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 (TXT全文下载)

书籍类目:佛藏 - 大藏经 - 经藏 - 经集部
书籍内容: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刘宋 求那跋陀罗译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浙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难读。又难得善本。会南都太子太保致政张公施此经。而眉山苏子瞻为书而刻之板。以为金山常住。金山长老佛印大师了元持以见寄。之奇为之言曰。佛之所说经总十二部。而其多至于五千卷。方其正法流行之时。人有闻半偈得一句而悟入者盖不可为量数。至于像法末法之后。去圣既远。人始溺于文字。有入海算沙之困。而于一真之体。乃漫不省解。于是有祖师出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以为教外别传。于动容发语之顷。而上根利器之人。已目击而得之矣。故云门至于骂佛。而药山至戒人不得读经。皆此意也。由是去佛而谓之禅。离义而谓之玄。故学佛者。必诋禅。而讳义者。亦必宗玄。二家之徒。更相非而不知。其相为用也。且禅者。六度之一也。顾岂异于佛哉。之奇以为。禅出于佛。而玄出于义。不以佛废禅。不以玄废义。则其近之矣。冉求问。闻斯行诸。孔子曰。闻斯行之。子路问。闻斯行诸。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说岂有常哉。救其偏而已。学佛之敝。至于溺经文惑句义。而人不体玄。则言禅以救之。学禅之敝。至于驰空言玩琦辩。而人不了义。则言佛以救之。二者更相救。而佛法完矣。昔达磨西来。既已传心印于二祖。且云。吾有楞伽经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来心地要门。令诸众生开示悟入。此亦佛与禅并传。而玄与义俱付也。至五祖。始易以金刚经传授。故六祖闻客读金刚经。而问其所从来。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五祖山来。五祖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成佛矣。则是持金刚经者。始于五祖。故金刚以是盛行于世。而楞伽遂无传焉。今之传者。寔自张公倡之。之奇过南都谒张公。亲闻公说楞伽因缘。始张公自三司使翰林学士出守滁。一日入琅玡僧舍。见一经函。发而视之。乃楞伽经也。恍然觉其前生之所书。笔画宛然。其殆神先受之甚明也。之奇闻。羊叔子五岁时。令乳母取所弄金镮。乳母谓之。汝初无是物。祜即自诣邻人李氏东垣桑木中。探得之。主人惊曰。此吾亡儿所失物也。云何持去。乳母具言之。知祜之前身为李氏子也。白乐天始生七月。姆指之无两字。虽试百数不差。九岁谙识声律。史氏以为笃于才章。盖天禀。然而乐天固自以为宿习之缘矣。人之以是一真不灭之性。而死生去来于天地之间。其为世数。虽折天下之草木以为筹箸。不能算之矣。然以沦于死生。神识疲耗不能复记。惟圆明不昧之人知焉。有如张公以高文大册再中制。举登侍从。秉钧轴出入朝廷。逾四十年。风烈事业。播人耳目。则其前身。尝为大善知识。无足疑者。其能记忆前世之事。岂不谓信然哉。故因读楞伽新经。而记其因缘于经之端云。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奉郎新差知登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骑都尉借绯苏轼书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先佛所说。微妙第一真实了义。故谓之佛语心品。祖师达磨。以付二祖曰。吾观震旦所有经教。惟楞伽四卷。可以印心。祖祖相授。以为心法。如医之难经。句句皆理。字字皆法。后世达者。神而明之。如盘走珠。如珠走盘。无不可者。若出新意。而弃旧学。以为无用。非愚无知。则狂而已。近岁学者。各宗其师。务从简便。得一句一偈。自谓子证。至使妇人孺子。抵掌嬉笑。争谈禅悦。高者为名。下者为利。余波末流。无所不至。而佛法微矣。譬如俚俗医师。不由经论。直授方药。以之疗病。非不或中。至于遇病。辄应悬断死生。则与知经学古者。不可同日语矣。世人徒见其有一至之功。或捷于古人。因谓难经不学而可。岂不误哉。楞伽义辄幽[耳*少]。文字简古。读者或不能句。而况遗文以得义。忘义以了心者乎。此其所以寂寥于世。几废而仅存也。太子太保乐全先生张公安道。以广大心。得清净觉。庆历中尝为滁州。至一僧舍。偶见此经入手。恍然如获旧物。开卷未终。夙障冰解。细视笔画。手迹宛然。悲喜太息。从是悟入。常以经首四偈。发明心要。轼游于公之门。三十年矣。今年二月过南都。见公于私第。公时年七十九。幻灭都尽。惠光浑圜。而轼亦老于忧患百念灰冷。公以为可教者。乃授此经。且以钱三十万。使印施于江淮间。而金山长老。佛印大师了元曰。印施有尽。若书而刻之则无尽。轼乃为书之。而元使其侍者晓机走钱塘。求善工刻之板。遂以为金山常住。
  元丰八年九月九日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一切佛语心品第一之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南海滨楞伽山顶。种种宝华以为庄严。与大比丘僧及大菩萨众俱。从彼种种异佛刹来。是诸菩萨摩诃萨。无量三昧自在之力神通游戏。大慧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一切诸佛手灌其顶。自心现境界善解其义。种种众生。种种心色。无量度门随类普现。于五法自性识二种无我。究竟通达。尔时大慧菩萨与摩帝菩萨。俱游一切诸佛刹土。承佛神力。从坐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以偈赞曰。
  世间离生灭  犹如虚空华
  智不得有无  而兴大悲心
  一切法如幻  远离于心识
  智不得有无  而兴大悲心
  远离于断常  世间恒如梦
  智不得有无  而兴大悲心
  知人法无我  烦恼及尔炎
  常清净无相  而兴大悲心
  一切无涅槃  无有涅槃佛
  无有佛涅槃  远离觉所觉
  若有若无有  是二悉俱离
  牟尼寂静观  是则远离生
  是名为不取  今世后世净

  尔时大慧菩萨。偈赞佛已自说姓名。
  我名为大慧  通达于大乘
  今以百八义  仰咨尊中上
  世间解之士  闻彼所说偈
  观察一切众  告诸佛子言
  汝等诸佛子  今皆恣所问
  我当为汝说  自觉之境界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承佛所听。顶礼佛足合掌恭敬。以偈问曰。
  云何净其念  云何念增长
  云何见痴惑  云何惑增长
  何故刹土化  相及诸外道
  云何无受欲  何故名无受
  何故名佛子  解脱至何所
  谁缚谁解脱  何等禅境界
  云何有三乘  唯愿为解说
  缘起何所生  云何作所作
  云何俱异说  云何为增长
  云何无色定  及以灭正受
  云何为想灭  何因从定觉
  云何所作生  进去及持身
  云何现分别  云何生诸地
  破三有者谁  何处身云何
  往生何所至  云何最胜子
  何因得神通  及自在三昧
  云何三昧心  最胜为我说
  云何名为藏  云何意及识
  云何生与灭  云何见已还
  云何为种姓  非种及心量
  云何建立相  及与非我义
  云何无众生  云何世俗说
  云何为断见  及常见不生
  云何佛外道  其相不相违
  云何当来世  种种诸异部
  云何空何因  云何刹那坏
  云何胎藏生  云何世不动
  何因如幻梦  及揵闼婆城
  世间热时炎  及与水月光
  何因说觉支  及与菩提分
  云何国土乱  云何作有见
  云何不生灭  世如虚空华
  云何觉世间  云何说离字
  离妄想者谁  云何虚空譬
  如实有几种  几波罗蜜心
  何因度诸地  谁至无所受
  何等二无我  云何尔炎净
  诸智有几种  几戒众生性
  谁生诸宝性  摩尼真珠等
  谁生诸语言  众生种种性
  明处及伎术  谁之所显示
  伽陀有几种  长颂及短颂
  成为有几种  云何名为论
  云何生饮食  及生诸爱欲
  云何名为王  转轮及小王
  云何守护国  诸天有几种
  云何名为地  星宿及日月
  解脱修行者  是各有几种
  弟子有几种  云何阿阇梨
  佛复有几种  复有几种生
  魔及诸异学  彼各有几种
  自性及与心  彼复各几种
  云何施设量  唯愿最胜说
  云何空风云  云何念聪明
  云何为林树  云何为蔓草
  云何象马鹿  云何而捕取
  云何为卑陋  何因而卑陋
  云何六师摄  云何一阐提
  男女及不男  斯皆云何生
  云何修行退  云何修行生
  禅师以何法  建立何等人
  众生生诸趣  何相何像类
  云何为财富  何因致财富
  云何为释种  何因有释种
  云何甘[這-言+蔗]种  无上尊愿说
  云何长苦仙  彼云何教授
  如来云何于  一切时刹现
  种种名色类  最胜子围绕
  云何不食肉  云何制断肉
  食肉诸种类  何因故食肉
  云何日月形  须弥及莲华
  师子胜相刹  侧住覆世界
  如因陀罗网  或悉诸珍宝
  箜篌细腰鼓  状种种诸华
  或离日月光  如是等无量
  云何为化佛  云何报生佛
  云何如如佛  云何智慧佛
  云何于欲界  不成等正觉
  何故色究竟  离欲得菩提
  善逝般涅槃  谁当持正法
  天师住久如  正法几时住
  悉檀及与见  各复有几种
  毗尼比丘分  云何何因缘
  彼诸最胜子  缘觉及声闻
  何因百变易  云何百无受
  云何世俗通  云何出世间
  云何为七地  唯愿为演说
  僧伽有几种  云何为坏僧
  云何医方论  是复何因缘
  何故大牟尼  唱说如是言
  迦叶拘留孙  拘那含是我
  何故说断常  及与我无我
  何不一切时  演说真实义
  而复为众生  分别说心量
  何因男女林  诃梨阿摩勒
  鸡罗及铁围  金刚等诸山
  无量宝庄严  仙闼婆充满
  无上世间解  闻彼所说偈
  大乘诸度门  诸佛心第一
  (此心如树木坚实心非念虑心也)  善哉善哉问
  大慧善谛听  我今当次第
  如汝所问说  生及与不生
  涅槃空刹那  趣至无自性
  佛诸波罗蜜  佛子与声闻
  缘觉诸外道  及与无色行
  如是种种事  须弥巨海山
  洲渚刹土地  星宿及日月
  外道天修罗  解脱自在通
  力禅三摩提  灭及如意足
  觉支及道品  诸禅定无量
  诸阴身往来  正受灭尽定
  三昧起心说  心意及与识
  无我法有五  自性想所想
  及与现二见  乘及诸种性
  金银摩尼等  一阐提大种
  荒乱及一佛  智尔焰得向
  众生有无有  象马诸禽兽
  云何而捕取  譬因成悉檀
  及与作所作  郁林迷惑通
  心量不现有  诸地不相至
  百变百无受  医方工巧论
  伎术诸明处  诸山须弥地
  巨海日月量  下中上众生
  身各几微尘  一一刹几尘
  弓弓数有几  肘步拘楼舍
  半由延由延  兔毫窗尘蚁
  羊毛[麩-夫+黃]麦尘  钵他几[麩-夫+廣]麦
  阿罗[麩-夫+廣]麦几  独笼那佉梨
  勒叉及举利  乃至频婆罗
  是各有几数  为有几阿[少/兔]
  名舍梨沙婆  几舍梨沙婆
  名为一赖提  几赖提摩沙
  为摩沙陀那  几摩沙陀那
  名为陀那罗  复几陀那罗
  为迦梨沙那  几迦梨沙那
  为成一波罗  此等积聚相
  几波罗弥楼  是等所应请
  何须问余事  声闻辟支佛
  佛及最胜子  身各有几数
  何故不问此  火焰几阿[少/兔]
  风阿[少/兔]复几  根根几阿[少/兔]
  毛孔眉毛几  护财自在王
  转轮圣帝王  云何王守护
  云何为解脱  广说及句说
  如汝之所问  众生种种欲
  种种诸饮食  云何男女林
  金刚坚固山  云何如幻梦
  野鹿渴爱譬  云何山天仙
  犍闼婆庄严  解脱至何所
  谁缚谁解脱  云何禅境界
  变化及外道  云何无因作
  云何有因作  有因无因作
  及非有无因  云何现已灭
  云何净诸觉  云何诸觉转
  及转诸所作  云何断诸想
  云何三昧起  破三有者谁
  何处为何身  云何无众生
  而说有吾我  云何世俗说
  唯愿广分别  所问相云何
  及所问非我  云何为胎藏
  及种种异身  云何断常见
  云何心得定  言说及诸智
  戒种性佛子  云何成及论
  云何师弟子  种种诸众生
  斯等复云何  云何为饮食
  聪明广施设  云何树葛縢
  最胜子所问  云何种种刹
  仙人长苦行  云何为族姓
  从何师受学  云何为丑陋
  云何人修行  欲界何不觉
  阿迦腻吒成  云何俗神通
  云何为比丘  云何为化佛
  云何为报佛  云何为如如
  平等智慧佛  云何为众僧
  佛子如是问  箜篌腰鼓花
  刹土离光明  心地者有七
  所问皆如实  此及余众多
  佛子所应问  一一相相应
  远离诸见过  悉檀离言说
  我今当显示  次第建立句
  佛子善谛听  此上百八句
  如诸佛所说

  不生句生句。常句无常句。相句无相句。住异句非住异句。刹那句非刹那句。自性句离自性句。空句不空句。断句不断句。边句非边句。中句非中句。常句非常句(凡有三常此常梵音与上常音异也)。缘句非缘句。因句非因句。烦恼句非烦恼句。爱句非爱句。方便句非方便句。巧句非巧句。净句非净句。成句非成句。譬句非譬句。弟子句非弟子句。师句非师句。种性句非种性句。三乘句非三乘句。所有句无所有句。愿句非愿句。三轮句非三轮句。相句非相句。有品句非有品句。俱句非俱句。缘自圣智现法乐句非现法乐句。刹土句非刹土句。阿[少/兔]句非阿[少/兔]句。水句非水句。弓句非弓句。实句非实句。数句非数句(此物之数也)。数句非数句(此数霜缕反)。明句非明句。虚空句非虚空句。云句非云句。工巧伎术明处句。非明处句。风句非风句。地句非地句。心句非心句。施设句非施设句。自性句非自性句。阴句非阴句。众生句非众生句。慧句非慧句。涅槃句非涅槃句。尔焰句非尔焰句。外道句非外道句。荒乱句非荒乱句。幻句非幻句。梦句非梦句。焰句非焰句。像句非像句。轮句非轮句。揵闼婆句非揵闼婆句。天句非天句。饮食句非饮食句。淫欲句非淫欲句。见句非见句。波罗蜜句非波罗蜜句。戒句非戒句。日月星宿句非日月星宿句。谛句非谛句。果句非果句。灭起句非灭起句。治句非治句。相句非相句。支句非支句。巧明处句非巧明处句。禅句非禅句。迷句非迷句。现句非现句。护句非护句。族句非族句。仙句非仙句。王句非王句。摄受句非摄受句。实句非实句。记句非记句。一阐提句非一阐提句。女男不男句非女男不男句。味句非味句。事句非事句。身句非身句。觉句非觉句。动句非动句。根句非根句。有为句非有为句。无为句非无为句。因果句非因果句。色究竟句非色究竟句。节句非节句。郁树藤句非郁树藤句。杂句非杂句。说句非说句。毗尼句非毗尼句。比丘句非比丘句。处句非处句。字句非字句。大慧。是百八句先佛所说。汝及诸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诸识有几种生住灭。佛告大慧。诸识有二种生住灭。非思量所知。诸识有二种生。谓流注生及相生。有二种住。谓流注住及相住。有二种灭。谓流注灭及相灭。诸识有三种相。谓转相业相真相。大慧。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何等为三。谓真识现识及分别事识。大慧。譬如明镜持诸色像。现识处现亦复如是。大慧。现识及分别事识。此二坏不坏。相展转因。大慧。不思议薰。及不思议变。是现识因。大慧。取种种尘。及无始妄想薰。是分别事识因。大慧。若覆彼真识。种种不实诸虚妄灭。则一切根识灭。大慧。是名相灭。大慧。相续灭者。相续所因灭则相续灭。所从灭及所缘灭则相续灭。大慧。所以者何。是其所依故。依者谓无始妄想薰。缘者谓自心见等识境妄想。大慧。譬如泥团微尘非异非不异。金庄严具亦复如是。大慧。若泥团微尘异者。非彼所成而实彼成。是故不异。若不异者。则泥团微尘应无分别。如是大慧。转识藏识真相若异者。藏识非因。若不异者。转识灭藏识亦应灭。而自真相实不灭。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识灭。但业相灭。若自真相灭者。藏识则灭。大慧。藏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论议。大慧。彼诸外道作如是论。谓摄受境界灭识流注亦灭。若识流注灭者。无始流注应断。大慧。外道说流注生因非眼识色明集会而生。更有异因。大慧。彼因者说言。若胜妙若士夫若自在若时若微尘。
  复次大慧。有七种性自性。所谓集性自性。性自性。相性自性。大种性自性。因性自性。缘性自性。成性自性。复次大慧。有七种第一义。所谓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见境界。超二见境界。超子地境界。如来自到境界。大慧。此是过去未来现在诸如来应供等正觉性自性第一义心(此心梵音肝栗大肝栗大宋言心谓如树木心非念虑心念虑心梵音云质多也)。以性自性第一义心。成就如来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法。圣慧眼入自共相建立。如所建立。不与外道论恶见共。大慧。云何外道论恶见共。所谓自境界妄想见。不觉识自心所现。分齐不通。大慧。愚痴凡夫性无性自性第一义作二见论。复次大慧。妄想三有苦灭。无知爱业缘灭。自心所现幻境。随见今当说。大慧。若有沙门婆罗门。欲令无种有种因果现。及事时住。缘阴界入生住。或言生已灭。大慧。彼若相续若事若生若有若涅槃若道若业若果若谛。破坏断灭论。所以者何。以此现前不可得及见始非分故。大慧。譬如破瓶不作瓶事。亦如焦种不作牙事。如是大慧。若阴界入性。已灭今灭当灭。自心妄想见。无因故彼无次第生。大慧。若复说无种有种识三缘合生者。龟应生毛。沙应出油。汝宗则坏。违决定义。有种无种说有如是过。所作事业悉空无义。大慧。彼诸外道说有三缘合生者。所作方便因果自相。过去未来现在有种无种相。从本已来成事相承觉想地转。自见过习气。作如是说。如是大慧。愚痴凡夫恶见所害。邪曲迷醉。无智妄称一切智说。大慧。若复诸余沙门婆罗门。见离自性浮云火轮揵闼婆城。无生幻焰水月及梦。内外心现妄想。无始虚伪不离自心。妄想因缘灭尽。离妄想说所说观所观。受用建立身之藏识。于识境界摄受及摄受者不相应。无所有境界离生住灭。自心起随入分别。大慧。彼菩萨不久当得生死涅槃平等。大悲巧方便无开发方便。大慧。彼一切众生界皆悉如幻。不勤因缘远离内外境界。心外无所见。次第随入无相处。次第随入从地至地三昧境界。解三界如幻。分别观察。当得如幻三昧。度自心现无所有。得住般若波罗蜜。舍离彼生所作方便。金刚喻三摩提随入如来身。随入如如化。神通自在慈悲方便具足庄严等入一切佛刹外道入处。离心意意识。是菩萨渐次转身得如来身。大慧。是故欲得如来随入身者。当远离阴界入心因缘所作方便生住灭妄想虚伪。唯心直进。观察无始虚伪过妄想习气因三有思惟无所有佛地无生到自觉圣趣。自心自在到无开发行。如随众色摩尼。随入众生微细之心。而以化身随心量度。诸地渐次相续建立。是故大慧。自悉檀善应当修学。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所说心意意识五法自性相。一切诸佛菩萨所行。自心见等所缘境界不和合。显示一切说成真实相。一切佛语心。为楞伽国摩罗耶山海中住处诸大菩萨。说如来所叹海浪藏识境界法身。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言。四因缘故眼识转。何等为四。谓自心现摄受不觉。无始虚伪过色习气计著。识性自性欲见种种色相。大慧。是名四种因缘。水流处藏识转识浪生。大慧。如眼识一切诸根微尘毛孔俱生。随次境界生亦复如是。譬如明镜现众色像。大慧。犹如猛风吹大海水。外境界风飘荡心海识浪不断。因所作相异不异。合业生相深入计著。不能了知色等自性。故五识身转。大慧。即彼五识身俱因。差别分段相知。当知是意识因。彼身转。彼不作是念。我展转相因。自心现妄想计著转。而彼各各坏相俱转。分别境界分段差别。谓彼转如修行者入禅三昧。微细习气转。而不觉知而作是念。识灭然后入禅正受。实不识灭而入正受。以习气种子不灭故不灭。以境界转摄受不具故灭。大慧。如是微细藏识究竟边际。除诸如来及住地菩萨。诸声闻缘觉外道修行所得三昧智慧之力。一切不能测量决了。余地相智慧巧便。分别决断句义。最胜无边善根成熟。离自心现妄想虚伪。宴坐山林下中上修。能见自心妄想流注。无量刹土诸佛灌顶。得自在力神通三昧。诸善知识佛子眷属。彼心意意识自心所现自性境界。虚妄之想生死有海。业爱无知。如是等因悉以超度。是故大慧。诸修行者应当亲近最胜知识。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譬如巨海浪  斯由猛风起
  洪波鼓冥壑  无有断绝时
  藏识海常住  境界风所动
  种种诸识浪  腾跃而转生
  青赤种种色  珂乳及石蜜
  淡味众华果  日月与光明
  非异非不异  海水起波浪
  七识亦如是  心俱和合生
  譬如海水变  种种波浪转
  七识亦如是  心俱和合生
  谓彼藏识处  种种诸识转
  谓以彼意识  思惟诸相义
  不坏相有八  无相亦无相
  譬如海波浪  是则无差别
  诸识心如是  异亦不可得
  心名采集业  意名广采集
  诸识识所识  现等境说五

  尔时大慧菩萨。以偈问曰。
  青赤诸色像  众生发诸识
  如浪种种法  云何唯愿说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青赤诸杂色  波浪悉无有
  采集业说心  开悟诸凡夫
  彼业悉无有  自心所摄离
  所摄无所摄  与彼波浪同
  受用建立身  是众生现识
  于彼现诸业  譬如水波浪

  尔时大慧菩萨。复说偈言。
  大海波浪性  鼓跃可分别
  藏与业如是  何故不觉知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凡夫无智慧  藏识如巨海
  业相犹波浪  依彼譬类通

  尔时大慧菩萨。复说偈言。
  日出光等照  下中上众生
  如来照世间  为愚说真实
  已分部诸法  何故不说实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若说真实者  彼心无真实
  譬如海波浪  镜中像及梦
  一切俱时现  心境界亦然
  境界不具故  次第业转生
  识者识所识  意者意谓然
  五则以显现  无有定次第
  譬如工画师  及与画弟子
  布彩图众形  我说亦如是
  彩色本无文  非笔亦非素
  为悦众生故  绮错缋众像
  言说别施行  真实离名字
  分别应初业  修行示真实
  真实自悟处  觉想所觉离
  此为佛子说  愚者广分别
  种种皆如幻  虽现无真实
  如是种种说  随事别施设
  所说非所应  于彼为非说
  彼彼诸病人  良医随处方
  如来为众生  随心应量说
  妄想非境界  声闻亦非分
  哀愍者所说  自觉之境界

  复次大慧。若菩萨摩诃萨欲知自心现量摄受及摄受者妄想境界。当离群聚习俗睡眠。初中后夜常自觉悟修行方便。当离恶见经论言说及诸声闻缘觉乘相。当通达自心现妄想之相。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建立智慧相住已。于上圣智三相当勤修

分页阅读: 1 2 3 4 5 6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