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山栖云王真人语录 - (TXT全文下载)

,无境可魔,无物可坏也。昔有道人,心得休歇,一日坐间,忽见恶鬼无数乘空而来,其人安定此心,体若虚空,冥然不辨,拼此一身,任生任死,其魔自散。为有主在,寂然不动,岂有魔魅,亦心未尽,故显此相,体性湛然,则自泯矣。
  或问曰:守圆之人其功如何?答云:昔长春真人在山东时,行至一观,后有坐圆者,其众修斋。次有人覆真人,言圆中先生欲与真人语。真人令斋毕相见去。不意问,真人因出外,寻及圆所,以杖大击其门数声。圆中先生以为常人,怒而应之,真人便回。斋毕,众人复请以相见,真人曰:已试过也。此人人我心尚在,未可与语。遂去之。大抵居静本为性命事大,收拾固济,涵养为功,遇境不动,乃是验也。今此击门之声是境,应者是心,心若忘我,如同灰灭,拨之有明,亦无火焰,遇境不动,安详应过,便是心上有工夫也。今闻些子虚声,便早动心,一切恶境怎生过去。虽居圆中,济甚么事。受人供养口债,怎生不还得,却不如向动用境中,物上事上,专一磨炼此心去,却是个有见趣底人也。
  或问曰:修行人有言知觉,又云是病,其旨如何?答云:真知以不知之知,真觉以无觉之觉。元本真灵,蒙昧万劫,今方省悟,乃名为觉,一切知见,皆从此生。若言有知有觉,又专欲常知常觉,乃是自缠自缚,无病自炙也。若一向不知不觉,却一向透入别壳也。既悟本宗知觉,皆是用处,当用即用,不可为常也。
  师云:修行之人尘心顿歇,俗虑消亡,孤然显出自己元本真宗,便是从来先天的主人。自承当得,逍遥自在,种种法界,一时透彻。若到此地,才要韬光晦迹,保护涵养,多则功多。若举意显扬,则不觉暗损光明矣。
  师云:修行之人,性有利钝。性钝者不可坚执,宜住丛林,低下存心,与达理明心底人结缘#2,缘熟自然引领入道,渐次开悟。若自性钝滞,又无见趣,每日常与同类相从,交结尘俗,尘境缘熟,久必退道。或遭魔境,作地狱见,无人救援,一向沉堕,深可痛哉。
  师云:昔有住圆者,闻人说地面,既入圆中要见地面。心存此念,随念应现,不知是假。耳裹闻底属声,眼前见底属色,心上想底属妄。便见金童玉女、真仙圣贤现形,白日亲见,亦是虚妄境界。妄念所作,便认是地面,更不可破除,模糊一世,着邪着祟。殊不知地面是古人心行到平稳休歇处,故有此名。如人住处,治平荆棘,扫除瓦砾,其地平整,可以居止,名为地面。修行之人,心地平稳,事不独动,便是个不动地面;万尘染他不得,便是个清净地面;露出自己亘初法身,分分朗朗承当得底,便是个圆明地面。凡言地面,亦有边际去处,若到无地位、无方所,绝名言处,乃所谓玄之又玄也。如此岂可以眼见耳闻心想底,便谓是了。
  师云:无为者,天道也。有为者,人道也。无为同天,有为同人。如人担物,两头俱在则停稳,脱却一头即偏也。若两头俱脱去,和担子也无,却到本来处。
  师云:昔东堂下遇雨,知事人普请,不择老幼搬坏。众皆竞应,唯一老仙安坐不出。事毕,大众围坐,有言於长春真人者。真人呵之云:坯尽坏直几何,一人炼心端的到休歇处,如宝珠无份,且量各人心地用事去。大抵教门中以得人为贵也。
  师云:昔长春真人堂下,有当厨者,众皆许其柔和低下,未尝见动心。真人知之,密令人试。早晨於厨中所用什物移之他处。其人造粥,渍米及釜,争求匕杓不得,以至溢出,乃大动心。真人见之,教云:直饶溢尽,只是外物,何消坏心。其人方省,礼谢而已。
  或有医者问云:某行医道,死者救活百余人,其果如何?答云:真饶救尽天下人,亦不如救自己生死去。世问福报有尽限,自己修炼到  无生死处,此福无限量。
  或有匠人问云:某修大殿,不征工价,如此诚心,合有何果?答云:不如清净人默坐一时辰。盖有为之福有坏,无为之福无坏。
  师常示众云:人生於世,所为所作,无不报应。谓如体道者得道,作福者得福,作孽者得孽,爱人者人爱,恶人者人恶,敬人者人敬,慢人者人慢,低下者人下之,信实者人信之,利人者人利之,害人者人害之,自高者人抑之,欲先则人争之,自强则人敌之。故云:种兰得香,种粟得粮,皆报应之理也。若存利心,娇诈为之,以取人心,则失真矣。
  师云:修行之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及人问兴废,一切世事非干己者,口不可论,心不可思。但说是非,便是昧了自己。若专炼心,常搜己过,那得工夫管他家屋底事。但凡为人,须有好处,宜相仿效他,入恶处自当回避,更莫关心,渐到休歇也。
  师云:众云修行之人,〔休住〕乡中,便了道也;休住酒肉食,了飞升也;休用眷属,便是神仙也。休恋众人爱底,休爱人都非底。莫非自己,浑是莫认,睡裹得道也休睡。不是好伴休合,无益之言休说。遇事成时#3莫喜,遇事坏时莫忧。胜如己者学之,不如己者教之。人亏己者福也,己亏人者祸也。言过行者虚也,行胜言者实也。有欲情者人事也,无尘心者仙道也。肯低下者高也,肯贫穷者富也。返常合道,顺理合人。正道宜行,邪门莫入。通道明德,体用圆成。是谓全真也。
  师云:古人学道,心若未通,不远千里,求师参问,倘若针芥相投,心地明白,更无疑虑,然后或居园堵,或寄林泉,或乞市中,或立宫观,安心守道,更无变坏,此修真之上士也。有等出家,性又不明,更懒参问,心高好胜,自执己是,诈装高道,亏功失行,两下落空。骇人供养,不思己德如何销受。如此之人,住园也不是,乞食也不是,生死到来,都不中用。盖不肯於根蒂上下工夫也。直至百年,无有是处。
  师云:修行之人收拾自心,如一尊雕木圣像,坐於堂中。虽终日无人亦如此,婶盖簇拥亦如此,香花供养亦如此,往来毁谤亦如此。惟比木像通灵通圣,活泼泼地,明道明德,一切事上物上却不住着也。
  师云:道人炼心如铸金作鸡,形色虽与鸡一般,而心常不动,独立於鸡群。鸡虽好斗,无有敢近傍者。体道之人,心若寒灰,形如槁木,天下之人虽有好争者,则不能与争矣。故经云: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师云:这个有体用、没尔我,正正当当底真心,自从亘古未有天地已前禀受得来,不可道有,不可道无。古今圣贤,天下老道人,皆得此然后受用。千经万论,乃至一大藏经,只是说这些子。上天也由这个,入地也由这个,乃至天地万物、虚空无尽际,亦是这个消息主宰。会得底不被一切境引将去,不被一切念虑般弄,不被六根瞒过。这个便是神仙底日用,便是圣贤底行踪,便是前程道子也。
  师云:凡住丛林,云集方来,岂得人人一等,个个同条。喻如大山,草木毕备,有不材者,有成材者,有特立者,有依附者,也有灵苗瑞草,也有荒榛荆棘。种种不同,随性任运,自有次第。山体巍然,元无拣择,一一含摄。流水积石,茂林丰草,兽走禽呜,尽是神通妙用。彼各相资,如蓬在麻,不扶自直,天长地久,各得成就。若欲截长续短,变青作黄,岂谓各不得安,抑亦失其本性也。
  师云:往昔在山东住持,终日杜门不接人事,十有余年,以静为心,全无功行,向没人处独坐,无人触着,不遇境,不遇物,此心如何见得成坏,便是空过时光。若天不利物,则四时不行,地不利物,则万物不生。不能自利利他,有何功德。故长春真人云:动则安人利物,盖与天地之道相合也。
  师云:修行之人,若玄关不通,心地不明,忙忙业识,不能无为者,盖为无福德故也。乃当於有为处,教门中随分用力,立功立事,接,待方来,低下存心,恭敬师友,常行方便,屏去私邪,久久缘熟,日进一日,自有透得处。不胜两头空担,不能无为,不能有为,因循度日,无功无行。稳处着脚,甜处着口,闲管世事,阑处出头,恣纵身心,不惧神明,打筹有日。岂不闻长春真人云:心地下功全抛世事,教门用力大起尘劳。又无心地工夫,又不教门用力,因循过日,请自思之,是何人也。
  师云:因缘有数,非由人力。必顺自然,安以待命,内功外行,全在自心。自能着力,自己有功。行与不行,各各自得。教门不开,须当隐伏,心与天通。教门既开,外功亦应,合天应·人。功不厌多,行不厌广。但在此心坚固,乃可成就耳。
  师云:道无不在,头头皆是,色色俱真。惟在自己临时驱用,更别有甚么。争奈人心尘缘障重,不解根源,摘叶寻枝,随彼逐浪,回机者少。纵有钻研,不求真实,扭捏做造,见神见鬼,头上安头,颠回到顾。不自知觉幻身有限,光景难留,一息不来,若之何也。
  师云:凡日用者,心无杂念,意不外游,放而不逸,制而不拘,明心识法,去智离空,十二时中,念念现前。若滞现前,亦非其理,若离现前,无有是处。会动静,知去来,般般放下,无挂无碍,便是个逍遥自在底人也。但说皆非,自当消息。
  师云: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天无不盖,地无不载。岂分别这个好,那个恶,一般盖载,一般临照。故凡在上者,乃是天命教在上。当似天一般盖覆,安养存恤一切在下底人,不可分我尊尔卑。凡在人之下者,亦是天命分定在下,当似地一般承奉於天,敬仰从听在上人者,不敢丝毫息慢。既在天地之问,必须合天地之道也。不然则分外妄作,有凶祸刑罚也。
  师云:修行人本宗上无亏,行业上用意,物境上速过去,人事裹不住着。私邪念不起,纤毫不立,微尘不染,晃朗虚明,不着空,不着有,不执法相,不执我见。兼众人之光明,久久相资,融通表裹,便是圣贤地位。更有甚可疑也。
  师云:修行之人,行藏任分,取舍随宜,低下为心,中正为则。审动静之源,节视听之用。万缘齐断,一志真常,永劫绵绵,乃无变坏也。
  师云:道人日用,体天法地,常清常静,明而不昧,济物利生。虽混於万尘诸境之问,真源湛寂,无有间断。自得出离生死结缚,此是一段大事因缘。奈何不悟之人,中无主宰,欲情攻於内,根尘诱於外,不得自由。四生从此轮回,六道因兹而走作,换却头皮,难同今日也。
  师云:夫为道者,抱朴含淳,潜通默运,除情去欲,损损存存,於物无私,作事明白,曲己从人,修仁蕴德。丝毫之过必除,细微之功必积,是非俱泯,心法两忘,向上之机自然达矣。
  师云:修行之人,当本出家,为此性命事大。岁久不觉,为物所移,却学口头仗俩,百种所能,只是为奴作婢之事。何以知之?但凡仗艺,必欲人前呈,似此不是为人所役也。岂是清净无为主人之事。所以道智者,不为智者所用,而愚者用之。巧者不为巧者所使,而拙者使之。谓如辩者说之,默者听之,仔细详之,孰忙孰闲。凡欲修行,心地明白,而守愚拙,则天下之智巧皆为之使用矣。
  师云:向上师真所传要妙,行事之际密符天意,岂可执一端便为道哉。以迹观之,古人用处各各不同,妙本灵源,未尝有异。喻如人心之用,在目为见,在耳为闻,在口为言,在心为思,在手为拈,在足为行,所用不同,心体无别。况今师真密旨,所谓教外别传,言思路绝,悟者自得,乃是真师密传之妙也。
  师云:吾道密传,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无心得,以不知而知,以无得而得。世之惑者,以服色求道,以言说求道,以威仪求道,以法相求道,俱不得其大全。殊不知道无综迹,以迹求之,非道也。复究此迹自何而来,知其所从来,则有非声色,非做造,非威仪,非法相者存於中。盖不可知知识识也。只是这个本分圆成,真真实实,合天地,合圣贤,合鬼神,合万物,如此一大事因缘,岂容尘垢声闻踪迹而能见之哉。丹阳真人云:真乐真闲无议论,至微至妙绝商量。没商量处,却近也。
  师云:出家人久居丛林,朝夕训诲,朝夕磨炼,尚且乖疏,因循不进,道心渐臧,尘事日增,放荡猖狂,不能虚静。况在俗中孤行独立,尘情荏苒,爱境牵缠,障道因缘,头头皆是,不自知觉。虽遇圣贤,不能劝化,百端纽捏,诳惑闾阎,迤逦沉沦,福销业长,渐渍深重。若肯回头,犹能救得。合尘背道,无可奈何,地狱不远矣。
  师云:学道之人不厌参问,如人行路,勤问则不迷。人问小技,无师则不得。况兹大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初机不遇,凭何了干。苦中之大,莫过生死,不亲至人,如何兔得。故有云:古人学道非草草,侍奉真师直到老。若不知下手去处,又不亲近达人,虽有志行持,千差万错矣。
  师云:自来学道之人,只许苦己利他,暗积功行。若复纵心非理行事,不惟有辱教门,抑亦自招殃咎。为身为口不清不俭,与俗无异。如此受用十方汗血之物,未是便宜,乐中受了,苦裹还他,生死到头,更无支吾。既居门下,何不炼心。
  或问曰:学道之人,终夜不寐,其旨何如?答云:学人不寐,本以炼心为事,若不收心,济甚么事。至如赌博弈棋,织纺罗磨之人,夜夜不睡,则尽是得道底人也?此等人十二时中,利心诱引,只是贪财,扰扰心灵,如蚊虻呕肤,故不得眠。修行人不同於此,睡是一欲,若不换过,滋长邪妄,暗昧不通,盖属阴界。如人防盗,端然坐待,其盗自退。专以炼心,恐致流荡。谓此一心本无定体,在阳则明,在阴则暗,熟境不存,无为清净,性珠明了,此所以昼夜不寐也。
  或问曰:学道之人,甘受贫寒,其理安在?答云:若但认贫苦饥寒为是,则街头贫子艰难之人,尽是神仙也。盖修行人以道德为心,以清净为念,削除诈伪,贪求妄作,一时遣尽,忘形忘我,身外之物,未尝用心。故有云:遮皮盖肉衣,更选甚好弱,填肠塞肚饭,更择甚精粗。唯救生死,炼心为事,故不念形骸之苦也。
  或问曰:未来罪福还有也无?答云:未来且莫论,据见在言之。汝发一善心,欲於圣师前焚香设拜,以手拈香,其心发愿云:愿家眷平安,增福添寿。此不是作善底心,便望得福,虽得福亦不知。盖修善者明修而暗报,故未尝有知者。若汝发一恶念,持刀杀人,才举此心,便承当偿命。此必不可於分明至公处作得,伺其暗昧不测中造下,不久败露,便与偿命。此不是望罪得罪,此罪明知。盖作恶者,暗作而明报。此则现在人为,必然分明之事。况天伺察,人所不知者,何方逃之,不可不戒。
  或问曰:天堂地狱从来有说,还真实否?答云:天堂者阳界,主善主福。地狱者阴界,主恶主祸。古人立教,天堂地狱,出自人心,心行所为,冥然相应。谓如常清常静,利益一切,诸善奉行,明白不昧,便属阳界。种种诸恶,坑陷不平,旁生邪道,便属无明黑暗,逐旋增长,滓秽尘垢,皆属黑簿,人神不容,心君懊恼,众苦交煎,无人救援,便是地狱。古人云:心清意静,天堂之路,心荒意乱,地狱之门。喻如有一山路,闻人传说有杀人贼,邀截行路,往往害人。若心信从,退步不行,后必无害。若心不信,酩酊前行,及至山中,无事则已,若实有贼,即落奸,便悔之何及。地狱之说,亦如此义。大抵为恶不如作善,善虽无报,有何罪过,恶道强行,凶祸及矣。目前明白,尚无改悔,何况幽冥,岂得预知。
  或问曰:有云向上一事,人人具足,更锻炼作什么?答云:凡心未炼,喻如石矿中有白金,未经锻炼,只是顽石。置之大冶洪炉,炼去滓秽,分出真物,既以成金,不复为矿。修行人亦复如此。将从来蒙昧染着之心,便同顽矿。以志节为大冷,以慧照为工匠,殷勤锻炼,一毫不存,炼出自己本初无碍底真心。既已成真,不复为假,当自保护,坚固收藏,自得受用。此便是亘古圆明底无份宝珠也。
  或问曰:若到清静无为处,是彻也未?答云:此以体言,似是而非也。至於端的处,则不可言,不可思,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识识,妙绝名言,方始相应。不即动静,不离动静,岂可以无为清净而定之哉。
  或问曰:昔闻丹阳师父以悟死而了道速,其旨如何?答云:修行人当观此身如一死囚,牵挽入市,步步近死,以死为念,事事割弃,虽有声色,境物纷华,周匝围绕,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念念尽忘,此身亦舍,何况其他。以此炼心,故见功疾,死中得活,不生不死。学道初机,救护生死,当作是念。人生顷刻,一息不来便是死地,紧切用心,勤修精进,遣尽凡心,自利利他,递相救拔,不可因循也。
  或问曰:心无染着,放旷任缘,合道也未?答云:起心无着,便是有着,有心无染,亦着无染。才欲静定,已堕意根,纵任依他,亦成邪见。无染无着,等是医药,无病药除,病去药存,终成药病。言思路绝,方始到家,罢问程途矣。
  师云:道无言说,惟指善恶。善则成就无上出世因缘,有天堂无地狱。恶则堕落无边苦趣,有地狱无天堂。分此二途,盖因迷悟。悟则剎那成圣,迷则永劫沉沦。幸得人身,宁不思之。
  师云:凡圣同途,只因明昧。明之则为圣,昧之则为凡。凡人之心,不肯剖情去执,弃妄除邪,逐境迁流,随情宛转,取一时之乐,积万劫之殃,不省不思,莫悟莫觉者也。
  师云:修行人先要明自己本分事,次要通教化。若本宗不通,如人无目,不分道路,举足差讹。若教化不明,如人有目而坐黑暗中,则有偏执我见。须要俱通,方得圆应。若俱不通,如大暗中坐而又无目,何时得出也。
  或问曰:道家常论金丹,如何即是?答云:本来真性是也。以其快利刚明,变化融液,故曰金。曾经缎炼,圆成具足,万劫不坏,故名丹。体若虚空,表裹莹彻,一毫不挂,一尘不染,辉辉晃晃,昭一应无方。故祖师云:本来真性号金丹,四假为炉炼作团,不染不思除妄想,自然一表出赴仙坛。世之人有言金丹,以有形象处作造,及关情欲,此地狱之见,乃淫邪之所为,见乖人道,入旁生之趣矣。
  师云:学道之人,於万事不干处,诸尘不染处,与天地相通处,向这裹体究彻,则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
  或问曰:如何是玄妙?答云:谁教汝作此问。其人拱手云:弟子自出意来。答云:惫么则汝自会也。其人笑而稽首。或问曰:已往者不追,未来者不预,现在当如何?答云:灭动不灭照,更要会得这个灭动底是谁。得则权柄在手,灭也由汝,不灭也由汝。
  或问曰:未来过去心则不问,如何是现在心?师正视云:此不是现在。复低头云:此不是现在。反问云:汝会得也未?其人笑云:不会得。师复云:大开着眼,一个现在也不会,更说甚过去未来。
  或问曰:如何是祸福?答云:积木成林,积石成山,积水成海,积善成福,积恶成祸。祸福之源,本自一心,积之方成,可不慎之。
  或问曰:如何是善恶?答云:一切好心皆为善,一切不平心皆为恶。人不知之善为大善,人不知之恶为大恶。善恶都不思处,别有向上事在。
  或问曰:道人亦有病,常人亦有病,如何是别处?答云:昔者丹阳师有疾,医者不能诊其脉;壶丘子端坐,而相者不能得其真,何也?心不在物,则造化不能移,性不离宗,则鬼神莫能测。况医卜之凡乎。此与常人之异也。
  师云:修行人正眼不开,圆机不发,但向别人踪迹上寻觅,言句上裁度,终无是处。喻如无眼人,虽闻人说日月之光,终不自见,只是想像。盖不曾向自己心上下工夫也。
  或问曰:动静境中,如何即是?答云:自心清静,虽在稠人闹市,冗攘之问,不干己事,从他扰扰,却同静室中百无所有。若在圆堵静室,无人乡裹,一似十字街头,对圣对真,不敢起丝毫妄念。如此则在动境裹也不碍,静境内也不碍。更有甚分外惑人之事。
  或问曰:既言和光同尘,却道不着事,如何?答云: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物是物,我是我,虽与混同,如何相着得。
  或问曰:万形万状,各各不同,怎生一体同观得?答云:天是道,地是道,万物皆是道。彼亦是道,此亦是道,形象虽殊,道无不在,如何不同得。
  或问曰:人皆取乐,道人就苦,何也?答云:世之人不知真乐,以心肯处为乐,被欲心引在苦处,便认苦为乐。每日用心计度,专求世乐,不得则忧苦胶扰心灵,永无自在,是谓大苦。学道之人,不求其乐,心存於道,遇苦不苦,无苦则常乐,心得自在。凡有乐则有苦,无乐则无苦,心无苦乐,所谓真乐也。
  或问曰:如何得出罪福因果?答云:罪福因果属阴阳之壳,若汝出得阴阳之壳,则自然无罪福因果也。如何是阴阳壳?但凡心上起一毫头许私邪利欲恶心,便属阴壳;有一毫头许善念,便属阳壳。在阴则有恶报,在阳则有善报。若曾炼心体如虚空,亦无善亦无恶,无丝毫挂碍处作主得,则祸福着他不得,因果挽他不着,便是个出阴阳壳底人也。在家之人,未曾有一善念在心,十二时中,只是图财利,汝死我活,坑人陷人,一片无明黑暗业心,只堕在阴阳壳内。阳道上也去不得,怎生出得阴阳壳。便待要无罪福,无因果,不亦难乎。汝自造下,怎生避得。所以低头合眼,教他阎老理会去也。
  或问曰:未来托生之事,端的如何?答云:人生一世,随情自造成个来世底模子。作善底造下个善模子,作恶底造下个恶模子。以至尽此报身一性离却这个壳子,如故铁镕成金汁,被造物者倾在自造底模子内,或为人,或为旁生,自作自受去也。造物者岂有心教汝为旁生,岂有心教汝为六道?是汝一生自造底壳子,落在其中逃避不得。先有此性,便作此物。谓如狠毒者为蛇,怪吝者为犬,淫杀者为豕,贪暴者为狼,大盘皆此类。天地之问,万形万状,不可穷尽,皆自作自受。故古人云:同於金石,化为金石,同於水火,化为水火。其信言也。顷刻间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曷不思之。
  或问曰:某今老迈,不能多学,乞师向无上极玄极妙处说一句。答云:把汝这个求无上极玄极妙底去了,则便是也。
  或问曰:天下立教,各说异端,自是非他,邪正未知谁是?答云:此有两端,有修炼者,有应世者。修炼此心如天地一般清静,日月一般明白,四时一般运化,能应其事,法归其根,更莫问向上如何,此便是正道之作用也,惟修炼者能之。若口头念诵得,如法身上装东得,作相一个个堪看,使人人见喜,此是教门中应世底枝梢花叶,干甚修炼事,干甚正道事。此是权时使用,况兼心上争人争我,争财争利,与俗人一般,怎生道得我是正教也。明目者识之。
  盘山栖云王真人语录竟
  #1颠:原为『头』,据文义改。
  #2缘:原为『缘』,据文义改。
  #3时:原误作『是』。
  

以上为书籍的全部内容,祝您阅读愉快。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盘山栖云王真人语录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