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归 - (TXT全文下载)

  诸热瞀 ,(腑脏同病。)暴病暴卒暴喑,(火性急烈也。)躁扰狂越,谵妄惊骇,(腑脏同病,)诸血溢血泄,(火盛则血热妄行。)诸气逆冲上,(火性炎上。)诸疮疡,(同脏病。)痘疹瘤核。(亦疮疡之类。)

  三焦本病,上已详叙。以下六条,皆他脏他腑之病,诸经已载,此复详叙三焦条下者,以三焦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无所不贯故也。

  上(上谓心肺胸膈上脘诸经)热则喘满,诸呕吐酸,胸痞胁痛,食饮不消,头上汗出。

  中(中谓脾胃两经)热则善饥而瘦,解 ,(尺脉缓涩谓之解 。)中满,诸胀腹大,诸病有声,鼓之如鼓,上下关格不通,霍乱吐利。

  下(下谓肝肾大小肠膀胱诸经)热则暴注下迫,水液混浊,下部肿满,小便淋沥或不通,大便闭结,下痢。

  上寒(三焦属火,火实则热,火虚则寒)则吐饮食痰水,胸痹,前后引前,食已还出。

  中寒则饮食不化,寒胀,仅胃吐水,湿泻不渴。

  下寒则二便不禁,脐腹冷,疝痛。

  标病(经络之病)

  恶寒战栗,如丧神守,(同本脏病。)耳鸣耳聋,嗌干喉痹,(同经。)

  诸病 肿疼酸,(本经在手,但三焦为决渎之官,水道不行,下注而为 肿。)惊骇,(惊必兼搐,证见手足,故属标病。)手小指次指不用。(同经。)

  卷下 三焦经第十

  治法解

  实火泻之三焦属火,邪气有余则实,故用泻,下分三法。

  汗:实在表则发汗,亦兼诸经解表之法。

  麻黄(足太阳,手少阴、阳明汗药。)柴胡(少阳汗药。)葛根(手足阳明汗药。)荆芥(足厥阴经汗药。

  )升麻(阳明、太阴汗药。)薄荷(足厥阴经汗药。)羌活(足太阳,足少阴、厥阴汗药。)石膏(足阳明、手太阴、三焦汗药。)

  吐:实在上焦,则用吐法。

  瓜蒂(吐风热痰涎,上膈宿食。)食盐(辛温能涌吐。)齑汁(酸咸吐痰饮宿食。)

  下:实在中焦、下焦,则用下法。

  大黄(大泻血分实热,下有形积滞。)芒硝(荡涤三焦肠胃实热。)

  虚火补之虚火谓火不足之证,即寒也,故温之所以为补。

  上焦人参(甘温补肺。)天雄(补下焦以益上焦。)桂心(苦入心。)

  中焦人参(益土生金。)黄 (补中益气。)丁香(温胃。)木香(和脾气。)草果(健脾暖胃。)

  下焦附子(补命门相火。)肉桂(入肝肾血分,补命门相火。)硫黄(补命门真火不足。)人参(得下焦引药补三焦。)沉香(入命门,暖精壮阳。)乌药(治膀胱冷气。)破故纸(入命门,补相火。)

  本热寒之不言本寒者,虚火即寒,省文也。实火亦热,但前言泻法,此不用泻而用寒,则本热不必皆实火,泻热亦不止汗、吐、下三法也,参看具有精义。

  上焦黄芩(酒炒,上行泻肺火。)连翘(泻心火与心包火。)栀子(泻心肺热。)知母(上清肺金而泻火。)

  元参(散浮游之火。)石膏(色白入肺。)生地黄(泻心火。)

  中焦黄连(为中部之使。)连翘(兼除手足少阳、手阳明湿热。)生 (随他药能治诸经血热。)石膏(足阳明大寒之药。)

  下焦黄柏(泻膀胱相火。)知母(泻肾火。)生 (入手太阳、阳明,治溺血、便血。)石膏(兼入三焦。)

  丹皮(泻肝肾火。)骨皮(泻肝肾虚热。)

  标热散之三焦经脉在上,且少阳居表里之间,无所谓寒也,故不言标寒。

  解表:解表亦是汗法,但前通言诸经汗法,此则专指本经言,故前条首言麻黄,而此条首言柴胡,不用麻黄也。

  柴胡(少阳表药。)细辛(少阴本药,辛益肝胆,可通少阳。)荆芥(肝经表药,可通少阳。)羌活(肝经表药,可通少阳。)葛根(阳明表药,能升阳散火。)石膏(三焦表药。)

  卷下

  胆经第十一

  (是经起于瞳子 穴,终于窍阴穴。)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 ,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 后。其支者,别锐 ,下大迎,合手少阳,抵于 ,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之间,循大趾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 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髁前及诸节皆痛,小趾次趾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卷下 胆经第十一

  经络解

  胁,又名 。曲骨之外为毛际。毛际两旁动脉为气冲。髀厌,髀枢也。胁骨之下为季胁。 骨为辅骨。外踝以上为绝骨。足面为跗。足大趾本节后为歧骨。大趾爪甲后为三毛。

  足少阳胆经之脉,受手少阳三焦之交,起于目锐 之瞳子 ,由听会、客主人上行头角,循颔厌,下悬颅、悬厘,循耳上发际至曲鬓、率谷,由率谷外折,下耳后,循天冲、浮白、窍阴、完骨,又自完骨外折,循本神下至阳白,会睛明,复从睛明上行,循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至颈,行手少阳之脉前,下至肩上,循肩井,却左右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外。其支者,自耳后入耳中,过听宫至目锐 瞳子 之分。其支者,别自瞳子 下大迎,合手少阳于 ,下临颊车,下颈,循本经之前,与前之入缺盆者相合,下胸中天池之外,贯膈,即期门之所,络肝,下属于胆,自属胆处循胁里至气冲,绕毛际,遂横入髀厌之环跳穴。其直行者,从缺盆下腋,循胸,历渊液、辄筋、日月,过季胁,循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与前之入髀厌者相合,乃下循髀外,循太阳、阳明之间,历中渎、阳关,出膝外廉,抵阳陵泉,下辅骨前,历阳交、外丘、光明,直下抵绝骨之端,循阳辅、悬钟而下出外踝之前,至丘墟,循足面之临泣、五会、侠溪,乃上入小趾次趾之间,至窍阴而终。其支别者,自足面临泣别行入大趾,循歧骨内出大趾端,还贯入爪甲,出三毛,以交于足厥阴肝经也。

  卷下 胆经第十一

  胆经诸穴歌

  足少阳兮四十三,瞳子 近听会间,客主人在颔厌集,悬颅悬厘曲鬓前。由率谷天冲而下,见浮白窍阴之妍。完骨露兮本神阳白,临泣见兮目窗与连。正营承灵居其后,脑空穴继灵而安。风池肩井兮渊液,辄筋日月兮京门辟。带脉五枢,由维道居 而续。环跳风市抵中渎,饮阳关之阳陵泉。至阳交之外丘间,光明阳辅悬钟可瞻。丘墟临泣地五会,侠溪窍阴而胆经全。

  卷下 胆经第十一

  分寸歌

  足少阳兮四十三,头上廿穴分三折,起自瞳子至风池,积数陈之次序说,瞳子 近 五分,耳前陷中听会穴,客主人名上关同,耳前起骨开口空,颔厌悬颅之二穴,脑空下廉曲角中,悬厘之穴异于兹,脑空下廉曲角上,曲鬓耳上发际隅,率谷耳上寸半安,天冲耳后入发二,浮白入发一寸间,窍阴即是枕骨穴,完骨之上有空连,完骨耳后入发际,量得四分须用记,本神神庭旁二寸,入发一寸耳上系,阳白眉上方一寸,发上五分临泣是,发上一寸当阳穴,发上寸半目窗至,正营发上二寸半,承灵发上四寸谛,脑空发上五寸半,风池耳后发陷寄,肩井肩上陷中求,大骨之前一寸半,渊液腋下方三寸,辄筋期下五分判,期门却是肝经穴,相去巨阙四寸半,日月期门下五分,京骨监骨下腰绊,带脉章门下寸八,五枢章下寸八贯,维道章下五寸三,居 章下八寸三,章门缘是肝经穴,下脘之旁九寸含,环跳髀枢宛宛中,屈上伸下取穴同,风市垂手中指尽,膝上五寸中渎逢,阳关阳陵上三寸,阳陵膝下一寸从,阳交外踝上七寸,外丘踝上六寸容,踝上五寸光明穴,踝上四寸阳辅通,踝上三寸悬钟在,丘墟踝前之陷中,此去侠溪四寸五,却是胆经原穴功,临泣侠溪后寸半,五会去溪一寸穷,侠溪在趾歧骨内,窍阴四五二趾中。

  卷下 胆经第十一

  病证解

  口苦,胆汁味苦也。善太息,胆气不舒也,腑病也。心胁痛,不能转侧,脉循胁里也。面尘,体无膏泽,脉所过处气郁为病也。足外反热,脉循外踝也。头痛,脉行于头也。颔痛,脉加颊车也。锐 痛,脉起于目也。

  缺盆肿痛,脉入缺盆也。腋肿,脉下腋也。马刀侠瘿。脉循颈项腋胁也。汗出、振寒、疟,少阳居半表半里也。

  胸胁以下诸节痛,皆脉所经也。小趾次趾不用,脉所络也。

  卷下 胆经第十一

  本草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胆属木,为少阳相火,发生万物,为决断之官,十一脏之主。(主同肝。)

  本病(脏腑之病)

  口苦,呕苦汁,善太息,(同经。) 如人将捕状,(胆气虚。)目昏,(肝主目。)不眠,(魂藏于肝,少阳与肝为表里。)

  标病(经络之病)

  寒热往来, 疟,胸胁痛,头额痛,耳痛鸣聋,瘰 ,结核,马刀,足小趾次趾不用。(俱同经。)

  卷下 胆经第十一

  治法解

  实火泻之木旺生火,火有余则为实,故用泻。

  泻胆:相火有余则胆实,泻火所以泻胆也。

  龙胆草(益肝胆而泻火。)牛膝(泻胆,除脑中热。)猪胆(泻肝胆之火。)生蕤仁(消火散热,治目赤肿痛。)生酸枣仁(生用酸平,疗胆热。)黄连(泻火益肝胆,猪胆汁炒。)苦茶(泻热消痰。)

  虚火补之肝肾亏弱,相火易虚,故用补。

  温胆:胆虚则寒,故宜温补,补气补血,所以温之也。

  人参(甘温补气,正气旺则心肝静。)细辛(辛益肝胆。)半夏(补肝润肾,除湿化痰。)当归(和血养血。

  )炒蕤仁(补肝明目。)炒枣仁(专补肝胆,炒熟疗胆虚不眠。)地黄(补阴生血。)

  本热平之不言本寒者,已具温胆条中,省文也。

  除火:泻胆条中亦多降火之药,但火兼虚实,前言其实,此兼言其虚。

  黄芩(泻实火,仲景柴胡汤用为少阳里药。)黄连(解见前条。)芍药(泻肝火,能于土中泻木。)连翘(除少阳气分实热。)甘草(入凉剂则泻邪火。)

  镇惊:肝藏魂,有热则魂不安而胆怯,重以止怯,所以镇之也。

  黑铅(镇心安神。)水银(主天行热疾,安神镇心。)

  标热和之不言标寒者,少阳半表,所主在筋,邪入于筋,较肌肉更深,则寒变为热。

  和解:和法较解肌更轻。

  柴胡(足少阳表药。)芍药(泻肝火,入肝经血分。)黄芩(足少阳里药。)半夏(发表开郁。)甘草(入汗剂则解肌。)

  卷下

  肝经第十二

  (是经起于大敦穴,终于期门穴。)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 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 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仅小于人迎也。

  卷下 肝经第十二

  经络解

  三毛后横纹为丛毛。目内深处为系。颃颡,咽颡也。

  足厥阴脉受足少阳胆之交,起于大趾丛毛之大敦,循足跗上廉,历行间、太冲抵内踝前一寸之中封,上踝,过三阴交,历蠡沟、中都,复上一寸交出太阴之后,上 内廉,至膝关、曲泉,循股内之阴包、五里、阴廉,入阴毛中,左右相交,环绕阴器,抵小腹,上循章门,至期门之所,挟胃属肝,下络于胆,又自期门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行颊里,交环于唇口之内。其又支者,从期门属肝处别贯膈,上注肺,下行至中脘之分,以交于手太阴肺经也。

  卷下 肝经第十二

  肝经诸穴歌

  足厥阴,一十三穴终。起大敦于行间,循太冲于中封,蠡沟中都之会,膝阳曲泉之宫。袭阴包于五里,阴廉乃发;寻羊矢于章门,期门可攻。

  卷下 肝经第十二

  分寸歌

  足大趾端名大敦,行间大趾缝中存,太冲本节后二寸,跟前一寸号中封,蠡沟踝上五寸是,中都踝后七寸中,膝关犊鼻下二寸,曲泉曲膝尽横纹,阴包膝上方四寸,气冲三寸下五里,阴廉冲下有二寸,羊矢冲下一寸许,气冲却是胃经穴,鼠鼷之上一寸主,鼠鼷横骨端尽处,相去中行四寸止,章门下脘旁九寸,肘尖尽处侧卧取,期门又在巨阙旁,四寸五分无差矣。

  卷下 肝经第十二

  病证解

  腰痛,肝与肾通,乙癸同源也。 疝,脉绕阴器也。小腹肿,脉抵小腹也。嗌干,脉循喉咙也。面尘脱色,肝胆同病也。胸满,脉贯膈也。呕逆,脉挟胃也。飧泄,风火性急,不及消化也。狐疝,脉过阴器也。

  卷下 肝经第十二

  本草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肝藏血,属木,胆火寄于中,主血,主目,主筋,主呼,主怒。

  本病(脏腑之病)

  诸风(肝主风木)眩运,(风火之象。)僵卧强直,惊痫,(诸风火上炎,筋脉受伤之证。)两胁肿痛,胸肋满痛,(肝脉贯膈布胁肋,肿痛、满痛似属标病,但肝为雷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则胸胁作痛皆火逆为之也,况经脉伏行之地,在内不在外,故属之本病之类。)疝痛,(标病中有 疝、小腹肿痛,而此列之本病,以腹中作痛,皆得名之为疝,非必下连睾丸也。) 瘕,(血积为 ,气聚为瘕。)女人经病。(血室属于肝经。)

  标病(经络之病)

  寒热疟,(同经。)头痛吐涎,(脉上额,会于巅。)目赤,(脉上连目系。)面青,(脉行颊里。)多怒,(怒必外见辞色,故为标病。)耳闭,(少阳脉入耳中,肝之表也。)颊肿,(脉行颊里。)筋挛,(肝主筋。)卵缩,丈夫 疝,(脉绕阴器。)女人少腹肿痛,阴病。(脉抵小腹。)

  卷下 肝经第十二

  治法解

  有余泻之肝实则为有余,故用泻,下分五法。

  泻子:心为肝之子,泻心火所以泻子也。

  甘草(泻丙火。)

  行气:肝主血,而气者所以行乎血,气滞则血凝,行血中之气,正以行血也。

  香附(血中气药,调气开郁。)川芎(行气散瘀,血中气药。)瞿麦(破血利窍。)牵牛(泻气分湿热,通下焦郁遏。)青皮(入肝胆气分,破气散血。)

  行血:血凝滞不行则为实,旧血不去则新血不流,破血乃所以行血也。

  红花(入肝经,破瘀活血。)鳖甲(色青入肝,治血瘕经阻。)桃仁(厥阴血分药,泄血滞,生新血。)

  莪术(入肝经血分,破血消积。)三棱(入肝经血分,破血消积。)穿山甲(专能行散,入厥阴通经。)大黄(大泻血分实热,下积通经。)水蛭(逐恶血、瘀血,破血 、积聚。)虻虫(破血积坚痞 瘕。)苏木(入三阴血分,破瘀血。)丹皮(破积血,通经脉。)

  镇惊:邪入肝经,则魂不安而善惊。逐风热、坠痰涎,皆所以镇之也。

  雄黄,(得正阳之气,入肝经气分,泻肝风。)金箔(金制木,重镇怯,治肝胆风热之病。)铁落(平肝去怯,治善怒发狂。)珍珠(泻热定惊,镇心安神。)代赭石(镇虚逆,治血热。)夜明砂(泻热散结。)胡粉(坠痰消胀。)银箔(镇心明目,主风热癫痫。)铅丹(坠痰去怯。)龙骨(收敛浮越之正气,安神镇惊。)石决明(除肝经风热。)

  搜风:肝主风木,故诸风属肝,搜风之法,于肝经独详。

  羌活(搜肝风。)荆芥(入肝经,散风热。)薄荷(搜肝风,散风热。)槐子(入肝经气分,疏导风热。)

  蔓荆子(散上部风邪。)白花蛇(透骨搜风。)独活(搜肝去风。)皂荚(搜风泄热。)乌头(大燥去风。)

  防风(搜肝去风。)白附子(去头面游风。)僵蚕(治风化痰。)蝉蜕(除风热,治皮肤。)

  不足补之肝虚则为不足,故用补,下分三法。

  补母:肾为肝之母,故云肝无补法,补肾即所以补肝也。

  枸杞(清肝滋肾,益气生精。)杜仲(甘温补肾。)狗脊(平补肝肾。)熟地黄(滋肾水,补真阴。)苦参(燥湿胜热,补阴益精。)萆 (固下焦,补肝虚。)阿胶(养肝滋肾,和血补阴。)菟丝子(强阴益精,平补三阴。)

  补血:血宜流通而恶壅滞,补血之中,兼以活血,乃善用补者也。

  当归(和血补血,为血中气药。)牛膝(益肝肾,生用破恶气。)续断(补肝肾,宣通血脉)。白芍药(补血泻肝。)血竭(散瘀生新,和血圣药。)没药(通滞血,补肝胆。)川芎(补血润燥,散瘀通经。)

  补气:木性条达,郁遏之则其气不扬,辛以补之,所以达其气。

  天麻(辛温入肝经气分,益气强阴。)柏子仁(滋肝明目,肝经气分药。)苍术(升气散瘀。)菊花(去风热,明目。)细辛(辛散风热,补益肝胆。)密蒙花(润肝明目。)决明(入肝经,除风热。)谷精草(辛温去风热,入厥阴肝经。)生姜(辛温散寒,宣气解郁。)

  本热寒之不言本寒者,不足即为虚寒,温补之法,已见上条,省文也。

  泻木:木中有火,泻木亦不外泻火。但酸以泻木,咸以泻火,泻中有补,与下泻火攻里,有虚实之分;与上补母补气血,又有寒温之辨。

  芍药(酸泻肝,大补肝血。)乌梅(酸敛肺,补金以制木。)泽泻(咸泻肾火,起阴气。)

  泻火:苦寒泻火,亦是泻其有余,但不用攻伐,止用寒凉,亦是和解之法。

  黄连(泻肝胆火,猪胆汁炒。)龙胆草(益肝胆而泻火,除下焦湿热。)黄芩(泻少阳相火。)苦茶(泻热下气。)猪胆(泻肝胆火。)

  攻里:行血亦用大黄,是行血亦攻里,但攻里不必行血,故另立攻里一条,皆所以泻实火也。

  大黄(入肝经血分,下燥结而去瘀热。)

  标热发之肝主筋,在肌肉之内,邪入肝经,寒变为热,故不言标病。

  和解:肝之表,少阳也,故用少阳和解之法。

  柴胡(少阳表药。)半夏(辛散发表开郁。)

  解肌:邪入筋而用解肌法,解肌而用太阳发表药,盖邪已深入,引之从肌肉而达皮毛也。

  桂枝(发汗解肌。)麻黄(发汗解肌。)

  附

  奇经八脉歌

  督脉起自下极 ,并于脊里上风府,过脑额鼻入龈交,为阳脉海都纲要。

  任脉起于中极底,上腹循喉承浆里,阴脉之海妊所谓,冲脉出胞循脊中,从腹会咽络口唇,女人成经为血室,脉并少阴之肾经,与任督本于阴会,三脉并起而异行。

  阳跷起自足跟里,循外踝上入风池。

  阴跷内踝循喉嗌,本足阴阳脉别支。

  诸阴交起阴维脉,发足少阴筑宾 。

  诸阳会起阳维脉,太阳之 金门穴。

  带脉周回季胁间,会于维道足少阳,所谓奇经之八脉,维系诸经乃顺常。

  附

  穴同名异类

  一穴二名后顶(一名交冲) 强间(一名大羽)

  窍阴(一名枕骨) 脑户(一名合颅)

  曲鬓(一名曲发) 脑空(一名颞 )

  颅囟(一名颅息) 听宫(一名多所闻)

  脉(一名资脉) 素 (一名面正)

  水沟(一名人中) 承浆(一名悬浆)

  廉泉(一名舌本) 风府(一名舌本)

  上星(一名神堂) 丝竹空(一名目 )

  睛明(一名泪孔) 巨 (一名巨 )

  肩井(一名膊井) 渊液(一名泉液)

  会(一名 ) 大椎(一名百劳)

  命门(一名属累) 风门(一名热府)

  巨阙(一名心募) 期门(一名肝募)

  肾俞(一名高盖) 中膂内俞(一名脊内俞)

  天窗(一名窗笼) 天鼎(一名天顶)

  天突(一名天瞿) 扶突(一名水穴)

  天池(一名天会) 人迎(一名五会)

  缺盆(一名天盖) 俞府(一名输府)

  玉堂(一名玉英) 神关(一名气舍)

  四满(一名髓府) 腹结(一名肠窟)

  冲门(一名上慈宫) 气冲(一名气街)

  横骨(一名曲骨端) 辄筋(一名曲骨端)

  阴都(一名食宫) 阳辅(一名分肉)

  水分(一名分水) 水突(一名水门)

  会阳(一名利机) 会阴(一名屏翳)

  商阳(一名纯阳) 太渊(一名太泉)

  三间(一名少谷) 二间(一名间谷)

  阳溪(一名中魁) 合谷(一名虎口)

  少冲(一名经始) 三里(一名手三里)

  少泽(一名小吉) 少海(一名曲节)

  阳池(一名别阳) 天泉(一名天湿)

  蠡沟(一名交仪) 支沟(一名飞虎)

  中都(一名中 ) 中封(一名悬泉)

  阴包(一名阴胞) 三阳络(一名通门)

  委中(一名血 ) 阴交(一名横户)

  漏谷(一名太阴络) 悬钟(一名绝骨)

  血海(一名百虫窠) 地机(一名脾舍)

  下廉(一名下巨虚) 上廉(一名上巨虚)

  伏兔(一名外句) 阴市(一名阴鼎)

  照海(一名阴跷) 太溪(一名吕细)

  昆仑(一名下昆仑) 金门(一名梁关)

  附阳(一名付阳) 飞扬(一名厥阳)

  环跳(一名膑骨) 仆参(一名安邪)

  涌泉(一名地冲) 申脉(一名阳跷)

  一穴三名络却(一名强阳,一名脑盖。)

  禾 (一名长HT ,一名禾 。)

  客主人(一名上关,一名客主。)

  瞳子 (一名前关,一名太阳)

  颊车(一名机关,一名曲牙。)

  听会(一名听河,一名后关。)

  肩 (一名中肩井,一名遍肩。)

  脊中(一名神宗,一名脊俞。)

  膻中(一名 中,一名元见。)

  鸠尾(一名尾翳,一名 KT 。)

  上脘(一名上管,一名胃脘。)

  中脘(一名太仓,一名胃募。)

  气海(一名脖 ,一名下肓。)

  气穴(一名胞门,一名子户。)

  中府(一名府中俞,一名肺募。)

  劳宫(一名五里,一名掌中。)

  大赫(一名阴维,一名阴关。)

  长强(一名气 ,一名橛骨。)

  日月(一名神光,一名胆募。)

  承筋(一名 肠,一名直肠。)

  温溜(一名池头,一名逆注。)

  复溜(一名昌肠,一名伏白。)

  阳关(一名阳陵,一名关陵。)

  阳交(一名别阳,一名足 。)

  神门(一名锐中,一名中都。)

  然谷(一名然骨,一名龙渊。)

  一穴四名哑门(一名喑门,一名舌横,一名舌厌。)

  攒竹(一名始光,一名光明,一名员柱。)

  关元(一名丹田,一名大中极,一名小肠募。)

  中极(一名玉泉,一名气原,一名膀胱募。)

  天枢(一名长溪,一名谷门,一名大肠募。)

  京门(一名气俞,一名气府,一名肾募。)

  承山(一名鱼腹。一名肉柱,一名肠山。)

  承扶(一名肉 ,一名阴关,一名皮部。)

  一穴五名百会(一名三阳,一名五会,一名巅上,一名天满。)

  章门(一名长平,一名季胁,一名胁 ,一名脾募。)

  一穴六名腰俞(一名背解,一名腰户。一名髓孔,一名腰柱,一名髓府。)

  石门(一名利机,一名丹田,一名精露,一名命门,一名三焦募。)

  附

  名同穴异类

  头临泣足临泣,头窍阴足窍阴,腹通谷足通谷,背阳关足阳关,手三里足三里,手五里足五里。

  跋

  爰夫医书肇自轩歧,方药传于卢扁。汉唐以来,禁方多不传之秘;宋元而后,着书皆补救之文。非精心以烛其源流,则治疾而疾且益甚;得博学以深为考究,斯解经而经乃不亡。如我双湖世伯大人,以孝旌于朝,事实中载庸行数条,以及乐善好施诸大端,类皆啧啧人口。惟《医学指归》二卷,尚未梓行。宽乞而抄读之,恍然知药按君臣佐使,证详表里阴阳,酌古准今,法良意美,洵《灵枢》之功臣也。宽先世亦以太医院显名于世,悔无传人。及世伯自邮迁兴,与宽祖宅比邻,交深三世,因得熏陶其学问,熟悉其生平焉。每忆世伯造诣深邃,禀资灵明。医由孝生,养老之新书可补;道从心悟,课功之伏案何勤。遇窭人则极力扶持,几忘囊尽;临疑证则一经调摄,辄见春回。讵意庚戌年天灾流行,因救病而不计安居,遂劳神而致成重疫。葛仙即病卧不起,犹悯贫民;(公卧病所言,皆临证及素行善事。)文翁虽宴饮如常,早知亡日。(公易箦前三旬,自知不寿。)方书一卷,仅称身后之遗;探索终身,始着不刊之作。呜呼!赵孟往而无与为善,仓公殁而谁为生人?手泽犹存,心源可接。所欣克家着望,医缓永称继起之良;益信教孝有书,儒门别无事亲之录。

  咸丰元年八月下旬世愚侄姚武宽顿首谨识

  

以上为书籍的全部内容,祝您阅读愉快。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3 4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医学指归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