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酉腴山馆主人自着年谱 - (TXT全文下载)

书籍类目:史藏 - 传记
书籍内容:

小酉腴山馆主人自着年谱

小酉腴山馆主人自着年谱卷一
小酉腴山馆主人自着年谱卷二
附录一
附录二

小酉腴山馆主人自着年谱卷一

  沅陵吴大廷(桐云)

  道光四年(甲申),十二月初八日辰时生(时在小关庙老屋西厢)。

  曾祖(讳)仿圣,字绍臣;妣胡氏。祖(讳)元佐,字相周;妣张(氏)、杜氏。父(讳)谐,字金章;前母氏聂,母氏邓。先是,江南常州府武进县人;始祖升二公官辰州卫,后遂为辰州府沅陵县人。

  八年(戊子),五岁(姊嫁同邑李(名)高翔;姊,前母聂氏出也)。

  九年(己丑),六岁(妹生)。

  是年,入塾(业师为同邑廪生修受亭先生(名)增祜)。

  十七年(丁酉),十四岁。

  是年冬,迁居新宅——距老宅百余步。

  十八年(戊戌),十五岁。

  是年,应县、府试。

  十月初二日,娶同里孙公士林之三女。阅三日,邓太夫人卒,葬回龙山之西原二十年,(庚子),十七岁(十月,长子生)。

  二十二年(壬寅),十九岁(正月初二日,女文招生。十月,长子殇,葬邓太夫人墓右)。

  是年,应院试。

  从虎溪书院山长益阳拔贡生蔡云帆(用锡)先生学诗赋,始知名。

  二十三年(癸卯),二十岁(冬月,次子生——后二年殇)。

  二十四年(甲辰),二十一岁。

  是年春,县试,岁取第二名、科取第一名。邑尊为洪摹云(庆华)先生,浙江慈溪县人;以「淡客赋」(「蛾眉淡扫春风面」为韵)取第一名。覆试,「投笔封侯赋」(「班定远投笔封侯」为韵);因是场系考文,故取第二名。邑尊两次悬牌,赞赏甚至。府试,岁考古学,四邑合取第一名。府尊为朝邑雷震初(成朴)先生,己丑翰林;题系「壶头山怀古」五古、「凤尾蕉」七律(四首,分限庚、青、蒸、尤韵)。岁、科皆列前茅。

  二十五年(乙巳),二十二岁。

  二月,院试,岁考取中府学第七名、科试一等第二名,应补廪生。学使者归德陈公坛,乙未翰林,官御史。

  二十六年(丙午),二十三岁(三月,补廪膳生)。

  六月,赴省应乡试,不第。

  冬月,读书凤凰山。

  二十七年(丁未),二十四岁。

  是年春,仍读书凤凰山。郡守兴国锺子宾(音鸿)先生,戊戌翰林。甄别虎溪书院,考取第一名。

  先是,先大夫于甲辰夏已抱疾;至是,更剧。余恐先大夫因家事劳心,请移居外祖母邓家避暑,居甲第巷;邑尊洪公为送酒食。

  六月,回家。

  二十八年(戊申),二十五岁(三月,考取拔贡。九月,先资政卒。十二月,三子文元生)。

  上年学使者观风卷发,取第一名。是年,岁试考古,第一名。正场、覆试,均第一名。科试考古,六学合取第一名。正场、覆试第一名,得府学拔贡生。学使为梁公同新,番禺人,丙申翰林。

  是年,与宜春段子升孝廉(光暹)同馆郡守锺公署,颇相知。

  九月,丁资政公艰;与邓太夫人合葬事毕,布衣蔬食,闭户读书,着「读史论」百余篇。

  十二月,三子文元生。

  二十九年(己酉),二十六岁。

  是年六月,水灾,纠同人施粥赈饥,凝尘满案两月余。

  冬月,赴浦市收捐,为修贡院也;与溆浦舒云槎(其锦)明经订交。

  三十年(庚戌),二十七岁。

  春,读书凤凰山;从游为从侄文铭、从侄孙永宏。

  八月,锺郡守延襄校府试卷;请托,一无所受。九月,靖州牧裘公(琨鸣;慈溪举人,字石兰)延襄校州试卷。

  十二月,服阕,妹嫁张(名)高坛。十五日,晋省。

  咸丰元年(辛亥),二十八岁。

  在长沙,与沅江张哲堂(棫)同年订交。

  余先拟补会考后,即行入京。学使车公(顺轨;陕西人)以例注有「愿归入下届者听」,不肯补考。余争之曰:『「愿归入下届者听」,此从优之意;不愿,则不能强也』。学使犹不应。后城南山长陈公(本钦,字尧农;长沙人,壬辰庶常)周旋于中丞骆公(秉章,字钥门;顺德人,壬辰翰林)及学使两公间,余始纠同年黔阳杨继善、平江丁步贤、攸欧阳镛具呈抚部,骆公因为咨请部示。

  正月,馆长沙郡守锺公署。六月,延襄校郡试卷,同襄校者共十余人,余总其成;得士刘君(蓉,字霞仙;湘乡人,后官陕西巡抚)。

  是年恩科乡试,山长以某等录科为言,学使曰:『应录遗』。余曰:『遗者,不列三等七名之谓。余未经会覆,固不得谓之贡。然已考取拔贡,丁忧服阕,无再应科试之理;安得为遗!若录遗,则有拂衣而去耳』。后学使准与贡生一律录科。六月,部覆回,准补会考。八月,乡试,不第。九月,回里。闰九月,仍至长沙。十月,补会考。

  冬月,自省起程北上,同行为同邑王孝廉大杰、洪仲韩从九文潮(慈溪人,抚云师子也)。十二月望日,入京;寓崇文门西东草厂八条胡同辰沅会馆)。

  二年(壬子),二十九岁(是年,寓京师)。

  初与溆浦舒伯鲁郎中(焘)、继与巴陵吴兰坪学博(敏树)交,稍闻古文法,于是始知酷好「望溪文集」矣。

  六月,在礼部补朝考。是时,都中征歌选舞之风尚盛,余未知择交,亦不免染于习俗;幸本心未昧,终不自安。

  秋闱,同考官编修尹公国珍(汉军,丁未翰林)荐而不售,始决出都之志。

  适奉天府丞张振之先生(鑅;乙未翰林)延余教读书启两席,毅然往焉。

  三年(癸丑),三十岁(是年,到奉天。「古文约钞」成)。

  正月,单骑出山海关。塞外荒凉,风景与内地迥异。二月初七日,抵沈阳学院馆;学徒(名增黼;后官工部郎中),振之先生嗣孙也。振老见余课徒文,悦之;命刘生汉书来受业(开原汉军人)。

  二月,振老荐襄校治中曹君敦锜(新建人)府试卷。三月,襄校院试卷;揭晓后,振老命刘生锡钧来受业。四月,随出棚考试锦州府;振老得贾生春暄(锦州人),亟赏之,命来受业(后成丙辰庶常)。

  五月,旋渖,与张君锐(字鹄臣;长沙人)、李明府文森(字恕皆;镇远人)、刘司理杞(字松云;宛平人)订莫逆交。

  是时,畿辅戒严,振老邀余劝谕旗民地方官协领塔芬布(字兰坡;沈阳人)、承德令延瑞(字膏源;京汉军人)、绅士明太守俊(字玉田)、王庶常滋树(字小屏。二公俱沈阳人)倡行团练。按户出丁,自备器械,不敛一钱、不经胥吏。文檄告示皆余秉笔,粗有眉目;复为遍致津门诸当道讲求团练之法。自是,振老事无巨细,悉倚余。有文移用印已发,而振老尚睡不知者,振老不以为疑,外人亦不以为专:知遇之感,盖生平所未有也。余初至沈阳,尚有京中风流跌宕余习;自振老器重过分,从游渐多,声望日重,遂痛自收拾。至襄校时不通贿赂、不受请托,于出都窘迫时,此心已默誓天日。或有笑余迂腐,他日宝山空归者;但微哂而已。

  是年,取旧作古今体诗二、三百首焚之。

  冬,应海城令王芗湖(肇光;镇远人)聘,阅邑试卷。

  四年(甲寅),三十一岁(是年,在奉天)。

  春,随张振之先生科试锦州府。襄校归,同登医无闾观瀑布;上望海亭,邑令贵征堂(肇京;旗人)主张供馔,徜徉竟日。继游北镇庙,至行宫少坐;夕阳在山,乃回旅舍。

  季春,科试奉天、吉林、黑龙江。襄校前数日,有故人子出千金帖,欲为其姻关说;余不诘其名,取帖对灯焚之而已。

  秋,贾生春暄自锦郡来受学。

  是年事简,向友人借「王文成公集」、「朱子全书」翻阅一过,稍稍识「良知」之学;而于「四子书」仁、义、礼、智字,亦因朱子之书略有会通。然入之太浅,未久而旋辍矣。

  五年(乙卯)三十二岁(是年五月,在奉天;以后,入京。冬月十八日,纳姬王氏;盖平人)。

  秋八月,举顺天乡试。

  冬月,纳姬王氏。

  时东三省学额甚少,至咸丰元、二、三年迭次恩科出贡、补廪诸形滞碍;余代振之先生手稿,设法疏通。咨部请示,报可;士林赖之。奉天每届向例,仅正取优贡生三名,并无陪取;振之先生欲创陪取之例,余力助其成。是年,优贡生正取三名,贾生春暄、王生麟诰、赵生之迪;陪取三名,蒋生维垣、许生大观、邵生培棠。是年,贾生秋试获售,蒋、许两生亦售;遂以邵生充补优贡,六人无一向隅者:遂为奉天定例。初取陪优时,士子尚不愿覆试;经余苦口劝导,至是人始知感焉。振之先生以乡试在迩,命贾生春暄、刘生汉书、刘生锡钧与学徒在署会课;余于课阅之暇,亦藉习帖括。

  是年,与王小琳(绍元;临榆人,候选训导)、祥锡九学博(龄;宁远汉军旗人,庚戌进士,官奉天教授)订交。

  五月二十二日,赴京兆试。自沈阳起程入京,友人祖饯城西十二里许珠林寺,车塞,路不能行;自来幕友去馆者,无此也。关外州、县,皆沿途供张。遣人护送。六月十三日,入京。与严仙舫通政同寓辰沅会馆,朝夕晤谈,夜分乃辍;如是年余。余向视天下事无不可为,自是闻严丈教,始知天下事不易为而不敢肆矣。

  先是,去夏、今春关东友人为余两次援例得内阁中书,遂于六月二十八日到阁行走,分在三直当差。

  九月,揭晓,中顺天乡试第□□名;同考官为裴石麓内翰(季芳;河南人,丁未进士)、正主考为贾中堂桢(黄县人,□□榜眼)、花尚书沙纳(京蒙古人,□□翰林)、何侍郎彤云(云南人,□□翰林)。及门贾生春暄、刘生汉书,同榜获售。凡奉天经余岁、科襄校及书院所甄拔者,是科满、汉中十六人,前数十年所未有也。与石兰泉、彭勉吾同年(履成;新化人)重聚京师,情好颇密。六年(丙辰),三十三岁(是年,在京)。

  与严丈同寓辰沅会馆。

  应会试,荐而不售;同考官为潘学士祖荫(吴县人,□□探花)。

  五月六日,妻孙氏、女文招、子文元、婢孙氏来京,伴送者为妻兄汉京(万宏)。二十五日,迁居宝庆会馆。李恕皆丁忧;自辽来京为其仲兄文泽仲子华堂谆切求婚,遂纳贽焉。六月初三日,汉京暴卒。

  是年,景况窘甚,居家尤人所难处;于是读苏诗,复藉诗歌以自遣。儿从淑浦向碧桥刺史(先熏;丁酉拔贡生)受学,遂订交焉。

  七年(丁巳),三十四岁(是年,在京)。

  寓京师宝庆会馆。刘松云来京,款留在家,情好益密;因松云,与成奎垣协领(殿鳌;辽阳人)暨旧友李子和给谏(鹤年;义州人)订兄弟交。

  三月,派充方略馆分校。

  四月,武昌范月槎副贡(志熙)来访;复因月槎,与吴又桓比部(荣;癸丑进士,黄冈人)订交。是时,同寅王璧人(佩玮;云梦人)、平江李逊吾年丈(侍敏;□□举人,截取知县)及诸君与余居甚迩,往还甚密。未几,鹤生(鸣龢;壬子庶常,改内阁中书)来,与族叔月槎同居。月槎盖因鹤生知余,同人诗酒唱酬,备极一时之乐。

  是年,因严仙舫丈,与左季高先生(宗棠;壬辰举人,湘阴人)始通书问。嗣后季老每月折弁至,必有书来往。至是,又激发其经济之志矣。六月,孙芝房侍读(鼎臣;善化人)来京,投分甚洽,相居亦迩。张鹄臣因差来京,馆余家四月。友朋之乐,五、六两年中所未有也。虽家计甚窘,藉此亦颇可消遣,而积诗亦自此日多。严丈仙舫秋末出都,余始与郑小山丈(敦谨;乙未庶常,长沙人,后官刑部尚书)往还。小山丈极垂青眼,致书胡宫保(林翼;益阳人,由翰林官湖北巡抚),称余为湖南京官中第一人;宫保于是始以书来。嗣后折弁来,必有书;余亦复书答焉。

  腊月,派委署侍读上行走。是时,梁矩亭师升顺天府府尹,延余相助;与归安姚正甫征士(承舆)同馆幕中,情分颇投。

  余薄劣,北上以来,不合于世;自癸丑正月赴辽东馆,振之先生以国士相期,朋好因之日众。比乙卯季夏来京,振老未回奉常任,殁于南皮;余复郁郁,长安中无可与语。然傲骨嶙峋,于人无求。严丈仙舫久而知之,谓为有气节者;于是声誉少起。而是年旧日相知及一时贤人志士一见相洽者,接踵相聚;余益以气节自砺,多发挥于文词。盖作人根基之固,得于是年多矣。

  秋,严丈出都,乃迁居辰沅会馆。

  八年(戊午),三十五岁(是年,在京。春,居顺天府幕中,妻、子、女仍居会馆。儿子文元从师在馆读书)。

  二月,派充国史馆分校。旧识奎文轩大令(寿京;蒙古人)回京,情好愈密。因吴又桓,与张小石比部(向宸;石琴制府之子也)订交。

  是年,芝房丁艰,回长沙。朋友迁居,相距日远;虽闲作为诗歌,然不如七年之盛矣。

  六月,遘心疾,焂而羸弱。先是,三月遣人送妻兄灵柩回籍,妻、子、女亦定于是月初七日出都;留京伴余者,独妾王氏而已。至是,余节省应酬。姚正甫征士为处方调理,甚获其益;余亦兢兢卫生,嗜好日淡,而文字之习亦轻。暇则看「名臣言行录」及「性理精义」,知养生在治心主敬,不专药饵;遂暗中以理学自绳。然精神不能耐劳,看书亦不能多也。

  恕堂中丞先出馆费二百金交余,旁观颇有觊觎者;余坚持不允。至六月,恕老赴浙江任,余出馆金为置辰沅新馆,刻石纪之。馆中长班工食及修理祭祀之费,至是始有所出;前二百年来所未有也。

  三月十八日,引见;补授实缺。

  冬,松云、鲍敦庵同来京师,知余弱且苦节,所以相助者甚厚;可感也。

  九年(己未),三十六岁(是年,在京,寓辰沅会馆。冬「刘海峰古文选」成)。

  正月,旧友易笏山孝廉(佩绅;龙阳人,同年陈少海瀚之妹胥也)邀田鼎臣大令(玉梅;龙山人)来访;鼎臣口虽不言,以笏山故,与余有缔交之志矣。三月,应会试,不第。笏山与余过从较密,浸浸有向道之志焉。六月,因笏山,往谒王子怀少司马(茂荫;歙县人,壬辰进士)。自是往来,极承青盼。

  为会馆买置对门房屋一所,整旧一新,颜曰「别业」;乃随州牧向君先熏、萧山令李君榕(沅陵人)所寄馆金也。公事难办;余此次较前买置新馆用力较难、用心较苦,刻石以记之。

  八月,迁居畲家胡同,云梦王璧人舍人宅也。笏山是时住吕祖阁(在顺城门内),刊落嗜好,研究经书、四子、先儒语录,殷殷与余商订。笏山自谓生平受益朋友,惟余第一;余实藉笏山为同志,益毅然而前。朝夕取宋、元、明诸大儒书,寻译浸灌,有疑相质,得味颇深;夙疾渐渐退矣。

  武宁罗惺四孝廉(亨奎)、义宁陈右铭孝廉(宝箴)因笏山,先后来订交;诸君皆有志士,非世之汨没于利禄者。

  比兰泉之子启铣来京,悯其孤贫,留住寓邸。

  十年年(庚申),三十七岁(是年,在京。秋,「陶诗选」成)。

  寓畲家胡同;与笏山诸君讲习如恒,不作小楷、不作时文,恐夺志也。

  三月,应会试,不第。

  旧识郭筠仙编修(嵩焘;湘阴人)因左季高知余久,泛交二年;至是,见余文、察余行事,悔相知晚,遂缔交焉。

  田鼎臣自河南以书来;嗣王子怀先生属笏山语余致书胡宫保,推毂鼎臣。宫保得书,荐十六人,鼎臣与焉;称其胆略任战。后以剿捻匪,殉于汝宁府城。

  五月,笏山出京,余为致书推毂于左季高处;季老得书,飞请笏山赞军,未赴。然自笏山回里,而吾道乃大孤矣。

  六月,李恕皆来京、张鹄臣自天津来,均未久别去。

  是时夷务日骇;八月八日,圣驾巡幸热河。九月,抚局乃定,与黄翔云郎中(云鹄;蕲州人)为文字交;翔云甚笃厚,工为诗。封篆,以三旬万寿覃恩,封父祖皆奉直大夫、内阁中书,加四级;前母氏聂、母氏邓、祖妣氏张杜,皆赠太宜人。

  十一年(辛酉),三十八岁(是年四月,出京。春,「击壤集诗选」成)。

  寓畲家胡同。正月,派充本衙门撰文。

  因郭筠仙太史书来,遂与马平王少鹤枢郎(原名锡振,改名拯一,字定甫;辛酉进士)订交。所作古文,经少鹤勘定,称为人震川、望溪之室;并以示代州冯鲁川郎中,称之亦然。盖余之术业与两君同,而少鹤古文尤胜,鲁川则诗较佳;鲁川之称余诗,亦如少鹤之称余文也。

  二月二十三日,在署轮直;适奉二十一日滦河上谕,令赴皖营差委。盖皖抚湘乡希庵李公(续宜)奏请十人,有「人品端方、才识卓荦」之语。散直归寓,并未告人奉旨之事;盖欲敛浮嚣之气,使之归于厚重耳。阅日,邸抄已出,始走书潞河告王子怀先生;先生复书,大喜。因先生,始交光泽何愿船主事(秋涛;乙巳进士);其人博洽多闻,盖绩学之士也。

  三月,与镇远郑东甫茂才(锡滜)约,同赴皖营;曲阜孔绣山侍读(宪彝;己酉举人)、玉田袁杏村舍人(开第;己酉拔贡)、潼梁吴春海主事(鸿恩;己酉、乙卯同年),至是情好愈密。其它如鲍子年舍人(康;歙县人,己亥举人)、钱塘许星叔舍人(庚身;壬子举人),亦皆有亲近之意。至仅谋面而性情未甚浃洽者,至是亦多昵就余。余之蹇拙非久,而人或不易知其底蕴也。若王子怀先生、范鹤生、黄翔云、吴春海、范月槎、石小岑诸君知余将别,依依不忍离去;其诸异姓骨肉之义欤!

  四月朔,过王少鹤处,晤杨湘筠郎中(宝臣;福建人),志节清苦;以王子怀、王少鹤两先生之故,一见如旧。匆匆将别,未及久与周旋也。初三日,出京。先是,闻命月余,不以可得迁擢为喜,亦不以皖地糜烂为忧。至是,沿途骡马痡病。过顺德,至新乡元村驿一带,土匪、会匪相距不远;同人咸有戒心,余但付之天命,略无忧惧。二十八日,行至距樊城百里之新店铺,登舟。五月朔,到樊城。初四日,登舟,顺襄水下驶。十八日,舟泊汉镇。是时,南岸逆匪踞金牛、保安,离鄂城六十里;北岸逆匪踞黄州城,离省一百八十里。其南之蒲圻、崇阳、咸宁、通城、兴国、大冶,其北之德安、随州、广济、黄梅、蕲水、蕲州,均为贼踞。皖抚李公率师回援,驻城南三十里之鲁家港;鄂抚宫保胡公尚在太湖行营,卧病未愈。所收复者,仅孝感、武昌两城而已。大官、大商资重均寄舟中,人心惊惶。余于二十一日渡江,至武昌府城外鲶鱼套泊舟。二十二日,入城,巷无居人。二十九日,赴鲁家港皖抚大营,始见李希庵中丞。六月初四日,胡官保回省,请余挈眷寓城内,而命余居署中;始知皖抚之奏,宫保实主之,重其意,不忍却也。初七日,移寓眷属山前后抚街。十三日,余幞被往节署。适宫保病日加重,余决计引去。皖抚以文案照会,余作书辞之;皖抚答书劝留。是时,东安叶介唐刺文(兆兰)到鄂。八月四日,余复作书辞,院抚力请还山;而皖抚及叶介唐刺史、营务处张刺史凤翥(武宁拔贡)皆有书相留,皖抚且有「请至营小住数日,如果视余无足有为,再不相强」等语。余重违其意,即日只身赴营;李公及叶君等情意真挚,礼貌优隆。先是,余将辞归,荐东甫于左公季高,行将赴江;皖抚以余故,并留东甫。然左公之约不可负也,而余自是不能负皖抚矣;始许其相助。胡公殁,皖抚调抚鄂疆。九月,与介唐同寓贡院幕府,余掌笺奏。十月,赞李公赴援寿州,解苗练沛霖之围。李公与余均属意叶君,请主饷事、军事;遂专折奏请以道员记名,留安徽补用。十月,叶君赴霍、六。李公尚在病中,畀余私印,一切公事皆令余先行裁决,然后判行。湘乡曾沅圃方伯(国荃;侯相之弟)、王人树都转(勋)先后来署,j均谓李公「君何缘得此幕友!此吾楚之人杰,其成就岂有量耶」!余闻之媿之。冬月十七日,移寓抚署。文案、例案各员先后抱病,余一人总理。

  是年,始立日记(「年谱」本年事,详「日记」中)。

  同治元年(壬戌),三十九岁(是年,在皖。春,「陈白沙诗选」成)。

  正月十九日,准李希庵中丞照会,保举补用员外郎——冬月十六日,奉旨允准。

  二十四日,李公自鄂登舟,赴皖抚任。余送至舟,犹殷殷促其速来。二十八日,挈眷登舟,顺道为石钟山、小孤山之游。〔二月〕十五日,泊安庆。十六日,进谒李公,则叶介唐观察请缓渡淮一禀,大受呵斥。十七日,李眉生驾部(鸿裔)以曾节相因其弟沅圃方伯过奖鄙人,亟欲相见,因往谒焉;复过李公处。彭公雪琴迭次欲请鄙人管理笺奏,李公未之许也。二十一日,移寓吕八街姚宅。月杪,得成大吉总兵颍州挫败信,李公忧甚。此举创议于介唐,鄙人赞成之。若全军覆殁,李公军势难振;介唐不便生还,余亦无颜立于人世矣。然鄙见料其必能解围,函慰介唐;将发,而颍州解围之信至矣。三月十八日,从赴六安大营。四月初,李公已将介唐总理厘局撤去,余先未之知也。介唐前在鄂未行时,余告以李公如掣肘,余当先行。至二月,批介唐禀「不必与闻军事」;今又撤去厘局,余见其倚任不专,间于谗忌,遂决归志,以践初约。李公知之,复为加礼,并属蒋之纯观察(凝学;湘乡人)劝留,余未允也;然不欲「绝交出恶声」。四月十一日,介唐自固始来,悲喜交集,求归愈殷。李公以余非介唐比,有「伊负余、余不负伊」之语。然鄙人重然诺,不肯食言;又恐径遂使人难堪,多方婉转,于四月二十七日托词告归安庆省寓。盖至是,已决入山之志矣。临行,介唐策骑送至舒城。二十九日,介唐返六安。

  五月初二日,抵省寓,则旧友刘个亭(守中)已来此月余矣;欲少与曾节相、彭侍郎勾留,即买舟回辰。适接李眉生驾部书,鄙人为浙抚保举「堪任浙江司道」;不能不候旨决去留——浙抚者,左公季高也。次日,谒节相,颇承刮目;而绩溪周志甫岁贡(诚),武宁汪晴溪孝廉因罗惺四大令(亨奎)早知余,亦相款结。六月初四日,至铜陵夹水师大营;盖彭部也。十一日,返寓。傍晚,得左中丞所保六人:江君忠浚放皖藩、刘君典放浙臬,其余四人——鄙人与赵玉班(焕联)观察、杨司马(昌浚)、林员外(聪彝;文忠公之子)并留中之信,余决计言旋;而节相留之坚,且谋代修寓室,弗能却也。二十八日,迁大南门新居。七月初三日,节相来新居,谈艺文事甚惬。先是,节相过余寓,代谋日用费;余辞之。今复出资葺屋,盖不能不少待也。

  讵初五日早餐后,头痛,入内室卧;阅日,请汪晴溪治之,未瘥。初九日,李申甫廉访(榕)来视疾,荐其乡人向晴岚治,亦未见愈;而妾王氏复病。至初十日,病愈沉重,寒热大作;延数医,方皆未妥,力主不药。十六日,节相来,握余手,力任刊刻拙稿、照应后人,坚令坦怀,听其自然;并属勿药!申甫复为遣人走建德延医;阅四日来诊,所立方亦未当,余复谢之。然浸浸渐入膏肓,妾病亦几殆。未几,妾病稍轻,余仍如故;颇自厌其余生。二十二日,病忽退;然瘠甚,大非故吾,将进调养药。二十六日,节相复来,力戒勿药!二十六、七、八三日,雪琴侍郎日一走视。二十九日,叶介唐观察、李储源学博(益林)自六安特来寓中。是月也,仆从亦多病者。朋友最关切,周志甫、汪晴溪、李眉生;在寓照应,则刘个亭、石少楠(启铣)、章子亮(国均)始终无懈志。节相自初十日后,天甫晓,即走价省视;至二十七、八日、始罢。皖省大小官绅宾僚,无论识与不识,皆知余之病矣。八月七日,储源回巴陵,介唐仍留。十二日,病复作,甚轻;尚不觉也。十四日,复病。大肠秘轖,痛倒地,仍复寒热;余不作生望矣。二十二日,寒热复退,则皆自主方药,介唐参酌;而肠秘苦,仍如前。先是,初一日,希庵中丞自六安丁艰回省,资送甚厚;亦间日一遣人来视。郭筠仙观察亦自湘阴来。是月杪,妾王氏复重病数次。仆人萧姓死于寓、外甥李大旺死于汉口、仆人谢姓枒死于辰州;均可悲也。闰八月,肠秘之症得徐雪

分页阅读: 1 2 3 4 5 6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小酉腴山馆主人自着年谱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