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律戒相布萨轨仪 - (TXT全文下载)

婆塞具八支
  信。戒。施。听法。受持。解义。如说。修行。

八大人觉
  少欲。知足。寂静。精进。正念。正定。正慧。无戏论。

菩萨八法  一乃至失命不说他过。二化人令皈依三宝。三安置一切於菩提心。四梵行不染。五造佛像安花座上。六能除众生忧恼。七於贡高人常自谦下。八不恼他人。
  大宝积云。菩萨成就八法。於诸佛前。莲华化生。

八法信重袈裟  应起塔想。应起寂灭想。应起慈想。应起悲想。应起如佛想。应起惭想。应起愧想。应起令我来世离三毒具沙门。
  经云。袈裟圣人表帜。随顺寂灭。行慈悲心。未得沙门。行此八法。

尼戒八弃  杀。波罗夷此云弃。若犯此戒。永弃佛法边外。犹如大海不受死尸。
  盗。淫。大妄语。与男身触。与比丘四弃戒同。
  於染心男捉手。捉衣。屏处共立。共语。共行。身相倚。相期。
  覆他重罪。
  随举六僧供给衣食。

尼行八敬  不得骂谤比丘。
  不得举比丘过比丘得说尼过失。
  应从僧中受具戒。
  犯僧残半月在二部僧中行摩那埵。
  当於僧中求教授人。
  不应在无比丘处结夏安居。
  夏讫诣僧中求自恣。百岁尼礼初夏比丘尼。

九等大衣  下三品。九条。十一条。十三条。
  中三品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
  上三品。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

制戒十益
  一摄僧故。二极摄僧故。三令僧安乐故。四折伏无耻人故。五有惭愧者得住持故。六不信者令得信故。七正信者增益故。八於现法中得漏尽故。九未生诸漏令不生故。十正法久住为诸天人开甘露门故。

乞食十利
  一自用活命自偶不属他。二施我者命住三宝然后当食。三长生悲心。四随顺佛教。五易满易养。六破憍慢法。七无见顶善根。八见我乞食余者效我。九不与男女大小有诸事故。十次第乞生平等心。

受戒发十大愿
  

乞食十法
  一为摄受诸有情。二为次第。三为不疲厌。四知足。五为分布。六为不耽嗜。七为知量。八为善品现前。九为善根圆满。十为离我执。

涅盘十戒
  一禁戒。二清净戒。三善戒。四不缺戒。五不折戒。六大乘戒。七不退戒。八随顺戒。九毕竟戒。十具足戒。

沙弥十二有犯
  一不分别衣。二离衣宿。三触火。四足食。五害生种。六青艹上弃不净。七輙上高树。八触宝。九食残宿食。十坏地。十一不受食。十二损生苗。

十二种恶律仪  屠儿。魁脍。养猪。捕鱼。猎师。网鸟。捕蛇。养鸡。咒龙。作贼。捕贼。狱吏。
  淫女家。酤酒家。洗染家。压油家。加上四种。即名十六种恶律仪。智者勿犯。

授戒法十二科
  

菩萨随身十八种物
  杨枝。澡豆。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奁。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像。

二十五护戒神不杀生
  茶刍毗愈陀泥  输陀利输陀尼  毗楼遮那波  阿陀龙摩坻  娑罗桓尼和婆

不偷盗
  抵摩阿毗婆驮  阿须输婆罗陀  婆罗摩亶雄雌  婆罗门地[鞥-合+(白-日+田)]哆  那摩呼多耶舍

不邪淫
  佛陀仙陀楼哆  [鞥-合+(白-日+田)]阇耶薮多婆  涅坻酰陀多耶  阿罗多赖都耶  波罗那佛昙

不妄语
  阿提梵者珊耶  因台罗因台罗  阿伽风施婆多  佛昙弥摩多哆  多赖叉三蜜陀

不饮酒
  阿摩罗斯兜嘻  那罗门阇兜帝  萨[鞥-合+(白-日+田)]尼乾那波  阇[鞥-合+(白-日+田)]斗毗舍罗  迦摩毗那阇尼佉

  犯五戒所招过咎。具於前章。行者勿令有损也。

佛住世八十年颂曰
="  迦絺那。明了论云。为存略故。但言迦提。此翻功德。以坐夏有功。五利赏德也。西域记。以迦提翻云昴星。昴星直此月故。律钞到明了论。翻为坚实。能感实。能感多衣。衣无败坏故。又名难活。以贪人取活为难。舍少财入此衣。功德胜。如以须弥大衣聚施也。或云坚固。又云阴覆。古翻为赏善罚恶衣。赏前安居人(后安信人不得)也。亦翻功德衣。以僧众同受此衣。招五利功德。律中受此衣故。畜长财离衣宿。皆请。别众食。食前食后至他家。四分云。安居竟。应受功德衣。则前安居人七月十六日受。至十二月十五日舍。四分云。若得新衣。若檀越施衣。若粪扫衣。四分云。粪扫则非死人衣。新物揲作净。若已浣。浣已纳作净。即日来。不经宿。不以衰命得。应法。四周有缘。五条作十隔。用袈裟色。受舍应鸣锺。集僧羯磨。具出自恣篇。

  大明会典一欵

  太祖洪武永乐高皇。三次颁行天下大乘菩萨戒经。永为定例。
  圣论许令僧俗受戒之人。抄白牒文。随身执照。凡遇关津把隘之处。验寔放行。
  洪武旧制
  圣旨 洪武十年三月十三日。礼部尚书张吕本孙 敏李江欢勅监承林英奉天门奏准。钦奉圣旨 就批本。着落礼部知道一切南北僧道。不论头陀人等。有道善人。许令浙江广东广西湖广等处。但有行脚僧道。白衣人等。情愿归依三宝。或受五戒。或受十戒。持斋戒酒。习学经典。明心见性。理义圆明。僧俗善人。许令斋持戒牒大乘菩萨随身执照。不论山林城郭乡落村中。恁他结坛上座。拘集百千善男信女僧俗人等。日则讲经。教化一方善人。夜则取静修心。在家修道者。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早辨税粮。生不遭王法。死不堕地狱。出家修道者。日则他饭充饥。夜则念佛看经。为善胜至。为国家保佑长生。祝延圣寿。理合自然。又於谨身殿奉洪武二十年四月十一日。礼部尚书崔赵郎中御台史刘经历。依圣旨覆奉。颁行天下。重出晓谕。知道於永乐五年二月初六日。文武官等。奉天门早朝奏准。圣旨。着落礼部知道。重新出榜晓谕。该行脚僧道。持斋受戒。大功大行善知识。恁住他处。结坛说法。度人生死。救人苦厄。须用香烛茶果甘甜饮食。供养善知识。每日吃人间黄金千两。也消得施主的。受人礼拜。受人供养。一日八万四千余粮。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但到寺观庵堂。用心供养。不可呵詈。但上座说法之时。若遇关津把隘。税课司巡检司等衙门公人不得阻。当许被害人告官发边远充军。或里长老人阻。当俱发口外为民。恁他集众。教化善法。如朕亲临。教训圆明。无如佛上法宝。上祝皇国永固。风调雨顺。万民同乐。共享太平吾朱门皇子皇孙。永为定例。

  善见毗婆沙律卷第十八后半卷出同字函 小乘律中 大德舍利弗问优波离律行出品

  舍利弗问优波离偈 几罪以身得。几罪以口得。覆藏得几罪。相触复有几。优波离以偈答舍利弗。以身得六罪。口业复有六。覆藏得三罪。相触得五罪。
  答曰。一者身得。二者口得。三者身口得。四者身心得。五者心口得。六者身口心得。身业得六罪者。淫怒为初。口业得六罪者。虚诳妄语为初。覆藏得三罪者。一者比丘尼覆藏重罪得波罗夷。二者比丘覆藏他重罪得波夜提。三者比丘自覆藏重罪得突吉罗。是名覆藏得三罪。相触得五罪者。一者比丘尼摩触。波罗夷。二者比丘摩触。僧伽婆尸沙。三者比丘以身触女人衣。得偷兰遮。四者比丘以衣触女人衣。得突吉罗。五者比丘指桎他比丘。波夜提。是名五罪。

  第二问答

  明相出几罪。三唱复有几。於此几八事。一切聚有几。明相出三罪。三唱有二种。於此一八事。一切聚有一。
  答曰。明相出得三罪者。一夜六夜七夜十夜过一月明相出。尼萨耆波夜提。比丘尼独宿明相出。僧伽婆尸沙。比丘自覆罪。明相出。突吉罗。是名明相出得三罪。三唱二种。一者比丘。二者比丘尼。当说戒时。三唱有罪。不发露得突吉罗。是名三唱二罪。於律中具八事成罪者。比丘尼波罗夷。是一一聚有一者。戒序中说。忆有罪。应发露。发露者。分别戒相轻重。毗尼有二相者。身口是毗尼。重有二者。波罗夷。僧伽婆尸沙。是也。覆粗亦有二者。一波罗夷。一僧伽婆尸沙。

  第三问答(解答于左)

  如来分别结。毗尼有几相。毗尼重有几。复有几覆粗。如来分别说。毗尼有二相。毗尼重有二。覆粗亦有二。

  第四问答

  聚落间几罪。度江复有几。啖肉几偷兰。啖肉几突吉。聚落间有四。度江亦有四。一肉偷兰遮。九肉突吉罗。
  聚落间有四者。一比丘与比丘尼共期行。比丘初去时。得突吉罗。至聚落境界。比丘得波夜提罪。一脚在内。一脚在外。比丘尼得偷兰遮。一脚尽入。僧伽婆尸沙。是名聚落间四罪。渡江有四罪者。比丘与比丘尼共期船行。初去时。比丘得突吉罗。上船。比丘得波夜提。比丘尼一脚上岸。得偷兰遮。二脚俱上。得僧伽婆尸沙。是名渡江四罪。一肉偷兰遮者。即是人肉。九肉突吉罗。象马狗等肉。

  第五问答

  夜语几得罪。昼日复有几。布施得几罪。受施复几罪。夜语有二罪。昼日复有二。布施得三罪。受施得四罪。
  答曰。夜语有二罪者。若比丘尼共男子入暗室屏处耳语。得波夜提。若比丘尼共男子一处去二肘外。得突吉罗。是名夜语二罪。昼日亦有二者。比丘尼共男子屏处若二肘半内。得波夜提。二肘半外。得突吉罗。是名昼日二罪。布施得三罪者。比丘有杀心布施毒药杀人。得波罗夷罪。非人得偷兰遮罪。杀畜生得波夜提罪。是名布施三罪。受施四罪者。女人以手施与比丘捉。得僧伽婆尸沙。女人以淫欲施比丘。得波罗夷罪。非亲里比丘尼施衣。得尼萨耆波夜提。若比丘尼染污心知染男子受食。得偷兰遮。是名受施得四罪五罪。

  第六问答

  几罪对首悔。几罪须羯磨。作已不可悔。如来分别结。五罪可忏悔。第六须羯磨。一罪不可忏。如来分别结。
  答曰。可忏悔者。偷兰遮。波夜提。波罗提提舍尼。突吉罗。恶说。是名五罪可忏悔。第六须羯磨者。僧伽婆尸沙一罪。不可忏者。波罗夷是也。毗尼有二重者。一波罗夷。二僧伽婆尸沙。身口亦如是者。结戒不过身口。非时谷。

  第七问答(毗尼二重先解于左)

  毗尼重有几。佛说身口业。非时几谷味。几白四羯磨。毗尼有二重。身口亦如是。非时[谷-(一/禾)+禾]一味。一白四羯磨。
  答曰。非时谷一味者。苏毗盐以谷作。得非时服。是名谷一味。一白四羯磨者。差教戒比丘尼是。波罗夷有二者。一比丘。二比丘尼。是也。和合地有二者。一身和合。二法和合。

  第八问答(波罗夷二条和合地二条。先于解左)

  波罗夷有几。几曰和合地。复有几失夜。结二指有几。波罗夷有二。和合地有二。失夜亦有二。结二指有二。
  答曰。失夜亦有二者。一行波梨婆沙。二行摩那埵。是也。结二指有二者。一比丘尼洒净。二头发长不得过二指。

  第九问答

  打身有几种。几种众僧破。作初罪有几。作白复有几。打身有二种。因二破众僧。初作有二罪。作白亦有二。
  答曰。打身得二罪者。比丘尼打身得突吉罗。啼得波夜提是。因二破众僧有。一羯磨。二提舍罗是。作初有二罪者。一比丘九初罪。二比丘尼九初罪是。作白亦有二者。一白羯磨。二单白。

  第十问答

  杀生有几罪。重语有几种。骂詈有几种。行媒有几种。杀生有三罪。语重有三罪。骂詈亦有三。行媒事三罪。
  答曰。杀生有三罪者。人得波罗夷。非人偷兰遮。畜生波夜提。语重有三罪者。教偷。教死。向人说得圣利法。是名语有三重。骂詈亦有三者。若欲心骂女根谷道。二僧伽婆尸沙。骂余身分。得突吉罗。是名三罪。行媒有三罪者。受语时。得突吉罗。往说偷兰遮。还报得僧伽婆尸沙。是名三罪。

  第十一问答

  几人受具戒。聚作有几罪。灭摈复有几。一语复有几。三人不得受。聚作复有三。灭摈亦有三。一语亦亦三。
  答曰。三人不得受者。一远不闻。二身分不具足。三根不具足。衣钵不具足身分所摄。十三难人是根不具足所摄。聚作复有三者。一别众。二白不成就。三羯磨不成就。是名三。灭摈亦有三者。一比丘尼以身谤人。如慈地比丘尼(灭摈法略开于末)。二沙弥坏沙弥。就他谷道行淫。三者行淫欲法不障道者。是名灭摈三罪。一语亦有三者。一羯磨。三人一时得戒。是名三。

  第十二问答

  盗戒有几罪。淫戒复有几。正断复有几。因弃掷有几。盗戒有三罪。淫戒有四罪。正断亦有三。因弃掷有三。
  答曰。盗戒有三罪者。五钱波罗夷。四钱偷兰遮。三钱乃至一钱突吉罗。是名盗三罪。淫戒有四罪者。一女相波罗夷。死女半坏偷兰遮。不触四边突吉罗。比丘尼以物作根自入内根中。得波夜提。是名四罪。正断亦有三者。一断人命波罗夷。二断艹木波夜提。三自截男根偷兰遮。是名三。因弃掷有三者。有杀心弃掷毒药。若人得死。波罗夷。非人死偷兰遮。畜生死。得波夜提。是名三。弃掷复有三。比丘弃掷精僧伽波尸沙。弃掷大小便生艹上。得波夜提。水中净地得突吉罗者。

  第十三问答

  教比丘尼戒。几波逸突吉。於中几有新。衣有几种衣。教尼戒品中。波夜突吉罗。有四信佛说。与衣二种罪。
  答曰。教诫比丘尼至日没。得波夜提。先说法。后说八敬法。得突吉罗。有四信佛说者。一房舍。二戒。三如法作。四不如法作。是名四。与衣二种罪者。与非亲里具足比丘尼衣。得波夜提。与不具足戒比丘尼衣。得突吉罗。不具足戒者。从比丘尼白四羯磨。未从大僧白四羯磨。是名与衣二。

  第十四问答

  佛说尼有几。波罗提有几。食生谷有几。波夜突吉罗。佛说比丘尼。波罗提有八。波夜得突吉。因乞生谷故。
  答曰。波罗提有八者。比丘尼波罗提提舍尼是。波夜提突吉罗者。比丘尼乞生谷。得波夜提。食时突吉罗。

  第十五问答

  行时有几罪。立时有几罪。坐时有几罪。眠时有几罪。行时有四罪。立时有四罪。坐时有四罪。眠时有四罪。
  答曰。行时有四罪者。比丘与女人共期。初去时。得突吉罗。至村。得波夜提。比丘尼独行去。得偷兰遮。至村。得僧伽婆尸沙。立时有四罪者。比丘尼共男子立在屏处。得波夜提。申手外。得突吉罗。若比丘尼明相欲出。不随伴去。住离申手内。偷兰遮。申手外。得僧伽婆尸沙。坐眠亦如是。

  第十六问答

  波夜提有几。一切非一种。非前亦非后。同一时而得。波夜提有五。其类非一种。非前亦非后。一时俱得罪。
  答曰。波夜提有五者。酥油蜜石蜜脂五器。各受。过七日服。得五波夜提罪。其类非一种者。酥蜜等也。非前亦非后者。取聚置一处。并服一时。俱得罪。

  第十七问答

  有几波夜提。一切非一种。非前亦非后。同一时而得。有九波夜提。其类非一种。非前亦非后。一时俱得罪。
  答曰。有九波夜提者。乞九种美食。一乳。二酪。三酥。四熟酥。五油。六蜜。七石蜜。八肉。九鱼。是名九种。其数非一种。各异也。非前亦非后者。因食时俱得罪。一时食也。

  第十八问答

  有几波夜提。其类非一种。以身口忏悔。如来分别说。有五波夜提。其类非一种。以口业忏悔。如来分别说。
  答曰。有五波夜提者。其五波夜提。其数非一种。以口业忏悔。一时忏悔得灭。

  第十九问答

  有几波夜提。其类非一种。几以口业忏。如来分别说。有九波夜提。其类非一种。一以口业忏。如来分别说。
  答曰。有九波夜提者。乞九种美食。得九波夜提罪。其类非一种者。酥油鱼肉相异。以口业忏者。九波夜提罪。一语忏。便得灭也。

  第二十问答

  有几波夜提。其类非一种。口语成忏悔。如来分别说。有五波夜提。其类非一种。发语名字悔。如来分别说。
  答曰。有五波夜提者。发语名字忏。列罪名而忏悔。

  第二十一问答

  有几波夜提。其类非一种。聚性成忏悔。如来分别说。有九波夜提。其类非一种。聚性成忏悔。如来分别说。
  答曰。有九波夜提者。取性成忏悔者。列罪名而忏悔。

  第二十二问答

  第三罪有几。因食复有几。食时得几罪。因食得几罪。第三得三罪。因食有六罪。食时得三罪。因五食得罪。
  答曰。第三得三罪者。随举比丘尼三谏不舍。波罗夷。比丘被僧三谏不舍。僧伽婆尸沙。比丘比丘尼恶见三谏不舍。波夜提。因食得六罪者。云何得六罪。一为饮食故。自称得过人法。二为饮食故行媒。三为饮食故。言若人住此寺者。得道果。不自道名字故。得偷兰遮。四为饮食故。无病乞食。五为饮食故。比丘尼无病乞食。犯波罗提提舍尼。六为饮食故。比丘无病乞饭。得突吉罗罪。是名因食得六罪。食时得三罪者。比丘食人肉偷兰遮。象马龙狗等肉突吉罗罪。比丘尼食蒜。得波夜提罪。是名食时三罪。因五食得罪者。比丘尼知男子染污心。从乞得人肉。得蒜。得美食象马肉。受染污心男子食。僧伽婆尸沙。啖人肉偷兰遮。啖蒜波夜提。乞美食波罗提提舍尼。象马等肉突吉罗。是名因五食得罪。

  第二十三问答

  一切第三过。至处复有几。复问罪有几。诤事复有几。一切第三过。罪至有五处。善答罪有五。诤事亦有五。
  答曰。一切第三过者。比丘尼随举初谏不舍突吉罗。一羯磨不舍偷兰遮。二羯磨不舍波罗夷。是名三谏三罪。罪至有五处者。比丘尼。随举白不舍突吉罗。一羯磨不舍偷兰遮。二羯磨不舍波罗夷。若欲破僧。三谏不舍。僧伽婆尸沙。恶见三谏不舍波夜提。是名五罪。善答罪有五者。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五众。具有三谏不舍罪。诤事亦有五者。五众俱有四诤。

  第二十四问答

  论事复有几。以几法用灭。有几不得罪。有几处成善。论事复有五。以五法用灭。清净有五种。三处中成善。
  答曰。论事复有五者。论五众诤事。以五法用灭者。五众灭五众诤事。清净有五种者。五众犯罪忏悔得清净。三处中成善者。僧处众处白衣三处无诤。是名善也。

  第二十五问答

  身业夜几罪。见时得几罪。乞食得几罪。身业夜二罪。身业昼二罪。见时得一罪。乞食得一罪。
  答曰。身业夜二罪者。比丘尼与男子共夜入屋申手内波夜提。申手外突吉罗。身业昼二罪者。比丘尼昼日与男子共屏处申手内波夜提。申手外突吉罗。见时得一罪者。比丘故看女根。得突吉罗。乞食得一罪者。比丘无病不得为身乞食。得突吉罗。

  第二十六问答

  见恩有几种。依人成忏悔。驱出复有几。善行复有几。见恩有八种。依人成忏悔。驱出说有三。善行四十三。
  答曰。见恩有八种者。於拘睒弥揵度已说。依人成忏悔者。五众忏悔罪。要因依人得悔。驱出说有三者。一覆藏。二未忏悔。三恶见。善行四十三者。摈人行四十三法。得入众。不行此法。不得入众。

  第二十七问答

  妄语有几种。七日复有几。波罗提舍几。发忏悔有几。妄语有五处。七日法有二。十二提舍尼。忏悔复有四。
  答曰。妄语有五处者。波罗夷。僧伽婆尸沙。偷兰遮。波夜提。突吉罗。七日法有二者。七日药。受七日法出界外。是名二十二。提舍尼者。比丘尼八波罗提提舍尼。比丘四波罗提提舍尼。舍十二。忏悔复有四者。提婆达多遣人害佛。供养阿[少/兔]留陀优婆夷离车子。众僧为作覆钵羯磨。娑婆伽比丘。此四种人就佛忏悔。

  第二十八问答

  妄语有几观。布萨有几观。使者有几观。外道有几法。妄语有八观。布萨复有八。使者亦有八。外道有八法。
  答曰。妄语有八观者。发心欲妄。发口成妄语。妄语竟。知是妄语。隐藏所知。妄道余事。前人知解。邪心。是名观也。布萨复有八者。八戒也。使者亦有八者。调达以非法欲破僧。僧差具八德人往说。调达所作。非佛法僧。是调达所作也。外道有八法者。外道欲出家行波利婆沙八法者。不往五不应行处。闻赞佛法僧欢喜。

  第二十九问答

  受戒有几语。复有几起敬。几人应预座。教诫尼有几。八语受具戒。起敬亦有八。预座复有八。八法教诫尼。
  答曰。八语受具戒者。比丘尼白四羯磨。比丘白四羯磨。起敬亦有八者。比丘尼八敬法也。预座复有八者。大众集时。上座八人次第坐。余者随坐。八法教诫尼者。比丘有八德。堪教诫比丘尼。

  第三十问答

  几人不应礼。不为作叉手。有几突吉罗。用衣复有几。十人不应礼。不为作叉手。有十突吉罗。用衣复有十。
  答曰。十人不应礼。比丘尼。式叉摩那尼。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犯戒人。眠人。食人。大小便嚼杨枝人。十人不为作者。如前十种人。不得作叉手。有十突吉罗者。若为上十种人作礼及叉手。得突吉罗罪。用衣复十者。十种衣听着。

  第三十一问答

  有几作不善。如来分别说。於瞻部律中。一切不善作。十二作不善。如来分别说。於瞻部律中。一切不善作。
  答曰。十二作不善者。白不善。非法别众。非法和合众。法别众。白羯磨中。有四非法。白二羯磨中有四非法。白四羯磨中有四非法。三四合十二非法。

  第三十二总问答

  随大德所问。我亦随意答。问问中即答。无有一狐疑。
  善见毗婆沙律卷十八。大德舍利弗问优波离律行。出品。终同字函。第八南藏号。

  解明慈地比丘尼摈法。出本函第十三卷中

  灭摈比丘尼者。灭摈有三。一者灭身。二者灭不同住。三者灭罚。是名三灭摈。云何灭身。答曰。灭作者是灭身也。云何灭不同住。若犯罪不出。复不舍邪见。名灭不同住。云何灭罚。汝但作罪。自然灭。此是灭罚也。此慈地比丘尼。於三灭中。自得灭身也。佛语诸比丘。汝等灭摈慈地比丘尼。法师曰。此慈地比丘尼。身清净。为人所教。作如此谤。教者应灭摈。何以世尊教灭摈慈地比丘尼。为以其谤故摈。为以其犯罪故摈。若以其有罪摈者。沓婆摩罗子亦应有罪。以其谤故摈者。沓婆无罪。於律本中说。若比丘以无根波罗夷法。谤比丘。得僧伽婆尸沙。若比丘以无根波罗夷。谤比丘尼。突吉罗。比丘尼谤比丘。亦如是。若尔慈地比丘尼得突吉罗。妄语故波夜提。法师曰。以无根波罗夷。谤比丘。得僧伽婆尸沙。无波夜提罪。慈地比丘尼犯突吉罗罪。亦无波夜提罪。所以摈慈地比丘尼。以其自言犯罪故。於是世尊从座起入房。诸比丘即教慈地比丘尼。脱法服。觅白衣服与着。驱其令出。慈地比丘。见摈慈地比丘尼。语众僧言。我瞋瞋故。教比丘尼谤。此是我罪。莫摈慈地比丘尼。瞋者转善心也。不喜者。因瞋故失喜心。是不喜亦言心垢。无根波罗夷法者。此无宾波罗夷谤者。
  法律三昧经云。一切贤圣及外道五通仙人。俱各修禅。云何得道各异。颂曰。
  如来禅三祗  果满行周圆  菩萨禅众生  度尽趣涅盘  缘觉禅弃有  着无病亦然  仙人禅存想  飞升忆长年
  又永明寿禅师四料拣云。
  有禅无净土  十人九错路  阴境变现前  敞尔随他去  无禅有净土  万修万归去  但得见弥陀  何愁不开悟  有禅有净土  犹如戴角虎  现世为人师  过去作佛祖  无禅无净土  戴床并铜鉒  万劫与千生  无个人依估
  或难曰。云何兼修。
  有人来问老僧禅  呼汲弥陀直指传  行住坐卧皆如此  吃饭穿衣得自然  苦海之中无把捉  且将羁锁系心猿  到家不用关捩子  即入无余大涅盘
  又曰。
  学道莫学口头禅  妄谈般若自招愆  脚踏实地行将去  兼修净土妙中玄

  经律戒相布萨轨仪(终)

  律学沙门如馨。捐衣钵之资。锓梓流行。庶即过去师僧父母。历劫亲冤。法界有情。咸悟金刚宝戒。共造如来定慧之域。
  伏愿尽此报身。速生安养。面礼弥陀亲授记莂。

以上为书籍的全部内容,祝您阅读愉快。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3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经律戒相布萨轨仪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