斤。

  卷第四

  治疝气偏坠

  牡蛎(火 ) 良姜上二味为末。用津唾调涂之,立消。

  卷第四

  乌金散

  专治痔疾,神验。(以下五方,饶州王康孺翰林传。)

  黄牛角腮 乌金子 五倍子 紫河车 威灵仙 枳壳上等分,入瓷瓶内,用白雄鸡粪和黄泥固济,上留一窍子,炭火 ,烟尽为度。取出地上,出火气,为细末。每服三钱,空心酒调下。

  卷第四

  倍苓丸

  治肠风下血。

  槐花(六两) 五倍子(三两) 五灵脂(三两)

  上件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

  卷第四

  治风毒瓦斯眼

  连眶赤烂,洗眼神妙。

  白沙蜜(二两) 乳香(通明者,一皂子大,温水浴过) 好黄丹(抄半钱)

  上一处,于砂石器内,或银器内,用慢火熬令焦黑色,滴在水中不化为度。每用两黑豆大,沸汤浸洗眼。药成,露一宿方好。

  卷第四

  治腰痛。

  五加皮上不拘多少,为细末,如梧桐子大,酒煮面糊为丸。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

  卷第四

  秋石丹

  治男子妇人虚劳瘦。

  秋石(一两) 干山药(一两)

  上为末,别以酒调山药为糊,如梧桐子大,又以干山药为衣。每服二十丸。(温酒米饮任下。)

  卷第四

  治诸痫

  道人黄大成传。屡用之如方。

  鸭舌胆矾( ,存性)

  上为细末。每发时,用一字,以笔管吹入鼻内,涎出即愈。

  卷第四

  治豆疮倒入肉

  景卢传。

  人齿一个,(不以久近)。烧成灰。用 猪尾血调和了,入酒小盏同服之。窦永仲教授,年六岁时生疮,为邻近焚花所触,尽 入肉、诸医束手,母已发声哭。亲戚刘知县说此方,才饮酒了,元疮随手如故。(予见《沈存中良方》亦载此,用人齿三五枚,炙黄,为末,乳香汤调下,温酒亦得。)

  卷第四

  治喉闭

  陈子范教授传。

  皂角(半锥)

  上挝为末。用醋一碗,就锅内煎数沸,以帛滤滓,令病患服之。

  又方。(高逢辰制干传。)

  麻油(少许,生油)

  上以箸绞油生沫。即以油沫饮之。

  卷第四

  治腰痛

  以下二方,孙仲益尚书传。

  芸薹子上用米醋研,调敷疼处。

  卷第四

  治肠风

  橡斗子上以干大枣置橡斗子中,以面裹,火炮,碎为末。用陈米饮作一服。

  卷第四

  疮药方

  饶州十七里李家传,甚妙。

  丛竹壳 野油麻叶 陈屋茅 百合花(干者) 猫儿骨以上烧灰,入轻粉,和麻油调涂。

  卷第四

  治癣

  羊蹄根(切作片)

  上至五更初,先以布揩癣上,即取羊蹄根、烂嚼,止用汁涂,后以其片揩之,将冷水嗽口及洗手。初用药时,忌不得语,欲气勿泄也。

  卷第四

  接骨方

  牡蛎(少许)

  上为末。用糯米粥调之,涂其上,欲以沙木板夹之即愈。

  卷第四

  治漏疮

  高逢辰制干传。

  麝香 腊茶上等分,为末。干敷。

  卷第四

  治外风入疮口肿毒方

  全蝎(一个) 白僵蚕(三个,去丝) 蝉蜕(三个)

  上为细末。裂葱汁调涂即愈。

  卷第四

  癣药

  白矾(飞过,一两) 黄丹(半钱) 白药子(半两)

  上为细末,旋掘羊蹄根独脚者,(一根者是)。取自然汁调药。先用布擦癣,微破,用药敷之。

  卷第四

  治喉闭

  郭廷圭知县传。

  白矾(一斤。好者) 好酒(一斤,无灰)

  上同熬,以酒尽为度,入合子,临时用之。

  卷第四

  治盗汗

  防风(细切)

  上为细末,浮麦煎汤服之。婺州汪伯敏将仕云,尝见周仲恭尚书言,旧有盗汗之疾,每至大屋,则肢体凛然,须以帏幕遮护,后得此方遂愈。

  卷第四

  治伤风

  五积散 败毒散上以二药合煎服之。盖五积性温、败毒稍凉,服之无不效者。

  卷第四

  治脚肿

  四物汤 小续命汤上以二药同煎。章谧静之节推云,尝有人猝患脚肿,服此遂愈。

  甘豆汤 治脚肿。

  黑豆上同煎汤服之。郭镇廷圭知县云,昔年太学士人,围闭中,多患脚肿,至腹则死,前后如此者非一人。后有施此方,服之皆愈,盖神方也。

  卷第四

  灸劳法。

  以肚脐相对,取背脊骨灸之,甚妙。

  卷第四

  治头风头痛。

  人中白 焰硝(各一两)

  上用水一碗,无灰皮纸滤下,研细,重汤煮过,再研,入少脑子。每用少许,以斡耳子搐入鼻中即愈。襄阳府胡急脚,专货此药,积钱至数万缗。秘惜不传,上官医以计得之。

  卷第四

  茶牙汤

  治偏正头疼,恶心呕吐不止者。

  细茶牙(一两) 生草乌(半两,去皮尖) 细辛(半两)

  上为粗末。每五钱,水二盏,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洪氏集验方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