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百问 - (TXT全文下载)
细香墨(半两别研) 朱砂(半两别研) 金箔(二百片为衣)
上将前六味同为细末。后四味研细合和。用井华水一盏。研墨尽为度。将墨汁搜和。杵臼内捣五百下。丸如弹子大。金箔为衣阴干。每服一粒。食后临卧。生姜自然汁磨化。入热酒服。再以热酒随意多少饮之。就无风暖处卧。衣被盖覆。汗出即瘥。病小者。每粒分作二服。忌发风物。孕妇不可服。
黄牛丸。治风狂。喜怒不常。或欲狂走。
白龙骨(烧) 铁粉(研) 茯神 人参 黄连 铅霜 犀角(屑) 防风 朱砂(各一两研) 牛黄(一钱研) 远志(一两去心) 龙脑(一钱研) 甘草(半两炙) 麦门冬(一两半去心)
上为细末。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熟水送下。不拘时服。
祛邪散。治颠邪恶候。
白矾(三两生研) 黄丹(半两)
上为研细。用桑柴于瓦中烧一伏时。服半钱以乳香汤下。不拘时。
小柴胡加地黄汤。方见三十五问。每服五钱。水二盏。姜五片。枣二枚。煎八分。去滓温服。
来复丹。治产后热入血室。如见鬼神狂语者。方见三十五问。以醋汤下十来服。
第三十七问 病有一臂痛有两臂俱痛
答曰。臂痛有数证。有因寒而得之者。或因伏痰者。有形寒饮冷伤肺者。有汗出伤阻者。夫肝主诸筋。肝经虚弱。风寒入伤。与气血相搏。筋寒则急。上连两臂俱痛。宜服醒风汤理气汤主之。若或左或右。痛不能举臂者。此繇伏痰在内。中脘停滞。脾气不能流行。止与气搏。流伏于左则左痛。在右则右痛。若右臂痛深连于骨。如斧槌。其气自嗌已下至脐。左右气不相通彻。其痛发时。气上奔急。令人闷绝。肌肉日消。浆粥不下。心中烦闷。此繇形寒饮冷。肺被寒结留滞于右边。若无故一臂无力。痛不能举。袭袭似汗。偏阻一边。肌肉时复掣痛。或有不仁。手不能近头。久成偏枯。宜服百风汤主之。
百风汤。治四肢垂曳。骨节疼痛。(又名省风汤)
独活(三钱) 芎 防风 当归 桂心(各二两) 茯苓 附子 细辛 天麻(一两) 干蝎(炒) 甘草(一两)
上为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七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茯苓丸。治伏痰臂痛。
茯苓(一两) 半夏(二两) 枳壳(去穣麸炒半两) 风化朴硝(一分)
上为细末。姜汁煮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姜汤下。
理气汤。治痰饮臂痛。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姜五片。煎一盏。去滓食前服。
第三十八问 妇人渴病与三消之病同异
答曰。夫渴之为病一也。推其受病之源。所得各异。指迷方论消渴之病。自来有二。多缘嗜欲太甚。自为虚寒。服五石汤丸。猛烈燥药。积之在脏。遂至精血枯涸。又久饮酒者。酒性酷热。熏蒸于脏肺。是致津液耗竭。渴乃生焉。妇人之渴。多因损血。血虚则热。热则能消饮。所以多渴。故与男子之病有异也。
柏子仁汤。滋养营卫。调心顺气。亦治上焦虚热。烦燥口苦。四肢倦怠。津液内燥。服之效。
新萝参 黄 茯神 栝蒌根 天门冬(去心) 麦门冬(去心) 甘草(各一两) 北五味(半两炒) 柏子仁(半两) 熟地(二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枣三枚。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辰砂聚宝丹。治心肺积蕴虚热。口苦舌干面赤。大便渗泄。肌肉瘦瘁。四肢少力。精神恍惚。又治消渴。消中。消肾。三焦留热。
铁粉(三钱半) 牡蛎(三钱半) 辰砂(半两) 栝蒌根(半两) 黄连(二钱半) 金银箔(各五十片为衣) 知母(三钱半) 新萝参(半两) 白扁豆(汤浸去皮取末半两)
上件栝蒌根末等五味。同前药末。用生栝蒌根去皮。取汁一盏。白沙蜜一小盏。同银器中炼七八沸。候冷。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麦门冬汤放冷送下。食后。一日之间三服。
第三十九问 腰痛如折
答曰。腰者。肾之外候。足太阳经之所流注。若痛连小腹。不得俯仰。 短气。此繇肾气虚弱。劳伤过度。风冷乘之。有所不荣。故腰痛也。内经云。腰者。肾之腑。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若妊娠腰痛者。其胎必堕也。
杜仲散
杜仲(去皮杵烂酒浸一宿焙一两) 官桂 牡丹皮(各一两)
上为细末。温酒调二钱。不拘时服。
当归丸
当归(切洗三两) 水蛭(炒三十枚) 桃仁(去皮研三十粒)
上为细末。酒煮糊丸如桐子大。温酒下十丸。未愈。加至三十丸。
肾着汤。治身体重。腰冷痹。如坐水中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从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而得之。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带五贯钱重者。
甘草 干姜(各二两) 茯苓 白术(各四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去滓温服。不拘时。
第四十问 妇人面多生黑与黑子
答曰。黑 黑子者。皆生于面上。本是二证也。五脏六腑之经。血华充于面。或痰饮渍脏。
或腠理受风。致血气不和。或涩或渴。不能荣于皮肤。故变生黑 。若黑点凝聚。谓之黑子。若生而有之者。非药可治也。
洗风散。治面上游风。或瘾疹。或风刺。或黑 。
茺蔚草 晚蚕沙 赤小豆 黑牵牛 白芷 本 僵蚕 白附子 草乌头 白蔹 蔓荆子
上件等分为末。每一钱澡面用之。
第四十一问 身目黄
答曰。黄胆之病。皆属于脾。脾属土而色黄。湿胜则土气不流。瘀热郁发。则真色见矣。大抵黄胆本得之于湿。湿热相搏。身必发黄。若先有流热。后有湿气者。先治其热。栀子柏皮汤。茵陈五苓散主之。或先感其湿。后加其热者。先去其湿。五苓散。瓜蒂散主之。亦有因冷气痞结于脾阴。湿郁而为黄。先泻其痞。半夏泻心汤。枳实理中汤主之。然后利其小便。若病患一身面目悉黄。四肢微肿。胸满不得卧。汗出如黄柏汁者。此繇大汗出。猝入水中所致。谓之黄汗。宜苦酒汤。若非湿热所郁。妇人面萎黄者。亡血之过也。宜服地黄散。滋阴养血丸。(方见第三十问)
苦酒汤。
黄 (五两) 芍药(三两) 官桂(三两)
上为 咀。每服五钱。水盏半。苦酒半盏。煎一盏。去滓温服。不拘时。
地黄散。治妇人血少。气多寒。面色青白。
地黄 干姜(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不拘时。
茵陈五苓散。
猪苓(去皮) 茯苓 泽泻 白术(各一两) 官桂(去皮五钱)
上为细末。以茵陈一分。水一盏。煎七分。去滓调服。加盐点妙。
瓜蒂散
瓜蒂 赤小豆 秫米(各一两)
上为细末。粥饮调下半钱。以吐为度。
柏皮汤
柏皮(三两) 栀子(二两) 甘草(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八分。去渣温服。
第四十二问 阴崩阳崩何以别之
答曰。夫血气之行。外行经络。内荣腑脏。皆冲任二脉之所主也。倘若劳伤过度。致腑脏俱伤。冲任经虚。不能约制其血。故忽然暴下。谓之崩下。经云。三焦绝经。名曰血崩。受热而赤者。谓之阳崩。受冷而白者。谓之阴崩。其白者形如涕。赤者形如绛。黄者形如烂瓜。青者形如蓝色。黑者形如 血。是谓五崩也。(当与第六问兼看)
阳崩胶艾汤。治妇劳伤血气。冲任虚损。月水过多。淋漓漏下。连夕不断。脐腹疼痛。
阿胶(炒) 川芎 甘草(各二两) 艾叶 当归(各三两) 白芍 熟地(各四两)
上为饮子。每服三钱。水一盏。煎六分。去滓热服。空心食前。甚者连夜并服之。
黄芩散。治崩中下血。
黄芩为末。每服一钱。烧秤锤酒调下。崩中多是止血药。此法治乘阴。经所谓天暑地热。经水沸溢者也。
阴崩固经丸。治妇人冲任虚弱。月候不调。来多不断。淋漓不止。
艾叶(醋炒) 鹿角霜 伏龙肝(各等分) 干姜上为末。溶鹿角胶和药乘热丸。梧桐子大。食前淡醋汤下五十丸。
赤龙丹。治崩漏不止。余血作痛。
禹余粮( ) 乌贼骨 鹿茸(酒炙) 龙骨 干姜 当归 石燕子( ) 阿胶(炒)
上等分为末。酒醋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下。艾醋汤亦得。
第四十三问 眠卧多汗
答曰。盗汗者因眠卧而身体流汗也。此繇阳虚所致。久不已令人羸瘦。心虚不足。亡津液故也。诊其脉虚弱细微。皆盗汗脉也。
大建中汤。治热自腹中。或从背膂。渐渐蒸热。或寐而汗。日渐羸瘦。
白芍(六两) 黄 远志 当归 泽泻(各三两) 龙骨 人参 甘草(炙各二两) 吴术(一分)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擘破。入饴少许。煎一盏。食前温服。
黄 饮子。治妇人血气不足。夜间虚乏。有汗倦怠者。
黄 五味子 当归 白茯苓(各半两) 白芍 远志 麦子(一方用麦门冬) 人参吴术(各一分) 甘草(三铢)
上 咀。每服三钱。水盏半。姜三片。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神验。
加味理建汤。治男子妇人夜多盗汗。并便浊者。此方昌国州方顺斋传到。经验。
干姜 吴术 人参 黄 白芍 肉桂 甘草 牡蛎 浮麦 当归
上件 咀。每服水二盏。姜五片。枣一枚。煎八分。食前热服。渣再煎。
第四十四问 左胁痛如刀刺不得喘息
答曰。肝居胁之左。以藏血。针经云。邪在肝。两胁痛。巢氏云。左胁偏痛者。繇经络偏邪。客于旁之故也。人之经络。旋环于身。左右表里皆周遍。若血气调和。不生虚实痛证。或偏者邪伤之也。其左胁痛如刀刺者。则知其邪偏客于左也。甚者不得喘息也。
醋煎散。治妇人血气腹胁刺痛。
良姜(一两) 当归 肉桂 白芍 陈皮 乌药(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醋各半盏。煎七分。通口服。
趁痛散。治血气刺痛。起于一边。或左或右。行环上下。或在肌肉之间。如锥刀所刺。其气不得息。
莪术 官桂(各一两) 槟榔(半两) 芫花(醋炙) 附子(各一两) 细辛(半两)
上为饮子。每服三钱。水盏半。煎七分。去滓温服。姜枣同煎。
第四十五问 积聚之病何以别之
答曰。积聚者。繇阴阳不和。腑脏虚弱。受其风邪。搏于腑脏之气所为也。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生。然阳化气。气属于六腑。阴成形。形主于五脏。阳则动而不息。故聚者。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故谓之聚也。阴则定而守住。故积者。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乃谓之积也。积脉阴沉而伏。象阴体之沉静。聚脉阳浮而动。法阳性之浮高。然积病有五。随其五脏相传而生焉。经云。在肝则曰肥气。在心则曰伏梁。在脾则曰痞气。在肺则曰息贲。在肾则曰奔豚。故曰积聚之病。此可别也。
鳖甲丸。治小腹中积聚。大如七八寸盘面。上下周旋。痛不可忍。
鳖甲 官桂(各一两半) 蜂房(半两) 川椒 细辛 人参 苦参 丹参 沙参 吴茱萸(各十八铢) 虫 干姜 牡丹皮 附子 水蛭 皂角(一本牛白角腮) 当归 赤芍 甘草 防葵(各一两) 蛴螬(二十枚) 大黄 虻虫 玄参(十八铢)
上为细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七丸。温酒下。日三服。加之。以效为度。
没药散。治妇人一切血气脐腹撮痛。
血竭(别研) 肉桂 当归 蒲黄 红花 木香 没药 玄胡索 干漆(炒令烟出尽) 赤芍(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食前。
紫金散。治妇人血气不和。血块疼痛。常服暖子宫。通经络。
橘红 枳壳 肉桂 玄胡索 甘草(炙各一两) 紫金牛(五两一本紫金皮) 当归(酒浸一宿焙干锉) 香附(炒去毛各三两) 南木香(半两生)
上为末。妇人室女月水不调。久闭羸瘦。苏木煎汤调下。白鸡冠花末煎酒调下亦得。每服一匙。常服安胎养气。临产横逆。葱白煎酒下。血气胀满。催生下死胎。煎枳壳酒下。地榆末煎酒下亦得。产后血运。头旋中风口噤。恶证发动。虚肿。豆淋酒下。产后恶血不止。血海衰败。赤白带下。胞漏。棕榈灰酒下。绵灰亦得。胎气绞刺。肋胁腹肚疼痛。炒姜酒下。心气不足。陈皮汤下。产后败血停积。攻刺腰痛。无灰酒下。日午临睡三服。忌生冷淹藏毒鱼。
第四十六问 身体常瘙痒
答曰。身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而俱往来。在皮肤之间。邪气散而不能冲击为痛也。故但瘙痒也。仲景云。痒者名泄气风。久久成痂癞。亦繇体虚。受风邪之所致也。
胡麻散。治脾肺风毒。攻冲遍身。皮肤瘙痒。或生疮疥。或生瘾疹。用手搔时。浸淫成疮。久而不瘥。愈而复作。面上游风。或如虫行。紫癜白癜顽麻等风。或肾脏风。攻注脚膝生疮。并宜服之。
胡麻(三两) 苦参(二两) 何首乌(二两洗) 甘草(炙半两) 荆芥(三两) 威灵仙(一两半)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薄荷汤茶点。食后服。或酒调蜜汤点亦得。服此后频频洗浴得出汗而立效。
苦参丸。治心肺积热。肾脏风毒。攻于皮肤。时生疥癞。瘙痒难忍。时出黄水。及大风手足烂坏眉毛脱落。一切风疾。并皆治之。
参苦(四两) 荆芥(去梗三两)
上为细末。水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好茶吞下。或荆芥汤。食后。
第四十七问 夜与鬼交
答曰。人有五脏。脏有七神。脏气盛则神强。外邪鬼魅不能干犯。若摄养失节。而血气虚衰。鬼邪侵损。故妇人梦中多与鬼魅交通。其状不欲见人。如有对忤。并独言独笑。或时悲泣者。是也。其脉来迟。或如鸟啄。颜色不变。皆邪物病也。说今宫中人。尼师。寡妇。曾梦中与鬼魅交通。邪气怀感。久作 瘕。或成鬼胎。往往有之。
茯神散。治妇人风虚。鬼神交通。妄有所见闻。语言杂乱。
茯神(一两半) 茯苓 人参 菖蒲(各一两) 赤小豆(半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六分。去滓温服。食前。
治女人与鬼神交通。独言独笑。或悲或思。或讴谣恍惚。
松脂(三两炒) 雄黄(一两研末)
上二味。用虎爪搅匀。丸如弹大。夜内。笼中烧之。令女裸坐笼上。彼急自蒙。唯出头耳。过三熏即断。
秦丞相炙法。狐魅神邪。及癫狂病。诸般医治不瘥者。以并两手大拇指。用绿丝绳急缚之。灸三壮。艾着四处。半在甲上。半在肉上。四处尽绕。一处不烧。其疾不愈。神效不可量也。小儿胎痫惊痫。一根据此法灸之。一壮炷如小麦。妊痫亦妙。黄帝灸法。治疗神邪鬼魅。及癫狂病。言语不择尊卑。灸上唇里面中央肉弦上一壮。炷如小麦子大。用钢刀决断更佳也。
第四十八问 大小便不通
答曰。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传者。传其不洁之物也。上与肺合。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化者。化其溲便之泄注也。内与肾合。或脏腑不和。营卫不调。使阴阳二气失升降之道。致大小二肠为秘结之患。巢氏云。热则秘结。寒则鸭溏。热搏于大肠。则大便不通。热结于小肠。则小便不通。令大小便不通者。是大小二肠受客热所结也。小肠受热化物不出。是致膀胱不能使溲也。故便血尿血者。皆繇热之所使也。
枳杏丸。治脏腑坚秘涩少。
杏仁(一两汤泡去皮尖别研) 枳壳(二两先研为末)
上为细末。神曲为丸。桐子大。每服四十或五十丸。食前米饮姜汤下。
麻仁丸。治津液亏少。大便结秘。
麻仁(二两去皮) 枳实(四两去白麸炒) 芍药(四两) 大黄(炮四两) 浓朴(二两) 杏仁(二两)
上为末。蜜丸桐子大。米饮下二十丸。未通加至三十丸。
石韦饮子。治气淋。小遗涩痛。
石韦(浸刷皮一两) 瞿麦 木通(各一两) 陈皮 茯苓 芍药 桑白皮 人参 黄芩(各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七分。去滓温服。 咀亦得。
真珠丸。常观血之流行。起自于心。聚之于脾。藏之于肝。此三经者。皆心血所系之处也。若三经守节。则血濡养而安和。苟一脏有伤。则血散溢而为咎。指迷方云。小便赤色。不痛不涩者。非热非淋。繇经气乘心。心气散溢。血无所归。渗入下经。故治之多用心药。宜服真珠丸。
真珠母(三分研如粉) 柏子仁(研) 当归(各一两) 人参 沉香(半两) 酸枣仁(炒去皮研)犀角(镑) 熟地(酒浸洗蒸干一两半) 茯神(去木) 龙齿(各半两)
上为细末。蜜丸桐子大。辰砂为衣。每服四十丸加至五十丸。金银薄荷汤下。日午临卧时各一服。
第四十九问 带下三十六疾
答曰。带下者。繇劳伤过度。损动经血。致令体虚受冷。风冷入于胞络。搏其血之所成也。诸方说带下三十六疾者。是十二症。九痛。七害。五伤。三因。谓之三十六疾也。十二症者。是所下之物。一者如膏。二者如青。三者如紫。四者如赤皮。五者如脓痂。六者如豆汁。七者如葵羹。八者如凝血。九者如青血。血似水。十者如米汁。十一者如月浣。十二者经度不应期也。九痛者。一者阴中痛伤。二者阴中淋痛。三者小便刺痛。四者寒冷痛。五者月水来腹痛。六者气满并痛。七者汗出。阴中如虫啮痛。八者胁下皮肤痛。九者腰痛。七害者。一者害食。二者害冷。三者害气。四者害劳。五者害房。六者害妊。七者害睡。五伤者。一者腹吼痛。二者阴中寒热痛。三者小便急牢痛。四者藏不仁。五者子门不正引背痛。三因(因字一本或作固)一者月水闭塞不通。其余二固者。文阙不载。三因方论云。三固者。形羸不生肌肉。断绪不产。经水闭塞。名品虽殊。无非血病。多因经络失于调理。
产蓐不善调护。内作七情。外感六淫。阴阳劳逸饮生冷。遂致营卫不和。新陈相干。随经败浊淋露。凝为 瘕。流溢秽恶。痛害伤痼。犯时微若秋毫。作病重如山岳。古人所谓妇人病比男子十倍难治。而张仲景所说三十六种疾。皆繇子脏冷热劳损。而夹带起于阴内也。条目混混。与诸方不同。但仲景义最玄深。非愚浅者能解。恐其文虽异而义同也。
养气活血丹。治劳伤冲任。带下异色。
大艾叶 (炒焦取细末五两) 干姜(炮细末二两)
上二件。用好醋二升半。无灰好酒二升。生姜自然汁一升。艾叶末同调。于银器内慢火熬成膏。方入后药末。
附子 白芍 白术 椒红(各三两半) 川芎 当归 人参 五味子 紫巴戟(去心糯米炒各二两)
上为细末。入前药膏子。并炒熟白面三两半。同和匀为剂。入杵臼内捣千下。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或米饮。食前任下。
紫桂丸。补益血海。治冲任气虚。经脉不调。或多或少。腰疼腹冷。带下崩漏。
禹余粮(火 醋淬七次三两) 龙骨 艾叶(醋炒) 牡蛎 赤石脂 地榆(各二两) 浓朴 牡丹皮 阿胶(蛤粉炒) 当归 白芷 吴茱萸(汤洗七次) 肉桂(各一两) 附子(半两)
上为细末。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浓煎艾醋汤空心下。常服。
第五十问 妇人有带下或淋漓不断何以别之
答曰。产户有三门。一曰胞门。二曰龙门。三曰玉门。冲任二脉行于中。已产者属胞门。未产者属龙门。未嫁者属玉门。病源云。阴阳过度。劳伤经络。故风冷乘虚而入胞门。损冲任之经。伤太阳少阴之气。致令胞络之间。秽液与血相称兼带而下。冷则多白。热则多赤。久而则为淋沥之病也。
大补益当归丸。治妇人诸虚不足。
当归 续断 干姜 阿胶 甘草 川芎(各一两) 吴术 吴茱萸 附子 白芷 芍药 官桂 地黄(各一两半)
上为细末。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或盐汤下。食前。
卷下
第五十一问 男女受形之始何以别之
答曰。男女之合。二情交畅。阴血先至。阳精后冲。血开裹精。精入为骨。而男形成矣。阳精先入。阴血后渗。精开裹血。血入居本。而女形成矣。阳气聚面。故男子面重。溺死者必伏。阴气聚背。故女子背重。溺死者必仰。鸟兽溺死者伏背皆然。阴阳均至。非男非女之身。精血散分。骈胎品胎之兆。父少母老。产女必羸。母壮父衰。生男必弱。古之良士也者。
首察乎此。气受偏疾。与之补之。补羸女。则养血壮脾。补弱男。则壮脾节色。羸女宜及时而嫁。弱男宜待壮而婚。此疾外所务之本。不可不察也。
第五十二问 何以谓之有娠
答曰。经云。经候一月日后。觉不通。诊其脉理平和。妇无他疾。欲作胎也。脉经云。有一妇人来诊。自道经断不来。师言一月为胚。二月为始膏。三月为居经。今既居经。正是为作胎也。
人参丸。养阴生血补虚。
人参 鹿角胶 熟地 川芎 白芍 当归 白术(各一两)
上为细未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
第五十三问 何以谓之居经
答曰。阳施则别。阳者气也。阴化则搏。阴者血也。二情交畅。血气和调。故令有子也。经云。肝主藏血。故一月谓之血凝。阴气方始凝结。足厥阴肝经养之。肝与胆合。二月为之胚。兆未成器。犹之胚也。足少阴胆经养之。三月阳神为魂。手心主胞经络养之。且经者常也。天真之气。与之流通。故三旬一见。今既三月不行。所以谓之居经也。
白术散。调补冲任。扶养胎气。治妊娠宿有风冷。胎痿不长。或失于调理。动伤胎气。多致损堕。怀妊常服。壮气益血。保护胎藏。
牡蛎(三分) 白术(四分) 芎 (四分) 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空心调服。
内补当归丸
熟地(酒浸洗九蒸九晒焙干二两) 当归(去芦洗切焙微炒一两)
上为细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下。予尝观许学士论。枳壳散四物汤。内补当归丸。此三方皆载之。在人用之何如耳。大率妊娠。惟在抑阳助阴。素问云。阴搏阳别。为之有子。盖关前为阳。关后为阴。尺中之脉。按之搏手而不绝者。妊子也。妇人平居。阳气微盛无害。及其妊子。则方闭经。遂以养胎。若阳盛搏之。则经脉妄行。胎乃不固。素问所谓阴虚阳搏谓之崩也。抑阳助阴之方甚多。然胎前药唯恶群队。若阴阳交杂。别生他病。惟是枳壳散所以抑阳。四物汤所以助阴。故尔。枳壳散差寒。若单服之。恐有胎寒腹痛之病。以内补丸佐之。则阳不致强。阴不致弱。阴阳调和。有益胎嗣。此前人未尝论及也。
四物汤
当归 熟地 白芍 川芎(各等分)
上 咀每服四钱。水二盏。煎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枳壳散
枳壳(二两) 甘草(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百沸汤点服。空心食前三服。
第五十四问 妇人居经之后心中愤闷不欲执作。恶闻食气
答曰。妊娠心中愤闷头运。四肢烦痛。懈堕不欲执作。恶闻食气。欲啖咸酸果实。多睡少起者。世云恶食。又云恶字。是也。乃至三四月以上。大剧者不能自胜举也。此繇妇人元本虚羸。血气不足。肾气又弱。兼当风饮冷太过。心下有痰水。水渍于脏。故心烦愤闷。气挟而呕吐也。挟风则头目运。此名恶阻。所谓阻者。经血既闭。痰水积于中。阻其脏气。不得宣通也。
竹茹汤。治初有妊。择食呕逆。头痛颠倒。寒热烦闷。
陈皮 人参 白术 麦门冬(各一两) 甘草(炙一钱) 浓朴 茯苓(各半两) 淡竹茹(先刮下临煎旋入一本有淡竹一钱)
上 咀。每服四钱。水盏半。入姜竹茹各一块如栗大。拍破。同煎八分。频服。去滓温服。
茯苓丸。治妊娠阻病。心中烦愦。头目眩重。恶闻食气。呕逆吐闷。
葛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