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学者研讨游牧文化(李慧子)

  本报讯(实习记者李慧子)8月6—7日,游牧文化的多元性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蒙古国科学院举办。此次研讨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联合主办。来自中国、俄罗斯、蒙古等国的40余名游牧文明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围绕游牧文化的多元性进行主旨发言并进行深入交流。

  与会专家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不断吸收新的文化因子,与外来文化交流融合,但在不断的分化或整合中,主流文化并不会消失。千百年来,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先民在大漠南北发展繁衍,不断整合或分化,最终形成了诸多不同的民族,但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多保持着游牧文化特色,在不同民族文化中保存着许多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因子,其价值观中包含的生态文明和生态保护理念一致延续至今。

2011年08月11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8月11日第213期 作者:李慧子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多国学者研讨游牧文化(李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