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经 - (TXT全文下载)
君高嚣德义,刻石旌表其闾,号曰义里。
△兄弟讼田,至于失败
清河百姓乙普明兄弟,争田积年不断。太守苏琼谕之曰:“天下难得者,兄弟;易求得,田地。假令得田地,失兄弟心如何?”普明兄弟叩头乞外更思,分异十年遂还同住。
△将愤忍过片时,心便清凉
彭令君曰:“一朝之愤可以亡身及亲;锥刀之利可以破家荡业。故纷争不可不戒。大抵愤争之起,其初甚微,而其祸甚大。所谓涓涓不壅,将为江河;绵绵不流,或成网罗。人能于其初而坚忍制伏之,则便无事矣。性犹火也,方发之初,戒之甚易;既已焰炽,则焚山燎原,不可扑灭,岂不甚可畏哉!俗语有云:‘得忍且忍,得诫且诫。不忍不诫,小事成大。’试观今人愤争致讼,以致亡身及亲,破家荡产者,其初亦岂有大故哉?被人少有触击及必愤,被人少有所侵凌则必争,不能忍也,则罟人,而人亦骂之;殴人,而人亦殴之;讼人,而人亦讼之。相怨相仇,各务相胜。胜心既炽,无缘可遏,此亡身及亲,破家荡业之由也。莫若于将愤之初则便忍之,才过片时,则心必清凉矣。欲其欲争之初且忍之,果有所侵利害,徐以礼恳问之,不从而后徐讼之于官可也。若蒙官司,见直行之,稍峻,亦当委曲以全邻里之义。如此则不伤财,不劳神,身心安宁,人亦信服。此人世中安乐法也。比之争斗愤竞,丧心费财,伺侯公庭,俯仰胥吏,拘系囹圄,荒废本业以事亡身及亲,破家荡产者,不亦远乎?”
△愤争损身,愤亦损财应令君曰:“人心有所愤者,必有所争;有所争者,必有所损。愤而争斗损其身,愤而争讼损其财。此君子所以鉴,易之损而惩愤也。”
△十一世未尝讼人于官
《按图记》云:“雷孚,宜丰人也。登进士科,居官清白,长厚,好德与义,以枢相恩赠太子太师,自唐雷衡为人长厚,至孚十一世,未尝讼人于官。时以为积善之报。”
△无疾言剧色
吕正献公自少讲学,明以治心养性为本,寡嗜欲,薄滋味,无疾言,无剧色,无窘步,无惰容,笑悝近之语,未尝出诸口。于世利纷华,声伎游宴以至于博弈奇玩,淡然无所好。
△子孙数世同居
温公曰:“国家公卿能导先法久而不衰者,唯故李相家,子孙数世至二百余口,犹同居共爨,田园邸舍所收及有官者俸禄,皆聚之一库,计口日给饷。婚姻丧葬,所费皆有常数,分命子弟掌其事。”
△原得金带
康定间,元昊寇边,韩魏公领四路招讨,驻延安。忽夜有人携匕首至卧内,剧褰帏帐,魏公问:“谁何?”曰:“某来杀谏议。”又问曰:“谁遣汝来?”曰:“张相公遣某来。”盖是时也,张元夏国正用事也,魏公复就枕曰:“汝携予首去。”其人曰:“某不忍,愿得谏议金带,足矣!”遂取带而去。明日,魏公亦不治此事。俄有守陴卒扳城橹上得金带者,乃纳之。时范纯亦在延安,谓魏公曰:“不治此事为得体,盖行之则沮国威。今乃受其带,是坠贼计中矣。”魏公握其手,再三叹服曰:“非琦所及也。”
△恕可成德
范忠宣公亲族有子弟请教于公,人曰:“唯俭可以助廉,唯恕可以成德。”其人书于座隅,终身佩服。自平生自养无重,肉不择滋味粗粝。每退自公,易衣短褐,率以为常。自少至老,自小官至达官,终始如一。
△公诚有德
荥阳吕公希哲,熙宁初监陈留税,章枢密咨方知县事,心甚重公。一日与公同坐,剧峻辞色,折公以事。公不为动,章叹曰:“公诚有德者,我聊试公耳。”
△所持一心
王公存极宽厚,仪状伟然。平居恂恂,不为诡激之行。至有所守,确不可夺。议论平恕,无所向背,司马温公尝曰:“并驰万马中能驻足者,其王存乎?”自束发起家,以至大耋,历事五世而所持一心,屡更变故,而其守如一。
△人服雅量
王化基为人宽厚,尝知某州,与僚属同坐。有卒过庭下,为化基喏而不及。幕职怒,召其卒笞之。化基闻之,笑曰:“我不知其欲得一喏如此之重也。昔或知之,化基无用此喏,当以与之。”人皆伏其雅量。
△终不自明
高防初为澶州防御使张从恩判官,有军校段洪进盗官木造什物,从恩怒,欲杀之。洪进给云:“防使为之。”从恩问防,防即诬伏,洪进免死。乃以钱十千、马一匹遗防而遗之。防别去,终不自明,既又以骑追复之。岁余,从恩亲信言防自诬以活人命,从恩惊叹,益加礼重。
△万曹长者
长乐陈希颖,至道中为果州户曹,有税官无廉称,同僚虽切齿而不言,独户曹数之大义责之。冀其或悛,已而有他陈。后税官秩满,将行,厅之小吏持其贪墨状于郡曰:“行箧若干,各有字号。某字号其箧,皆金也。”郡将其怒,以其事付户曹,俾阴同其行,则于关门之外,罗致其所状字箧验治之,闻者皆为之恐。户曹受命,不乐曰:“夫当其人居官之时不能惩艾,而使遂其奸。今其去者,反以巧吏之言害其长,岂理也哉!”因遣人密晓税官,曰:“吾不欲以持讦之言危君事,无当自白,不则早为之所。”税官闻之,乃易置行李,乱其先后之序。既行,户曹与吏候于关外,俾指示其所谓有金者,拘送之官,他悉纵遣之。及造郡亭,启视,则皆衣食也。郡将释然,税官得以无事去郡。人翕然称户曹为长者,而户曹未尝有德色也。
△逾年后杖
曹侍中彬,为人仁爱多恕,尝知徐州。有吏犯罪,既立案,逾年然后杖之,人皆不晓其旨。彬曰:“吾闻此人新娶妇,若杖之,彼其舅姑必以妇为不利而恶之,朝夕笞骂,使不能自存。吾故缓其事而法亦不赦也。”其用志如此。
△终不自辩
蔡襄尝饮会灵东园,坐客有射矢误中伤人者,客剧指为公矢,京师喧然。事既闻,上以问公,公再拜,愧谢终不自辩,退以未尝以语人。
△自择所安
张文定公齐贤,以右拾遗为江南转运使。一日家宴,一奴窃银器数事于怀中,文定自帘下熟视不问尔。后文定晚年为宰相,门下厮役往往侍班行,而此奴竟不沾禄。奴隶间再拜而告曰:“某事相公最久,凡后于某者皆得官矣。相公独遗某,何也?”因泣下不止。文定悯然语曰:“我欲不言,尔乃怨我。尔忆江南日盗吾银器数事乎?我怀之三十年不以告人,虽尔亦不知也。吾备位宰相,进退百官,志在激浊扬清,敢以盗贼荐耶?念汝事吾日久,今予汝钱三百千,汝其去吾门下,自择所安。盖吾既发汝平昔之事,汝其有愧于吾而不可复留也。”奴震骇,泣拜而去。
△称为晋士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令仪曰:“尔素寡过,何苦而盗耶?迫于贫尔。”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资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惧,语之曰:“尔贫甚,负十千以归,恐为逻者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恐惧,率为良民。邻里称君为善士。君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室,延名儒以掖之,子及侄杰效,继登进士第,为曹南令族。
△得金不认
张知常在上庠日,家以金十两附致于公,同舍生因公之出,发箧而取之。学官集同舍检索,因得其金。公不认,曰:“非吾金也。”同舍生至袖以还公,公知其贫,以半遗之。前辈谓公遣人以金,人所能也。仓卒得金不认,人所不能也。
△一言齑粉
丁晋公诈,亦有长者之言。仁庙尝怒一朝士,再三语及公,不答,上作色曰:“叵耐,问辄不应谓。”徐奏曰:“雷霆之下,更有一言,则齑粉矣。”上重答言。
△无人不自得
患难,即理也。随患难之中而为之计,何有不可?文王囚里而演《易》,若无里也。孔子围陈蔡而弦歌,若无陈蔡也。颜子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原宪衣敝履穿而声满天地,至夏侯胜,居桎梏而谈《尚书》,陆宣公谪忠州而作集,验此无他若,素生患难而安之也!《中庸》曰:“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是之谓乎?
△不若无愧而死
范忠宣公奏疏,乞将吕不防等引赦原放,辞甚恳,至忤。大臣章享落职知随公草疏时,或以难回触怒为解,万一远谪,非高年所宜。公曰:“我世受国恩,事至于此,无一人为上言者。若上心遂回,所系非小。设有不从,果得罪死,复何憾。”命家长促装以俟谪命。公在隋几一年,素苦目疾,忽全失其明。上表乞致仕,章享戒堂吏不得上,惧公复有指陈。终移上意,遂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永州安置。命下,公怡然就道。人或谓公为近名,公闻而叹曰:“七十之年,两目俱丧,万里之行,岂其欲哉!但区区爱君之心不能自已,人若避好名之谦,则为善之路矣。”每诸子怨章享,忠宣必怒止之。江行赴贬所,舟覆,扶忠宣出,衣尽湿,顾诸子曰:“此岂章享为之哉。”至永州,公之诸子闻韩维少师谪均州,其子告享,以少师执政,日与司公议论,多不合,得免行。欲以忠宣与司马公议役法不同为言求归,曰公,公曰:“吾用君实,荐以至宰相,同朝论事即可,汝辈以为今日之言不可也,有愧而生,不若无愧而死。”诸子遂止。
△未尝含怒
范忠宣公安置永州,课儿孙诵书,躬亲教督,常至夜至。在永州三年,怡然自得,或加以横逆,人莫能堪,而公不为动,亦未尝含怒于后也。每对宾客,唯论圣贤修身行己,余及医药方书,他事一语不出口。而气貌益康宁,如在中州时。
△谢罪敦睦
缪彤少孤,兄弟四人皆同财业,及各人娶妻,诸妇分异,又数有斗争之言。彤深怀愤,乃掩户自挝,曰:“缪彤,汝修身谨行,学圣人之法,将以齐整风俗,奈何不能正其家乎?”弟及诸妇闻之,悉叩头谢罪,遂更相敦睦。
虞世南曰:十斗九胜无一钱利。
韩魏公在政府时,极有难处置事,尝言天下事无有尽如意,须是要忍,不然,不可一日处矣。公言往日同列二三不相下,语常至相击,待其气定,每与平之,以理使归,于是虽胜者亦自然不争也。
王沂公尝言,吃得三斗醇醋,方得做宰相。尽言忍受得事也。
赵清献公座右铭:待则甚,喜任他怎奈何,休理会。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盛怒中忽答人简,既形纸笔,溢流难收。
程子曰:“愤欲忍与不忍,便见有德无德。”
张思叔绎诟罢仆夫,伊川曰:“何不动心忍性?”思叔惭谢。
孙伏伽拜御史时,先被内旨而制未出,归卧家,无喜色。顷之,御史造门,子弟惊白,伏伽徐起见之。时人称其有量,以比顾雍。
白居易曰:恶言不出于口,愤言不反于出。
《吕氏童蒙训》云:“当官处事,务合人情。忠恕违道不远,未有舍此二字而能有济者。前辈当官处事,常思有恩以及人,而以方便为上。如差科之行,既不得免,即就其间求,所以便民。省力者,不使骚扰重为民害,其益多矣。”
张无垢云:“快意事孰不喜为?往往事过不能无悔者,于他人有甚不快存焉。岂得不动于心,君子所以隐忍详复,不敢轻易者,以彼此两得也。”
或问张无垢:“仓卒中、患难中处事不乱,是其才耶?是其识也?”先生曰:“未必才识了得,必其胸中器局不凡,素有定力。不然,恐胸中先乱,何以临事。古人平日欲涵养器噼者,此也。”
苏子曰:“高帝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项籍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孝友先生朱仁轨,隐居养亲,常诲子弟曰:“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
吴凑,僚吏非大过不榜责,召至廷诘,厚去之,其下传相训勉,举无稽事。
《韩魏公语录》曰:“欲成大节,不免小忍。”
《和靖语录》:“人有愤争者,和靖尹公曰:‘莫大之祸,起于须臾不忍,不可不谨。’”
省心子曰:“屈子者能处众。”
《童蒙训》:“当官以忍为先,忍字一字,众妙之门,当官处事,尤是先务。若能清勤之外,更行一忍,何事不办?”
当官不能自忍,必败。当官处事,不与人争利者,常得利多;退一步者,常进百步;取之廉者,得之常过其初;约于今者,必有重报于后。不可不思也。唯不能少自忍者,必败,实未知利害之分,贤愚之别也。
当官者先以暴怒为戒,事有不可,当详处之,必无不中。若先暴怒,只能自害,岂能害人?前辈尝言,凡事只怕待,待者详处之谓也,盖详处之,则思虑自出,人不能中伤。
《师友杂记》云:“或问荥阳公,为小言所罟骂,当何以处之。公曰:‘上焉者,知人与己本一,何者为罟,何者为辱,自然无愤怒心。下焉者,且自思曰:‘我是何等人,彼为何等人,若是答他,却与他一等也。以此自比,愤心自消也。’”
唐充之云:“前辈说后生不能忍垢,不足为人,闻人密论不能容受,而轻泄之,不足以为人。”
《袁氏世范》曰:人言居家久和者,本于能忍。然知忍而不知处忍之道,其失尤多。盖忍或有藏蓄之意,人之犯我藏蓄而发,不过一再而已。积之逾多,其发也如洪流之决,不可遏矣。不若随而解之,不置胸次,曰此其不思尔,曰此其无知尔,曰此其失误尔,曰此其所见者小耳,曰此其利害宁几何?不使之人于吾心,虽日犯我者十数,亦不至形于言而见于色,然后见忍之功效为甚大,此所谓善处忍者。
△处家贵宽容
自古人伦贤否相杂,或父子不能皆贤,或兄弟不能皆令,或夫流荡,或妻悍暴,少有一家之中无此患者。虽圣贤亦无如之何。譬如身有疮痍疣赘,虽甚可恶,不可决去,唯当宽怀处之,若人能知此理,则胸中泰然矣。古人所谓父子兄弟夫妇之间,人所难言者,如此。
△忧患当明理顺受
人生世间,自有知识以来,即有忧患不如意事,小儿叫号,其意有不平。自幼至少,自壮至老,如意之事常少,不如意之事常多。虽大富贵之人,天下之所仰慕以为神仙,而其不如意事处,各自有之,与贫贱人无特异,所忧虑之事异耳,故谓之缺陷世界。以人生世间无足心满意者,能达此理而顺受之,则可少安矣。
△同居相处贵宽
同居之人有不贤者,非理以相扰,若间或一再,尚可与辩;至于百无一是,且朝夕以此相临,极为难处。同乡及同官,亦或有此,当宽其怀抱,以无可奈何处之。
△亲戚不可失欢
骨肉之失欢,有本于至微,而终至于不可解者,有能先下气则彼此酬复遂好平时矣。宜深思之。
△待卑仆当宽恕
奴仆小人就役于人者,天资多愚,且宽以处之,多其教诲,省其怒可也。
△事贵能忍耐
以能忍,事易以习熟终。至于人以非理相加不可忍者,亦处之如常。不能忍,事亦易以习熟终。至于睚眦之怨深不足较者,亦至交罟争讼,期以取胜而后已,不知其所失甚多。人能有定见,不为客气所使,则身心岂不大安宁?
《萧朝散家法》曰:“常持忍字免灾殃。”
△王龙舒劝诫
喜怒、好恶、嗜欲,皆情也。养情为恶,纵情为贼,折情为善,灭情为圣。甘其饮食,美其衣服,大其居处,若此之类,是谓养情;饮食若流,衣服尽饰,居处无厌,是谓纵情。犯之不授,触之不怒,伤之不忍,过事甚喜。
张文定公曰:“谨言浑,不畏忍事,又何妨?”
孔曰:“盛怒剧炎热,焚和徒自伤。触来勿与竞,事过心清凉。”
山谷诗曰:“无人照此心,忍垢待濯盥。”
东莱吕先生诗云:“忍穷有味知诗进,处事无心觉累轻。”
陆游翁诗云:“忿欲至前能小忍,人人心内有期颐。”
又曰:“殴攘虽快心,少忍理则长。”
又曰:“小忍便无事,力行方有功。”
省心子曰:“诚无悔,怒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释伽佛初在山中修行,时国王出猎,问兽所在。若实告之则害兽,不实告之则妄语,沉吟未对,国王怒,斫去一臂。又问,亦沉吟,又斫去一臂。乃发愿云:“我作佛时,先度此人,不使天下人效彼为恶。”存心如此,安得不为佛。后出世果成,佛先度忄乔陈如者,乃当时国王也。
佛曰:“我得无诤三昧,最为人中第一。”又曰:“六度万行,忍为第一。”
《涅盘经》云:昔有一人,赞佛为大福德,相闻者,乃大怒,曰:“生才七日,母便命中,何者为大福德?”相赞者曰:“年志俱盛而为卒,暴打而不,骂亦不报,非大福德相乎?”怒者心服。
《人趣经》云:“人为端正,颜色洁白,姿容第一,从忍辱中来。”
《朝天忏》曰:“为人富贵昌炽者,从忍辱中来。”紫虚元君曰:“饶、饶、饶,万祸千灾一旦消,忍、忍、忍,债主冤家从此尽。”
赤松子诫曰:“忍则无辱。”许真君曰:“忍难忍事,顺自强人。”孙真人曰:“忍则百恶自灭,省则祸不及身。”超然居士曰:“逆境当顺受。”谚曰:“忍事敌灾星。”谚曰:“凡事得忍且忍,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谚曰:“得忍且忍,得诫且诫,小事成大。”谚曰:“不哑不聋,不做大家翁。”谚曰:“刀疮易受,恶语难消。”
少陵诗曰:“忍过事堪者。”此皆切于事理,为此大法,非空言也。
《莫争打》诗曰:“时闲愤怒便引拳,招引官方在眼前。下狱戴枷遭责罚,更须枉费几文钱。”
《误触人脚》诗云:“触了行人脚后跟,告言得罪我当烹。此方引慝丘山重,彼却厚情羽发轻。”
《莫应对》诗云:“人来骂我逞无明,我若还他便斗争。听似不闻休应对,一支莲在火中生。”杜牧之《题乌江庙诗》:“胜负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豪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诫断指诗》曰:“冤屈休断指,断了终身耻。忍耐一些时,过后思之喜。”
《何提刑戒争地诗》:“他侵我界是无良,我与他争未是长。布施与他三尺地,休夸谁弱又谁强。”(附:明憨山大师《醒世咏》)
《醒世咏》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做事好商量。
惹祸只因搬口舌,招愆多为黑心肠。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
世界由来多缺陷,幼躯焉得免无常。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无妨。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老病生死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
诌曲贪嗔坠地狱,公平正直即天堂。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
一剂养神平胃散,两钟和气二陈汤。悲欢离合朝朝闻,富贵穷通日日忙。
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留手一双。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
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以上为书籍的全部内容,祝您阅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