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法正宗记 - (TXT全文下载)

书籍类目:佛藏 - 大藏经 - 杂藏 - 史传部
文件大小:0.25mb。
书籍内容:

传法正宗记宋 契嵩
  宋 契嵩编

  传法正宗记

  上皇帝书

  十二月日。杭州灵隐永安兰若传法沙门赐紫臣僧契嵩。谨昧死上书。皇帝陛下。臣闻。事天者必因于山。事地者必因于泽。然其所因高深。则其所事者易至也。若陛下之崇高深明。则与夫山泽相万矣。适人有从事其道者。舍陛下而不即求之。虽其渠渠终身绝世。乌能得其志耶。抑又闻佛经曰。我法悉已付嘱乎国王大臣者。此正谓佛教损益弛张。在陛下之明圣矣。如此则佛之徒。以其法欲有所云为。岂宜不赖陛下而自弃于草莽乎。臣忝佛之徒。实欲扶持其法。今者起岩穴。不远千里。抱其书而趋阙下。愿幸陛下。大赐以成就其志也。臣尝谓。能仁氏之垂教。必以禅为其宗。而佛为其祖。祖者乃其教之大范。宗者乃其教之大统。大统不明。则天下学佛者。不得一其所诣。大范不正。则不得质其所证。夫古今三学辈。竞以其所学相胜者。盖宗不明祖不正。而为其患矣。然非其祖宗素不明不正也。特后世为书者之误传耳。又后世之学佛者。不能尽考经论而校正之。乃有束教者不信佛之微旨在乎言外。语禅者不谅佛之能诠遗乎教内(始草书。即云佛之所诠概见乎教内。及写奏时乃改曰。佛之能诠遗乎教内。意谓。佛之善巧诠发此法之语。存乎教部之内。为学徒以始草者传出遂与奏本有异然此二说其义皆可用。他本或云。所诠概见乎教内者。盖两出之也)虽一圆颅方服之属。而纷然自相是非。如此者古今何尝稍息臣不自知量。平生窃欲推一其宗祖与天下学佛辈息诤释疑。使百世而知其学有所统也。山中尝力探大藏。或经或传。校验其所谓禅宗者。推正其所谓佛祖者。其所见之书果谬。虽古书必斥之。其所见之书果详。虽古书必取之。又其所出佛祖年世事迹之差讹者。若传灯录之类。皆以众家传记与累代长历。校之修之。编成其书。垂十余万言。命曰传法正宗记。其排布状画佛祖相承之像。则曰传法正宗定祖图。其推会祖宗之本末者。则曰传法正宗论。总十有二卷。又以吴缣绘画。其所谓定祖图者一面。在臣愚浅。自谓吾佛垂教仅二千年。其教被中国殆乎千岁。禅宗传于诸夏。仅五百年。而乃宗乃祖其事迹本末。于此稍详。可传以补先圣教法万分之一耳适当陛下。以至道慈德治天下。天地万物和平安裕。而佛老之教。得以毗赞大化。陛下又垂神禅悦弥入其道妙。虽古之帝王百代未有如陛下穷理尽性之如此也。是亦佛氏之徒。际会遭遇陛下万世之一时也。臣所以拳拳恳恳不避其僭越冒犯之诛。辄以其书与图偕上进。欲幸陛下垂于大藏与经律皆传。臣蝼蚁之生已及迟暮。于世固无所待。其区区但欲教法不微不昧而流播无穷。人得资之而务道为善。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非敢侥幸。欲忝陛下雨露之渥泽耳。其所证据明文。皆出乎大经大论。最详于所谓传法正宗论与其定祖图者。傥陛下。天地垂察。使其得与大赐。愿如景德传灯录玉英集例。诏降传法院。编录入藏。即臣死生之大幸耳。抑亦天下教门之大幸也。如陛下睿断。允臣所请。乞以其书十有二卷者。特降中书。施行其传法正宗记与其定祖图。兼臣旧著辅教编印本者一部三册。其书亦推会二教圣人之道。同乎善世利人矣。谨随书上进。干渎冕旒。臣不任激切屏营之至。诚惶诚恐谨言。

  知开封府王侍读所奏札子

  臣今有杭州灵隐寺僧契嵩。经臣陈状。称禅门传法祖宗未甚分明。教门浅学各执传记。古今多有诤竞。因讨论大藏经论。备得禅门祖宗所出本末。因删繁撮要。撰成传法正宗记一十二卷。并画祖图一面。以正传记谬误。兼旧著辅教编印本一部三册。上陛下书一封。并不干求恩泽。乞臣缴进。臣于释教粗曾留心。观其笔削著述。固非臆说。颇亦精微。陛下万机之暇深得法乐。愿赐圣览。如有可采。乞降付中书看详。特与编入大藏目录。取进止。

  中书札子许收入大藏

  权知开封府王素奏。杭州灵隐寺僧契嵩。撰成传法正宗记并画图。乞编入大藏目录。取进止。
  辅教编三册(此是中书重批者。盖降札子后数日。又奉圣旨。更与辅教总入藏批此)。
  右奉圣旨。正宗记一十二卷。宜令传法院于藏经内收。附札付传法院。准此。
  嘉祐七年三月十七日(宰相押字)。

  中书札子不许辞让师号

  杭州灵隐永安兰若赐紫沙门契嵩状。今月二十二日。伏蒙。颁赐明教大师号敕牒一道。伏念。契嵩比以本教宗祖不明法道衰微。不自度量。辄著传法正宗记辅教编等上进。乞赐编入大藏。惟欲扶持其教法。今沐圣朝。特有此旌赐。不唯非其素望。亦乃道德虚薄。实不胜任。不敢当受其黄牒一道。随状缴纳申闻事。
  右札付左街僧录司告示不许更辞让准此。
  嘉祐七年四月五日(宰相押字)
  契嵩嘉祐之辛丑岁十二月六日。以此正宗记辅教编进。明年三月十七日。先皇帝赐入大藏。使与经律偕传。盖留于政府。七十一日。丞相诸钜公。躬屈详阅。佛教光贲。虽振古未有如此者也。契嵩佛子辈。岂不荣且幸。宜何以报其大赐。还吴之三年。吴郡人有曰曹仲言弟玘仲彝者。乐闻其胜事。乃募工于其州之万寿禅院。施财镂板。仰赞国家之鸿休也。传法觉初守坚知一详僧善慧。宗遇较。治平改元甲辰。四月十一日题。
  广右藤之释契嵩。字仲灵。少习儒业。游方入吴。著书于钱塘之西湖。嘉祐间。以所业传法正宗记定祖图辅教编诣阙。以文贽见韩魏王欧阳文忠公王冀公。当时群巨公。极可许之。复表进仁宗皇帝御览。至为道不为名为法不为身之句。嘉叹留禁中久之。有旨宣赐入大藏建炎间兵火散失。逮绍兴庚辰秋。福州太平寺正言长老。因游东山龙首涧。得正宗记十二卷。仍以辅教编三册增之。重新校勘。谓开元解空明禅师曰。吾家之嵩辅教。定慧操修。冬夏唯一衲。常坐不卧。日止一食。夜顶戴观音像行道。诵菩萨号十万声以为常。宋之高僧。北斗以南一人而已。虽殚竹帛不可纪其道行。于是率诸禅同力。刊板于福州开元寺大藏流传利益无穷。住寿山广应禅寺嗣祖佛灯大师法珊跋。教忠崇报禅寺住持嗣祖比丘道印校正。
  嵩明教之在释氏扶持正宗排斥异说。辞而辟之咸有援据。所谓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者也。诸老出力。共广此书。皆湜籍辈用心也。随喜之缘有大于此者乎。隆兴甲申十一月既望。左奉议郎前提举福建路市舶。晋安林之奇书。

  传法正宗记卷第一

    宋藤州东山沙门释契嵩编修

  始祖释迦如来表

  天地更始。而阎浮洲方有王者兴曰大人。大人者没。后王因之继作而不已。古今殆不可胜数。然其圣神而有异德者。谓之转轮王。德不至者。谓之粟散王。既德有大小。而其所治亦从之降杀。自四天下减之至于三二。至于一天下。至于列国。其所谓王者。虽更万亿之世。而释氏一姓相袭不绝。益后世有王者曰大善生。大善生出懿师摩。懿师摩出忧罗陀。忧罗陀出瞿罗。瞿罗出尼浮罗。尼浮罗出师子颊。师子颊出净饭(亦曰浮饭)然此七世皆王。独懿师摩净饭号为圣王。如来即出于净饭圣王者也。生于中天竺国。释迦其姓也。牟尼尊称也。始如来以往世会然灯佛。于莲华大城。因布发席其所履。以至敬然灯。遂受之记曰。汝后成佛如我。其号释迦牟尼。后之更劫无数圣人。皆积修胜德。逮迦叶佛世。乃以菩萨成道。上生于睹史陀天。应其补处。号护明大士。说法天上。以度天众。及其应运适至。乃会天人。议所下生。众未有所定。大士乃自以迦毗罗国处阎浮提之中。白净饭王者。其家世世帝王。圣德之至真转轮族。宜因之以生。于见示天衰相。将欲下化。然天众皆泣。愿更留之。大士乃为说往生成佛之意。以释其攀缘。大士即捐天寿。示乘白象从日中降神于其母右胁。净饭之后摩耶氏。是夕遽白王曰。令我洁身请奉八关斋法。王从之。寻梦。大士以所乘入其右胁而止诸天慕为其属。同时生于人间者无限。其始在孕。则母体大宁。自得禅乐。及其将生。摩耶乃意往园苑。如宫监者即严宝辇。王复广诏侍卫以从之。至园之无忧树下。其花方妍。后欲取之举手。而圣子乃自其右胁而诞。神龙即澍水以澡之。地发金莲以承之。圣子乃四方各蹈七步。以手上下指之曰。四维上下唯我最尊。如内谒者以喜入奏。王闻以其无数贵属偕至视之。乃不胜大庆。是时也天神地祗皆见而祝之曰。愿大士速成正觉。王寻持之与谒天庙。天像起为之致礼。还宫大集贤者。为其名之。众乃上号曰萨婆悉达。及募相者。而仙人阿私陀应召。方见圣子。遽礼其足而泣曰。此三界之至尊也。年至十九当为转轮王。不尔则出家成佛。度人无量。恨吾老矣。不能见之。王以仙人之言忧之。益谨宝守。稍长当命师傅教以世书。圣子乃以其法问之。而师皆不能对至。于世所有艺天文地理射御百工之事。皆不待教而能之。未几立为太子。而付之国宝。然圣人已大洁清。虽示同世娶。而非有凡意。以夙业缘乃指其妃之腹云。却后六年汝当生男。一旦命驾欲游。虽更出四门。而皆有所遇。终以其老病死与沙门者感之。而出家之意愈笃。既还乃以其志建白父王。王以国无圣嗣。乃执太子手泣之。欲阻其心。会净居天人自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传法正宗记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