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地经论 - (TXT全文下载)

因者。一建立因。二生起因。三欢喜因。四分别因。五受用因。六趣差别因。七界差别因。八雨大法雨因。九降伏怨敌因。十断一切疑因。
  经曰。譬如世界持众生界。如是如来妙观察智。任持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无碍辩说诸佛妙法。
  论曰。此中显示建立因相。譬如世界持众生界者。如诸有情自心所变。下风轮等诸世界相。能持自心所变眼等诸有情界。如是如来妙观察智。能持一切陀罗尼门。广说乃至诸佛妙法。与彼相应及能引故。陀罗尼者。增上念慧能总任持无量佛法。令不忘失。于一法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中持一切文。于一义中持一切义。摄藏无量诸功德故名无尽藏。此陀罗尼略有四种。一法陀罗尼。二义陀罗尼。三咒陀罗尼。四能得菩萨忍陀罗尼。如瑜伽论广说其相。云何唯于一法等中。普能任持一切法等。谓佛菩萨增上念慧不思议力。自心相分一法相中。现一切法文义亦尔。又能示现无量无尽功德法门。见分自体亦具无边胜功能故。任持一切令不忘失。如是念慧不思议力。名陀罗尼。三摩地者。谓增上定即健行等诸三摩地。能胜一切世出世间诸三摩地。余不能胜故名健行。又佛菩萨健士所行故。名健行。唯第十地菩萨及佛得此定故。余三摩地随经所说应释其名。即陀罗尼及三摩地。俱说名门。如空无愿无相三门。以能通生无量同类异类德故。无碍辩说即四无碍。法义词辩。由此四种能为众生辩说妙法故名辩说。诸佛妙法即是如来力无畏等无量佛法一切之言一一应说。妙观察智转意识得作用宽广故。能任持一切功德。此智相应第六意识。普与一切功德相应。及能引发诸功德故说能任持。
  经曰。又如世界是诸众生。顿起一切种种无量相识因缘。如是如来妙观察智。能为顿起一切所知无碍妙智种种无量相识因缘。
  论曰。此中显示生起因相。妙观察智能作顿起一切所知相识因故。世界即是诸器世间。如器世间能为众生种种地上无量空中相识生因。如是如来妙观察智。一时顿于一切境界犹如虚空能了无碍。能为一切种种世间。无量出世所缘境界相识生因。此义意言。一切如来妙观察智。能顿了知一切境界。似所知境有众多相。如彩画色有种种相。见分智体能为如是相识生因。此能现彼说为生因。非亲生因。从种生故。此即缘因说名因缘。由见起相或体起用。虽无异体由不一故亦得为因。如从相分生见分等。此亦如是。
  经曰。又如世界种种可玩。园林池等之所庄严甚可爱乐。如是如来妙观察智种种可玩。波罗蜜多菩提分法十力无畏不共佛法之所庄严。甚可爱乐。
  论曰。此中显示欢喜因相。如器世间种种可玩。园林池等绮饰间列威光炽盛。令诸有情欢喜爱乐。如是如来妙观察智种种可玩波罗蜜多菩提分等。绮饰间列威光炽盛。令诸菩萨欢喜爱乐。波罗蜜多略有六种。谓布施等或开为十。更足方便善巧等四。或复开为八万四千。如经广说。若别分别其数无量。菩提分法略三十七。广亦无量。言十力者。谓处非处智力等。如来身中慧根所摄。及具知根。言无畏者。谓四无畏五根所摄。及具知根即信等五。不共佛法有十八种。如经广说。如是功德多分此智所摄。相应及能引发。是故一切庄严此智。
  经曰。又如世界洲渚日月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及夜摩天睹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身天等。妙饰间列。如是如来妙观察智。世及出世衰盛因果。声闻独觉菩萨圆证无余。观察妙饰间列。
  论曰。此中显示分别因相。如器世间无量洲等。妙饰间列不相杂乱。洲谓四大洲。则赡部洲等。渚谓八小渚。则遮末啰等。略举日月摄诸星宿。四天王天。谓妙高山第四层级四面各住。三十三天。谓此山顶四面各有八大天王帝释居中故有此数。夜摩天者。谓此天中随时受乐故名时分。睹史多天后身菩萨于中教化。多修喜足故名喜足。乐变化天。乐自变化作诸乐具。以自娱乐。他化自在。乐令他化作诸乐具。显己自在。梵身天者。离欲寂静故。名为梵。身者众也。等者等取此上诸天。如是如来妙观察智。普能观察世及出世衰盛因果。三乘圆证妙饰间列。不相杂乱。恶趣因果名世间衰。善趣因果名世间盛。又世间坏及世间成。如其次第名为衰盛。又损减名衰。增长名盛。二乘因果名出世衰。大乘因果名出世盛。又退名衰进名为盛。言圆证者。即是果位。前三乘名显其因位。又圆证者。唯说佛果。妙观察智观此诸法法相异故。智如其境。行相不杂分明显现。是故说名妙饰间列。
佛地经论卷第六
  经曰。又如世界为诸众生广大受用。如是如来妙观察智。示现一切诸佛众会雨大法雨。为令众生受大法乐。
  论曰。此中显示受用因相。如器世间随有情业增上力故。阿赖耶识共相种子。变生种种共相资具。为令有情广大受用。如是如来妙观察智。助平等智为增上缘。击发镜智相应净识。现受用身种种众会威德炽盛雨大法雨。为令地上诸大菩萨受大法乐。亦助如来成所作智为增上缘。击发镜智相应净识。现变化身种种众会威德炽盛雨正法雨。为令地前所化有情受用法乐。
  经曰。如世界中五趣可得。所谓地狱饿鬼傍生人趣天趣。如是如来观察智上。无边因果五趣差别具足显现。
  论曰。此中显示趣差别因相。如世界中随有情业增上力故。阿赖耶识不共相种。变生种种五趣因果差别可得。如是如来妙观察智。五趣因果为境界故。似其五趣因果二相差别显现。非生五趣诸阿素洛种类不定。或天或鬼。或复傍生故。不别说。五趣因者。谓中有身以与五趣为方便故。趣是所趣。中有能趣故。非趣摄。就生类别建立四生。是故中有亦生所摄。有义中有趣方便故。说在趣中。此言因者。业烦恼等。果即五趣。
  经曰。如世界中欲色无色诸界可得。如是如来观察智上。无边因果三界差别。具足显现。
  论曰。此中显示界差别因相。如世界中随有情业增上力故。阿赖耶识共不共相种子。变生三界因果差别可得。此中世界通情非情。谓有情世界及器世界。若不尔者。不应于中有无色界。以彼唯有定所生色。无业生色无方处故。于世界中。随其所应建立三界。谓器世界中但有欲色情非情界。有情界中具有三种。唯有情界以器世界通持有情及非情界。有情世界。唯能任持有情界故。如是如来妙观察智三界因果为境界故。似其三界因果二相差别显现。非生三界因果。同前二种分别。此中意说。妙观察智普能观察一切境故。遍似一切诸界趣生。烦恼业等所感。诸行成熟所摄心心法等因果相现。谓诸如来大圆镜智。增上所生妙观察智。虽无所取能取执着。远离一切烦恼所知二垢障故。观察一切因果等事。及能说故。如净圆镜现众影像。一切境相皆现其中。然无镜智无差别过。大圆镜智以于一切皆不愚故。虽能显现一切影像任运转故。而无分别。此智能现一切境相亦有分别。若无分别则不能观因果等事。及为众会说法断疑。此文定证。无漏心等亦有相分。如来智上五趣三界无边因果具足现故。有说。如来智明净故。一切境相虽现其中。而此境相非智所变。不清净故。但是众生心等所变诸法影像。此不应理。如是影像若是众生心等所变。云何在佛智上显现。不可他因生他心。相违正理故。如余心相。此亦应尔。然此境相如来无漏心所变现。如明镜中粪秽影像。虽似不净实非不净。心及心法缘境法尔若缘他境。非如钳灯。无动作故。但如明镜性本净故。变似境相而能缘虑。若诸境相非心上现。彼虽有力生心心所。如五根等不名所缘。如余处说。无分别智亦定尔耶。所缘真如不离智体不可定尔。后得俗智虽不离真有分别。故不证真体。但自变作真相而缘故。不可难。如诸异生心缘无漏心上所有无漏境相。虽似无漏实是有漏此亦应尔。唯识道理决定如是。心所变相虽相似有而实无体。若不尔者。应有色等。如心心法不成唯识。若彼实有但不离识。名唯识者心及心法亦不离彼色等诸相应。名唯境便成大过。
  经曰。如世界中苏迷卢等。大宝山王显现可得。如是如来观察智上。诸佛菩萨威神所引。广大甚深教法可得。
  论曰。此中显示雨大法雨因相。如器世间由诸众生业增上力起诸宝山。如是如来妙观察智。由诸有情感正法业增上力故。起佛菩萨威神所引深大教法。此教开示诸佛菩萨自在威神。亦能引发彼威神力。是故说名诸佛菩萨威神所引。此说如来妙观察智能发镜智相应识上教法影像。或自能现教法影像。由此为缘善根成熟。所化有情自心变现。
  经曰。如世界中广大甚深不可倾动大海可得。如是如来观察智上。一切天魔外道异论所不倾动。甚深法界教法可得。
  论曰。此中显示降伏怨敌因相。如器世间由诸众生业增上力起诸大海。不可倾动。如是如来妙观察智。由诸有情感正法业增上力故。起法界教不可倾动。法界则是空无相理。说法界理名法界教。诸外道等皆依诸见法界空理。对治诸见离诸见趣。是故空教彼不能测。不能倾动前威神教。威神高广故喻宝山。此法界教法界甚深故喻大海。妙观察智是能显照一切境因故。能起说一切法教。略说胜者。是故契经说。佛世尊名大智日。普能照了一切法故。
  经曰。又如世界大小轮山之所围绕。如是如来妙观察智不愚。一切自相共相之所围绕。
  论曰。此中显示断一切疑因相。如器世界一妙高山七大金山八大海水四大洲等。总于其外有小轮山周匝围绕。如是为一积数至千。复总于外有次轮山周匝围绕。名小千界。如是为一复数至千。更总于外有次轮山周匝围绕。名中千界。如是为一复数至千。总于其外有大轮山周匝围绕。有大风轮总持其下名一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名为大小轮山之所围绕。如是如来妙观察智。遍知一切自相共相。能断世间一切疑惑自共相愚。是疑惑因知自共相。无此愚故。自无疑惑能断他疑。大圆镜智永离二障不愚。一切自相共相能生此智。摄护此智故名围绕。镜智虽能知一切法自相共相。无分别故。不能为他说法断疑。此智能知有分别故。能为一切说法断疑。又此智体能知诸法自相共相。二种行相之所围绕。自相行相如小轮山。共相行相如大轮山。镜智能持如风持下。如来净智现量所摄。云何能知诸法共相。若共相境现量所知。云何二量依二相立。有义。二量在散心位依二相立。不说定位。若在定心缘一切相。皆现量摄。有义。定心唯缘自相。然由共相方便所引。缘诸共相。所显理者。就方便说名知共相。不如是者名知自相。由此道理。或说真如名空无我诸法共相。或说真如二空所显非是共相。如实义者。彼因明论立自共相。与此少异。彼说一切法上实义。皆名自相。以诸法上自相共相。各附己体不共他故。若分别心立一种类能诠所诠。通在诸法如缕贯花。名为共相。此要散心分别假立是比量境。一切定心离此分别。皆名现量。虽缘诸法若无常等。亦一一法各别有故。名为自相。真如虽是共相所显。以是诸法自实性故。自有相故。亦非共相。不可以其与一切法不一不异即名共相自相。亦与一切共相不一异故。是故彼论说诸法上所有实义。皆名自相。此经不尔故无相违。
  经曰。复次妙生成所作智者。
  论曰。成所作智。应知。成立如来化身。此复三种。一者身化。二者语化。三者意化。第一身化复有三种。一现神通化。二现受生化。三现业果化。第二语化亦有三种。一庆慰语化。二方便语化。三辩扬语化。第三意化复有四种。一决择意化。二造作意化。三发起意化。四受领意化。成所作智能起如是三业化用。此化三业即是化身。应知此中以用显体。非此三业即是智体。但是智上所现相分。成所作智增上缘力击发镜智相应净识。令现如是三业化用。自亦能现。当知四智一一能起一切作用。就强多分。说平等智起受用身。成所作智起变化身。妙观察智观察一切自相共相。陀罗尼门三摩地等。大圆镜智能现一切诸法影像。如一一根取一切境非无强用。此亦如是。此中经文定证。三业心心法等皆有变化。如来智上现此粗相心心法等一切功德。令诸下位能现了知。若不尔者。二乘异生云何能知。如来所有心心法等功德差别。云何如来久已成佛。复能现作具贪嗔等种种化身。余经亦说。化无量类皆令有心。又说化身亦名有心。亦名无心。有依他心无自依心故。谓化心等依实心现。但实心上相分似有缘虑等用。如镜中火无别自体。随众缘生。如余心等余处虽说无化心等以无实用。如实心等变化色等有实作用。如实色等故偏说有。由化心等粗相显现易了知故。乃至猿猴知如来心。若佛实心诸大菩萨亦不能了。
  经曰。如诸众生勤励身业。由是众生趣求种种殉利务农勤王等事。如是如来成所作智勤身化业。由是如来示现种种工巧等处。摧伏诸伎傲慢众生。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论曰。此中显示现神通化化身业相。令心勇悍故名勤励。于善性中兼取精进余但作意。由此发起勤励身业。就因为名。由此身业世间有情作三正事。等者等取其余杂事。成所作智精进相应起化身业。由此化业为菩萨时。示现种种陶师等类工巧等处。此是智上身业相现。为欲摧伏伎术傲慢故。现斯事善巧方便。即是悲慧平等运道先现神通。初令生信故名引生令入圣教。如现神通度迦叶等。次令调顺有所堪能故名成熟。引令长养诸善根故。后令解脱三界恶趣有性无性。如其次第故名解脱。由教化力。有种性者令生圣道解脱三界。无种性者。令修世善常生善趣。念彼善根为说正法。令脱三界。放光息苦安立善趣。又令彼生闻思修慧。次第三句。又令彼生顺解脱分顺决择分。及生圣道。次第三句。又令彼入见道修道及无学道。次第三句。如是等释应随相说。后亦如是。
  经曰。又如众生受用身业。由是众生受用种种色等境界。如是如来成所作智受身化业。由是如来往诸众生种种生处。示同类生而居尊位。由其示现同类生故。摄伏一切异类众生。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论曰。此中显示现受生化化身业相。世间有情于诸生处。诸根领纳色等境界故。名受用身。有运转故名身业。成所作智一切生处。同时现生受用境界。谓现化身于天人中一切生处。示同类生。居刹帝利婆罗门种。伏诸下类令得利乐。此亦智上身业相现。或击镜智。或自显现余例应尔。
  经曰。又如众生领受身业。由是众生领受所作善恶业果。如是如来成所作智领身化业。由是如来示现领受本事本生难修诸行。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论曰。此中显示现业果化化身业相。身即是业故名身业。先业果故果说因名。或身领受先业果时。有运转用故名身业。由此身业领受先业爱非爱果。成所作智现似化身领受化业。由此业故示受一切。本事本生难修诸行。先世相应所有余事。名为本事。先世所受生类差别名为本生。如毗湿饭怛啰等一切本生事。依此本生。先所修行种种苦行。名难修行。或于今世依变化身。先修苦行后舍彼行。修处中行方得菩提。名难修行。谓诸众生计修苦行止恶起善方得菩提。为化彼故先示同彼。修诸苦行。为显非但持戒得净。要由定慧方得净故。现舍苦行修处中行方得菩提。有契经说。如来先世迦叶佛时作是骂言。何处沙门剃须发者。有大菩提无上菩提极难得故。由彼恶业今受如是难行苦果。此言亦是为止恶行现化所作。若不尔者。何有系属一生菩萨。已曾亲事无量如来殖诸善本。性忆宿命更起如是重语恶行。当知此言为欲化度。宜闻此言而得度者。令于佛所离此言故。
  经曰。又如众生庆慰语业。由是众生展转谈论递相庆慰。如是如来成所作智庆语化业。由是如来宣畅种种随所乐法。文义巧妙。小智众生初闻尚信。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论曰。此中显示庆慰语。化化语业相。庆慰即是喜悦差别语能生彼故名庆慰。闻此语言。展转发生大欢喜故。谓诸有情由发语心增上力故。各别识上语业相现为增上缘。令余识变似语业相。各谓闻他语言生喜。成所作智化作语业。应知亦尔。自现妙音令他心变。谓闻佛语生欢喜故。随所乐法者。随彼因力所应乐闻。人天三乘诸差别法。文巧妙者。字句显美令乐闻故。义巧妙者。理趣分明易解了故。小智众生初闻尚信者。谓佛言音具六十德。诸凡愚慧暂时得闻尚生信解。何况其余聪愍者。慧成所作智名庆慰者。能现化语宣说一切巧妙文义。生诸有情欢喜心故。亦能加被善现等辈。以佛言音宣说甚深难测量法。如是此智能加被他。一切论者。一切色类乃至虚空。亦能发起化语说法。当知此事不可思议。
  经曰。又如众生方便语业。由是众生展转指授务专所作。毁恶赞善更相召命。如是如来成所作智。所起方便语变化业。由是如来立正学处。毁诸放逸赞不放逸。又复建立随信行人随法行等。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论曰。此中显示方便语化化语业相。如诸世间方便语业更相教示。诸所应作不应作事。利益亲友。放逸众生加行起作故。名方便。如是如来由大悲故。为诸有情安立学处。令伏诸恶修世间善。安立圣道分位差别。令入正道出离三界。成所作智能发化语。成办斯事。谓息诸恶发起诸善是此语用。
  经曰。又如众生辩扬语业。由是众生展转开示所不了义。宣讽诸论。如是如来成所作智辩语化业。由是如来断诸众生无量疑惑。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论曰。此中显示辩扬语化化语业相。成所作智随诸众生意乐差别现化语业。说种种义断诸疑惑。谓发一音表一切义。令诸有情随类获益。如契经言。佛以一音演说诸法。众生随类各得开解。或有怖畏。或有欢喜。或生厌离。或复断疑。此是如来本愿所引不思议力所发化语。一音能断一切众疑。若作化身亦令众生一质异见利乐事成。
  经曰。又如众生决择意业。由是众生决择可作及不可作。如是如来成所作智。决意化业。由是如来决择众生八万四千心行差别。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论曰。此中显示决择意化化意业相。成所作智相应意业能起化故。名化意业。此能决择所化众生八万四千心行差别。或复此智相分中现变化意业似。能决择众生八万四千心行。令彼了知得胜义利。云何八万四千心行。谓诸有情八万四千诸垢尘劳心行差别。此能障碍八万四千波罗蜜多。陀罗尼门三摩地等。如贤劫经广说其相。所谓最初修习行法波罗蜜多。乃至最后分布佛体波罗蜜多。三百五十一一皆具六到彼岸。如是总有二千一百对治。贪嗔痴及等分有情心行八千四百。除四大种及六无义所生过失。十转合数八万四千。修习此故复得成就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三摩地等。此犹略说广则无量。
  经曰。又如众生造作意业。由是众生造作种种诸所起业。如是如来成所作智造意化业。由是如来观诸众生所行之行行与不行。若得若失为令取舍。造作对治。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论曰。此中显示造作意化化意业相。随所观察一切有情所行之行。若诸恶行不行有得。行即有失。若诸善行行即有得。不行有失。如是观察为欲令彼取得舍失。于德造作任持对治。于失造作远离对治。成所作智相应意业能起化故。名化意业。虽诸如来于一切事无有功用。而令众生心等变现似有造作。故名造作。或复此智相分中。现变化意业似。能观察一切有情诸行得失。令彼了知得胜义利。
  经曰。又如众生发起意业。由是众生发起诸业。如是如来成所作智发意化业。由是如来为欲宣说彼对治故。显彼所乐名句字身。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论曰。此中显示发起意化化意业相。成所作智相应意业。能发身语二种业故。就用说名发起意业。或此意业由智发起。是故说名发起意业。能起化故。或智相分现似彼故。此化意业为欲宣说彼对治者。为说有情诸行对治。此所说法名句字身以为自性。是故显示名句字身。如来随彼有情所乐说名身等。令起爱乐发生对治。是则如来成所作智相分中。现变化意业发名身等。宣说有情诸行对治。由此力故。令诸有情自心变似。佛所说法深生爱乐发起对治。是故说名发起意业。
  经曰。又如众生受领意业。由是众生受领苦乐。如是如来成所作智受意化业。由是如来于定不定反问置记为记别故随其所应受领去来现在等义。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论曰。此中显示受领意化化意业相。受相应思能动其心令受苦乐。是故说名受领意业。成所作智受相应思能起化故。名化意业成相分中现化意业。名化意业。于四记问为记别故。随其所应如实了知一切问已。领三世等无量法义如实了知。一一自体如实知已。随其所应一一记别无有颠倒。言四记者。一一向记。二分别记。三反问记。四默置记。一向记者如有问言。一切生者决定灭耶。佛法僧宝良福田耶。如是等问应一向记。此义决定。分别记者。如有问言。一切灭者定更生耶。佛法僧宝唯有一耶。如是等问应分别记。此义不定。反问记者。如有问言。菩萨十地为上为下。佛法僧宝为胜为劣。如是等问应反问记。汝望何问。默置记者。如有问言。实有性我为善为恶。石女儿色为黑为白。如是等问应默置记。不应记故。长戏论故。
  应知此中身语化业。或自身相应。或他身相应。或不相应意化业。唯自他相应。由此即释三种神变。谓神通教诫记说神变。此佛化业于一切种恒时随逐不可思议。作用数量国土差别不思议故。利有情用无休息转不思议故。一切如来三种化业。为欲成熟有情为先。说名第一方便善巧。是故契经说佛世尊名大智药。能除一切烦恼病故。
  经曰。尔时妙生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为独如来于净法界受用和合一味事智。而诸菩萨亦能如是。佛告妙生菩萨。亦能受用和合一味事智。
  论曰。今依受用和合一味事智为问。前辩佛地但说如来清净法界体唯一味。佛镜智等于中受用和合一味无动无作。妙生菩萨意疑此事。为唯如来亦通菩萨故作此问。或前但说有五种法摄大觉地。清净法界体唯一味。镜智依此缘此而生无分别故。亦唯一相。平等性智通缘真如离二分别。亦唯一相。其余二智为饶益他。亦依真如无异分别。亦唯一相。如是唯佛受用和合一味事智。应不通余。为欲审定故作此问。此中既言。于净法界受用和合一味事智证知于余无有受用和合一味智。能受用所应受用和合一味真如境界故名受用。共同一事故名为和。虽同一事或复离别。为显于中常不离别故。复言合所缘能缘。平等平等毕竟和合不离别故。味者坚实即所受用所缘法界真如一味。事谓事用。智者即是能受用智。正取镜智平等性智。兼取余二。多缘真故。或一味者。能受用智无分别故。事者是果。缘净法界而生起故。或能受用即是舍受。无苦无乐平等一类。故名一味。事者果也。即此相应圆镜智等。由彼力生故。名彼果。或是行舍无功用相。于一切处一味而转。能受用智说名事智。或智自能领受己体。故名受用。自他二种分别无故。说名一味。事者果也。从众因缘。远离二想恒时转故。菩萨亦能等者。此中意说。受用和合一味事智非独如来。若诸菩萨亦能如是。云何但言有五种法摄大觉地。此中意说。佛地唯是五法所摄。不说五法唯摄佛地。亦能摄诸菩萨地故。
  经曰。妙生菩萨复白佛言。何等菩萨受用和合一味事智。佛告妙生。证得无生法忍菩萨。由彼菩萨无生法中。得忍解时对治二想。由遣自他二种想故。得平等心。从此已上彼诸菩萨。自他异想不复现前。受用和合一味事智。
  论曰。为显示得大乘无生法忍菩萨。或住功用有加行道菩萨。未有受用和合一味事智故。复问言。何等菩萨受用和合一味事智。证得无生法忍菩萨。谓从初地已上菩萨。证得二空所显真如。观一切法遍计所执本性无生亦无有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受用和合一味事智。非如二乘见道现观但证生空所显真如。未证法空所显真理。未能现观诸法平等受用和合一味事智。地前菩萨亦未能证。未见真如。和合一味平等性智未现行故。有义初地已上菩萨复有三种。一初发心。谓在初地。已入见道正性离生。真无漏心创现行故。二已修行。谓上六地。已得修道。进修行故。三不退转。谓上三地。修道已满。离诸功用无加行道。任运现前一切烦恼毕竟不起。念念胜进无退转故。此中唯取八地已上。观一切法本来无生今亦不起。得上品忍一向清净。恒起无漏任运而转。由得此故说名证得无生法忍。如契经言。八地已上诸菩萨众。离法想故无我我所。观一切法非常无常无生无起。自他平等。乃至广说。由得任运二想对治。于一切处得平等心。从此已上离二想故。离诸功用及加行故。一向无漏极清净故。无分别智已得自在。任运转故。方得说名受用和合一味事智。初地菩萨虽已证得自他平等。而有功用加行作意。未清净故而未建立。
  经曰。妙生菩萨复白佛言。唯愿如来。广说譬喻。令诸菩萨悟甚深义。随所化缘广宣流布。令诸众生闻已疾悟无生法忍。
  论曰。妙生菩萨为令上义因譬喻门明了易见。诸菩萨等闻是法已。悟甚深义悟无生忍。故复请问。
  经曰。佛告妙生。譬如三十三天未入杂林终不能于若事若受无我我所和合受用。若入杂林。即无分别随意受用。由此杂林有如是德。能令诸天入此林者。天诸果报若事若受。无所思惟和合受用。如是菩萨若未证得无生法忍。终不能得平等之心平等之舍。乃与一切声闻独觉无有差别。有二想故。彼不能住受用和合一味事智。若已证得无生法忍。遣二想故得平等心。遂与声闻独觉差别。由平等心。而能住舍受用和合一味事智。
  论曰。三十三天有一杂林。诸天和合福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佛地经论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