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杂记 - (TXT全文下载)

体言;从土之玺,则以其用言也。古书简用木,非有封泥,则玺印无所施。《吕氏春秋·离俗览》云:民之于上也,若玺之于涂也,抑之以方则方,抑之以圆则圆。《淮南子·齐俗训》亦曰:“若玺之抑埴,正与之正,倾与之倾。”古人玺印皆施土泥,未有施于丝帛者。考《续汉书·百官志》,少府属官有守宫令,“主御纸笔墨,及尚书财用及封泥。”故封禅玉检,经水银和金为泥,石检则末石和方色土为泥。天子诏书封以武都山紫泥,平人或用青泥。(《太平御览》引《东观汉纪》邓训事)其实一切粘土皆可用之。自废简牍而用纸案,封泥亦与之俱废。讫于后世,视古代玺印,若施于丝素者,盖不知有封泥之物矣。故道光间,蜀中始掘得封泥数十枚,为刘燕庭方伯所得,吴荷屋中丞《筠清馆金文》与赵捃叔司马《读寰宇访碑录》,均著录数枚,谓之印范。嗣时齐鲁之间,出土愈多,大率归陈寿卿编修与吴子苾阁学,始知为古代封泥,于是有封泥考略之作。然世人犹或以为古人土封苞苴之泥,即知为封书之物,亦不能详其用法。自余观匈牙利人斯坦因所得于阗古书牍,始悟汉时中原书牍制度略同,证以古籍,一一皆合,语详《简牍检署考》。可知古代遗物,须数十年及数十人之力而后明,若是乎考古之不易也。
  
  书齐鲁封泥集存后
  《齐鲁封泥集存》中,有清河大守、河间大守、即墨大守三印,文字精绝,自其形制观之,亦当为汉初之物。余前序中,以改郡守为大守,在景帝中二年七月,《汉书·景帝纪》及《百官公卿表》具有明文,而河间国封于孝景前二年四月,胶东国治即墨封于孝景中二年三月,自是讫于王莽之篡,未尝为汉郡。是前汉不得有此二郡大守,故定为光武初年之物。然细观其形制文字,终不类东京,且考之后汉之初,亦无置即墨郡之理。即墨在前汉,为胶东国都,然王莽废胶东国为郡,改为郁秩。郁秩故胶东国属县,则莽时郁秩郡,当治郁秩,而不治即墨。光武但复胶东之名,而郡治仍之,故建武十三年,封贾复为胶东侯,食郁秩、壮武、下密、即墨、梃胡、观阳六县,以郁秩为首。至肃宗时,复孙敏有罪国除,更封复小子邯为胶东侯,邯弟宗为即墨侯,各食一县,以胶东与即墨为二县。胶东前无此县,盖即郁秩,此又复汉初之胶东,不治即墨,而治郁秩之一证也。故光武初年,决无置即墨郡之理,而景帝中二年后,胶东国又未尝为汉郡,则此印非汉初之物而何?若云汉初之物,则即墨自战国时已为重地,与临淄并,故张仪说齐王曰“临淄即墨之饶,非王之有”,田肯说汉高帝亦曰“齐东有琅邪、即墨之饶”,故田市王胶东,实都即墨。汉高帝以胶东等郡,封子肥为齐王,文帝分齐别郡,置胶东国,亦仍其故治,而中间胶东郡之称,或为即墨,犹菑川郡之或称剧郡,各以所治之县名也。故即墨之为汉初之郡,殆无可疑。《汉书·高五王传》谓“齐悼惠王得自置二千石”,此印犹当为悼惠王所铸也。河间大守、清河大守二印,形制相同,亦可因此印而决其为汉初之物。谓汉初已有大守之称,似与《景帝纪》及《百官公卿表》不合,然战国时已有此称。《墨子·号令篇》云“操大守之节而使者”,又云“勇士父母亲戚妻子舍之必近大守”,又云“望气者舍必近大守”。凡言大守者三。《赵策》“请以三万户之都封大守,千户封县令”,《史记·赵世家》亦引其文,则战国时已有大守矣。即云《墨子·号令》诸篇多秦汉间制度,或系汉时墨者所作,《战国策》之文亦系后人增损,然上文所陈地理沿革上之证据既如彼,则吾人转可由此封泥,而证汉初郡守已名大守。至景帝二年之更为大守、都尉,不过以七国既平,大启郡县,其时守土之官,或称郡守,或称大守,乃整齐画一之耳。呜呼!此封泥者,一丸之土耳,而于地理官制上关系之大者如此。信乎古物之可贵也。封泥中又有齐昌守丞封泥,此亦齐悼惠王时物。按《汉书·地理志》无昌郡,惟琅邪郡有昌县,又千乘郡博昌下有应劭注曰“昌水出东莱昌阳”。则昌郡非分琅邪郡置,必系东莱郡旧名也,此与即墨郡皆为悼惠王所置。此昌守丞印上冠以齐字,尤为明示此事实矣。
  
  俄人获西夏所刻书
  十余年前,俄人某于甘肃某地古塔中,得西夏人所刻书,有西夏字书,前列西夏文,而以汉文音注之。去秋,圣彼得堡大学助教伊凤阁氏,携其一叶至京都,余亲见之。全书都五十余叶,字贵朴讷,大拟北宋末刊本。又有戏曲一种,不知何名,时方观罗叔言参事所藏元刊杂剧,伊君即云板式与此略同。顷日本狩野博士直喜至俄京亲见其书,疑为宋时杂剧。狩野归时,当以照相本来,此事大值研究也。
  
  内阁大库书之发见
  敦煌古写本书发见之后二年,内阁大库之书始闻于世,后其书归京师图书馆。其宋元刊本及善本书,已具载缪艺风秘监《学部图书馆书目》矣(在《古学汇刊》中)。此外地志一类,已整理讫,亦有目录。然内阁旧有书目当册,系光绪十年间所点存者。庚子之乱,为日本某君所得。余得见其传写本,凡《图书馆书目》所载之书,杂见其中,尚有明末国初之重要公文书籍矣。有关史争者,不胜枚举,其可贵比之所藏宋元本书,或且过之。内阁既不重视此物,学部图书馆亦未注意及此。今不知何在,即未焚毁,亦恐在废纸堆中矣。内阁大库书之发见,在宣统元年。时方议摄政典礼,求国初故事,不得。乃索诸库中,始知书架之后,尚有藏书之处。然光绪十年间,此库曾清厘一次,后乃忘之,盖阁员之与其事者死亡迁转尽矣。至是乃重整理,归之于图书馆,然流出外间者亦有之。又其时乾隆以前黄本、题本充库中,某相以日久无用,奏请焚烬,已得谕旨,乃露积庭中。时罗叔言参事至内阁,取一束观之,乃管松崖干贞督漕时奏牍,又阅一束,则阿文成桂西征奏牍也,皆顺年月,排列颇为整饬。乃言诸学部,以此种题本,皆系史材,焚烬可惜,可置京师图书馆中。经学部尚侍辗转商议,逾月而始往取。幸尚未焚毁,然已暴露月余,经雨数次矣。书至学部时,图书馆未成,乃置诸国子监南学。想今尚无恙,然罕有知其事矣。内阁大库清理之役,历科殿试卷,并与黄本题本,俱置庭中,其名人之试卷多为人去取。后亦归学部置诸大堂后,今尚在云。曹君直舍人言内阁库中,向有库神,作一龟,奉之甚谨,外垂黄幔,无人敢揭视者。及清理之役,君直揭观之,则一物包裹甚严,开之则猴骨一具,审视之则枯树根也。其物想尚在库中。内阁大库所藏地图凡二大架,背记纸数,用阿剌伯数字,盖康熙中西洋人所测绘也。初内阁以旧图无用,欲焚之。罗叔言参事见之,乃言诸学部,置诸京师图书馆。乾隆十三排地图铜板,铜质其厚,而图作凹凸形,须以机器重压,乃能印刷。至咸同间,已无知其印法者。时铜价甚贵,或议毁以铸钱,有沮之者,乃止。今当尚在内府。其印本传甚少,惟经星伯先生松曾有之。
  
  斯坦因所得长城故址汉简
  斯坦因博士第二次游历中亚细亚时,于敦煌西北古长城故址,得汉代木简数千枚,其文字可读者尚近千枚。携归英伦后,即刻寄法国沙畹教授处,属其考订。早有发行之说,至今未果。盖简数太多,尽失编次,欲整齐次第,复还旧观,良非易事。其迟迟出版,非无故也。长城古简中有字书,然非《急就篇》,意当为《仓颉》、《凡将》、《训纂》、《磅喜》诸书也。考汉时版牍,但为奏事移文通问之用,其写书皆用竹帛。此乃用木,盖西北少竹,故以木代之欤。斯氏此行,又于长城遗址下掘得汉帛二条。一条广汉尺尺许,长寸许,其上有二十八字,云“任城国古父绸一匹,幅广二尺二寸,长四丈,重廿五两,直钱六百一十八”。其一条广汉尺二尺二寸,长寸许,绸有波纹。此三年前余友自巴黎贻书来言如此。然古绸字非帛名,疑本文当作紬。又汉任城国食任城、樊、亢父三县。“古父”本文,当作“亢父”。至此紬所记之长短广狭价值均与古书所记者密合,余另有《古代布帛修广考》,文繁不录。
  
  斯坦因三访古
  斯坦因氏第一次访古,以于阗方面为主,所著《古代和阗》一书,实公其访古之结果者也。第二次访古,则亘新疆全境及甘疆之西北境,而以自塔里木河横绝达马干大沙漠之役,最为壮举。后于昆仑山麓之高地,或受严寒,丧其一趾。然所得古物,则以在敦煌塞下及罗布淖尔北岸者为多,所著《沙漠中之契旦》(西人称中国之名),则公其第二次访古之结果者也。据最近消息,斯氏去岁,又从事第三次之访古,现正在新疆,此次所得,尚未能知其详,然益于世界学术者必非浅鲜。吾侪既略陈斯氏历次之功绩,又祝其此行之康宁,我国学者亦可以兴起矣。
  
  敦煌石室古写本书
  敦煌千佛洞石室之古写本书,其中梵文、波罗继文、回鹘文、吐蕃文之书,大半为斯坦因携去。法人伯希和博士继至,乃悉取汉文书籍之佳者以归。所留者尚六千卷,大抵释典也,亦时时流出,游宦西陲者,往往得之。时罗叔言参事在学部建议,以为此书宜归京师图书馆。甘督乃遣委员某斋送至京师。委员至京,寓甘藩某方伯家,共干没其一部,近年京师市上所流传之写本经卷皆是也。黠者又割裂以售,或添署年号、书人姓名,其流传在外者,不下数百卷。惟刘幼云祭酒得《盐铁论》残卷而珍秘不以示人,罗叔言参事得《春秋后语》、《秦语》残卷、《大公家教》一卷与现唐人《姓氏书》残卷及《开元律疏》第二残卷,在京师图书馆之杜正伦《百行章》一卷、唐人《姓氏书》残卷及《开元律疏》第二残卷,为四部之书。其余皆为释典也。京师图书馆之敦煌佛经中,亦有他教经典,内有摩尼教经一卷,失去前后题文字,全仿佛教,颇为巨丽,亦当时文士所润色也。罗叔言参事百计求得副本,印于《国学丛刊》中。伯希和博士译为法文,并列原文,载于《通报》中。日本羽田亨学士亦有考订,与伯氏之书同时出版,均确证为摩尼教经典。摩尼教之汉文经典,此与前伯希和氏携归之断片而已。伯希和博士所得敦煌古写本书,当其留滞京师时,罗叔言参事等所景照印行者,有《古文尚书·顾命》残卷、《沙洲志》一卷、《西州志》一卷、唐刊本《一切如来尊胜陀罗尼青》、术天福刊本《金刚经》各一卷、《老子西升化胡经》二卷、《景教三威蒙度赞》一卷、《摩尼教残经》一卷;石刻则有唐初拓本太宗御残《温泉铭》、唐拓欧阳询书《化度寺邕禅师塔铭》一纸、柳公权《金刚经》全卷,皆有印本行世。又《慧超往五天竺国传》,有日本藤田学士丰八笺注本。此外小品汇为《敦煌石室遗书》,颇行于世。嗣是伯君又前后寄来影片,几及千枚,其中佚书,如《郑注论语》四卷(《自述》而至《乡党》)、无名氏《穀梁经传解释》一卷、无名氏《晋纪》一卷、晋孔衍《春秋后语》、《魏语》一卷、又节本《赵语》、《韩语》、《魏语》共一卷、唐无名氏《张延缓别传》一卷、唐《水部式》一卷、唐韦澳《诸道山河地名要略》一卷、残《地志》一卷、唐李筌《阃外春秋》二卷、《星经》(附立像诗)一卷、北齐祖埏《修文殿御览》一卷、唐杜嗣先《兔园策府》残卷、唐李若立《﨏金》一卷,又残类书二卷、无名氏赞《道德经义疏》一卷、《唐人选唐诗》一卷,皆千余年未见之秘册也。此外有《周易王弼注》一卷、《古文尚书孔氏传》(夏商二书)、《毛诗》四卷、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三卷、范宁《榖梁传集解》一卷、陆德明《周易释文》一卷、《庄子》三卷、《文选李善注》二卷、又无注者一卷、徐陵《玉台新咏》一卷,虽大半残缺,与宋以后刊本,大有异同。罗君拟尽用玻璃版精印,并加考订,已成其半,数百年来争重宋元刊本,今日得见六朝唐人写本书,又得读种种佚书,不可谓非艺林一大快事也。伯君寄来照片中,尚有《二十五等人图》、《新集文词》、《教林文词》、《九经钞》,均唐时浅人所为,燕陋殊甚。又白行简《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则房中家言,又有一卷乃唐初某僧行赁,此二书罗君拟不印行,而益以所藏《春秋后语》、《秦语》残卷、《太公家教》一卷,并移书伯君属照《陈子昂集》、《唐历日》,及唐刊《切韵》、《唐韵》等,汇成全书。盖敦煌所出四部书之精华,略尽于是矣。汲冢所出之书,计《纪年》十三篇、《易经》二篇、《易系阴阳卦》二篇、《卦下易经》一篇、《公孙段》二篇、《国语》三篇、《名》三篇、《师春》一篇、《琐语》十一篇、《梁邱藏》一篇、檄书二篇、生封二篇、大历二篇、《穆天子传》五篇、图诗一篇、杂诗十九篇,凡七十五篇。七篇简尽折坏,不识名篇。今其存者,不及十分之一。《师春》一篇,宋时尚存。《纪年》今尚有全帙,然皆后人假托,非汲冢原本。其真汲冢之书,存者惟《穆天子传》耳。今敦煌所出之书,其时代虽近,然晋太康距周末仅五百年,今日距离唐末已千年,而分量之多,抑且过之。今得罗君一一考订印行之,不至于汲冢之书,藏之中秘,旋为灰烬,其有功于艺林大矣。
  
  简牍出土之事
  简牍出土之事,古代亦屡有之。其最古而又最富者,为晋太康中之汲冢书,存今者仅有《竹书纪年》及《穆天子传》二种。而《纪年》一书已非原本,《穆天子传》虽未有窜乱之事,然其中古字不似周代古文,而反似魏晋三体石经中古文及《伪古文尚书》,则其书之果为汲冢原书否,与当时荀勗、束晢等果能真识古文,及能正确写定否,尚一疑问也。与汲冢书同时出土者,当有汉明帝显节陵中册文,则不过一简。又南齐时襄阳人发楚王冢,得《考工记》十余简。惟宋政和中,关右人发地,得竹木简一甕,往往散乱,惟讨羌符文字尚完,后其简入梁师成家。《三朝北盟会编》载靖康中金人所索宋内府重器,有木简一项,则当时所得者,后为金人辇之而北矣。以数次出土者,较之斯坦因氏所得,除汲冢外,其余皆琐屑不足道数。即以汲冢书论,则《穆天子传》、《纪年》二书,皆周初或古代事,自不能尽信。斯氏所得,则皆汉晋人之簿书公牍,纪当时事者,较之史书之成于后人手者,尤为可贵。又古代未有摄影之术,印刷之法,流传之道,惟赖释文。而魏晋之交,古文绝学,以隶定古,盖难尽信,故原本既亡,其书即熄。今则简牍西去,印本东来,其可读可释,可久可传,殆无异于原物。此今日艺术之进步,而为古人所不可遇者也。
  
  木简之长者为尺牍
  木简之长者,得汉建初尺一尺五寸许,其余大抵长一尺,即所谓尺牍是也。其形制之异者,有觚有簿。觚有作三稜形,以一面广者为底,而以二狭面向上,自其端望之,则成一钝角二等边三角形。罗叔言参事据古代盛酒之觚及宫室之觚稜,证觚之确为三面,以正颜师古觚为六面或八面之说,其论笃矣。簿则短而广,前绌后直,与笏形相似,余据《汉书·武五子传》、《蜀志·秦宓传》及杜预《左传注》,证此种簿,非徒用以记事,且以代手板之用,与周人用笏以书思对命同意。皆足以补正余前作《简牍检署考》之不足者也。
  
  简中书体
  简中书体,有小篆(仅二简),有隶书,有草隶,有章草,而天汉三小一简,隶书极草率,笔势方折,竟似正书。草隶向惟于汉陶器墓砖中略见一二,简中此体极多。章草则于王莽时简中已见之,而草隶与章草,亦无甚界限,亦犹章草之于后世之草书也。汉人墨迹,自六朝之末至于唐宋久已无存,《淳化阁帖》所刻张芝等书,实为几经传摹之本。吾侪生千载后,反得见汉人手迹,不可谓非奇遇也。
  
  过所
  余于日本大津三井圆满院中,见唐时通关券二纸,一越州都督府给日本僧圆珍过潼关者,一尚书省司门所给过蒲关者。觉时匆促,未及录其文。此即《唐六典》“司门郎中”条所谓“过所”也。过所二字,见郑康成《周礼注》,则汉时已有此语,然当时通谓之传。汉传或用木,或用帛,其用帛者则谓之繻,见《汉书·终军传》,其用木者则谓之棨,见《说文》。今英伦帝室博物馆中,尚有木传,此十余年前印度政府所派遣之斯坦因博士,得之于阗(今和阗)古护国寺故址者也。斯氏《于阗游记》中所印一种木简,余以汉建初尺量之,长得六寸,广不及一寸,上有汉文颇漫"不可辨。然斯氏书中,述他简之文,皆载许某人过某地之事,其地名乃龟兹、鄯善、疏勒之类,盖即魏晋之木传也。其长得六寸,与汉竹使符同。符、传同类之物,则此为汉晋之传无疑。《说文》“专,六寸簿也。”意专、传二字,古或通用欤。圆满院中尚有唐人手书诗翰数十纸,皆五七言近体,略谐平仄,然无一语通者,盖当时海舶贾人所为也。
  
  罗布淖尔北所出前凉西域长史李柏书稿跋
  斯坦因博士发掘罗布绰尔北废城后,日本西本愿寺法主大谷伯爵所派遣之橘瑞超氏继至其地,复行发掘,得西域前凉长史李柏书稿三通,表文一通,惟二书稿独完,中不可识者数字而已。其一云:五月七日,""西域长史关内侯李柏顿首。"""",恒不去心,今奉台使来西,月二日到此(旁注海头二字),未知王消息,想国中平安。王使迥复罗,从北虏中与严参事往,想是到也。今遣使符太往通消息,书不悉意。李柏顿首顿首。其二云:五月七日,西域长史关内侯李柏顿首""。阔久不相闻,"怀思想,不知亲想念""见忘也。诏家遣"来,慰劳诸国,月二日来到海头,不知王问邑。邑天热,想王国大小平安。王使"遂俱共发,从北虏中与严参事往,未知到未。今"使符太往通消息,书不尽意。李柏顿首顿首。其三曰:五月七日,西域关内侯李柏共五十四字,以下无字。此三书具书之人名月日,一一相同,又二书中所言之事,与所遣之使者亦同,当为同一书之草稿。又有表文三行,第一行存“尚书”二字,第二行存“臣柏言焉耆王龙”七字,第三行存“月十五日”,共五字,则李柏上张骏之表也。日本羽田亨学士考此诸纸,缘以为李柏上焉耆王之书,然二书稿之致焉耆王,殆无可疑,表文则非是。又以二书为东晋咸和三四年间所作,然实当在永和以后。盖今日考前凉史事,则崔鸿《十六国春秋》原本已佚,可据者惟有《晋》、《魏》二书,而《晋》、《魏》二书《张骏传》非编年之书,其叙述不必以史事之先后为次。惟司马温公撰《通鉴》时,尚及见崔鸿原书,则事实虽当据《晋》、《魏》二书,而年代自不能不依《通鉴》。若伪本《十六国春秋》,但可供参考而已。案:《晋书》所纪张骏、李柏及西域事,则《骏传》云:“西域长史李柏请击叛将赵贞,为贞所败。议者以柏造谋致败,请诛之。骏曰:‘吾每以汉世宗之杀王恢,不如秦穆之赦孟明。’竟以减死论。”又云:“初,戊已校尉赵贞不附于骏,至是,骏击擒之,以其地为高昌郡。”此二事《晋书》皆不记其年月,伪本《十六国春秋》则以李柏击赵贞事系于咸和五年,张骏平赵贞事系于咸康元年。《通鉴》不记此二事,惟于咸康元年(骏之建兴二十三年)纪骏遣杨宣伐龟兹、鄯善一事,永和元年(骏之建兴三十三年)纪杨宣伐焉耆事及骏分别凉、河、沙三州与自称凉王事。今细观橘氏所得李柏之一表二书,实皆张骏称王以后之事,则其时当在永和以后,而不在咸和以前,盖可决也。何以证之?柏表中称“臣柏”,又称“尚书”,以汉表例之,其上当署某年某月某日,西域长史关内侯臣柏顿首死罪上尚书,而断纸失之。明为张骏称王后事。书稿之中,一云台使,一云诏家见遣使来,台与诏家皆晋时指斥天子之语。是时晋室僻居江左,信使不通,骏于石勒石虎虽偶称臣,然未尝真以上国视之,则所谓台与诏家,实谓张骏,而骏未称凉王以前,亦不能有此称也。是时骏虽称凉王,实僭天子制度,故李柏表文称上尚书,其对外国,则称之曰台,曰诏家,亦不足怪也。杨宣之伐焉耆,在永和元年,此二书稿必致于焉耆既服之后,事甚明白。其在永和元年以后,而不在咸和以前,亦甚明白矣。以此数纸观之,李柏盖两为西凉长史,其始于击赵贞而败,虽以减死论,自当去官。后骏击擒赵贞,征服龟兹、鄯善、焉耆诸国,柏当有功,故复镇西域。关内侯之封,或亦由是得也。称天子所居为台,盖始于晋。《晋书·惠帝纪》:“永兴元年,帝幸长安,惟仆射荀藩、司隶刘敦、太常郑球、河南尹周馥与其遗官在洛阳,为留台,承制行事,号为东西台。”《刘曜载记》云:“置单于台于渭城。”《石勒载记》云:“乃命洛阳为南都,置行台。”自是以后,相承用之,六朝人谓天子所居曰台城,天子之军曰台军。李柏书称台使,亦犹言台城台军矣。诏家亦晋时呼天子之语。《苻坚载记》云:“初坚强盛之时,国有童谣曰‘河水清复清,符诏死新城’。”《桓玄传》云:“左右称玄为‘桓诏’。桓胤谏曰:‘诏者,施于辞令,不以为称谓也。汉魏之主皆无此言,惟闻北虏以苻坚为‘苻诏’耳’。”今李柏书中称诏家,犹言官家,语尚可通,后略称诏,则信如桓胤所讥矣。《骏传》称骏所置官僚府寺,拟于王者,而微异其名,其不称天子而称诏家,亦所谓微异其名者欤?然苻坚、桓玄皆袭其名,恐亦不自骏始矣。海头之地,诸史未见,余此次考释斯氏木简时,已详论之,见《流沙坠简序》中,兹不复赘。李柏书中称严参事者,参事,参军事之略。参军事一官,始于后汉。孙坚参車骑将军张温军事以后,遂为官名,或谓之参军,或谓之参事,皆略其一字。参军则六朝史书中多见之,参事惟见于此而已。
  
  邸阁考
  古代储蓄军粮之所,谓之邸阁,其名始见于汉魏之间。元李治《敬斋古今》曾于《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举十一事,予复从《晋书》中得一事,《魏书》中得八事,《水经注》中得十事,古印中得二事,兹并举之。《魏志·董卓传》注引《献帝纪》曰:“帝出杂缯二万匹与所卖厩马百余匹,宣赐公卿以下及贫民不能自存者。李傕曰:‘吾邸阁储峙少’,乃悉载置其营。”此一事也。《张既传》:“酒泉苏衡反,既击破之,遂上书请治左城,筑障塞,置烽燧、邸阁以备胡。”此二事也。又《王基传》:“基别袭步协于夷陵,协闭门自守。基示以攻形,而实分兵取雄父邸阁,收米三十余万斛。”此三事也。又“毋邱俭、文钦作乱,王基与司马景王会于许昌,请速据南顿,南顿有大邸阁,计足军人四十日粮。”此四事也。《蜀志·后主纪》:“诸葛亮使诸军运米,集于斜谷口,治斜谷邸阁。”此五事也。又《魏延传》注引《魏略》云:“横门邸阁在长安,与散民之穀,足周食也。”此六事。又《邓芝传》:“先主定益州,芝为郫邸阁督。先主出至郫,与语大奇之,擢为郫令。”此七事也。《吴志·孙策传》注引《江表传》“策渡江攻刘繇牛渚营,尽得邸阁粮穀战具。”此八事也。又《孙权传》:赤乌四年,“遣卫将军全琮略淮南,决芍陂,烧安城邸阁。”此九事也。又赤乌八年,“遣校尉陈勋将屯田及作士三万人凿句容中道,自小其至云阳西城,通会市,作邸阁。”此十事也。又《周鲂传》:“鲂谲曹休笺曰:‘东主遣从弟孙奂治安陆,修立邸阁,辇赀运粮,以为军储。’”此十一事也。以上皆李氏所举。然邸阁二字,不独三国时用之,自晋以至后魏,尚有此称。以余所知,则《晋书·文帝纪》“蜀将姜维寇陇右,扬声欲攻狄道。帝曰:‘姜维攻羌,收其质任,聚榖作邸阁讫,而转行至,此正欲了塞外诸羌,为后年之资耳。’”此十二事。又《李含传》“光禄差含为寿城邸阁督,司徒王戎表含曾为大臣,难见割削,不应降为此职。”此为十三事。又《荀晞传》“晞单骑奔高平,收邸阁。”此为十四事。《晋书·周癧传》:“钱璯至广陵,杀度支校尉,焚烧邸阁”则为十五事。又《刘渊载记》“离石大饥,迁于黎亭,以就邸阁榖。”此为十六事。此外见于《水经注》尚有十事,亦皆魏晋间之遗址。一河水条。新台东有小城,崎岖颓侧,台址枕河,俗谓之邸阁城,疑古关津都尉治也。二济水条。济水又迳什城北,城际水湄,故邸阁也,祝阿人孙什将家居之,以避时难,因谓之什城焉。三清水条。清河又东北迳邸阁城东,城临侧清河,晋修县治,城内有县长鲁国孔明碑。四衡漳水条。衡漳又北迳巨桥邸阁西,今临侧水湄,左右方二里,中状若邱墟,盖遣囷故窖处也。五淆水条。淆水又东入汶仓城内,俗以此水为汶水,故有汶仓之名,非也。盖淆水之邸阁也。六泗水条。泗水又迳宿预城之西,又迳其城南,故下邳之宿留县也(赵一清曰:宿留,公犹之误。是也。),晋元皇之为安东也。督运军储,而为邸阁也。七清水条。清水又东南迳士林东。士林,戍名也,戍有邸阁。八江水条。公安县故侧江有大城,相承云仓储城,即邸阁也。九又巴邱山有巴陵故城,本吴之巴邱邸阁城也。晋太康元年,立巴陵县于此。十赣水条。“赣水又历钧圻邸阁下,度支校尉治,太尉陶侃移置于此也。”此上十事,半系魏晋间,不必后魏所置邸阁。《魏书·食货志》云:“有司请于水运之处,随便置仓,乃于小平、石门、白马津、漳崖、黑水、济州、陈郡、大梁凡八所,各立邸阁。”《唐书·地理志》湖州安吉县“北三十里有邸阁池”,此必因古邸阁得名。传世古印,又有新平邸阁督、薛邸阁督二印,并敬斋所举,共得三十二事。然此三十二处,非无复出,如后魏之小平邸阁,疑即古印之新平邸阁。《魏书序》纪穆皇帝“登平城西山,观望地势,乃更南百里,于灅水之阳黄瓜堆筑新平城,晋人谓之小平城。”则新平与小平,疑即一邸阁也。又后魏之漳崖邸阁疑即《水经注》之巨桥,济州邸阁疑即《水经注》之什城,未必真有三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声明:如果您在浏览本馆古籍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电子邮件“lfglib@qq.com”或客服微信“lfgorg”联系我们,本馆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协助您解决问题。本馆所有内容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馆同意前,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馆内容到任何网站、社群及各类媒体平台。因古籍保存年代久远或受当时印刷技术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虫蛀、水渍、墨迹脱落等问题,请您谅解。祝您学习和阅览愉快。 数研咨询 书云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流芳阁 » 东山杂记 - (TXT全文下载)