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后记(王建革)

  本书是一部以蒙古的生产、生活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来分析传统蒙古社会的著作。

  现在到内蒙草原去旅游,越来越看不到传统的东西,传统的生活场景往往是故意做给我们看的。传统的蒙古社会当然有必要进行研究,但我有心研究蒙古草原的生态与社会问题是无意的。1992年,我在南京农业大学读博士研究生时就对生态史感兴趣。生态史的研究往往要寻找生态多样性的地区,就中国而言,自然是边疆地区更有生态多样性。但边疆地区的生态史研究资料到哪里去寻找呢?方志资料基本上不能解决生态史的研究需求。于是,我一直在寻找这样的资料与地区。1996年,我来到复旦大学作博士后研究,题目是“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我是山东人,对华北平原熟悉,而研究近代的华北生态,不能不读日本南满州铁道株式会社的调查资料。读了一些满铁材料后,我感到满铁对内蒙特别是对东部内蒙古地区的调查资料可供生态史学者进行研究。以后的经历证实了我的想法,当我在辽宁档案馆看到一张张当时调查留下来的游牧图时,心情非常激动。

  一晃8年过去了,我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朋友们都希望看到我的一本关于蒙古研究的著作出版。正在这时,偶闻山东人民出版社的袁晖先生热心学术著作的出版,后来便有了这本书的问世。总之,本书的出版要感谢袁先生,感谢山东人民出版社。同时我也要感谢我在内蒙各地调查时所遇到的许多好心人。由于上海离蒙古太远,此书出版后我想放弃蒙古研究了。但是,这些年我毕竟走过了蒙古草原,对那片土地和那片土地上的人产生了感情,我想对草原上的人说:“我爱你们。”

王建革
上海复旦大学书謦公寓
2006年5月26日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后记(王建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