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宝船:疑云重重终有定论(冯蕾)
6月24日,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画册《郑和史诗》发布仪式上,76岁的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古船研究专家席龙飞教授向人们介绍了宝船复原图、宝船天妃宫、宝船厂遗址。
宝船究竟有多大
《瀛涯胜览》卷首记有:“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有学者对这一巨大尺度存有疑问。他们认为,由于文献所记宝船的船长与船宽的比值只有2.466,颇疑宝船尺度的记载有误,遂产生肆意修改宝船尺度的各种学术见解。早在1947年,管劲承撰文认为这是史官笔下的船,不是由工匠造出的船,他讥宝船为“短短胖”。上世纪60年代,有学者撰文:“颇疑船宽记载有讹舛之处”。对“广十八丈”疑为“广于八丈”之误。
然而,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我国相继发掘出泉州湾宋代海船和宁波宋代海船。这两艘古船的长宽比分别为2.5和2.7,《明史》等文献所记宝船的长宽比值有了文物例证。这种船型更适于驶往南洋的广深海域。
宝船哪里造
郑和宝船厂建于明永乐年,在《武备志》卷二百四十的《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即《郑和航海图》)中不仅提到宝船厂而且画出明确位置。即濒临长江且与长江中的太子洲互相对应。
席龙飞说,2003年到2004年,南京博物馆的考古专家对宝船厂遗址中的第六作塘作了考古发掘。据测量:作塘上口宽44米,底宽约15米。两作塘间的堤岸呈梯状,上宽33米,下宽约60米。这当然是现在的尺度。在600年前不曾下塌时,堤岸的高程要比现在高得多,堤岸的上宽将远小于33米。作塘的上口宽也将远大于44米。作塘的长度有400米以上,底部虽为淤泥,但是有打下了许多木桩的34处基础工程,有足够的强度用于造船。由此可知,这宝船厂遗址在当年是可以建造出长44丈4尺、宽18丈的大型宝船的。特别应当说明,这第六作塘在遗址中不是最大的,尺度最大的是最北面的第七作塘。可以说宝船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厂。
宝船如何抵御风浪
席龙飞说,首先,郑和船队充分利用季风。每次出航都是在冬季,这时北风大振,正好送船队赴南洋。每次返航都是在夏季,这是利用夏季的南风,我国常称之为“回舶风”。
其次,在沿岸航行时,常使用地文航法,以沿岸的岛屿、山峦、古塔等建筑物为地标。
第三,利用测深锤长绳上的标记测量水深,利用带牛油脂的铅锤粘上来的泥沙,可判断海洋底质的状况,以避免触礁,或者寻觅适宜的锚地。
第四,以水针罗盘来指引航向。在航海图上都标记有某航线在某航段的针位是什么,船舶可按图选择航向。
第五,以更计航行的里程。更原为时间单位,每天为十更。在航海中的“更”又是计里程的单位。每更约60里。由于风、洋流的影响,航速或有快慢,每更所走的里程稍有不同。船上的水手有测更的简便方法:以木片从船头抛下,水手从船头向船尾走。如果走到船尾时,正好木片也漂流到船尾,这叫“合更”。如果船速较慢,人到船尾时木片还没漂到船尾,这叫“不及更”。如果不等人走到船尾,这木片早就漂到船后去了,这叫“过更”。过更时,每更大于60里,不及更时就小于60里了。明代有合更、过更和不及更的认知,说明对航程的计测精度有所进步。
最后,在茫茫大海中以测星斗的高度来确定自己的船位,这就要使用“过洋牵星术”。过洋牵星术是阿拉伯航海者所熟练的技术。郑和船队很快就掌握了这种技术,在《郑和航海图》中有四幅过洋牵星图,给出各航线牵星的高度,以指导航行。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05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