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别传 - (TXT全文下载)

书籍类目:佛藏 - 嘉兴藏
书籍内容:

嘉兴大藏经 一贯别传

  自序

  鉼镮钗钏一金而别其器酥酪醍醐一乳而异其名自其殊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灵蠢冰水也矧般若之摩诃衍而系辞则曰大衍中庸之无声臭而道德则曰至虚乃至三心不可得与绝四与无为的的然一鼎三足庸讵以彼此观耶予自脱其古槐长夜复入如幻三昧中目击藏海之沤已具乌昙之华界足履毛孔之步犹过摩诘之陶轮恍乘莽渺鸟而出六极莫知其然而然也反而执之于左契始知性天即一中之旨释氏而归之老氏而守之孔氏而贯之特教化若徂公赋芧耳第乍入吾道者只知一之所已辟而不知一之所未辟故临内外境典如失宝印而不达斯必参其别传之眼藏俾于多罗了义若推门落白也不然则三圣人乏所说果将为隐躄人者耶果将为踶跂人者耶惟不蕴坚白异同之士恳垂只眼庶几得金忘专得乳忘名便可语夫象先矣。

  吹万广真说

  一贯别传小引

  三教圣贤总从一个圈子里透出性公▆▆▆▆▆▆人又说出如许注脚将无屋上架屋▆▆▆▆▆▆道人曰不然假如要到长安避不得梯▆▆▆▆▆▆▆彰义门瞻仰
圣人宫阙后复有人问路亦须覶缕向说这老和尚不肯只做自了汉儿他也东行西走费却许多脚跟如今坐在聚云方丈正好瞑目趺跏那管他千山万水也▆将从前经历路程举似后来行脚会得的到了长安更莫问他在齐鲁之西赵魏之比道人有一偈予万水千山在脚跟放下草鞋全没帐进门好图一觉睡且莫想到路途上敢以质之性公。

  戒庵道人马易从题于▆斋之拙暇园

  一贯别传目录

   卷之一

    儒宗       伏羲八卦原
  伏羲六十四封原  乾道变化  利贞
  复其见  心乎  艮其皆   其人
  故神无方 无体  百姓日用  鲜矣(上无喝斥)
  大学之道章    天命全章
  君子素其 得为  鬼神之为德 可遗
  至诚致曲 二章  予怀明德一节(上回学处)
  六十而耳 逾矩  君子不器
  君子无终 于是  朝闻道夕死可矣
  君子之于 与比  一贯章
  宰予昼寝 何诛  夫子之文章
  回也不改 其乐  谁能出不 道也
  知之者  之者  饭疏食章
  二三了  丘也  仁远乎哉 至矣
  子绝四章     吾有知乎哉章
  喟然章      可与共学章
  未知生焉知死   颜渊问仁章
  当仁不让于师   予欲无言章(上俱论部)
  敢问夫子 四节  乍见孺子一节
  颜渊曰  若是  象日以杀舜为事
  殃寿不贰 命也(上俱孟子)
 卷之二
  玄宗       道可道章
  天下皆知章    不尚贤
  吾不知其 之先  天地不仁
  谷神不死     圣人后其身 身存
  上善若水     故有之   为用
  是以圣人 为目  致虚极   其复
  有物混成 曰道  是以圣人  弃物
  昔之得一 以宁  不笑不足以为道
  道生一  为和  躁胜寒   下正
  为学日益 为矣  为无为   无味
  知不知上 知病(上俱道德经)
  何不树之 之野  吾丧我
  庖丁为文 解牛  心斋
  坐忘       壶子
  玄珠       濠梁之上
  坠车       道术(上俱南华经)
  圣人之权 为道  是以圣人  去识
  夫忘精神 之矣  惟圣人能神 于神
  圣人御物 可拘  物不知我我不知物
  (上俱文始经)
 卷之三
  释宗       般若心经
  金刚大义     须菩提   应住节
  九种众生     若心取法   寿者
  我念过去 过者  五眼(上俱金刚经)
  若一日  不乱  一切诸佛 念经(上俱弥勒经)
  问沙门(四十二章经)  诊脉说
  维摩接妙喜国土  不二法门(上俱维摩经)
  总说       所谓杀父母 身血
  宗通说通(上俱楞伽经)
  总说       文殊章
  知是空华 轮转  知幻即离  渐次
  菩萨唯以 世间  随顺觉性
  二十五轮     修于禅那 数门(上俱圆觉经)
 卷之四
  总说       摩阿难顶  一节
  七处征心     憍陈那悟客尘章
  八还辨见     文殊请问章
  识阴       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富楼那章     演若达多迷头认影
  浮根四尘 等句  观音三十二应
  十四无畏     八万四千首臂宝目
  文殊选择     楞严咒
  众生十二种类   三渐次
  十信       五十五位
  想举情沉     十习因六交报
  十种鬼类     十种人道
  十种仙      三界诸天
  发真归元     魔王宫殿崩裂
  五阴主人     色阴区宇
  受阴区宇     想阴区宇
  行阴区宇     识阴区宇
  诸根互用     八识因缘说
  转识说      销安逸鬼说(上俱楞严经)
 卷之五
  总说       佛说此经已 趺坐
  尔时佛放 宝塔  不退诸菩萨 能知
  五千人退席    如是妙法  虚妄
  是为诸佛 于世  若人散乱心 佛道
  诸佛两足 便说  舍利弗   道故
  大通智胜 佛道  入如来室  来座
  见宝塔品     提婆达多品
  龙女献珠     药王    菩萨
  (上俱法华经)
  总说       世主妙严品
  普贤   世界  毗卢遮那品
  观察十方     如来名号  六品
  有胜三昧 等颂  尔时世尊  须弥
  法慧菩萨 住法  十行品
  十回向品     十地品
  十一地  出现  离世间品
  入法界品     入不思议  愿品
  (上俱华严经)

  一贯别传卷一

  西蜀忠朔聚云寺沙门 广真 着

  儒宗

  盘古氏由一气而继天地曰人人既生矣所谓范围天地曲成万物而造化在我故庖羲氏得之而画八卦烈山氏得之而着连山轩辕氏得之而作归戴迨乎示厥中于放勋无法之法已赘析精一于玄德非相之相龛弘嗣后禹洛汤铭交易箕畴皆从这一气源头畅达而为华梵正译耳复有一贯传心守约标于曾子浩然养气尽性倡自子思此又转语心为四卷易昙华为一指▆若汉之董与杨唐之韩昌黎道学中之文章也宋之周与程明之王阳明文章中之性理也彼夫濂溪立主静之旨阳明阐良知之妙实原始反终而契死生之说者至若复五太于未形归二仪于无体吾不得而知请问诸古皇先生。

  易经

  伏羲八卦原(此言理也然理中含有数)。

  古者庖羲氏见河马出图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故初画一爻以象太极其数为奇即天开于子也再画一爻以象地其数为偶即地辟于丑也三画一爻以象人即人生于寅也盖三画成而为干故谓之干三连也然古以一画象太极其次象两仪今曰象太极者即天开于子者何也谓天一太极也地一太极也人一太极也三才合一太极也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即天得一以清也立地之道曰柔与刚即地得一以宁也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即人得一以灵也三画既成干矣数亦为奇有奇必有偶兼三才而两之三才即天地人两者即三才中之两也即阴阳柔刚仁义也阴阳柔刚仁义其位有六故重三画而成六爻断三画而成坤故谓之坤六断也以卦言之则乾象天而坤象地干为父而坤为母既有天地必有万物既有父母必有男女盖万物男女必自天地父母阴阳变化刚柔错综所成夫错者阴阳交互也综者阴阳颠倒也始则干家错一爻于坤之初则坤变而为震作干家之长男坤家错一爻于干之初则乾化而为巽作坤家之长女次则干家错一爻于坤之中则坤变而为坎作干家之中男坤家错一爻于干之中则乾化而为离作坤家之中女三则干家错一爻于坤之上则坤变而为艮作干家之少男坤家错一爻于干之上则乾化而为兑作坤家之少女故曰干生三男坤生三女总成六子也其颠倒者即干之初爻颠于坤之上坤则变而为艮坤之初爻颠于干之上干则化而为兑干之上爻倒于坤之初坤则变而为震坤之上爻倒于干之初干则化而为巽此所以天地变化阴阳升降也天有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地有太柔太刚少柔少刚太阳为日太阴为月少阳为星少阴为辰太柔为水太刚为火少柔为上少刚为石日为暑月为寒星为昼辰为夜水为雨火为风上为露石为雷天之寒暑昼夜变物之情性形体地之风雨露雷化物之飞走草木是故震为雷巽为风离为火坎为水艮为山兑为泽故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然后万物所以生也羲氏之观图画卦者如是。

  伏羲六十四卦原(此言数也然数中含有理)。

  ○此太极也象未形而其理已具然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故太极之判始生一奇一偶而为一画者二是为两仪即阳仪阴仪也两仪之士各生一奇一偶而为二画者四是谓四象其位则太阳一少阴二少阳二太阴四其数则太阳九少阴八少阳七太阴六四象之上各生一奇一偶而为三画者八其位则干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八卦之上各生一奇一偶而为四画者十六谓两仪之上各有八卦即阳仪八卦阴仪八卦也四画之上各生一奇一偶而为五画者三十二谓四象之上各有八卦也五画之上各生一奇一偶而为六画者六十四亦兼三才而两之八卦之上各有八卦也即程子所谓加一倍法也始以干一而至于坤八则八卦中各有其八故一一为干二一为夬三一为大有四一为大壮五一为小畜六一为需七一为大畜八一为泰一二为履二二为兑三二为暌四二为归妹五二为中孚六二为▆七二为损八二为临一三为同人二三为监三三为离四三为丰五三为家人六三为既济七三▆贲八三为明夷一四为无妄二四为随三四为噬嗑(四四)为震五四为益六四为屯七四为顺八四为役一五为垢二五为大过三五为鼎四五为恒五(五为)巽六五为井七五为蛊八五为升一六为讼二六为困三六为未▆四六为解五六为涣六六为坎七六为蒙八六为师一七为遁二七为咸三七为旅四七为小过五七为渐六七为蹇七七为艮八七为谦一八为否二八为萃三八为晋四八为豫五八为观六八为比七八为刺八八为坤此亦参伍以变错综其数也盖阳仪八卦在天成象阴仪八卦在地成形互相变化所以日月星辰在天变为寒暑昼夜水火土石在地化为雨风露雷故曰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然人之受生以来包此而仪二八之气二八者一斤之数也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则得三百八十四铢也配之卦爻一卦六爻六十四卦则得三百八十四爻也故曰刻漏若无差爻铢方有准人既得此二八之气则大道在吾身故周子所谓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其主静立极之妙亦不外乎变化而逆之即吾之性情形体目耳口鼻天之所变也飞走草木色声气味地之所化也虽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要其逆而复之则吾分中自有不变不化者存故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廓彻圆通灵明虚湛即此乾道之体本自无动无静因健而有动静静极复动则为情为识为六根为声色动极复静则为性为智为六通为寂定千变万化无不是此冲虚之气以正之也根身如是器界亦如是故物有清浊人有智愚然愚可以智浊可以清在保合太和而已所谓利贞者盖元亨为天之通利贞为天之复也今云乃利贞可见物物皆可保和而复虚人人悉能尽性以至命矣楞伽云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正合斯义。

  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参禅之人如剥芭蕉剥一层又一层剥一层又一层剥至无下手处始得打成一片盖剥落既尽才复见其天心见吾子曰当此之时一心大定万虑冰消静固静矣然非死灰稿木之谓也要见如如之中有了了明明之中有晓晓至静之中有至动者存焉所以先王以至日闭关啇旅不行后不省方者谓安静以养微阳耳然卦辞既云七日来复是则阳去而阴来阴去而阳来乃自然升降之理也何必静以养之剥以复之耶吹万曰郡子云干遇巽时观月窟此动极复静也又云地逢雷处见大根此静极复动也一动一静一呼一吸而为天地造物之消息第吾人得此一动一静之间者又是天地人之至妙至妙者也只此至妙之道不可以有无言而亦未尝无有无不可以动静言而亦未尝无动静盖静以养之剥以复之者正齐生死为一▆会万物为一府也观音大士云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此其见天地之心乎。

  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

  所止之背既着则觉性绊于执持能止之心才生则妙明沉夫断灭唯无能无所非背非心便可止而止亦可行而行也昔鲁祖凡见僧来便面壁南泉闻云我寻常向他道空劫以前承当佛未出世时会取尚不得一个半个他恁么驴年去此示非止之法也万松云所以灵山如画月曹溪如指月怎似鲁祖在水晶宫中广寒殿里披襟相见此示非非止之法也说卦以艮为山山者不动之义也即人之背亦不动也圣人借此不动之物相以喻吾人圆湛之止体非果云背也况此体不于一事一理一法一行上随顺应之而不动乃于一切事一一切理一切法一切行上随顺应之而不动岂滞于一身一庭而已哉若是则以万象为一身故吾在身而不知有己也则以法界为一庭故吾在庭而不知有人也孰谓止孰谓非止。

  故神无方易无体。

  有一无位真人圆陀陀光灼灼赤洒洒净裸裸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谓其大兮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谓其小兮细人微尘之密而不彰其语默也翠竹黄花其步趋也行云流水此果无方之神耶抑果无体之易耶若谓无方彼其所存主者一神之所为主宰于天地万物昼夜之中然亦未尝无方也但不可以方所测之若果无体彼其所运用者一易之所成运行于范围曲成通知之际然亦未尝无体也但不可以定体执之万松云高低岳渎其转根本法轮大小鳞毛普现色身三昧瞿师罗表者睹三尺而无尽无边身菩萨穷上界而有余无一时不现无一处不遍无方无体其若是乎。

  百姓日肘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寻牛须访迹学道访无心迹在牛还在无心道易寻此古人摄用归体之模范也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偕头头非取舍处处勿张乖此古人即物明心之轨则也第吾人昼夜中视听言动行住坐卧无不是此妙明显现柰何在这目前诸人难睹孔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又曰立则见其参于前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孟子曰行之而不着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又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颜渊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看是甚么东西只令圣贤千言万语不止昔韦参军与僧对坐盘中置有李因问如何是百姓日用而不知僧曰请吃果子食已复问僧曰此即百姓日用而不知也韦方省诸人若在这里检点出来始信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咦。

  学庸

  大学之道章。

  释曰性觉妙明儒曰明德同一最上乘学问第此明德不独己之所有一元方判百昌之机捩已成三有始形刹海之渊源俱浚有性无性由兹一化之门也故民之善者吾以明德之理而导之民之不善者吾亦以明德之理而导之必欲同游于非善非不善之地乃所谓之至善也此即释氏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义夫此至善之道必以何法为所修之因亦以何境为能证之果如来谓阿难曰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果不生不灭无有是处盖不生不灭之义即止也止者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即清净法身也清净法身者即自性之戒也戒即有定定者寂然不动具足无量妙义即圆满报身也圆满报身者即根本之智也曰静曰安不出定中之正受定即有慧慧者感而遂迥具足恒沙妙用即三髅化身也三髅化身者即六度万衍之德行也安而后能虑也三者俱备则心无能▆之必法无所修之法能所浑忘心法一如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以无所得故得之也知止为因能得为果以是而修德行道故曰君子曰圣人以是而利生出世故曰菩萨曰世尊以是而复礼故曰致知以是而克己故曰格物物即知也犹色不异空致即格也犹冰即是水乃至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莫不以此戒定慧法而为体为用也吹万曰吾以天下为一身复以万物为一心知本非知物本非物珠帘绣柱▆黄鹄钥统牙播起白鸥好不正受咦。

  天命全章。

  易在先天无形有理无影之理即天命也在吾人谓之性从来是不睹不闻者楞伽所谓三昧乐正受意生身也日用语默动静无不是此不睹不闻的东西随顺寂照故谓之道楞伽所谓觉法自性性意生身也虽曰不睹不闻又能范围天地曲成万物通乎昼夜故谓之教楞伽所谓种髅遍现无行作意生身也三者本是乾元一气圣人得之而字之曰道是道也人人本具若声之应响而无殊个个圆成似影之随形而不变本自不能离者何尝须臾离也故大修行人行住坐卧应事接物皆是此不睹不闻的中立不倚和而不流谓之戒慎谓之恐惧第不睹不闻者即至隐至微之体虽幽也而见莫见乎隐坐微尘里转大法轮虽细也而显莫显乎微一毛端现宝王刹致乎此者故云慎独矧是独内不着空恒如如而了了中也外不著相尝晓晓而明明和也果能致此中和之妙自觉乾坤之交而为泰非乾坤泰也吾心之天地位也品物之出而最灵非品物灵也吾心之万物育也且道此心与天地万物是一是二南泉曰马大师道个非心非佛非逸禅譊篱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恁么道有罪过不赵州便礼拜。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顺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何以故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不住由此现在之心不住故于一切处随缘而不变也净名云示行悭贪而舍内外所有不惜身命似行富贵之道也示人贫穷而有宝手功德无尽似行贫贱之道也示入于魔而愿佛智慧不随他教似行夷狄之道也示入老病而永断病根超越死畏似行患难之道也古德云四大无主复如水遇曲逢直无彼此净污两处不生心壅决何曾有二义触境但似水无心在世纵横有何事见闻觉知无障碍色声味触常三昧如鸟空中秪么飞无取无舍无憎爱若会应处本无心始得名为观自在此真无入而不自得之君子。

  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大魂地魄阳魂阴魄神魂鬼魄互相动静升降而为五行之运故精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为精神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为神魄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人为魄魂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为魂因精有魂因魂有神因神有意因意有魄因魄有精五行回环不已若有形也视之而弗见若有声也听之而弗闻以无形可见斯能浑天地万物以为魂以无声可闻斯能浑天地万物以为魄凡造化所妙皆吾魂凡造化所有皆吾魄是体物而不可遗者也华严云勇健臂夜叉王得普入一切诸法义解脱门无碍胜力主空神得普入一切无所著福德解脱门似这样鬼神不是汝等烧纸钱泼水饭的切莫认错了。

  至诚致曲二章。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沤相未起圆湛之体即诚法尘既空性觉之明自尽内无其我尽我之性矣外无其人尽人之性矣远无其物尽物之性矣赞之参之亦复如是此即释氏圆顿之法门直下见性者也若夫致曲一法又自明心而见性盖心之初动为念曲者念头起处也能知此念而非之则灵光披露本来面目恬然妙有生辉遍用真常自在此复其诚矣然寂定不可无照慧诚则有形也照慧则能显事理形则有着也即事即理而理无所碍发越真精之明即理即事而事无所乖应感活泼之动到这里识相无相真知无知物则转为我矣故曰变我尚非我心亦非心体则浑成虚矣故曰化此由渐而入顿者也如来逆流自诚而明菩萨顺至白明而诚二法相融便登妙觉果海得以证夫恒閟。

  予怀明德一节。

  楞严云于涅槃天将大明悟如鸡后鸣瞻顾东方已有精色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也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此声色之以化民末也古德云要观学人有余涅槃炉中灰即是德輶如毛毛犹有轮也又云要观学人无余涅槃炉中灰飞尽即是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吹万曰若论明德之体纯用声色若论明德之用纯体清净一毛孔中尚有佛刹微尘数世界何必拘拘于无声无臭也第吾人日用视听言动莫不是此无声无臭的所作为只因知而故犯尽皆当面错过了也且道不曾错过的人又向那里相见夹路桃花风雨后马蹄何处避残红。

  论语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全声是性耳不返闻全性是声听即着响所以才举话头若聚聋而鼓也文殊云旋汝倒闻机返闻闻自性盖众人只知耳为能闻之根声为所闻之境而不知更有闻闻者在焉故仲尼谓颜渊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耳顺之功盖如此既得是矣即同观音大士所证之圆通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即从心所欲之道理也古德云翠竹黄花非外境白云明月露全身头头尽是吾家物信手拈来不是尘此便是不逾矩的说话。

  君子不器。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君子得此则不局于其用便证现一切色身三昧也且道如何是现一切色身三昧吹万日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眠则同眠起则同起行则同行语则同语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自是不能违我者谁能违之耶古德云行一禅坐一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风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此便是必于是的光景。

  朝闻道夕死可矣。

  道可闻耶不可闻耶夕可死耶不可死耶谓其可闻洞庭之池乐鲜知谓其不可闻长舌之溪声遍晓谓其可死龙尚吟于枯木谓其不可死鹭却隐夫芦花第圣人云夕死可者讵谓道果朝闻而遂夕死者么昔曹山见纸衣道人问曰如何是纸衣道人曰一裘才着体万法悉皆如山曰如何是纸衣下事道人即立亡山曰汝只解恁么去不解恁么来道人即醒曰一灵真性不入胞胎时如何山曰未是妙道人曰如何是妙山曰不借借道人即悟至晚于方丈内趺坐而化此正可通夕死之说。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若恋静洁处静洁惹人困若恋欢闹处欢闹惹人狂如水之就器随方圆短长此真应无所住之心也君子得此而行之但见干戈林里横身色丝岂绊于跟下荆棘丛中摆手十字无关于口边便可干木随身逢场作戏去也。

  一贯章。

  世尊拈花迦叶破颜微笑佛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及僧伽黎衣四天王所献之钵今付于汝迦叶领讫一日阿难请益迦叶曰世尊传衣钵后外还付个甚么叶曰倒却门前插竿着盖拈花即一贯之举微笑即唯应之纳忠恕插竿又演一番公案矣吹万曰文殊无说维摩默然二大士是一是二。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阿那律陀出家常乐睡眠如来见之以偈诃曰咄咄何为睡螺蛳蚌蛤髅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律陀闻是诃已七日不眠便失其目世尊示以乐见照明金刚三昧不因眼根便观十方世界如掌中之果后证旋见旋凡之圆通但不知大予责宰予之后彼亦有此大志么。

  犬子之文章章。

  法眼间修山主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汝作么生会修云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此在文章中会也眼云恁么又争得修云某甲只如此和尚又如何眼云毫厘有差天地悬隔修便礼拜此在性道上会也盖性无体由虚与气而有其体天无形由太虚而有其形道无相由气化而有其相是道也潜天而天潜地而地在于人物故谓之性性有文章在乎所言言有性道在乎所以言以性道显文章故万物皆吾体以文章参性道故太虚皆吾用然则可闻者青峰之语也而不可闻者法眼之宗也柏树偈曰赵州柏树太无端境上追寻也大难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门首透长安吹万日水木无言冷暖知夫饮者。

  回也不改其乐。

  手探月窟足蹑天根闲中今古静里乾坤回既得之矣时为弱丧之穷儿明受车中之宝时为迷家之醉客暗藏衣下之珠活活泼泼任运随缘也且问如何是不改之乐吹万曰哑子吃黄连这苦向谁说。

  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盖此路圣不为有余凡不为不足千江一月无增无减也天为之变则曰阴阳地为之化则曰柔刚人为之道则曰仁义总一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耳第吾人四大本乎一块血肉然则眼耳鼻舌者吾身之门户也及乎见之明听之听言之声闻之通者孰能为之耶吹万曰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有不知者莫是举头鹞子过新罗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是妄念不知是无记是道岂容知之耶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是道岂容好之耶内有喜悦外有水灾是道岂容乐之耶盖天然神息出敦化以无跄活泼关头摄川流而未起圆圆陀陀洒洒脱脱无知也无好也无乐也而无不知也无不好也无不乐也。

  饭疏食章。

  世尊遇马麦之难阿难白曰如来为太子时珍馐玉馔尚弗可口而此马麦何津津不厌也佛言我到这里即草木瓦砾皆成上味何啻此麦乎试观物我忘机心境一志时则流水有伯牙之琴凉飙动咸池之曲碧岫庄花开之面寒潭▆月映之眉味其无味乐其非乐也何用浮云之富贵为吹万曰如来吉祥而逝之伸尼曲肱而枕之何寝止同归乎右胁布袋和尚云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度时人时人自不识。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山谷居士往依晦堂乞指径揵处堂曰秪如仲尼道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者太史居常如何理会公拟对堂曰不是不是公迷闷不已一日侍堂山行次时岩桂盛放堂曰闻木樨花香么公曰闻堂曰吾无隐乎尔公释然即拜之曰和尚得恁么老婆心切堂曰秪要公到家耳若是岂独圣人无隐于弟子即花木亦无隐于

分页阅读: 1 2 3 4 5 6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一贯别传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