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谈玄抉择 - (TXT全文下载)

书籍类目:佛藏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 - 大小乘释经部 - 华严部疏
文件大小:0.43mb。
书籍内容:

续藏经 华严经谈玄抉择
 辽 鲜演述

  

  大方广佛华严经谈玄决择卷第二

    上京开龙寺圆通悟理大师
    赐紫沙门  鲜演述
  疏尽宏廓之幽宗者。尽字是教。余皆是义。宏者大也。即是广义。通收五教。若巨海遍纳於百川。廓者空也。即是深义。别拣九宗。同天池。独具於十德。或宏者事法界。廓者理法界。二字相合者。事理无碍法界。幽宗事事无碍法界。或四字相合。同诠一真无障碍法界。斯则能被之教义也。
  钞真应权实者。智冥一理曰真。悲赴万根曰应。或本高而迹下。或本下而迹高名权。本迹相称名实。
  ▲言四十二众者。谓同生众有一。菩萨也。异生众有三十九。执金刚神乃至大自在天王也。座内流出众眉间流出众故。四十二以配四十二位故。
  ▲言况口光所召者。即现相品众齿面门光召十方众。是故彼经云。有十亿佛剎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一一各有世界海微尘数诸菩萨众。前后围绕。而来集会。乃至於其座上结跏趺坐。
  ▲言毛光重现等者。亦是此品谓即前所召十方世界海诸来菩萨身毛孔中。皆有光明。一一光明中。现无量菩萨。此诸菩萨。皆於尘中。亲近三世诸佛。以种种法门。教化众生。是也。又彼经云。如是坐已。其诸菩萨。身毛孔中。一一各现十方界海微尘数一切宝色光明。一光中。悉现十世界海微尘数诸菩萨等。
  钞本即圆音者。拣非在根之教。得名为本故。下钞云一音普应。但是教本。非是其教。即其义也。
  ▲言经列二十者。一名最胜光遍照。状如摩尼宝形。乃至二十名妙宝焰。
  ▲言结有等者。经云。此一一世界。各有十佛剎微尘数广大世界。是也。或独华藏品中经云。诸佛子。彼一一切世界程。或须弥形。江河形。乃至云。诸庄严具形。如是有世界海微尘数。或是世界成就品文。彼有十程。经云。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世界海。有种种差别形相。所谓或圆或方。乃至云。或如佛形。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尘数。
  ▲言经云佛演一妙音(一梵音故)周闻十方剎(二遍闻一切称法性故)众音悉具足(三此一即多事理融故)法雨皆充满遍(四彼一一音雨多法雨)一切言词海(五彼法各异一切言词)一切随类音(六各同一切众生之音)一切佛剎中(七此音各各遍一切处)转於净法轮(八所说各显世净之义)一切诸国土悉见佛神变。听佛说法音(九普令一切各得见闻)闻已趣菩提(十各各皆得究竟之益)具斯十义。方曰圆音。出现品中。复有十喻。次下具引。
  疏主伴重重极十方而齐唱者。上句标举。下句释成。此意云。主伴重重作何事业。故下句云。极十方而齐唱也。有力自在说法名主。无力不自在说法名伴。但是说法之中。分成主伴。非为听法得名为伴。夫主伴者。必圆作事。主既说法。伴必说故。何以得知。下释成云。极十方而齐唱。唱者显示。果主因伴。云谓遮那处普光堂。东方十佛剎尘数世界外。有金色世界。文殊而来为伴。应问彼云。第二会。文殊为伴。为说经耶。为听经耶。若云听经。违下经故。下经正明文殊说第二会故。若云说经。何云听法名伴。由此得知。主伴虽殊。同说经也。
  ▲重重者。邻次相押。数多之义也。极者尽也。十方者。穷法界之处也。齐者同时也。唱者宣唱也。此意云。说主说伴。重重迭迭。尽十方界。一时宣畅华严经也。拣异随宜之教。或有国土说。或有国土不说故。
  钞举一为主。十方为伴。乃至云。故曰重重者。略总释也。此意云。诸佛菩萨。随一为主法界。诸佛菩萨。咸为其伴。主唯是一。互为其主。至尚无数。伴即无边。互为其伴。伴宁知数。既主伴无数。重重迭迭。遍於法界。主既说经。伴必随说。那有一方不说华严。
  ▲言相犹难明下。广别释也。
  ▲言此一亦名辅翼者。胜劣齐平。但得称伴。以劣望胜。复名辅翼。谓净土中。有十八圆满。今菩萨众。即辅翼圆满也。此非局此界。名号品中他方菩萨。疏科成六辅翼。
  ▲言不名因主果伴者。问曰。十玄门中。主伴门云。随举一法为主。余一切法为伴。今何不尔。答曰据义不同。彼约称性实义。此约教相轨义故。如臣作主不可君为参佐也。若尔准下。疏云。主伴有三。一回向主伴。(尔修善根互相回向故。今成佛边为主伴。)二同行主伴。(同修禅戒等行)三如相主伴。(二俱称性居然相收)释曰。准彼所说。毗卢与彼菩萨。递为主伴。岂非因果互为主伴耶。答曰。彼约昔时同修善根互相回向。今随一成佛。余作菩萨而为其伴故。云递为主伴。非是因果互为主伴。又解此约化仪非因主而果伴。彼据称性故因果而递互。
  ▲言邻次相押故曰重重者。此界他界附近名邻次。若主若伴。互遍名相押。
  ▲言如佛佛既尔佛主菩萨伴亦然者。问曰。诸佛与遮那。互为主伴。何云既尔。菩萨与遮那。既无递互。何云亦然。答曰。约人即无。随界乃有。何者。应云此界佛为主余界佛为伴。余界佛为主此界佛为伴。即是果主果伴递互也。此界佛为主余界菩萨为伴。余界佛为主此界菩萨为伴。岂非果主。因伴递互义也。
  ▲言二者遮那一佛为主等者。前望多佛互作主伴。显重重义。此望一佛一往作主。明重重义。如前释处中二义。一总将七递为能遍。二别将一递为能遍也。
  ▲言如长空等者。此释主移伴亦移也。如西川内月在其中火星在西一丈许地。木星在东一丈许地。向东川内。星月相望。亦同其上。非谓月与木星相近与火星远也。问此递言移上。言不赴树王岂不相违。答彼约起而不起。此约不移而移。文虽有异。理归一途。又问。为但移人界耶。答人界俱移。钞文甚显。学者自观。
  ▲言如是主佛至东一佛剎尘数界外至正当本金色世界处者。此是第十佛剎尘数主佛主界当第一金色世界。非谓第十主佛主界但当一佛剎尘数界内第十界已。请思请思。问曰主佛至彼金色世界。本娑婆界。为有主佛。为复无耶。若有主佛。应成杂乱。财首伴菩萨亦在此界故。若无主佛。是则说主不遍一切。在彼金色处。本界处无故。答曰。此义亦难。幸希详审。但以为门不同。不应致难。何者。若约不移义。此界有主佛。财首伴菩萨无故。若约移义。此界有财首伴菩萨。劫无主佛。则无杂乱。移与不移。复不相碍。亦无不遍。是则前难一时都遣。
  ▲言如是主佛极於东方者。问曰主佛之东。为更有世界耶。更无世界耶。若云更有。何得言极。极者尽也。若云更无。是则世界有边。文殊不应从东而来。答曰。更有世界。若尔后难善遣。前难如何。答从此东方。凡有世界处。主佛必遍。所以言极。非谓世界有边。由此文殊。亦从东来。如尽众生之愿门。但是众生。但有佛性无非所化。非是众生有化尽时。
  ▲言终不见文殊师利从西向东来近主佛者。此遮常情定相之解。恐有疑云。主佛在此娑婆。金色在东。彼界文殊。从东向西。来近主佛。今移主佛极於东方。越过金色。彼界文殊。应从西向东。来近主佛。所以遮云。终不见文殊师利从西向东来近主。佛何以。故主若移。时伴亦移。故。
  ▲言亦不见文殊师利从佛前过向西近佛者。恐外疑云。虽不见文殊从西向东来近主佛。应是文殊从佛前过向东却回向西。来近主佛。故钞遮云。亦不见等。以表主移伴亦移故。如恐未晓。复举喻明。如一法师。市中作法。东门一僧。而来佐法。乃从东向西故。法师移至东门之外。是则东门一僧。必从西向东而来佐法。如或不然。应是东门一僧从师前过向东却向西方而佐其法。遮此常情二解。故钞云尔。
  ▲言如人以十钱布地等者。问前举十人为喻。今何重举。答彼约递至主伴。此约一往主伴。若尔星月之喻。已显一往故。答曰。星月喻中。未彰主佛周遍伴剎。故此重明。如人以十钱布地(标也)未是已布於地。
  ▲钱心为主钱缘为伴者。指配法合也。
  ▲第一钱当中者。对东西上押之钱名中。同本界不移之主伴对东西各移之主伴名中。
  ▲则以第二钱押第一钱上近东一缘之地者。此意云。复用第二钱。押第一钱上如何押耶。故释成云。渐近东展出一楞之地。喻第二重主伴各移近东一界。
  ▲则开元通宝等皆移近东一缘之地者。此显一移一切皆移也。
  ▲如是钱钱重重相押皆渐近东者。法合云。如是主伴重重相押。皆渐近东。是知东方。界界有主。界界有伴。无不周遍故。若至金色但有十个主佛者。主佛有不遍世界之失。何者。界有十佛剎微尘数故。彼若救云。一佛主佛剎尘数世界无不遍失者。应第一主佛移近东一佛剎尘数界外。第二佛剎微尘数界中。何故。钞云向东一界。复违邻次之义也。
  ▲更以十钱近西亦然者。合前主移近西也。余说云云。恐非正理。
  ▲言如第一会重重遍法界者。问普光忉利等处。亦说第一会法门不。若说。何以。经中但言菩提场说第一会。不言於余。若彼不说。何以遍。答有多解。一约佛德能。云遍法界。约根见闻。云菩提场。故下疏云。但随见闻。说有初成九会之别。二据称性圆融义。云遍法界。据不坏相行布义。云菩提场。三就广融义。於菩提场。全摄普光忉利等法界处尽故。由此但在菩提场。即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华严经谈玄抉择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