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大乘讲疏 - (TXT全文下载)

书籍类目:佛藏 - 大藏经 - 续藏 - 古逸部
书籍内容:

摄大乘讲疏卷第五.第七
  

  摄大乘论疏卷第五

  种子如鹅饮乳也。
  论本云由如世间离欲时不静地熏习灭者。□□□转依义例显出世转依义。此但以前地益力损能义未得似通达转依身义为常住。此则异如后也。
  圣人依者闻熏习与解性和合以此为依一切圣道皆依此生者。此第十明得闻思慧熏本识。无常解性时犹是凡夫。熏习增多后更上第六意识成无流道即修慧方是圣人。故言一切圣人道皆依之。问。闻思种子所熏解性。有解言。是真净法身。云何言是无常法耶。答。□者是自归识心分别闇心漫语耳。此解非义也。常住法无无常之义受熏。闻思慧能熏后上第六意识成修慧始为无流道。此闻思种子生唯识□境及观智。尔时并是诸法因义是依他性。后断烦恼尽转依成解脱果。□□身方得转依。真净心为法身义并果德耶。复得闻思种子和合生圣人依□圣道因法身相应时唯果德依法身也。无复种子因义也。
  释论曰此章复引不违道理显实有本识者。此下释第六顺道理章义。即是□灭心定由有此本识定义成为道理也。就此章有二。初明无本识灭心定义不成。二明无本识转依义不成就初为三段。一略标定相出得失意。二出小乘义正破过失义。三结不离本识净不净品法皆不成就故。此初更为三。初标大相二出过失。三□定不离本识。论本标及余可见不释。
  释论曰为得寂静住及离退失过者。此明所为意故。入定事同圣人修灭定为二义。一为得自寂静安乐住。已得胜无流法。则现在应得寂静安乐住。此定既无六识。寂静安乐与涅槃相似。故圣人修此定。二为离退失过。六识缘境能生不正思惟起诸习气烦恼则退失定。恐有退失故修灭定。
  释论曰非灭心体称灭心灭心法故名灭心以能依从所依故立心名者。此下第二出小乘义破过失立本识。此文即大众部云。灭心定不灭体灭心法。识是心之体。受想行为心法。心法为能依。心体是所依。以能依从所依立名心名。故称灭心。实灭心法不灭心体。后正破之。所以须灭心法者。彼云。所以须灭心法者。入此定人必具得上二界定。色界四定以受为藏。亦言以受为真实。故乐至三定舍遍四定。无色以想为藏。亦为真实。无色见受粗动故转受为想。受是修道惑本故。为修道所破。想是见道所破惑本。受心钝缘事起故。故是修道所破惑本。想心利故能推量觅理。故是见道所破惑本。又想是一切烦恼本。受是一切苦本。圣人见受想过患观察能遂灭受想。受想既灭。行亦不生。故此定中时起定心即更生。故言识不离身。识既断而□不死者。以寿命暖独及定力等持故不死。
  释论曰若人入第四定身行则断者。出入息为身行。由身有出入息故身不死得有行动等事。又息从身生故名身行。
  释论曰若人入第二定等言行则断者。觉观是语言本。作言语事故名言行。从二定以上既无复觉观。故称言行断。
  释论曰若人入灭心定心行则断者。名心法为心行。以能作心事故名心行。若直有心无作意及想受等法心则无所能作。由有作意受想等法运动于心故有种种作用。故名受想等心法为心行。灭心定中无复心法。故言心行断。
  释论曰如此身行断身不灭心亦应尔但心行灭心不灭者。外人以身行对并心行。得色界第四定出入息虽断而色身不灭。何故不说心法断心不灭。此语犹成前第一执意至后自破此执。
  释论曰故无复从定出及识更生义者。此言定中无识。识既断灭无余。云何得出定及更生义。则应入定者即入无余涅槃。若实断灭而后更生。则无无学人入无余涅槃亦应更生。
  释论曰若离如前所立相本识者。前以三义立本识。谓体相因相果相。无此三则一切不成。
  释论曰若不相离灭受想定及灭心定悉不得成者。此下十义破小乘第二段也。受想与心必不相离。如四大及所造色必不相离。若不灭心则受想等亦不灭。故灭心定不成。例如受想等心法自亦无相离义也。
  释论曰意识或有分别或无分别者。意识无分别是证知境如忍法以去已离□诵名相似证理故名无分别也。
  释论曰能生依止所显者。本识能生出定心□定有依止用故。明此定识不离身也。
  释论曰若执此定有余识生者。谓若离本识外有余六识生不离三性。
  释论曰若说由定心是善故说定是善是义不然非汝所许与无贪等善根相应此义应至者。彼义亦不许灭心定有无贪等善根相应。若汝说定心是善。则决定应与无贪等善根相应。无离无贪善根而单有心善故。问。此定体为属何性。答。定体是善性。但非心善心及心法以心□□故。问。四种善中属何善。答。属发起善。以定道生种子遮心令灭不起。能遮种子即是定体。为方便所发起故名发起善。四种善者。一真实善。即涅槃。二性善。即无贪等善根。体性是善故。三相杂善。即余心法。随善意识相应通相杂起故也。四发起善。即身口善。由心作意发起故成善也。止论定体以定道所生种子为灭定体。道与种子同能遮应生心及心法令不得生。道起即谢。入定之时但有道所生种子附本识不灭。说此为定体。为定道所□生起故名发起善。后时出定或退或进修定道还用此种子染心故心起时□静胜前时心也。
  释论曰善心通无有别一切心法皆不相离故者。心起时与心法俱□善故言通也。
  释论曰若不相离则受想等亦不灭是故不可立此心为善者。若善心起必与诸心法俱起。既有善心必有受相等心法也。有如此过故不可立有善心。
  释论曰离欲欲界时一切恶皆灭故非恶性者。上二界无复恶性。得灭定者必先得上二界定。于此定中岂复有恶。
  释论曰必与善根相应亦应必与受想相应者。此以受想并之。若以此定是善法必与善根相应。若此定是心必应与心法相应也。
  释论曰无异因缘立此定但与善根相应有异因缘不得立此定与受想相应者。可得说有相应不相应义。既无异因缘。岂得作如此执。
  释论曰此义不成者。更明不成义。此句先标义。
  释论曰所对治是有能对治亦是有者。此句即证不成义。所对治是想受。想受是有。能对治是定。本识灭想灭。想既犹在。岂得有此灭心定。故定义不成。
  释论曰譬如欲等正生不净观等则不得有者。此句譬证能所对治无并生义。欲嗔等若现起不净观慈悲观必不得现起。想爱既在。此即是所对治在。灭心定是能对治。以能所俱在故灭心定义不成。
  论本云于三和合必有故于余定有功能故者。若谓灭心定有心。心从尘生。既有三事和合必有触。有触必生想受等功能。同于四禅定中有受等功能故。
  释论曰若信受本识此定中无有触过患故者。若信灭心定无余心但有本识。细昧境异故。则无有触生等过患。若离本识有别善心生。此心决不离根尘。三事和合必不离触。
  释论曰因定生安为相者。安即触相。如人担重则心不安。若除此担身轻故心安。身心轻安即是触。□称为猗。令说为轻安。因此转安触故必生乐舍受诸心法。次出受名可见。
  释论曰何故者。蹑前语欲释后第七过失。以何以故发生后文也。
  释论曰若信由触故此定有受则此唯无有想是义不然者。既有触必有受。则此定不能灭受。止能想而已。后即引证此语不然。
  释论曰此触不应有于余识处俱有相应触生时有作意信等善根生起过故者。于此定中立有触。此义亦不成。唯除本识此触于识处必随与一识相应俱有。若说有触则应是信等五善根作意等诸心法并应俱起。不得说有一无一。无有不作意而得与信等善根相应义。
  释论曰若汝言由此定方便中厌恶触受想等故拔除心法但有心无触等者是义不然者。即破其救义。其云。在灭心定方便中唯厌恶触受想等心法不恶心。故定成时唯灭心法而不灭心云。受想是大地。大地既灭。信等小大地亦灭。又大众部解此义云。犹如三定方便中见喜受过患故三定将起则灭喜受而不灭心。四定灭乐受亦不灭心。岂得闻受灭必令心亦灭。
  释论曰由此相引者。心引心法为心自事。自事即是心功能。心法引心以为依止。故心与心法必不相离。
  释论曰是故心应成就与无贪等善根相应者。相引不相离义成就。此义若成则与诸心法并相应。
  释论曰若汝言定及定方便起必与无贪善根相违者。更出彼外人救义。彼谓此定既与受想心法相违。诸善根与心相应。亦是心法是受想类故悉为此定所违。既灭受想亦灭善根。
  释论曰于余处未曾见有此义者。一切经教及诸部所说。未曾见此义。岂有善生而与善根相违。无此道理也。
  释论曰诸法若因有相应其似果亦有相应故此执不然者。此定以余胜定为方便。方便中必与诸善根及受想等心法相应俱起。因既相应生相似定果。果亦应与诸心法相应。若言果不相应。此亦不然。
  论本云有譬喻故者。举觉观灭语言必灭譬心必灭。后更出外救义。彼谓如出入息是身行。第四定虽灭出入息而身不坏灭。灭定亦尔。虽灭想等心行而心不灭。此亦不然。义不齐故。
  论本云如非一切行一切行不如是故者。出入息非一切行。受想等是一切行。以出入息不遍三界。第四定以上则无出入息。于欲界中如卵生中未出卵时无出入息。胎生中从柯罗逻至伽诃那四位中身分未通亦无出入息。从第五从伽诃那开九孔竟方出入息。则出入息不遍故言非一切行。受想则遍三界皆有故名。一切行。又受想等心法于心是一切行。必由此心法不灭心则在故。觉观亦是语言一切行。必由觉观有语言故。出入息则非身一切行。不令由此出入息方有身故也。
  释论曰若离出入两息饮食寿命识等能持此身令不坏灭者。此出其事。饮食即是段食。不取初食时名饮食。至其变为味时方说为饮食。从味次第变为身界说此为饮食。若在下界入第四定后此身犹为食所持。寿命即是果。以业果熟本识持此一期报命根力用恒在故。令不灭识即是识食。夫出入息身行虽灭。有此饮食寿命识食等别法持身故不灭。心行灭后有何法持心令心不灭。
  释论曰是故此位者。即灭心定位释。后以二义显此定中有本识。一后识若生有因知有本识。二有识食持身知有本识。
  释论曰若彼本来是能依所依作大功用拔除能依令离所依无如此义者。心为所依。受想等心法为能依。本来恒相应俱有无相离义。亦无有大功用能使其相离。
  释论曰何以故由譬成故者。举譬显之。前举有是一切行非一切行为譬。此举四大造色为譬。如四大与所造色无有因缘令其相离。四大即地水火风。所造色即四微。谓色香味触。既不可令相离者。心与心法亦尔无相离义。故不可偏拔令相离者。
  释论曰若非一切行可得如此灭者。举一切行非一切行显无偏拔义。若如觉观喜乐等非一切定中所行法。可得随定浅深灭之。
  释论曰非于一切行中得有如此灭者。想受是一切定中所行法。此法无有所离心令灭义。
  释论曰若遍行灭心必随灭者。遍行即是想受。遍行有心处也。若无心定既灭受等遍行。心必随灭。后即引佛语证有本识。若心及心法灭更无本识。佛不应说识不离身。既有不离之言。故知此言为显有本识。
  释论曰以无第五无记故者。四无记者。一作善恶不成为无覆无记也。二者有覆无记。如上界惑为定所含覆。如欲界身边见常义亦尔。三者内外果报威仪工巧变化等是自性无记。四者虚空非择灭所得悉是真实无记也。此定是善。不得有善恶又不成无覆无记义。又无成定义。是修得善。又非果报。小乘浅行未即得于定内有威仪工巧变化。大乘是善。小乘此三悉属自性无记。六识定心种子是修得非果报。果报即是本识。复非是虚空及非择灭义。复无第五无记。故不可定为无记性也。
  释论曰由三有能和合触生受若三和合无能则但生触不生受者。出小乘义后明心法与心不相离破之。根尘识三和合必有触。但生受不生受有异耳。若非入灭心定方便道中根尘识。此必根尘和合有触功能。从触必生受。入灭心方便道中此三极细。非想非非想识三法和合功能微弱。虽有触不生受。极细用以此为因引定心起。定心起时亦有三法和合。但三法极微弱和合无复有生受之能。故受于此时灭不复得生也。问。大乘明灭心定中有本识。亦应有根尘识和合必有触生。既有触生得有受不。答。既有极细触亦有极细受。故决定藏论释九识中触本识云。分别本识相应有何相。本识共五大地心法恒相应。一思。二触。三受。四想。五作意。如此五法果报所摄最微细。世间大聪明者亦不能觉。恒共生同一境界。是本识受一向是无记非苦非乐。受如本识性及受如本识性及受本识性及受识法亦如是。彼论文语如此。思以简择为功能。谓取境有邪正。作意以发动为功能。作意如马行。思如骑者制令向东西。想以执境为功能。受非苦乐所记故名无记。此非即所论。用□取真义异也。
  论本云若有人执色心次第生。此别破异执。由不知有本识为种子。谓色心即为色心种子。犹是欲显有本识义故有此下文。可见。
  释论曰前过谓若识相续断后识无因应不得生者。如入无想定等。灭识相续断。后识从何而生也。
  释论曰有作如此执者者。论本止破断后无种子不得生。不破色断无种子生义。释论此句先总标执前色生后色。仍破之故言有作如此执者。
  论本云别失者若人从无想无退及出灭心定此中所执不成者。此若是过。非谓论向明前过已显此义而论本标是别失。即此事者论主为生后别失故先举此耳。
  释论曰若定如此者。下始出别失。明若定如此相续断后心更生。则非别失。为□论主先标前意故生后别故有此句。
  释论曰后心为因不尽故者。此正出别失。色心无本识不从别因生。直以前色心为因能生于后。说合间中断绝后亦得生。若尔无学人入无余涅槃用最后色心为因应能更生未来色心。此则相生无尽。
  论本云若离次第缘此执不成者。如正量等部执。前色生后色亦名次第缘。论主今许其作次第缘。不许色心相生为因缘。无别种子为因缘明色心自生后色心为因缘。则色心相生无尽失解脱。从无心处下生界则无因缘。不应得更生。有此过失也。第三段明离本识三义不成文可见。
  释论曰若人但在生起识不在本识转依义则不成者。此下第二就转依证在本识。大小乘悉明转依。而小乘就六识明转依。此义不成。大乘就本识明转依。此义方成。故知道理定有本识 论本即三偈显之。释论更牒偈自解释也。就此有偈长行二段。并有三意。初二句三字明意识为转依了因。二明本识定转依体相。三破小乘于识转依义不成。此明意识为了因者。
  释论曰离五散动者。五识是自性散动。与无流修慧法尔不相应。故此善识离余五识。又此义离六种散动。谓自性外内相粗思惟等。大义具如前说。
  释论曰云何得相离生一切时如此生故者无流观心法无五识。出观方有五识。故言一切时如此生故。
  释论曰离染污意识及有流善识者。此释偈无余心之意。非但离染污五识。亦离染污意识及有流善意识。若但说善识不说无余心。则有流善意识或在其中。今即说大余心知唯在无流善识决定离有流善。
  释论曰一切染浊种子灭故唯本识在是名转依相者。此下第二正明转依体。此文解偈问云转依以何方便作。此出转依体及转依方便道。本识昔与惑业种子相依持。今得无流治道灭离。种子本识即转依。依法身为应身体。故言转依也。方便作指后释。
  释论曰若汝说由对治生故依止转异说治道为转依此义不然者。此解偈云若对治转依出异解。由无流道生故依止转异于昔故治道为转依体是义不然。
  释论曰不以灭为转依有二义不成者。此解偈云非灭故不成。此语破异解出正义。正以灭为转依体。若不取灭为转依有二过失。一若对治虽生而惑业种子不灭者。若无本识中种子止有六识者。出世道起时已无世间心及惑。何所灭耶□言而种子不灭。二对治是转依了因者。由六识对治道生世间六识即灭。无本识则无种子可灭。本以灭本识中种子。本识转依法身故。治道是了因。正以本识为转依体。正取恶种子灭本识得解脱证得法身。依法身异前与生死法相依为转依 此即是寂灭诸恶法证无生转为常住果德。为转依义也。
  释论曰转依是解脱及法身即是灭谛故应以种子灭为转依者。此中据终处明转依也。明本识昔有染浊种子所依持得住生死。今既为治道所灭本识清净。即解脱身与如来藏成一。如来藏得法身名解脱为应身体。一切道功德智慧并随本体而转成众德。由无流意识道生照见本识种子空故名灭惑。惑灭故依止转证法身也。若但六识道起。世间心先灭。恶种子即随心灭。道生时已无烦恼及烦恼所依之心。道何所断何灭何所转。故知定有本识转依义方成。
  释论曰若汝执对治生染浊种子灭者。此下坏破彼义。彼谓一时中对治种子灭。何故说灭不说道。今破此执有过。转依是灭谛是果。对治是因。因是道谛。道转依了因。用因转依则因果无别成一体。得对治道生。即是般涅槃。何有此理则失因果义。
  释论曰若有人立灭谛为转依者。此下第二正破外乘异执。虽同用灭为转依。而不立本识。于生起六识。谓染污意识所生惑业种子依于意识以种子为能依。意识为所依。对治道灭。此能依所依名为转依。此识不成转依。以世间意识灭道智方得起。道起时种子与所依意识二法久无中何所转耶。故偈云于无二无故转依义不成也。
  释论曰第六生起识于定位中若不在时无种子无无作亦无故转依义不成者。明菩萨不退位在无流真观中即定结。无污染心时染污识及种子久已自谢灭。无有世心及种子二法。久无更何所转。以本识与道并在一时遣除□识中种子本识转依流法身。此转依义乃成。故释论云。无种子无无作亦无也。初明无种子故言无。次后明能作种子心亦无故言无作亦无也。

  差别品第四

  前三品成立本识是有。此品明本识体中诸差别相用不同义也。就品论总有二章。更别开总成七章。前一为三章明重本识成种子义。后一章开为四章明本识中种子事用有生六道差别之相貌种类不因义也。此前三章异相者。一通明习报因。一切生死戏论种子。二者明我见。即陀那中烦恼熏习。三明业熏习即果报因义。如后应知胜相中解。此七章即为七段。初章为二。前总明一品差别开合义意。二者正释初章义。就总有三。初列章门。二结问品义意。三者答又为二。初明七意大。二者列三意名。此大意可见。
  释论言说以名不同我习报因义为体名有二种谓言说名思惟名此二种名以音声为本者。此下略释第一言说章。若依事解言说。与名同以音声为体。何以知然。圣人为住世众生显示万物有异。以异音声立万物名。既数习此音声众生执万物定□有则异。若发口出声称为言说名。若不发言直心缘思惟万物别异称思惟名。虽有二名根本品是音声。并以音声为体名。依大乘道理解者。一切万物无体但有言说。数习根尘等谓为有。此但假言说。无万物实体故立言说熏习遍为生死戏论种子。言戏论者。不缘第一义理悉为生死戏论也。以此气分熏本识能生后时戏论果。即生能相续力用故称种子也。
  释论曰约能见色根有声说谓眼者。如色根能发识见色。约此义立眼名。眼名即是言说。此约□理。但实唯有言说无有实体也。
  释论曰数习此言说于中起爱熏习本识者。凡夫共数习此名。后时不复知此名但是言说。执眼有别物。于中起爱数起所爱熏本识。此熏习有功能于本识中以为种子。能生未来眼。余根尘识等一切法亦尔。是名言说熏习也。
  释论曰有染污识由我见等依止于本识起我我所等熏习者。此下略释第二我见熏习章。我见由陀那执梨耶为我得自他差别。由此故染污六识六识亦起我执也。染污是阿陀那识。意识是所染污。六识后我见即依止识生。于本识中起我执及我所见二识。并还熏本识。本识有此种子故得自他差别身报也。
  释论曰此熏习故起分别谓自为我异我为他者。由我见种子在本识中。后时由此功能生诸分别执有此彼等界。因此生诸烦恼。还复熏习本识生诸种子。即是同类因等流果也。
  释论曰随善恶不动业于六道中所受六根有差别者。此下略释第三有分熏习章。呼种子为有分。业有三品。谓善恶不动。善业感欲界人天。恶业感四趣。不动业感上二界报。有者能得三界六道有报故名有分。三界六道报正是有体也。由意识作业变异本识有三分不同。由此三业种子能变异本识起三界六道苦乐等法不同也。烦恼但通能感有。不能令得苦乐等异异报。二正由业有故。是业牵诸有差别。此三章是集谛。初章通习报因。第二烦恼。第三是业。故有三章异也。
  论本云引生差别者。此释第四引生章。此第四章论本自解。释论又解。引生有二。一能引牵本识受依持生种子所以得立。二本识中种子引生后果报。此章明于引生之力用故云引生章。
  论本云是熏习新生者。通论过去以来起无明行熏于本识。随其业等犹有力未受用者悉为新生。若已曾得报用者并为故也。
  论本云若无此缘行生识缘取生有是义不成者。行即是过去种子生现在识支。识支即是本识。本识将成熟业种子来受生意识。依此种子为因缘。本识为因缘。本识为根得生也。缘取生有者。取是惑。有是业。若无本识为增上者。种子生有力用无依止处。随所作业随能作心即灭。故言是义不成。
  释论曰引生种类差别者。随望前一一义可见。随数习根尘等成种子。此还生昔所习等流果义有轻重得乐苦果报。果报有异故言种类差别。
  释论曰此有何相是熏习新生者。引生种类即以熏习新生为相。虽无异性同无记 不无昔种类差别力用之相貌能生昔时同类之果报。故言引生也。
  释论曰若无引生本识差别者。本识有种子能引生后相似果故名本识为引生。如昔所作业轻重烦恼等而得报也。
  释论曰行生灭所熏习识者。明行若是常无能熏习义。由是无常生灭恒流故得有熏习义。彼行所熏习识即是引生本识。此语即释上句。
  释论曰由取所摄故对生起者。此有二释。一云。现在取分从无明行所熏习种子力依本识故生。故说本识为引生故言取所摄。对前相似因生现在有分。故言对生有起。二者云。取为有因。取能引有生起。故名为取所摄也。未来生分缘生处之有引身分令起。故言对生有。即陀那之用。
  释论曰此有不得成者。若无种子识。未来有等悉不得成也。以无法持种子因故也。
  释论曰从此有生起故说此为有法者。此释有义。从现在作业能得未来生分之有。故名现在业为有也。
  释论曰取及善恶等是宿世数习果者。明此现在取及有有即善恶不动业故言并是宿世所数习无明行果。此数习无明因果义所生也。脱解取有非现在。取有二分。但明若无引生本识。则行所熏习种子正除烦恼种子。不正除业种子。烦恼既断。业种子遂灭也。
  释论曰得道以后所见清净与前见有异故言亦有功用者。得道后见他所变异作尘解。而达此尘体非是有即是清净。正是亦是道功用也。又前释云。得道后识不变异作。本所见尘即是清净。由变异本识种子已灭故尔。此即是道功用。
  释论曰由他分别所持故者。由众多识变异作境界。自识虽不复变异作本境。他未得无分别智识犹变异作此境界。为此人分别识所持故犹有秽境界。从语可解。
  释论曰若约慈悲般若大起分别此分别依止真如故则所分别成清净土者。佛有大悲般若。由本愿力此见俗唯是识无外尘□。若见真慈悲虽分别俗

分页阅读: 1 2 3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摄大乘讲疏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